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消文
卷三 道次引導【五】
《師父口述》
北 08 秋070班 第5 組
組長:陳長城 編輯
第72頁11行~第74頁01行 編輯日期:2009年10月30日
*****************************************
【課文】:(07211) 第二所為義者。若中下士諸法品類,悉是上士前加行者,作為上士道次足矣,何須別立共中下士道次名耶?別分三士而引導者,有二大義:一為摧伏增上我慢,謂尚未起共同中下士夫之心,即便自許我是大士。二為廣益上中下心,廣饒益之理者,謂上二士夫,亦須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脫。故於所導上中二類補特伽羅,教令修習此二意樂,無有過失,起功能故。
【師父口述】: 第二所為義者。說為什麼要照著這樣的次第,照著這樣次第它為什麼?有什麼目的、有什麼好處呢?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看文
若中下士諸法品類,悉是上士前加行者,作為上士道次足矣,何須別立共中下士道次名耶。假定說,像我們前面所說的,一切無非是引導我們走上上士道,那麼既然這樣的話,所以中士、下士就通通擺在上士當中就夠了,為什麼要另外創立這個共中、共下這個次第?為什麼呀?答案是這樣。
別分三士而引導者,有兩大義,所以分開來,分成功三士道次第引導,它有兩種殊勝意義。在我們正式的講這個兩種意義之前,在這地方先要說明一個道理。他這個完整的教授,他每一個項目的安立,他都有他安立的必須要的理由在。有─他有什麼好處,欠─有麼缺點,讓你分別的清清楚楚,你了解了這個以後,你會發現少了就是不行,如果說除了這個再多了,再多了就是多餘。所以他在事先如果你對這個概念弄清楚了,有什麼好處呢?那好處可大了。平常我們修行過程當中,總是碰到什麼就忙著去修,雖然有的人不一定這樣,多多少少學了一點,可是這個學的次第都不圓滿,次第不圓滿,所以你碰到別的地方,聽人家這一講的話,對呀,這個我沒聽見過,對啊!這個有這個問題!於是就使的你懷疑了,懷疑了以後你也不曉得如何取捨,這是一種。還有一種呢?這樣我就不去管它了,你去修行,更糟糕,因為你修行過程當中,的的確確有實際上的問題。因為你事前既不了解,也沒有準備,修行到那個階段當中,問題出現了,你也不曉得怎麼辦是好?到那個時候苦不堪言,然後那麼一轉,是不曉得轉到什麼時候。
所以這個圓滿道的次第一定是這樣的,它每個地方那個層次,必然性,就擺在那裡,千穩百當的,讓你弄得個清清楚,到那個時候走上去,它不管它是什麼東西,那我心裡面把握的,就這樣有把握,絕不動搖,這個時候你走直路了。所以它從這個地方要了解一個事實,在我們凡夫份上,因為我們心力太弱,我們往往總覺得,你趕快給我一個很好的嘛!就行了。但是他偏偏不給你的理由,就是這個。實際上告訴你這個次第,正是使得你最快速、一點不走冤枉路的無上妙法。這個概念大家務必要了解,如果自己的心力不夠的話,你可以不學這個東西,等到心力強了以後再學,等到心力強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但是我們如果在學的地方那麼要勉強自己,平常我們學,一定是任何情況之下,都一定帶著幾分勉強的,沒有一個例外的,我們學任何東西要帶三分勉強,然後呢勉強自己上去、上去,你慢慢的上來了,就成了嘛!就這樣。所以我們如果了解這個道理的話,的的確確應該感到無比的幸運,然後呢努力推動,你有這個努力推動,這樣去做的話,一點點勉強就很容易克服,最後得到的無上的好處,還是我們自己的。所以他很多地方就這樣的要明辨,所以本論的真正重要的地方,還在這個地方。
所以前兩天有一位同修跟我談,說其他的,也有別的這個人寫的關於這方面的,這個引導的方式。表面上看起來,他也是這樣,修學佛法,先要靠善知識,然後要什麼等等,每一個項目好像立的清清楚楚,但是本論有一個特點,就是關於這一部份,平常我們一般看書的時候,覺得這個好像無關緊要的,為什麼談這個,實際上本論最精采的精華卻在這裡,這是我們要了解的。不過眼前有一點大家要注意,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的了解這個完整的內容。剛開始學的時候,腦筋裡面是一片陌生,所以自然而然很難體會到這真實的內涵,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大家不要急,告訴自己,說我今天有幸學到這個完整的次第,這麼好的東西,完整的次第,平常世間作學問的情況來看,那不是研究院嘛,至少是大學,可是偏偏我們現在不是小學就是中學,那我們也努力告訴我們自己好好的學上去,等到你把本論的完整次第學好了以後,那個時候再回過頭來溫習一下的話,你就把全部的內涵把握得住了,這樣。那時候省下來的氣力、省下來的時間,那都是以無量阿僧祗劫來算,這是指時間來說,省下來的氣力,省下來的苦的話,那都是這些時候長的三惡道受煎熬油鍋煎,這種苦都省掉了,這是我們真正的殊勝的好處。那麼現在我們看這個文。他所以用這三士道引導的兩個大意義是什麼呢?
一為摧伏增上我慢, 這是第一個。由這樣的引導的話,他會把我們的增上我慢摧伏。這個慢有很多種,這慢有七種慢,慢,過慢,增上慢,卑劣慢等等。那麼平常只要我相還存在,這個慢一定在,因為慢是思惑,就算你破了薩迦耶見,這個餘習,慢的餘習都在。在這種情況之下,它那個慢有種種不同的形式出現。這個地方特別叫增上慢。什麼叫增上慢?就是你還沒有達到這個真實的這種狀態,你以為達到了,把你的能力高估了,增加、超過了,這個叫做增上慢。那麼這個增上慢說什麼?
謂尚未起共同中下士夫之心,即便自許我是大士。說我們乃至於共下士、共中士的這一種心量,都沒有生起,都自己覺得我是一個大士。這個是第一個意義。這個第一個意義再說一下,詳細的說一下。
前面我們簡單的介紹過,共上士或者大士的意樂,心裡狀態是什麼樣,就是說要利益一切有情,所以要成佛,這個是無上大菩提心的特徵,而所以要生起這個心來,必定要經過一個什麼?必定要經過:第一個先自己了解這個世間一切,這個世間不但是我們在欲界,乃至於色界、無色界,任何的一件好東西,你認識它,這是痛苦的根本,產生絕大的厭離,然後推己及人,那個時候你才能夠看見那些人染著在世間,深深憐憫是幫助他們,這個是共中士。現在我們連現世這種小小的欲樂都放不下,為這個現世的欲樂又忙這個又忙那個,這個連它共下士都做不到,而我們居然說我們是大士,這個就是增上慢。那麼為什麼有這個增上慢?就是對於這個真正修學的次第內涵完全不明白,一點都不清楚,只曉得人家說這個大乘佛法好,那我當然好,沒有一個人例外的。只要「我」在一定有這個我慢,我慢都是把自己估的高高的,既然這這個很高、很大,我當然高、當然大,實際上你夠不夠這個高大的量,不知道,所以這個叫增上慢心。有了這個增上慢心。有沒有可能修行?絕無可能,所以他現在把這個次第很清楚很明白擺在那裡,你只要一衡量,覺得不行啊!我連它幼稚園的東西都不知道,小學的東西都不知道,說大學那真是荒唐極了。
真是荒唐極了,這個心裡面就催伏了,你這個慢心一催伏,你自然肯低聲下氣去好好的學,除非你是自暴自棄,不談,我們真正修學的人,第一個障礙就是那個增上慢,總覺得自己懂的很多,總覺得是個大菩薩,總覺得是個了不起,不肯學,你就完了!催伏了以後然後一心去學,你就有機會。任何一個人都能夠這樣去做,佛法那就興旺了,因為你能夠如法去做的話,那麼只要如法,這個佛法就在世間了,為什麼我們現在目前這種情況?大家說:現在這個不行,總覺得怪這個怪那個,真正要怪的,怪在哪裡?怪在這裡,你只要有這個次第在,自己內心上面一觀照的話,問題都解決,每一個人觀照自己佛法就慢慢的復興起來了,這是第一個。
二為廣義上中下心,要廣泛的利益各式各樣的上等、中等、下等,為什麼呀?
說廣饒益之理者,謂上二士夫,亦須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脫。故於所導上中二類補特伽羅,教令修習此二意樂,無有過失,起功能故。那麼除了上面這個必須要的情況之外,另外還有一個是能夠廣泛的對於各式各樣的人,上等人也好,中等人也好,下等人也好,都使他得到好處,因為本論雖然是引導最上等人的,但是那個上等人同樣的須要得到共下士中士,所以叫共中下,所以把這個次第這樣安立說:下士、中士這樣上去的話,對他來說並沒有過失,不但並沒有過失,而因為這樣的次第引導上面去使他產生功德,得到增上的能力,順著這個次序,他才能夠一步一步的爬上去,能力增上,然後呢如理修行的功德得到,步步上昇,他並沒錯。另外一點呢?
【課文】:(07302)若是下品補特伽羅,雖令修上,既不能發上品意樂,又棄下品俱無成故。
【師父口述】:若是下品補特伽羅,雖令修上,既不能發上品意樂,又棄下品俱無成就。反過來有一種人心力比較差,教他一下子,教他修那個上品的話,這個不行,我這個不行!結果呢上品他沒辦法修,下品嘛你又沒有,好了!把這種人摒棄在外頭了,佛法所以圓滿精采的,什麼?他能夠廣攝各式各樣的人,今天你把這個大法高高的提起來了以後,結果把那些人遺漏掉了你就不圓滿,所以他用這個方式次第引導,對於上品的人,正好讓他步步上昇,不但沒有過失,而且讓他走上去,如理如法的走得上,順理成彰,對下品的人呢也能夠引導,他有這麼大的好處!所以這個是為什麼用上品,共下、共中、共上引導的目的,那麼這個概念我們應該了解,了解了然後呢,對我們修學過程當中非常好。同時對於上士來說,不但是把我們引導上去,上士的目的幹什麼?你自己上去了,還要引導別人,然後你自己這麼走過來了以後,你也曉得這個完整的路子以後,自己成功了引導別人,這個方法也完全善巧,你也能夠如理一點不錯的引導別人,所以不管是自利利他就非此莫屬,這個是他真正精采的地方。同時看到這裡,我們也不妨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現在大家傳說紛云、爭論是非,你簡直不曉得怎麼是好,他說你這個大,他說你這個小、不理想,反過來他說你這個雖然大,空口說白話沒得用,吵了個天翻地覆,他現在呢廣攝一切上、中、下法,沒有一個遺漏,而每一個地方都有恰如其分相應的,所有的都包含在裡頭,沒有一點遺漏,這個爭論有沒有?沒有了。還有我們剛才這種情況,說大家爭來爭去,爭了個半天修行是沒有修,吵了個半天,大家一起下地獄。他現在就不是,每一個人找到了正確的方法,不但沒有爭論、找到了正確的方法,一同的遵循著不動的次序,走到最圓滿的這條道路上去,所以你看,我們中國這幾百年來這個佛法那簡直是支離破碎,真是不堪回首之感,而西藏自從宗喀巴大師把那個教法整理了這麼完整以來,到現在是經六七百年了,這個教法始終如日中天,為什麼?他就把那個圓滿的教法用這種方式提起來了,不管是任何一類的人,都能夠攝受;!高的一步一步的爬,達到最高,下面的正好漸漸的做基礎,可以想見這個教法的圓滿,對於這個整個的廣大的佛法的全貌來說是這樣,那麼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呢?同樣的可以運用上。要曉得修學佛法不是說一生一世的事情,而是說長時間的無量劫這樣地走過去,你現在走進去,走對了,這一生只要次第走對了,一生一生增上的話,於是自然而然到最後你走上最高的路,所以下腳第一步走對了,實際上你就是什麼?等於說下腳第一步就走上了最高、最正確、最圓滿的路、對不對?這個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這個深廣你也可以說從整個的大趨勢來看,而這個大趨勢濃縮起來,就用在你身心上面,我們自己任何一個人也是這個狀態,你只要開始等一步做對了,生生世世自然就你走這條路,說到這個地方,我覺得我們真堪於自慰感到高興,現在大家說:末法啦!這個教法是沒有了!卻在這樣的支離破碎的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卻能夠得到圓滿的教法,憑什麼?宿生自己的業,所以這個佛法就是這麼妙法,你只要跟它結上了這個緣,然後你自己不取捨,你努力的照這樣去做,淨除你的罪障,努力積聚你的資糧跟它相應的話,生生增上,是一點不錯!儘管這個時候教法支離破碎,碰來碰去就碰到這個圓滿的教法,大家想想看,誰知道我們今天會跑到聚集在這裡來學這個東西?佛法就這麼奧妙,想到這裡要高興!所以我平常沒有什麼事情,我看見大家苦苦惱惱我真是覺得你們真是冤枉,我平常沒什麼事情就高興,什麼高興?沒有別的,就想這個嘛!想到就歡喜的不得了,往往無緣無故的就想到就歡喜,乃至於苦惱來的事情,苦惱來的事情我只要一想就歡喜,為什麼?因為唯有這個方法才能夠淨除我們苦惱,你沒有得到這個方法之前苦惱硬是看著它苦惱,看著它苦惱來還小事情,這苦惱來的時候你還輾轉的增長苦惱,跟著它下地獄,人家罵你一句,你覺得無緣無故罵你,你這麼心裡去想,這個傢伙為什麼罵我?我怎麼樣要弄他,然後結果是什麼?造了惡業大家一起下去,這不是很清楚很明白嗎?現在我想起來看見這東西好,以前我欠了他,現在我可以淨化了,這苦惱來的時候,你一想到你也歡喜,這歡喜的時候固然歡喜,苦惱的時候還要歡喜,你還有什麼?每一個時候你能夠這樣想的話,不但眼前解決了你的苦惱,而且增上了你跟法相順、相應的這個緣,將來你就很容易又碰上了,這是我們隨時隨地最佳修行。所以現在居然是弄得苦苦惱惱,我跟大家說:你們沒有什麼事情,最好多聽聽它。大家總覺得,這個也忙、那個也忙,我實在是莫奈何,我只好在背後在那嘆息,這個無可奈何。所以我看見有好幾個老法師,他們自從聽見這個以後,拿一份帶子一遍、兩遍、三遍幾遍都在聽,我讚歎不已,他真的體會到了就有這麼好處,這是我順便一提。所以曉得這個次第有這樣的好法,所以第一個對自利來說,能夠摧伏我們的增上慢,我們爬得上去,對於利他來說我們把握得住這個情況的話,能夠廣含攝上中下品,而實際上不管是自利利他,正是我們究竟目標需要的,所以眼前我們必須要從這個地方去摸。這個話再說一遍,我們究竟應該要想作的什麼?自利利他!所以眼前可以避免增上慢好像屬於第一類,實際上呢我們的目的要幫助別人的話,還必須要瞭解第二類,這是對上士來說。下士呢?我們也曉得下士他不會停止在那裡,所以爬不上去的理由,他因為業障重、資糧不夠,他能夠照著這個下士的這個方法,慢慢的去做,業障慢慢減輕,資糧慢慢積聚,能力增高了以後,到那個時候心慢慢的加強了,正好趁這次序又爬上去,所以不管你從哪一個角度去看,他有這樣大的好處!所以這個地方注意喔!大家現在了解的話,為什麼我說本論真正圓滿的就在這個地方,這才是我們學這個大經大論的骨節眼所在地方,也是最難的地方,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課文】:(07303)復次為具上善根者,開示共道,令其修習,此諸功德,或先已生,若先未生,速當生起。若生下下,可導上上,故於自道非為迂緩。須以次第引導心者,《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以黠慧寶師漸磨摩尼法喻合說,恐文太繁,故不多錄。
【師父口述】: 復次為具上善根者,開示共道,令其修習,此諸功德,或先已生,若先未生,速當生起。那麼再說對具有上善根的人把這個共道說明了!讓他修習,不管他先已生先未生,如果先已生他一提很快的就相應了,譬如像六祖大師,的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宿生有過了,馬上開悟了!我們現在也是一樣,真正有過這個善根的人,你跟他講暇滿人身,他一聽見眼淚直流,身毛直豎,那表示他修行了。一念到死,他那個死馬上提起來了,你提起來了,他馬上升起,然後升起了有什麼好處,不升起有什麼壞處,因為以前雖然有過,可是這一生又被世俗的染污所染污住了,所以他蒙在這裡,派不上用場,你一提他馬上開顯,馬上派用場,馬上推動他拼命上去,正好幫忙他向上,這一點都不錯;如果萬一沒有修,那還非修不可,所以對上士來說:不但不影響,而且生功能,這個很清楚,下面兩句話。
若生下下,可導上上,故於自道非為迂緩。要曉得,你從最下面、下下最下面的,可以引導我們走到最上面的,所以對自己要修的這個上乘絕對不慢,迂就是轉了個大圈子,緩就是慢。那麼這個地方我們要曉得,這個特別重要的,有一個概念是特別重要的,我們現在真正修學佛法的人,儘管我們說凡夫,不管他已經修過沒有修過,現在這裡引導我們卻是從最下面的地方引導起。我們說:那麼你叫我們怎麼修不就好了,何必說上面的?不!他有個大道理,單單修最下面的,是!最下面的就是暇滿人身難得,難得是難得,然後呢你好像也沒有什麼一定要做太重要的事情,告訴你、告訴你最上面的,說最上面的有什麼特別好處,這個佛的圓滿的好處,你瞭解的愈多,那個時候你就想修了,對吧?所以他有個特別的功效,就是修行是件苦事情,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如果世間快樂的事情,不必講說這個修學佛法的殊勝的利益,不必講不修學的特別的過患,只要叫你去,因為快樂嘛!叫你不修你還做不到。修行是件苦事情,那麼苦事情你為什麼要去做?它因為它有特別好處。特別好處在那裡?不是在下下,而是在上上。所以他講告訴你最上面的道理,然後呢策發我們要想要修了,結果呢?假定說單單講上面要修了,他高高上上像人造衛星,你要修了不知如何下手,所以我們現在通常講大經大論,大了個不得了,你很想修,但是一想,這個等覺菩薩的境界,我這個凡夫,差了個十萬八千里,你沒辦法修!所以說起來這個境界是很高明,對我們是一點用場都沒有,怎麼辦呢?你真正修行的時候,從下下開始修,真正的聽見了上上,卻策發我們大的好樂心,這個善法欲,一定要從講上上來策發的。不要說佛法,那世間很明白,念書是最苦的事情,還要先掏出很多本錢來,但是大家願意去唸書,為什麼?因為曉得這個上上,這個上上多聽聞這個上上的道理,人人願意去走,那走的時候呢?卻從下下走起。為什麼?你下下走起的話,障礙慢慢的消除,資糧慢慢的積聚,障礙消除了,你走上去能夠走的上去,資糧積聚的你能力增強,當你能力增強了以後,有幾個好處,一方面你自覺得我可以走,一方面的淨信心增強,那個時候你發現,這個說得一點都沒錯,這個淨信心是什麼?淨者淨化煩惱,等到淨化煩惱,佛法的特質就是這個,淨化的時候一定有清涼解脫之感,那個時候你真的歡喜,得到了法喜,這個你的法財,那個時候你善法欲增長,你的淨信心增長,然後呢你一步一步上去的就有力量了,愈跑愈有趣,是愈跑愈有趣,這個東西還非從腳踏實地去做不可,而這個腳踏實地一定從下面開始,所以他講的時候是把圓滿的講,然後呢最高的說在這裡,而引導我們走的是從最下的走起,這個是修學佛法最重要、最切要的根本。現在我們平常就沒辦法把握住把握得住這一個,所以大家急急忙忙的想去修,結果急忙了半天,欲速不達。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最大的一個困擾。引導的原則,有了一個瞭解了。
須以次第引導心者, 我們看文
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以黠慧寶師漸磨摩尼法喻合說,恐文太繁,故不多錄。關於這樣引導的次第,除了上面道理以外,他還引經上面,這個經,是在這個經上面說,就像一個有智慧的一個銀匠,一個珠寶這個技師,來磨這個無價的摩尼寶珠,用種種的方法,他說太繁了,這裡不說,實際上我們回想一下,講前面破除邪執,破除修行邪執這一段已經說得很清楚,前面呢用水洗、火燒、種種的調柔,它有它的必需要的次第,這麼一步一步上去,得到你正需要的,這個道理跟這個地方可以說一致的,我們回想一下就曉得,這個道理是這樣,經上面是這樣;下面菩薩,很多菩薩跟論上面的來證明,說:
【師父口述錄音】:請點擊
【課文】:(07306) 龍猛依怙亦云:「先增上生法,決定勝後起,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此說增上生道及決定勝道,次第引導。聖者無著亦云:「又諸菩薩為令漸次集善品故,於諸有情先審觀察。知劣慧者,為說淺法,隨轉粗近教授教誡。知中慧者,為說中法,隨轉處中教授教誡。知廣慧者,為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是名菩薩於諸有情次第利行。」
師父口述】: 龍猛依怙亦云: 這是龍樹菩薩的。
「先增上生法,決定勝後起,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那麼引導的次第呢先說共下士的,共下士就是增上生,然後決定勝以後,順著次第。決定勝有兩種:共中士的決定勝,跟不共上士的,特殊的決定勝,必需順著這個次第,因為你得到了前面的增上生,漸漸的自然可以得到決定勝。
此說增上生道及決定勝道,次第引導。就是說明這個道理,那麼這個是性宗的祖師─龍樹菩薩,下面?
聖者無著亦云: 這相宗的。
「又諸菩薩為令漸次集善品故,於諸有情,先審觀察。這個菩薩要想修行善品的話,對於所引導的眾生先仔細的觀察,怎麼觀察?
知劣慧者,為說淺法,隨轉粗近教授教誡。知中慧者,為說中法,隨轉處中教授教誡。知廣慧者,為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是名菩薩於諸有情次第利行。」也是這樣,那先要看被引導的眾生的根器是下等的、比較差的,跟他說最淺的,跟他相應的教授跟教誡,中等的、上等的一步一步的加深加廣,這個是真正菩薩,引導利益有情的次第步驟。
【師父口述錄音】:請點擊
【課文】:(07309) 聖天亦於《攝行炬論》,成立先須修習到彼岸乘意樂,次趣密咒漸次道理。攝此義云:「諸初業有情,轉趣於勝義,正等覺說此,方便如梯級。」《四百論》中,亦說道次極為決定:「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後斷一切見,若知為善巧。」此說道有決定次第。敬母善巧阿闍黎亦云:「如淨衣染色,先以施等語,善法動其心,次令修諸法。」月稱大阿闍黎,亦引此教為所根據,成立道之次第決定。
【師父口述】: 聖天亦於攝行炬論,成立先須修習到彼岸乘意樂,次趣密咒漸次道理。那麼這聖天菩薩也就是性宗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菩薩,他在這個裡邊論當中也說,說這個次第,先成立這個所謂根本的共大乘的基礎,其次引導最上面的不共的密咒。
攝此義云:「諸初業有情,轉趣於勝義,正等覺說此,方便如梯級。」總之一切的初發業,就是初初修行的有情,那麼要慢慢的增上了達到無上的勝義,這個正等覺就是佛告訴我們怎麼辦?這裡有它一定的方法,這個方法就像樓梯這樣的,一步一步向上爬。
四百論中,亦說道次第極為決定, 那麼這個也同樣的,他舉各式各樣的論點來說明,說明這個引導的這個次第是確定不疑的,怎麼說?
「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後斷一切見,若知為善巧。」遮止非福那就是共下士的,遮止非福造福業,造福業是什麼?增上生,破除我是什麼?那就是共中士,超脫生死輪迴,然後後斷一切見,人法、我執徹底破除,這樣,這是大乘道;這樣的話這是善巧的引導的必然次第。
此說道有決定次第。每一個地方都這樣說的。
敬母善巧阿闍黎亦云:「如淨衣染色,先以施等語,善法動其心,次令修諸法。」就這樣,先施等語善法,這是世間共世間的,增上生,然後再進一步深廣。
月稱大阿闍黎,亦引此教為所根據,成立道之次第決定。另外有一個大論師,月稱大論師,也引這個做為根據,說明這個道的次第,所以上面是不管是哪一個宗、哪一個派,性宗、相宗,最主要的那些祖師們也同樣的,沒有一個例外的,都說明這個重要,所以理論是這個樣,經是這個樣,論是這個樣,祖師說的也沒有一個例外,都是這樣的圓滿的次等。從這個地方我們要體會一件事情,所以在印度當年的教法如日中天,乃至於像阿底峽尊者那個時候這麼圓滿,阿底峽尊者說每天有一個成就者出現,他原因何在?就是有這個圓滿的教法。現在呢?這個次第正表示圓滿教法的全部內容,單單講質不一定有,有了量還不一定有,講到次第的話,如果你談次第,沒有質跟量,那個次等根本無從談起。你說:我現在燒飯了,米沒有,你燒什麼?跑到那個時候,還沒有洗好你作什麼?所以這個一定是樣樣東西圓滿,所以他能夠有這樣的一個圓滿的成就。目前對我們來說,我們真正要想認識了解的就是這個。所以說到這裡,也順便一提,有的人覺得這樣做的話,對我們好像我們很難做到,是的,是很難做到,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問題不在難不難,問題在你想不想,你想成佛嗎?你想解決這個問題嗎?如果你想的話,那麼告訴你,這是最好、最正確、最圓滿的路子,你認識了這個路子,然後照著這次等去走,就是這樣。所以上面跟我們說得清清楚楚,你如果說對於上上的引導的話,他自然而然就願意去慢慢的走下下的去走,所以我們真正重要的,並不是拿這個上上的說了以後,讓我們害怕的停在那裡,說了這個上上的,我們才曉得,對!我們要開始去做了,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然後呢?走的時候卻是從下下走起,因為你下下走所以你對於上上的淨心也增加了,然後呢瞭解也增加了,你更有信心了,更能夠跑得上去,這個是正確的次第。你如果認識了這一點,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聽聞了這個完整的教法以後,所產生的第一個必然的效果,或對於這個教法會產生絕大的寶愛,一心一意現在無論如何要聽到它,要努力的完整的瞭解它,這是重要的。然後呢對於自己做的方面的話,隨分隨力,以我們眼前能做、做得到的地方去做起,而不是說一口氣我也像他一樣馬上成一個佛,而不是這個,乃至於像看密勒日巴尊者,是!看了以後你心裡想說我也一定要像他這樣學最高、最快的路,心裡應該有這樣,一切諸佛都以這種方式走上去,然後走的時候卻是跟我們相應,眼前最正確的路,因為他那個次第本身引導你很完整,對吧?所以讓你有走得進去的地方。走的時候卻是跟我們相應,眼前最正確的路,因為它那個次第本身引導你很完整,對吧?所以讓你有走得進去的地方。如果說你對這點把握不住,表示我們對這個教法本身還沒有圓滿的認識,所以這個時候真正重要的,你要多方面的聽聞,了解這個圓滿的教法,那時候這種毛病都去除掉了。那時候你就會得有千穩百當之感,走的高,高也好;走的低,低也好。高的人是不會輕視低的人,低的人也不會因為自己爬不高而心裡面覺得不如人,每一個人覺得高高興興的走上去,是這樣。繼續看。
【課文】:(07401) 現見於道引導次第,諸修行者,極應珍貴,故於此理,應當獲得堅固定解。
【師父口述】:現見於道引導次第,諸修行者,極應珍貴,故於此理,應當獲得堅固定解。就這個現世的狀態來說,大師親眼看見,他徹底的了解、認識這件事情,引導我們修學佛法的次第,這樣的重要。所以我們修行的人,應該把這些看成最最珍貴、最最重要的,這幾句話記在心裡。現在我們不要忙,說我現在一天我要看多少經、念多少佛、拜多少佛,好的!不錯的!但是如果你想走這條圓滿直接大路的話,在我現在的了解的話,這是最好的把這個圓滿的次第把握住。然後你這樣子走上去的話,那事半功倍。這是用那個成語叫事半功倍,實際上呢你一點點的下的功夫,得到的這個功的話,不曉得百千萬倍的大!這樣啊!這是很重要的事情。不過在你沒有產生確定見解之前,你不必貿貿然的把以前的放掉,我們就騎著馬上找馬;等到你確定有了這個認識以後,自然而然你會心裡覺得泰然,放掉它。為什麼你現在要拜佛要念佛?你說要修行要成就。所以記住,你今天假定說你的目的,我的目的就在那兒拜幾拜,那沒關係,你拜好了,拜完了以後,拜到哪裡去那不去管它,你的目的本來就拜嘛!或者你的目的本來就唱那麼幾個字嘛,那你去唱它沒關係。假定你目的是要到極樂世界,那你得檢查檢查,我這麼拜了以後、念了以後去不去,不去的要改變,這個很明白,對不對?假定你的目的不但要去極樂世界、要成佛,那更進一步,這是我們很重點,太重要了。我們現在很多事情就是閉上眼睛做的,你不曉得,看見人家做,我也就跟著他去做,他念我也念,然後呢不但自己錯了,還教別人;還講:「這個好,你跟著我,我教你學。」我現在覺得真顛倒!說實在,我在這裡跟大家講啊我自己就是像一個留聲機一樣,我老師告訴我,我就是你們這些把留聲機一按,我就這麼如是這般放出來而已,真的教談不上,所以務請各位不要自己懂的很多,教別人說我這個比你這個好,那你這個錯到不知道那裡去了。現在我們真正的重要的要把這個第一個把握住,把握住然後如此的次第向上走的話,那真是快速的不得了,好的不得了也是。現在呢我們有了,前面已經遇到了善知識,遇到了善知識,那個時候就曉得,這善知識真正告訴我們的,不是遇到他,還是什麼?遇到你自己,為什麼?真正善知識才告訴我們,你要得到好處要靠修行,要靠修行要得到暇滿人身,我們現在居然得到了,所以還是靠我自己。那麼要修行的時候呢,不是莽莽撞撞的,如果你莽莽撞撞的去做的話,你雖然想修,結果走上了岔路自己還不知道。路還是路,可是岔路,然後轉了十萬八千里轉回來,划不來。所以一開頭的時候,先把走的路認識,像那個要去掘寶一樣,不是說那裡有寶藏,我馬上出發,跑了半天,那個寶藏在哪裡?對不起,我不知道,到處問路,然後呢摸了半天,還是毫無消息,不是!首先說是要的,然後把那個寶藏的地圖先找到,找到了以後,怎麼走法弄清楚,弄清楚了以後,要帶些什麼工具,然後準備些什麼資糧,你樣樣準備好了,然後你出發的話,一路馬上到達寶樹。天下沒有事情例外的,對不對?這個概念我們要清楚,所以我們正式開始學的時候,說「攝取心要」對呀,趁得到這個暇滿人身,趕快去修,他並不是叫你馬上你一天要拜幾拜佛,一天要然後呢念多少佛,先把這個修學的整個的、完整的次第有個認識,有了這個認識以後,然後找到自己下腳處,然後去修。所以到了這裡才是「正取心要」那正式要修了了。所以現在看,正式修的時候
【師父口述錄音】:請點擊
《 道次引導 》篇 ─ 結 束
《念死無常-1》~~待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