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3.中士道7─解脫正道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七 

 

 

中士道    解脫正道

 

          054(寫字.gif

 

                         【五】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9911行〜第2022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25****************************************************

【課文】:(19911~20007) 

 此諸煩惱如何斷者。謂癡罪重極難遠離,為餘一切煩惱所依。彼之對治,多修緣起,善巧生死流轉還滅。若能修此,則五見等一切惡見悉不得生。瞋與現後二世大苦,斷諸善根是大怨敵。如入行論云:「無罪能如瞋。」故一切種莫令生起,勵修忍辱,若不生瞋,則於現法,亦極安樂。如入行云:「若能勵摧瞋,此現後安樂。」貪愛能令先造一切善不善業,漸增勢力能生生死,又欲界者,從受用境,觸緣生受,味著生愛,應多修習內外不淨及貪欲塵所有過患,而正遮除。世親大阿闍黎云:「鹿象蛾魚蠅,五類被五害,一害況恒常,近五何不害。」又易生難離,謂愛四事,利譽稱樂及於此等四相違品,意不歡喜當修對治。此復總修生死過患,特修念死,即能退除。慢於現法最能障礙當生之道,及是當來奴賤等因,故應斷除。斷除道理,如親友書云:「當數思惟老病死,親愛別離及諸業,終不能越自受果,由對治門莫憍慢。」若於四諦三寶業果獲得定解,則不復生疑惑隨眠。

 

  此諸煩惱如何斷者。

【消文】: 若是觀察自心以後,知道煩惱的內容,又該如何來對治呢?

 

 

  謂癡罪重極難遠離,為餘一切煩惱所依。彼之對治,多修緣起,善巧生死流轉還滅。若能修此,則五見等一切惡見悉不得生。

【消文】:如果是「癡」煩惱,就非常的難斷,因為無明愚癡是輪迴的根本,也是一切煩惱的所依。因為愚癡,所以具有五不正見(薩迦耶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邊見、邪見),和根本煩惱、隨煩惱。若想對治癡煩惱,應當多修習「緣起觀」,藉以了解流轉生死的原因,和解脫輪迴的方法(參閱十二緣起的部分)。倘若能修「緣起觀」,不但錯誤顛倒的五種惡見不再生起,一切隨無明而起的煩惱,也同時得到了對治。

  「緣起觀」的修法如下:

  首先觀察十二緣起的內容: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五蘊)、名色緣六處(六根)、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我們發現這整個流轉的過程,只是一種生起緊接著另一種生起的依賴關係而已,並沒有一個「自我」的存在,在主宰著前後的相續,以及所有的結果。這是我們修「緣起觀」,首先要認清的事實。所謂的「緣起」,就是說明一切事物,乃因緣所生,只要因緣具足,便很自然的推衍下去,因此器世間有成、住、壞、空,情世間有生、老、病、死,這些都是必然的現象。我們只要提醒自己,在這整個因緣所生的過程中,並沒有「我」在生、老、病、死,它只是一連串因緣和合所呈現的生命現象,就像花開、花落一樣的自然,我們無須去擔心或害怕所發生的現象和結果,就像我們不會去擔心或害怕花開、花落一樣。如果能夠認清這點事實,我們就有可能切斷輪迴,讓它無法再繼續流轉。既然是因緣所生法,只要切斷緣起,它便不會再延續下去了。但是,十二個緣起,該從那一個開始下手呢?

  雖然我們知道「無明」是輪迴的根本,但是卻無法立刻斬斷它,在還沒有證得「無我」的智慧之前,我們念念仍然因為「無明」(以為有「我」)而起貪、瞋、癡(無明緣行),繼續在造輪迴的業因(行緣識),因此無法切斷輪迴。

  而「生」、「老死」,是已經有了生命,已經有了輪迴,所以也無法切斷輪迴。

  唯一切斷輪迴的方法,就是防止它「生」。如何不「生」?先要不「有」。如何不「有」?先要不「取」。如何不「取」?先要不「愛」。如何不「愛」?先要不「受」。如何不「受」?先要不「觸」。如果我們能在六根面對六塵的時候,不生「觸」,就不會生「受」,不生「受」,就不會生「愛」,不生「愛」,就不會生「取」,不生「取」,就不會生「有」,不生「有」,就不會「生」下一期的生命,因此也就能切斷輪迴。

  所以,修習「緣起觀」的第一步,就是試圖不讓它生起「觸」。那「觸」是如何生起的呢?它是「根」、「境」、「識」三緣和合而生起的。也就是在六根面對六境的時候,加上意識的作用,便生起了「觸」。由於我們活著不能不用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每天也不能不面對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境」,因此,唯一能做的就是,當「六根」面對「六境」的時候,不加入「意識」的分別,這樣就不會生起「苦」、「樂」、「捨」」三受了。就是在「觸」的當下不攀緣,看到色塵的時候,只看就好了,聞到氣味的時候,只聞就好了,只是純粹的看、聽、聞、嚐、觸,不要加入喜歡、討厭等感覺,因為一旦生起這些感覺,就已經產生「受」了。喜歡是「樂受」,討厭是「苦受」,沒有特別喜不喜歡是「捨受」。

  一般來說,只有受過禪定訓練的人,才能夠以定力來控制意識,不讓它生起感受。由於這其中的過程,速度太快,大部份的情況是,六根對六境的當下,就已經生起種種情緒感受了。所以,在感受已經產生了以後,我們還有第二步補救的辦法。

  這個補救的辦法,就是不要把「我」加進去。當「受」已經產生,我們應該告訴自己,這感受只是因緣所生,並沒有一個實質的「我」在感受。如果能夠馬上阻止「我」進入感覺中,就能使「受」,不至於發展成「愛」。

  通常,在感受生起時,「我」就出現了,因為執著有一個「我」,所以就有了一個受苦、受樂的「主體」存在,這時如果提醒自己,苦受、樂受,只是因緣所生,是虛妄的,並沒有實體,只因「觸」後取了喜歡(可意)、討厭(非可意),沒有喜歡不喜歡(中庸)這「三境」,才順生苦、樂、捨這「三受」。既然沒有一個「我」在受苦、受樂,自然就沒有一個「我」要逃避痛苦、或追求快樂,因此就不會繼續發展成「愛」了。所謂的「愛」,就是對於樂受生起「不離愛」,(引發貪,於樂受捨命追求,並且著難捨。)對於苦受生起「乖離愛」,(引發瞋,於苦受急欲遠離,不能忍受。)對於捨受的生起,因為不能了知是因緣所生,所以又和愚癡相應。

  如果不能及時阻止「愛」的產生,就很難使它不發展成「取」了,因為已經生起「我執」,又由「我執」而引發貪、瞋、癡等煩惱,就一定由「愛」發展成「取」(「我」和「我所有」的感覺,稱為「取」),再發展成「有」(「有」是有「我」和「我所有」)和「生」了(「我」和「我所有」的感覺出現一次,就稱為一次「生」)。這些因為無明而引發的貪、瞋、癡等煩惱,繼續串習煩惱習氣的種子,造下三界的業因,因此輪迴的苦便無法止息。

  若是能夠在三受生起的時候,不把「我」加進去,不強調有一個「我」正在受苦、受樂,因此就沒有「苦受」要遠離(不生瞋),也沒有「樂受」要著(不生貪),在不苦不樂的「捨受」生起的當下,也清楚的知道,「捨受」是因緣所生,而不與愚癡相應,這樣練習久了,漸漸地就能不因「愛」而生「取」、「有」,自然能證到「無我」,而沒有「生」了。一切由貪、瞋、癡等煩惱所引生的痛苦,就可以得到止息,由於不再造下輪迴的業因,輪迴也因此被切斷了。

 

 

  瞋與現後二世大苦,斷諸善根是大怨敵。如入行論云:「無罪能如瞋。」故一切種莫令生起,勵修忍辱,若不生瞋,則於現法,亦極安樂。如入行云:「若能勵摧瞋,此現後安樂。」

【消文】:如果是「瞋」煩惱,應該了解它將引發現世和後世的大苦,它斷盡一切的善根,是我們最大的怨敵。如入行論中所說:「沒有比瞋心再罪惡的了。」是它使我們一切的善根、功德退失的。所以不論任何情況之下,絕不要讓瞋心生起,應該盡其所能的修忍辱。若是能夠做到不生瞋心,在現世生中,身心都將處於安樂當中。正如入行論中所說:「只有盡力地摧伏瞋心,才能得到這一世和後世的安樂。」

  對於瞋心,一般多修習「慈心觀」來對治,修法如下:

(一)先對自己修慈:思惟我希望離苦得樂,其他的眾生也和我一樣,希望離苦得樂。然後將自己的心念,住在喜樂的狀態。(離開忿、恨、惱、嫉、害等,與瞋心相應的念頭,才能生起喜樂的慈心來。)

(二)對可愛者修慈:在自己心中充滿了慈心以後,再對容易引發自身喜樂的對象修慈。這些對象包括,能使自己生起可愛、可喜、可敬的上師、長輩、或者親友等。

(三)對一切人修慈:為了破除對自己所愛的人、沒關係的人、以及怨敵等對象的差別對待,所以要對一切人修慈。在自己的慈心,能夠遍及可愛者之後,再將慈心擴展到和自己沒有關係的人身上,最後再把慈心推展到自己的怨敵身上。

(四)修平等慈:如果能夠這樣不斷修習,直到對一切的怨、親、中庸這三種對象,都能毫不猶豫的引發慈心,就能做到平等慈。

當生起平等慈的時候,就能漸次伏五蓋而證入初禪。證得初禪以後,如果經常地修習,還能進而證得二禪、三禪。

這三種對象,以對怨敵修慈最為困難,若是很難生起慈心,可參閱下面的說明,做為調心的方便:

(1)如果在對怨敵修慈的當下,回憶起曾受怨敵傷害,因而生起瞋恨時,應該馬上停止,再回頭從對可愛者修慈、無關係的人修慈開始入慈定,等出定以後,再對怨敵修慈,除去瞋恨。

(2)若是如此修習,仍然無法除去瞋恨,就勸誡自己,會希望怨敵貌醜、受苦、貧窮、惡名、死後墮惡趣等,是因為自己被忿怒所戰勝、征服,才使得身、口、意造下惡業,這樣瞋恨的結果,是自己貌醜、受苦、貧窮、惡名、死後墮惡趣。所以會以忿怒還以忿怒的人,實際上比忿怒的人還要可惡,只有以慈心還以忿怒的人,才能真正戰勝瞋心。

(3)如果這樣思惟,還是無法滅除瞋心的話,就思念這個人的好處、優點。如身業方面所行的大小善等;語業方面的親切語、歡樂語、感人語等;或者意業方面的恭敬心等,如果這個人的身、口、意三業,都找不到一點善行,就對這樣的對象,生起懇切的悲心,「像這樣的人,雖然現在人間,但是很快就要墮到八大地獄和十六小地獄去了。」如此生起悲心,也能停止對他的瞋怒。

(4)若是仍然沒有辦法滅除瞋心,就進一步思惟,這些怨敵實際上是過去所結的怨結,如今所受的怨報,也是過去的惡業所感,如果能夠安然忍受的話,宿世的惡業就可以清淨,同時也增長了忍辱的功德。若是不能忍受,以瞋還瞋的話,不但不能消除舊業,更增加了新的惡業,用這樣思惟來滅除瞋恨。

(5)如果這樣教誡自己,依然不能息滅瞋恨,就應當憶念佛宿世所行的功德(參看本生故事)。

(6)倘若這樣憶念佛宿世所行的功德,仍然不能息滅瞋恨,則應觀察無始以來的輪迴,很少有眾生不是我往昔的母親、往昔的父親、往昔的兄弟、往昔的姊妹及子女的。於是便對怨敵生起這樣的心,這個人曾是我過去的母親,我在她胎內住過十個月,出生後毫不厭惡的幫我除去屎尿涕唾等不淨,抱我在胸懷呵護我、養育我;這個人也曾經是我的父親,以種種方法賺錢來養育我;也曾經是我過去世的兄弟姊妹子女,對我做了各種的助益,所以我對他生起這般強烈的恨意,是非常不應該的。

(7)如果這樣依然不能息滅瞋心,就應當思惟慈心的功德。慈心令人安眠、睡無惡夢;慈心的人,受人敬愛、得諸天守護;慈心能使人迅速得定、身色光鮮;慈心不會遭到火燒、中毒或刀傷等傷害;慈心的人,臨終不昏迷,即使不能證得果位,死後也能生於梵天。如果不息滅瞋心,就不能獲得這些功德。

(8)若是這樣還是不能息滅瞋心,就嘗試作界的分析。以身的三十二相作分析(參看不淨觀的部分)。你是忿怒他的頭髮嗎?或是對毛、爪……乃至尿忿怒呢?對髮等地界忿怒嗎?對水界、火界、及風界忿怒嗎?或者因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和合,而稱為某某名字的人而忿怒呢?對色蘊忿怒嗎?或對受、想、行、識蘊而忿怒?或者對眼處而忿怒……及至意處而忿怒?……如果這樣分析下去,就像在虛空中作畫,你的忿怒將無可置之處。

(9)如果不能這樣對界分析而息滅瞋心的人,應當行施。把自己的東西,布施給那個人,這樣做不但自己對那個人的瞋恨會息滅,而且那個人從往世以來對自己所懷的忿怒,也會在那一剎那消滅,這種布施實在有很大的威力。

 

 

 

  貪愛能令先造一切善不善業,漸增勢力能生生死,又欲界者,從受用境,觸緣生受,味著生愛,應多修習內外不淨及貪欲塵所有過患,而正遮除。

【消文】:如果是「貪」煩惱,應該知道它是使先前所造善、不善業增長勢力,進而引發生死輪迴最主要的原因。就像種子受到雨水的滋潤,更促進它的成長一樣。另外,欲界的眾生,在六根面對六塵時,總由觸受而生愛著,因此應當多多修習內、外的不淨,以及思惟貪欲所生的一切過患,予以遮除。

 

 

  世親大阿闍黎云:「鹿象蛾魚蠅,五類被五害,一害況恒常,近五何不害。」

【消文】:世親大阿闍黎說:「若是愚癡性重,就會墮畜生道。如無智好打縛者,報生鹿象中;癡性重者,生蛆蟻飛蛾等;瞋恨重者,生蛇蠍毒蟲類;憍慢重者,生虎獅子等;多疑不信者,生狐狼中;貪欲重者,生鵝鴿孔雀鴛鴦鳥等。眾生常受貪、瞋、癡、慢、疑五毒的惱害,只是一類的煩惱都難以忍受了,何況是五類同時的逼惱。」

 

 

  又易生難離,謂愛四事,利譽稱樂及於此等四相違品,意不歡喜當修對治。此彼總修生死過患,特修念死,即能退除。

【消文】:另外,令我們貪著難捨的,是世間的八風——引發我們貪的「利、譽、稱、樂」;以及引發我們瞋的「衰、毀、譏、苦。」應當多修「無常想」和「念死」來去除。

  「不淨觀」的修法如下:

一、以語讀誦—順讀、逆誦身的三十二部份,如此心不至於散亂,身的三十二部 份也能明白。
『髮、毛、爪、齒、皮』
『肉、腱、骨、骨髓、腎臟』
『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
『腸、腸間膜、胃中物、糞、腦』
『膽汁、痰、膿、血、汗、脂肪』
『淚、膏、唾、涕、關節滑液、尿』

二、以意讀誦(即默讀)。

三、以色—應當確定髮等之色。

四、以形—應當確定髮等的形。

五、以方位—自臍以上為上方,臍以下為下方。

六、以處所—當各各確定其處所。

七、以界限—每一部份的上、下、橫的界限為自分界限,髮不是毛,毛不是髮,如是分別他分界限。

注意事項:

一、按次第—自讀誦以後,當次第的作意,不要跳一個的作意,否則只有心疲勞而失敗,不能完成修習。

二、不過急—過急則對內容不明瞭,無法達其效果。

三、不過緩—過緩則無法達其終點。

四、除散亂—散亂不除,終不能得止。

五、超越相—超越三十二部份的名相、概念,而置心於厭惡中。

六、次第撤—應撤去那些不於心中現起的部份,為次第撤去作意。在數數作意中,有些部份於心中現起,有些則不現起。在那些現起的部份中先作意。如果二分同時現起時,必有一分是比較好的,當於那現起的部份數數作意,而生起禪定。

舉例:髮

1、色—黑、褐、白等色。

2、形—長圓如杆之形。

3、方位—生在身的上方。

4、處所—兩側以耳朵邊,前以額際,後面以項為限。

5、界限—下以髮根自己的面積,以上虛空。橫以諸髮相互之間為限,這是髮的自分的界限。髮非毛、毛非髮,如是不與其他髮以外的三十一部份混同,而髮為單獨的一部份,這是髮的他分的界限。

其次確定此髮的色等五種的厭惡:

1、依髮之色是厭惡的—如在一缽心愛的粥或飯中,雖只見少許像頭髮的色的東西,也會厭惡的說:「這裡混雜著頭髮,快拿開。」

2、依髮之形是厭惡的—如在夜間吃飯,若觸著像頭髮之形狀時,也同樣的厭惡。

3、依髮之香是厭惡的—若把頭髮投入火中,氣味就更討厭了。

4、髮的所依是厭惡的—頭髮是依於膿、血、尿、屎、膽汁、痰等所流之處而生,故也厭惡。

5、髮的處所是厭惡的—此髮生於三十一部份的積聚中,猶如生在糞堆上的菌,也如生於塚墓與糞穢等處的野菜,故甚厭惡。

如何由念身依次降伏五蓋而證初禪:

1、於髮等部份,確定了他們的色、形、方位、處所、界限。

2、以色、形、香、所依、處所的五種而作「厭惡、厭惡」的憶念。

3、由憶念「厭惡」自然捨於愛欲而得鎮伏「貪蓋」。

4、因捨於隨貪,而他的瞋恚亦捨,故得鎮伏「瞋蓋」。

5、由於勤於精進故,捨斷「昏沉睡眠蓋」。

6、因無追悔而作寂靜法的精勤,故捨斷「掉舉惡作蓋」。

7、對指導的師及修行的法和果而得除礙,如是捨除了「疑蓋」。

8、同時以心的攀緣為相的尋生起(尋支),成為相續思惟作用的伺(伺支),獲得殊勝的證悟之緣故喜(喜支),由喜意而生輕安,因輕安而生樂(樂支),由樂而生心定,故因樂而成心一境性(一心支)。

 

 

  慢於現法最能障礙當生之道,及是當來奴賤等因,故應斷除。

【消文】:如果是「慢」煩惱,應該知道它是將來想要成就最大的障礙。它不但妨礙見道、修道,而且還是未來投生為奴隸、下賤種性最主要的業因。所以應當勤修對治予以斷除。

 

 

  如親友書云:「當數思惟老病死,親愛別離及諸業,終不能越自受果,由對治門莫憍慢。」

【消文】:親友書中說:「應當經常思惟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八苦,以及種種業果的道理,來對治憍慢心。」

 

 

  若於四諦三寶業果獲得定解,則不復生疑惑隨眠。

【消文】:如果能對苦、集、滅、道、四聖諦,以及三寶、業果等內容,生起決定的信解,不但能對治慢心,同時也調伏了「疑」煩惱。

 

 

 

【課文】:(20008~20202)

 又睡眠昏沉掉舉懈怠放逸無慚無愧忘念不正知等,諸隨煩惱最易生起,障修善品,當知過患修習對治,率爾率爾令漸微劣。其過患者,如親友書云:「掉悔、瞋恚,及昏沉睡眠,貪欲,並疑惑,應知如是五種蓋,劫善法財諸盜賊。」勸發增上意樂經云:「若樂睡眠與昏沉,痰廕風病及膽疾,其人身中多增長,令彼諸界極擾亂。若樂睡眠與昏沉,集飲食垢腹不清,身重容顏不和美,所發言語不清晰。」又云:「若樂睡眠與昏沉,其人愚癡失法欲,凡稚退失一切德,退失白法趣黑闇。」念住經云:「諸煩惱所依,獨一謂懈怠,誰有一懈怠,彼便無諸法。」集法句云:「若行於放逸,即壞凡夫心,如商護財貨,智當不放逸。」本生論云:「捨慚為天王,意違於正法,寧瓦缽蔽衣,觀敵家盛事。」親友書云:「大王應知念身住,善逝說為唯一過,故當厭力勤守念,失念則壞一切法。」入行論云:「雖諸具多聞,正信樂精進,由無正知過,而令有犯染。」不能如是斷諸煩惱及隨煩惱,然當不順煩惱,不執彼品,視如怨敵,是為現在必不容少,故應勵力攝對治品,破除煩惱,清淨自內所受尸羅。大覺弟子吉祥阿蘭若師謂內鄔蘇巴云:「智然後有人問汝弟子眾,以何而為教授中心,則定答為已發神通或見本尊,然實應說於業因果漸漸決定,於所受戒清淨護持。」故修之成就,當知亦是無明等惑,漸趣輕微。能感現後二世純大罪苦,謂與他鬥爭,然於爾時一切眾苦,捨命強忍,其傷疤等返自顯示,謂此即彼時所傷,若斷煩惱發精進時,忍耐苦行,極為應理。入行論云:「無義被敵所毀傷,若尚愛為身莊嚴,為大義故正精進,小苦於我豈為損。」若能如是戰勝煩惱,乃名勇士。戰餘怨敵如割死屍,雖不殺害自亦當死。入行論云「輕蔑一切苦,摧伏瞋等敵,勝此名勇士,餘者如斬尸。」故又如論云:「住煩惱聚中,千般能安住,如野干圍獅,煩惱不能侵。」道所治品,莫令侵害而當勝彼。已說共中士道次第。

 

  又睡眠昏沉掉舉懈怠放逸無慚無愧忘念不正知等,諸隨煩惱最易生起,障修善品,當知過患修習對治,率爾率爾令漸微劣。

【消文】:另外,如睡眠、昏沉、掉舉、懈怠、放逸、無懈、無愧、忘念、不正知等,是最容易生起的隨煩惱,也是修習一切善品最大的障礙。應當先認識清楚它的過患,同時勤修對治,使它的力量能日漸減少。

 

 

  其過患者,如親友書云:「掉悔、瞋恚,及昏沉睡眠,貪欲,並疑惑,應知如是五種蓋,劫善法財諸盜賊。」

【消文】:關於煩惱所生的過患,在親友書中曾經提到:「掉悔、瞋恚、昏沉睡眠、貪欲、以及疑惑,是障礙修善的五種蓋覆。就如劫財的盜賊,這五蓋劫去了一切善法財,使功德、善品很難生起。」

 

 

  勸發增上意樂經云:「若樂睡眠與昏沉,痰廕風病及膽疾,其人身中多增長,令彼諸界極擾亂。若樂睡眠與昏沉,集飲食垢腹不清,身重容顏不和美,所發言語不清晰。

【消文】:勸發增上意樂經中說:「喜歡睡眠和昏沉的人,不但身中多痰,而且容易羅患風病和膽疾,導致四大不調。樂於睡眠和昏沉的人,容易累積食物的垢穢,導致腸胃不乾淨,而且身體粗重,容貌無光澤,說話時言語也不清晰。」

 

 

  又云:「若樂睡眠與昏沉,其人愚癡失法欲,凡稚退失一切德,退失白法趣黑闇。」

【消文】:又說:「喜歡睡眠和昏沉的人,愚癡性重,失去了希求聞法、修法的心,致使一切功德很難生起,一切善法也容易退失,日漸趨向無明黑暗。」

 

 

  念住經云:「諸煩惱所依,獨一謂懈怠,誰有一懈怠,彼便無諸法。」

【消文】:念住經中說:「一切的煩惱,都由懈怠而來,只要一有了懈怠,所有的善法都難生起。」

 

 

  集法句云:「若行於放逸,即壞凡夫心,如商護財貨,智當不放逸。

【消文】:集法句中說:「由於放逸、懈怠,才使我們的心生煩惱。想要心不生煩惱,就該好好的守護,讓它住於正念當中,就像商人善於守護財貨一樣。」

 

 

  本生論云:「捨慚為天王,意違於正法,寧瓦缽蔽衣,觀敵家盛事。」

【消文】:本生論中說:「寧願貧窮到上無片瓦、衣不蔽體,也不願意捨棄慚心,違背佛法當上天王,若是讓無慚等煩惱不斷增長,就好比使敵人日漸坐大一樣。」

 

 

  親友書云:「大王應知念身住,善逝說為唯一過,故當厭力勤守念,失念則壞一切法。」

【消文】:親友書中說:「大王!應該知道正念的重要。佛說我們唯一的過失,就是無法心住正念。一旦失念,就使一切善法壞失,所以應當精勤守護正念。」

 

 

  入行論云:「雖諸具多聞,正信樂精進,由無正知過,而令有犯染。」

【消文】:入行論中說:「即使已經具備多聞、正信而且精進不懈怠,如果沒有正知力來防護不失念,仍會因為心生煩惱,而使戒行有所違犯。」

 

 

  不能如是斷諸煩惱及隨煩惱,然當不順煩惱,不執彼品,視如怨敵,是為現在必不容少,故應勵力攝對治品,破除煩惱,清淨自內所受尸羅。

【消文】:縱使還不能斷除根本煩惱和隨煩惱,也不應當隨著煩惱轉,任由它增長、串習。應該不執著貪等煩惱,而將它視為怨敵。就算眼前還不能減少它,至少也應盡力修習對治法,進而將來做到破除煩惱。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清淨守護所受的戒律。

 

 

  大覺弟子吉祥阿蘭若師謂內鄔蘇巴云:「智然後有人問汝弟子眾,以何而為教授中心,則定答為已發神通或見本尊,然實應說於業因果漸漸決定,於所受戒清淨護持。」故修之成就,當知亦是無明等惑,漸趣輕微

【消文】:阿底峽尊者的弟子吉祥阿蘭若師對內鄔蘇巴說:「一旦見道得根本智後,就會有人問你的弟子們說:你們最重要的教授是什麼?他們一定會回答說:如何開發神通或親見本尊。但是實際上應該說:最重要的教授是,對於業果的道理,漸漸清楚明白;對於所受的戒律,也能漸漸護持。」所以,所謂的修行成就,應當是指無明等煩惱,逐漸在減輕才對。

 

 

  能感現後二世純大罪苦,謂與他鬥爭,然於爾時一切眾苦,捨命強忍,其傷疤等返自顯示,謂此即彼時所傷,若斷煩惱發精進時,忍耐苦行,極為應理。

【消文】:由於無明等煩惱,是引生現在世和將來世大苦的主要原因,所以應該修一切的對治法和他鬥爭。如果對煩惱所引發的痛苦,強行忍耐的話,不但不能斷除煩惱,反而還會被它所傷,而一再顯示受傷的疤痕而已,這種痛苦是不應該忍耐的。但如果是在勤發精進斷除煩惱時,所生的痛苦,就應該儘量地忍耐,這才是合理的苦行。

 

 

  入行論云:「無義被敵所毀傷,若尚愛為身莊嚴,為大義故正精進,小苦於我豈為損。」

【消文】:入行論中說:「若是無緣無故的被敵人毀傷,還把傷痕當成是自身的莊嚴,這是毫無意義的舉動。可是,如果為了大利益,而勤發精進所受的小苦,又怎能損傷我呢?」

 

 

  若能如是戰勝煩惱,乃名勇士。戰餘怨敵如割死屍,雖不殺害自亦當死。入行論云:「輕蔑一切苦,摧伏瞋等敵,勝此名勇士,餘者如斬尸。

【消文】:如果能夠忍受一切的苦,進而戰勝煩惱的話,就是真正的勇士。其他的煩惱怨敵,當然就能輕易地摧破,輕鬆的程度,就像是割下死屍身上的肉一般,不用加以殺害就已經死亡了。正如入行論中所說:「若能輕忽斷煩惱時所生的一切苦,就能摧伏瞋等怨敵,能戰勝煩惱怨敵的,就稱為勇士。如果能斷除根本煩惱,其餘的隨煩惱,當然也如斬尸般的容易了。」

 

 

  故又如論云:「住煩惱聚中,千般能安住,如野干圍獅,煩惱不能侵。」道所治品,莫令侵害而當勝彼。

【消文】:又如中所說:「苦是讓自己安住在煩惱當中,煩惱是不會受到侵害的,就像狐狸想圍困獅子,獅子一點也不會受到傷害。」因此,所有對治煩惱的方法,都是防止不受煩惱的侵害,進而能戰勝煩惱。

 

 

  已說共中士道次第。

【消文】:以上所說,是共中士道的部分,已經全部介紹完畢。

 

 

056(吹冷氣.gif

 

『解脫正道』篇完畢 

箭頭下.gif     

 

 上士道 

入大乘門”篇【一】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七 

 

 

中士道    解脫正道

 

          054(寫字.gif

 

                         【四】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973行〜第19910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24****************************************************

【課文】:(19703~19807) 

又若念云,毀犯可悔,無後不犯防護之心,放逸轉者,說可還出,如食毒藥。如彌勒獅子吼經云:「慈氏,末世末劫後五百歲,有諸在家出家菩薩,出現於世。彼作是云,悔除惡業能無餘盡,造作眾罪造已當悔,增上毀犯而不防護,我說彼等是作死業。云何為死,謂如人食毒,此亦同彼,命終之後,顛倒墮落。」又云:「慈氏,於此聖法毘奈耶說為毒者,謂諸違越所制學處,故說汝等莫自食毒。」若具別解脫律儀,應以如是道理守護,密咒亦然。如妙臂請問經云:「佛我所說別解脫,淨戒調伏盡無餘,在家咒師除形相,軌則諸餘盡當學。」此說雖諸在家咒師,除出家相,羯摩軌則少分遮罪,尚如調伏所出而行,況出家咒師,又能成就密咒根本亦是尸羅。妙臂請問經云:「咒本初為戒,次精進忍辱,信佛菩提心,密咒無懈怠。如王具七寶,無厭調眾生,如是咒成就,七支能調罪。」曼殊室利根本續云:「念誦若毀戒,此無勝成就,中悉地亦無,又無下成就。能仁未曾說,毀戒咒能成,非趣涅槃城,境域及方所。於此愚惡人,何有咒能成,此毀戒有情,何能生善趣,且不得天趣,又無勝安樂,何況佛所說,諸咒豈能成。」康壠巴亦云:「若年饑荒,一切事情皆至糧麥,如是一切皆繞於戒,當勤學此。又戒清淨,不思業果必不得成,故思業果是真教授。」霞惹瓦亦云:「總有禍福皆依於法,其中若依毘奈耶說,無須改易內心清淨,堪忍觀察,心意安泰,邊際善妙。」善知識敦巴云:「有一類人依律毀咒,依咒輕律,除我尊長教授無餘能使調伏為咒助伴,及令密咒為調伏伴。」覺亦云:「我印度中,凡有大事或忽然事,集諸受持三藏法師,問三藏中不曾遮耶,既決擇已,於此安住。我毘迦瑪拉希拉諸師,則於其上,更須問云,菩薩行中不曾遮耶,不違彼耶,安欲根本隨持律轉。」

  又若念云,毀犯可悔,無後不犯防護之心,放逸轉者,說可還出,如食毒藥。

【消文】:另外,如果認為毀犯戒律可以藉由懺悔恢復清淨,因此就不另起防護的心,讓身心整日隨著放逸轉,這樣的說法,無異是自食毒藥。

 

 

  如彌勒獅子吼經云:「慈氏,末世末劫後五百歲,有諸在家出家菩薩,出現於世。彼作是云,悔除惡業能無餘盡,造作眾罪造已當悔,增上毀犯而不防護,我說彼等是作死業。云何為死,謂如人食毒,此亦同彼,命終之後,顛倒墮落。」

【消文】:正如彌勒獅子吼經中所說:「彌勒!在末法時代的末劫後五百年當中,會有在家、或者出家菩薩出現於世,說出這樣的言論:只要懺悔所造的惡業,就能將惡業完全淨除,所以在造了罪業以後,要趕緊懺悔。倘若認為只要懺悔,就能清淨惡業,不起絲毫防護的心,就等於是造作死業。為什麼會是死業呢?這好比人吃了毒藥以後,一定會喪命,所以稱為死業。不起護戒的心的情況,就和食毒一樣,命終之後,必定會顛倒、墮落。」

 

 

  又云:「慈氏,於此聖法毘奈耶說為毒者,謂諸違越所制學處,故說汝等莫自食毒。」

【消文】:中又說:「彌勒!佛法戒經當中所提到的毒食者,就是指違犯種種戒律,絲毫不生防護之心的行人,無疑是自食毒藥,將來一定會墮落、顛倒。」

 

 

  若具別解脫律儀,應以如是道理守護,密咒亦然。

【消文】:不只是對小乘的別解脫戒應當起護戒的心,就是大乘中的密教,對一切戒律的內容,也同樣應做到絕不輕易違犯。

 

 

  如妙臂請問經云:「佛我所說別解脫,淨戒調伏盡無餘,在家咒師除形相,軌則諸餘盡當學。」

【消文】:如同妙臂請問經中所說:「佛為小乘所說的別解脫戒,應當儘量清淨持守,才能調伏煩惱。至於大乘中的密教,也同樣應當清淨持戒。所以修學密教的在家眾,除了出家眾所穿的衣等外在形相、和單獨為出家眾所制定的軌則之外,其餘戒律的內容,都應該完全持守。」

 

 

  此說雖諸在家咒師,除出家相,羯摩軌則少分遮罪,尚如調伏所出而行,況出家咒師,又能成就密咒根本亦是尸羅。

【消文】:上面這段話的意思,說明修學密教的在家眾,除了出家眾的外在形相、以及少部分為出家眾所制定的軌則,有不同的開遮以外,其餘有關如何調伏煩惱的戒律內容,則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修密教的大乘應當好好來行持,不但在家眾是如此,密教當中的出家眾則更應該如此,為什麼呢?因為想要修密教有所成就,它的根本就是戒律。所以,一切修行的根本—戒律,無論顯教、密教,都應當同樣的重視。

 

 

  妙臂請問經云:「咒本初為戒,次精進忍辱,信佛菩提心,密咒無懈怠。如王具七寶,無厭調眾生,如是咒成就,七支能調罪。」

【消文】:妙臂請問經中說:「修習密乘的根本是持戒,其次是精進、忍辱、信心和菩提心,若是做到在調伏眾生時永不厭患,就能密教成就。這七個條件,好比轉輪聖王必須具備七寶,才能統治天下。修習密乘也必須具足這七支,才能調伏一切的罪業而有所成就。」

(輪王七寶:一、金輪寶,二、白象寶,三、紺馬寶,

               四、神珠寶,五、玉女寶,六、居士寶,

                七、主兵寶。)

 

 

  曼殊室利根本續云:「念誦若毀戒,此無勝成就,中悉地亦無,又無下成就。能仁未曾說,毀戒咒能成,非趣涅槃城,境域及方所。於此愚惡人,何有咒能成,此毀戒有情,何能生善趣,且不得天趣,又無勝安樂,何況佛所說,諸咒豈能成。」

【消文】:曼殊室利根本續中說:「持咒念誦如果同時毀壞戒律的話,不但不可能得無上成就(指成佛),也不可能得中等的成就(指證悟空性),就連世間法的下等成就也無法達到。所以,佛從來沒有說過,毀壞戒律的人能夠有任何的成就,即使是精勤持咒念誦,也不可能達到涅槃解脫的境地。只有愚癡的惡行人,才以為憑藉念誦持咒就可以成就,那裡知道毀壞戒律的人,連人、天善趣都無法達到,更何況是究竟成佛呢!」

 

 

  康壠巴亦云:「若年饑荒,一切事情皆至糧麥,如是一切皆繞於戒,當勤學此。又戒清淨,不思業果必不得成,故思業果是真教授。」

【消文】:也說:「若是碰到饑荒的時候,沒有比糧麥更重要的了。同樣的,如果想成就一切佛法,就沒有比持戒更重要的了,所以應當勤學戒律的內容。另外,倘若想清淨持戒,就應該經常思惟業果的道理,了解守戒、毀戒的功德和過失,認清楚如是因感如是果的道理,才能真正生起護戒的心。因此,思惟業果的道理,是真實的教授,不思惟業果的內容,必定無法清淨的持戒。」

 

 

  霞惹瓦亦云:「總有禍福皆依於法,其中若依毘奈耶說,無須改易內心清淨,堪忍觀察,心意安泰,邊際善妙。」

【消文】:霞惹瓦也說:「一切的禍福都有它的業因,如果能夠依照戒律的內容,信受奉行,無庸置疑的,一定能得到一切的善果。因為戒律能調伏煩惱,所以使得內心清淨;內心清淨則易入禪定;得禪定就能生出解脫的智慧。不但生前身心時常處於喜樂的狀態,死後也能因為持戒的功德,而生於人、天善趣,甚至達到最後成佛的果位。」

 

 

  善知識敦巴云:「有一類人依律毀咒,依咒輕律,除我尊長教授無餘能使調伏為咒助伴,及令密咒為調伏伴。」

【消文】:善知識敦巴說:「有一類的人,依止戒律,但是毀謗持咒念誦;又有一類的人,重視持咒念誦,卻輕視戒律。這兩者都有所偏頗,只有我的上師阿底峽尊者,能毫不衝突的使戒律成為持咒念誦的助伴,也同時讓持咒念誦成為戒律的助伴。」

 

 

  覺亦云:「我印度中,凡有大事或忽然事,集諸受持三藏法師,問三藏中不曾遮耶,既決擇已,於此安住。我毘迦瑪拉希拉諸師,則於其上,更須問云,菩薩行中不曾遮耶,不違彼耶,安欲根本隨持律轉。」

【消文】:阿底峽尊者也說:「我在印度那爛陀寺時,凡遇到大事、或者突發狀況必須作決定時,都會先召集三藏法師(精通經、律、論三藏的稱為三藏法師),反覆討論是否違背三藏的內容。一旦確定沒有違背,就按照決定的事項去執行。另外,我在蓮花戒寺時,見到那裡的上師們,除了要問是否違背小乘的戒律以外,還要加問是否也違背了大乘的菩薩戒行,所以一切事情的處理,都是以戒律的條文為依據。」

 

 

 

【課文】:(19808~19910) 

 如是戒淨,又如內鄔蘇巴云:「現在於內與煩惱鬥,唯此為要,不鬥煩惱戒不能淨,若爾不生伏斷煩惱,定學慧學,當須畢竟漂流生死。」又如前說認識煩惱,思彼過患離彼勝利,以念正知而為防慎。煩惱稍出,即應用矛數數擊刺,此復自心隨何煩惱生已無間,視如怨敵與之鬥戰。若不爾者,初起忍受非理作意,令其資養成無可敵,唯隨彼行。如是勵力縱未能遮,亦當速斷莫令相續。應如畫水莫如畫石,如親友書云:「當了知自心,如畫水土石,煩惱初為上,樂法應如後。」若於法品,與上相違。入行論亦云:「我應記恨此,與此共戰爭,如是相煩惱,除能壞煩惱。我寧被燒殺,或被斷我頭,然於煩惱敵,終不應屈敬。」善知識樸窮瓦亦云:「我雖忽被煩惱壓伏,後我從下而為切齒。」博朶瓦聞之曰:「若能如是,當下即退。」世庸怨敵,一次擯逐遂居他方,待得力時仍來報怨,煩惱不同。煩惱於身,若能一次拔出根本,無往他方亦無報復,然由我等,不能精勤破壞煩惱之所致耳。入行論云:「擯庸敵出國,攝受住他方,養力仍返報,煩惱敵不爾。煩惱為惑慧眼斷,遣離我意能何往,豈能住餘返報我,唯我志弱無精進。」女絨巴云:「煩惱起時不應懈怠,當下應以對治遮除,若不能遮,應即起立設曼陀羅及諸供具,供養祈禱尊長本尊,次緣煩惱,忿怒念誦,即能折伏。」朗日塘巴亦云:「彼又云移動住處,勁舉項頸,亦能折伏,可見彼與煩惱鬥爭。」此復應如阿蘭若師云:「晝夜唯應觀察自心,豈有餘事。」依此而行乃能生起。又傳說大覺一日隨見幾次,爾時定問「生善心否。」

 

  如是戒淨,又如內鄔蘇巴云:「現在於內與煩惱鬥,唯此為要,不鬥煩惱戒不能淨,若爾不生伏斷煩惱,定學慧學,當須畢竟漂流生死。」

【消文】:想要清淨持戒,除了上面所說,時常思惟業果的道理,生起歡喜的心來持戒以外,還要進一步對治煩惱,才能使戒律真正清淨。就如內鄔蘇巴所說:「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與內在的煩惱爭鬥。因為煩惱不被調伏,戒律就不可能清淨,戒律不能清淨,也不可能生出降伏煩惱的定力、和斷除煩惱的慧力來,如此又如何圓滿戒、定、慧三學呢?不能圓滿戒、定、慧三學,便註定要永遠漂流生死。」

 

 

  又如前說認識煩惱,思彼過患離彼勝利,以念正知而為防慎。煩惱稍出,即應用矛數數擊刺,此復自心隨何煩惱生已無間,視如怨敵與之鬥戰

【消文】:但是,如何與煩惱鬥呢?先要認識煩惱的內容(如前集諦中所說根本煩惱與隨煩惱),再進一步思惟煩惱的過患和離煩惱的殊勝利益,最後以正念正知來防範煩惱的發生。只要煩惱一生起,就馬上用對治法遮除。看清楚心中和那些煩惱相應,都要把它視為怨敵,不斷地用矛擊刺(比喻用對治法),不讓它有絲毫喘息的機會。

 

 

  若不爾者,初起忍受非理作意,令其資養成無可敵,唯隨彼行。如是勵力縱未能遮,亦當速斷莫令相續。

【消文】:如果不這樣用正念正知力來防護,隨時與煩惱鬥爭,而是任由煩惱生起,不起對治,安然忍受隨順它轉,就好比資養敵人,讓他日益坐大,總有一天終致無法抵擋,而成為他的俘虜,聽命於他。所以,應當盡力地遮止煩惱的生起,一旦生起,也要立刻斷除,不讓他有相續的機會。

 

 

  應如畫水莫如畫石,如親友書云:「當了知自心,如畫水土石,煩惱初為上,樂法應如後。」若於法品,與上相違。

【消文】:應該像在水上作畫,讓煩惱立刻消失,而不要像在石頭上刻字,歷久不滅。就如親友書中所說:「應當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心念是什麼樣的狀態。若是惡心起時,就要像在水上作畫,讓它馬上消失;如果是善心生起,就必須使它如在石上刻字,歷久不滅;倘若是無記心生起,就要像在灰土上寫字,風吹塵揚,隨時可滅。雖然最初對治煩惱時,總覺得煩惱的力量比較強盛,但是只要持之以恒精勤對治,漸漸終能戰勝煩惱。先是使它不再相續,最後一定能完全斷除。」如果是用在佛法的修學上,情況則恰好相反。

 

 

  入行論亦云:「我應記恨此,與此共戰爭,如是相煩惱,除能壞煩惱。我寧被燒殺,或被斷我頭,然於煩惱敵,終不應屈敬。」

【消文】:入行論中也說:「我應當視煩惱為我的大怨敵,而和它作戰,先認清這個敵人的形相,再設法除去它。無論如何,寧願被燒殺,甚至捨掉性命,也絕對不能對它屈服。」

 

 

  善知識樸窮瓦亦云:「我雖忽被煩惱壓伏,後我從下而為切齒。」

【消文】:善知識樸窮瓦也說:「雖然我偶而會被煩惱壓伏,但是我絕不屈服於它,只要煩惱一生起我就與它鬥爭,並且立誓一定要勝過它。」

 

 

  博朶瓦聞之曰:「若能如是,當下即退。」

【消文】:博朶瓦聽了這番話以後說:「如果能夠這樣的話,煩惱一定是當下就退卻了。」

 

 

  世庸怨敵,一次擯逐遂居他方,待得力時仍來報怨,煩惱不同。煩惱於身,若能一次拔出根本,無往他方亦無報復,然由我等,不能精勤破壞煩惱之所致耳。

【消文】:世間的怨敵在打敗時,可以退居他方,等強盛時再來報復。煩惱這怨敵卻不同,如果能夠一次根本拔除,它就不會退藏他處,而再來報復了。如今,煩惱之所以能一再生起,實在是因為我們不能精勤破壞煩惱的緣故。

 

 

  入行論云:「擯庸敵出國,攝受住他方,養力仍返報,煩惱敵不爾。煩惱為惑慧眼斷,遣離我意能何往,豈能住餘返報我,唯我志弱無精進。」

【消文】:入行論中說:「世間的敵人,將他驅擯出自己的國家後,便會退居他方,等到兵力養足了再來侵犯。煩惱這個敵人卻不同,只要能夠以慧力斷除,它又有何處可以藏慝,將來再伺機報復呢?儘管如此,煩惱的怨敵還是無法降伏,這都是因為我的意志薄弱、不能夠精進的緣故。」

 

 

  女絨巴云:「煩惱起時不應懈怠,當下應以對治遮除,若不能遮,應即起立設曼陀羅及諸供具,供養祈禱尊長本尊,次緣煩惱,忿怒念誦,即能折伏。」

【消文】:女絨巴說:「煩惱生起時,不應該放逸、懈怠而不予理會,應當趕緊對治,遮除它的相續。若是無法遣除,就立即修獻曼達,供養諸佛菩薩,祈請三寶、上師或者本尊等的加持,接著持咒念誦,這樣就能折伏煩惱。」

 

 

  朗日塘巴亦云:「彼又云移動住處,勁舉項頸,亦能折伏,可見彼與煩惱鬥爭。

【消文】:朗日塘巴也說:「不論煩惱移往何處,我都是牢牢釘緊,沒有絲毫的放鬆,這樣一次就能折伏煩惱了。這是我隨時與煩惱鬥爭的情況。」

 

 

  此復應如阿蘭若師云:「晝夜唯應觀察自心,豈有餘事。」依此而行乃能生起。

【消文】:更應該如阿蘭若師所說:「我晝夜除了觀察自心以外,沒有做別的事情。」如果能夠這樣,一定能對治煩惱。

 

 

  又傳說大覺一日隨見幾次,爾時定問「生善心否。

【消文】:又聽說阿底峽尊者,不論一天碰幾次面,他都會問:「善心生起來了嗎?」可見對治煩惱有多麼的重要,若是無法對治,就是想生起善念也非常的困難。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解脫正道”篇【五】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七 

 

 

中士道    解脫正道

 

          054(寫字.gif

 

                         【三】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951行〜第1972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23****************************************************

【課文】:(19501~19508) 

 當略宣說學戒之理。此中最初當數思惟尸羅勝利,令其至心增長歡喜,如大涅槃經云:「戒是一切善法之梯,戒是根本,猶如地是樹等根本,戒是一切善法前導,如大商主是為一切商人前導,戒是一切法幢如帝釋幢,戒畢竟斷一切罪惡及惡趣道,戒如藥樹治療一切罪惡病故,戒是險惡三有道糧,戒是甲劍能摧煩惱諸怨敵故,戒是明咒能除煩惱諸毒蛇故,戒是橋梁度罪河故。」龍猛菩薩亦云:「戒是一切德依處,如動不動依於地。」妙臂請問經云:「一切稼穡依於地,無諸災患而生長,如是依戒勝白法,悲水灌澆而生長。」應如思惟。若受不護過患極重,如苾芻珍愛經云:「或有戒為樂,或有戒為苦,具戒則安樂,毀戒則成苦。」此說受學通於勝利過患二品,是故亦應善思過患,敬重學處。

 

  當略宣說學戒之理。

【消文】:首先略說為什麼要學戒的理由。

 

 

  此中最初當數思惟尸羅勝利,令其至心增長歡喜。

【消文】:如果在學戒之初,就經常不斷地思惟守戒的好處,便能生起至誠歡喜持戒的心。

 

 

  如大涅槃經云:「戒是一切善法之梯,戒是根本,猶如地是樹等根本,戒是一切善法前導,如大商主是為一切商人前導,戒是一切法幢如帝釋幢,戒畢竟斷一切罪惡及惡趣道,戒如藥樹治療一切罪惡病故,戒是險惡三有道糧,戒是甲劍能摧煩惱諸怨敵故,戒是明咒能除煩惱諸毒蛇故,戒是橋梁度罪河故。」

【消文】:守戒有什麼好處呢?正如大涅槃經中所說:「戒律是一切善法的階梯、一切善法的根本,就像大地是一切樹木的根本;戒律是一切善法的前導,有如大商主是一切商人的前導;戒律是一切法幢,就像帝釋天的法幢;(帝釋天每每一張開幢,諸天就歡喜。這裡表示善持戒的人將使天眾增加,便能幫助戰勝修羅,因此歡喜。)戒律能畢竟斷除一切罪惡、惡趣;戒律有如藥樹,有效地治療一切罪惡病,戒律是置身險惡三界中最殊勝的道糧;戒律是盔甲利劍,能摧破煩惱怨敵;戒律是大明咒、滅除貪瞋癡等三毒煩惱;戒律是能度一切罪惡河的橋樑。」

 

 

  龍猛菩薩亦云:「戒是一切德依處,如動不動依於地。」

【消文】:龍樹菩薩也說:「戒律是一切功德的所依處,就像有情世間、器世間,都必須依止大地一樣。」

 

 

  妙臂請問經云:「一切稼穡依於地,無諸災患而生長,如是依戒勝白法,悲水灌澆而生長。」

【消文】:妙臂請問經中也說:「一切莊稼必須依於大地,再加上沒有天災、病蟲害等侵襲,才能逐漸生長;同樣的,一切的善法必須依於戒律,再加上大悲水的灌溉,所有功德才能增長。」

 

 

  應如思惟。若受不護過患極重,如苾芻珍愛經云:「或有戒為樂,或有戒為苦,具戒則安樂,毀戒則成苦。」此說受學通於勝利過患二品,是故亦應善思過患,敬重學處。

【消文】:以上所說,是戒律的重要、和持戒殊勝的利益,應當多多思惟。若是受戒而不護戒,過患就會非常嚴重,如比丘珍愛經中所說:「有的修行人因為戒律得安樂,有的卻因為戒律得苦惱,這其中的差別,在於能勤於護戒的得安樂,毀壞戒律的就只得苦惱了。」所以,受持戒律通利益和過患兩者,完全看你如何守護它了。為了能得身心安樂,為了能進一步由戒而生定慧,就應該善加思惟毀戒的過患,敬重所有戒律的內容,小心護戒。

 

 

【課文】:(19509~19602) 

 如何修學之理者。四犯因中,無知對治者,謂當聽聞,了知學處。放逸對治者,謂於取捨所緣行相,不忘憶念及以正知,率爾率爾觀察三門了知轉趣,若善若惡,依自或法增上力故,羞恥作惡是為知慚,恐他譏毀羞恥為愧,及由怖畏惡行異熟,懷恐懼等,當如是學。不敬對治者,謂於大師師所制立,同梵行所,應修恭敬。煩惱熾盛對治者,應觀自心,何煩惱盛,勵修對治。若不如是策勵修學,思違越此,許其罪輕微,於諸佛制放縱而轉,當獲純苦。如分別阿笈摩云:「若於大師大悲教,起輕微心少違犯,由是而獲苦增上,折籬失壞菴沒林。現或有於王重禁,違越而未受治罰,非理若違能仁教,如醫缽龍墮旁生。」故應勵力,莫為罪染。

 

  如何修學之理者。

【消文】:但是,該如何小心護戒呢?要做到小心護戒之前,必須先知道為什麼會犯戒的原因,以及對治這些原因的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清淨持戒。

 

 

  四犯因中,無知對治者,謂當聽聞,了知學處。

【消文】:犯戒的第一個原因是無知。因為對於戒律的內容,完全不知道,所以犯了戒也無從檢查。如何來對治因為無知而犯戒的過失?就是聽聞所有戒律的內容,知道如何檢查以及防範。

 

 

  放逸對治者,謂於取捨所緣行相,不忘憶念及以正知,率爾率爾觀察三門了知轉趣,若善若惡,依自或法增上力故,羞恥作惡是為知慚,恐他譏毀羞恥為愧,及由怖畏惡行異熟,懷恐懼等,當如是學。

【消文】:犯戒的第二個原因是放逸。由於失念、不正知,所以放逸身、口、意三門,因而犯戒。若要對治因為放逸而犯戒的過失,就必須依照所有戒律的內容,知所取捨、憶念不失,再加上隨時用正知力觀察身、口、意三門,是隨善法轉,還是隨惡法轉。如果知道心隨惡法轉,就要及時遏止。以自覺羞恥的慚心(依自力)、或者怕遭他人譏毀的愧心(依他力)、以及怖畏惡行將會招致惡果,而心懷恐懼等佛法的內容(依法力),使自己不作惡業,若是這樣來修學,就能不因放逸而犯戒。

 

 

  不敬對治者,謂於大師師所制立,同梵行所,應修恭敬。

【消文】:犯戒的第三個原因是不恭敬。因為輕視戒律,所以心不恭敬而破戒。想要對治因為不敬而犯戒的過失,首先應當思惟佛陀難遇,佛法難聞,如今還能聽聞佛法,就該懂得珍惜。佛在涅槃之前,曾經教導我們要「以戒為師」。因此,恭敬戒律,就等於是恭敬佛身,輕視戒律,就如同是輕視佛身。所以,應該如何對治不敬,就是對於佛以及佛所制定的戒律,還有能清淨持戒的僧眾,都生起敬重的心。

 

 

  煩惱熾盛對治者,應觀自心,何煩惱盛,勵修對治。

【消文】:犯戒的第四個原因是煩惱熾盛。因為心總是隨著煩惱轉,無法調伏,所以破戒。若要對治由於煩惱熾盛而犯戒的過失,應該先觀察自心,屬那一種煩惱最強,接著勤修對治的法門來減輕它。如貪心強,便修不淨觀來對治等等。

 

 

  若不如是策勵修學,思違越此,許其罪輕微,於諸佛制放縱而轉,當獲純苦。

【消文】:如果不依照前面所說,先找出犯戒的原因,再進一步策勵自己勤修對治的話,是無法圓滿戒律的。若是自認為偶而違反一些小過錯,罪業非常輕微,心中不必太在意,因而輕視戒律,放縱自己的身心,隨著煩惱造業的話,將來就只有純苦的果報了。

 

 

  如分別阿笈摩云:「若於大師大悲教,起輕微心少違犯,由是而獲苦增上,折籬失壞菴沒林。現或有於王重禁,違越而未受治罰,非理若違能仁教,如醫缽龍墮旁生。」故應勵力,莫為罪染。

【消文】:分別阿笈摩中說:「如果對於佛陀依大悲心流露所宣說的法教,起輕微的不敬,或稍有違犯,將來都會引生大苦,就如同比丘墮生龍中的因緣故事一樣。在過去迦葉佛的時候,有一位比丘,因為門前有一棵菴摩羅樹妨礙出入,就將樹枝折斷。雖然這個舉動,在比丘戒律中,只是輕微的遮戒,但是死後卻墮在畜生道中為醫缽龍王,頭上生出夜拉樹,每每遇到刮風的時候,樹枝就會隨風搖擺,非常痛苦。在世間違反法律的時候,也許還有機會得到赦免不必受到刑罰。但是,一旦違犯佛所制定的戒律造下惡業時,就無法不遭受果報,就像比丘墮龍身的例子一樣。」所以,應該盡力地防止犯戒,即使再微小的惡業,也因心生大怖畏而不造;萬一有所違犯時,也能依照佛所說的懺罪方法,如法的懺除清淨。

 

 

【課文】:(19603~19702) 

 

 假設已染,莫不思慮而便棄捨,當如佛說還出罪犯,勵力悔除。梵問經云:「於彼學尋求,及勤修彼行,終不應棄捨,命難亦無虧,常住正行中,隨毘奈耶轉。」成就真實尸羅經云:「諸苾芻寧可離命而死,非可毀壞尸羅。何以故,離命而死,唯令此生壽量窮盡。毀壞尸羅,乃至百俱胝生,常離種姓,永失安樂,當受墮落。」此具因說,故當捨命而善守護。若不能爾,則應審思,我剃鬚髮披壞色衣,空無所義。如三摩地王經云:「於佛聖教出家已,仍極現行諸惡業,於財穀起堅實想,貪諸乘具及象車。諸不殷重持學處,此等何故而薙頭。」若欲逃出有為生死,趣解脫城,壞戒足者,非僅不能實行,反當流轉生死,眾苦逼惱,幷及譬喻如三摩地王經云:「若人為諸盜賊逼,欲活命故而逃避,如其人足不能行,仍為賊執而摧壞。如是愚人毀淨戒,而欲脫離諸有為,由戒壞故不能逃,為老病死所摧壞。」故此經又云:「為著居家服,我所說學處,爾時諸苾芻,亦無此學處。」為近事說五種學處圓滿守護,苾芻亦無。若於此時精修學處,其果猶大故應勵策。即此經云:「若經俱胝恒沙劫,淨心以諸妙飲食,傘蓋幢幡及燈鬘,承事百億俱胝佛。若於正法極失壞,善逝聖教將滅時,晝夜能行一學處,其福勝前俱胝倍。」

 

  假設已染,莫不思慮而便棄捨,當如佛說還出罪犯,勵力悔除。

【消文】:假使有所違犯,不要把它棄置一旁不去想它,應當趕緊按照佛所說的還淨方法,盡力地悔除。

 

 

  梵問經云:「於彼學尋求,及勤修彼行,終不應棄捨,命難亦無虧,常住正行中,隨毘奈耶轉。」

【消文】:梵問經中說:「對於戒律的內容,應該勤加聽聞、思惟、修習,做到任何時間都不棄捨,即使是遇到命難的時候,也寧願犧牲性命,而不使戒律有任何的虧損,身心時常安住在正行當中,隨著戒律而轉。」

 

 

  成就真實尸羅經云:「諸苾芻寧可離命而死,非可毀壞尸羅。何以故,離命而死,唯令此生壽量窮盡。毀壞尸羅,乃至百俱胝生,常離種姓,永失安樂,當受墮落。」此具因說,故當捨命而善守護。

【消文】:成就真實尸羅經中說:「諸比丘寧可犧牲性命,也不毀壞戒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捨棄生命,只是這一生的壽命結束;但是毀壞戒律,卻使百俱胝生,都常遠離佛法,永遠失去安樂,恒常墮在惡道當中。」這段話是說明為什麼必須精勤護戒的原因。在知道了護戒的重要性之後,理當做到寧可捨棄生命,也要護戒不失。

 

 

  若不能爾,則應審思,我剃鬚髮披壞色衣,空無所義。如三摩地王經云:「於佛聖教出家已,仍極現行諸惡業,於財穀起堅實想,貪諸乘具及象車。諸不殷重持學處,此等何故而薙頭。」

【消文】:如果還不能做到捨命護戒、就當好好思惟、反省自己。既然已經剃髮出家,穿上這身壞色衣,就當嚴持戒律,若是不能護持戒律,那出家又有什麼意義呢?正如三摩地王經中所說:「在佛的聖教中出家以後,還依然行種種的惡業,把有如空穀般不實的財物,當作實有的來執著,又貪著衣、食、住、行等資生的用具,像這樣不注重戒律、又經常違犯,當初又何必出家呢?」

 

 

  若欲逃出有為生死,趣解脫城,壞戒足者,非僅不能實行,反當流轉生死,眾苦逼惱,幷及譬喻如三摩地王經云:「若人為諸盜賊逼,欲活命故而逃避,如其人足不能行,仍為賊執而摧壞,如是愚人毀淨戒,而欲脫離諸有為,由戒壞故不能逃,為老病死所摧壞。」

【消文】:如果當初出家,是為了要出三界生死、趣向解脫的話,如今破戒、犯戒,不但不能了脫生死,反而又造下流轉生死的惡業,這些惡業將再度引發無量的苦惱。這種情況,正如三摩地王經中所說:「有人為了不受盜賊的逼害,而逃命求活,可是如果雙腳不能移動,想逃命也不可能,還是會被盜賊擒住。這個譬喻,就好比破戒的人(雙腳不能行),還想脫離三界(想逃避盜賊的殺害),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要還會犯戒,就不能解脫生死,終究被老、病、死所摧壞。」

 

 

  故此經又云:「為著居家服,我所說學處,爾時諸苾芻,亦無此學處。」為近事說五種學處圓滿守護,苾芻亦無。若於此時精修學處,其果猶大故應勵策。

【消文】:中又說:「佛為在家居士,說了五戒的內容,若是一位比丘破了戒,是連能持五戒的在家眾都不如的。」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佛為在家眾所說的五戒,如果在家眾能圓滿守護的話,就勝過一位破戒的比丘,而所感得的果報,尤其殊勝廣大。所以應當精勤地守護一切戒律。

 

 

  即此經云:「若經俱胝恒沙劫,淨心以諸妙飲食,傘蓋幢幡及燈鬘,承事百億俱胝佛。若於正法極失壞,善逝聖教將滅時,晝夜能行一學處,其福勝前俱胝倍。」

【消文】:就像中所說的:「若是以俱胝恒沙劫這麼長的時間,用種種微妙的飲食、傘蓋、幢幡、以及燈鬘等,清淨供養承事百億俱胝這麼多的佛,這個福德固然很大。但是,比起在正法將失、佛教將滅的時候,還能以一日一夜的時間,來行持一個戒律,這個福德要比前者勝過俱胝倍。」由於佛法將滅的時候,眾生的煩惱更盛,對治煩惱的力量薄弱,使持戒更不容易。所以即使時間只有一日一夜,也屬殊勝難得,因此,功德更為殊勝廣大。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解脫正道”篇【四】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七 

 

 

中士道    解脫正道

 

          054(寫字.gif

 

                         【二】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926行〜第19413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22****************************************************

【課文】:(19206~19309) 

 復應願以粗劣衣缽乞活知足,於遠離處淨自煩惱,為他供處,如七童女因緣論云:「願剃除髮已,守持糞掃衣,樂住阿蘭若,何時能如是。目視軛木許,手執瓦缽器,何時無譏毀,於家家行乞。何時能不貪,利養及恭敬,淨煩惱刺泥,為村供施處。」又應希願,用草為座,臥無覆處霜露濕衣,以粗飲食而能知足,及於樹下柔軟草上,以法喜樂存活寢臥。「何時從草起,著衣霜濕重,以粗惡飲食,於身無貪著。何時我能臥,樹下柔軟草,如諸鸚鵡綠,受現法喜樂。」房上降雪,博朶瓦云:「昨晚似於七童女因緣所說,心很歡喜,除欲如是修學而無所餘。」又應希願,住藥草地流水邊岸,思惟水浪起滅無常,與自身命二者相同,以妙觀慧滅除我執,三有根本能生一切惡見之因,背棄三有所有歡樂,數數思惟依正世間如幻化等。「何時住水岸,藥草滿地中,數觀浪起滅,同諸命世間。破薩迦耶見,一切惡見母,何時我不樂,三有諸受用。何時我通達,動不動世間,等同夢陽燄,幻雲尋香城。」此等一切皆是希願,作出家身,作此諸事。伽喀巴云:「若能以大仙行,住苦行山間,始為文父真養子」。霞惹瓦亦云:「於諸在家事忙匆時,應披妙衣往赴其所,令彼念云出家安樂,則種未來出家習氣。」勇猛長者請問經亦云:「我於何時能得出離苦處家庭,如是而行,何時能得,作僧羯摩,長淨羯摩,解制羯摩,住和敬業,彼當如是愛出家心。」此說在家菩薩應如是願。此之主要為慕近圓,莊嚴經論云:「當知出家品,具無量功德,由是勝勤戒,在家之菩薩。」如是非但修行解脫,脫離生死歎出家身,即由波羅蜜多及密咒乘修學種智,亦歎出家身最第一。出家律儀,即三律儀中別解脫律儀,故當敬重聖教根本別解脫戒。

 

  復應願以粗劣衣缽乞活知足,於遠離處淨自煩惱,為他供處,

【消文】: 出家後,只希望以粗劣的衣食來過生活,少欲知足,遠離憒鬧之處,居住在安靜的地方,一心一意斷除自己的煩惱,用接受他人供養的方式,過著行乞般的生活。

 

 

  如七童女因緣論云:「願剃除髮已,守持糞掃衣,樂住阿蘭若,何時能如是。目視軛木許,手執瓦缽器,何時無譏毀,於家家行乞。何時能不貪,利養及恭敬,淨煩惱刺泥,為村供施處。」

【消文】:七童女因緣論中所說:「我什麼時候才能剃髮出家,遵守頭陀的十二行?穿著糞掃衣,安樂地住在阿蘭若處,一心一意地修定持戒,無論行、住、坐、臥,目光只看分寸之間的範圍。為了去除四種邪命的譏毀,到了吃飯的時間,便手拿著缽,到村莊裡挨家挨戶的行乞。我什麼時候才能做到不貪圖利養和恭敬,不再為衣、食、住的需要而忙碌,過著少欲知足的生活,整日只忙著清淨自己煩惱的染污,精進修行,真正成為村民供養、布施、種福田的地方。」

十二頭陀行,是當時印度出家人,在食、住、衣三方面,所過的生活方式。(頭陀,是抖擻的意思,抖擻塵勞煩惱。)

食頭陀分為五種:

一、乞食——乞,是外乞飲食以資養生命,內乞法食以資養慧命。在行乞的時候,必須依照次第,挨家挨戶的乞食,不能分貧富貴賤而有所差別。這樣乞求他人飲食的乞食方式,不但能折伏我慢,也能遠離四種邪命的生活方式,更能給眾生有布施、種福田的機會。因為既然出家,就應該以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不再以四種邪命生活,為衣食而忙碌、奔波。什麼是四種邪命呢?一是下口食。如種田耕地,因為是口向下而謀生活,所以稱為下口邪命食。二是仰口食。如仰觀星宿,以天文曆算等來謀取生活,說何日何時,會刮大風,下大雨這一類的話,哄騙世人。三是維口食。是想盡辦法來維持生計,或者廣交富豪,或者遊走四方,到處謀食。四是方口食。如卜卦算命、醫藥看相等,都稱為方口食。

二、常乞食——因為南贍部洲的眾生,勇猛心易發,恒常心難持,若是今天乞食,明天又不乞食,這樣忙於生計,又如何與道相應,所以必須常行乞食。

三、一坐食——是每天只吃一餐。

四、節量食——由於飽食容易增長欲念,減食則容易啟發智慧,所以頭陀行節量食,就是原本一天四餐的,減為一天三餐或兩餐。

五、午後不飲漿——就是過了中午以後,不但不吃米麵等食物,連一切的豆漿類也都不能飲

住頭陀也分為五種:

一、常坐不臥——整日結跏趺坐,不著外塵,但觀自心。

二、樹下坐——大樹之下,蔭涼爽人,在此靜坐,甚為得益。

三、露地坐——夜深人靜時,於露天底下靜坐,可謂月明星稀,心曠神怡,正好用功。

四、塚間坐——於墳塚之間,死人處所,可以修習無常觀,思惟他人既死,我又怎能不死?

五、阿蘭若處——清靜之處。所謂水邊林下,山巖石窟,獨自用功,遠離一切塵勞煩惱。一般的阿蘭若處,離開村莊聚落,大約是三、四里,至十里二十里不定,這樣雞鳴狗吠之聲不能到達,托缽時行程又不會太遠,以致耗費時日。

衣頭陀分為二種:

一、糞掃衣——是撿一些別人丟棄污穢的布,用水清洗、曬乾,重複七次,然後縫製而成。

二、三衣——五衣、七衣、大衣三類。五衣,是平常所穿著的衣服,一長一短共有五條。七衣,是誦經禮拜作佛事時所穿著的衣服,二長一短,共有七條。大衣,就是僧伽黎,俗稱祖衣,是登坐說法時所穿著的衣服,四長一短,共有二十五條。

 

 

  又應希願,用草為座,臥無覆處霜露濕衣,以粗飲食而能知足,及於樹下柔軟草上,以法喜樂存活寢臥

【消文】:也希望自己能專心修禪定,鋪些吉祥草作座墊,晚上露天而臥,睡在沒有任何覆蓋的地方,讓霜露弄濕我的衣服。吃的雖是一些粗糙的食物,卻能少欲知足。這樣在大樹下靜坐,躺臥在柔軟的草地上,以法的喜樂滋養我的生命。

 

 

  何時從草起,著衣霜濕重,以粗惡飲食,於身無貪著。何時我能臥,樹下柔軟草,如諸鸚鵡綠,受現法喜樂。」

【消文】:就像七童女因緣論中所說的:「什麼時候我能露天睡在曠野中,早晨從草地上起來時,身上的衣服都被霜露打濕了。吃一些粗糙的飲食,對四大假合之身,沒有絲毫的貪著。什麼時候我能躺臥在柔軟、翠綠的草地上,享受現法的喜樂。」

 

 

  房上降雪,博朶瓦云:「昨晚似於七童女因緣所說,心很歡喜,除欲如是修學而無所餘。」

【消文】:昨晚房上降雪,第二天凌晨博朶瓦說:「昨天晚上房上降雪,想到七童女因緣論中所說的內容,心中充滿了法喜,除了希望依照論中所說的去修學外,沒有其他更重要的事了。」

 

 

  又應希願住藥草地流水邊岸,思惟水浪起滅無常,與自身命二者相同,以妙觀慧滅除我執,三有根本能生一切惡見之因,背棄三有所有歡樂,數數思惟依正世間如幻化等。

【消文】:也希望自己能坐在水邊的藥草地上,望著水波的起滅,思惟無常的道理,觀察自己的身體和整個生命的現象,就如同水浪一樣,是剎那生滅的,並沒有一個「我」的存在。如此修習妙觀察慧,以去除「我執」——這個輪迴三界的根本,能生一切惡見的主因。希望能夠藉由修習無常想,而拋棄所有三界中的歡樂,經常思惟不論是正報、還是依報所構成的世界,都是如夢如幻,虛妄不實的。

 

 

  「何時住水岸,藥草滿地中,數觀浪起滅,同諸命世間。破薩迦耶見,一切惡見母,何時我不樂,三有諸受用。何時我通達,動不動世間,等同夢陽燄,幻雲尋香城。」

【消文】:就如同七童女因緣論中所說的:「我什麼時候能夠坐在水岸邊、長滿了藥草的草地上,不斷地觀察水浪的起滅,體會生命和世間的一切,等同水浪一般的生滅無常。我什麼時候才能因此悟出『無我』的道理,破除『我執』——這個產生一切惡見的根本,而不再樂於追求三界中所有的享樂。我什麼時候才能通達一切的有情世間和器世間,都如同夢境、陽燄、幻雲、海市蜃樓一般的不實。」

 

 

  此等一切皆是希願,作出家身,作此諸事

【消文】:以上所說的內容,都是希望發願出家後,所能作的事情。

 

 

  伽喀巴云:「若能以大仙行,住苦行山間,始為文父真養子。」

【消文】:伽喀巴說:「如果能夠以釋迦牟尼佛的修行為榜樣,住在山間修種種的苦行,才是釋迦文佛真正的佛子。」

 

 

  霞惹瓦亦云:「於諸在家事忙匆時,應披妙衣往赴其所,令彼念云出家安樂,則種未來出家習氣。」

【消文】:霞惹瓦也說:「若是在家眾正為謀衣食辛勤忙碌時,就應該披上袈裟前往他的住所,使他能憶念起出家身的種種安樂,同時也為他種下未來能欣樂出家的善妙習氣。」

 

 

  勇猛長者請問經亦云:「我於何時能得出離苦處家庭,如是而行,何時能得,作僧羯摩,長淨羯摩,解制羯摩,住和敬業,彼當如是愛出家心。」此說在家菩薩應如是願。

【消文】:勇猛長者請問經中也說:「我什麼時候能夠真正出離充滿各種痛苦的在家生活,而過著出家清淨、安樂的日子。我什麼時候才能受出家戒,完成出家的種種事業。如長時間的清淨持戒,若有犯戒時,也能如法的懺悔淨除。除了嚴格地持守一切出家的制度之外,在僧團當中,也能盡力地做到六和敬(事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成為一個和合的僧團。應當以這樣的戒行來愛護出家的心。」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家菩薩,應當這樣來發願出家。(羯摩,譯作「作業」或「辦事」。如作受戒或懺悔等事業,稱為「作業」;由此作業諸法事便可以成辦,所以稱為「辦事」。)

 

 

  此之主要為慕近圓,莊嚴經論云:「當知出家品,具無量功德,由是勝勤戒,在家之菩薩。」

【消文】:這樣發願出家主要的目的,是因為出家之身,離解脫道更近,而且容易圓滿一切功德。如莊嚴經論中所說:「應當知道出家一切的修行都具有無量的功德,這是任何精勤持戒的在家菩薩所不及的。」

 

 

  如是非但修行解脫,脫離生死歎出家身,即由波羅蜜多及密咒乘修學種智,亦歎出家身最第一。出家律儀,即三律儀中別解脫律儀,故當敬重聖教根本別解脫戒。

【消文】:而且,不但是修習解脫道的小乘,以出家身最為殊勝;就是修習顯教和密教的大乘,也同樣讚歎出家身為第一。主要的原因是,出家戒屬於三種戒律中的別解脫戒,而別解脫戒是一切戒律的基礎,也是所有佛法的根本。(三種戒律,是律儀戒、攝善法戒、以及饒益有情戒。律儀戒又稱為七眾別解脫戒,是一切戒律的基礎。這是因為當小乘戒完全清淨時,大乘戒才可能圓滿持守。而整個佛法的內涵,又以戒、定、慧三學為主,勤守戒律才能得禪定,由禪定才能生出智慧,達到最後的解脫,所以戒律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課文】:(19310~19413)

 第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者。如親友書云:「或頭或衣忽然火,尚應棄捨滅火行,而當勵求無後有,因無餘事勝於此。應以戒慧靜慮證,寂調無垢涅槃位,不老不死無窮盡,離地水火風日月。」應學寶貴三學之道,其中三學,數定有三。初觀待調心次第數決定者,謂散亂心者令不散亂,是須戒學,心未定者為令得定,謂三摩地或名心學,心未解脫為令解脫,是謂慧學,由此三學,諸瑜伽師一切所作,皆得究竟。觀待得果數決定者,謂不毀戒果,是為欲界二種善趣,毀犯之果是諸惡趣,心學之果,謂得上界二種善趣,慧學之果即是解脫。總其所生,謂增上生及決定勝,初有上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種,此二即是本地分說。又諸先覺,待所斷惑亦許三種,謂破壞煩惱,伏其現行,盡斷種子,故有三學。次第決定者,本地分中引梵問經顯此義云:「初善住根本,次樂心寂靜,後聖見惡見,相應不相應。」此中尸羅是為根本,餘二學處從此生故,次依尸羅能得第二心樂靜定,心得定者見如實故,能得第三成就聖見,遠離惡見。三學自性者,如梵問經云:「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此中戒學,圓滿六支,具淨尸羅,守護別解脫律儀,此二顯示解脫出離尸羅清淨。軌則所行,俱圓滿者,此二顯示無所譏毀,尸羅清淨。於諸小罪見大怖畏者,顯無穿缺尸羅清淨。受學學處者,顯無顛倒尸羅清淨。四心住者,謂四靜慮,此於現法安樂住故,名樂成就,是為心學。四謂四諦,各四行者,謂苦中無常苦空無我,集中因集生緣,滅中滅靜妙離,道中道如行出,達此十六有十六相,是為慧學。若導尋常中士道者,此應廣釋於三學中引導之理,然非如是,故修止觀心慧二學,於上士時茲當廣釋,今不繁述。

 

  第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者

【消文】:上介紹的是,要趣入解脫道,必須依暇滿的人身,而暇滿的人身當中,又以出家身為最殊勝。接下來說明應該修習何道,才能解脫輪迴。

 

 

  如親友書云:「或頭或衣忽然火,尚應棄捨滅火行,而當勵求無後有,因無餘事勝於此。應以戒慧靜慮證,寂調無垢涅槃位,不老不死無窮盡,離地水火風日月。」應學寶貴三學之道

【消文】:親友書中所說:「就像頭髮、衣服忽然著火,最重要的事情,應當是趕緊拋下一切來滅火,而且盡力防止以後不再著火。同樣的,三界如火宅,我們若是想急於逃離,就應該修習戒、定、慧三學,以證得寂靜、調伏、清淨的涅槃位。這樣才能永離輪迴,沒有老死,不受地、水、火、風四大的束縛,不在須彌山、日、月光所照耀的範圍內。」因此,若想趣入解脫道,就應該修學寶貴的三學。

 

 

  其中三學,數定有三。

【消文】:為什麼三學的內容如此寶貴呢?因為無論是調心、證果、還是斷惑,都必須依止三學才能圓滿,以下就這三項的內容,做進一步的說明。

 

 

  初觀待調心次第數決定者,謂散亂心者令不散亂,是須戒學,心未定者為令得定,謂三摩地或名心學,心未解脫為令解脫,是謂慧學,由此三學,諸瑜伽師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消文】:第一項,是以調心的次第來說明必須學習三學的重要性。首先,散亂的心,要如何使它不散亂,就必須學習戒學;進一步,如何制服障礙我們得定的昏沉、掉舉的心,則必須學習定學;最後,只有慧學能夠除滅煩惱、習氣的纏縛,使我們達到究竟的解脫。所以,戒、定、慧三學,是一切瑜伽師獲得解脫道,所修行的全部內容。

 

 

  觀待得果數決定者,謂不毀戒果,是為欲界二種善趣,毀犯之果是諸惡趣,心學之果,謂得上界二種善趣,慧學之果即是解脫。總其所生,謂增上生及決定勝,初有上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種,此二即是本地分說。

【消文】:第二項,以證果的內容來說,也一定要修習三學。首先,戒學所得的果報,是生為欲界的人、天。若是毀犯戒律,就會墮三惡道。其次,定學所得的果報,是生在色界以及無色界天。最後,慧學所得的果報,就是究竟的解脫。總括來說,三學所生的果,有增上生果、以及決定勝果兩類。增上生果,是上界(色界、無色界)、以及下界(欲界)的善趣。因此能生兩界善趣的因有兩種:就是生欲界的人、天善趣所須要的戒學;而生色界、無色界天善趣所須要的定學。決定勝果也分為兩類:就是聲聞、緣覺所證的暫時涅槃;和佛所證的無上涅槃。這兩類的涅槃,都須要慧學。以上有關證果與三學的內容,是本地分中所說。

 

 

  又諸先覺,待所斷惑亦許三種,謂破壞煩惱,伏其現行,盡斷種子,故有三學。

【消文】:第三項,以斷惑的內容來說,也必須修習三學。歷代祖師、先覺都教導我們,若是要破壞煩惱,必須學習戒學;如果想伏住煩惱的現行,則須要學習定學;倘若想斷盡煩惱的種子,就須要學習慧學了。所以,以伏、斷煩惱的內容來說,都必須修習三學。

 

 

  次第決定者,本地分中引梵問經顯此義云:「初善住根本,次樂心寂靜,後聖見惡見,相應不相應。」此中尸羅是為根本,餘二學處從此生故,次依尸羅能得第二心樂靜定,心得定者見如實故,能得第三成就聖見,遠離惡見。

【消文】:至於三學的學習也有一定的次第。在本地分中,就曾引梵問經來顯示這個道理:「最初先依止戒學,使心能安住在一切善法中;當心能安住在一切善法之後,就能因安樂而得寂靜,成就定學;心得定之後,才能生出智慧而成就慧學。有了智慧就能分辨是正見、還是惡見;是佛法、還是非法。」以上是學習三學的次第。而三學當中,又以戒學為根本。這是因為其他的二學,都是依於戒學才產生的。譬如說,有了戒學以後,心才能得到安樂和寧靜,因而成就定學。心在得定之後,才能如實地了知一切,而成就慧學,從此具足正知見,遠離惡見。

 

 

  三學自性者,如梵問經云:「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

【消文】:關於三學的內容,梵問經中也有說明:「應該圓滿具足戒學的六支,成就定學的四禪定,以及了解慧學四諦十六行相的內容,如此才能獲得清淨的智慧。」

 

 

  此中戒學,圓滿六支,具淨尸羅,守護別解脫律儀,此二顯示解脫出離尸羅清淨。軌則所行,俱圓滿者,此二顯示無所譏毀,尸羅清淨。於諸小罪見大怖畏者,顯無穿缺尸羅清淨。受學學處者,顯無顛倒尸羅清淨。

【消文】:所謂圓滿具是戒學六支,是指

能安住在淨戒當中。

能守護戒。(這兩支是獲得出離、解脫的基本條件。)

戒律的軌則能圓滿。

所行戒能圓滿。(這兩支是說明一切戒律的內容和行持。只有在二者圓滿之後,才不會有被他人譏毀的地方。)

再小的罪惡也能生起大怖畏的心。(這一支能防止戒律的缺漏。)

受學所有戒律的學處。(做到這一支,才能真正依正知見,而不顛倒地持戒。)

 

 

  四心住者,謂四靜慮,此於現法安樂住故,名樂成就,是為心學。

【消文】:成就定學的四禪定,是指修習色界的初、二、三、四禪的內容。如果能夠證得四種禪定,在現世中就能得到身心的安樂,這種定學稱為「樂住成就」。(因為已經降伏煩惱,所以身心安樂自在。)

 

 

  四謂四諦,各四行者,謂苦中無常苦空無我,集中因集生緣,滅中滅靜妙離,道中道如行出,達此十六有十六相,是為慧學。

【消文】:若是進一步通達四諦十六行相,就可以成就慧學。什麼是四諦十六行相的內容呢?特附圖表說明於下:

1)苦諦四行相

無常─此法稱眾緣和合,待因緣而生,亦以因緣之散而滅,故曰無常。

苦──三苦和合,實有苦苦具,逼惱身心,故曰苦。

空──此法從吾人身心乃至國城妻子眷屬,無一可為真實我之所有,故曰空。

無我─此法既無常住之義,亦無獨一及主宰之義,故曰無我。

 

2)集諦四行相

因──實有苦因,如種子生,故曰因。

集──惑業所集,而生苦果,故曰集。

生──復使苦果,相續不絕,故曰生。

緣──又為助緣,成辦苦果,故曰緣。

 

3)滅諦四行相

滅──實有涅槃,是為滅諦,故曰滅。

靜──涅槃寂靜,止息煩惱,故曰靜。

妙──無一切之過患,故曰妙。

離──解脫一切災難,故曰離。

 

4)道諦四行相

道──實有悟因,順無漏法,故曰道。

如──契於正理,故曰如。

行──趣涅槃果,故曰行。

出──解脫生死,故曰出。

     

  若導尋常中士道者,此應廣釋於三學中引導之理,然非如是,故修止觀心慧二學,於上士時茲當廣釋,今不繁述。

【消文】:如果只是為了引導一般的中士道,就應該詳細來解釋三學的內容,才知道如何證得解脫果。但是,由於本論不僅僅為中士道而說,更希望進一步引導學人走向上士道,以成就最究竟的佛果,因此這裡只先強調戒學的重要性。至於定、慧二學,等到上士道介紹奢摩他(修止)、和毘缽舍那(修觀)時,再詳細的說明,這裡就不加闡述了。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解脫正道”篇【三】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七 

 

 

中士道    解脫正道

 

          054(寫字.gif

 

                         【一】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903行〜第1925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21****************************************************

【課文】:(19003~19104)  

第四決擇能趣解脫道性者。如室利勝逝友云:「沉溺三有流,苦海無邊底,喜掉無厭畏,何物在我心。貧難求護壞,離及病老衰,入恒熾然火,覺樂寧非狂。」又云:「噫,世具眼盲,雖現前常見,後仍不略思,汝心豈金剛。」當自策勵,修習生死所有過患。如七童女因緣論云:「見住世動搖,如水中月影,觀欲如瞋蛇,盤身舉頭影。見此諸眾生,苦火徧燒然,大王我等樂,出離往尸林。」依正世間,剎那不住滅壞無常,猶如水月為風所動。諸欲塵者利小害大,等同毒蛇身所現影。又見五趣,熾然三苦大火燒惱,由見是故厭捨三有,生如北方孩童之心,欣樂欲得出離解脫。北方孩童者,傳說北方炒麵稀貴,於日日中唯食蔓菁,孩童飢餓欲食炒麵,向母索之,母無炒麵給以生蔓菁,云我不要此,次給以乾蔓菁亦云不要,次給以新煮者又云不要,更給以熟冷者亦云此亦不要,心不喜曰,此都是蔓菁云。如是我等,見聞憶念世間安樂,一切皆應作是念云,此是世間,此亦世間,此皆是苦,非可治療,發嘔吐心。如是思惟,昔從無始漂流生死,厭患出離及思今後仍當漂流,令實發生畏懼之心非唯空言。如親友書云:「生死如是故當知,生於天人及地獄,鬼旁生處皆非妙,生是非一苦害器。」生生死中乃是一切損害根本,故當斷除。此復要待滅除二因,謂煩惱業。此二之中,若無煩惱,縱有多業亦不受生。若有煩惱,縱無宿業率爾能集。故應摧壞煩惱,壞煩惱者,賴修圓滿無謬之道。

 

  第四決擇能趣解脫道性者。

【消文】:「共中士道修心的次第」,第四部分是「決擇能趣解脫道性」,就是說明如何趨入解脫道的條件與方法。

  如室利勝逝友云:「沉溺三有流,苦海無邊底,喜掉無厭畏,何物在我心。貧難求護壞,離及病老衰,入恒熾然火,覺樂寧非狂。」

【消文】:室利勝逝所說:「眾生沉溺在三界的苦海當中,雖然眾苦無邊,卻耽著其中,不知要厭離,也不知要怖畏生死。世間的一切,充滿了眾苦,貧窮的人難獲財富,富貴的人,又苦於守護財富,不願見到的怨家要常常碰面,親愛難捨的人,卻偏偏要分離,還有病老、衰等苦,就像恒常置身在大火當中,但是眾生非但不覺得苦,反倒認為安樂,這不是很癡狂顛倒嗎?」

 

  又云:「噫,世具眼盲,雖現前常見,後仍不略思,汝心豈金剛。」當自策勵,修習生死所有過患。

【消文】:又說:「唉!世間愚癡的眾生,就好像瞎了眼的盲人一樣,眾苦雖然無時無刻地現在眼前,卻什麼也看不見,過後一點也不思惟,難道眾生的心,真的像金剛一樣的堅硬難調嗎?」應當多方策勵提醒自己,好好思惟修習生死所有的過患,以真實地生起出離心。

 

  如七童女因緣論云:「見住世動搖,如水中月影,觀欲如瞋蛇,盤身舉頭影。見此諸眾生,苦火徧燒然,大王我等樂,出離往尸林。」

【消文】:七童女因緣論中所說:「受生於三界當中,就好像水中的月影一般,是虛幻不實的。這個無常的生命,像是為風吹動,在水上搖晃不定的月影,每一剎那都在變幻、生滅。眾生對五欲的貪著,也如同毒蛇一般地纏繞自身,無法自拔。見到三界的眾生,如此被苦火燃燒,我們應當很歡喜的生起厭患、出離的心,到尸陀林(墳場)去修習解脫之道。」

 

  依正世間,剎那不住滅壞無常,猶如水月為風所動。諸欲塵者利小害大,等同毒蛇身所現影。又見五趣,熾然三苦大火燒惱,由見是故厭捨三有,生如北方孩童之心,欣樂欲得出離解脫。

【消文】:上面這段偈頌正是說明,眾生的生命,在輪迴的期間,就像水面的月影,為風所吹動時,沒有剎那的停留,我們的生命,也在剎那不住的無常中滅壞。眾生對五塵所生起的五欲之貪,看起來好像能滿足眼前的小利益,但實際上卻有很大的害處,就像毒蛇纏身般的如影隨行。反觀輪迴中的五趣,常為苦苦、壞苦、行苦這三種苦所煎熬,就像置身於大火中,身心不斷地引發熱惱。由於觀見以上種種輪迴中的過失,應當發起猛烈厭捨三界的心,如同北方孩童一樣,什麼都不要,只欣樂於出離、解脫。

 

  北方孩童者,傳說北方炒麵稀貴,於日日中唯食蔓菁,孩童飢餓欲食炒麵,向母索之,母無炒麵給以生蔓菁,云我不要此,次給以乾蔓菁亦云不要,次給以新煮者又云不要,更給以熟冷者亦云此亦不要,心不喜曰,此都是蔓菁云。

【消文】:北方孩童的比喻是說,在北方炒麵非常的稀少、珍貴,每天吃的只是蔓菁。有一天孩童肚子餓了,便向母親要炒麵吃,母親沒有炒麵,就給他生蔓菁,孩童說我不要,接著再給他乾的蔓菁,孩童也說不要,母親沒辦法就新煮了蔓菁給他,孩童還是說不要,母親再給他熟冷的蔓菁,孩童還是不要,然後很氣憤地說:無論變換成何種形式,這些都還是蔓菁。

 

  如是我等,見聞憶念世間安樂,一切皆應作是念云,此是世間,此亦世間,此皆是苦,非可治療,發嘔吐心。

【消文】:同樣的,我們面對這一切世間的安樂,無論是看到的、聽到的,還是心中所憶念的,都應當提醒自己,這是世間的安樂,那也是世間的安樂,只要是三界中的安樂,終究都是苦的,並沒有真正的安樂,而這種苦,除了解脫三界外,是沒有任何藥方可以治療的,所以應該對三界的苦發嘔吐心。

 

  如是思惟,昔從無始漂流生死,厭患出離及思今後仍當漂流,令實發生畏懼之心非唯空言。

【消文】:同時也應當進一步思惟,從無始以來,眾生就在三界中漂流生死,若是不能因厭患而出離,今後仍然繼續漂流在三界,受無量的大苦。因此,應當確實地發起畏懼的心,而不只是說說而已。

 

  如親友書云:「生死如是故當知,生於天人及地獄,鬼旁生處皆非妙,生是非一苦害器。」生生死中乃是一切損害根本,故當斷除。

【消文】:親友書中所說:「無論是生在天中、人中,或者是地獄、餓鬼、畜生道中,都沒有一處是好的,沒有一處不是苦的。」所以,只要還在生死中,就是一切損害的根本,應當極力地斷除。

 

  此復要待滅

除二因,謂煩惱業。此二之中,若無煩惱,縱有多業亦不受生。若有煩惱,縱無宿業率爾能集。故應摧壞煩惱,壞煩惱者,賴修圓滿無謬之道。

【消文】:但是,應該如何斷除生死呢?首先應當滅除使眾生輪迴生死的兩種因,那就是煩惱和業。而這兩者之中,如果沒有煩惱,就算是過去造了許多業,也不會受生。若是有煩惱,縱然沒有舊業,也很快的可以新造。所以,能不能斷除生死,主要的關鍵在於還有沒有煩惱。因此應當趕快摧壞煩惱,而摧壞煩惱的方法,則有賴於修習圓滿,沒有錯謬的解脫道。

 

 

 

【課文】:(19105~19105)  

 此中分二:一、以何等身滅除生死,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今初 

  【消文】:什麼是正確無誤的解脫道?又該如何趨入呢?在這之前,先要知道修習解脫道的條件,有了這個條件,再進一步談解脫道的內容。因此,這裡先介紹,應該具備什麼「身」,才能修習解脫道,來滅除生死。

 

 

 

【課文】:(19006~19205)  

 如親友書云:「執邪倒見,及旁生,餓鬼,地獄,無佛教,及生邊地蔑戾車,性為騃啞,長壽天。隨於一中受生已,名為八無暇過失,離此諸過得閒暇,故當勵力斷生死。」是須於現得暇滿時斷除生死,生無暇中無斷時故,如前已說。大瑜伽師云:「現是從畜分出之時。」博朶瓦云:「昔流爾久未能自還,今亦不能自然還滅,故須斷除。斷除時者,亦是現得暇滿之時。」此復居家於修正法,有多留難及有眾多罪惡過失,出家違此,斷生死身出家為勝,是故智者應欣出家。若數思惟,在家過患出家功德,先已出家令意堅固,未出家者安立醒覺妙善習氣。此中道理當略宣說,其居家者,富則守護劬勞為苦,貧則追求眾苦艱辛,於無安樂愚執為樂,應當了知是惡業果。本生論云:「於同牢獄家,永莫思為樂,或富或貧乏,居家為大病。一因守煩惱,二追求艱辛,或富或貧乏,悉皆無安樂,於此愚歡喜,即惡果成熟。」是故執持眾多資具,求無喜足非出家事,若不爾者居家無別。又居家者與法相違,故居家中難修正法。即前論云:「若作居家業,不能不妄語,於他作罪者,不能不治罰。行法失家業,顧家法豈成,法業極寂靜,家事猛暴成,故有違法過,自愛誰住家。」又云:「憍慢癡蛇窟,壞寂靜喜樂,家多猛苦依,如窟誰能住。」應數思惟,如是等類在家過患,發願出家。 

  如親友書云:「執邪倒見,及旁生,餓鬼,地獄,無佛教,及生邊地蔑戾車,性為騃啞,長壽天。隨於一中受生已,名為八無暇過失,離此諸過得閒暇,故當勵力斷生死。」是須於現得暇滿時斷除生死,生無暇中無斷時故,如前已說。

【消文】:親友書中說:「執邪倒見、旁生、餓鬼、地獄、無佛教、生邊地、性愚癡諸根不具、以及長壽天,只要在以上其中的一個地方受生,就有無閒暇修行的過失。離開了這八種過失,才得有閒暇修習解脫道,所以應當盡力地來斷除生死。」這段話的意思,是強調必須趁現在得暇滿人身時,精勤地修習解脫道,若是生在八無暇當中,是沒有斷除生死的機會。(有關暇滿人身的內容,在前面已經詳細地介紹過,請參閱「道前基礎」的部分。)

 

  大瑜伽師云:「現是從畜分出之時。」

【消文】:大瑜伽師說:「現在是應該從畜生中分開來的時候了。」我們和畜生最大的分別,就是可以修習解脫道,如果不想求出離生死,只是為了生活的享樂,而把這暇滿的人身空過,那和畜生又有什麼差別?所以應該是和畜生分別開來的時候了。

 

  博朶瓦云:「昔流爾久未能自還,今亦不能自然還滅,故須斷除。斷除時者,亦是現得暇滿之時。」

【消文】:博朶瓦說:「過去在輪迴中流轉這麼久,不能解脫生死,今後它也不會自然的解脫,所以必須自己來斷除,而斷除生死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得暇滿人身的時候。」

 

  此復居家於修正法,有多留難及有眾多罪惡過失,出家違此,斷生死身出家為勝,是故智者應欣出家。

【消文】:雖得暇滿的人身,若是在家修行,有許多的障難和造惡業的過失,出家修行,則能避免這些障難和過失,所以修習解脫道,又以出家身為最殊勝,有智慧的修行人,應當欣喜出家。

 

  若數思惟,在家過患出家功德,先已出家令意堅固,未出家者安立醒覺妙善習氣。

【消文】:如果能經常思惟在家修行的過患,以及出家修行的功德,就能使已經出家的學人,意志更加堅定,至於還沒有出家的學人,也可以先種下出家的善妙習氣。

 

  此中道理當略宣說,其居家者,富則守護劬勞為苦,貧則追求眾苦艱辛,於無安樂愚執為樂,應當了知是惡業果。

【消文】:為什麼說在家修行,有許多障礙和過失呢?這其中的道理,大概地介紹一下。因為在家必須為世間的一切忙碌,富有的人辛勤地守護財物,害怕失去,因此很苦;貧窮的人又艱辛地追求財物,處心積慮希望能獲得,所以也很苦,明明世間沒有安樂可言,卻愚癡顛倒的執有安樂,應當知道這些世間所呈現的種種安樂,都是過去惡業成熟的果報。如生為父子、夫婦等關係而心生歡喜,殊不知這是過去業力所成的果報。

 

  本生論云:「於同牢獄家,永莫思為樂,或富或貧乏,居家為大病。一因守煩惱,二追求艱辛,或富或貧乏,悉皆無安樂,於此愚歡喜,即惡果成熟。」

【消文】:本生論中說:「在家就如同處在牢獄中,不要認為有安樂可言,不論富有或貧窮,在家都是大過患。富貴者為了守護財物,因此煩惱熾盛;貧窮者為求衣食,忙碌艱辛。不管是富有或者貧乏,都沒有真實的安樂可言。可是愚癡的眾生,卻歡喜的置身於牢獄之中,絲毫不生厭離之心,不知這些暫時的安樂,都是過去惡業成熟所呈現的果報。」

 

  是故執持眾多資具,求無喜足非出家事,若不爾者居家無別。

【消文】:由此可見,執著、守護眾多的財富,永遠不知道滿足,是在家人的事。若是出家還精勸地守護著財富,那和在家中又有什麼差別?

 

  又居家者與法相違,故居家中難修正法。即前論云:「若作居家業,不能不妄語,於他作罪者,不能不治罰。行法失家業,顧家法豈成,法業極寂靜,家事猛暴成,故有違法過,自愛誰住家。

【消文】:另外,在家所做的事,大多和佛法相違,這也是很難修習正法的原因。就如前中所說:「譬如在家從事各種行業,有時不能不說妄語,每當別人犯罪時,也不能不去處罰。若是行佛法就違背了世間法,如果顧及世間法,又往往違背了佛法,在這種經常矛盾、衝突的情況下,又如何成就佛法?佛法講求的是寂靜,世間法則又往往猛烈暴惡,在家就是有這些違背佛法的地方,誰又喜歡在家呢?」

 

  又云:「憍慢癡蛇窟,壞寂靜喜樂,家多猛苦依,如窟誰能住。」應數思惟,如是等類在家過患,發願出家。

【消文】:又說:「憍慢、愚癡等煩惱,如同蛇窟裡的毒蛇,能破壞一切的寂靜喜樂。在家就像置身於蛇窟一樣,使我們經常發生猛烈的大苦。」所以應當經常思惟,這些在家的過患,而發願出家。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解脫正道”篇【二】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