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消文
卷三 道次引導 【四】
《師父口述錄音版》
北 08 秋070班 第5組
組長:陳長城 編輯
第70頁13行~第72頁10行 編輯文日期:2009年10月31日
*****************************************
【課文】:(07013) 次為斷執二我縛故,以見決定無我空義。次應將護無謬修法,成辦慧體毘缽舍那。
【師父口述】:次為斷執二我縛故,以見決定無我空義。那麼到前面為止所說的,所發的世俗菩提心,集聚資糧,那麼這個世俗菩提心,所以能夠圓滿,成菩提果須要一個什麼?須要大智,要證得實相,證得實相,換句話說空性,所以等到你發了大菩提的願心,受了菩薩戒,集聚了資糧,再下面進一步,那個時候就要證勝義菩提心,勝義空,證得勝義菩提心的最一剎那,最前一剎那,就是見道--初地菩薩,那麼前面應該學什麼呢?就是學這個,這個時候正要斷我執、法執,真的要想斷這個,一定還有正確的方便善巧,那這個時候怎麼辦呢?要以見決定無我空義,所以先了解這個兩種執,我這個東西本身是沒有的,在理智上面先正確的了解,了解了以後,
次應將護無謬修法,成辦慧體毗缽舍那。那麼了解了以後,照你所了解的去修,所以說前面是,每一個部分都是,聞、思,把思所了解的慧,照著去修,那個時候才能夠得到修相應慧,那麼現在你修的內容是什麼?是毗缽舍那,是空性,達到這個,驗證真實通達無我的空性,那個時候就是初地菩薩了,那時候勝義菩提心的開始。
【師父口述錄音】:請點擊
【課文】:(07101) 如道炬釋說,除修止觀,學習律儀學處以下,是為戒學。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為心學。毘(ㄆㄧˊ)缽(ㄅㄛ)舍那,是為慧學。復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資糧,依世俗諦所有之道,廣大道次。發起三種殊勝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資糧,依勝義諦甚深道次。應於此等次第決定,數量決定,智慧方便,僅以一分不成菩提,發大定解。
【師父口述】:如道炬釋說,除修止觀,學習律儀學處以下,是為戒學。那麼,重新我們又分過,回過頭來,我們平常說,前面叫戒定慧,大乘叫六度萬行,實際上,這個開合不同,總說起來還不外乎那個戒定慧三學,那麼所以說,從律儀以下這個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這個屬於戒學。
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為心學。或者是定學。
毗缽舍那,是為慧學。總之就是戒定慧三學。
復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資糧,依世俗諦所有之道,廣大道次。那麼我們另外一個分類,說從那個奢摩他以下,這個叫方便分,集聚的是福德資糧,這依什麼呢?依世俗諦的道,這是指廣大道。
發起三種殊勝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資糧,依勝義諦甚深道次。那麼然後呢,我們發起這個殊勝慧什麼?有聞思修慧,這個是般若分,這個智慧資糧,這個智慧資糧依什麼?依這個勝義諦,甚深道,平常我們說,這個是廣大行,這個是深見行,這個是智慧行,這個是福德行,那麼因地當中是這樣,果地當中呢?二足尊,兩樣東西足了,福足慧足,那就是佛。
應於此等次第決定,數量決定,智慧方便,僅以一分不成菩提,發大定解。關於上面這個次第,這個次第當中,我們要了解,數量是包括他的質跟量,質、量、次第,要清楚明白,你單單修智慧,單單修一分,不可能成就,關於這個完整的道理,要發大定解,平常我們說定解、定解,他現在又加一個大定解,這個的確是要學這個大菩提心,這一點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所以他這個地方說大定解還有個道理,就是說現在我們走的時候,不是馬上就走,只是說,對於你將來走的整個的這一條路的大綱,確定的認識,而且絕不動搖,然後呢因為你認識了,進一步找到你下手的地方,你下手的時候卻是跟你相應的,一門深入,那個時候才真的談得到一門深入,有深可入,道理很清楚,平常我們說一門深入、一門深入跑到門口停在這裡,說叫一門深入,其實呢沒有,裡邊一點東西都沒有,深到那裡去?不過我們不要輕視,平常就一般來說的話,他還是,因為我們信得過,到了見了阿彌陀佛他當然把所有的東西告訴我們,這個本身是沒有錯的,錯在那裡呢?就是前面說過的,你將來去了以後一定還要學他,所以不要現在因地當中排拒了一切,排拒了一切你到了時候,那個種子還在那裡拿不掉的,這個是他真正重要的概念,這是以前說過,以後有機會還會提他。
【師父口述錄音2】:請點擊
【課文】:(07105) 由如是理,欲過諸佛功德大海,佛子鵝王是由雙展廣大方便圓滿無缺世俗諦翅,善達二種無我真實勝義諦翅,乃能超過。非是僅取道中一分,如折翅鳥所能飛越。如入中論云:「真俗白廣翅圓滿,鵝王列眾生鵝前,承善風力而超過,諸佛德海第一岸。」
【師父口述】:由如是理,欲過諸佛功德大海,佛子鵝王是由雙展,廣大方便,圓滿無缺,世俗諦翅,善達二種,無我真實勝義諦翅,乃能超過。所以有這樣,我們曉得,要想達到諸佛功德大海的彼岸,這個是誰做的?那是佛子,這個將來是怎麼辦呢?修學佛子,將來圓滿成就,鵝王就是佛,你要走到這條路,該怎麼辦呢?因地當中要雙展兩個大翅膀,一個翅膀是廣大方便圓滿無缺的世俗諦,圓滿,世俗諦圓滿就增上生圓滿,就是你的報身報土圓滿,然後呢所以保證你圓滿的原因,還要什麼啊?還要這無我的真實義,空性,所以能夠圓滿報身報土要靠空性;而反過來,空性本身是法身,那個法身所以圓滿,也要靠這個世俗諦。這兩個是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的,乃能夠超過這個佛法的功德大海。
非是僅取道中一分,如折翅鳥所能飛越。只取當中一分,像一個翅膀不可能的。
如入中論云:「真俗白廣翅圓滿,鵝王列眾生鵝前,承善風力而超過,諸佛德海第一岸。」這個鵝王引導一切眾生向前,展什麼?展兩個翅膀,一個是真諦,一個是俗諦,真諦是白,俗諦是廣,白就是清淨,徹底圓滿;廣就是廣大無遺。這個圓滿了,然後呢承善風力,要善巧的行持,然後這個超過諸佛的德岸,這個是最第一,這引論上面。
【師父口述錄音】:請點擊
【課文】:(07108) 如是以諸共道淨相續已,決定應須趣入密咒。以若入密速能圓滿二資糧故。設若過此非所能堪,或由種性功能羸劣,不樂趣者,則應唯將此道次第,漸次增廣。
【師父口述】:如是以諸共道淨相續已,決定應須趣入密咒。你要前面這個共道,真正的「淨相續已」四個字,這個對於我們修學密教的人,就應該有個認識了。反過來同樣的,密教的道理到那時候,等到你能夠達到這個程度,那個程度請問是什麼?如果你真的前面這個做到,你往生的話是上品上生,上品上生的條件是什麼?發勝義菩提心,就是這樣!所以真正修學密法,拿我們現在說,我灌了個頂,修密了,實在是對他不了解,那個時候你有了這個條件了,然後你要學密了。所以說平常一般八地的菩薩,通常說經常都是學密,然後特殊的,初地就開始學,那個時候可以學密了,快速的應該那個時候開始學起,所以我說善財童子一生取辦,大概就是這個榜樣。這個地方很清楚很明白了,所以說要把這個前面的共道,到那個時候成共道,上士也是共道,為什麼?這個前面那個上士本來是大乘的,不共道,可是不共道顯教也要走,密教也要走,可是顯教單單走這個,再上面就不走了,所以那部分對密教來說也叫做共道。你一直到了這個時候,那個時候你要趣入密咒,為什麼?
以若入密速能圓滿二資糧故。因為你進入密教的話,很快速的圓滿兩個資糧,福德資糧、方便資糧,所以為什麼顯教要走兩大阿僧祗劫,密教能夠一生取辦的,真正的概念在這裡。如果你們有了這個正確的圓滿的認識,那就對這個東西不懷疑了,否則的話你一定會懷疑的,我們普普通通馬馬虎虎的人,居然就這麼隨便念幾個咒就一生取辦了,那不要說顯教裡面誤解,密教裡也沒這個講法的,這我們要清楚。
設若過此非所能堪,或由種性功能羸劣,不樂趣者,則應唯將此道次第,漸次增廣。說,假定說過此以後,過此什麼?就是當前面這個共道,在超過不是我們能力,覺得不想,或者種性或者功能,種性就是個人的習性,有很多人就是不歡喜這個,那也沒辦法,以及他種種其他的條件比較不如,不願意走這個,那個時候沒關係,你就慢慢的顯教,一步一步來,次第一步一步走吧這個這樣,那麼這個是說大乘的共道,進一步,上去學密還要什麼呢?
【師父口述錄音】:請點擊
【課文】:(07110) 若入密咒者,則依知識法勝出前者,依咒所說應當隨行,以總一切乘,特密咒中,珍重宣說故。次以根源清淨續部,所出灌頂成熟身心。爾時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儀,應甯捨命如理護持。特若受其根本罪染,雖可重受,然相續已壞,功德難生,故應勵力,莫令根本罪犯染著。又應勵防諸支罪染,設受染者,亦應悔除,防止令淨,以三昧耶及諸律儀,是道本故。
【師父口述】:若入密咒者,則依知識法勝出前者,依咒所說應當隨行,以總一切乘,特密咒中,珍重宣說故。如果我們正式要密咒的話,對這個密教裡面依知識這個法,比前面要來得超勝,要來得殊勝,因為這個密教裡邊,特別鄭重的宣說這一點,這個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前面我們所說的這一個,一般都是很重要,但是密教裡邊特別重要,關於這個道理我想把本論講完了以後,我會詳細的說一下,非常詳細的給大家說一下,眼前的再單獨的說一說。
平常我們,現在有幾種情況,有一種呢修學佛法根本不曉得要善知識的,那個實在是顛倒,錯誤到絕頂,那麼然後呢我們學了以後,這個善知識這麼重要,慢慢的樣樣都是靠善知識的,這個又有毛病,所以他上面告訴我們有如孝子心,這是沒有錯,他下面有一句話記得不記得啊?要有這樣的德相的人前面,那個時候你這個鼻子的肉才可以給他,記得這句話嗎?所以做弟子的人必須要什麼?正住以外還要具慧,具慧以外還要希求,希求以外還要恭敬,這個裡邊具慧很重要,你自己要辨別得出來,他是否真善知識,要辨別這個還不簡單,就這樣。你能夠辨別了,到那個時候,然後你把那個鼻子肉交給他,絕對沒問題,昨天晚上講的,你真正的跟那個善知識,他為什麼他兩個跟著善知識的,一個人自修,結果跟善知識的,遠超過自修的,為什麼?現在我們可以體會到,今天再說一遍,這個原因就這麼簡單,因為平常我既然修,說明什麼?我是個凡夫,不是很簡單,很清楚?修行佛法必須要的第一個條件正知見,你凡夫的正知見,就算體會到了一點,煩惱來了,就遮蓋住了,就算你這個正知見有也不完全,你能夠依靠著善知識,以他的眼睛作眼睛,那不是你的修行嗎?的的確確是最佳的引導嗎?不是很清楚嗎?所以現在我們很多修行人,關起門來自修,不曉得自己在無明窟裡面大作惡夢,不知道,這個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不過這個條件記住,這個善知識本身你要辨別得清楚,如果不是個善知識,你這個鼻子跟著他那完了,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所以真正學密教,這個條件要求得非常高,你想這初地的菩薩他還有不知道的嗎?但是反過來初地的菩薩居然還要依靠,可想而知,道理在什麼地方?反過來說也很簡單,初地的菩薩要修成佛地還要兩大阿僧祗劫,如果你這個圓滿的話,你就不要再修了,所以初地的菩薩還要依靠善知識,我們現在凡夫居然不要依靠了,請問你怎麼修?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呢?要我們進一步了解,平常我們起心動念,的的確確都在什麼?煩惱當中,在我見當中,所以你覺得對,你已經錯到十萬八千里以外了,大家想想看對不對?在這個行相,你愈到後來對本論了解得愈多,你會很清楚很明白,本論之所以好他不是說一定本論好,你們看不管是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不管那一個大經大論,裡邊說得很清楚,可惜的是,哪一本論拿出來,一百卷,現在我們這裡只有二十卷,總共只有二十幾卷,而且有人說,這個文字這麼難懂,那是你們沒有認真看過,如果你們認真去看過的話,我想你們回過頭來看這個論還最容易懂的,你不妨去看看瑜伽師地論,你們幾個人能夠看懂,不要說瑜伽師地論,俱舍論你看懂了,我佩服你,這現觀莊嚴論,識量論,那你根本根本連他做夢都不要夢,這樣,這千真萬確的,我們怎麼可以了解這個真正的法相?所以你真正的了解了,這些概念就很清楚很清楚了。所以他這個地方告訴我們,真正密乘為什麼這麼重視?因為他果位,因為讓你一生馬上成就,所以你真正要想成就得愈快、愈近、愈好的話,那個善知識絕不可少,所以這個善財童子示現的那個榜樣,清清楚楚,然後那個龍女跟那個舍利弗大迦葉尊者之間那個對比擺在那裡,清清楚楚,你可以自己去選,這個完全是我們自己,你好樂那一個這個沒關係,你走那一個都對,裡邊的是非辨清楚了,然後去選,現在我們這個地方說,密教怎麼辦?說密教真正要上去的時候,那個時候又要重新找善知識,前面那個固然有了,所以善財童子十信滿信上去的時候,來個文殊菩薩,告訴他你下面要去找善知識了,這個裡邊有很多特殊的義意,我現在這裡隨便說一下。
我們現在總覺得善知識難找,真正的不是善知識難找,具相弟子難找,你只要具相,我們只要自己具相的話,用不著去找,文殊師利菩薩會跑來找我們的,等到你做到善財童子那樣的話,那個時候文殊師利菩薩也跑得來告訴你,某人啦,你現在要怎麼做了,華嚴經說得清清楚楚,你還嫌不相信嗎?所以在這個地方,為什麼我鼓勵大家,一開始不要、千萬不要責備別人,你這個業障不淨除的話,根本談不到,你能夠把這個業障淨除掉了,資糧集積夠了話,善知識到那個地方會找你的,對不對?在經論上說的很清楚很明白這樣。而眼前我們那些眼前的人他是個凡夫,卻是我們的善知識,為什麼?就在這個凡夫跟前你練習,經過你練習,把你的布施、持戒、忍辱通通做好了,恭敬心也提起來了,那些人幫助你提起這個來,幫助你成佛,不是善知識嗎?這很清楚,現在像我們做生意人一樣,你嫌他們窮,沒有這些窮人你生意還做不成呢!你開了個店他不買你東西,你生意就做不成,這不是很明白嗎?我們現在真正修學佛法的人都對這種概念都顛倒,實在是可惜,所以真正重要的,你有了正知見,自然很願意辦到,所以平常我們說,誦菩薩戒,說這個,說人家的過失很難,謗四眾好像很容易犯,你真正了解了以後,持這個戒實在很容易,不要說四眾的過你不會,就是一個普通的四不像的人,你看見了也憐憫他,也同情他,你要恭敬他,一個菩薩你當然要恭敬他,這個很清楚,因為你了解得很清楚,你恭敬他,這結果是使你好處,他這麼苦難讓你成佛,你還不感激他嗎?我們現在繼續下去,好。
次以根源清淨續部,所出灌頂成熟身心。找到了善知識以後,那個時候他就來跟你灌頂了,灌頂的時候什麼?根源清淨續部四個字,這個根源清淨要兩個,第一個灌你頂的這個人,灌的這個法,真實圓滿的傳承都是這樣,所以本論一開始先說,造者的殊勝,然後呢法的殊勝,他這個有什麼好處?這個帶給你的真東西,眼前我們坐在這個地方,把那個手一撥,那個燈都亮了,天黑沒有了,然後手一撥,那個電扇開了,把你的熱拿走了,這個地方一撥,這個東西來了,這麼簡單,是那麼簡單,但是要幾個條件?你要把裡邊的東西,一一完全做好,還要到外面那根高壓電線把他接一下,這個就是外面引進來的這個,你不要以為這麼接一接很容易,你也跑得去讓一個破銅爛鐵一接的話,一點用場都沒有,這個很清楚很明白。要接進來這個東西,本身的根源是如實相應的,如實相應的就是根源清淨,所以我們灌頂的這個人本身,絕對要是高明,所以真正要到了密教你才了解,密教的真正上師是佛現的凡夫相,這是所以為什麼你侍候這個密教的老師,能夠產生最大的積資淨罪的道理,昨天晚上我們講過了,今天再說一遍,主要你平常供養的話,拿我們凡夫心的話就看對方,因為我們沒辦法生起這個一切智智相應心量,如果說你生起了一切智智相應心量,你隨便拿一個最沒有用的東西,所謂一塊錢供養,產生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然後你供養,供養一個佛,跟供養一隻狗,功德是無量無邊,因為你的一切智智相應心,我們做得到?做不到,凡夫,因為凡夫所以我們要淨除罪障,要積聚資糧,那個時候完全看被供養的對象,你絕不可能供養三千大千世界,我們哪有這種力量?那我們只有眼前的,那個時候對方的成就愈高,你得到的功德愈多,而現在我們現在看見的佛,是什麼?化身佛,而密教的真正善知識,他生的個凡夫相,他是報身佛,當然功德他大m這個我也可以舉個簡單的比喻,就好像我們做個佣人一樣,我們要侍候他,那個化身,什麼狀態?我譬如說,現在我們這個地方有個總統,那個總統他家裡面也有個佣人,這個佣人也是侍候,這個什麼?家裡邊的,在家裡侍候他,還有一個是官方的,那個總統府的總統,同樣的是一個人,總統府的侍候者,叫做侍衛長。請問這個家裡面這個佣人權力大,還是那個侍衛長的權力大?那個侍衛長權力跟部長一樣大,那個部長看見了他,還要向他低三分頭。
部長看見了他,還要向他低三分頭。如果是家裡的佣人的話,外面看見了,你就是佣人,這很明白,對不對?了解不了解?我是處處地方用這種很現實的道理告訴你們,所以碰見這樣的地方,你要了解,我不是說這個地方鼓勵你們去學密,不,不要,密教現在雜亂得一蹋糊塗,大家不懂得道理,你一去的話,多半會出毛病,我在這地方特別說明的,我們了解道理的話我們很穩,現在安安全全走我的路子,持戒,念佛,這個最好,但是對他們千千萬萬不要隨欲毀謗,他如果願意走的我非常讚歎,如果你自己有力量去走的非常好,可是對這個外面不了解的時候,千萬不要妄加批評,這是我們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你怎麼曉得他到底本地什麼風光?反過來說他所以去冒牌,為什麼要冒牌?他好嘛!一個冒牌的人絕對不願意冒一個小偷,為什麼?這個小偷不值錢嘛!我又不願意冒一個強盜,我今天冒一個大官,表示這個大官值錢嘛!所以他為什麼願意說冒這種,我是一個大上師,表示大上師好,對嗎?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有真的、有冒牌的,你弄不清楚,你隨隨便便去排斥的話,對你生的是害處,想想看這個道理對不對?所以真正的,不要說佛法,科學裡面也在說,真正的科學只能說我眼前只了解我眼前所了解的,其他的我不看見,不看見的東西我不能否定他,這個是最正確的,所以世間的真正的聖人都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就是不知道,修學佛法最正確的方法,這裡順便一提。
那麼說前面灌頂,灌頂成熟我們的身心,能夠把這個一灌的話,你把真正的成佛果位上的身口意三業種子放到你身心上面,你只要做得相應,你馬上可以顯出效果來,像剛才說那根電線往裡面一接,你只要你裡邊那些東西一好的話,馬上就燈亮了,說實在的,真正要叫你把電造起來的話,那我們沒有一個人有這個能力的,不要說這個核子發電廠要幾十億這不可能的,叫你買部發電機,普通的我們都沒有這個力量,千真萬確的事實對不對?所以這個為什麼密教裡頭都靠十方一切諸佛的這個傳承的力量,說到這裡,順便一件小事情一提,我們現在說得不到佛菩薩的這樣的灌頂嗎?加持嗎?怎麼得不到,在我們真正下腳第一步就得到,這是什麼?出家,戒的真的殊勝就在這裡,這個大家不懂,戒是什麼?十方一切諸佛的清淨幢相,而且這個戒只有佛制千真萬確,現在我們往往人太聰明了,說這個佛制這個戒是這樣,現在時代不同你不要守,話有沒有道理?它有道理的,佛制這個戒的確是因事、因地而制,但是他背後有一個特質是什麼?十方一切諸佛的內涵在,是像那個接電線一樣,接進來是你這房間裡邊一百支光只亮一百支,你這個房間裡面有一台馬達他只能亮在馬達,但是這個電本身確有這麼大的功效,如果你能夠了解這個尊重這個戒法,一心恭敬的話,你就能夠完全得到他圓滿的這個加持,這是個不可思議的,所以我們了解這個道理以後,一定要這麼說,我是愚癡凡夫,現在因為我的業力使然這些我作不到「一心恭敬」萬一真的作不到「一心慚愧」你有這樣的心情的話,你很容易將來力量增大的時候,當你力量增大幾分它那個加持就進來幾分,你很快就得到這個成果了,千萬不要我們自作聰明,這個樣的,那對我們自己最大的損失,這個屬於他的灌頂的真實意義,所以得到戒體我們灌的時候是這樣的,受戒了,要這樣殷重心去,尤其是南山道宣律祖他真了不起,所以這個北傳的一直非常強調,說現在這一支北傳的一支珍貴無比,他為什麼啊?他就把這個特質告訴我們,這個等到將來以後說戒的時候我們要了解,說南傳好不好?好,絕對好,我們絕不忽視它,非常精彩,但是北傳的特質我們千萬不要,注意這個概念很重要很重要。
爾時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儀,應寗捨命如理護持。那個時候它密教也有它灌頂的叫三昧耶,那個三昧耶叫誓句,我們不要誤解,這個誓句,平常說,我說、我發誓這個樣,所以凡是密教裡邊你得到了這個東西以後有很多護持,因為凡是護持它是受那個三昧耶的約束它來護持你,真正重要的它為什麼護持你?因為你遵守這個約束,就像我們跟人家訂了一個合同一樣,你要求人家履行這個合同,你必須自己守要,然後你犯了規,破了犯了,你說你怎麼不照規矩來,這個話說不通的,這個密教的三昧耶戒很難持的,這個我們要知道,但是你認真持到了以後,所有的誓句相應的護持都來了,這是不可思議的,真正重要的還不是得到這種利益,真正的誓句是什麼?保證我能夠如十方一切諸佛所加持我的這個種子,增長不違背,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而不是得到眼前這種。關於這個概念,以後有機會再去講他,那麼這個律儀就是下面的基礎,菩薩律儀,聲聞律儀這些以及從沙彌律儀開始,寧捨命,命可以捨掉,這個要護持,命捨掉最多一生,這個一破,壞了,而且你如果護持這個東西的話,命捨掉了以後,你正好上升求之不得,現在這個世界,的確很苦,你要求極樂世界這命一捨馬上去,那是求之不得,所以現在大家所以不了解,不能護戒的原因就在這裡,它說的很清楚,增上生,如果你的迥向增上生,希望到極樂世界的話,馬上去,就這樣。
特若受其根本罪染,雖可重受,然相續已壞,功德難生,故應勵力,莫令根本罪犯染者。又應勵防諸支罪染,設受染著,亦應悔除,防止令淨,以三昧耶及諸律儀,是道本故。下面這一句話解釋一下。說特別在這個護持的時候根本罪,根本罪雖然犯了以後大乘可以重受的,但是對不起,雖然重受那個相續已經壞了,相續就是前面的加持己經壞掉了,這個功德生不起來,你全部重來那個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就像那個機器一樣,弄壞了你再接電線也沒有用,要重來,所以我們努力,根本罪犯千萬不要,還有其他的也要防,如果萬一有犯了,那怎麼辦?馬上去懺除,所以這羯磨是非常重要,而使得這個清淨不染,萬一染了馬上悔除防護,為什麼?這是根本,作任何事情這樣,根本不壞慢慢的增長,根本一壞就完了。所以現在我們太多人總覺得這個戒,馬馬虎虎,錯了,這是根本,戒如果沒有了的話,其他都談不到,固然我們唸佛的人來講,持戒唸佛,其實參禪等等沒有一個例外的。可是我們表面看起來說這個參禪的人好像怎麼不管,他那裡沒有,定共戒,道共戒,一定的,真正參禪的人全部的精神貫注在那裡或者參一個什麼唸佛的是誰,他心裡面沒有一點點其他東西他哪有犯戒,犯戒的根本在這裡,這個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我們現在本質看不見,總是行相上面去摸,那不知道錯到那裡去,乃至於大小乘的開緣等等,實際上都一定把握住這個根本而轉的,這個我們要了解的。那麼這個是,再下面後面一句話,那說一下清楚了。
【課文】:(07201) 次於續部,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次瑜伽,隨其一種善導修學。此堅固已,若是下部無相瑜伽,或是上部滿次瑜伽,隨於其一應善修學。
【師父口述】:次於續部,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次瑜伽,隨其一種善導修學。此堅固已,若是下部無相瑜伽,或是上部滿次瑜伽,隨於其一應善修學。那麼下面說進入密咒他第一步什麼呢?進入密咒第一步就是善知識,有了善知識以後,他跟你灌頂,灌了頂以後的護持這個護持三昧耶戒,誓句身,所以我們凡夫修的身,就是我們的業報身,真正的這個密教修的身不是我們的這個,不是我們的業報身,它叫做誓句身,誓就是發誓的誓,句就是句子的句,為什麼叫做誓句呢?三昧耶就叫誓句,換句話說我發誓一定要做到這個東西,平常我們說修學佛法的,得戒體,然後這個戒體是五分法身的根本對不對?戒定慧然後在這個體根本上面一步一步上去,修學密教的時候,在這個業報身上面我立誓受這個得到這個體,這個體叫做什麼?誓句身,那時已經不再是我們凡夫身,在這個根本上面才能夠增長這個,我們要了解這一點,所以它絕對不能犯的,那麼眼前我們幸好還沒有受這個密戒,一受馬上墮落,為什麼墮落?那很簡單,接個高壓電線接進來,不接沒關係,接進來你弄錯的話馬上觸電房子燒掉,人弄死,都很清楚很明白嘛!所以現在我們平常要嘛不了解毀謗,要嘛輕易的說我是密,都是差得十萬八千里,這個原因就在這裡,結結緣,都非常好,你要正確的得到果的話,這個次第要很清楚,那麼現在這個有了以後,次,下一步,瑜伽部就是密教部,密教分四部,下三部跟無上部,下三部就是事部、行部、瑜伽部,這個下三部叫有相瑜伽,先重在事相上,最後進入無相,事相是什麼?就是俗諦,無相就是真諦,換句話說,他俗諦就是說圓滿的報、增上生,可是那個增上生所以究竟圓滿的話,因為跟空性相應,這個我們要了解的,所以真正的圓滿報土是不能離開法性土的,圓滿的報身是不能離開那個法性身,這個我們要了解,但是修的時候次第是的的確確就像我們織布一樣,經線跟緯線最後成就的時候你說經線跟緯線那個先?當然不能說先把經線穿在身上然後緯線穿上去,那不是笑話嗎?不,經線跟緯線同時存在的,但是織的時候的確先把經線擺在那裡然後緯線一根一根織上去,這個很清楚很明白,所以我們這種觀念都應該清楚。那麼無上部呢,無上部他不是叫有相跟瑜伽,前面的那個叫生起次第,後面這個叫圓滿次第,關於這個以前已經簡單的說過了,不管是哪一種,你好好的修學,修學堅固了,那麼進一步,下三部進入無相,然後無上部的進入圓滿,那個時候圓滿的時候成就了,說密教的即身成佛指這個,在這個裡邊你可以選一個下三部的或著無上部的。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七十二頁,第一段已經講完了,就上面講那個次第,怎麼從基礎下士共中士、上士,進入密乘,密乘的下部、下三部以及無上部,每一個層次這樣一步一步的上去。繼續我們看第二段。
【師父口述錄音】:請點擊
【課文】:(07202) 道炬論說,如是建立道之正體,故道次第亦如是導,大覺窩師於餘論中亦嘗宣說。
【師父口述】:道炬論說,如是建立道之正體,故道次第亦如是導,那麼道炬論上面告訴我們這麼說,凡是談到道炬論,我們處處地方應該體會、了解到,這個就是從我們本師釋迦世尊以來經過彌勒菩薩、文殊菩薩二大傳承,再經過龍樹、無著二位菩薩,這是圓滿的師承,不管是性相、大小、顯密,換句話說這條是最正確、最直接的這個一條道路,不管是理論上面、經論上面以及實際的從印度乃至於一路傳下來西天東土一代,最完整的師承,告訴我們最正確的道路,那麼屬於最前面就是說明了道的整體,那個道的整體是這樣,同時呢?在我們修行上去的次第,也就是按著這個次第,所以他不論就質、量來說,這樣的圓滿,而且它在告訴我們這個質量之前,那個次第的本身,也一點都不錯,這個是它真正最圓滿、最精彩的地方。
大覺窩師,於餘論中亦嘗宣說。那麼道炬論以外,阿底峽尊者其他的論典當中也曾經說明過這個道理。不過呢?餘論就是或著順便帶及,或者約略一提,而道炬論專門針對著整個大綱而說的,不同。
【師父口述錄音】:請點擊
【課文】:(07202) 攝修大乘道方便論云:「欲得不思議,勝無上菩提,賴修菩提故,樂修為心要。已得極難得,圓滿暇滿身,後極難獲故,勤修令不空。」
【師父口述】:攝修大乘道方便論云:「欲得不思議,勝無上菩提,賴修菩提故,樂修為心要。已得極難得,圓滿暇滿身,後極難獲故,勤修令不空。」除了上面說的他的根本的依據師承以外,還有大阿底峽尊者其他的地方也說,那下面?引證其他的一些論典來說明同樣的內容。你要想得到無上不可思議的大菩提果,那麼它根本在什麼呢?根本在修行,而修行的重心就是菩提心,那麼這個菩提心靠什麼呢?是靠我們得到極難得的暇滿人身,這個暇滿人身,意義是非常重大而又這麼難得,所以現在得到了要趕快努力,絕對不要讓他白白浪費,白白浪費那以後就很難得。前面已經一再說過,所以這是為什麼正式修行之前,先勸取心要的時候要告訴我們這一點,當我們有了這個認識,說一切都靠修行,修行必須要得到暇滿人身,這個暇滿人身如果現在不修的話,以求後世很難得到,那你這樣一來的話,你就會全心全意策勵自己,有了這個策勵的心情,然後你得到了正法,你才能夠走得上去,要不然你沒有這種心情的話,儘管再高的大法擺在那裡,你就沒辦法修。這一點我們在座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是的,說這個法很好,好是好,叫你提就是提不起來,為什麼?他就沒有這種推動的心力,總覺得這個也少不了,那個也少不了,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他主要的是沒有認識這個暇滿人身的重要,剛開始的同修們,也許還心情比較猛利一點,過了一些時候這種毛病都會來了,他根本原因就是一開頭的時候,前面這個次第就沒弄對,儘管聽見了高高的大法,不要說這個高高的大法,有很多大法,法是大的,不得其門而入,這種也不必談啦,像我們談人造衛星,這個是美不可言,怎麼上去啊?不知道,反正他在天上我在地上,羨慕羨慕算了,這種我們不談,就算是我們能夠把握得住眼前的東西,我們往往都是不能修,原因就是缺少這種推動的力量。所以他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要多思惟觀察這個暇滿的人身,如果我們這個暇滿的人身,真正的能夠如理如量的修起來了以後,眼前說實在的什麼事情都丟得掉,什麼事情都丟掉了,不管再大的事情,等一下外面這個事情放不下,那個事情放不下,絕對不可能,不要說外面的事情,裡邊的事情,我看見太多這種真正典型的修行人,我們現在碰見一點小小的病,說不行,我自己覺得這個地方真慚愧,那些祖師們都是這樣,碰見了病更拼命,為什麼?病是死因,那個快死,你趕快還趁那一口氣還在的時候,拼命修都來不及,哪裡會說病了,好了好了,躺在那裡不管,慢慢的;病了都拼命了,還有其他的事情比這個更要緊的嗎?原因在那裡,就是這個。所以現在這個地方後面原因告訴我們,雖然修行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但是剛開始的時候從這個地方下手,引證這個上面。
【師父口述錄音】:請點擊
【課文】:(07205) 又云:「如犯從牢獄,若有能逃時,與餘事非等,速從彼處逃。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時,與餘事非等,應當出有宅。」
【師父口述】:又云:「如犯從牢獄,若有能逃時,與餘事非等,速從彼處逃。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時,與餘事非等,應當出有宅。」就像一個犯人一樣,我們被關在這個監牢裡邊,而這個犯的罪是死罪,關進去是非死不可的,那麼既然現在有一個機會讓你能夠逃走的話,這個機會絕對是最重要的,其他任何重要的事情,絕不會跟這個重要的事情可以相提並論,所以有機會逃了你拼命逃都來不及,絕對不會對不起我還要拿一個東西,還沒有弄好,還有臉沒有洗,什麼東西飯沒有吃,什麼東西都不要了,拼命逃出去。那麼現在對我們來說,在那個整個的生死輪迴大海當中,只有在人身得到暇滿的時候才能夠跳出來,而跳出來只有修行,在這種情況之下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跟他相比,都能夠捨得掉,一定要跳出來。我曾經聽見過以前在我們西康有一個修行人,那個修行人真是精彩,他這個平常每天吃,吃過了以後,他那個東西就送給別人,有人就跟他說你不會留著明天,我怎麼曉得還有明天?我還等到明天?他覺得;吃過了以後,他有一個徒弟去侍候他,他那個徒弟苦不堪言,幹什麼?就是把他吃掉的東西一定要送,趕快送給人家吃,我那裡還有明天?他一直是這樣,最後這個人走的時候那個跡相之好,那真是無法想像的好,這種都是典型的例子,你們現在看那個密勒日巴尊者傳,他不管任何事情,他總是說,我什麼時候死都不知道,我哪有這個閒空工夫忙這個事情?所以這個前面暇滿人身的時候告訴我們死也可以併在這個裡邊,換句說得到了這個暇滿人身你趕快修,一定要等到你修持已經達到了跳出輪迥的量了,那可以。要不然的話你不曉得什麼時候一旦失去了這個的話,你再沒有機會修了,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能夠生起這樣的心情來的話,修行是絕對沒問題的,所以他告訴我們,其他任何事情絕對不能跟它相比擬,只有一件事情,跳出這個三界輪迴、三有火宅。
【師父口述錄音】:請點擊
【課文】:(07206) 又云:「歸依增上戒,及住願根本,應受菩薩律,漸隨力如理,修行六度等,菩薩一切行。」又云:「方便慧心要,修止觀瑜伽。」
【師父口述】:又云:「歸依增上戒,及住願根本,應受菩薩律,漸隨力如理,修行六度等,菩薩一切行。」那麼這個修行的次等,皈依然後呢學戒,增上戒。這個增上戒有一點不同,平常我們的戒屬於七種別解脫戒,從五戒開始,然後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七種,那麼這個增上戒,這個戒不僅僅是普通的,還有一步一步的向上而到最後三聚淨戒,然後在這種情況之下,往上面願根本,這是什麼呢?就是大菩提心,因為我們這裡引導我們的是走上無上大菩提這條道路,實際上也是我們要修行的也就是這一條直路大路,那麼這個直路大路走上去的時候,先是發願心然後再行心,這個願菩提心是根本,有了這個根本修學了以後,然後受這個行菩提心,行菩提心就是菩薩戒,那麼隨力行這個六度行,擴而廣之推及八萬四千一切而圓滿無上菩提之果。
又云:「方便慧心要,修止觀瑜伽。」那麼整個的把他含攝起來,不外乎兩點,一個是廣大福德資糧是方便分,一個是殊勝深廣的智慧資糧是慧,這兩樣東西的心要,然後最後是修止觀相應,這個就是一步一步的上去.到最後的時候主要說這個,乃至於最後的時候無上瑜伽的生圓次第都可以含攝在止觀兩樣當中,這也可以用那個方便廣大資糧跟甚深智慧資糧這兩樣東西來含攝。
【師父口述錄音】:請點擊
【課文】:(07208) 定資糧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報樂,背棄諸攝持。圓滿信等財,敬師等於佛,具師教律儀,善勤於修習。瓶密諸灌頂,由尊重恩得,行者身語心,清淨成就器。由圓滿定支,所生資糧故,速當得成就,是住密咒規。」
【師父口述】:定資糧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報樂,背棄諸攝持。圓滿信等財,敬師等於佛,具師教律儀,善勤於修習。這個圓滿的大乘道,根本的進入之門是什麼?大菩提心,而這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發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所以先把那個慈悲的心力升起令它堅固,然後呢由這個而策發無上正等大菩提心,那麼這個過程中行持的時候,你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對三世所有的染污的一切的三有之樂,一點點都不沾著,而且背棄,這個就是厭捨。所有的世間種種的圓滿的奢侈好的東西,都不要。我們要些什麼?下面這個卻是我們要的,圓滿信等財。世間的、凡夫的、世俗的這種財,我們通通背捨,而這個聖財卻是我們要圓滿的,我們通常謂七聖財,哪七聖財?說信、戒、戒就是我們持戒,聞是多聞,慚、愧、捨、聞,捨就是施捨這個通於三種,慧就是智慧。那麼有的地方有的不同的經論把慚愧兩個合而為一,加一個精進,有的地方呢慚愧分開來,沒有精進。所以真正要行持的話,精進是絕不可少的。所以它做每一項東西都必定有精進在裡頭,那麼有的時候它特別強調這個精進,所以把慚、愧並在一塊兒,加一個精進。剛才說慧,這兒說定,實際上呢?慧一定要透過定,所以有的地方把定慧兩者列為一,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也可以說,信、戒、聞、慚愧、精進、捨、定慧,這樣的七聖財。那麼這樣的法財我們圓滿的話,那才能夠真正的能夠永遠的攝持而不會輪轉、淪落。「敬師等於佛」那麼這個在自修的方面是這樣,那麼我們說依止的最重要的修學的根本是自己的老師,自己依止的師長,這個師長像佛一樣的能夠對他恭敬,把他所教的、講的總總的內涵努力的修學,這個就是我們真正進入大乘佛法最主要的修習的次第,就是這麼上來。
瓶密諸灌頂,由尊重恩得,行者身語心,清淨成就器。由圓滿定支,所生資糧故,速當得成就,是住密咒規。」前面這個是大乘的共基,不管是顯教或者密教,你在這個共同的基礎建立穩固了以後,如果你覺得力量夠強,走最快速的路子,那麼那個時候就可以進入密教。實際上密教不但是最快速的路子,它還有一個特點,什麼特點呢?這個快速不僅僅是自利,而且還要利他。為什麼說兩樣東西都最自利呢?因為你發大菩提心的特質是什麼?就是你為了要解決一切眾生的苦惱,那麼雖然你發了這個心,但是要解決他的苦惱,還要學這個解決苦惱的方法,拿我們現在長夜無明當中,無知、無識,救自己都救不了,你怎麼救別人?所以他一定還要最正確圓滿的方法。這個最正確圓滿的方法還非佛不可,所以說為了你要的的確確如實的能把所有一切人救起來,那你還得非具有佛的智慧,單單那個悲心不夠,你有了佛的這個大智的話,你那個悲心才能夠徹底的圓滿。所以那個時候,他要以最快速的方式,最直接的方法來學,那個時候才是學密。同時因為你具有這種大慈悲的心,所以那個時候你才堪於接受諸佛的最圓滿的大法。要不然這個大法傳給你,你不行。現在叫我們做一點事情,小一點的事情,你就覺得自己受不了,做一點事情就受不了,這個無上的大法你怎麼可能?所以我們作為一個容器,要接受好的東西,你那個容器一定也要相應。
隨便舉個例子來說吧,譬如說現在說我們跑到街上去要想買一套傢俱,這套傢俱是美得不得了,你很想要,結果你家裡那個房子是個破草蓬,請問這個傢俱買回來對你有用嗎?一點用場都沒有,不是很明白嗎?再不然你的身體,說這個藥非常好,結果你身體是弱不禁風,虛弱得不得了,那個補藥一吃進去,馬上把你吃死。所以為什麼我平常一開頭的時候,我們真正要注意,要先把自己成一個法器;做一點小小的事情,這個不行,不行,退在後頭,這樣,吃點小小的苦,總覺得這樣,這完全不相應,這個道理一路上你們好好的學,將來你自然而然很多概念都清楚,都清楚的。不要說我們像大菩薩那樣的話,什麼捨頭目腦髓幫人家忙,我們眼前就是有一點苦事情,趕快我出來,趕快我去做,你能夠這樣的話,慢慢的相應了,現在看到一點小事情,趕快躲在那地方,不要讓人看見,最好人家做過了我就算了,那是完全不相應的境界,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前面一再跟我們說,你自己觀自己的內心相續很清楚,很明白。但是這個密教,修密宗的行者的確有很多事情外面都不管了,這個情形我們要分得清楚。他把那個是非,大小分得非常清楚,說我有無上的這個大目標在這個地方,我為了達到那個無上大目標起見,現在這種小事情不去管它,所以他把這個東西擺在那裡頭,他能夠捨掉,這個是對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那個整個道的內涵認得個清楚,然後呢在你的身心上面確定你自己走的路線,然後堅持這個原則走下去,那就對了。這是為什麼我們一開頭的時候,必須要把那個整個那個道的完整的次第先認識,那時候你走的時才千穩百當;要不然的話,東風東盪,西風西盪,聽這個人講講,覺得沒錯,你又想跟著他;聽那人講講,覺得是呀,跑到那裡看看也覺得這樣,跑到那裡,一生就空空浪費掉了,這我們要了解的。
那麼現在正式的說有了這個完全的認識,經過了這樣的一番的修持,確實有這個完整的認識,而經過修持以後有這種強悍的意志,堅強的能力,那麼學密,學的最快速的路子,而且學的是無上密。這個無上密灌的時候有四部,說瓶,然後這個密灌等等,智慧灌,然後一步一步這樣的上去,而這個最完整的這種加持靠什麼?靠尊重,這個都是師長這無比的大恩才能得到。所以為什麼密教裡是特別重視那個師長,而且到了密教裡的師長,跟我們普通侍候師長的方式是完全的不一樣,完全不一樣。這個裡邊有特別道理,如果自己條件不夠的話,密教承事侍候師長的這種方式我們不能用。密教侍候師長的這種方式的話是這樣的,他隨便拿一個東西,你看這個這個是什麼?我們看是黑的,他告訴你白的,你就是把它看成白的看;你不要說,那個老師告訴你是黑的,他反正告訴我白的,我就把它當成白的,但實際上是黑的,不對!老師告訴你是白的,你的心裡應該這樣想對的!白的,但是因為我的業障的關係我看出來就是黑的,你要自己無比的懺悔的這個心情,就是這樣。他拿了一個鞋子告訴你帽子,你馬上戴在頭上,這就是帽子,為什麼?為什麼這個樣?他有很多理由在,不是說嘴巴上面應順他,你心裡面也要這樣,所以密勒日巴尊者很有意思,那個老師怎麼磨折他,他絕對不會說這老師怎麼這個樣;要我們現在世間想的話,這個人簡直是世間十惡不赦之徒,修學佛法哪有這樣的?我們一定會這樣想的,可是尊者從來沒有這樣想。他總覺得自己業障,正因為這樣,他成功了。但是要注意喔!為什麼他修學佛法的弟子一定要具慧,他一定要在這個夠量的老師之前這樣做,如果不夠這樣的老師你這樣去做的話,那對不起兩個人都是下地獄。佛法的損害也從這個上面,那人家造這個機會,反正是密教的老師,你要他怎麼辦,他就聽你怎麼辦,他也是假扮一個密教的上師,他愛怎麼辦我也所謂這麼來的話,佛教就完了,就亂了。所以這一點我們要分別的非常清楚。尤其是近代很多密教的大德,特別強調這一點,所以宗喀巴大師這麼說了,說老師跟弟子之間一定要互相觀察,不是他說的,根據經論上面,如果不仔細觀察,隨隨便便冒冒然然去學的話,這個師徒之間都違反了。違反了法,密教的這個東西差一點都不行,一違反法你絕不可能有成就。所以我們現在隨隨便便灌一個頂,那是結個緣,大家都不懂,總覺得結了個緣,修了這個法,就可以成就了,那顛倒的不得了,那不曉得錯到那裡去了,這個大家千萬注意,你跟那個老師,不要說你觀察十幾年不嫌多,你至少跟他好好的跟他三年、五年,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可以說談這個。這個地方順便一提,以後請大家千萬注意,不要說這個上師高,這個上師可能很高,但就算是最高的上師,你還是要經過一段時候的觀察。他高你不一定跟他相應,這個很簡單的一個道理。這個情形我們要弄的很清楚。
那麼因為就經過上師的灌頂,所以把成佛的最圓滿的身、口、意的種子,來加持到我們身心上面,我們很快的就會得到相應。所以我們常常說,像我們現在用的電,那個東西你別看它是一根電線,乃至於看看黑黑的破銅爛鐵,往你們屋裡面一接的話,樣樣有了;要想叫你自己造那個發電的話,發電廠的話,我們沒有一個人有這個能力的。造一個發電廠要多少?那幾百萬一點用場都沒有,丟在這個裡面,像一個石頭丟在水裡一樣,幾千萬也沒有用,多少億啊!我們哪一個人有這個力量?而實際上呢,佛法的圓滿成佛的種子還遠超過這個。而現在透過這樣的上師,他就加持在你身心上。你看看那個恩德,你能想像嗎?的的確確無法想像!所以這一點我們要了解,我所以開頭這麼說的原因,就是一開始我們就種下這種正確的種子。然後順著次第這樣走上去的話,到條件夠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走到這條最快速、最直接、最好的路子上去。那麼那個時候灌頂了以後,使我們的行者的身、口、意都清淨,成就成佛的這個種子。然後得到這個以後,
由圓滿定支,所生資糧故,速當得成就,是住密咒規。」當然前面這個戒等等它是根本。所以修行密法,我們這個身叫三昧耶,誓句身。它這個戒,不用戒而叫誓句的話,它有一個特別理由。它就是說我誓願要成就這個法,成這個無上的大法,我誓願要這樣作這樣身,就是從此以後一切的行為等等,跟這個誓願相應。就像跟人家訂個契約一樣,你不能違背,你如果照著這個契約的話,對方也履行這個契約。對方履行的契約,是把成佛的所有東西給你,但是你自己本身也絕對需要照著這個去做。所以當你接受密教灌頂的話,那個受了這個密宗戒,我們這個身心上面所受下來同樣的戒體,這個戒體就是當下成佛的種子,就放在上頭。只有在這個基礎上面,才能夠學這個生圓次第,即身成佛。他這個要求的條件非常高,這也為什麼所以說密宗戒絕對不能破。它說起來這密宗戒少的很,也沒幾條,但是這個難持是難持極了。平常的時候是小乘的戒,起心動念弄錯一點,還可以。密宗戒的話,那心念一動,那就不對,這麼個嚴重法。所以在這個上頭,然後呢正式的在這個基礎上面先圓滿定支,這個就是我們所謂的生起次第,由於這個最後就圓滿次第,很快得到成就了,這個就是走密教的道理。它主要的這一段就把次第這樣的說清楚。那麼這個次第弄清楚了以後,再下面。
《道 次 引 導-5》~~待 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