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1道前基礎8─修習軌理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一 

 

 

道前基礎    修習軌理                054(寫字.gif

 

                         【五】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0529行〜第0568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1年46****************************************************

【課文】(05209~05213)

第二破除於此修軌邪執分別者。心未趣向聖言及釋諸大教典,現教授者,作如是言,正修道時,不應於境數數觀察,唯應止修,若以觀慧數觀擇者,是聞思時故。又諸分別,是有相執,於正等覺,為障碍故。此乃未達修行扼要,極大亂說。莊嚴經論云:「此依先聞,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義境智生。」此說從其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聞諸義,修所成慧,真義現觀,乃得起故。

 

  第二破除於此修軌邪執分別者。

【消文】:「總略宣說修持軌理」的第二部分,是介紹破除此中邪妄分別。就是破除對於修行部分,一些錯誤的邪執和邪分別。

 

 

  心未趣向聖言及釋諸大教典,現教授者,作如是言,正修道時,不應於境數數觀察,唯應止修,若以觀慧數觀擇者,是聞思時故。

【消文】:心未與佛法以及釋論等大教典相應的人,看到論及修行的教授時,往往這樣說,正式修行時,不應該再對佛法的義理數數思惟觀察,只要一心修定就好了。以觀察慧,數數簡擇、思惟,是屬於聞、思的部分,不是屬於修的部分。

 

 

  又諸分別,是有相執,於正等覺,為障碍故。此乃未達修行扼要,極大亂說。

【消文】:又說種種分別,是著相;對於悟得無相、無分別的道體,是最大的障礙。這樣的說法、言論,是完全未能通達修行的精要所作的妄言。

 

 

  莊嚴經論云:「此依先聞,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義境智生。」此說從其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聞諸義,修所成慧,真義現觀,乃得起故。

消文】:莊嚴經論說:「先依聽聞,再作思惟,然後起修,般若無分別智才能現前。」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從思惟所聽聞的法義,才能產生思所成慧;再從思所成慧的法義,數數修習,才能成就修所成慧,如此,見道時見真義現觀的般若無分別智才能生起。

 

 

【課文】(05301~05405)  

 故所應修者,須先從他聞,由他力故而發定解,次乃自以聖教正理,如理思惟所聞諸義,由自力故而得決定。如是若由聞思決定,遠離疑惑,數數串習,是名為修。故以數數觀察而修,及不觀察住止而修,二俱須要。以於聞思所決擇義,現見俱有不觀止住,及以觀慧思擇修故。是故若許一切修習皆止修者,如持一麥說一切穀,皆唯是此,等同無異。復如聞所成慧,以聞為先,思所成慧以思為先,如是修所成慧,亦應以修為先,以其修慧從修成故。若如是者,則修所成慧前行之修,即是修習思所成慧行所決定義,故說修慧從思慧生。以是若有幾許多聞,亦有爾多從此成慧,此慧幾多其思亦多,思惟多故從思成慧,亦當不尠。如思慧多,則多修行,修行多故,則有眾多滅除過失,引德道裡。故諸經論,皆說於修聞思最要。若謂聞思所決擇者,非為修故,唯是廣闢諸外知解,若正修時,另修一種無關餘事。如示跑處另向餘跑,則前所說悉無係屬,亦是善破諸聖言中,諸總建立三慧次第生起之理,則其亂說趣無錯道,不須多聞亦成善說。未達此等扼要之相,即是多習經典續部,與一從來未習教者,於正修時,二人所修,全無多寡。又彼行者,是執聞法及觀擇等以為過失,諸惡軌派令成堅固。是故串習聞思二慧所決定義,雖非修成,然許是修,有何相違。若相違者,則諸異生未得初禪未到定時,應全無修。以欲地中,除說已得入大地時,由彼因緣,可生修所成慧之外,餘於欲地無修所成,對法論中數宣說故。故言修者,應當了知,如波羅密多釋論,明顯文句中云:「所言修者,謂令其意,成彼體分,或成彼事。」譬如說云修信修悲,是須令意生為彼彼。以是諸大譯師,有譯修道,有譯串習。如現觀莊嚴論云:「見習諸道中。」蓋修習二,同一義故。

 

        故所應修者,須先從他聞,由他力故而發定解,次乃自以聖教正理,如理思惟所聞諸義,由自力故而得決定。如是若由聞思決定,遠離疑惑,數數串習,是名為修。故以數數觀察而修,及不觀察住止而修,二俱須要。

【消文】:所以,應該修的內容,必須先從善知識處聽聞。這個部分,是經由他力,才能產生信解;其次,再以聽聞來的諸法正理,如理思惟其中的義理。這個部分,是由自力所產生的定解;這樣經由聽聞、思惟之後,所產生的信解,已經遠離種種的疑惑,這時再數數修習這些佛法的內容,就叫做修。所以,在整個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數數觀察思惟而修的觀修,以及不觀察思惟而修的止修,這兩個部分,都是必要的。

 

 

  以於聞思所決擇義,現見俱有不觀止住,及以觀慧思擇修故。是故若許一切修習皆止修者,如持一麥說一切穀,皆唯是此,等同無異。

【消文】:因此,對於聞、思後所抉擇的義理,應該同時具備不觀察思擇的止修,和必須要觀察思擇的觀修這兩個部分。所以,如果說一切的修習,只要止修就可以了,就好像手拿一粒麥子,然後說這就是一切的五穀,是同樣的錯誤、顛倒。

 

 

  復如聞所成慧,以聞為先,思所成慧以思為先,如是修所成慧,亦應以修為先,以其修慧從修成故。

【消文】:再說,聞所成慧,是以聽聞在先;思所成慧,是以思惟在先;同樣的,修所成慧,也應該以修習在先,因為修慧是從修習以後,才能成就的。

 

 

  若如是者,則修所成慧前行之修,即是修習思所成慧行所決定義,故說修慧從思慧生。以是若有幾許多聞,亦有爾多從此成慧,此慧幾多其思亦多,思惟多故從思成慧,亦當不尠。如思慧多,則多修行,修行多故,則有眾多滅除過失,引德道裡。故諸經論,皆說於修聞思最要。

【消文】:若是這樣的話,修所成慧前行所修的,就是修習思所成慧的內容,所以說修慧是從思慧所產生的。因此,有多少多聞,就有多少的聞所成慧;聞所成慧如果多,思惟也多,思惟若多,從思惟所成就的思所成慧,也當不少。如此,思所成慧愈多,修行也愈多,修行愈多,就能滅除更多的過失、引發更多的功德。所以,一切的經論當中,都是說對於修習來說,以聽聞和思惟,為最重要。

 

 

  若謂聞思所決擇者,非為修故,唯是廣闢諸外知解,若正修時,另修一種無關餘事。如示跑處另向餘跑,則前所說悉無係屬,亦是善破諸聖言中,諸總建立三慧次第生起之理,則其亂說趣無錯道,不須多聞亦成善說。

【消文】:如果說聽聞和思惟的義理,不是修習所要修的內容,就是為外道廣闢其他的邪執、見解。若是正修時,是另外修一種完全不關於聞思的事,就好像已經指示好馬應跑的方向,跑的時候,卻向另外的方向跑去,是同樣的愚痴可笑。所以,如果說修時的內容,和聞思的內容,完全沒有關連,也等於是打破了佛法中,建立三慧生起次第的道理。如果這樣的亂說,能成為沒有錯誤的正道,那不須要以多聞來成就三慧的次第,也就成為善說了。

 

 

  未達此等扼要之相,即是多習經典續部,與一從來未習教者,於正修時,二人所修,全無多寡。

【消文】:未能通達這其中的道理,就等於是認為一位多方學習顯教和密教經論的人,和一位從來未曾學習經論的人,兩人所修的結果,應該是完全一樣,而沒有高低之分了。

 

 

  又彼行者,是執聞法及觀擇等以為過失,諸惡軌派令成堅固。是故串習聞思二慧所決定義,雖非修成,然許是修,有何相違。

【消文】:而且這些行人,另外還邪執聽聞和思惟,是修行時的障礙,認為是修行時的過失,持這些惡見的人,依然還堅固的執持這些見解。雖然數數修習聞思二慧的內容,不等於是修所成慧,但是所修習的內容,和聞思的內容,應該並不互相違背才是。

 

 

  若相違者,則諸異生未得初禪未到定時,應全無修。以欲地中,除說已得入大地時,由彼因緣,可生修所成慧之外,餘於欲地無修所成,對法論中數宣說故。

【消文】:若是互相違背的話,凡夫在未得色界初禪未到定前,應該完全沒有修才對。因為在欲界中,除了已經登初地菩薩的人,可以修成修所成慧以外,其他的欲界當中,應該是不能成就修所成慧了,在對法論中,也曾數數宣說這樣的道理。

 

 

  故言修者,應當了知,如波羅密多釋論,明顯文句中云:「所言修者,謂令其意,成彼體分,或成彼事。」譬如說云修信修悲,是須令意生為彼彼。以是諸大譯師,有譯修道,有譯串習。如現觀莊嚴論云:「見習諸道中。」蓋修習二,同一義故。

【消文】:所以,修的意思,應當如波羅密多釋論,以及其文句中的明顯論說來了知:「所謂的修,是使佛法的義理,融入心中後,再完成實現這些內容。」譬如說,修習信心和大悲心,就是要做到心完全的生起信心和大悲心為止,才叫做修。因此,大譯師們,有把它翻譯成修道,也有的翻譯成串習。如現觀莊嚴論中所說:「見習諸道中。」見道的菩薩,依然修習諸道。就是說修道和串習這兩者,是同一個意義。

 

 

【課文】(05406~05407)

 又如至尊慈氏云:「決擇分見道,及於修道中,數思惟稱量,觀察修習道。」此說大乘聖者修道,尚有數數思惟,稱量觀察。思擇此語,則知若說,將護與修二事相違,是可笑處。

 

        又如至尊慈氏云:「決擇分見道,及於修道中,數思惟稱量,觀察修習道。」

【消文】:又如至尊彌勒菩薩說:「見道登地的菩薩,在修道的時候,數數思惟、觀察修習正道。」

 

 

  此說大乘聖者修道,尚有數數思惟,稱量觀察。思擇此語,則知若說,將護與修二事相違,是可笑處。

【消文】: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大乘登地的菩薩,在修道的時候,還須數數思惟、觀察,更何況是我們凡夫。所以,若是說思惟、觀察,與修道這兩件事,是互相違背的話,實在是非常可笑的事。

 

 

【課文】(05408~05411)

 如是如說修習淨信,修四無量,修菩提心,修無常苦,皆是數數思擇將護,說名為修,極多無邊。入行論及集學論云:「為自意修我造此。」是二論中所說一切道之次第,皆說為修。集學論云:「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應,當恆修習,捨護淨長。」此說身及受用善根等三,於一一中,皆作捨護淨長四事,說此一切皆名為修。故言修者,不應執其範圍太小。

 

  如是如說修習淨信,修四無量,修菩提心,修無常苦,皆是數數思擇將護,說名為修,極多無邊。

【消文】:因此,我們說修習清淨的信心,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修習菩提心,修習無常、苦等,都是數數思擇將護我們的心,所以能稱為修的內容,實在是多的無法計算。

 

 

  入行論及集學論云:「為自意修我造此。」是二論中所說一切道之次第,皆說為修。

【消文】:入行論集學論中都說:「為了自己修習,所以我造了此論。」由此可以證明,這兩本論中所說一切道的次第,都能稱為修。

 

 

  集學論云:「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應,當恆修習,捨護淨長。」此說身及受用善根等三,於一一中,皆作捨護淨長四事,說此一切皆名為修

【消文】:集學論中說:「因為這樣的緣故,身、受用、福德,應當恆常來修習捨、護、淨、長。」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對於人身難得,受用資財,以及福德善根等這三者,每一個當中,都應當修棄捨、守護、淨化和增長這四項,而這所有的內容,都稱為修。

 

 

  故言修者,不應執其範圍太小

【消文】:所以,從以上的這些例子告訴我們,所謂的修,不應該把它執著在太小的範圍內。

 

 

【課文】(05412~05502)

 又說一切分別是相執故,障碍成佛,棄捨一切觀察之修,此為最下邪妄分別,乃是支那和尚堪布之規。破除此執,於止觀時,茲當廣說。又此邪執障碍敬重諸大教典,以彼諸教所有義理,現見多須以觀察慧而思擇故。諸思擇者,亦見修時無所須故。又此即是聖教隱沒極大因緣,以見諸大經論,非是教授心不重故。

 

  又說一切分別是相執故,障碍成佛,棄捨一切觀察之修,此為最下邪妄分別,乃是支那和尚堪布之規。破除此執,於止觀時,茲當廣說。

【消文】:另外,又有說一切分別,是著相,障礙成佛,因為要見的實相,是無相的,要成就的法身也是無相的,因此棄捨了一切必須要分別、思擇、觀察的部分,這實在是最下劣的邪妄分別,這個論點是中國和尚所執持的見解,後來為蓮花藏論師所破,這個部分,到後面介紹止觀時,再詳細作討論。

 

 

  又此邪執障碍敬重諸大教典,以彼諸教所有義理,現見多須以觀察慧而思擇故。諸思擇者,亦見修時無所須故。又此即是聖教隱沒極大因緣,以見諸大經論,非是教授心不重故。

【消文】:而且,這種邪執,是對一切的教典,心生敬重最大的障礙。因為這些教典當中,所闡釋的義理,幾乎都是必須以觀察、分別、思擇來修的。所以,認為這些思擇的部分,不是修時所必須的,就是今日讓佛法會如此沒落的原因,正是因為大家都認為一切的經論,並不是必要的教授,因此心中才不生敬重。

 

 

【課文】(05503~05508)

 如是修道有思擇修,及不思擇止修二種。然如何者思擇修耶,及如何者止住修耶,謹當解釋。如於知識修習淨信,及修暇滿,義大難得,死沒無常,業果,生死過患,及菩提心,須思擇修。謂於此等,須能令心猛利,恆常變改其意。此若無者,則不能滅此之違品,不敬等故。起如是心,唯須依賴數數觀察思擇修故。如於貪境,若多增益,可愛之相,則能生起猛利之貪,及於怨敵,若多思惟不悅意相,則能生起猛利瞋恚,是故修習此諸道者,境相明顯不明皆可,然須心力猛利恆常,故應觀修。

 

  如是修道有思擇修,及不思擇止修二種。然如何者思擇修耶,及如何者止住修耶,謹當解釋。

【消文】:所謂修道,有思擇修(觀修),以及不思擇修(止修)兩種。但是,什麼時候應該思擇修?什麼時候又應該止修?現在加以解釋。

 

 

  如於知識修習淨信,及修暇滿,義大難得,死沒無常,業果,生死過患,及菩提心,須思擇修。謂於此等,須能令心猛利,恆常變改其意。此若無者,則不能滅此之違品,不敬等故。起如是心,唯須依賴數數觀察思擇修故。

【消文】:如果是對善知識修淨信心,修暇滿人身義大、難得,修念死無常,修深信業果,修生死輪迴的過患,以及修菩提心等,就必須思擇修。因為這些內容,必須猛利、恆常修到心能轉變為止。若是不能修到這樣的程度,就無法滅除障礙正道的過失,如不敬重法等。要生起心能轉向法,與法相應,只有依賴數數思擇修了。

 

 

  如於貪境,若多增益,可愛之相,則能生起猛利之貪,及於怨敵,若多思惟不悅意相,則能生起猛利瞋恚,是故修習此諸道者,境相明顯不明皆可,然須心力猛利恆常,故應觀修。

【消文】:這個道理,就好比對於貪境,如果經常思惟、增長它的可愛相的話,就會生起更猛利的貪;對於自己的怨敵,若是多多思惟他的不悅意相,就能生起更猛利的瞋恚。所以,修習這些應該思擇修的內容,不論思擇的境相明不明顯,最重要的是心必須猛利、恆常,才能轉變心意,這就是為什麼須要思擇修(觀修)的理由。

 

 

【課文】(05509~05510)

 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堪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此當廣說。

 

  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堪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此當廣說

【消文】:若是心不能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為了要訓練心,能隨自己的意念,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的時候,如果這時數數觀察,反而讓自己的心無法安住,所以,這時就必須止修。這些內容,到後面的止觀時,再詳細的說明。

 

 

【課文】(05511~05602)

 又有未解此理者,說凡智者,唯應觀修。凡孤薩黎唯應止修。此說亦非,以此一一皆須二故。雖諸智者,亦須修習奢摩他等。諸孤薩黎,於善知識,亦須修習猛信等故。又此二種修行道理,於諸經藏及續藏中,俱說多種。須由觀察而修習者,若無觀修或是微少,則不能生無垢淨慧,道勝命根。慧縱略生,亦不增長,故於修道全無進步。道所修證最究竟者,如敬母阿闍黎云:「慧中如徧智。」謂能無雜簡擇一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即是慧故

 

  又有未解此理者,說凡智者,唯應觀修。凡孤薩黎唯應止修。此說亦非,以此一一皆須二故。雖諸智者,亦須修習奢摩他等。諸孤薩黎,於善知識,亦須修習猛信等故。

【消文】:又有對於這個道理,未能通達的行者,認為凡是求智慧的修行人,只要修觀就好了。至於專門修苦行的孤薩黎,就應當修止。這個說法也是錯誤的。不論是那一類的修行人,修觀和修止二者,都是必須的。雖然只一心想求智慧的行人,也必須修止等(因為由定才能生慧)。那些專修苦行的行人,對於善知識,也必須修習猛利的信心等。

 

 

  又此二種修行道理,於諸經藏及續藏中,俱說多種。須由觀察而修習者,若無觀修或是微少,則不能生無垢淨慧,道勝命根。慧縱略生,亦不增長,故於修道全無進步。

【消文】:修觀和修止這兩種修行道理,在顯教以及密教的經論中多有說明。那些必須經由觀察來修習的內容,如果沒有修觀,或者只是略略地修觀的話,是不可能產生出清淨的智慧來的。而這個清淨的智慧,又是修道最殊勝的根本。所以,不作修觀,就算是智慧偶而生起,也不會再增長,因此對於修道來說,是完全無法進步的。

 

 

  道所修證最究竟者,如敬母阿闍黎云:「慧中如徧智。」謂能無雜簡擇一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即是慧故。

【消文】:修道最後所證得的,就是智慧。正如敬母阿闍黎所說:「智慧的內容,就是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能夠正確無誤的簡擇一切的智慧,就是如所有性,以及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是見道時所現的般若無分別智,也是根本智,是見一切法性空道理的智慧。盡所有性,是修道時所圓滿的智慧,也是後得智,是見一切法緣起道理的智慧。)

 

 

【課文】(05603~05604)

 是故於道幾許修習,返有爾許重大忘念,念力鈍劣,簡擇取捨意漸遲鈍,當知即是走入錯道正因之相。

 

  是故於道幾許修習,返有爾許重大忘念,念力鈍劣,簡擇取捨意漸遲鈍,當知即是走入錯道正因之相。

【消文】:因此,修道的目的,是要開發智慧,如果是修道的時間很長,可是結果卻依然妄念不斷,而且正念力、記憶力愈來愈差,分別簡擇該取該捨的智慧力,也漸漸地遲鈍,就知道是走錯了路,修行出了問題。

 

 

【課文】(05605~05608)

 又於三寶等功德差別,若能多知,依此之信,亦多增長,若多了知生死過患,故生眾多厭患出離。若由多門,能見解脫所有勝利,故亦於此猛利希求。若多了解大菩提心,及六度等希有諸行,則於此等諸不退信,欲樂精進,漸能增廣。如是一切皆依觀慧,觀察經義修習而起,故諸智者應於此理,引起定解,他不能轉。

 

  又於三寶等功德差別,若能多知,依此之信,亦多增長,

【消文】:另外,對於三寶等功德差別,若是能多加了知的話,依三寶而生起的信心,也能隨之增長。

 

 

  若多了知生死過患,故生眾多厭患出離。

【消文】:如果對於輪迴生死的過患,能夠多加了知的話,也能生出更多厭患三界,想出離三界的心。

 

 

  若由多門,能見解脫所有勝利,故亦於此猛利希求。

【消文】:若是多方面見到,解脫所有的殊勝利益,也會對解脫,產生更猛利的希求心。

 

 

  若多了解大菩提心,及六度等希有諸行,則於此等諸不退信,欲樂精進,漸能增廣。

【消文】:如果對於發菩提心,以及六度等稀有的菩薩行,有更多的了解,對於這些內容,所產生的不退信、欲樂精進,就能逐漸增廣。

 

 

  如是一切皆依觀慧,觀察經義修習而起,故諸智者應於此理,引起定解,他不能轉。

【消文】:由此可知,一切的修行,都是依靠觀察的智慧,不斷觀察經義的內容,數數修習而產生的。所以,有智慧的修行人,應該對於這所有的道理,引起決定的信解,不任意的隨他人轉。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修習軌理”篇【六】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一 

 

 

道前基礎    修習軌理                054(寫字.gif

 

                         【四】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0497行〜第0528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1年45****************************************************

【課文】(04907~04908)

 此與密護根門二者,如聖無著引經解釋而正錄取。若能勵力修此二事,則能增長一切善行,非餘能等。特能清淨尸羅及能速引止觀所攝無分別心勝三摩地,故應勤學。

 

  此與密護根門二者,如聖無著引經解釋而正錄取。若能勵力修此二事,則能增長一切善行,非餘能等

【消文】:正知而行,和密護根門這兩種資糧,如聖者無著菩薩,引經中的解釋所說,如果能勵力的修習這兩種資糧,就能增長一切的善行,這是其他的部分所不能做到的。

 

 

  特能清淨尸羅及能速引止觀所攝無分別心勝三摩地,故應勤學

【消文】:除此之外,它還能遠離一切的罪業,使戒律清淨;更能快速地引發止觀所攝最殊勝的禪定,所以應當精勤地來修學。

 

 

【課文】(04909~05012)

 飲食知量者,謂具四法。非太減少,若太減少飢虛羸劣,無勢修善,故所食量,應令未到次日食時無飢損惱。非太多食,若食太多,令身沈重,如負重擔,息難出入,增長昏睡,無所堪任,故於斷惑全無勢力。相宜而食消化而食者,依飲食起,諸舊苦受,悉當斷除,諸新苦受皆不生長。非染污心中量食者,謂不起眾罪安樂而住。又於飲食愛著對治者,謂依修習飲食過患。過患有三,由受用因所生過患者,謂應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為齒所嚼,為涎所濕,猶如嘔吐。由食消化所生過患者,謂思所食至中夜分,或後夜分,消化之後,生血肉等,諸餘一類變成大小便穢不淨,住身下分。此復日日應須除遣,及由依食生多疾病。由求飲食所起過患,此有五種,由為成辦所生過患者,謂為成辦食及食因,遭寒熱苦,多施劬勞,若不成辦憂憾而苦,設若成辦,亦恐劫奪及損失故,發起猛利精勤守護,而受諸苦。親友失壞者,謂由此故,雖父子等互相鬥諍。不知滿足者,由於飲食愛增長故,諸國王等互相陣戰,領受非一眾多大苦。無自在過失者,諸食他食者,為其主故,與他鬥競,受眾多苦。從惡行生者,謂為飲食,飲食因故,三業造罪,臨命終時,憶念其罪,追悔而死,沒後復當墮諸惡趣。雖乃如是,然亦略有少許勝利,謂由飲食安住其身,若唯為此故,依止飲食,不應道理。故應善思而後受用,謂由身住,我當善修清淨梵行。施者施主,亦為希求殊勝果故。榨皮血肉而行惠施,亦當成辦彼等所願,令得大果。又應憶念集學論說,應當思念饒益施主,及身中蟲,現以財攝,於當來世,當以法攝。又應思惟當辦一切有情義利,而受飲食。親友書亦云:「應知飲食如醫藥,無貪瞋癡而近習,非為憍故非慢故,非壯唯為住其身。」

 

  飲食知量者,謂具四法

【消文】:「四種資糧」的第三是「飲食知量」,具有四法,分述如下:

 

 

  非太減少,若太減少飢虛羸劣,無勢修善,故所食量,應令未到次日食時無飢損惱

【消文】:第一法是,不能吃得太少。如果吃得太少,會覺得飢餓、虛弱、疲乏,有無力修善的過失,所以吃的食量,應該到第二天再進食時,這中間不會為飢餓所損惱為標準,才不致影響修行。

 

 

  非太多食,若食太多,令身沈重,如負重擔,息難出入,增長昏睡,無所堪任,故於斷惑全無勢力

【消文】:第二法是,不能吃得太多。如果吃得太多,會覺得身體粗重,像被重物壓迫似的,而且呼吸不調,容易昏睡,因此對於修行,斷煩惱,完全用不上力。

 

 

  相宜而食消化而食者,依飲食起,諸舊苦受,悉當斷除,諸新苦受皆不生長

【消文】:第三法是,吃相宜的食物,以及食物消化了以後再吃。就是吃適合自己的飲食,如依個人的體質,病情等情況來選擇食物。如果前夜的飲食,還沒有消化,就不要再進飲食,否則容易消化不良而生病。依這樣的方法來進飲食,舊的宿疾都會斷除,新的疾病也不會產生。

 

 

  非染污心中量食者,謂不起眾罪安樂而住

【消文】:第四法是,不與煩惱相應而食,中量而食。對於飲食,不生貪著等煩惱,心住正念而食,是這裡所說的非染污心而食。中量而食,是說依前面的三法而食,遠離太少、太多、不相宜、宿食未消復進食等過患。如果能遠離一切煩惱而食,中量而食,就能不起種種過失,安樂而食。

 

 

  又於飲食愛著對治者,謂依修習飲食過患

【消文】:另外,如果對於飲食有貪愛的話,可以藉著思惟,修習飲食過患來加以對治。

 

 

  過患有三,由受用因所生過患者,謂應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為齒所嚼,為涎所濕,猶如嘔吐。

【消文】:關於飲食的過患有三:第一種過患,是受用飲食時,所產生的過患。應當思惟,任何上等精妙,色香味俱全的飲食,經過了牙齒的咀嚼,唾液的濕潤,都好像嘔吐出來的食物,一點都不會讓人有想吃的欲望。

 

 

  由食消化所生過患者,謂思所食至中夜分,或後夜分,消化之後,生血肉等,諸餘一類變成大小便穢不淨,住身下分。此復日日應須除遣,及由依食生多疾病。

【消文】:第二種過患,是食物經過了消化之後,所產生的過患。應當思惟,所吃的食物,到了中夜,或者後夜,消化了之後,一部份轉化為血液、皮肉等不淨物;剩餘的部分,變成大小便等穢物,從肛門、尿道排出。而且,每天必須如此,如果飲食不能獲得適當的消化,還會產生數百種疾病。

  第一種和第二種過患,是屬於「食厭想」的一部份,為了能讓學人更清楚的了解這個修法,特別把它節錄於後。

  食厭想,是以七種行相,對食物作厭惡的觀察:

  一、以受用而觀察──放進口裡的食物,就像是放在狗盤中的犬食一樣,然後以下面的牙齒作臼用,以上面的牙齒作杵用,用齒杵搗過了以後,再以舌頭去攪拌,混合舌尖上清淡的唾液,和舌中所出的濃唾,這時經過嚼碎、混雜,已經完全失去了色香味的食物,實際上已經到達了最厭惡的狀態,就像從狗的口裡,吐出來的東西一樣。應該以這樣的受用,來觀察對食物的厭惡。

  二、以分泌而觀察──這樣把食物吃進體內以後,再加上膽汁、痰、膿、血這四種分泌物,這些食物就好像混雜了濃厚的樹油、黃綠色的葉汁、腐爛了的酥乳,以及染了色的東西,是非常令人厭惡的。應該以這樣的分泌,來觀察對食物的厭惡。

  三、以儲藏處而觀察──食物混合了這四種分泌進入胃中,如果是十歲的孩子,他吃了十年的食物,儲藏處就好像是十年未清洗的糞桶。如果是吃了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乃至吃了一百歲的人,他食物的儲藏處,就好像一百年未清洗的糞桶。必須像這樣的依儲藏處,而觀察食物的可厭。

  四、以未消化而觀察──那些吃下去的食物,儲藏在那樣的地方,在未消化的期間,都是停留在這個極度黑暗、猶如帶著各種臭屍氣味、極端厭惡的處所,把今天、昨天、前天所吃的一切飲食集中在一起,蓋著痰的膜(胃),由身火的熱力燒煮,生起了涎沫氣泡,現起極端可厭的狀態。應該這樣的依未消化,來觀察對食物的厭惡。

  五、以消化而觀察──這些食物,經過了身火的熱力,消化了以後,就像最先放在磨石上磨碎了的黃泥,然後再塞進管子裡一樣,一部分變成了糞,充塞在直腸,一部份變成了尿,充塞在膀胱。應該這樣的依消化後的情況,來觀察對食物的厭惡。

  六、以果而觀察──如果飲食能適當的消化,結果就會產生髮、毛、爪、齒等種種不淨物;假使不能得到適當的消化,便會產生疥癬、癩病、肺癆、咳嗽、痢疾等數百種病。這便是食的結果。應該這樣的依果,來觀察食的可厭。

  七、以排泄而觀察──吞下食物的時候,是由口一門而入,排泄的時候,卻是由九門排出。眼睛排出眼垢,耳朵排出耳垢等。第一天吃得快樂歡喜,第二天是捏著鼻子、歪著臉孔排泄出去。前一天是貪著愛戀的吃下去,第二天卻是憎厭嫌惡的排出來。應該這樣的依排泄,來觀察對食物的厭惡。

 

 

  由求飲食所起過患,此有五種,由為成辦所生過患者,謂為成辦食及食因,遭寒熱苦,多施劬勞,若不成辦憂憾而苦,設若成辦,亦恐劫奪及損失故,發起猛利精勤守護,而受諸苦

【消文】:第三種過患,是由求取飲食,所產生的過患。又分為五種:一是由於成辦所生的過患。為求飲食,遭受寒熱之苦,多方劬勞,如果不能獲得飲食,就為憂愁感歎而苦,若是能夠成辦飲食,又怕遭到劫奪、侵佔、偷竊而有所損失,於是花了很多精神、力氣精勤地守護,所以也苦。

 

 

  親友失壞者,謂由此故,雖父子等互相鬥諍

【消文】:二是親友失壞的過患。為求取飲食,雖是父子親友等,也會互相鬥爭。

 

 

  不知滿足者,由於飲食愛增長故,諸國王等互相陣戰,領受非一眾多大苦。

【消文】:三是不知滿足的過患。由於對飲食增長貪愛,不知滿足,各國的國王,於是互相陣戰,侵略他國國土,使人民遭受顛沛流離等多種大苦。

 

 

  無自在過失者,諸食他食者,為其主故,與他鬥競,受眾多苦。

【消文】:四是失去個人自由的過患。靠他人飲食的眾生,如佃農、奴隸等,為了爭奪權益,和他的主人,不惜互鬥競爭,或是遭到奴役、鞭撻等種種大苦。

 

 

  從惡行生者,謂為飲食,飲食因故,三業造罪,臨命終時,憶念其罪,追悔而死,沒後復當墮諸惡趣。

【消文】:五是惡行叢生的過患。為了謀求飲食的緣故,身口意三業造作許多惡業,臨命終時,憶念這些罪業,不禁追悔惱恨而死,死後又當墮三惡道,受無量的苦。

 

 

  雖乃如是,然亦略有少許勝利,謂由飲食安住其身,若唯為此故,依止飲食,不應道理。故應善思而後受用,謂由身住,我當善修清淨梵行。

【消文】:以上說明的都是飲食的過患,然而它也有少許的利益,就是如果能藉由飲食,滋養色身,使得更有精力修習佛法,這樣來依止飲食,就能得到利益。所以應該善於思惟之後,再來受用飲食,由於飲食,讓身體安住,使我能善修清淨的梵行。

 

 

  施者施主,亦為希求殊勝果故。榨皮血肉而行惠施,亦當成辦彼等所願,令得大果。

【消文】:對於布施飲食的施主,也有為希求殊勝的布施果報,才把辛勤所獲得的飲食,拿來惠施,所以對於這些眾生,也應當圓滿他們的願望,將布施的功德迴向,希望他們將來都能獲得菩提大果。

 

 

  又應憶念集學論說,應當思念饒益施主,及身中蟲,現以財攝,於當來世,當以法攝。

【消文】:另外,是對身中的諸蟲作布施想。應當憶念集學論中所說,不但要想到利益布施的施主,同時對於身中的蟲,也要想到,現在是以飲食來攝受,由此所結下的因緣,將來希望能以佛法來攝受。

 

 

  又應思惟當辦一切有情義利,而受飲食。

【消文】:受用飲食的時候,也能夠這樣思惟:我是為了成辦一切有情的義利,才受用這些飲食的。

 

 

  親友書亦云:「應知飲食如醫藥,無貪瞋癡而近習,非為憍故非慢故,非壯唯為住其身。」

【消文】:親友書中也說:「應該視飲食如醫藥,是為了滋養這個色身所必須的。所以,在受用飲食的時候,要離一切貪瞋痴的雜染、串習,不以好的飲食故意炫耀,和憍慢於人,也不以肥壯自己的身體為目的,只是為了佛法而保住這個身體,如此來受用飲食。」

 

 

【課文】(05013~05110)

 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如何行者。親友書云:「種性之主於永晝,夜間亦過初後分,眠時亦莫空無果,具足正念於中眠。」此顯永日,及其夜間初後二分,若正修時,若其中間,如所應行。故行坐時,應從五蓋,淨修其心,令不唐捐,如前已說。此與護根正知三中,皆具修時修後二法,此中所說,是修後者。眠睡現行是修後事,故此莫令空無果。如何眠者,謂於永日及夜三分,於初分中,修諸善行,過初分已至中分時,應當眠息,諸為睡眠所養大種,由須睡眠而增長故。若能如是長養其身,於諸善品修二精進,極有堪能,極為利益。臨睡息時,應出房外,洗足入內,右脅而臥,重疊左足於右足上,猶如獅子而正睡眠,如獅子臥者,猶如一切旁生之中,獅力最大,心高而穩,摧伏於他。如是修習悎寤瑜伽,亦應由其大勢力等,伏他而住,故如獅臥。餓鬼諸天,及受欲人,所有臥狀,則不能爾。彼等一切悉具懈怠,精進微劣,少伏他故。又有異門,猶如獅子右脇臥者,法爾令身,能不緩散,雖睡沈已,亦不忘念,睡不濃厚,無諸惡夢。若不如是而睡眠者,違前四種,一切過失,悉當生起。

 

  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如何行者。

【消文】:四種資糧」的第四是「精勤修習悎寤瑜伽」,就是說明在睡眠時,應該如何來修行。

 

 

  親友書云:「種性之主於永晝,夜間亦過初後分,眠時亦莫空無果,具足正念於中眠。」此顯永日,及其夜間初後二分,若正修時,若其中間,如所應行。故行坐時,應從五蓋,淨修其心,令不唐捐,如前已說。

【消文】:親友書中說:「真正具足善根的修行人,除了白天、初夜、後夜這些不應睡眠的時間用功之外,就是在中夜睡眠時,也不空過時日,使修習止觀沒有任何的成果。所以也是具足正念而睡眠。」這段話的意思,是顯示白天,以及夜間的初分和後分,正修時應如何行,未修中間應如何行,以及行、坐時,應該除去五蓋等,好讓時間不白白空過,這些內容,正如同前面所說。

 

 

  此與護根正知三中,皆具修時修後二法,此中所說,是修後者。眠睡現行是修後事,故此莫令空無果

【消文】:悎寤瑜伽,與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這三種資糧,都具有修時,以及修後二法,這裡所說的悎寤瑜茄,是屬於修後的部分。既然睡眠瑜伽,是屬於修後事,就應該精勤來修習,才不會無法獲得止觀的成果。

 

 

  如何眠者,謂於永日及夜三分,於初分中,修諸善行,過初分已至中分時,應當眠息,諸為睡眠所養大種,由須睡眠而增長故。若能如是長養其身,於諸善品修二精進,極有堪能,極為利益

【消文】:應該如何來修睡眠瑜伽?除了白天和夜初分、後分,修習種種的善行之外,過了初夜分,到達中夜分的時候,就應該睡眠休息了,因為睡眠能長養身體的四大種(地、水、火、風四大種),藉著睡眠的長養身體,使我們的身心,能精進的來修一切的善品,所以利益非常的大。

 

 

  臨睡息時,應出房外,洗足入內,右脅而臥,重疊左足於右足上,猶如獅子而正睡眠,如獅子臥者,猶如一切旁生之中,獅力最大,心高而穩,摧伏於他。如是修習悎寤瑜伽,亦應由其大勢力等,伏他而住,故如獅臥

【消文】:臨睡前,先走出房外,洗淨雙腳再入內,身體往右側躺下,左腳疊放在右腳上,好比獅子躺臥的姿勢來睡眠。為什麼要如獅子臥呢?因為一切百獸之中,以獅子的力量最大,而且心高氣傲,身手穩健,所以能摧伏其他的野獸。我們修習悎寤瑜伽,也是希望有像獅子般的大力量,能摧伏煩惱,安住正念而睡眠,因此才採用獅子臥。

 

 

  餓鬼諸天,及受欲人,所有臥狀,則不能爾。彼等一切悉具懈怠,精進微劣,少伏他故

【消文】:這個臥姿,是其他眾生,如餓鬼、天人以及多欲的人,所無法做到的姿勢,因此這些眾生才多懈怠,無法精進,不能摧伏煩惱(仰臥為天人相,伏臥為畜生相,左臥為貪相,都不是吉祥的臥姿)。

 

 

  又有異門,猶如獅子右脇臥者,法爾令身,能不緩散,雖睡沈已,亦不忘念,睡不濃厚,無諸惡夢。若不如是而睡眠者,違前四種,一切過失,悉當生起

【消文】:又有另外的說法是,如果能夠如獅子般右臥的話,可以使身體不放逸馳散,雖然睡著了,也不會有妄念,不會陷入大昏沈,也不會做惡夢。所以倘若不是這樣來睡眠的話,身體就會馳散,心多妄念,睡得濃厚,而且容易做惡夢,一切的過失,都會生起。

 

 

【課文】(05111~05208)

 以何意樂睡眠有四,光明想者,謂應善取光明之相,以其光心而睡眠之,由是睡時心無黑暗。念者謂聞思修,諸善法義,所成正念,乃至未入熟睡之際,應令隨逐,由此能令已睡沈時等同未睡,於彼諸法心多隨轉,總之睡時亦能修諸善行。正知者謂由如是依止念時,隨起煩惱即能了知,斷除不受。起想有三,初者謂一切種,其心不應為睡所蔽,應以精進所攝之心,驚懾而眠,猶如傷鹿,由此睡眠,不甚沈重,不越起時,而能醒覺。二者謂作是念,我今應修,佛所開許悎寤瑜伽,為修此故,應大勵力,引發欲樂。由是能依佛所開許獅子臥式眠無增減。三者謂應作是思,如我今日勤修悎寤,及諸善法,明日亦應如是勤修,由是,於善欲樂相續,雖忘念中亦能精勤修上上品。此食睡行,若能無罪,具義而行,現見能遮眾多無義虛耗壽數故。如聖者無著引經,如所決擇,而為解說。如是唯除正修時中所有不共修法之外,加行正行完結中間諸應行者,從此乃至毘缽舍那,所修一切所緣行相,皆如是行,已釋中間所應行說。

 

  以何意樂睡眠有四,光明想者,謂應善取光明之相,以其光心而睡眠之,由是睡時心無黑暗

【消文】:睡眠時,心中的意念應該如何來行?分做四方面來說:一是心作光明想。睡眠時,於心間先觀想一粒如指甲般大小的白色明點,這個明點放光以後,就住在這片光中睡眠,如此睡眠的話,能破除愚痴無明,心無黑暗。

 

 

  念者謂聞思修,諸善法義,所成正念,乃至未入熟睡之際,應令隨逐,由此能令已睡沈時等同未睡,於彼諸法心多隨轉,總之睡時亦能修諸善行

【消文】:二是心住正念當中。將白天所聞思修的善法義理,作為正念,在沒有熟睡以前,心住在這些善法正念當中,然後睡眠。如此睡眠的話,就算是睡著了,也等同未睡一樣,因為心仍繫念在這些善法當中,這樣即使在睡眠時,也能修種種的善行。

 

 

  正知者謂由如是依止念時,隨起煩惱即能了知,斷除不受

【消文】:三是心住在正知當中,如果有正知力的檢查,心在依止正念時,煩惱一起,隨時就能了知,而將它斷除。

 

 

  起想有三,初者謂一切種,其心不應為睡所蔽,應以精進所攝之心,驚懾而眠,猶如傷鹿,由此睡眠,不甚沈重,不越起時,而能醒覺

消文】:四是起三種想。第一種想,是在任何情況下,心都不應該被睡眠所遮蔽,所以睡時,應該提高警覺,精進地攝心而眠,就好像受傷的鹿,為了害怕獵人的追趕,隨時處在一種警戒狀態,如此驚懾而眠。這樣的話,就不會睡得太沈重,隨時都能醒覺過來,

 

 

  二者謂作是念,我今應修,佛所開許悎寤瑜伽,為修此故,應大勵力,引發欲樂。由是能依佛所開許獅子臥式眠無增減

【消文】:第二種想,是我現在所修的悎寤瑜伽,是佛所教導開示的,應當發起大精進,以好樂之心,來修習這個獅子臥式的睡眠瑜伽,絕對不隨自己的意思,有所增減。

 

 

  三者謂應作是思,如我今日勤修悎寤,及諸善法,明日亦應如是勤修,由是,於善欲樂相續,雖忘念中亦能精勤修上上品

【消文】:第三種想,是思惟今天我勤修悎寤瑜伽,以及種種善法,明天也是同樣精勤的修,這樣日日夜夜,善法的欲樂都能相續,即使有時心生妄念,也能精勤修習上上品。

 

 

  此食睡行,若能無罪,具義而行,現見能遮眾多無義虛耗壽數故。如聖者無著引經,如所決擇,而為解說。如是唯除正修時中所有不共修法之外,加行正行完結中間諸應行者,從此乃至毘缽舍那,所修一切所緣行相,皆如是行,已釋中間所應行說。

【消文】:如果飲食和睡眠,能夠按照前面所說來實行的話,就能除去一切的過失,而合乎佛法的義理。這一世也能遮止許多無義的行持,才不致虛度時日、耗費生命。以上所說的內容,和無著菩薩引經中所說的完全相同,除了正修時,屬於不共修法的部分不同之外,其他的加行、正行、完結,以及未修中間該如何行,甚至到最後的毘缽舍那,所修的內容,都是相同的。有關「未修中間該如何行」,現在已經全部解釋完畢。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修習軌理”篇【五】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一 

 

 

道前基礎    修習軌理                054(寫字.gif

 

                         【三】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0455行〜第0496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1年44****************************************************

【課文】(04505~04505)

正行分二:一、總共修法,二、此處修法。 今初

【消文】:「正修時應如何」的第二部分是「正行」。

「正行」就是正式起修,

再分為,「總共修法」和「此處修法」。

 

 

【課文】(04506~04511)

 所言修者。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蓋從無始,自為心所自在,心則不為自所自在,心復隨向煩惱等障,而為發起一切罪惡。此修即是,為令其心,隨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緣。此復若隨,任遇所緣,即使修者,則於所欲,如是次第,修習爾許,善所緣境,定不隨轉。返於如欲善所緣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碍。若從最初令成惡習,則終生善行,悉成過失。故於所修諸所緣境,數量次第,先須決定。次應發起猛利誓願,謂如所定,不令修餘。即應具足憶念正知,而正修習,如所決定,令無增減。

 

  所言修者。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

【消文】:首先說明「總共修法」。什麼叫修呢?修就是把我們的心,安住在善所緣境上,這樣不斷的練習,就叫做修。善所緣境,就是我們所修習的內容。譬如說,修七支供養中的禮敬諸佛,就很專心把諸佛,和自身清楚的觀想出來,這時的觀想境,就是善所緣,然後把心安住在這個觀想境上,如果有昏沈或是散亂的現象,把心收攝回來,再度將它安住在所緣境上,這樣不斷的將護我們的心,修習所緣行相(內容),就叫做修。

 

 

  蓋從無始,自為心所自在,心則不為自所自在,心復隨向煩惱等障,而為發起一切罪惡。此修即是,為令其心,隨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緣

【消文】:為什麼要修呢?因為從無始以來,我們的心,是隨著第八意識的種子,遇外緣就生現行,現行再回薰到第八意識,成為未來的種子,如此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而主宰了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所以我們的心,是完全不能作主,不能自在的,只能隨煩惱的種子,不斷地發起身語意三業的惡行。修的意思,就是不斷地訓練我們心,讓它能隨自己的心意,安住在善所緣境上,不再隨煩惱或外境轉,如此才能修一切善行,成就一切功德。

 

 

  此復若隨,任遇所緣,即使修者,則於所欲,如是次第,修習爾許,善所緣境,定不隨轉。返於如欲善所緣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碍

【消文】:但是,如果你在修的時候,對於所緣境隨意的更換修習,或者是依自己所希望的數量、和次第來修的話,是沒有辦法修好的。而且不但修不成就,當我們想把心安住在善所緣境上時,反而無法任意安住,而成了修行的大障礙。

 

 

  若從最初令成惡習,則終生善行,悉成過失。故於所修諸所緣境,數量次第,先須決定

【消文】:若是一開始修行,就養成這個任意修的壞習慣的話,即使精進修行一輩子,所有的善行,也將成為過失。所以,對於修習所緣境的內容,它的數量和次第,首先要作好決定。

 

 

  次應發起猛利誓願,謂如所定,不令修餘

【消文】:一旦決定了之後,就當發起猛利的誓願。任何情況之下,都按照所定的內容、數量和次第來修,絕不修習其他。

 

 

  即應具足憶念正知,而正修習,如所決定,令無增減\

【消文】:修的時候,應該具足正念和正知力來修。對於所決定修習的內容,也絕對不任意的增減或改變(心能安住於善所緣時,是正念力;檢查自己的心,有沒有落入昏沈或散亂中,是正知力)。

 

 

【課文】(04512~04602)

 此處修法者。先應思惟依止勝利速成佛等,及不親近所有過患,謂能引發現法後世諸大苦等。次應多起防護之心,謂不容蓄,分別尊長過失之心。隨自所知,應當思惟,戒定智慧聞等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淨行相信時,應恆修習。次應思惟如前經說,於自,已作當作諸恩,乃至未發誠敬而修。

 

  此處修法者。先應思惟依止勝利速成佛等,及不親近所有過患,謂能引發現法後世諸大苦等

【消文】:其次介紹「此處修法」。修道的內容,實際上包括了從依止善知識開始,到本論最後的止觀為止,都是應當修習的部分。這裡說明修法的內容,首先是應該思惟依止善知識的殊勝利益,譬如能快速成佛等;以及不善依止善知識所有的過患,譬如能引發現世和後世的種種大苦等。

 

 

  次應多起防護之心,謂不容蓄,分別尊長過失之心。隨自所知,應當思惟,戒定智慧聞等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淨行相信時,應恆修習

【消文】:其次,應多起防護尋求上師過失的心,就是偶而現起,也應當立即停止,盡自己能力所及的,去思惟上師的戒、定、慧、多聞等功德,一定要將這個尋求過失的心念改轉過來。如此恆常的修習,一直到清淨的信心生起來為止

 

 

  次應思惟如前經說,於自,已作當作諸恩,乃至未發誠敬而修

【消文】:接下來,再思惟前面所說,應當如何發起恭敬、承事、供養善知識。對於自己已經做到的,和還沒有做到的部分,詳細的思惟檢查,多修隨念上師的深恩,而起敬重的心。如此恆常的修習,一直到真實的生起恭敬、供養、承事為止。

 

 

【課文】(04603~04607)

 後時如何行者。應將所集眾多福善,以猛利欲由普賢行願,及七十願等,迴向現時畢竟諸可願處。如是應於晨起、午前、午後、初夜,四次修習。此復初修,若時長久,易隨掉沉自在而轉。此若串習,極難醫改,故應時短,次數增多。如云:「有欲修心,即便截止,則於後次心欲趣入。若不爾者,見座位時,即覺發嘔。」若待稍固時漸延長,於一切中,應離太急太緩加行過失。由此能令障碍減少,疲倦惛沉等亦當消滅。

 

  後時如何行者。應將所集眾多福善,以猛利欲由普賢行願,及七十願等,迴向現時畢竟諸可願處

【消文】:「正修時應如何」的第三部分是「完結」。修完正行以後,應該將修行所集的所有福德、善根、依普賢行願,或七十願等內容,以猛利的欲樂心,迴向給一切眾生,希望能夠成就圓滿眾生現時和畢竟的一切願望。

 

 

  如是應於晨起、午前、午後、初夜,四次修習。

【消文】:一般修行,是一天四座,分晨起、午前、午後、初夜四次來修習。在印度,將一天的時間,分為晝夜六時。白天三時,是晨起、午前、午後;夜間三時,是初夜、中夜、後夜(中夜是睡眠的時間)。每一時是四個鐘頭。

 

 

  此復初修,若時長久,易隨掉沉自在而轉。此若串習,極難醫改,故應時短,次數增多。

【消文】:對於初修的行人,剛開始起修,時間不適合太長,如果時間過長,容易有掉舉(細的散亂),或是昏沉的現象產生。若是如此串習久了,養成了壞習慣,每次修行不是掉舉,就是昏沉,心永遠無法安住在所緣境上,久修以後,就很難改正過來。所以,在初修的時候,時間應該短,次數應該多。

 

 

  如云:「有欲修心,即便截止,則於後次心欲趣入。若不爾者,見座位時,即覺發嘔。」

【消文】:就像經論中所說的:「修到情況最好的時候,就趕快停止,這樣保有一個歡喜修行的心,等到下次再修的時候,便能很快的進入情況。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以後見到座位,就會覺得厭惡,乃至發嘔。」

 

 

  若待稍固時漸延長,於一切中,應離太急太緩加行過失。由此能令障碍減少,疲倦惛沉等亦當消滅。

【消文】:如此修習,一直到穩固了以後(所謂穩固,就是心能安住所緣),再把時間逐漸的延長。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應該遠離太急(容易散亂、掉舉),或者是太緩的過失(太緩,又容易心生懈怠)。這樣來修的話,就能減少修行上的障礙,而且疲倦、昏沉等現象,也能消除。

 

 

【課文】(04608~04612)

 未修中間如何行者。總之雖有禮拜旋繞及讀誦等,多可行事,然今此中正主要者,謂於正修時勵力修已,未修之間,若於所修行相所緣,不依念知,任其逸散,則所生德,極其微尠。故於中間應閱顯說此法經論。數數憶持,應由多門,修集資糧生德順緣。亦由多門,淨治所有違緣罪障。一切之根本應如所知,勵力守護所受律儀。故亦有於所緣行相淨修其心,及律儀戒積集資糧三法之上,名為三合而引導者。

 

  未修中間如何行者。

【消文】:「正明修法」的第二項,是「未修中間應如何」。一切的惡業,多半是由於在未修時,身心放逸而起的,所以在未修中間,應如何來行,便顯得格外重要了。

 

 

  總之雖有禮拜旋繞及讀誦等,多可行事,然今此中正主要者,謂於正修時勵力修已,未修之間,若於所修行相所緣,不依念知,任其逸散,則所生德,極其微尠。

【消文】:未修中間,雖然有禮拜、經行,以及讀誦等多種方法可修,但是最重要的是繫念正修。因為即使在正修時,非常的精進修習,如果在未修中間,對於所修的善所緣境,沒有依正念、正知力來攝持,而任其放逸、散亂的話,這樣修行所生的功德,也是微乎其微。

 

 

  故於中間應閱顯說此法經論。數數憶持,應由多門,修集資糧生德順緣。亦由多門,淨治所有違緣罪障。一切之根本應如所知,勵力守護所受律儀。

【消文】:這就是為什麼在未修中間,仍然應該修行的原因。在未修中間,究竟有那些是應該行的呢?你應該閱讀有關的經論;或者經常憶持,修集資糧、功德的方法,以增加修道的順緣;也應該修習多種淨治業障的法門,以除去障道的違緣;更應該勵力守護,所受的戒律。因為戒律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根本不立,無以成道。

 

 

  故亦有於所緣行相淨修其心,及律儀戒積集資糧三法之上,名為三合而引導者

【消文】:也有說是修習淨治業障、善護律儀戒,以及修積集資糧這三種方法,稱為「三合」,來引導行人。

 

 

【課文】(04613~04701)

 復應學習四種資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毘缽舍那之正因,所謂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應如何行。

 

  復應學習四種資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毘缽舍那之正因,

【消文】:除此之外,還應該學習四種資糧,因為它是最易引發禪定和智慧的正因。(奢摩他,是修止;毘缽舍那,是修觀)。

 

 

  所謂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應如何行。

【消文】:那四種資糧呢?

一、密護根門;

二、正知而行;

三、飲食知量;

四、精勤地修習悎寤瑜伽,就是在睡眠時,應該如何來行。

 

 

【課文】(04702~04710)

 初中有五。以何防護者,謂徧護正念及於正念起常委行。其中初者,謂於防護根門諸法,數數修習令不忘失。二者謂於正念,常恆委重而修習之。何所防護者,謂六種根。從何防護者,謂從可愛及非可愛,六種境界。如何防護,其中有二,守護根者,謂根境合,起六識後,意識便於六可愛境六非愛境,發生貪瞋,應當勵力,從彼諸境護令不生。即以六根而防護者,若於何境,由瞻視等,能起煩惱,即於此境,不縱諸根而正止息。其守護根者,是於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隨好。若由忘念煩惱熾盛,起罪惡心,亦由防護而能止息。取行相者,謂於非應觀視色等,正為境界,或現在前,即便作意彼等行相,現前往觀。取隨好者,謂於六識起後,能引貪瞋癡三之境,意識執持,或其境界,雖未現前,由從他聞,分別彼等。防護為何者,謂從雜染守護其意,令住善性,或無記性。此中所住無覆無記者,謂威儀等時,非是持心住善緣時。

 

  初中有五。以何防護者,謂徧護正念及於正念起常委行。其中初者,謂於防護根門諸法,數數修習令不忘失。二者謂於正念,常恆委重而修習之。

【消文】:第一密護根門,有五:一是以何防護。意思是說,用什麼來防護?以正念普防護;以及對於正念,起恆常殷重的修行。以正念普徧防護,是經常練習防護六根門頭的方法(六根,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如不取形相、不取隨好等。對於正念,起恆常殷重的修行,是說經常殷重地修習,讓心能住在正念當中。

 

 

  何所防護者,謂六種根。

【消文】:二是防護什麼?就是防護六根門頭。

 

 

  從何防護者,謂從可愛及非可愛,六種境界。

【消文】:三是從那裡防護?從六根面對六塵後,所產生可愛,以及不可愛的六種境界上去防護。(眼根對的是色塵;耳根對的是聲塵;鼻根對的是香塵;舌根對的是味塵;身根對的是觸塵;意根對的是法塵。)

 

 

  如何防護,其中有二,守護根者,謂根境合,起六識後,意識便於六可愛境六非愛境,發生貪瞋,應當勵力,從彼諸境護令不生。

【消文】:四是如何來防護?其中分為守護根,和以六根而防護。守護根,是說當六根面對六塵,加上了六識的分別後,意識就會對六種可愛境界生貪,於六種非可愛境界生瞋。所以守護根,就是從種種的可愛、非可愛境界當下,守護讓它不產生貪、瞋等煩惱。

 

 

  即以六根而防護者,若於何境,由瞻視等,能起煩惱,即於此境,不縱諸根而正止息。

【消文】:以六根而防護的意思,就是對於色塵、聲塵等六境來說,如果用我們的眼根、耳根去看、去聽,會引發煩惱的話,就不要對色塵、聲塵等境,放縱我們的眼根、耳根去看、去聽,如此防護,就能停止煩惱。

 

 

  其守護根者,是於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隨好。

【消文】:因此,守護根就是對於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隨好。

 

 

  若由忘念煩惱熾盛,起罪惡心,亦由防護而能止息。

【消文】:若是能以六根防護,即使因為妄念、煩惱,而起了想要造業的罪惡心,也能由於防護六根而得到平息。

 

 

  取行相者,謂於非應觀視色等,正為境界,或現在前,即便作意彼等行相,現前往觀。

【消文】:再進一步解釋,什麼是取行相呢?取行相,就是對於不應該去看、去聽的色、聲等境界現前時,心仍然向前去看、去聽。就是心取六種境界的行相。

 

 

  取隨好者,謂於六識起後,能引貪瞋癡三之境,意識執持,或其境界,雖未現前,由從他聞,分別彼等。

【消文】:什麼是取隨好呢?一旦取了六境的行相以後,意識就會引發貪(可愛境)、瞋(非可愛境)、痴(中庸境,不是可愛境,也不是非可愛境)這三種煩惱,而起了種種執著。或者是這些境界並沒有現前,而是聽別人說起,所引發的種種煩惱,也屬於取隨好。

 

 

  防護為何者,謂從雜染守護其意,令住善性,或無記性。此中所住無覆無記者,謂威儀等時,非是持心住善緣時。

【消文】:五是防護什麼呢?防護雜染。使我們的心,能安住在善性、或是無記性當中(無記性,是無所記別它的屬性,既不屬於善性,又不屬於不善性,所以另外歸屬一類,稱為無記性。無記性,又分有覆無記,和無覆無記。覆,是有煩惱的蓋覆。有覆無記,是和煩惱相應的無記性;無覆無記,是不和煩惱相應的無記性)。這裡所說,使心安住在無記性當中,指的是無覆無記性。如行、住、坐、臥四威儀動作的本身,是不與煩惱相應的,所以是無覆無記性。而不是指心住善所緣時,是無覆無記性的。

 

 

【課文】(04711~04807)

 正知而行者有二,何為所行事,於彼行正知。初中有二,謂五行動業及五受用業。其中初五之身事業者,謂若往赴所餘聚落餘寺院等。若從彼還。眼事業者,一若略覩,謂無意為先,見種種境。二若詳瞻,謂動意為先,而有所見。一切支節業者,謂諸支節,若屈若伸。衣缽業者,謂若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缽。乞食業者,謂飲食等。寺內五種受用業中,身事業者,若行謂往經行處,或往同法者所,或為法故行經於道。若住謂住行處,同法親教,軌範尊重,似尊等前。若坐謂於床等上結跏趺坐。語事業者,謂若請受,曾所未受,十二分教,分別了解。諸已受者,或自誦讀,或為他說,或為引發正精進故,與他議論所有言說。意事業者,謂諸默然,若於中夜而正眠臥,若赴靜處,思所聞義。若以九心修三摩地,若正勤修毘缽舍那,或於熱季極疲倦時,於非時中起睡眠欲,略為消遣。晝夜二業者,謂於永日及初後夜,不應睡眠。此亦顯示身語二業,言睡眠者,顯示唯是夜間之業及是意業。

 

  正知而行者有二,何為所行事,於彼行正知。

【消文】:「四種資糧」的第二是「正知而行」。分「何為所行事」,以及「於彼行正知」兩部分。

 

 

  初中有二,為五行動業及五受用業。

【消文】:「何為所行事」,是說對於做那些事情的時候,要正知而行。就是五種行動業,和五種受用業。

 

 

  其中初五之身事業者,謂若往赴所餘聚落餘寺院等。若從彼還。眼事業者,一若略覩,謂無意為先,見種種境。二若詳瞻,謂動意為先,而有所見。一切支節業者,謂諸支節,若屈若伸。衣缽業者,謂若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缽。乞食業者,謂飲食等。

【消文】:五種行動業,

一是身事業:就是身體前往其他的村莊或寺院,和從這些地方回來,這其中所做的一切行動。

二是眼事業:就是有關眼睛方面所做的事,一種是略略地看,無意間所見的種種境界;另一種是詳細的看,這是心先動念想要看,所見的種種境界。

三是一切支節業:就是身體的種種動作,如彎屈、伸直等這些事情。

四是衣缽業:就是有關接受以及使用,出家人的三衣和缽的種種事情。

五是乞食業:是指托缽求飲食等這些事情。

 

 

  寺內五種受用業中,身事業者,若行謂往經行處,或往同法者所,或為法故行經於道。若住謂住行處,同法親教,軌範尊重,似尊等前。若坐謂於床等上結跏趺坐。

【消文】:寺內的五種受用業中,一是身事業:分行、住、坐三方面來說。行,是前往經行的地方,或是同法善知識的處所,以及往返的道路等。住,是在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或是在同法的親教師、軌範師、上師、相等於善知識等人的面前。坐,是在床上或者蒲團上盤腿打坐。

 

 

  語事業者,謂若請受,曾所未受,十二分教,分別了解。諸已受者,或自誦讀,或為他說,或為引發正精進故,與他議論所有言說。

【消文】:二是語事業:對於已經請求教授,或是還沒有接受教導的十二分教內容,分別的去了解。已經接受教導的部分,不論是自己讀誦,或者是為他人解說,還是為了能更精進的求了解而和他人共同議論,這所有的言說,都屬於語事業(十二分教,是將一切佛經,分為十二種種類各各的名稱:

  一、修多羅:是契經,經典當中直接宣說法義的長行文。由於是契於理、契於機的經典,所以稱為契經。

  二、祇夜:譯作重頌。就是為了重宣長行中的義理,所作的偈頌。

  三、伽陀:譯作孤起頌。就是不依長行,直接作的偈頌。

  四、尼陀那:譯作因緣。就是經中所說,見佛聞法因緣,以及佛說法教化因緣的地方。

  五、伊帝目多:譯作本事。就是佛說弟子過去世因緣的經文。

  六、闍多伽:譯作本生。是佛說自身過去世因緣的經文。

  七、阿毘達磨:譯作未曾有。是記載佛現種種神力,不可思議等事的經文。

  八、阿波陀那:譯作譬喻。就是經中所說,有譬喻的地方。

  九、優婆提舍:譯作論義。就是以佛法的道理來論義問答的經文。

  十、優陀那:譯作自說。就是無人問,而佛自說的經文。

  十一、毗佛略:譯作方廣。是宣說方正廣大之真理的經文。

  十二、和伽羅:譯作授記。是佛於菩薩授成佛之記的經文。)。

 

 

  意事業者,謂諸默然,若於中夜而正眠臥,若赴靜處,思所聞義。若以九心修三摩地,若正勤修毘缽舍那,或於熱季極疲倦時,於非時中起睡眠欲,略為消遣。

【消文】:三是意事業:沒有從事身、語二業的時候,就是在靜止沉默時,心中所作的種種事。比如在中夜睡眠的時候;或是往靜僻處,思惟佛法義理的時候;或者是以九心修禪定的時候;或正在勤修觀行的時候;以及熱季時,因為極度疲倦,在不該睡眠的時間起了睡眠欲,想辦法消除睡意的時候。(九心,是從引發禪定,到得定的九個次第。

  一、內住:是將心定於一個所緣的目標上。

  二、續註:是繼續延長定於目標的時間。

  三、安住:是當心由妄念向外馳散時,重新再回到所緣的目標上。

  四、近住:是斷除了散亂以後,心更能專注在所緣的目標上。

  五、調伏:能得正定,心生喜悅,由此可知正定的功德。

  六、寂靜:由於能調伏煩惱,所以知道散亂以及貪欲等五蓋的過失。

  七、最極寂靜:連最微細的昏沉和掉舉,也能極力的排除。

  八、專注一境:心能完全的專注在一個境界上。

  九、平等住:心自然的定於禪境上,不用特別留意或感覺,而是任運自然的保持定境。)

 

 

  晝夜二業者,謂於永日及初後夜,不應睡眠。此亦顯示身語二業,言睡眠者,顯示唯是夜間之業及是意業

【消文】:四、五是晝夜二業:晝業,指白天和初夜後夜,這些不應該睡眠的時間,這也是指身語二業,在做些什麼事情。夜業,是指中夜睡眠的時間,也是指意業,在從事什麼活動。

 

 

【課文】(04808~04906)

 於此十事正知行者,謂隨發起若行動業,或受用業,即於此業先應住念,不放逸行。由彼二種所攝持故,應以何相而正觀察,如何方便而正觀察,即以是相,如是方便觀察正知。此中復有四種行相,初謂於其身事業等十種依處,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處以是行相,如是觀察,譬如於其往返事業,如律所說,往返行儀,正了知已,即於其時正知現前,行如是事。二謂於其何種方所,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觀察,譬如行時,應先了知沽酒等處,五非應行,除此所餘是可行處,於彼彼時,安住正知。三謂於其何等時分,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時,以如是相如是觀察,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後不可,既了知已,即如是行,爾時亦應安住正知。四於所有此諸事業,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應於其爾所事業,以如是相,如是觀察,譬如宣說行時應當極善防護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學處,悉當憶念。總之所有若晝若夜一切現行,悉應憶念,了知其中,應不應行,於進止時,一切皆應安住正知,謂我現前正行如是,若進若止,若如是行,則現法中不為罪染,沒後亦不墮諸惡趣,諸道證德未獲得者,即住能得正因資糧。

 

  於此十事正知行者,謂隨發起若行動業,或受用業,即於此業先應住念,不放逸行。

【消文】:「正知而行」的第二部分,是「於彼行正知」。就是在從事前面所說,五種行動業,以及五種受用業的時候,心要住在正念當中,正知而不放逸行。

 

 

  由彼二種所攝持故,應以何相而正觀察,如何方便而正觀察,即以是相,如是方便觀察正知。

【消文】:用正念和正知,來攝持一切身等十業。看看應該是用什麼行相來作觀察,以什麼方法來作觀察,就以這個行相和方法來觀察,清楚的了知所作的一切。

 

 

  此中復有四種行相,初謂於其身事業等十種依處,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處以是行相,如是觀察,譬如於其往返事業,如律所說,往返行儀,正了知已,即於其時正知現前,行如是事。

【消文】:這裡是以四種行相來作觀察,就是對於身事業等十種內容,應該以什麼行相、方法來作觀察,就以什麼行相、方法來觀察。譬如,第一種行相,是對於往、返的事情作觀察,就應該如戒律中所說,往、返的種種行儀,先了知以後,就在往、返的時候,心住正念,正知地行這些事。

 

 

  二謂於其何種方所,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觀察,譬如行時,應先了知沽酒等處,五非應行,除此所餘是可行處,於彼彼時,安住正知。

【消文】:第二種行相,是對於所去的地方處所,應該以什麼行相、方法來作觀察,就以什麼行相、方法來作觀察。譬如,在行之前,就應該先知道賣酒、歌舞場、戲院、達官顯貴之家等五個場所,是出家眾不應該去的地方,除了這五個處所,其餘就是可以去的地方,所以在前去這些地方時,心中都是安住在正念正知當中。

 

 

  三謂於其何等時分,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時,以如是相如是觀察,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後不可,既了知已,即如是行,爾時亦應安住正知

【消文】:第三種行相,是對於做這些事情的時間,應該以什麼行相、方法來作觀察,就以什麼行相、方法來觀察。譬如,行頭陀行的出家眾,中午之前可以到村莊內托缽,中午以後就不能再到村莊上去,既然知道這個規定以後,在行托缽的時候,就應該安住在正念正知當中,絕不踰越而行。

 

 

  四於所有此諸事業,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應於其爾所事業,以如是相,如是觀察,譬如宣說行時應當極善防護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學處,悉當憶念

【消文】:第四種行相,是對於所有做的事情,應該以什麼行相、方法來作觀察,就以什麼行相、方法來觀察。譬如,出家眾在進入達官顯貴的家中時,應當善於防護自己的心念,所以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應該極力地憶念正知。

 

 

  總之所有若晝若夜一切現行,悉應憶念,了知其中,應不應行,於進止時,一切皆應安住正知,謂我現前正行如是,若進若止,若如是行,則現法中不為罪染,沒後亦不墮諸惡趣,諸道證德未獲得者,即住能得正因資糧

【消文】:總而言之,不論白天、還是晚上,對於一切所做的事情,都應該清楚地了知,那些是該做、那些是不該做,在言行舉止、進退當中,心也都應該安住在正念正知當中,知道我現在正在做什麼,該繼續、還是該停止等等。如果每天都能這樣正知而行,這一世當中,就不會被罪業所染污,死後也不會墮三惡道,對於還沒有證道、功德還沒有圓滿的修行人來說,如此正知而行,也正是在積聚證道、功德的資糧。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修習軌理”篇【四】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一 

 

道前基礎    修習軌理          054(寫字.gif

 

                         【二】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0431行〜第0454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1年43****************************************************

 【課文】(04310~04312)

 無上供者:「我以廣大」等一頌。言有上者,謂世間供,此中乃是諸菩薩等,神力所變微妙供具。頌後二句,於前一切,不具足此二句義者悉應加之。是說敬禮及諸供養所有等起及其境界(此與漢文稍有出入)。

 

 無上供者:「我以廣大」等一頌。

【消文】:供養支中的第二種供養,是無上供,是屬於出世間的供養。在普賢十大願王中說:「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徧供養諸如來。

 

 

  言有上者,謂世間供,此中乃是諸菩薩等,神力所變微妙供具。

【消文】:前面的上供,是指世間的供養。這裡的無上供,是聖者們所作的供養,所供養的是世間所沒有的東西。如普賢菩薩所供的如意寶樹、八功德水、甘露瓊漿等,這些都是菩薩們以神通力所變現出來的微妙供具。

 

 

  頌後二句,於前一切,不具足此二句義者悉應加之。是說敬禮及諸供養所有等起及其境界(此與漢文稍有出入)。

【消文】:偈頌中的最後兩句,在前面所有偈頌中,不具足這兩句意義的,都應該加上去,這樣才能說明修禮敬支和供養支時,所有和普賢行願力相應的淨信心,和種種所現的境界(這個部分和漢文稍有出入)。

 

 

【課文】(04313~04402)

 悔罪支者:「我昔所作」等一頌。依三毒因身等三事,其罪自性謂我所作,此復具有親自所作,及教他作,或於他作而發隨喜。總攝一切說「諸惡業。」應念此等所有過患,悔先防後,至心懺除,則昔已作,斷其增長,諸未來者堵其相續。

 

  悔罪支者:「我昔所作」等一頌。

【消文】:七支供養中的第三支,是悔罪支。在普賢十大願王中說:「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依三毒因身等三事,其罪自性謂我所作,此復具有親自所作,及教他作,或於他作而發隨喜。

【消文】:過去所造的種種惡業,都是由無始以來,貪、瞋、痴三毒的緣故,才會造下身業(殺、盜、婬)、語業(妄語、離間語、惡口、綺語),以及意業(貪、瞋、痴)。造惡業的罪性是指「我所作」,這當中又包括了親自作、教他作,或是見他人作時發隨喜等情況。

 

 

  總攝一切說「諸惡業。」應念此等所有過患,悔先防後,至心懺除,則昔已作,斷其增長,諸未來者堵其相續。「我昔所造諸惡業」

【消文】:是說我過去所造的種種惡業。這裡的諸惡業」,實際上含攝了一切的惡業在內。應該多思惟這些惡業所有的過患,一方面懺悔先前所作的,另一方面防護將來不再造,唯有至心的懺除往昔所作的惡業,才會斷其增長,將來會再造的,也能防止它再相續。

 

 

【課文】(04403~04404)

 隨喜支者:「十方一切」等一頌。隨念此五補特伽羅所有善利修習歡喜,猶如貧者獲得寶藏。

 

 隨喜支者:「十方一切」等一頌。

【消文】:七支供養當中的第四支,是隨喜支。普賢十大願王中說:「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隨念此五補特伽羅所有善利修習歡喜,猶如貧者獲得寶藏。

【消文】:在這個偈頌當中,是隨喜一切眾生、聲聞乘的有學及無學、緣覺乘的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菩薩這五種對象,對於這五類眾生所有的功德修隨喜心,就像貧窮的人,突然獲得寶藏,那樣的歡喜踴躍。

  修隨喜,主要是對治嫉妒。如果常修隨喜,就能除去因嫉妒他人所引起的煩惱,漸漸生起平等的善心。它的果報,是能感得大眷屬,成就喜悅不厭足相,就是連外道眾生,見了都會心生歡喜。

 

 

【課文】(04405~04406)

 勸請轉法輪支者:「十方所有」等一頌。謂於十方剎土之中,現證菩提,獲得無著無障碍智,未經久時,變爾許身,勸請說法。智軍阿闍黎作「現證菩提」而為解釋。

 

  勸請轉法輪支者:「十方所有」等一頌。

【消文】:七支供養當中的第五支,是勸請轉法輪支。普賢十大願王中說:「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世間燈,是佛的德號之一(燈有破暗的功能)。

 

 

  謂於十方剎土之中,現證菩提,獲得無著無障碍智,未經久時,變爾許身,勸請說法。

【消文】:這個偈頌的意思是說,在十方的一切國土之中,只要是有人現證菩提,已經獲得了無執著、無障礙的佛智時,我就馬上前去勸請。變現出種種不同的身相,來到初成佛者的面前,勸請說法,為眾生轉妙法輪。

 

 

  智軍阿闍黎作「現證菩提」而為解釋。

【消文】:智軍阿闍黎,把這一支,當作「現證菩提」來解釋。

 

 

【課文】(04407~04408)

 請住世支者:「諸佛若欲」等一頌。謂於十方剎土之中,諸欲示現般涅槃者,為令發起一切眾生究竟利益,現前安樂,故變無量身,勸住佛剎,微塵數劫,不般涅槃。

 

  請住世支者:「諸佛若欲」等一頌

【消文】:七支供養當中的第六支,是請佛住世支。普賢十大願王中說:「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謂於十方剎土之中,諸欲示現般涅槃者,為令發起一切眾生究竟利益,現前安樂,故變無量身,勸住佛剎,微塵數劫,不般涅槃

【消文】:這個偈頌的意思是說,在十方的一切國土之中,只要是想示現涅槃的,我都會為了一切眾生究竟的利益,和現前的安樂,變現無量身,前往勸請住世,久經如微塵數劫的時間,不要入涅槃。

  一般說來,佛示現涅槃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和眾生的因緣盡了。就是自己所應度化的眾生,都已經度化了;還沒有度化的眾生,也已經作好了將來度化的因緣。也可能是佛與另一個世界的眾生,因緣已經成熟,要去教化,所以在這個世界,不得不示現涅槃。

第二個原因是,眾生怠惰。因為世間的眾生,有喜新厭舊的通病,若是見到佛能常住世間,永遠不滅,便會起種種放逸、懈怠、憍慢、恣縱、厭倦的心,對於佛法不能生起難遭之想,更不能勇猛精進的行種種功德,所以佛為了警覺怠惰的眾生,不得不示現涅槃。

 

 

【課文】(04409~04501)

 迴向支者:「所有禮讚」等一頌。以上六支善,表舉所有一切善根,悉與一切有情共同,以猛利欲樂迴向令成大菩提因,永無罄盡。如是了解,此諸文義,意不餘散,具如文中所說而行,則能攝持無量德聚。此中禮敬供養勸請請白隨喜五者,是為順緣,積集資糧,悔者是除違緣,淨治罪障。隨喜支中一分,於自造善,修歡喜者,亦是增長自所作善。其迴向者,是使積集,淨治長養諸善,雖極微少,令增廣多。又使現前諸已感果將罄盡者,終無窮盡,總之攝於積集淨治增長無盡三事之中。

 

  迴向支者:「所有禮讚」等一頌

【消文】:七支供養當中的最後一支,是迴向支。普賢十大願王中說: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以上六支善,表舉所有一切善根,悉與一切有情共同,以猛利欲樂迴向令成大菩提因,永無罄盡

【消文】:迴向時,是將前面的禮敬諸佛(包括稱讚如來)、廣修供養、請佛住世、轉妙法輪、隨喜功德、懺除業障這六支,所修的一切善根,所有的功德,完全不把它認為是自己所有,而將它作普遍廣大的迴向,迴向給一切的有情眾生,以猛利的欲樂心,希望眾生早日成佛,如此作迴向,也使這個成就大菩提之因的功德及善根,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

修迴向,主要是對治邪見,能除去狹劣的障礙,因此成就廣大善根。我們所修行的功德、善根,很容易壞失,主要是因為慢心(對自身的成就起了我慢)、悔恨(行善了以後,又起追悔心)和瞋恚的緣故,如果能隨時修迴向,就能防止功德的喪失。若是能毫不執著的,把功德和一切眾生共享,就像一滴小水滴,滴入了大海水,就連上面所說三種功德喪失的原因,都無法損壞它了。倘若沒有迴向,所有的功德,只能感得人天有漏小果,而無法成就無上菩提無漏之因。

 

 

  如是了解,此諸文義,意不餘散,具如文中所說而行,則能攝持無量德聚

【消文】:關於七支供養的內容,已經說明完畢,對於文中的涵義,應該儘量力求了解,然後照著所說的方法,至誠專一的去行,如此就能攝持無量無邊功德。

 

 

  此中禮敬供養勸請請白隨喜五者,是為順緣,積集資糧

【消文】:七支供養當中,禮敬、供養、勸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隨喜這五支,是屬於修道的順緣,能積集資糧。

 

 

  悔者是除違緣,淨治罪障

【消文】:悔罪支,是去除修行的違緣,主要是淨治罪障。

 

 

  隨喜支中一分,於自造善,修歡喜者,亦是增長自所作善

【消文】:隨喜支,是對一切眾生的功德修隨喜,雖然自己沒有作善,也同樣有隨喜的功德。若是對於自身所造的善業,修隨喜的話,也是在增長自己的善根。

 

 

  其迴向者,是使積集,淨治長養諸善,雖極微少,令增廣多。又使現前諸已感果將罄盡者,終無窮盡,總之攝於積集淨治增長無盡三事之中

【消文】:最後的迴向支,是使積集資糧,淨治罪障、和修隨喜所長養的種種善根,雖然原本很少,能令增廣增多。又能使眼前感果將盡的善業,變得永無窮盡,總而言之,它含攝了積集資糧、淨治罪障、和增長無盡這三方面的功能。

 

 

【課文】(04502~04504)

 次令所緣明了顯現,供曼陀羅,應以猛利欲樂,多返祈禱,謂:「維願加持,從不恭敬善知識起,乃至執著二種我相,所有一切顛倒分別,速當滅除。從敬知識,乃至通達無我真實,所有一切無顛倒心,速當發起。及其內外一切障緣,悉當寂滅。」

 

  次令所緣明了顯現,供曼陀羅,應以猛利欲樂,多返祈禱

【消文】:六加行法,第六是祈求加持。為了使修行圓滿成就,應多供曼陀羅(曼陀羅,是諸佛的壇城,表示最圓滿的報土。一般的供養曼達,是觀想宇宙中最殊勝的寶物,拿來供養諸佛菩薩,以積聚資糧。

最簡單的是七供:須彌山、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日、月。

最長最複雜的是三十七供:須彌山、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身洲、勝身洲、貓牛洲、勝貓牛洲、諂洲、上儀洲、勝邊洲、有勝邊洲、寶山、如意樹、滿欲寶牛、自長糧殼、寶輪、如意盤、王后寶、大臣寶、象寶、馬寶、將軍寶、寶藏瓶、嬉女、鬘女、歌女、舞女、花女、香女、燈女、塗女、日、月、寶傘、尊勝幢),並且以猛利的欲樂心,多番的祈求加持。

 

 

  謂:「維願加持,從不恭敬善知識起,乃至執著二種我相,所有一切顛倒分別,速當滅除

【消文】:這樣祈禱:「希望諸佛菩薩加持我,淨除修行的違緣。從不恭敬善知識的罪業開始,到我執、法執而引起的一切顛倒分別為止,這所有的罪業,都能快速地滅除。

 

 

  從敬知識,乃至通達無我真實,所有一切無顛倒心,速當發起

【消文】:也希望諸佛菩薩加持我,增長修行的順緣。從恭敬善知識的善業開始,到通達人無我、法無我的真實義,遠離一切的顛倒分別心為止。這所有的善業,都能快速地發起。

 

 

  及其內外一切障緣,悉當寂滅。」

【消文】:以及希望諸佛菩薩加持我,使內外一切的障難因緣,都能摧毀、寂滅。」一般的障難,分為內障難、外障難和密障難三種。

內障難:如病災、魔難、乏食等;

外障難:如惡友的引誘、兵災、王難等;

密障難:如修行時心生怠惰,或貪、瞋等煩惱習氣爆發等過患。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修習軌理  ”篇【三】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一 

 

 

道前基礎    修習軌理          054(寫字.gif

 

                         【一】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0418行〜第0439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1年42**************************************************** 

【課文】(04108~04109)

略說修習軌理分二:一、正明修法,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別。 初中分二:一、正修時應如何,二、未修中間應如何。  初中分三:一、加行,二、正行,三、完結。  今初

【消文】:有關親近善知識,是修道的根本。

第一部份,「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已經講完了,

第二部分,是「總略宣說修持軌理」。

  「總略宣說修持軌理」分二:

一是:正明修法,

二是:破除此中邪妄分別。

正明修法當中,又分為正修時應如何、未修中間應如何兩個部分。

  正修時應如何,再分為加行、正行、完結三項。

首先介紹加行的部分。

 

 

【課文】(04110~04203)

 初加行法有六,乃是金洲大師傳記,謂善灑掃所住處所,莊嚴安布身語意像。由無諂誑求諸供具,端正陳設。次如聲聞地中所說:「從昏睡蓋,淨治心時,須為經行。除此從餘,貪欲等蓋,淨治心時,應於床座,或小座等,結跏趺坐。」故於安樂臥具,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隨宜威儀。既安住已,歸依發心,決定令與相續和合。於前虛空明現觀想,廣大行派,及深見派,傳承諸師。復有無量諸佛菩薩,聲聞獨覺,及護法之眾為資糧田。又自相續中,若無能生道之順緣,積集資糧,及除逆緣淨治業障二助緣者,唯勵力修所緣行相之正因,亦難生起。是故次應修習七支以治身心,攝盡集淨諸扼要處。

 

  初加行法有六,乃是金洲大師傳記,

【消文】:首先的六加行法,是金洲大師所傳。

 

 

謂善灑掃所住處所

【消文】:六加行法,第一是將住處或佛堂打掃乾淨。就是先佈置一個清淨的地方,準備正式起修。

 

莊嚴安布身語意像。由無諂誑求諸供具,端正陳設。

【消文】:六加行法,第二是安置莊嚴的三寶像。身語意像,就是佛、法、僧三寶。分別指佛像、經典、善知識像。佛像放置在佛堂的中央,經典置於佛像的右方,善知識像、或舍利塔、鈴杵等,放在佛像的左方。這裡的左右方,是和佛像同一個方向來說的。

有了莊嚴的三寶像後,再於三寶像前獻上八種供養,這八供的排列,是面對佛像由左至右:水、水、花、香、燈、塗、果、樂。

第一杯水,是供養給佛的飲用水。供養的功德,是可以得到佛法智慧的甘露。供的時候可以祈求,願一切眾生都能解除乾渴之苦,享有清淨的智慧法露。

第二杯水,是供養給佛的沐浴水,洗濯佛足用。供養的功德,是藉此洗濯的水,以清淨我們眾生身、語、意的染污。供的時候可以祈求,願一切眾生都能清淨身、語、意三業,並消除所有修行的障礙。

第三是花,用來莊嚴佛的壇城。供花可以去除眼根對美色的貪執。它的功德是可使相貌端嚴,並能清淨住處。供的時候可以祈求,願一切眾生都能得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並且身心常居淨土中。

第四是香,供香可以去除鼻根對嗅香的貪執。它的功德,是可以清除持戒的障礙、增長持戒的功德,並彌補破戒的缺失。供的時候可以祈求,願一切眾生都能持戒清淨。

第五是燈,供燈的功德,是可以破除無明的黑暗,開顯內在的智慧光明。供的時候可以祈求,願一切眾生都能開顯光明,具足佛般的智慧。

第六是塗香,供塗香可以去除對身體的貪執。它的功德,是可以清除身體的障礙,使五官、四肢健全。供的時候可以祈求,願一切眾生都能身無殘障,諸根具足。

第七是果,供養食物可以去除舌根對美味的貪執。它的功德,是可以得到禪修時的喜悅。供的時候可以祈求,願一切眾生都能以禪悅為食,並且法喜充滿。

第八是樂,供養音樂可以去除耳根對美好音聲的貪執。它的功德,是能夠聽聞法音。供養的時候可以祈求,願一切眾生都有機會聽聞佛法,並願法音常鳴,法輪常轉。

  三寶像及八供物的來源,必須是清淨的。不是以諂曲、欺騙、不正當的方式所獲得。供養時如果能夠具足三清淨、三無量的條件,就會積聚真實的功德。三清淨,是指供養的對象、自己的心,以及供養物這三者都要清淨。這裡所供養的對象,是有助眾生解脫輪迴之苦的三寶,當然是清淨的。自心的清淨,是指供養時毫不吝惜,並且是為了所有眾生,希望他們都能離苦得樂,以此動機、發心而獻供。供養物的來源,必須不是以偷、騙、搶或不善動機,以及違法等手段所獲得的財物。三無量,是指供養的對象無量、自心的無量,以及供養物的無量。供養的是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所以對象是無量的。供養時的心,是為了無量無邊的眾生而獻供,所以自心是無量的。供養時,觀想無量無邊的供養物充滿虛空,所以供養物是無量的。

 

 

  次如聲聞地中所說:「從昏睡蓋,淨治心時,須為經行。除此從餘,貪欲等蓋,淨治心時,應於床座,或小座等,結跏趺坐。」故於安樂臥具,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隨宜威儀。

【消文】:六加行法,第三是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坐。應該如聲聞地中所說的:「開始修行時,如果昏沈睡眠蓋起來的話,就要經行,絕對不能坐在那邊打瞌睡,以免養成壞的習慣,以後一上座就落入昏沈中。經行,有快步經行和慢步經行,就是起來走一走,或者用冷水洗臉,等去除這個昏沈蓋以後,再開始經行。除了昏睡蓋以外,其餘的四蓋(貪蓋、瞋恚蓋、掉舉惡作蓋、疑蓋),用盤腿打坐修對治的方法去除。」就是坐在蒲團或者坐具上,以七支坐法,修種種對治的方法。跏趺坐,是腿雙盤,沒有辦法雙盤的話,用半跏趺坐,就是單盤,也可以用散盤,隨自己舒服的情況而定。五蓋,是修禪定時,障礙不能得定的五種蓋覆。有關對治五蓋的法門,一般是以修不淨觀來對治貪欲蓋;修慈心觀來對治瞋恚蓋;修經行或觀日月光明等相來對治昏沈睡眠蓋;修數息法來對治掉舉惡作蓋;修因緣觀來對治疑蓋。

 

 

  既安住已,歸依發心,決定令與相續和合。於前虛空明現觀想,廣大行派,及深見派,傳承諸師。復有無量諸佛菩薩,聲聞獨覺,及護法眾為資糧田。

【消文】:六加行法,第四是修歸依、發心。身體盤腿坐好了以後,修歸依和發菩提心。顯教是修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這個三歸依,密教則再加上歸依上師為四歸依。為了令自身的身、口、意,能與三寶相應,所以在自己面前的虛空中觀想歸依境,作為歸依和發心的對象。這個歸依境的內容,可依照自身所修的傳承來決定。本論的傳承為廣行及深見派的結合,因此觀想宗喀巴大師在中間,右邊是彌勒及廣行派的諸位菩薩圍繞,左邊是文殊及深見派的諸位菩薩圍繞。周圍還有無量的諸佛菩薩、聲聞、獨覺、以及護法等眾圍繞。先唸三歸依或四歸依文以後,加唸大乘的不共歸依:「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歸依,我以所修諸善根,為利有情願成佛。」發心,就是發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是我今願使一切有情具足樂及樂因;悲無量心,是我今願使一切有情皆離苦及苦因;喜無量心,是我今願使一切有情皆得無苦的究竟涅槃樂;捨無量心,是我今願使一切有情離冤親憎愛入於平等捨心。

 

 

  又自相續中,若無能生道之順緣,積集資糧,及除逆緣淨治業障二助緣者,唯勵力修所緣行相之正因,亦難生起。是故次應修習七支以治身心,攝盡集淨諸扼要處。

【消文】:六加行法,第五是修七支供養,目的在於淨除業障、積聚資糧。為了要使我們的身心,能夠持續安住在清淨中,如果沒有積集資糧,以增長修道的順緣,和淨治業障,以去除障道的逆緣,即使是勵力的修止、修觀,定慧也很難生起,所以應該修習七支供養,以調治身心,因為它攝盡了一切積集資糧和淨除業障的要點。

 

 

【課文】(04204~04206)

 其禮敬支中,三門總禮者,謂所有等一頌。非緣一方世界及一時之佛,應緣十方過去當來及現在所有一切諸佛,以至誠心,三業敬禮,非隨他轉。智軍阿闍黎釋中云:「此復若僅頂禮一佛,所有福德,且無限量,何況緣禮爾許諸佛。」

 

其禮敬支中,

【消文】:七支供養中的第一支,是禮敬支,等於十大願王中的禮敬諸佛和稱讚如來。

 

 

  三門總禮者,謂所有等一頌。非緣一方世界及一時之佛,應緣十方過去當來及現在所有一切諸佛,以至誠心,三業敬禮,非隨他轉。

【消文】:以身語意三門的總禮敬來說,在普賢十大願王禮敬諸佛的偈頌當中,是這麼說的: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徧禮盡無餘。從這段頌文當中,我們知道禮敬的對象,不是緣一方世界,也不是緣一時之佛,而是普緣十方,以及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所有一切諸佛,以至誠的心,最清淨的身語意三業,來修禮敬,不隨外境或煩惱轉。

 

 

 智軍阿闍黎釋中云:「此復若僅頂禮一佛,所有福德,且無限量,何況緣禮爾許諸佛。」

【消文】:智軍阿闍黎釋中說:「如果僅是頂禮一佛,所得的福德已經是無可限量,更何況是頂禮十方三世無量的諸佛。」

 

 

【課文】(04207~04210)

 三門別禮中身禮敬者:「普賢行願」等一頌。謂以方時所攝一切諸佛,以意攀緣,如現前境。變化自身等諸佛剎,極微塵數,而申敬禮。此復是於諸境,所有普賢妙行,發淨信力,由此信力,發起禮敬,一身頂禮其福尚大,況以爾許身業禮敬,其福尤大,智軍阿闍黎所釋也。

 

 三門別禮中身禮敬者:「普賢行願」等一頌。

【消文】:以身語意三門,行分別禮敬當中,關於身禮敬,在普賢十大願王中說:「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徧禮剎塵佛。意思是說:「由於普賢菩薩的大行、大願、大威神力,使自己普現於一切如來前,以完成禮敬諸佛的心願;同時也將自身化現為無量身,每一位佛前,都有一個自身行禮敬,如此無量無邊的自身,同時禮敬無量無邊的佛。

 

 

  謂以方時所攝一切諸佛,以意攀緣,如現前境。變化自身等諸佛剎,極微塵數,而申敬禮。

【消文】:就是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用心觀想出來,就像現在眼前。同時也將自身變化為等同諸佛的數量,這個數量就是把一切佛土,都碎為微塵,每一微塵代表一佛,面對如此無量無邊的佛,而修敬禮。

 

 

  此復是於諸境,所有普賢妙行,發淨信力,由此信力,發起禮敬,一身頂禮其福尚大,況以爾許身業禮敬,其福尤大智軍阿闍黎所釋也

【消文】:而且這些觀想出來的境界,是藉由普賢菩薩的大行、大願、大威神力,所產生出來的淨信力,再由此淨信力,發起禮敬。能以此淨信力,以一身頂禮一佛,福德已經很大了,何況是以無量身,來頂禮無量的佛,所獲得的福德就更大了,這是智軍阿闍黎所作的解釋。

 

 

【課文】(04211~04212)

 意敬禮者:「於一塵中」等一頌。謂於一一微塵之上,皆有一切塵數諸佛安住菩薩圍繞會中,應發勝解,隨念諸佛,所有功德。

 

  意敬禮者:「於一塵中」等一頌。

【消文】:以身語意三門分別禮敬當中,關於意敬禮,在普賢十大願王中說:「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在每一粒微塵之中,都有如微塵數般的無量諸佛,各各處在無量的菩薩眷屬會中;在這無窮盡的法界,也如這無量無盡的微塵數一般,深信每一粒微塵當中,都充滿了諸佛。

 

 

  謂於一一微塵之上,皆有一切塵數諸佛安住菩薩圍繞會中,應發勝解,隨念諸佛,所有功德

【消文】:就是在每一粒微塵之上,都有如微塵數般多的諸佛,安住在菩薩眷屬的圍繞當中,應當發起淨信心,隨念諸佛所有的功德。包括如何生起菩提心;如何修積集資糧、淨除業障;如何圓滿證得菩提;成佛如何轉法輪等功德,心生歡喜,如實讚歎。

 

 

【課文】(04213~04302)

 語敬禮者:「各以一切」等一頌。謂於諸佛功德勝譽,不可窮盡,化一一身,有無量首,化一一首,有無量舌,以微妙音而稱讚之。此中音者,即是讚辭,其支分者,謂因即是舌根,(此與漢文稍有出入。)海者是繁多辭。

 

  語敬禮者:「各以一切」等一頌

【消文】:以身語意三門分別禮敬當中,關於語敬禮,在普賢十大願王中說:「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我各以超出辯才天女的微妙舌根,每一舌根,各出無盡的音聲海,每一音聲,在普出無盡的妙言辭;如此盡於未來一切劫的時間,來讚歎諸佛甚深的功德海。

 

 

  謂於諸佛功德勝譽,不可窮盡,化一一身,有無量首,化一一首,有無量舌,以微妙音而稱讚之。此中音者,即是讚辭,其支分者,謂因即是舌根,(此與漢文稍有出入。)海者是繁多辭。

【消文】:由於諸佛的功德勝譽,無量無邊、不可窮盡,所以必須化現無量身,每一身有無量個頭,每一個頭,有無量的舌根,每一個舌根再以微妙的音聲、言辭,來稱讚如來。這其中的「音」字,是形容稱讚的言辭,由於是舌根的緣故(這和漢文稍有出入)。「海」,是形容繁多的用辭。

 

 

【課文】(04303~04309)

 供養支中,有上供者:「以諸最勝」等兩頌。最勝華者,謂人天等處,所有眾多希有散華,鬘謂配貫種種妙華。此二種中,皆有一切,或實或假。伎樂者,謂諸樂具若弦若吹,若打若擊。塗香者,謂妙香泥。勝傘蓋者,謂諸傘中諸勝妙者。燈燭者,謂香油等氣香光明,及摩尼寶有光明者。燒香者,謂配眾香,或唯一種所燒然香。勝衣服者,謂一切衣中最勝妙者。最勝香者,謂妙香水供為飲水,以氛馥香徧三千界所熏水等。末香者,謂妙香末可撒可燒,或積為堆,或畫壇場,支配顏色形量高廣等妙高峰。聚者加於前文一切之後,有眾多義及莊飾義並種種義。

 

  供養支中,有上供者:「以諸最勝」等兩頌

【消文】:七支供養的第二支,是供養支。分上供與無上供兩種。上供,是屬於世間的供養,在普賢十大願王中,有兩個偈頌,是有關上供的:「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最勝華者,謂人天等處,所有眾多希有散華,鬘謂配貫種種妙華。此二種中,皆有一切,或實或假

【消文】:頌中最勝華者,就是供養人間、天上,各種上妙稀有的奇花。鬘,是指花鬘,用種種上妙花朵串成的花環,可配帶在頸上或身上。這兩類的花,可用真實的花朵供養,或者用觀想各種殊勝奇妙的花來獻供也可。

 

 

  伎樂者,謂諸樂具若弦若吹,若打若擊

【消文】:伎樂者,是指音樂的供養。無論是以管弦吹奏,還是用打擊所發出的音樂,都可以拿來供養。

 

 

  塗香者,謂妙香泥

【消文】:塗香者,是香物和水調和後,用以塗在佛的身上或腳上,以表示恭敬。

 

 

  傘蓋者,謂諸傘中諸勝妙者

【消文】:傘蓋者,是供在佛面前或頂上的寶蓋,是所有傘蓋中最勝妙的。

 

 

  燈燭者,謂香油等氣香光明,及摩尼寶有光明者。

【消文】:燈燭者,是由香油等點燃,而發出的光明;或者是摩尼寶珠、夜明珠、日、月、鏡子等能發光的,都可以拿來供養。

 

 

  燒香者,謂配眾香,或唯一種所燒然者。

【消文】:燒香者,是由多種香和合而成,或者純粹只用一種香,所製成的線香和盤香,用來點燃供養佛。

 

 

  勝衣服者,謂一切衣中最勝妙者。

【消文】:勝衣服者,是用寶石或者花朵所製成的衣服,也有用如意樹的纖維所織成的衣服,是一切衣中最勝妙的。

 

 

  最勝香者,謂妙香水供為飲水,以氛馥香徧三千世界所熏水等。

【消文】:最勝香者,是最殊勝的香水,這個作為飲水用的妙香水,香氣能徧滿三千大千世界。

 

 

  末香者,謂妙香末可撒可燒,或積為堆,或畫壇場,支配顏色形量高廣等妙高峯。

【消文】:末香者,是香粉末,可以用來灑在佛身上表示崇敬;也可以用來燃燒供佛;或者是用堆積的方式,作成壇城;或者配上各種的顏色,形量高廣就如同須彌山一般(須彌山,是諸山之王,全山總高為八萬由旬。須彌,梵語音譯,意譯是妙高的意思)。

 

 

  聚者加於前文一切之後,有眾多義及莊飾義並種種義。

【消文】:「聚」字,可以加在前文的每一個供養物之後,如最勝華聚,鬘聚,伎樂聚……,有「眾多」的意義,以及「莊飾」的意義,並且也有「種種」的意義。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修習軌理 ”篇【二】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  消文

 

 

 

         菩薩.jpg  

  道前基礎    修習軌理

 

 

【八】

   

08070班 第5

組長:陳長城消文

 

第57頁 13行~ 第58頁 13行                                       消文日期:2009年8月10日

*****************************************

 

【課文】(05713) 又,能令心堅固安住一所緣境勝三摩地(之)所有違緣(主)要有二種,謂沉及掉。

【消文】:此外,能夠使心堅固安住於一所緣境殊勝三摩地(的),所有違緣當中,最主要的有兩種,也就是沉沒與掉舉。這段本文把標點符號調整並加插「之」字之後,意思就非常明白了。簡單地說,沉沒與掉舉是障礙專注一所緣勝三摩地的兩個主要原因。

 

 

是中,若有猛利無間見三寶等功德之心,則其沈沒極易斷除。以彼對治即是由見功德門中策舉其心。定量諸師多宣說故。若有無間猛利能見無常苦等過患之心,則其掉舉極易斷除。以掉舉者是貪分攝散亂之心。能對治彼,諸經論中讚厭離故。

【消文】:指心在沉掉的時候,如果具有強烈而不間斷去思惟三寶、上師等功德的心,那麼就非常容易斷除惛沉的心。因為沉沒的對治(方法)就是從思惟功德而端正修行者的心。許多確實有修行成就的大師都是如此宣說。如果具有不間斷而強烈地思惟無常、諸苦等過患的,那麼就非常容易斷除掉舉的心。因為掉舉就是被貪念所攝的散亂心。能夠對治掉舉的方法,各經論中都讚歎是厭離心。宗大師在這段本文闡釋如何對治沉沒與掉舉。

 

 

(05803)是故從於知識修信,乃至淨修行心以來,若有幾許眾多熏修,即有爾許速易成辦智者所喜妙三摩地。又非但止修,即諸觀修亦須遠離掉沈二過,將護修習。

【消文】:因此,從親近善知識修習信心開始,一直到清淨修行菩提心之間,如果有多少薰習修行,就有多少迅速容易成就智者所喜歡的妙三摩地。而且不僅是止修而已,即便是各種觀修亦必須遠離掉舉與沉沒這兩種過患,並且進行守護修習。宗大師在此段本文中鼓勵行者有幾分薰習,就能有幾分速易成辦妙三摩地,並且強調止修觀修都必須斷除沉掉二過患。

 

 

此教授中,諸大善巧先覺尊長,隨授何等應時所緣,為令於其所緣法類起定解故,由師教授引諸經論應時之義,更以先覺語錄莊嚴環繞其心,圓滿講說。

【消文】:這部教授當中,每一位善知識,論講授哪一種相應時機所緣的法類,為了使學子能夠對其相應的法類生起堅定信解,(都是)先由上師根據諸經論講授相應時機的法義,然後再以祖師古德的語錄莊嚴環繞經論的心要,使得講說趨於圓滿。宗大師介紹善知識都是根據經論講授應時之法義,並且補充祖師古德的語錄,使學子能對其相應法類生起定解,使講說圓滿。

 

 

又如說云:「若善說者為善聽者宣講演說,如法會中所變心力,暗中獨思難得生起。」善哉,誠然。故不應謂此是修時方略策勵,以此所說「聞思之時、修行時者。」即是計執說眾多法與正修持二時相違之邪分別故。

【消文】:又如這些善知識常說的:『如果有善講說法義的善知識為善聽聞的行者宣講演說正法(的話),那麼在這種場合下的法會中,令行者轉心的效果,一個人私底下獨自思惟是達不到的。』這句話對極了。所以不應該說,這些等到修行階段的時候再來稍微策勵,所以,如果有人說「聞思的時候(如何如何)、修行的時候(如何如何)。」這樣就是邪分別,執意把說眾多法和實際修行看成兩個獨立不相干的階段。宗大師引述許多善知識常說的話,教誡行者若執「聞思之時、修行之時」的觀念,就是一種顛倒想、邪分別。

 

 

(05810)然能了解一切講說皆為(ㄨㄟˊ)修持者,實屬少際。故能略攝所應修事,亦可別書。

【消文】:然而,能夠了解所有的講說內容都是修持內涵的人,實在是少數,實在是少數。所以,能夠簡略地把應該修持的內涵,另外著書闡釋(,那是最好不過的了)。讀到這裡,我心中思惟著,或許宗大師此時此刻發現《廣論》中所講說的一切修習軌理,並不是一般凡夫所能循序漸進修習的,所以才有這段感慨,也因此決定另外再造《略論》。不過,也不必氣餒,目前雖然沒有能力化《廣論》中的修習軌理為實修次第,若能夠好好理解文義,亦不愧對自己的暇滿人身。

 

 

(05811)能不能現一切至言皆教授者,唯是於此修習道理,獲與未獲決定知解隨逐而成。況於法藏諸未學者,縱於經咒廣大教典諸久習者,至修道時,現見多成自所學習經論對方。此亦雖應廣為決擇,然恐文繁故不多說,破於修理諸邪分別已廣釋訖

【消文】:能不能體會所有的經論都是教授,完全要看對於這套修習軌理,是不是獲得決定的信解而定。對於未學經論的暫且不談,縱使是對於廣大的顯密教典修習很久的人,在修持的時候往往多數都變成原先所學習之經論的對立者。關於這方面雖然也應該廣泛地闡釋決擇,然而恐怕要佔很大的篇幅,所以就不再多說了,關於修習軌理的第二科,也就是破除此中邪妄分別 ,到這裡全部詳細闡釋完畢了。宗大師為修習軌理總結,只有對修習軌理獲得決定信解,才能體會一切至言皆教授的道理。大師指出,許多經久修習顯密廣大教典的人,往往在修持的時候棄捨所學習的經論,沒有學習經論的人就更不用提。

 

 

 

 

本論次篇:暇滿(059)。預定8/15刊登

 

 修習軌理(完畢)  

  

 

 “暇滿”篇【一】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  消文

 

       菩薩.jpg 

 

道前基礎    修習軌理

 

 

【七】

   

 

第57頁 6行~ 第57頁 13行                                       消文日期:2009年8月7日

*****************************************

 

 

 

【課文】(05706)如是成已,隨所欲修若止若觀,於彼屬意無大劬勞,即能成辦。如是觀修,即是成辦無分別定勝方便故

消文】:指諸垢淨除好樂善法之後,就可以隨自己的意思去修習,修止也好,修觀也好,對他所相應的法門,不必太費力氣,就能夠成就,依照以上的方式觀修,就是成就無分別定的殊勝方便。宗大師在此做一小結,教誡修行者只要如理如法地思惟觀察,淨除諸垢,好樂善法,不論止修也好,觀修也好,都能夠成就無分別定。

 

 

 

 

如是亦如聖無著云:「譬如黠慧鍛師或彼弟子,若時為欲淨除金銀一切垢穢,於時時中火燒水洗,柔輭隨順,現前堪能成辦彼彼妙莊嚴具。......

【消文】:這也就是無著菩薩所說的:『譬如聰明善巧的鍛工或他的徒弟,如果要淨除金銀中的一切雜質,經常以火燒水洗的方式處理,使得金銀的質地變得柔軟易彎曲,最後呈現出可以打造成種種妙莊嚴具的體性。宗大師引《瑜伽師地論》證成前面的闡釋內容。

 

 

 

 

黠慧鍛師若彼弟子,隨所了知,順彼工巧以諸工具,隨所欲樂妙莊嚴相,皆能成辦。

 【消文】:聰明善巧的鍛工或他的徒弟,根據他們自己所知道的技術,運用所知道的技術,藉由各種工具,按照自己所喜歡的妙莊嚴相,都可以做到。這段本文還是《瑜伽師地論》中所宣說的比喻。

 

 

 

 

如是諸瑜伽師,若時令心由不趣向貪等垢穢而生厭離,即能不趣染汙憂惱;若時令心由於善品愛樂趣向,即生歡喜。次瑜伽師為令其心於奢摩他品或毘缽舍那品加行修習,即於彼彼極能隨順、極能安住,無動無轉,如為成辦所思義故,皆能成辦。

【消文】:同樣的道理,每一位瑜伽師,如果經常令自心不趣向諸黑惡品,而生起厭離心,就能夠不趣向染汚之憂惱;如果經常令心趣向諸白淨品,好樂修習白善法,就能夠生起歡喜心。此外,瑜伽師如果使自心對奢摩他品或毘缽舍那品努力修習,就對奢摩他或毘缽舍那能夠非常隨順、非常能夠安住,其心就不隨外境動搖或轉變,如果要成辦所思惟的真義,都能夠成辦。宗大師以瑜伽師比喻黠慧鍛師或其弟子,只要經常令心不趣諸黑惡品,生起厭離心就可不受憂惱染汙。經常令心趣向諸白淨品,就能生歡喜心。如果使自心能努力修習者摩他品也好,毘缽舍那品也好,就能夠極隨順奢摩他或毘缽舍那,心就非常能夠安住而不受外境動轉。那麼,所思惟的內涵都能夠成辦。

 

 

 

“修習軌理”篇【八】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 消文

 

菩薩.jpg

 

道前基礎    修習軌理

 

 

【六】

   

第56頁 9行~第57頁 5行                             消文日期:'09年08月07日(五)

***************************************

 

 

諸於修理見解極狹者,作如是言,若以觀慧,極多思擇而修習者,則能障礙,專注一緣勝三摩地,故不能成堅固等持。

許多對於修行道理認知過於狹隘的人,作出這樣的主張,如果以觀慧的方式,進行非常多的思惟簡擇來作為修習,那麼對於專注於一所緣境的殊勝三摩地將會形成障礙,以致於無法達到堅固的等持。這段:宗大師先引述對於修行道理見解狹隘的人之主張,接下來將予以駁斥破除。

 

此當宣說。若謂其心於一所緣,如其所欲,堪能安住此三摩地,先未成辦現新修時,若數觀擇眾多所緣,定則不生。乃至其定未成以來,於引定修,唯應止修,亦是我許。

關於這項主張,我一定得好好說明。如果說修行者的心在一所緣境,能夠依照他所希求的而安住這個三摩地,在此之前不曾修得,而現在才剛開始修禪定的話,如果就採取不斷觀察許多所緣境,那麼,絕對無法修得三摩地。因此在成辦三摩地以前,對於引生三摩地之修行,只應該安住修,這也是我所贊成的觀點。這段宗大師表示於定未成以前,新修時唯應止修的觀點也是大師所承許的。

 

若謂引發如是定前,觀修眾多即許是此定障礙者,是全未解大車釋論宣說引發三摩地軌。

  如果說在引發前面提到的殊勝三摩地之前,觀修許多所緣境就會變成得三摩地之障礙,這顯然根本不了解諸大乘釋論中所闡述的引發三摩地之修持軌理。宗大師前段也認同新修時唯應止修的主張,但是緊跟著大師要舉例駁斥引發定前觀修眾多乃定障礙之言論,認為這是由於根本不了解《瑜伽師地論》所闡述的內容所致。

 

謂如黠(ㄒㄧㄚˊ)慧鍛師,將諸金銀數數火燒,數數水洗,淨除所有一切垢穢,成極柔輭堪能隨順,次作耳環等諸莊嚴具,如欲而轉堪能成辦。

譬如聰明的鍛工,(黠(ㄒㄧㄚˊ)慧=「聰慧靈敏」鍛師=「俗稱鍛工」。從事金屬加熱後進行鍛造加工的人。)把許多的金銀不斷地以火燒,不斷地用水冷卻洗滌,藉此淨除金銀中的所有雜質,使得質地變得非常柔軟,因而能夠隨意變形,接下來就可以鑄成耳環之類的種種莊嚴的飾品,這樣一來,就可以隨心所欲地達成目的。宗大師闡釋鍛師成辦諸莊嚴具的製程,諸金銀藉由不斷地火燒水洗,垢穢得以淨除,體性得以堪能隨順,轉為堪能如欲成辦諸莊嚴具。

 

如是先於煩惱、隨惑及諸惡行,如在修習諸黑業果、生死患等時中所說,應以觀慧數數修習彼等過患,令心熱惱,或起厭離,以是作意如火燒金,令意背棄諸黑惡品,淨此諸垢。

類似黠慧鍛師(聰明的鍛工)的作法,首先要對根本煩惱、隨煩惱、以及種種的惡行,煩惱,根本煩惱,即即貪、瞋、無明、慢、見、疑等六大煩惱。因為相對於接下來的隨惑,所以這裡的煩惱是指根本煩惱,又作「本惑、根本惑」。依照(將來)在修習種種黑業果、生死過患等階段中所說的軌理,應以觀慧不斷地思惟它們(指諸黑業果、生死患等)的過患,使自己的心對它們生起熱惱或厭離,以這種方式思惟,就好像鍛師以火燒金的鍛造法,使自己的心意識棄捨種種的黑惡品,達到淨除種種垢穢的成就。宗大師先以黠(ㄒㄧㄚˊ)慧鍛師比喻,教誡修行者首先應該不斷地思惟種種黑惡品的過患,以生起厭離心,達到淨除種種垢穢的成就。

 

如在修習知識功德、暇滿義大、三寶功德、白淨業果及菩提心諸勝利等時中所說,以觀察慧數數修習此等功德,令心潤澤,或令淨信。以此作意,如水洗金,令意趣向諸白淨品,愛樂歡喜,以白善法澤潤其心。

譬如在修習善知識功德(即前面已闡釋過的親近善士),以及即將一一闡釋的暇滿義大、三寶功德、白淨業果以及菩提心諸勝利等階段中所說的軌理,以觀察慧不斷地修習這方面的種種功德,使我們的心獲得潤澤功德,或者生起清淨的信心。以這種方式思惟,就好像聰明的鍛工以水洗金,可以使我們的心意識趣向種種的善法類,而且對善法類產生好樂歡喜心,如此即是以白淨善法潤澤我們的心。前面宗大師以火燒比喻,要修行者背棄諸黑惡品。現在宗大師教誡修行者要依照親近善士、暇滿、皈依三寶、深信業果及菩提心勝利等各階段所說軌理,令心趣向白善法。就好比聰明的鍛工以水洗金一般。

 

 

 

 “修習軌理”篇【七】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