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消文

 

        卷三  道次引導         054(寫字.gif

                        

 

 

08 0705

組長:陳長城 消文

 

 

第68頁10行~第70頁12行                                       消文日期:2009年9月21日

*****************************************

【課文】:(06810) 第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分二:一、正明因相;二、所為義。  今初 

消文】: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的)第二部分所要闡釋的就是為什麼要採用這一套次第引導行者。它又分成二部分。

第一部分,真正的理由。

第二部分,如是次第引導的目的。

 接著就要闡釋第一部分,也就是闡釋採用這一套次第引導行者的真正原因。

這段科文顯示此後所要闡釋的是為何採取如是次第引導行者,將分成二部分來宣說,先解說真正原因,然後再談目的

 

 

 

【課文】:(06811) 轉趣大乘能入之門者,謂即發心於勝菩提。若於相續中生起此心,如入行論云:「若發大心剎那頃,繫生死獄諸苦惱,應說是諸善逝子。」 

【消文】:能夠令我們轉變而趣入大乘的方法,就在於對殊勝的菩提發心(證得)。如果能在身心相續當中生起菩提心,就像《入行論》當中所說:「受生死輪迴諸苦惱所繫縛的補特伽羅,從發菩提心的那一剎那開始,應該稱為諸佛之子。」

這段教誡行者要趣入大乘道,必須發殊勝菩提心,大師引《入行論》證成發剎那菩提心亦應稱作佛子。

 

 

 

【課文】:(06812) 謂即獲得佛子之名,或菩薩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數。若退此心,亦從大乘還退出故。是故諸欲入大乘者,須以眾多方便勵力令發,然發此心須先修習發心勝利。令於勝利,由於至心勇悍增廣,及須歸依七支願行,是能開示菩薩道次最勝教典,集學處論及入行論中所說。 

【消文】:就是立即獲得佛子或菩薩的名稱,這暇身也就立刻算是進入大乘之門了。如果菩提心退轉了,自然也就退出大乘道了。因此,所有希求趣入大乘道者,必須運用種種方法努力使菩提心生起,但是,要能夠生起菩提心,就必須先修習發菩提心的殊勝利益,促使對菩提心殊勝利益之希求,在內心中急劇猛利的增長廣大,以及還必須修習歸依和修習七支願行等。這些修習內涵都出自於能夠開示行者次第趣入菩薩道的最殊勝論典所說的,也就是《集學處論》和《入行論》當中所說的。

這段是教誡行者,生起菩提心即趣入大乘道,然若退轉菩提心,亦即從大乘道退出,所以必須修習發心勝利勵力令發心於勝菩提,並且也必須修習歸依和修習七支。

 

 

 

【課文】:(06903) 如是所說勝利略有二種,謂諸現前及畢竟勝利。初中復二,謂不墮惡趣及生善趣。若發此心能淨宿造眾多惡趣之因,能斷當來相續積集。諸善趣因,先已作者,由此攝故,增長廣大,諸新作者,亦由此心為等起故,無窮盡際。 

【消文】:就如前面所說的,發心勝利大致可分成現前勝利及畢竟勝利兩種,也就是現前增上生與畢竟決定勝。現前增上生當中又可分成兩種,也就是受生人天善趣與不墮入三惡道。如果發起真實菩提心,能夠淨除往昔所造作的眾多墮惡趣的因,也能夠斷除將來繼續積集墮惡趣的因。至於受生善趣的因方面,往昔已經造作者,因為在菩提心的受持之下,能夠增長廣大;現前或未來新造作者,也因為基於菩提心的緣故,也能夠無窮無盡地增長廣大。

這段是再次闡釋兩種殊勝利益,大師首先闡釋現前增上生利益可分成不墮惡趣及受生善趣兩種。然後又分別依惡趣因與善趣因作更深入的開示。

 

 

 

【課文】:(06905) 畢竟利義者,謂諸解脫及一切種智,亦依此心易於成辦。若於現時畢竟勝利,先無真實欲得樂故,雖作是言:「此諸勝利從發心生,故應勵力發起此心。」亦唯空言。觀自相續,極明易了。

【消文】:如果希求對現前增上生與畢竟決定勝生起欲得之心,就必須先修習共中士及共下士之所有意樂。如果對於現前與畢竟勝利沒有先生起真正希求的意樂,儘管知道說:「這些勝利要生起菩提心才能獲得,所以應當積極努力地發菩提心。」也不過是空口白話罷了。真實欲得樂觀察自己身心相續,就非常容易了知。

這段繼續闡釋畢竟決定勝的涵義,並教誡行者要觀察自己身心相續有沒有生起真正希求生起菩提心的意樂。

 

 

【課文】:(06907) 若於增上生及決定勝,二種勝利發欲得者,故須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樂。如是若於二種勝利,發欲得已,趣修具有勝利之心者,則須發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此復若思,自於生死安樂匱乏,眾苦逼惱,流轉道理,身毛全無若動若轉,則於其他有情流轉生死之時,樂乏苦逼,定無不忍。 

【消文】:如果希求對現前增上生與畢竟決定勝生起欲得之心,就必須先修習共中士及共下士之所有意樂。這樣一來,如果對現前增上生與畢竟決定勝生起欲求心之後,又希求趣入修習具有殊勝利益的菩提心時,就必須發起菩提心的根本,也就是大慈與大悲。此外,思惟自己在生死輪迴當中,不但缺乏安樂,而且遭受種種痛苦逼迫的流轉道理時,如果身上的汗毛根本沒有任何反應的話,那麼,對於其他有情在生死輪迴當中流轉,同樣遭受缺乏安樂和眾苦逼迫的情形,一定沒有不忍的心。

這段開示發欲得現前增上生與畢竟決定勝之心,必須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樂,而欲修菩提心則必須發起大慈與大悲之心。此外,大師教誡行者,不能對生死流轉道理無動於衷,否則對流轉生死之其他有情生不起不忍之心。

 

 

 

【課文】:(06910) 入行論云:「於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夢中尚未夢,何能生利他。」 

【消文】:《入行論》當中說「對於前面所提到的那些有情,以這種方式思惟自己的利益,連做夢都沒有夢見過,那又怎麼能夠生起利他之心呢?」

這段引《入行論》這段偈頌證成前面一段本文所闡述的道理。前一段本文大意是說如果自己對於流轉生死輪迴的種種痛苦毫無動容,那麼對於流轉生死輪迴的其他有情定無不忍之心。

 

 

 

【課文】:(06911) 故於下士之時,思惟自於諸惡趣中,受苦道理,及於中士之時,思惟善趣,無寂靜樂,唯苦道理。次於親屬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善修習,即是發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從此發生。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導令趣餘途。 

【消文】:所以,修習下士道的時候,必須思惟自己在三惡道受苦的道理。等到修習中士道的時候,又必須思惟即使得生人天善趣,也沒有寂靜涅槃之樂,只有苦的道理。此外,對於親近自己的眷屬等所有的眾生,要以同理心看待而好好的修習,這就是能夠生起慈悲心的因,菩提心也就由此而生起。因此,前面所說修共中下士所有意樂,是生起真實菩提心的一切方便,而不是引導修行者趣入其他方向。

這段是說為行者開示於中下士時應如何思惟,並且要以同理心觀待親屬等諸有情,照這樣好好修習,就是慈悲心生起的因,也才能生起菩提心。

 

 

 

【課文】:(07001) 如是又於彼二時中,思惟歸依及業果等,多門勵力,集福淨罪,如其所應,即菩提心之前行,修治相續之方便,七支行願及歸依等。故應了知此等即是發心方便。 

【消文】::此外,在修共下士與共中士之時,還必須思惟歸依及業果等法門,從多方面努力地積集福德、淨除罪障,這些法門所相應的,即是發菩提心的準備工作,也是修習對治身心相續的方法,也就是指七支行願與歸依等方法。所以應當明白這些都是發菩提心的方法。

這段是闡釋於共中下士,除了思惟惡趣善趣唯苦之外,還必須思惟歸依及業果等法門,從多方面集福淨罪,並應了知七支行願及歸依等即是發心前行與修治方便。

 

 

 

【課文】:(07002) 此中下中法類,即是發無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尊重亦當善為曉喻,弟子於此應獲定解。每次修時當念此義,修菩提心發生支分,極應愛重。若不爾者,則此諸道與上士道別別無關。乃至未至實上士道,於菩提心未得定解,而成此心發生障礙,或於此間失大利義,故於此事應殷重修。 

【消文】::這當中(指本論)所闡述的共下士與共中士修習內容就是發無上菩提心支分的道理,上師一定要好好的闡釋明白,弟子對這個道理應該獲得堅定信解。每次修習時應當憶念「下中法類即是發無上菩提心之支分」,應該非常地喜歡而且重視。如果做不到的話,那麼共下士道及共中士道與上士道就形成各別各別的法類,互不相關。以致於在達到真實的上士道之前,對菩提心未能獲得堅定信解,而成為發菩提心的障礙,或者在修習共下中士期間失去了現前與畢竟利義,所以,對於下中法類是發無上菩提心支分的道理,應該殷重地修習。

這段是勉勵上師們應當好好地闡釋下中法類即是發無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也教誡弟子們對此道理應該獲得堅定信解。否則,將變成發菩提心的障礙,或者失去現前與畢竟利義。

 

 

 

【課文】:(07006) 如是,修習中下之道及善修習如上士時所說道已,於相續中,隨力令生真菩提心。次為此心極堅固故,應以不共歸依為先而受願軌,由願儀軌正受持已,於諸學處應勵力學。次應多修欲學之心,謂欲學習六度四攝菩薩行等。若由至心起欲學已,定受行心清淨律儀。 

【消文】::因此,修習共中下士道以及好好地照著上士道所說的內容修習之後,應該在身心相續當中,盡自己最大能力使生起真實菩提心。其次,為了使生起的菩提心達到最堅固不動搖的狀態,應該先修持不共歸依,然後再受持願心儀軌,從真正受持願心儀軌開始,對於各種學處應該努力修學。接下來應該多多培養好樂修學的意樂,也就是要努力生起希求學習六度四攝等的菩薩學處。如果由衷誠心生起好樂修學的意樂之後,就應該決定受持行菩提心清淨律儀。

這段本文中依序闡釋了受持菩薩淨戒的次第。

 

 

 

【課文】:(07009) 次應捨命莫令根本罪犯染著,餘中下纏及諸惡作,亦應勵力莫令有染。設若有犯,亦應由於如所宣說出犯門中,善為淨治。

【消文】::受持行菩提心清淨律儀之後,就應該不惜犧牲性命地防護,避免違犯根本罪,其他中下程度的煩惱與種種追悔,也應該努力地防護,避免違犯。如果有違犯的時候,也應當依照所宣說的懺罪法門,妥善地對治淨除。

這段教誡行者受持行心清淨律儀之後,應該捨命護菩薩戒。如果有違犯時,應該依懺法善為淨治。

 

 

 

【課文】:(07011) 次應總學六到彼岸,特為令心於善所緣,堪能隨欲而安住故,應善學習止體靜慮。道炬論說,為發通故,修奢摩他者,僅是一例,覺窩於餘處亦說為發毘缽舍那,故為生觀亦應修止。

【消文】::接下來,在總的方面來說,應該修學六到彼岸,在特別的方面來說,為了使心對於善所緣,有能力隨欲而安住,應該好好地學習止的體性,也就是應該好好地修習靜慮。《道炬論》說:為了引發神通,修止,這只是舉一個例,阿底峽尊者在別的論著裡也說,是為了引發毘缽舍那,所以為了引發觀也應該修止。

這段闡釋受行心清淨律儀,除了應捨命護戒之外,總的方面應該修習六度,別的方面應該修止。

 

 

056(吹冷氣.gif

 

 

  

《道 次 引 導-4》~~待   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