目前分類:習武心得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人體工程.jpg

 

習武心得─

 

 

     長洪武術基礎棍─蟠龍棍

 

 

 

 

一】.前言:

 

在今年八月初於本部落格第一篇發表的:練武心得─《我的長洪武術歷程》中有談到:後續學習以『洪拳』兵器─棍─的學習;基礎棍─蟠龍棍─及入門棍法基礎,「棍為兵器之母」、「未學長兵先學棍」的優先學習項目。且對於直接攻擊的劈、掃、穿、刺、挑、撞等基本棍法不斷練習外,才能有效去應用那今日就針對長洪武術中基礎棍─蟠龍棍─談談習武心得。

 

 

二】. 棍術之應用:

 

棍為兵器之母」,棍術常作為學練兵器的入門之藝,是以劈、掃、穿、刺、挑、撞等棍法為主,有「槍扎一條線、棍打一大片;槍似游龍、棍如旋風」之說法,表演起來快速勇猛、虎虎生風。梢把並用。

 

蟠龍棍的武術派別是屬於一般人經常聽到的「洪拳」。洪拳,是我國南少林武術中的主要派別,流傳的地區十分廣泛。洪拳不但是內容豐富,而且哲理深奧、拳術本身更是十分的精妙。而蟠龍棍就是洪家兵器當中的基礎棍法。

 

蟠龍棍為『長洪武術中壢訓練所』必修之基礎第一套兵器套路,它手法多變、動作豪放、氣勢猛烈而又剛柔相濟,此套為本會南派單頭棍法,以棍端尾勁攻敵,招式簡單實用沒有花俏,然蘊含身法、步法、氣息與兵器之異於拳腳的各種重要觀念,是傳統棍術中不可多得的優良套路。

 

而棍是極為原始的兵器,屬長兵器類,與刀術一般,棍也強調威猛剛勁,在演練之時特別重視握法之訓練,握法分「陽把」、「陰把」兩類~

 

 陽把是手心向上,虎口向外;

                 箭頭.JPG  

 陽把.jpg  

 

 

 

  「陰把是手心向下,虎口向內;

 

                箭頭.JPG

陰把.jpg 

 

 

 

 

 

 

施展之時雙 手握棍之手有前陽把後陰把的「正握」;前後皆陰把的「反握」;單手或雙手沿棍身向一側滑動的「滑把」或滑握」,及左右手交叉的「交叉握」等四種,演練過程的棍法主要有劈、刺、撞、點、挑、掃、穿、圈、帶、削、崩、靠、壓、架、等攻防手法,以及棍花的花式,整體而言要達到把法握法嫻熟,棍法精確,梢把兼運,姿勢協調,剛勁勇猛,密集如雨的目標。

 正握.jpg 

【照片箭頭上.JPG 】正握

 

 

 反握.jpg

【照片箭頭上.JPG】反握

 

 

 滑握.jpg

【照片箭頭上.JPG滑把或滑握

 

 

 交叉握.jpg

【照片箭頭上.JPG】交叉握

 

 

 

三】.棍的介紹: 

  

名  稱

格   式

藤  棍

總長約182cm ,直徑2.8cm

實木棍

總長約185cm ,直徑3.0cm

臘棍桿

總長約220cm ,直徑2.4到3.0cm

 

 

 

 

 

 

 

藤棍1.JPG

 

木棍2.JPG 

 

臘棍1.JPG 

 

 

 

 

 

 

四】.步法說明:

 

步法表.JPG 

 

 

 

 

 

 

 

 

 

 

五】.套路:蟠龍棍滑鼠點擊圖片中白色三角標示

 

 

 

 

 

 

 

 

 

六】.蟠龍棍─拳譜:

 

第一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持棍,手肘彎曲,姆指貼右腰際。

 

預備式

2-

左手臂自然下垂,手掌貼住左腿外側。

 

3-

氣息自然,眼神平視前方。

 

 

 

 

 

 

 

 

 

         箭頭下.gif

 

第二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持棍不動,左手由下而上托至前方,與肩同高。

 

五湖四海

2-

此時掌心朝上,手肘伸直,眼神隨左手移動。

 

3-

吸氣同時,左手肘下沉左手,立掌內收至胸前。

 

4-

然後吐氣,將掌推至前方,此時立掌掌心向右,指尖低於鼻尖,眼神隨左手移動。

 

 

 

 

 

         箭頭下.gif

 

第三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持棍不動。

 

臥虎藏龍

2-

將左手立掌向外一翻,化掌成拳,拳心朝上。

 

3-

然後將左拳順式收回腰際。眼神平視前方。

 

 

 

 

 

 

 

 

         箭頭下.gif

 

第四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腳抬起,以腳底內側踢棍,使棍頭向前,棍尾朝後。

 

海底撈月

2-

此時棍身貼右腰,左手同時握棍末端。

 

3-

右腳後退成子午馬,以腰為支點,棍尾自右後方由下向前上方撩棍。棍尾與鼻尖同高,右手在前手肘下沉,上臂夾身,左手握棍位於左腰後方約30公分左右。

 

(撩棍)

 

 

 

 

 

 

 

         箭頭下.gif

 

第五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腳向前上步成中字馬。然後轉成子午馬,同時棍尾向前刺出

 

順水推舟

 

 

2-

此時棍身貼左腰,左手握棍置於左腰後,右手由拳心向上轉成向下,棍尾與心窩同高,眼神注視棍尾。

 

(刺棍)

 

 

 

 

 

 

 

          箭頭下.gif

 

第六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腳後退成麒麟馬,同時右手滑把至棍尾握緊固定。

 

黑虎坐洞

2-

棍頭由下向前挑起,身體向右腳方向後坐,使右腳成跪姿,左腳成吊馬

 

 

 

(挑棍)

3-

同時左手滑把至棍尾握緊,右手握棍貼腰,左手肘下沉貼左腳膝蓋上方。眼神注視棍頭。

 

 

 

 

 

         箭頭下.gif

 

第七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腳向前踏半步時,左手蛤滑把至棍頭握緊。

 

雪花蓋頂

2-

然後右腳向前進一步成子午馬,同時右手滑把。

 

3-

棍尾從後方由上向前方劈出

 

(劈棍)

4-

此時左手握棍貼左腰,右手掌心向下,手肘伸直。

 

 

 

 

 

 

 

         箭頭下.gif

 

第八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向前滑把握緊,左腳同時踏步成四平馬

 

猛虎攔路

2-

以腰為軸,棍頭向前橫掃,身形同時向右轉成子午馬

 

3-

此時右手握棍尾,離腰約一尺,左手滑把後握實,使棍貼身。眼神注視棍頭。

 

(橫掃棍)

 

 

 

 

 

 

 

 

         箭頭下.gif

 

第九式

 

動 作 重 點

 

1-

配合微吐氣,以右手及腰身之力,使棍頭向前撞出然後順力彈回。

 

羅漢撞鐘

 

 

2-

棍頭高度與鼻尖同高。

 

(撞棍)

 

 

 

 

 

 

 

 

 

         箭頭下.gif

 

第十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手滑把握住棍頭,左腳同時向前方進步。

 

力劈華山

2-

然後身形向左前方扭馬,成麒麟馬,同時右手滑把,使棍由上向前方劈下。身體轉向左前方,眼神隨棍而動。

 

 

 

(劈削棍)

 

 

 

 

 

 

 

 

         箭頭下.gif

 

第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腳後退一步,成中字馬,右手肘微收貼身掌心向上。

 

簷前滴水

2-

棍身向前方斜推上棍,右手以拇指及食指握棍,其餘三指握拳。

 

 

 

(斜推棍)

3-

同時身形向前轉,使步法成子午馬。眼神注視棍頭。

 

 

 

 

 

 

 

         箭頭下.gif

 

第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肘後貼身,使身形後退,右腳退半步成為吊馬

 

老虎捲尾

2-

然後以右腰為軸,趁右腳向右退步成子午馬的同時,將棍尾反捲以逆時針旋轉方向,向下方打出

 

 

 

絞.打棍

 

 

 

 

 

 

 

 

 

         箭頭下.gif

 

第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滑把,同時右腳向棍尾方向踏步,成子午馬

 

回龍翹首

2-

此時回身向後,注視後上方。

 

3-

左手滑把,左腳收半步,成為吊馬

 

回身上挑棍 

4-

同時棍身以腰為軸,回身使棍頭上挑,眼神注視棍頭。

 

 

 

 

 

 

 

         箭頭下.gif

 

第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腳向前踏實,右腳再向前進一步,成子午馬

 

雪花蓋頂

2-

同時滑把,以棍尾由上向前劈出

 

 

 

 

(上步劈棍)

 

 

 

 

 

 

 

 

 

         箭頭下.gif

 

第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手握棍,右手滑把,棍身向前移動,使棍尾向左前方斜貫。

 

黑虎旋風

2-

此時左手握棍位於右手肘下方,貼左腰,右手肘微彎,上身向前探。

 

3-

雙手以逆時針方向旋轉,使棍逆時針方向,繞頭一圈,

 

(攪圈棍)

4-

棍尾轉至身體前下方,棍尾不可高於膝蓋,上身隨手.棍之轉動微後仰。此時左手握棍位於左耳外側.拳心朝上,手肘前伸微下沉,右手滑把至定勢時握實,拳心向上,置於身體前方,與腰同高。

 

 

 

 

 

 

 

 

 

         箭頭下.gif

 

第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1-

步法不變,雙手握棍,右手肘貼身為軸,配合身體滾力,使上身向前,左.右手及棍尾,以逆時針方向轉動。

 

毒蛇出洞

 

 

2-

此時棍尾向前方圈.搭,約與心窩同高。

 

(圈搭棍)

3-

眼神注視棍尾。

 

 

 

 

 

 

 

         箭頭下.gif

 

第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手握棍提起,位於左耳外側。

 

 野馬跳澗

2-

右手握棍使拳心朝上,左腳提起至右腳邊,成獨鶴馬

 

3-

左腳前跳,緊跟著右腳以相同方法,向前再跳一步。

 

(躍步)

4-

然後落地成右腳在前之中字馬

 

 

 

 

 

 

 

         箭頭下.gif

 

第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手握棍旋轉,使棍向前方刺出,高度與肩同高,

 

青龍出水

2-

步法同時順棍方向,轉成子午馬

 

3-

此時雙手握棍貼緊,手肘下沉,拳心向上。

 

(穿刺棍)

 

 

 

 

 

 

 

 

 

         箭頭下.gif

 

第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1-

雙手與身交互助力,使棍尾向上挑選,

 

蟠龍翹首

2-

然後左手順力抽棍回腰,此時步法不變,棍尾與鼻尖同高。

 

 

 

(崩棍)

 

 

 

 

 

 

 

 

 

         箭頭下.gif

 

第二十式

 

動 作 重 點

 

1-

雙手握棍,使棍身貼腰為軸,手肘下沉右手上臂貼身,然後上身帶棍由左回轉,棍尾朝前上方。

 

烏龍擺尾

 

 

2-

右腳向左腳前方踏一步,成麒麟馬,然後上身帶棍回掃。

 

(削棍回打)

3-

此時左手握棍貼右腰,右手握棍回掃,手肘伸直,拳心朝下。

 

 

4-

棍尾高雄縣不超過膝蓋,眼神由右回看,注視棍尾。

 

 

 

         箭頭下.gif

 

第二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手抽棍順著腰身,由右至左,。

 

青龍纏腰

2-

然後右手滑把,使棍頭由左向後方之下方撞棍,

 

3-

同時左腳抬起,上身微後仰。

 

纏腰後撞棍

4-

頭部隨棍由左後轉,眼神注視棍之攻擊處。

 

 

 

 

 

 

 

         箭頭下.gif

 

第二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手滑把由後方提棍,身體同時由左回轉。

 

 蟒蛇翻身

2-

左腳踏實,裩貼身,棍尾朝下檔,右腳位於棍及左腳之後方。眼神朝下注視棍尾。

 

 

 

(下搭檔、

3-

身體推棍向前,使右腳踏出成中字馬,然後轉成子午馬同時,使棍尾由下向前上方穿出,此時雙手握棍相貼,位於右膝蓋前方,身體向前上方探。注視棍尾。

 

   上穿棍)

 

 

 

 

 

 

 

         箭頭下.gif

 

第二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手握棍抽回,置於左耳邊,

 

伏地蒼龍

2-

右手握棍朝下搭敵人之刃,手肘伸直,拳心朝下。

 

3-

身體同時回閃,貼於棍身上方,

 

閃身下搭棍 

4-

眼神注視棍尾,步法成朝左之敗馬式

 

 

 

 

 

 

 

         箭頭下.gif

 

第二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手滑把棍尾由上向身體左方劈棍,步法成左腳朝前之子午馬

 

 

 

 

雲龍戲水

2-

然後棍尾繼續朝左下方,以順時針方向旋轉,步法回跳使右腳踏地,左腳提起,

 

 

 

 

(繞身棍花)

3-

此時棍尾朝下,左手握棍頭位於上方,右手握棍貼身體右側。

 

 

4-

左腳向右後方落地,身體向左轉成中字馬,棍尾向上挑。

 

 

 

         箭頭下.gif

 

第二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1-

棍身貼腰,身體向左轉時,以雙手帶棍,手肘下沉,使棍身迎面向左前方截,此時步法不變,身法微吞。

 

搖櫓行舟

 

 

2-

右腳向身體前方踏成吊馬,身體同時帶棍,使棍尾由身體右邊,向下斜掃至右後方

 

(檔削棍)

 

 

 

3-

棍身貼右腰,左手在前,右手在後,雙手握棍,眼神注視棍尾。

 

 

 

         箭頭下.gif

 

第二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1-

棍貼身,配合身法利用右手前移時,使棍向前提.挑起,

 

青龍出水

2-

右腳同時踢棍成吊馬

 

3-

然後後手用力,配合步法向前踏出時,使棍尾向前穿出,

 

(踢、刺棍)

4-

棍前刺時必須利用旋轉的力量,刺出至定式時,雙手握棍前後緊靠,手肘下沉,身體微朝前,步法成子午馬

 

 

 

 

 

 

         箭頭下.gif

 

第二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1-

步法不變,棍尾向上挑起,然後雙手順勢抽棍回腰。

 

蟠龍翹首

2-

此時步法(子午馬)不變,棍尾與鼻尖同高。

 

3-

同第19式

 

(崩棍)

 

 

 

 

 

 

 

 

         箭頭下.gif

 

第二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滑把握棍尾,然後身體用力,使棍頭向前上方斜打

 

左右旋風

2-

左手滑把握回棍頭,棍尾再向前上方斜打

 

 

 

 

(斜打棍)

 

 

 

 

 

 

 

 

 

         箭頭下.gif

 

第二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滑把握棍尾,然後提左腳,同時棍頭用力,由身體左後方向,向後面地上撞

 

恨地無環

 

 

 

 

 

(回撞棍)

 

 

 

 

 

 

 

 

         箭頭下.gif

 

第三十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腳後踏,身體由左後轉的同時,使棍尾向後方掃.撩

 

 

2-

步法同時帶身體回轉,成為左腳在前之子午馬

 

海底撈月

 

 

 

(撩棍)

 

 

 

 

 

 

 

 

 

         箭頭下.gif

 

第三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滑把,使棍頭向前上方斜打。

 

 

2-

然後左手滑把,使棍尾再向前上方斜打。

 

左右旋風

 

 

 

(左右斜打)

 

 

 

 

 

 

 

 

         箭頭下.gif

 

第三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腳向左移一步,成子午馬,同時棍身貼腰,以身法帶棍,使棍向左上方斜轉

 

美人撐舟

 

 

2-

然後右腳靠左腳併步立正,棍尾同時向身體右下方掃

 

(併步掃棍)

3-

此時左手在上伸直,右手握棍貼右腰。

 

 

4-

眼神隨棍移動,注視棍尾。

 

 

 

         箭頭下.gif

 

第三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1-

身體下沉,右手握棍用力,使棍尾由下向上,向身體右側的前上方穿出。

 

 

 

 

箭舌通天

2-

此時雙腳合併,雙手合併握棍,置於右膝蓋外側。

 

(穿棍)

3-

眼神隨棍上穿,注視棍尾。

 

 

 

 

 

 

 

         箭頭下.gif

 

第三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腳退後一步,成為子午馬,同時收棍回腰。

 

 

2-

然後身體左轉,使棍身向左方回帶。

 

美人撐舟

3-

接著右腳再併步靠左腳,使棍尾朝身體右側下方掃棍

 

(退步回掃)

 

 

 

 

 

 

 

 

 

         箭頭下.gif

 

第三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微滑把然後握棍,身體右轉,右腳向右後方退一步,使棍尾移向身體右後方

 

 

 

老漢穿衣

2-

然後左手滑把,使棍頭再身體右下方移動,由下向上,轉至身體後面背棍,左手立掌向前推出。

 

(背棍)

 

 

3-

步法同時配合身體重心後坐,成吊馬

 

 

 

         箭頭下.gif

 

第三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腳向前踏半步,使棍尾捲起。然後右腳向前靠步,使棍頭回於右腳外側

 

 

 

蟠龍歸洞

2-

此時身正、頭平,眼睛平視前方。雙手握棍置於右腰。

 

(收棍)

3-

最後左手掌心朝上,吸氣時,掌心上舉至胸前,再配合 吐氣,使掌心朝下,下壓至腹部前方,然後貼於左腳大腿外側。

 

 

 

 

 

 

 

 

 

 

人體工程.jpg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功力拳個別動作修正班』

 

 

 

研習心得

 

 

 

    這次《中壢訓練所》於8月22日下午舉辦功力拳個別動作修正班研習活動,共有9位學員一同參加,在整個四小時的研討中,本所教練群針對每個參加學員功力拳動作之身形開合、伸展、旋轉、吞、吐作為訓練要求,讓參與集訓人員能在一動一招一式的反覆練習,講求身體的協調平衡、氣息的收歛順暢,來符合「功力拳」的拳性剛毅,招勢之間很分明。

 

 

 

 02團體.jpg  

 ↑照片 廖總幹事提供

 

   

 

    在長洪武術中壢訓練所的訓練程序中,是以長拳的基礎功和套路,作為啟蒙根基。而『長拳』的基礎訓練課程,又是以「連步拳」、功力拳為基礎套路,亦是中壢訓練所必修之套路。

 

 

   

功集訓05-1.jpg

 

 

    這「連步拳」、功力拳二套拳術各有特色,都在傳統武術的根基與應用上,扮演著基礎橋樑的功能,對於初學者及進階時都有絕對的影響。之前我已經介紹了「連步拳」,今天將功力拳再進一層研討。

 

功集訓03-2.jpg 

 

 

 

    「功力拳」,顧名思義就是紮功與練力的一套拳。所謂紮功就是指在基本椿步,身法,氣息等等整體而言。整個力量的使用,並非是一般所強調的肌肉力,而是透過身形的轉換,利用身手腰馬的力量,要點是在於以四兩撥千斤。防守的時候,要順暢的借力使力;而攻擊的時候則必須要瞬間加速,使力量在碰觸到敵人的那一刻瞬間爆發。攻擊是『』、防守『』;攻擊與防守兩者必須要相生而出,『虛實』、『實虛』意思就是〈有攻〉〈有守〉,同時進行,順暢不斷。而不是一下子光忙著攻擊,一下子只顧著防守。

 

 

    

長洪-03左面採打.jpg

 

 

 

    這一套功力拳的特質,整個套路中有許多左右對稱的招式、而且動作伸展旋轉的身形變化特別多。另外功力拳也特別強調,利用身體的扭轉,來增加出拳的道與。在傳統武術中,左右對稱的招式可以說是基礎拳術特性之一,而應用性的套路大部份則是以單邊的招式較多。

 

  

套路:功力拳


 

 

功力拳─拳譜
     
第一式   動 作 重 點
1- 身體保持站立姿勢不變..
併步上沖垂 2- 雙拳同時、向正上方擊出......
3- 兩拳《拳眼》相對、蓄勢凝勁......。
   
   
            
第二式   動 作 重 點
1- 步法下蹲、拉起左腳、成獨立式同時吸氣.
馬步栽捶 2- 雙手下拉、讓身體下沉、雙拳收於耳際邊不動..
3- 接著、左腳向左跨出、成馬步坐定…
4- 順勢、雙拳由耳際、向前以平拳擊出...。
   
            
第三式   動 作 重 點
1- 身體向左微轉......
左面採打 2- 同時、左手由右手下方穿採而出…
3- 步法原地左轉、登山式步法站定…
4- 順著左轉之勢、左手向左橫採、右拳同時以平拳擊向身體右側......。
 
            
第四式   動 作 重 點
1- 登山式原地後坐、將身體微向後拉回..
登山栽捶 2- 同時、雙手回撩、將雙拳收於耳際邊放定..
3- 接著、身體向前頂出、仍然成弓箭步站定..
4- 配合吐氣甩身、雙拳由耳際、向前下方小腹方向以平拳擊出......。
 
            
第五式   動 作 重 點
1- 身體向右轉出......
右面採打 2- 同時、右手由左手下方穿出、向右採出..
3- 步法原地右轉180度、仍然成登山式站定..
4- 順著右轉之勢、右手向右橫採、左拳同時以平拳擊向身體左側......。
 
            
第六式   動 作 重 點
1- 同第四式登山栽捶。
甩身栽捶 2- 以身體配合氣息調整,以身體帶手動。
3- 雙拳之距離約一個拳頭的寬度。
   
   
            
第七式   動 作 重 點
1- 上左腳、成並步蹲立......
雙龍出海 2- 雙拳轉掌、以雙叉手、交叉於膝前下方..
3- 利用身體吸氣使雙手往上劃,交叉架於身體上方。
4- 雙手往左右劃開,轉回腰際後握拳。
5- 身體轉左、提左踏出左登山式打出雙衝拳...。
            
第八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隨身轉回往右上方撥劃,左手不變身體重心偏左
回馬上沖捶 2- 接著左手朝右方蓋掌,右手同時收回腰際,
3- 身體順左手往右轉為右登山式..
4- 右拳以陽拳往前上方打出,左腳提膝成獨立式…
5- 此時左手護於右腋下方,掌心朝下…
            
第九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腳向左落步成四六步站定、左掌順勢、向左撥出..
伏虎攔腰 2- 左掌續採左使步法成左登山式、右腿提靠近左腿邊..
3- 右手握拳回置於右耳際,身體微含..
4- 左手帶力回腰、讓右腳以伏虎式跨出..
5- 右手握拳以橫肘攔截、拳心朝上..。
            
第十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身體帶力、以肘貼身移動使拳回腰..
雙龍出海 2- 雙拳面轉右、雙拳同時以水平、向前擊出...
3- 以身帶力、右手連帶轉打、一氣完成..。
4- 身形右登山式、倆腳拉大…
   
            
第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1- 雙手順肘回腰際、移成馬步、身形由左往後轉..
偷步捶 2- 順勢、拳面轉往左後方、左拳往左直線打出..
3- 同時、右手掌護於左臂上方、身形隨動....
4- 右腳後方偷步點、位於身體左後方...。
5- 拳出拳回、由東打西、均須一直線。
            
第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1- 雙腳原地不動、向右轉180度、成馬步坐定
回馬勾 2- 身體隨右轉之勢轉正…
3- 隨著身體轉正、右手向右甩出、以勾手向右勾出..。
4- 兩手平行一線、眼神注視右勾手..
5- 回轉步時身內含、不使氣斷..
            
第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1- 步法不變、收右手握拳回腰...
沖天砲捶 2- 同時、左手以反手朝下劃至身體前方..
3- 左手逆時針方向劃圓、由左下往右上方劃..
4- 身體半蹲、收左拳扣腰、右拳向上直衝而出..。
5- 手要圓、氣要連、再以一氣上沖..
            
第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1- 全身不動、左手握拳往左平行提起、拳心朝下..
截手攔腰 2- 左手拳往內轉動、以左扣肘、向左前方扣出..
3- 提拳轉動身微提、攔截手則氣吞含..
   
   
            
第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1- 雙手不動、左腳提膝、以蹬腿式向左蹬出..
  2- 左腳向左落步成馬步站定..
側蹬腿、 3- 順勢、左拳向上甩拋、右拳向下直砸甩而落..
下砸捶 4- 甩拋捲帶力、下砸甩摔勁..。
     
            
第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1- 手不動、右腳朝前方蹓腿..
  2- 右腳落步向前、成馬步站定..
蹓腿、 3- 雙手順勢圈回胸前貼身、右前左後同時擊出..
一條鞭 4- 身體順勢由右手轉右至前方成登山式..
     
            
第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1- 雙肘下沉、配合腰跨內收、肘再回攔截..
攔截標指 2- 雙拳貼於身體前方、拳心朝內..
3- 拳由雙手之間外轉、配合身展、往前後標出..
4- 掌心朝下、雙手語肩同高、右腳提膝獨立..
   
            
第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腳向後成登山式、右掌由下貼身向前探掌..
   2- 左手同時收回握拳於左腰際..
探掌、 3- 接著、以身送拳、左手以平拳向前擊出..
馬步平拳 4- 身體同時配合轉右成馬步、收回右手握拳於腰際..
     
            
第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腳收回閃蓋步、左手同時轉採撥手..
採帶回勾 2- 右腿隨之於前下方繞圈勾帶纏絲、提膝成獨特式..
3- 同時、右手朝前上方攔截、身體轉到左後方方向..
4- 此時左掌貼於右手肘內側、右手轉勾往後方勾出..
5- 右腳同時後退成登山式、頭轉右、眼神隨右手動..
            
第二十式   動 作 重 點
1- 身體先朝右轉馬步、再隨雙手分開、右轉登山式..
披身回打 2- 右手以拳背朝外崩打、後手同時崩開至與腰同高..
3- 兩手成一直線、雙拳拳眼向上..
   
   
            
第二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1- 雙肘下沉、配合腰跨內收、肘再回攔截..
攔截標指 2- 雙拳貼於身體前方、拳心朝內..
3- 拳由雙手之間外轉、配合身展、往前後標出..
4- 掌心朝下、雙手語肩同高、右腳提膝獨立..
   
            
第二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腳向後成登山式、右掌由下貼身向前探掌..
  2- 左手同時收回握拳於左腰際..
探掌、 3- 接著、以身送拳、左手以平拳向前擊出..
馬步平拳 4- 身體同時配合轉右成馬步、收回右手握拳於腰際..
     
            
第二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腳閃右成蓋步、同時、左拳向前、反拳直崩而出..
三環套月    2- 接著、上右步、成登山式站定.右拳朝前方蓋捶..
3- 雙手以翻車手圈至胸前後、右前左後同時擊出..。
(四式) 4- 以此勢回身反繞重複、然後換右捶繞打一次轉..
(進一反三) 5- 再以左捶繞打一次、共計四次..
            
第二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1- 以身動前上方提左膝成獨立式..
獨立鞭捶 2- 右手捶再朝前上方、以拳背鞭打..
3- 左手補力平衡、護於右胸前方..
   
   
            
第二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手以採手掌朝身體左方撥出、左腳踏出成四六步..
  2- 左手採手掌、右手握拳置於右耳、身體微含..
伏虎攔腰、 3- 左手帶力回腰、讓右腳以伏虎式跨出、同時右手橫肘攔截..
雙龍出海 4- 右手身體帶力、使拳回腰、雙手同時以雙拳打出、身體隨手動、步轉成右登山式。
   
            
第二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1- 身體微退、使重心回中、雙手肘貼於身體兩側..
回身鞭捶 2- 配合身甩動、使左手往後方鞭打..
3- 右手隨動護於左胸前、身體與右膝轉左成獨立式..
4- 回打不可橫打、須含身回甩..
   
            
第二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以採手掌朝身體右方撥出、右腳踏出成四六步..
  2- 右手採手掌、左手握拳置於左耳、身體微含..
伏虎攔腰、 3- 右手帶力回腰、讓左腳以伏虎式跨出、同時左手橫肘攔截..
雙龍出海 4- 左手身體帶力、使拳回腰、雙手同時以雙拳打出、身體隨手動、步轉成左登山式。
  5-
            
第二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1- 身體微退、使重心回中、雙手肘貼於身體兩側..
回身鞭捶 2- 配合身甩動、使右手往後方鞭打..
3- 左手隨動護於右胸前、身體與左膝轉右成獨立式..
4- 回打不可橫打、須含身回甩..
   
            
第二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手以採手掌朝身體左方撥出、左腳踏出成四六步..
  2- 左手採手掌、右手握拳置於右耳、身體微含..
伏虎攔腰、 3- 左手帶力回腰、讓右腳以伏虎式跨出、同時右手橫肘攔截..
雙龍出海 4- 右手身體帶力、使拳回腰、雙手同時以雙拳打出、身體隨手動、步轉成右登山式。
   
            
第三十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拳回腰身回馬步、右手貼身轉左隨身轉探掌、身隨手前探成左登山式..
   
探掌撥打、 2- 身退微轉右成四六步、右手收回於左胸,左拳擊出..
下按平拳 3- 右手順左臂方向推按、左拳回腰身轉成左登山式..
  4- 左拳快速擊出、右手語身配合轉動成馬步回腰..
            
第三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1- 閃右步成虛步後蓋打前踏、左手同時繞圈採手..
乳燕歸巢 2- 右腿隨之提膝獨立、左拳上移至右耳際..
3- 右腳前跳左腳隨移至右腿後成坐盤式、右拳朝下翻拳打出、接著、吞身轉左成馬步、左手朝左上方撥..
 
4- 左手撥轉採、右腳前進成馬步、右手捶劈蓋打頭部..
            
第三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拳回腰身回馬步、右手貼身轉左隨身轉探掌、身隨手前探成左登山式..
   
探掌撥打、 2- 身退微轉右成四六步、右手收回於左胸,左拳擊出..
下按平拳 3- 右手順左臂方向推按、左拳回腰身轉成左登山式..
  4- 左拳快速擊出、右手語身配合轉動成馬步回腰..
            
第三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腳收回閃蓋步、左手同時轉採撥手..
採帶回勾 2- 右腿隨之於前下方繞圈勾帶纏絲、提膝成獨特式..
3- 同時、右手朝前上方攔截、身體轉到左後方方向..
4- 此時左掌貼於右手肘內側、右手轉勾往後方勾出..
5- 右腳同時後退成登山式、頭轉右、眼神隨右手動..
            
第三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不變、吞身右轉向後方、左手朝前上方探掌、成右登山式、右勾轉拳、以立拳上沖打左掌心、左膝同時上提撞..
   
探掌膝撞、 2- 順勢、右膝再上衝撞、同時雙手下拍右膝..
落步切掌 3- 接著、左腳著地右腳提膝成獨立式、雙手往身後勾手..
  4- 左勾手不變、右手化掌回腰、身微沉右腳前進成登山式、右手朝前方切出..
            
第三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腳進一步、右掌前探順時繞掌成撥、抓纏絲手..
上步穿掌 2- 由腰轉到肩高掌心向上、左手同時握拳收回左腰..
3- 左手由左腰陽掌穿出、以直線沿右臂內側向上穿出..
4- 右腳同時提膝成獨立式、右手以掌貼於左手臂下..
   
            
第三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1- 以身含轉右翻掌、左手掌心右於身前回繞大圈、然後成勾手至身體左後下方..
蒙面掌  
2- 重心微沉、右腳前踏成右登山式、同時、右手於胸前向前切掌..
 
   
            
第三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腳進一步、右掌前探順時繞掌成撥、抓纏絲手..
上步穿掌 2- 由腰轉到肩高掌心向上、左手同時握拳收回左腰..
3- 左手由左腰陽掌穿出、以直線沿右臂內側向上穿出..
4- 右腳同時提膝成獨立式、右手以掌貼於左手臂下..
   
            
第三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1- 重心下沉、右腳身後退步登山式..
單風扇耳 2- 右上臂貼身右腰跨微含、然後身形轉右、以手掌備往右回甩、左手以掌護於右臂上方、身形隨手前甩成右登山式..
 
 
3- 退身回扇以手掌背之勁、臂鬆掌勁鞭甩。
            
第三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1- 身微轉左右掌回右耳際、以陽掌向左方砍出..
挽弓射虎 2- 同時身左轉成左登山式、左手隨右手動護於身前..
3- 右掌由下逆時針方向外翻轉抓、帶之力..
4- 左手同時直昇機出拳、兩手交錯成為馬步姿勢..
5- 此時眼神隨左手往左方平視..
            
第四十式   動 作 重 點
1- 上右步、並步立起、將身體站直..
收式 2- 雙手握拳、扣回腰際放定不動...。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體工程.jpg  

 

習武心得─ 

  

 

      長洪武術長拳之套路─

 

 

太  極  拳

 

【第一段】

 

一】.前言:   

太極拳』是傳統武術中的主要拳種之一。太極一詞源自於《周易》一書。「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含有至高、至極,無窮大之意。太極拳的每個動作都是圓形的,恰似太極圖的一環套一環。在這些環形動作中蘊涵著無窮的變化,如虛實、動靜、剛柔、進退等。太極拳動作自起勢到收勢,一勢連一勢,無隔斷之處,如同一個完整的圓前人將這種圓形運動的拳術稱為太極拳

 

太極拳在其長期演變過程中形成了許多不同風格和特點的傳統流派。有楊氏太極拳陳氏太極拳孫氏太極拳、鄭子太極拳‧‧‧‧等數家派系。以筆者師承─陳清河老師(長洪武術總教練)總教練自幼跟隨李茂清師祖,李茂清師祖跟隨韓慶堂曾師祖習得此技,曾師祖則於南京中央國術館時從楊澄甫學習楊氏太極拳。今日就以所習之楊氏太極拳來解析。

 

楊氏太極拳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剛柔內含,輕鬆自然,輕靈沉著兼而有之。姿勢開展,平正樸實,練法簡易,由鬆入柔,積柔成剛,剛柔並濟。正如楊澄甫所說:【太極拳是柔中寓剛,棉裡藏針的藝術】。架式有高、中、低之分。

 

詳細文獻請閱覽 陳總教練著作:

 

           長洪武學典藏之七─太極拳講義

    

00.gif

 

 

二】. 太極拳練習要領

 

練習太極拳應該先重形後重意,力求姿勢正確,並在連貫複雜的度動作中處處保持正確的姿勢,先求做到『形似』,然後向『神似』方面下功夫。只要遵循一定的規則要求,使身體各部份的姿勢在整體動作中形成動力定型以達到技術的規範化自動化。太極拳對身體姿勢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以下七點

 

2-1.虛靈頂勁:

太極拳練習時很講究頭部的端正、頂平、頂直。要求頭頂的百會穴處向上輕輕提起,好像有根繩子將頭頂向上提懸一樣,也稱頂頭懸。虛靈頂勁可使頭部自然垂直,有利於練拳時的控制平衡和中樞神經對器官機能的調節等。頂勁不可過分用力,要有自然虛靈之意,做到虛靈頂勁,精神才提的起來,動作才能沉穩扎實。

 

2-2.含胸拔背:

含胸是胸部略向內含虛,使胸部有舒寬的感覺。這樣有利於做好腹式呼吸,通過動作使胸膛上下徑放長,橫膈有下降舒展的機會。拔背與含胸是相互聯繫的,要含胸就勢必拔背,使背部肌肉有一定的張力和彈力,皮膚有繃緊的感覺。凡是運用化勁的手法,都離不開含胸的輔助,而拔背則是為了有利於發放勁 

 

2-3.鬆腰鬆胯:

腰是身體轉動的關鍵部位,對動作變化、重心穩定等都有主要作用。練習時對腰部的要求是鬆而沉。腰部鬆沉時要注意腰部能直豎,有利於尾呂閭中正,神貫頂的要求。鬆胯是在鬆凹腰的基礎上使臀部稍做內收,同時和含胸拔背互相作用。鬆胯時放鬆臀部和腰部肌肉,使臀部肌肉向外下方舒展,然後向前、向內收歛,好似臀部把小腹托起。此舉有利於氣沉丹田的要求。

 

2-4.沉肩墬肘:

上肢的三大關節肩關節肘關節晚腕關節。練太極拳時在鬆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的墬肘沉肩墬肘有利於驅體的含胸拔背,同時會有身體重心下沉的內勁感覺。兩肩徐沉以外,還要有一些微微向前合抱的意思,這樣能使胸部完全涵虛,使脊背成圓形。兩肘下沉之外,也要有一些微微向裏的裹勁。這麼的沉肩墬肘才能使勁力貫穿到上肢手臂

 

2-5.心靜體鬆:

太極拳練習的重要原則是心靜意注。即,練拳時思想集中,肢體放鬆以意念引導動作的變化運行。心靜體鬆意注要求在未練拳之前即肢體放鬆,端正姿勢,思想上屏棄其他干擾雜念,處於無思無想的狀態。動作開始後更應完全集中用意念引導動作,做到一意導體,意動形隨。體鬆並非綿軟無力而是要消除拙力和肢體僵硬。按照動作的虛實變化,做到全身不該用力之處不用力,逐步達到以鬆入柔,積柔成剛,剛柔並濟。體鬆是一種達到練習太極拳剛柔並濟手段和方法 

 

2-6.呼吸伸長自然:

太極拳練習的呼吸,採用腹式呼吸來加深呼及吸的延長腹式呼吸應配以意識引導動作,自然和均勻地、有意識地將氣送到小腹部,也就是常說的「氣沉丹田」。

太極拳練習的身體基本姿勢都讓腹式呼吸達到深長的要求,呼吸與動作變化的配合應該十分自然的,而不該牽強的固定某動作必須呼或某動作必須吸,所以「腹式呼吸」是在呼吸自然的前提下進行的。掌握正確與動作自然相配合的腹式呼吸方法可使練習時肢體更放鬆注意力更集中,動作更圓活和沉穩。 

 

2-7.輕沉虛實兼備:

太極拳是一種輕靈、緩慢、沉穩的拳術。動作如抽絲剝繭般徐緩不燥,又穩又靜;邁步如貓形般輕起輕落,起步和落步都要有輕靈的感覺。太極拳的基本身體姿勢和具有氣沉丹田腹式呼吸使身體重心下沉,無論是行步還是定勢,步行步法即輕靈又沉穩。

太極拳以陰陽轉換理論為指導,在每一式和每一動中,始終有著陰陽轉換,即虛與實的轉換。身體重心也隨著步形步法的虛實變化而不斷轉換位置,不會有沉重的感覺,同時虛實等變化貫穿整個套路中。

 

 

 

三】.太極拳訓練方法

 

 太極拳的訓練內容包括基本功基本動作套路訓練,目的是增進健康,促進身心的發展,掌握太極拳需要的各種活動技能,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太極拳技術水準

 

 

3-1.基本功訓練

太極拳的基本功是掌握提高太極拳技術的基礎訓練,是端正身體基本姿勢,提高身心專項素質,壯內健外的根本訓練環節。訓練的方法如:

 

3-1-1.吞式平甩腰    如圖   (影音版)

                      

     

 

 

 

3-1-2.弓步平甩腰    如圖   (影音版)

    

  

 

 

 

3-1-3.柔膝轉動功    如圖   (影音版)

 

  

 

  

3-1-4.基本八式:

馬步椿   如圖  

01-馬步-1.gif

 

   

弓箭步   如圖  

02-弓步.gif   

 

  

伏虎式   如圖  

03-伏虎式.gif  

 

  

坐盤式   如圖  

04-坐盤式.gif  

  

獨立式   如圖  

05-獨立式.gif  

  

 

    如圖  

06-虛 步.gif  

 

  

吞式(太極式)   如圖  

07-吞式.gif  

  

  

 

丁虛式   如圖   

08-丁虛式.gif  

  

 

  

通過上述基本功練習,使意、氣、力三者統一,達到內外合一、提高專項素質的目的,從而使動作即沉穩又輕靈,為學好太極拳動作套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3-2.基本動作訓練:

基本動作具有普遍性、規律性的典型動作,是該拳整個套路技術的核心動作,在訓練中我們選定如:雲手倒攆猴野馬分鬃摟膝坳步攬鹊尾(弸履擠按)蹬腳分腳單鞭拋身捶典型動作作為太極拳的基本動作,進行反覆練習,以外引內,以內導外,內外結合使基本動作訓練獲得身體素質及體能,提高基本動作熟練度

 

3-3.套路技術訓練:

太極拳技術水準的高低,是通過套路演練表現的。太極拳套路主要是由基本動作組合而成,基本動作訓練中所獲得的技術水準,往往直接影響著套路的成績。但是套路又不等於單純的單個動作的總合,套路要求動作與動作之間有貫穿一氣的聯繫,要綿綿不斷,勢勢相承。為此,還必須強調動作的反覆訓練。所謂「拳練百遍,身法自現;拳練千遍、其理自見。」以達到 總教練在太極拳武術上的要求『快不亂、慢不斷』的境界。

 

長洪武術所傳的這一套太極拳有108。它區分為三段來練習,

第一段:23(預備式除外)

第二段:37(扣除左右雲手的重複)

第二段:48(扣除左右雲手及野馬分鬃重複)

 

 

 

 

四】.套路:太極拳 (第一段)

 

    4-1.靜態圖示:   (影音版)

 

    

 

 

 

 

    4-2.動態圖示:   (影音版) 

 

    

 

 

 

 

五】. 太極拳─拳譜: 

     
預   備   動 作 重 點
1- 身體自然直立,雙臂自然下垂,雙手掌心向後,
預 備 式   两脚并攏成立正姿態。
2- 頭宜正直,下額内收,氣穩、神凝、身體放鬆。
3- 氣定神閒,眼神注視前方。
   
            
第一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脚向右提起分開,與肩同宽,以腳尖點地,两脚尖向前,眼向前平視。
上托手  
2- 右脚跟着地時,雙手掌心向上,向身體兩側慢慢向上托取。
 
3- 配合吸氣,雙手掌心持續向上過頭後掌心轉內,經頭額前上方,掌心再往下按,此時配合吐氣,雙手下按至丹田處,雙手掌分開回到預備式。
 
 
4- 此時雙手掌心向後。
   
            
第二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平抬手 2- 丹田微微內收,雙手掌心相對向身體前方慢慢抬起,同時配合吸氣,再將雙手抬至與肩同高後,手肘帶手收回同時雙肩下沉,吐氣、讓雙手掌心向下,下沉至丹田高度時,兩膝微屈,下沉成馬步,
 
 
 
3- 雙手緩緩下沉至自然下垂,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眼向前平視。
 
   
            
第三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右提手 2- 左腳微提起以腳尖向右腳靠,攏貼至右腳旁,同時右腳尖微右轉。身體微右轉,重心在右腳。
 
3- 同時順勢右手帶左手朝,身體右方劃弧屈臂於肩同高,掌心向內。左手位於右手肘內側。
4- 眼神隨右手移動。沉肩、墬肘,以身帶手。
   
   
            
第四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左斜飛勢 2- 以身帶右手掌上提,由身體右上方轉移向左前方,此時掌心朝前,吸氣的同時,要含胸翻掌,掌心朝下。
 
3- 接著左腳以腳跟內側朝身體左前方踏出貼地,沉腰馬,轉四六式,配合吐氣時左手掌朝左上方提時,步法轉成弓步。
 
 
4- 同時左手拇指在上、掌心向內,右手後置於身體右腰的後方,右手成掌、掌心向後。
 
            
第五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弸  2- 右腳貼近左腳側成丁虛步,右手隨身前進貼近左手。
3- 配合吸氣時,右腳用吞式向身體右前方跨步,以腳跟先著地。之後右腳掌貼實坐胯轉身,成右弓步。
 
4- 同時右臂以掌背向前弸出,姆指與鼻平,此時左手以掌微貼近右手。眼視右掌方向。
 
5- 右臂以掌背向前弸出時,動作要呈圓弧形。
   
            
第六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2- 用身體帶動右手掌向前轉動為指尖向前,左手位於右手肘下方,兩手掌心相對。
 
3- 吞坐成四六步,配合吸氣以腰身帶動向左轉,將雙手往身體左下方履帶下來。
 
4- 雙手順勢往左側上方帶,左手掌向上微伸直,右手掌在左胸前。兩手掌心相對,成左弓步。
 
   
            
第七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2- 上身向右轉,重心在左腳,同時右臂屈肘提於胸前,右掌心向內,掌指向左。左掌下降於右腕內側,左掌心向外,左掌指斜向上。
 
 
3- 重心前移,坐胯沉腰馬,右腿屈膝慢慢向前弓出,吐氣、步法轉成右弓步。
 
4- 同時雙掌以腰腿之勁向前擠出,右掌心向內掌指向左,左掌心向外左掌指斜向上,與胸平,眼向前平視。
 
            
第八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2- 先以左手掌劃過右手掌背,然後用腰身之展開讓雙掌向前分開。
 
3- 接著吞胯退回,雙掌隨重心後退時同時後退,但是掌心依然向前,直到右腳伸直,此時右腳尖不能離地。
 
4- 重心前移,右腿屈膝,慢慢向前弓出,吐氣、步法轉成右弓步。雙掌微向下再向前按出,掌心向前,掌指與肩平,掌指向上,眼向前平視。
 
 
            
第九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雲    手 2- 吞左胯讓腰馬讓出空間,同時雙掌向下,以腰身將雙手向左方平轉。
 
3- 當雙掌劃至身體左側後,配合吸氣的吞身,順勢將左手轉捲回成掌心向上,坐胯成馬步讓雙掌移至身體前方,兩掌心相對如抱球一般。
 
 
   
   
            
第十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單    邊 2- 吞右胯讓空間讓右手上臂貼身,吸氣、持續順勢將雙掌向前上方送出,直到身體的右上方,左腳順勢以腳尖虛點貼於右腳旁。
 
 
3- 右手掌轉勾手,左手肘下沉,以掌心向內的掌向身體左邊撥轉,掌心對臉與頭同高,氣息不斷。
 
4- 身體左轉重心前移,左腳踏出左腿屈膝慢慢向前弓出,成左弓步。同時左掌向上經過面前、立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掌指向上,右勾手向右後方拉開,勾背與右耳同高,眼向前平視。
 
 
 
            
第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提手上勢 2- 左腳跟微轉右,讓身體的重心偏左,雙手化掌配合身體微轉右時向下方,雙掌心向上。
 
3- 同時身體右轉成正面時,左腳微沉不變、右腳提膝讓右腳提起,此時吸氣以身體含勁力托起雙掌。
 
4- 接著身微沉讓右腳跟着地成吞勢,含氣不吐的同時,讓雙掌向內微轉形成右手前左手後的掌法,左手位於右手肘內側下方,兩手掌均坐腕展指、姆指向上、兩手掌心微微向下。
 
 
 
            
第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白鶴亮翅 2- 配合吐氣時,將右手下沉貼身,讓左手護於右肩位置,同時身體順勢左偏轉含讓右腳掌內側扣回貼地。
 
3- 重心在右腳,左腳提起向前邁出,腳前掌着地成虛步。吸氣同時右手以順時針方向轉圓並向上外微轉到頭部右上方,左手則相反方向化圓下移至左腳的左前方。
 
 
4- 將身體上提到後腳微直時,右手順身體微左轉的動態下將右掌外翻至掌心向前上方,左手依然掌心向下,置於左腳左前方。
 
 
            
第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吐氣使身形下沉同時右掌左轉使掌心向內、手肘下沉配合身微左轉。右手持續左劃過臉後,右掌向下劃至手前臂成水平時,左掌向左托起、掌心向上移至手臂水平。
摟膝抝步  
 
 
2- 接著左手掌心持續向上轉圓向右,身行右轉劃過身體前方,左手向下沉至左胯前面,手上臂微貼身並隨身體與左手轉移。再吸氣含身並讓左手不停掌心由右向下劃,左腳提膝成獨立式,使左手摟過膝,右手則隨身向右方轉並提至右上方。
 
 
 
 
3- 同時吸氣身微沉,讓左腳跟向左探出貼地,再轉右腳腰胯向左成左弓步,右手掌則配合吐氣時從右上方向左隨身轉正的向前按出,手肘下沉掌心坐腕展指於身體前方,左手則摟完之後如按球一般的掌心向下、手肘微彎置於左腰胯旁。
 
 
 
 
            
第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手揮琵琶 2- 右手不變,後腳輕移至左腳旁輕點成丁虛步。其後穩重心吸氣,在左手提起貼於右手前臂時換重心至右腳,讓左腳尖輕點地。
 
 
3- 接著右手微下撥、左手以掌指背向前方探出,掌心向右,左腳同時以腳跟探出成吞式(太極式),右手則順勢下沉護於左手肘下方內側。
 
 
   
            
第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左摟膝抝步 2- 左手向右內轉至掌心向內,然後以順時針方向繞過臉再向下撥。同時右手轉向右展開,右手掌心向上,配合吸氣左腳提膝成獨立式,使左手摟過膝。
 
 
3- 同時吸氣身微沉,讓左腳跟向左探出貼地,再轉右腳腰胯向左成左弓步,右手掌則配合吐氣時從右上方向左隨身轉正的向前按出,手肘下沉掌心坐腕展指於身體前方,左手則摟完之後如按球一般的掌心向下、手肘微彎置於左腰胯旁。
 
 
 
 
            
第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右摟膝抝步 2- 吞左胯讓左腳成腳跟着地的吞式,順勢回吞時右手轉立掌左撥成掌心向內的撥過頭部前方。接著左腳尖轉成麒麟步的過度式,身體重心移至左腳讓右腳跟離地成腳尖點地,貼近左腳後方。
 
 
 
3- 接著吸氣,右腳提膝成獨立式,右手以逆時針方向順圓撥過右腳的摟膝,左手則順勢外展至身體左後方,掌心向上。
 
 
4- 同時吸氣身微沉,讓右腳跟向右探出貼地,再轉左腳腰胯向右成右弓步,左手掌則配合吐氣時從左耳上方向右隨身轉正的向前按出,手肘下沉掌心坐腕展指於身體前方,右手則摟完之後如按球一般的掌心向下、手肘微彎置於右腰胯旁。
 
 
 
 
            
第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左摟膝抝步 2- 吞右胯讓右腳成腳跟着地的吞式,順勢回吞時左手轉立掌右撥成掌心向內的撥過頭部前方。接著右腳尖轉成麒麟步的過度式,身體重心移至右腳讓左腳跟離地成腳尖點地,貼近右腳後方。
 
 
 
3- 接著吸氣,左腳提膝成獨立式,左手以順時針方向順圓撥過左腳的摟膝,右手則順勢外展至身體右後方,掌心向上。
 
 
4- 同時吸氣身微沉,讓左腳跟向左探出貼地,再轉右腳腰胯向左成左弓步,右手掌則配合吐氣時從右上方向左隨身轉正的向前按出,手肘下沉掌心坐腕展指於身體前方,左手則摟完之後如按球一般的掌心向下、手肘微彎置於左腰胯旁。
 
 
 
 
            
第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手揮琵琶 2- 右手不變,後腳輕移至左腳旁輕點成丁虛步。其後穩重心吸氣,在左手提起貼於右手前臂時換重心至右腳,讓左腳尖輕點地。
 
 
3- 接著右手微下撥、左手以掌指背向前方探出,掌心向右,左腳同時以腳跟探出成吞式(太極式),右手則順勢下沉護於左手肘下方內側。
 
 
   
            
第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左摟膝抝步 2- 左手向右內轉至掌心向內,然後以順時針方向繞過臉再向下撥。同時右手轉向右展開,右手掌心向上,配合吸氣左腳提膝成獨立式,使左手摟過膝。
 
 
3- 同時吸氣身微沉,讓左腳跟向左探出貼地,再轉右腳腰胯向左成左弓步,右手掌則配合吐氣時從右上方向左隨身轉正的向前按出,手肘下沉掌心坐腕展指於身體前方,左手則摟完之後如按球一般的掌心向下、手肘微彎置於左腰胯旁。
 
 
 
 
            
第二十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吞左胯使左腳成吞式的左腳尖離地,再順勢右手成空拳向左腰胯方向斜面劈的撇身捶,成拳心向左的右捶法位於左胯前方,右手上臂貼右身,左手掌貼護於右肩前,眼神隨右手動。
  搬、攔、捶  
 
 
2- 同時左腳尖向左,讓重心移至左腳,右腳跟離地讓右大腿貼跟隨左腿,再以吞式將右腳跟向前跨出成吞式的右腳跟著地,重心在左腳。
 
 
3- 然後吞右胯,配合吸氣吞身時向右後圓轉腰馬,讓右手拳向前方拋出拳心向上,眼神隨轉。之後持續吸氣時,再向右圓轉腰馬使右手的向右繞圈,並使右拳向內圓轉成拳心向下。
 
 
 
4- 身體重心隨腰馬右轉向前成重心在右腳的麒麟步時,左腳再向前,以腳跟貼地的吞式跨出,左右手同時隨身轉動,眼神注視左掌時,左手以掌套環手法向左前方拋出,置於左腳上、掌心向下。而後身法不停、眼神以左顧右盼的概念轉右後方隨右拳轉動,右手則持續捲動、轉動的向身體右方轉動至拳心向後再迴轉至右腰。
 
 
 
 
 
 
5- 而後左腳尖轉左再踏正成四六步,再吐氣、轉動右腰馬向左成左弓步時,右拳以立拳的空拳配合左掌內轉正時,依左掌內側下方向左腳方向打出,左手掌則轉護於右手肘上方,掌心向右,指尖向上。
 
 
 
            
第廿一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如封似閉 2- 步法左弓步,先用左手掌貼右手手前臂,再順勢滑向前至右拳下方。身體順轉微向前,右拳變掌、掌心向上貼於左掌上。
 
 
3- 雙掌左右分開成掌心向前、指尖向上、雙手肘下沉。身體吸氣吞腰馬,重心移至右腳成坐式,雙手掌退雙肩前,左腳掌整體貼地。
 
 
4- 接著腰馬下沉,雙手肘下沉、掌心向前,配合吐氣的同時,以腰馬拔起勁讓重心向前成左弓步,雙掌則順勢前推成封手的掌法。
 
 
            
第廿二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十字手 2- 吞右胯讓身微轉右成四六步,同時讓左手回貼右手、左掌心向外、右掌心向內。
 
3- 然後左腳尖轉回成馬步,配合吸氣右腳尖轉右外開帶動身形與腰馬轉成右弓步,雙手轉動向上方架起,右手掌向外翻轉成掌心向外架於額頭前上方。
 
 
   
   
            
第廿三式   動 作 重 點
1- 接上式
抱虎歸山歸                    (合太極) 2- 吞左胯讓重心回正,右腳尖配合轉正成馬步時,雙手掌分開向掌心身體外側向下轉抱,同時以吐氣配合身形下沉,讓雙掌捧抱兩膝前,掌心向上。
 
 
3- 接著重心偏右,配合吸氣時將雙掌上托昇至額頭前方,左腳則以腳尖稍微內收回到約與肩同高。
 
4- 之後雙掌向內掌心轉下,吐氣時雙手下沉至腹部前。
5- 等氣息平穩後,再順勢將雙手下沉平置於兩腿外側,眼神平視前方。
 
    THE  END
   
     

 人體工程-1.gif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人體工程.jpg

 

習武心得─

 

 

      長洪武術洪拳基礎兵器─

 

洪門劍 

 

  

一】.前言:   

『劍』是由古代兵器演化而來武術中常用的器械,是一種平直、細長、帶尖、兩面有刃、頂端尖銳的【短兵器】。在中國古代;劍有【百兵之君百兵之帥】等美譽。從形式上看,劍只是十八般武藝中的一種,無任何特殊性;但從內容上看,則完全不同,其文化內涵豐富,特指喻意深刻,是其他兵器所無法比擬的。 

  

十八般劍.jpg 

 

 

   傳統武術之劍術套路的發展,除了有更新的發展和創造,而內容更為豐富多彩。長洪武術中劍術套路以有洪拳《南少林》洪門劍楓月劍;及長拳《北少林》三才劍、龍形劍、昆吾劍、戚門劍、、、等等極其豐富。而南少林武術以拳、棍奇門兵器為主,劍術比較少。所以一般人在談論南拳時,常常會忽略它的存在,其實這是很可惜的事情。

 

 

洪門劍的來源,傳說是洪拳始祖─洪熙官;為反清復明,鑑於一般劍術華而不實,所以創編此套劍術。套路簡捷實用,沒有花巧。洪門劍的特色是可以一招一式的練習,以為攻防應用。也可以配合氣息、身法,作為洪門快劍練習。練習洪門劍,必須注意的是,不能以舞的形式捱來練它。即使是慢練,也要以小段落攻防的觀念,簡捷的練習,才能拿捏到本套路的精髓。

 

 

 

二】.劍的介紹:

 

   2-1.劍的各部名稱介紹

 

 

 劍各部名稱.gif

 

  

 

 

   2-2.長洪武術練習時所使用類型:

  

     2-2-1.鋼劍 

 

 

長洪鋼劍.gif  

     2-2-2.練習劍  

 

  

長洪練習劍.gif

 

    2-2-3.木劍

 

長洪木劍.gif  

 

 

 

 

三】.洪門劍基本劍法

 

  3-1.持劍: 由拇指、無名指及尾指內彎將劍盤扣住,食、中

                 兩指伸直貼於劍柄上,使劍身貼於左手臂後側。

如圖

 

持劍(1).gif   持劍(2).gif

 

 

 

  3-2.握劍:由拇指、食指將劍柄握住,其餘為虛扣。

《如圖》

 

握劍(1).gif

 

  

  3-3.劍訣:食指與中指伸直,由拇指虛扣於無名指及、尾

                  指上,三指呈彎曲狀。

《如圖》

  

 劍訣1.gif       劍訣2.gif

 

 

 

 

 

  3-4.基本劍法: (刺、撩刺)、掛、(左繃、右繃)、(內絞、

                        外絞)、圈劍、點、挑、等基本劍法。

 

1.刺:右手握劍,由軸心處先出一半再送出(如出拳) ,左手劍訣輕按右腕,再收回

《如圖》

 

 

 

 

 

2.點:右手握劍,手肘微彎,身軸心微右,劍點出時,身軸心微偏左,眼隨劍尖(劍較不亂晃動) ,劍尖位置於中心線,腕和劍中間空,(似以腕為中心點.點擊) 左手劍訣輕按右腕。

《如圖》

 

 

 

 

 

3.掛:以刺劍後,在將劍向左上方掛出,左手腕朝上;左手劍訣指向右手腕

《如圖》

 

 

 

 

 

 

4.繃:將劍繃開,劍尖朝對方(上)~~左右繃連續出招。

 《如圖》

 

 

 

 

 

5.圈:圈對方劍(身迎出).傷其手令劍落.己劍有收回動作(身收回.用到身形的力量)~~握柄處大圈.劍尖小圈運用時直接由外圍傷手即可.. (圈劍備忘:手心朝上.劍脊貼住即往前圈刺.之後手心朝下.身收回) 。

《如圖》

 

 

 

6.絞:將對方劍絞走.己劍尖回中~~劍脊貼住對方的劍(手軸需直.只以手腕及劍動作.但內絞有微微彎.貼回軸心) 。

《如圖》

 1.內絞

 

 

2.外絞

 

 

 ˊ

7.挑:點劍後用右手腕力向內上方收,將劍尖挑起;劍尖向前上高約在鼻尖之高度。左手劍訣指向右手腕。

   《如圖》

 

 

 

 

 

 

 

 

 

四】.套路:洪門劍

 

 

 

 

 

 

 

 

 

 

五】. 洪門劍─拳譜:

 
     
第一式   動 作 重 點
   
蘇秦背劍          (預備式) 1- 左手持劍,垂直於後。
2- 劍訣握劍柄,餘三指輕扣住
3- 右手自然下垂貼於右腿外側。頭正、眼神平視前方。
 
             ▼
第二式   動 作 重 點
   
仙人指路 1- 右手握劍訣朝上,往前中(吸氣),手肘下沉。
2- 劍訣微收至胸前,吐氣往前推出(與肩同高)。
3- 左手及劍不動,眼神注視劍訣。
  起手式
   
             ▼
第三式   動 作 重 點
   
坐虎觀山 1- 右劍訣往前探出後(逆時鐘一個小圈)。
2- 拉回右眉前,身轉右,下沉,成為麒麟馬。
3- 步法輕
   
             ▼
第四式   動 作 重 點
   
懷抱玉屏 1- 踏左腳成為站式,雙手往左右方(順時鐘方向)。
2- 開展成一直線(與肩同高)。
3- 左手持劍和右劍訣一起。
   
             ▼
第五式   動 作 重 點
   
順水推舟 1- 身下沉,左手劍往左下方撥開回左身側。
2- 手垂直貼身,左腳轉虛步成為吊馬。
3- 左下右上交替,左劃過膝。
4- 右劍訣往前中推出(若腰跨正確,劍訣可將對手推退)。
 
             ▼
第六式   動 作 重 點
   
起腳踢虎 1- 右手順時鐘向前抓,成立拳(右手自然帶回)
2- 右腳前踢。(抓快速,起腳快速)
   
   
             ▼
第七式   動 作 重 點
   
葉底藏花 1- 右腳往前踏時身轉麒麟馬。
2- 左手回中將劍交給右手(左上右下)。
   
   
             ▼
第八式   動 作 重 點
   
毒蛇反噬 1- 右手接劍,提氣直接往前外絞,由下往內繞圈、由上往前剪腕。
 
2- 劍尖朝下,左手成劍訣護右腕 。
   
             ▼
第九式   動 作 重 點
   
金雞獨立 1- 左腳起獨立成為獨鶴馬,
2- 手腕翻轉Z使劍身往前往上拉回頭的前上方(劍身前傾),左劍訣向前(沉肘)。
 
   
             ▼
第十式   動 作 重 點
   
白蛇吐信 1- 右劍下沉至胸前,左腳跟落地,成馬步,再以立劍刺出,左轉成為子午馬。
 
   
   
             ▼
第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左跨欄式 1- 右腳跟踏出再轉中字馬、左崩劍。
   
   (11.12二式~劍尖不動不可以下掉,或者偏離中線)
 
             ▼
第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右跨欄式 1- 再轉右子午馬、右崩劍(劍柄低、於腰胯處)。
   
   (11.12二式~劍尖不動不可以下掉,或者偏離中線)
 
             ▼
第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坐鞍勒馬 1- 再往前圈劍(順時鐘)、右腳微收成吊馬(劍位於心口下、腰步上、虛步坐低)。
 
   
   
             ▼
第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蟒蛇出洞 1- 右腳往前踏實,左腳踏出,平劍刺出。
2- 左劍訣回額頭前上方,旋即身往下沉於右腳,成左腳在前 的麒麟馬,但劍、身體、兩腳需成一直線。
 
   
             ▼
第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毒蛇反噬 1- 劍自右下方由內剪腕向外,右腳後退半步,呈子午馬,劍尖朝下。
 
   
   
             ▼
第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七星跨虎 1- 再將身轉往右後,成為右敗馬,右劍回帶反噬至頭上方,左劍訣對敵(身形向右微閃)。
 
   
   
             ▼
第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白蛇吐信 1- 轉身(腳不動)成為左子午馬,劍回到中線,立劍刺出。
 
   
   
             ▼
第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金鳥啄食 1- 左腳開門,劍往左上方撩出,轉重心至左腳,步法成麒麟馬,藉身形再將劍往前下刺。
 
2- 右腳前進半步成吊馬(手腕與劍成一直線)。
   
             ▼
第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坐鞍勒馬 1- 圈劍回中,右腳微收成吊馬(劍位於心口下、腰步上、虛步坐低)。
 
2- 右吊馬(同13式)
   
             ▼
第二十式   動 作 重 點
   
蟠龍出水 1- 右腳往前跳一步,左腳掌扣右腳膝後,平劍往前下方刺出(膝),身正往前,或微側亦可,有一點前傾。
 
 
   
             ▼
第二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1- 上身微仰,吸氣同時帶劍使劍尖由下往身後,然後順著右手外側上捲,左腳同時前踏成中字馬。
天外流星  
2- 此時左手握劍訣,順身形轉動。眼神隨劍尖方向轉移。
3- 劍尖經身體上方向前方刺。左手劍訣護於右手腕,身形隨劍的穿刺向左前方轉動,使步法成為子午馬。
 
 
             ▼
第二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神龍擺尾 1- 以左腳為軸心,身轉右撲腿右腳掌扣住左腳再往後撲腿,成左敗馬式,劍隨身轉力往右下刺出。
 
2- 身轉180度,左劍訣往左前,(左劍訣、左拜馬,右劍往右下方,需成一直線)。
 
             ▼
第二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犀牛望月 1- 眼看劍的方向,劍由下回捲、肘回貼,坐劍訣護腕(步法不動)。
 
   
   
             ▼
第二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右回馬槍 1- 轉馬步,立劍往右方刺出,同時以左腳為軸、右腳提膝呈獨鶴馬。
 
2- 藉起獨立的力,加重劍刺出的力,左劍決提於頭部左上方。
 
             ▼
第二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鳳凰點頭 1- 絞劍之後,由下反捲的剪腕,劍回正由上向下點出。
 
2- 眼神隨劍尖方向轉移,注視劍尖。
   
             ▼
第二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青龍翹首 1- 丹田及腰身微吞,劍尖向上挑起.左劍訣護腕。
2- 注視劍尖。
   
   
             ▼
第二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羽扇揮塵 1- 利用身形,腳步先子午馬劍提頭前上方、麒麟馬、劍劃出。
 
2- 劍訣和劍呈圓弧狀。眼神注視劍身。
  重複2遍
             ▼
第二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羽扇揮塵 1- 利用身形,腳步先子午馬劍提頭前上方、麒麟馬、劍劃出。劍尖微下垂。
 
2- 劍訣和劍成圓弧狀。眼神注視劍身。
  與二十七式動作同。
             ▼
第二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金鳥啄食 1- 第3遍時左腳向左踏一步,身轉子午馬步,劍身配合双手及身形提起,位於頭部前上方。
 
2- 動作與二十八式同。
   
             ▼
第三十式   動 作 重 點
   
坐鞍勒馬 1- 圈劍,步法不變,劍以雙手捧於胸口前方。
   
  右吊馬(同19式)
   
             ▼
第三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箭舌通天 1- 右腳往前踏出成子午馬。
2- 雙手合力穩住劍身,然後配合步法前踏,順勢將劍尖向前上方往咽喉刺出
 
   
             ▼
第三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神龍擺尾 1- 左腳向前踏出成子午馬。
2- 右剪腕,向右後方轉身成伏虎馬,劍尾同時配合身形及手法 之前探,劍往向右腳前下方掃出。
 
   
             ▼
第三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潛龍歸洞 1- 步法不變(伏虎馬),劍往左方架圈雙手一合,劍尖朝身右側之前上方。
 
   
   
             ▼
第三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箭舌通天 1- 腳不動,身形向前延展,劍尖向上方穿出,隨身形成子午馬。
 
   
   
             ▼
第三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猛虎下山 1- 外剪腕,右腳拉回,左腳不動,配合吸氣。
2- 成高吊馬,左劍訣收回頭上,劍尖向下劃回落在右膝外側。
 
   
             ▼
第三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海底金針 1- 吐氣吞身;雙手並配合合力之勢,使劍尖向前上穿。
2- 吊馬之步法不變,身形下沉,左手劍訣護於右腕。
   
   
             ▼
第三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風起雲湧 1- 身轉左,右腳拇指點地,左撩劍,劍帶回後同位置反手撩出(往前,左劍訣在劍前方),右腳提膝呈獨鶴馬。
 
 
   
             ▼
第三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七星跨虎 1- 身形下沉.右腳往後落成敗馬式.
2- 左手及劍式都不變。眼神注視劍訣。
   
   
             ▼
第三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白蛇吐信 1- 劍回中,左手劍訣護腕,以立劍往前刺出,身形左轉,步法成左登山式。
 
   
   
             ▼
第四十式   動 作 重 點
   
右跨欄式 1- 左手護腕不變,退左腳成麒麟馬,右崩劍,(崩劍時劍尖對中線,不可以偏離)。
 
   
   
             ▼
第四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左跨欄式 1- 右腳再退後一步,成為子午馬,劍身再向身體左前方左崩劍。(崩劍時劍尖對中線,不可以偏離)。
 
 
   
             ▼
第四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仙人指路 1- 左手反握住劍柄(虎口向上)(接劍),使劍身貼於左手臂後側。然後收右腳向前靠左腳,膝微彎時,右手以劍訣向胸口前方推出。
 
 
   
             ▼
第四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收劍還原 1- 將右劍訣收回胸口,拉至右肩,再順身體右側下壓至右腿外側。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之光長洪武學

 

 

 

聯合報於中華民國99128日星期話題A12

 

 

刊出:台灣之光─長洪武學  世界武台發光

 

 

03-聯合報.jpg 

04-聯合報.jpg 

 

 

節錄上圖之一

 

05-聯合報.jpg 

 

 

節錄上圖之二 

07-聯合報.jpg

 

節錄上圖之三

08-聯合報.jpg

 

 

節錄上圖之四

06-聯合報.jpg

 

 

洪門槍.gif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人體工程.jpg

 

習武心得─

 

 

     長洪武術洪拳─工字伏虎拳

 

 

 

 

一】.前言:

 

洪拳三寶一般是指工字伏虎拳鐵線拳虎鶴雙形拳等三套洪拳套路。

 

1.工字伏虎拳(傳說是洪熙官改十八羅漢伏虎拳而成,路線成工字形):主要是利用猛虎的特質來紮橋手橋馬與調其內息及蓄其內勁,發於雙足與手掌之間,講究身似銅橋鐵馬步求四平大馬、氣勢磅礡、穩如泰山、剛柔並濟、紮實橋手似千斤要求演練者開其胸骨及拔其背,使勁力貫穿骨髓;並調息灌其身,以氣吞、吐催其力

 

2.虎鶴雙形拳(傳說乃洪熙官方詠春武術交流後所創的一套拳術。主要取自虎之威猛有力與鶴之輕巧靈敏,虎似下山出林之狀(練骨力),鶴似啄食休枝之意(練靜氣),達到「虎鶴合一、天下無雙」的功用),是一套長可攻短可守的實戰套路。

 

3.鐵線拳:(為洪拳的內功拳術,乃洪熙官得自少林寺的秘傳武功,演練動作與一般拳術不同,乃屬短橋窄馬近身貼戰的武術,特色為以喜、怒、哀、樂調五臟六腑,必須呼出聲亮,以四種不同表情的聲音來氣動五臟六腑,並配合呼吸調息,講究吞、吐、浮、沉來調養身心,可達健身、強身的效果,有改變練習者的筋骨,使其身體日益建康而強壯;另有一派的說法,指鐵線拳為廣東十虎之一的鐵橋三所傳)

 

以上三套拳術之所以稱三寶,主要原因乃工字伏虎重根基,可紮橋手、橋馬的內功基礎,尤其它的手法及橋馬、勁法可奠定學習其它洪拳的根基,所以一般都把它作為基礎母形拳,故為洪拳的代表套路鐵線拳主紮筋骨及內力,內力要好首先練習者身體一定要好,是中國武術名言「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的實踐套路,故稱為洪拳之寶虎鶴雙形則以動物為象形的套路是洪拳表現如何仿傚動物攻防實戰套路之一,故三者有相輔相成之特點。

  

今天就以洪拳三寶中的基礎母形拳─工字伏虎拳】─做深入淺出的研討:

  

  

  

 

】. 洪家拳基本功法

 

五步開()馬、洪門三展手之呼吸法、橋手加鐵圓圈法、十二橋手十二橋馬(交叉互換)、內呼吸法。

  

 

 

 

 三】. 洪家拳手的用法十二橋手

 

                 及十二橋手法:

 

洪拳十二橋手十二橋手法區別:

   

十二橋手是指十二心訣:「剛、柔、逼、直、分、定、寸、提、流、運、制、訂」等十二橋手

   

十二橋手法則為:「穿、沉、分、架、摸、推、尋、磨、掛、撞、鎖、劈」等十二種橋手法。

   

十二橋手十二種心訣,以剛為天、柔為地,配合其餘十種建立起洪拳的整體勁道要領;

   

十二橋手法則是十二種橋手用法,講求橋來橋上過無橋自造橋

   

故二者一為心法,講究如何去體會勁道及發勁;

   

另一是手法,主要是在遇到敵人時的手法如何應用。 

 

 

  1-指定中原手.gif         1-1-指定中原手.gif

 

 ▲指定中原手 

 

 

2-虎爪.gif     2-2-虎爪.gif

   ▲虎  爪 

 

四】. 洪家拳步的用法-十二橋馬:

  

 洪拳十二橋馬是指十二步法,這十二種步法為「四平馬、子午馬、伏虎馬、麒麟馬、吊馬、獨鶴馬、中字馬、三角馬、敗馬式、二字鉗羊馬、跳馬、丁字馬。」十二橋馬為基本綱要,配合步正、氣穩、橋沉、腰吞、身含、神等要求來建立洪拳的拳理基礎。

 

 

 01-四平大馬.gif             02-子午馬.gif

 

 

03-伏虎馬.gif        04-麒麟馬.gif

 

 

 

    05-吊馬.gif        06-獨鶴馬.gif

 

 

 

    07-中字馬.gif            08-三角馬.gif   

 

 

 

 

 

 

 

 

剛開始練工字伏虎拳要有:

  

一、 求剛性。

因為它是以十八羅漢伏虎拳的剛性為主,與羅漢掌並稱洪拳兩大護山武術。所謂『降龍掌、伏虎拳。如鐘、如鼓』即是。

  

二、 講腰馬。

以四平大馬為中心的十二橋馬,是洪拳的基本根基。先把身正練好,然後再求氣穩神斂

  

  

三、 論橋手。

先練穿橋、沉橋與定橋(三度橋手與開門式),求其氣之沉、穩、剛、柔,再配合攻防法度的相關關念即可。

  

四、 調呼吸。

               洪拳不談氣,就失去它的特色與優點。所以呼吸法中的相關要領,必須

                         仔細去推敲的以上幾點,若能去要求 與注意之後,所有的迷惑也會自然

                         解除。

 

 

(詳細要訣,可當面向陳老師請益,或問師兄們會好一點。因為其中的感覺,必須親自體會的。)

  

  

  

  

 

 

五】.套路:工字伏虎拳

            滑鼠點擊圖片中白色三角標示




 

 

六】.工字伏虎拳─拳譜:

 

 

 

第一式

 

動 作 重 點

 

 

預備式

1-

身體正,兩腳併攏,兩手五指併攏,平貼大腿外側,眼睛平視正前方,氣息平和。

 

 

 

 

 

         箭頭下.gif

第二式

 

動 作 重 點

1-

上身右轉45°,腳和手不動,頭正。

龍虎初現

2-

接著左腳向前成吊馬,左手成掌,右手成拳,移至左腰。

3-

上移至左肩前。

(請拳)

4-

吸氣的同時右移胸前。

5-

配合吐氣,慢慢向前推,至兩手臂成圓弧形。

 

6-

此時左掌,右拳不分開,肩微沉。

 

 

         箭頭下.gif

第三式

 

動 作 重 點

1-

兩手成掌推出,手肘直,掌心朝前。

二虎藏蹤

2-

左腳收回靠右腳,手變拳收至腹前。

3-

兩手成掌,掌心朝上,配合吸氣,慢慢上移至胸前。

4-

接著翻掌,掌心朝下,配合吐氣,慢慢下壓至腹前。

5-

然後兩手變拳收回腰際,拳心朝上,精神集中,眼睛平視前方。

 

 

         箭頭下.gif

第四式

 

動 作 重 點

 

 

五步開馬

1-

兩腳跟向外開45°後,腳尖再開90°,腳跟再開90°,腳尖再開90°,

2-

如此四次後,腳跟向外開45°,成四平大馬,頭、肩、腿、心皆平,以達頂身勁氣四正。

hpqscan0001.jpg 

 

 

 

 

      

       

          箭頭下.gif

第五式

 

動 作 重 點

 

 

十字架手

1-

手除食指外,其餘內扣,配合吸氣提勁同時,上移交叉於胸前,

2-

右手在前氣運指尖。

 

 

 

 

         箭頭下.gif

第六式

 

動 作 重 點

 

 

寶鴨穿蓮

1-

手肘不動,兩手向外展開,掌心朝前,指尖朝上,約肩寬,

2-

吐氣沉勁,使逼指尖。

 

 

 

 

         箭頭下.gif

第七式

 

動 作 重 點

1-

兩掌提起至耳際,使肘朝前,提氣展身。 

三度橋手

2-

兩手掌再配合身體吸氣移至胸部兩側,使手肘朝後。 

3-

配合吐氣沉勁,氣逼指尖的同時,兩手向前運,直至肘微沉。

4-

吸氣舌抵上顎,吐氣抵下顎,氣由口出,須沉而緩,最後加重。

5-

此式須重複三次。

 

 

         箭頭下.gif

第八式

 

動 作 重 點

 

 

四平大馬

1-

兩手變,收回腰際。四平大馬

 

 

 

 

 

 

         箭頭下.gif

第九式

 

動 作 重 點

 

 

十字架手

1-

兩手虎爪,吸氣提勁的同時,交叉於胸前,右手在前。 

 

 

 

 

 

 

         箭頭下.gif

第十式

 

動 作 重 點

 

 

天師蓋印

1-

氣運兩掌,同時展開,右手上翻,掌心朝上,左手置身體左側,

 

掌心朝下,吐氣洪大,快而猛。

 

 

 

 

         箭頭下.gif

第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1-

兩手同時移動,左手成立掌上穿至右耳際,掌心朝內,

陰陽蓋手

 

右手掌心朝下,下壓胯前。 

2-

此式須以流穿,不可硬,乃調和呼吸之用。

 

 

 

 

         箭頭下.gif

第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左右開弓

1-

左手成虎爪,運氣前臂,配合快速吐氣向左上方展, 

2-

身體左轉成左子午馬,右手虎爪置右腰際。

 

 

 

 

         箭頭下.gif

第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穿弓射箭

1-

左手不動,右手配合上身微右轉時向後拉,右爪置於右胸外側,

2-

吸氣提勁,眼神注視右爪。

3-

快速吐氣同時,配合腰,肩下沉,右掌向前方印出,肘微彎,側掌

 

 

 

 

         箭頭下.gif

第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扭轉乾坤

1-

以腰帶肩,肘下沉吐氣,將右爪以順時方向扣90°,

2-

成正虎爪,指尖朝上。

3-

此式須閉口,以鼻吐氣,快而短。

 

 

 

 

         箭頭下.gif

第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陰陽蓋手

1-

身體右轉成四平大馬,右掌上穿,左掌下壓,

2-

十一式,僅手法相反。

 

 

 

 

         箭頭下.gif

第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左右開弓

1-

右轉成右子午馬,手法,要點如十二式

 

 

 

 

 

 

         箭頭下.gif

第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穿弓射箭

1-

左掌拉起再印出,要點如十三式 

 

 

 

 

 

 

         箭頭下.gif

第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扭轉乾坤

1-

左掌以逆時針方向下扣90°,餘如十四式 

 

 

 

 

 

 

         箭頭下.gif

第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霸王舉鼎

1-

左腳前靠,經右腳後方,向左邊踏成吊馬,身體同時左轉90°

2-

兩手成掌,配合吸氣吞身,置於兩耳際,五指相對,掌心朝上。 

3-

接著快速吐氣,兩手掌向前上方推出,發短勁,以口吐氣。

 

 

 

 

         箭頭下.gif

第二十式

 

動 作 重 點

1-

上身微仰,兩手經身體後方,成掌,由腰兩側,向前方探,

懶虎伸腰

2-

吸氣吞身,手經身後時身仰,兩掌探出時身含。

3-

配合快速短吐氣的同時,以腰帶身,使兩掌虎爪扣回。

4-

探時刺掌,肘在身前,扣時帶力,肘位於兩腰側,身體吞而含。

 

 

 

 

         箭頭下.gif

第二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腳前踏,身體右轉,成側四平馬,兩手變掌吸氣提勁至胸前。

銅橋鐵馬

2-

然後上身左轉成左子午馬,雙手翻掌,掌心雷朝下,

3-

配合吐氣沉勁入丹田時,往下按至胯骨兩側,手肘微彎。

4-

指尖朝前氣鼓丹田,使腹部微凸,身體微後仰,眼神注視前方

 

 

 

 

         箭頭下.gif

第二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霸王舉鼎

1-

右腳前踏成右吊馬,手型,要點如十九式

 

 

 

 

 

 

         箭頭下.gif

第二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懶虎伸腰

1-

步法不變,餘如二十式

 

 

 

 

 

 

         箭頭下.gif

第二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陰陽蓋手

1-

右腳前踏身體同時左轉成四平馬,手型如十五式

 

 

 

 

 

 

         箭頭下.gif

第二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單虎出洞

1-

右手由上向右方劃半圓,成虎爪扒下,肘沉,左手虎爪收回左腰,

2-

身體同時右轉90°,成子午馬,劃圓時吸氣流勁,吐氣肩肘腰皆沉。

 

 

 

 

         箭頭下.gif

第二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雙標手

1-

配合吸氣提勁,兩手同時成掌向前上方標,

2-

右手伸直,左手肘彎,左掌置於右肘下方,身體前探。

 

 

 

 

         箭頭下.gif

第二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帶馬歸槽

1-

氣貫指尖,配合吐氣沉勁,兩手成虎爪帶回,使兩肘皆彎,

2-

重心後坐成伏虎馬,眼神注視雙手。

 

 

 

 

         箭頭下.gif

第二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羅漢伏虎

1-

右手掌心朝上,左掌朝下,配合吸氣提勁時,右掌由外上提,

 

左掌由內下壓。

2-

然後以剛勁,配合吐氣沉腰右掌向下印,左掌上提置於右肩前。

 

 

         箭頭下.gif

第二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羅漢伏虎

1-

右掌成爪提起至右腋下,掌心朝外,右腳同時抬起成獨立步,

2-

左掌下壓,位於右腳下方, 吸氣提勁,勁貫於掌,身體微側仰,眼神怒視左掌。

 

 

 

         箭頭下.gif

第三十式

 

動 作 重 點

 

 

黑虎偷心

1-

右腳前衝成四平馬,右掌同時配合急速吐氣,成側掌向右方印出,左掌護於右腋下。

 

 

 

 

 

         箭頭下.gif

第三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追魂掌法

1-

上身右轉成子午馬,左掌同時向前印出,右掌收回右腰。

2-

身體轉時微吸氣,印掌時快速吐氣。

 

 

 

 

         箭頭下.gif

第三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黑虎偷心

1-

右腳再標馬,左腳同時跟進,成小馬步,右掌再向前印出,

2-

身體同時左轉,微含,左掌護右腋。

3-

此式亦須吸快,吐氣強,。

 

 

 

 

         箭頭下.gif

第三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十字架手

1-

身體右轉,左腳後踏成子午馬,双手成指定中原手,

2-

以吸氣提勁同時架於胸前,右手在外,上身微後仰。

 

 

 

 

         箭頭下.gif

第三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小虎抱金剛

1-

兩手成虎爪經身體兩側分開,再向前探抱,身體前探同時吐氣。

 

 

 

 

 

         箭頭下.gif

第三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1-

双手抱回,上身正,同時吸氣蓄勁。

猛虎推山

2-

然後双掌一翻,掌心朝外五指相對,以剛毅,快速吐氣同時向前頹推撞。

 

3-

此式必須快速且開口吐聲,勁道猛烈,。

 

 

         箭頭下.gif

第三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陰陽蓋手

1-

左腳向左前方成四平大馬,右掌上穿,左掌下壓。

 

如十五式。

 

 

 

 

         箭頭下.gif

第三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順時鐘方向,由上向右方劃半圓,再沉勁扒下,右手沉,

單虎出洞

2-

左手虎爪護肘下方,身體同時右轉90°成吊馬,

3-

此式劃圓時吸氣提勁,下 沉扣扒時,氣沉丹田,餘氣由鼻吐出。

 

 

 

 

         箭頭下.gif

第三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腳前踏,上身左轉成四平大馬,双手同時握拳,

烏鴉亮翼

2-

吸氣時兩肘如鶴展翅般向外彈起,不可高於肩。

3-

此式拳心朝下,兩拳間距離約一個拳頭,氣須提,勁要彈。

 

 

 

 

         箭頭下.gif

第三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陰陽蓋手

1-

右掌上穿,左掌下壓,如十五式。四平馬

 

 

 

 

 

 

         箭頭下.gif

第四十式

 

動 作 重 點

 

 

單虎出洞

1-

卅七式,僅左右方向不同。吊馬

 

 

 

 

 

 

         箭頭下.gif

第四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烏鴉亮翼

1-

左腳左踏成四平馬,餘如卅八式

 

 

 

 

 

 

         箭頭下.gif

第四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腳向右腳右前方踏成麒麟馬,沉勁吐氣,身含,

雙沉橋

2-

雙手交叉,左手在上向前下方旋轉撞出。

3-

須以身體含帶勁沉,以鼻吐氣,兩肘守中線,勁帶旋轉力。

 

 

 

 

         箭頭下.gif

第四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羅漢敲鐘

1-

步不變,兩手同時向耳際展開,上身挺起,吸氣提勁,握拳,微有怒意。

 

 

 

 

 

         箭頭下.gif

第四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雙貫手

1-

双手順肩前,由腰向身後貫,心朝後,氣息下沉,上身含,以鼻口吐氣,餘沉丹田。

 

 

 

 

 

         箭頭下.gif

第四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烏鴉亮翼

1-

左腳左踏成四平馬,餘如卅八式

 

 

 

 

 

 

         箭頭下.gif

第四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雙沉橋

1-

右腳向左腳左後方退成麒麟馬,餘如四十二式。

 

 

 

 

 

 

         箭頭下.gif

第四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羅漢敲鐘

1-

四十三式

 

 

 

 

 

 

         箭頭下.gif

第四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雙貫手

1-

四十四式

 

 

 

 

 

 

         箭頭下.gif

第四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烏鴉亮翼

1-

右腳右踏成四平馬,餘如卅八式

 

 

 

 

 

 

         箭頭下.gif

第五十式

 

動 作 重 點

 

 

白馬獻蹄

1-

左腳移右腳前,向右前方踏成麒麟馬,右手同時成側向下方按,

2-

左掌護於右耳際,上身微向左仰,沉勁吐氣。

 

 

 

 

         箭頭下.gif

第五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腳由左腳後方向右方踏,上身左轉成中字馬,雙手虎爪逆時針方向,向左方扒下,右爪護左手肘內側,吸氣沉勁吞身,

猛虎下山

 

2-

双手續扒,由下向右上方展,身體右轉前探,成右子午馬,右爪在上,左爪在下,兩虎口相對,吐氣,探身,神如望月,餘勁故丹田。

 

 

 

 

 

         箭頭下.gif

第五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1-

双手以順時鐘方向繞圓,內繞時經腰到左腰吸氣沉流勁,掌心朝上,繞向上方時氣息微浮五指前探,再扣扒下沉吐氣。

貓兒洗臉

 

 

2-

吸氣時繞圓,手低時沉勁,手高時勁浮,時肘沉指由伸而扣。

 

 

 

 

         箭頭下.gif

第五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手肘由左腰,向左後方反壓,右爪收回右腰,上身由左微後轉,眼視注視後方,吸氣。

袖裡藏花

 

2-

步轉成左子午馬,右爪由丹田發力,經左肘下向前方印,氣由口吐,肩,腰勁皆沉,使氣達右掌。

4-

 

 

 

 

         箭頭下.gif

第五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青龍探爪

1-

上身前探,右爪同時向前流探,五指前伸,掌心朝下,吸氣須輕。

2-

口閉由鼻吐氣,餘固丹田,右爪同時扣回,手肘下沉。

 

 

 

 

         箭頭下.gif

第五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白馬獻蹄

1-

右腳經左腳前方踏向左前方,餘如五十式

2-

僅方向相反,手法不同。

 

 

 

 

        箭頭下.gif

第五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猛虎下山

1-

左腳左踏,餘如五十一式

 

僅左右不同。

 

 

 

 

         箭頭下.gif

第五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貓兒洗臉

1-

五十二式,僅方向相反

 

 

 

 

 

 

         箭頭下.gif

第五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袖裡藏花

1-

五十三式,僅方向手法相反。

 

 

 

 

 

 

         箭頭下.gif

第五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青龍探爪

1-

五十四式,僅方向手法相反。

 

 

 

 

 

 

        箭頭下.gif

第六十式

 

動 作 重 點

1-

左腳後退半步成四平大馬,双手成掌,掌心朝上,吸氣提至胸前。

泰山壓頂

2-

右腳前進成子午馬,運勁吐氣雙手同時下壓,掌心朝下至右膝兩側,指尖向內相對,氣吐七分,餘沉丹田

3-

 

 

 

 

         箭頭下.gif

第六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1-

双手成拳,身體由左向後轉時右拳隨身移動前伸,左拳由右拳腋下。

吊馬提鐘

2-

順手外緣,向左前方檔,左腳同時成吊馬

3-

此時右手置右腰,上身成側,與左手肘成直線,吸氣提勁,肘下沉拳心朝內,眼神注視拳心。

 

 

 

         箭頭下.gif

第六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單龍出海

1-

步不變,右拳順右腰,由胸口向正前方擊出,左手同時收回腰,口閉氣順拳勢由鼻吐出,不可快過於手,也不可慢。

 

 

 

 

 

         箭頭下.gif

第六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指定中原

1-

步不變,左手成指定中原手,由右腋外側,吸氣。

2-

順右手外緣運氣向前,右拳同時收回腰。

3-

左手肘微沉,氣沉丹田,逼勁於指尖,運氣需慢,由口微吐,眼神注視指尖。

 

 

 

         箭頭下.gif

第六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單沉橋

1-

左手化拳,以肘為軸,由內向外下壓,左腳同時前進成左子午馬,上身前探,眼神注視拳心。

 

2-

化拳時吸氣,拳背下壓時口閉,以鼻吐氣,由丹田沉勁激發,運勁於拳背。

 

 

 

         箭頭下.gif

第六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餓虎撲羊

1-

右腳前進成吊馬,手同時成虎爪由前上方扒下至腰前,吸氣吞腰。

2-

右腳前進成子午馬,雙手成掌,右手在上,向前推出,吐氣探身,吐氣時須快而有威,如虎撲。

 

 

 

         箭頭下.gif

第六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獅子開口

1-

双爪扣合,吞身吸氣。

2-

口閉,由鼻吐氣,連帶身體展正同時,右爪背向上提,兩手虎爪相對若猛獅開口之狀。

 

 

 

         箭頭下.gif

第六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1-

双手虎爪不變移至身體右側。

白猿獻桃

2-

以逆時針方向,繞身上方過頭至左腰,吸氣同時左腳提起。

3-

左腳前踏成坐盤,双手同時向上托,左手印掌在前,右手在後,兩手虎口相對,以口吐氣,短而快,眼神朝上注視左手。

 

 

 

 

 

         箭頭下.gif

第六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右蝴蝶掌

1-

步法不變,兩掌以順時針方向繞圈至右腰,左掌心朝右,指尖朝上,右掌心朝前,指尖朝下,頭右轉眼神注視双掌。

 

2-

然後右腳向右踏成中字馬,配合沉勁吐氣,雙掌向右推出,步法同時右轉成子午馬,氣沉而混,以口吐氣。

 

 

 

         箭頭下.gif

第六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成爪向前探,然後沉肘扒下,左手虎爪收回腰。

狂虎扒沙

2-

承上式左虎爪前探,沉肘扒下,右虎爪同時收回腰。

3-

右虎爪前探,沉肘扒下,左虎爪收回腰。

4-

此式共三次探,三次扒,探身時吸氣,展指,浮身,扒下時沉腰落馬,爪扣肘沉,同時吐氣,三者一貫,不可分斷。

 

 

 

         箭頭下.gif

第七十式

 

動 作 重 點

 

 

霸王舉鼎

1-

左腳前進成吊馬,吞身吸氣時兩手同時置於耳際,再配合吐氣時向上方推。

 

 

 

 

 

         箭頭下.gif

第七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懶虎伸腰

1-

上身微後仰,兩手自身後由腰兩側,向前方穿出,穿時吸氣吞身,兩手掌心朝上,五指朝前。

 

2-

再沉腰吐氣,將兩手成爪扣回,使手肘彎曲,位兩腰側。

 

 

 

 

         箭頭下.gif

第七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猛虎推山

1-

兩爪一翻由上向前扒回位於胸腹前,吸氣吞身。

2-

再進左腳成子午馬,吐氣發勁,兩手成掌向前推出,五指朝上。

3-

推時吐氣發聲,勁勢猛烈。

 

 

 

 

         箭頭下.gif

第七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撞橋

1-

退左腳成右子午馬,双手握拳吸氣提勁,以手肘向後撞,拳心朝上,兩拳置胸部兩側。

 

 

 

 

 

         箭頭下.gif

第七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雙貫手

1-

步法不變,配合吐氣沉勁,兩拳順身體兩側向後下方貫,拳心朝後,身體前探微含,眼神注視後方。

 

 

 

 

 

         箭頭下.gif

第七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手握拳,左手指定中原手,吸氣沉勁置於右腰,左腳微彎曲,重心在右腳,眼睛注視雙手。

中字馬

 

2-

吐氣時配合身體左轉,雙手向左方推出,右拳在頭上方,拳心向下,左拳指定中原手在身體左側,頭左轉眼神注意力左指尖,步法成中字馬

 

 

 

 

         箭頭下.gif

第七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1-

雙手成掌,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帶回左腰,掌心朝左,吸氣吞腰,吐氣同時兩掌向左推出,身體左轉成左子午馬

左蝴蝶掌

 

 

2-

此式吸氣吞腰須快,吐氣推掌要猛。

 

 

 

 

         箭頭下.gif

第七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狂虎扒沙

1-

步法不變,餘如六十九式

 

 

 

 

         箭頭下.gif

第七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霸王舉鼎

1-

右腳前進成吊馬,雙掌上托,餘如七十式,僅步法不同

 

 

 

 

         箭頭下.gif

第七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懶虎伸腰

1-

七十一式,步法不同。吊馬

 

 

 

 

         箭頭下.gif

第八十式

 

動 作 重 點

 

 

猛虎推山

1-

右腳前進成右子午馬,餘如七十二式。

 

 

 

 

         箭頭下.gif

第八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撞橋

1-

退右腳成左子午馬,餘如七十三式

 

 

 

 

         箭頭下.gif

第八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雙貫手

1-

步法不變,餘如七十四式

 

 

 

 

         箭頭下.gif

第八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中字馬

1-

七十五式,僅方向手法相反。中字馬

 

 

 

 

         箭頭下.gif

第八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1-

右腳前踏成右吊馬,吸氣吞身,上身微左後仰身,左手立掌順右臂外側向前推出,右拳收回。

撞橋

 

2-

右腳前踏,身體左轉成四平馬,右手以手肘由上方向左下方撞擊左掌面,吐氣沉勁,上身微含,眼神注視右肘。

 

3-

手肘撞擊時須有聲,以口吐氣,快而輕。

 

 

         箭頭下.gif

第八十五式

 

動 作 重 點

 

 

烏鴉亮翼

1-

兩手握拳,拳心朝下,吸氣時,兩手肘提勁向斜上方彈出,上身正成四平大馬

 

2-

彈時須快,拳面轉動,略成螺旋狀。

 

 

            箭頭下.gif

第八十六式

 

動 作 重 點

 

 

單龍出海

1-

吐氣沉勁,以腰帶動,右拳向左前方擊出,身體同時左轉,左腳微收,重心後坐成吊馬

 

 

 

 

 

         箭頭下.gif

第八十七式

 

動 作 重 點

 

 

單手佛掌

1-

左手成立掌,順右臂外緣,向前推出。

2-

提掌時吸氣輕,推掌時吐氣、沉腰、運勁逼於

 

 

 

 

         箭頭下.gif

第八十八式

 

動 作 重 點

 

 

穿弓伏虎

1-

左腳向左後方退成四平大馬,左手化拳收回腰前,。

2-

再吸氣,雙手成掌,掌心朝上,提氣至胸前。

3-

然後双掌一翻,掌心朝下,吐氣沉腰,向下推,勁運於前臂及掌外緣。

 

 

 

         箭頭下.gif

第八十九式

 

動 作 重 點

 

 

美人照鏡

1-

兩手掌上翻交叉,然後向外分開,掌心朝內,吸氣提勁,分別訣,五指並攏,置兩肩外上方,手肘下沉,微扣

 

 

 

 

 

         箭頭下.gif

第九十式

 

動 作 重 點

 

 

雙切橋

1-

步不變,吐氣時雙手掌心朝內,置於兩耳外側。

2-

然後吸氣,手肘前移,兩掌移至胸部兩側。

3-

再配合吐氣沉勁,以運,逼兩訣,將立掌慢慢向外推出,沉肘,勁運兩掌。

 

 

 

         箭頭下.gif

第九十一式

 

動 作 重 點

 

 

四平大馬

1-

兩手化拳,收回腰際。四平大馬

 

 

 

 

         箭頭下.gif

第九十二式

 

動 作 重 點

 

 

五步回馬

1-

開馬時相反順序,先腳跟,後腳尖,兩腳五次收回併攏。

 

 

 

 

         箭頭下.gif

第九十三式

 

動 作 重 點

 

 

二虎藏蹤

1-

兩手掌心朝上,由腰前配合吸氣提至胸前。

2-

再配合吐氣翻掌,掌心朝下推至腰前。

3-

然後化拳收回腰。

 

 

 

 

         箭頭下.gif

第九十四式

 

動 作 重 點

 

 

收式

1-

手輕放成掌移至大腿外側,身體放鬆,眼神平視,氣息平和。

 

 

 

 

 

 

 

  人體工程.jpg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太極拳》套路名稱順序

 

      總教練「中壢訓練所」教授【楊式太極拳】於已經全部完畢。這套套路「中壢訓練所」週二班的學員們得每次自我練習時;都會忘招!子健媽:每次喊口令就只喊『一、二、一、二、、、』當然會忘招哦!

 

   的確!經「子健媽」的提醒,彭聖堂師兄亦有所指;經思索考慮後,所以在家將  總教練所編輯的『健身太極拳』瀏覽,以簡單、易懂、而且又好記、的方式表列如下:供週二之學員參照:

段落 NO.            
   1 預備勢  
2 上托手  
3 平抬手  
4 右提手  
5 左斜飛勢  
6  
7  
8  
9  
10 雲手  
11 單鞭  
12 提手上勢  
13 白鶴亮翅  
14 摟膝柪步  
15 手揮琵琶  
16 左摟膝柪步  
17 右摟膝柪步  
18 左摟膝柪步  
19 手揮琵琶  
20 左摟膝柪步  
21 搬、攔、捶  
22 如封似閉  
23 十字手  
24 抱虎歸山合太極  
       
段落 NO.            
   25 摓、擄、擠、按四式  
26 雲手  
27 單鞭  
28 肘底捶  
29 倒攆猴  
30 再倒攆猴  
31 三倒攆猴  
32 斜飛勢  
33 提手上勢  
34 白鶴亮翅  
35 左摟膝柪步  
36 海底針  
37 單通臂  
38 回身拋捶  
39 轉身搬、攔、捶  
40 上步摓、擄、擠、按四式  
41 雲手  
42 單鞭  
43 左右雲手(一)  
44 左右雲手(二)  
45 左右雲手(三)  
46 雲手單鞭  
47 高探馬  
48 右分腳  
49 左分腳  
50 回轉左蹬腳  
51 左摟膝柪步  
52 右摟膝柪步  
53 摟膝栽捶  
54 回身拋身捶  
55 上步搬、攔、捶  
56 斜(側)蹬腳  
57 退步跨虎  
58 退步再跨虎  
59 回身跺子腳  
60 雙捶貫耳  
61 左蹬腳  
62 轉身右蹬腳  
63 搬、攔、捶  
64 如封似閉  
65 十字手  
66 抱虎歸山合太極  
       
段落 NO.            
第 三  67 摓、擄、擠、按四式  
68 雲手斜單鞭  
69 左右野馬分鬃  
70 再野馬分鬃  
71 三野馬分鬃  
72 上步攔雀尾 摓、擄、擠、按等四式
73 雲手  
74 單鞭  
75 玉女穿梭(一)  
76 玉女穿梭(二)  
77 玉女穿梭(三)  
78 玉女穿梭(四)  
79 野馬分鬃  
80 摓、擄、擠、按四式  
81 雲手  
82 單鞭  
83 左右雲手(一)  
84 左右雲手(二)  
85 左右雲手(三)  
86 雲手單鞭  
87 單鞭下勢  
88 錦雞獨立  
89 右錦雞獨立  
90 倒攆猴  
91 再倒攆猴  
92 三倒攆猴  
93 斜飛勢  
94 提手上勢  
95 白鶴亮翅  
96 左摟膝柪步  
97 海底針  
98 單通臂  
99 回身白蛇吐信  
100 轉身搬、攔、捶  
101 上步攔雀尾 摓、擄、擠、按等四式
102 雲手、單鞭  
103 左右雲手(一)  
104 左右雲手(二)  
105 左右雲手(三)  
106 雲手單鞭  
107 高探馬  
108 回身十字腿  
109 進步指襠捶  
110 上步攔雀尾 摓、擄、擠、按等四式
111 雲手單鞭  
112 單鞭下勢  
113 上步七星捶  
114 退步跨虎  
115 代穿掌  
116 單擺蓮  
117 雙擺蓮  
118 彎弓射虎  
119 搬、攔、捶  
120 如封似閉  
121 十字手  
122 抱虎歸山合太極太極還原  

 

                                                                                                    長洪-03衝捶-無邊.gif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1.    何謂「腰馬」?

我儘量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釋:

腰→腰力(位於:丹田);馬→步法:馬步、弓步、虛步、坐盤式、、、等。腰,就是用腰力帶動身體重心來發力。要求步法要穩,踢及或打擊時才有藉由發力的支點,丹田要穩,不論是出腿還時出拳,這是步。所以『腰馬合一』就是說:利用腰力帶動身體的整個重心,來做出動作,在和步支點)配合,像是出拳時從腳傳到腰,再從腰到肩,再傳臂至拳的瞬間爆發力,講求穩和腰力運用以及全身的配合。

 

                                                                                  P1060112.JPG

 

 2.如何練「腰馬」?腰馬的練習重點?

        單靠蹲馬步〈即紮馬〉要練到腰馬合一是較不夠的,腰馬合一的要訣要如何掌握,及加強的練習方面,可從基本功裡頭之一的行進式步法轉換練習,或是練大轉腰時,運用適合且符合正確的轉腰胯來協助馬步與弓步之間的轉換,練到一定的熟練度後,慢慢地就較能夠掌握到腰馬合一的要領,然後也要將此要領,也融合在套路的練習當中!腰馬合一的其中目的之一,也就是要協助該步法之間的轉換及配合發勁時,能做到較順暢一點,動作一氣呵成!『就是以步法催腰力.. ...以腰力帶動步法.. ..力起於腳跟.. ..主宰於腰.. ..形於手』

就是全身的動作一致

 

動的時候全身都要動

 

停的時候全身都要停

所以腰馬合一要做到最好而且能發揮最大功效,那必須要有長期的練功摸索,才能融入

 

3.在基礎訓練或套路[兵器]練習時要如何注意腰馬問題?

衆所周知,我們在練拳套路中十分重視腰襠勁。因爲腰襠胯居於人體中間部位(丹田),上下體轉關連接樞紐,也是調整人體重心,發人制勝的關鍵。所以『洪拳之鑰』中有“上下九節動,節節腰中發”之說。及「橋來橋上過,馬到馬上標」、「無橋自造橋」等攻防意識。及『長拳之路』第一篇《學武的第一步》論述:「影響腰馬、重心平衡的關鍵:下盤三關」、「丹田的位置在腰胯間」。然而練習功力拳】多年,卻不知道用腰,更不懂得腰襠結合的妙用。所以練起動作來,只是一味地比手劃腳,自己也感到枯燥無味。或者用腰過度,扭腰晃肩,身法不穩,身體各處不丟即頂;與人交手更是處處受制難以取勝。在《功力拳》練習中,腰的轉動是有規律的,動作欲向左則腰先向右轉,欲向右則腰先向左,只有這樣掌握了規律,練習《功力拳》的腰勁就不難了。另外,旋轉關節換勁時,不能單獨地去轉腰,否則會造成身體搖擺,下盤不穩,只有結合兩胯放鬆,襠勁掌圓,才能使腰胯左右轉換輕靈圓知,形成旋腕轉膀,旋踝轉膝,旋腰轉背的立足點體螺旋纏絲動作,整套動作練起來才能圓轉自如,順其自然。另外,在練拳走步中,腰一定要直起來,身法要做到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不能出現前座後仰,左右傾斜的不良姿勢。而腰部的左右旋轉和腿部的虛實轉換,是靠胯關節的鬆活來完成的。腰與襠的結合,在練拳過程中表現爲,每個動作定勢要做到塌腰、合襠,可使動作氣沈丹田,下盤穩固;在運勁走勢過程中要做到活腰鬆襠,可使動作流暢連貫,輕靈自然;在發勁放勁時要做到擰腰、扣襠,腰勁旋擰,襠勁扣住,可使發勁快猛迅疾,力達梢節。綜上所述,腰襠勁在《功力拳》中的重要位置是顯而易見的,是其他勁別所不能相提並論的,所以,腰襠勁的訓練不可忽視。

 

  4. 其它

所以;628台北總會腰馬與基礎訓練課程之總結心得為:

所謂“腰馬”就是說任何一個動作的發力都是以腰為樞紐來傳導,才可以把全身的力量順著動作發出來。無論打一拳還是踢一腳都是這樣,如果打一拳只用上肢的力量,或者踢一腳只用下肢的力量,那兩個人打架就是比誰的勁大誰贏了。尤其一些涉及擒拿的手法,如果只靠手臂去和對方糾纏根本不可能拿住對方。只有靠全身的合力去搏對方的分力才能有效果。腰馬合一的意思就是在出拳的時候,運用腰部的扭動並且配合步法的路線,來完成整個出拳的過程,而腰部的扭動和步法的路線,要能連接起來像一條線而不可中斷。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