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七 

 

 

中士道    解脫正道

 

          054(寫字.gif

 

                         【二】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926行〜第19413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22****************************************************

【課文】:(19206~19309) 

 復應願以粗劣衣缽乞活知足,於遠離處淨自煩惱,為他供處,如七童女因緣論云:「願剃除髮已,守持糞掃衣,樂住阿蘭若,何時能如是。目視軛木許,手執瓦缽器,何時無譏毀,於家家行乞。何時能不貪,利養及恭敬,淨煩惱刺泥,為村供施處。」又應希願,用草為座,臥無覆處霜露濕衣,以粗飲食而能知足,及於樹下柔軟草上,以法喜樂存活寢臥。「何時從草起,著衣霜濕重,以粗惡飲食,於身無貪著。何時我能臥,樹下柔軟草,如諸鸚鵡綠,受現法喜樂。」房上降雪,博朶瓦云:「昨晚似於七童女因緣所說,心很歡喜,除欲如是修學而無所餘。」又應希願,住藥草地流水邊岸,思惟水浪起滅無常,與自身命二者相同,以妙觀慧滅除我執,三有根本能生一切惡見之因,背棄三有所有歡樂,數數思惟依正世間如幻化等。「何時住水岸,藥草滿地中,數觀浪起滅,同諸命世間。破薩迦耶見,一切惡見母,何時我不樂,三有諸受用。何時我通達,動不動世間,等同夢陽燄,幻雲尋香城。」此等一切皆是希願,作出家身,作此諸事。伽喀巴云:「若能以大仙行,住苦行山間,始為文父真養子」。霞惹瓦亦云:「於諸在家事忙匆時,應披妙衣往赴其所,令彼念云出家安樂,則種未來出家習氣。」勇猛長者請問經亦云:「我於何時能得出離苦處家庭,如是而行,何時能得,作僧羯摩,長淨羯摩,解制羯摩,住和敬業,彼當如是愛出家心。」此說在家菩薩應如是願。此之主要為慕近圓,莊嚴經論云:「當知出家品,具無量功德,由是勝勤戒,在家之菩薩。」如是非但修行解脫,脫離生死歎出家身,即由波羅蜜多及密咒乘修學種智,亦歎出家身最第一。出家律儀,即三律儀中別解脫律儀,故當敬重聖教根本別解脫戒。

 

  復應願以粗劣衣缽乞活知足,於遠離處淨自煩惱,為他供處,

【消文】: 出家後,只希望以粗劣的衣食來過生活,少欲知足,遠離憒鬧之處,居住在安靜的地方,一心一意斷除自己的煩惱,用接受他人供養的方式,過著行乞般的生活。

 

 

  如七童女因緣論云:「願剃除髮已,守持糞掃衣,樂住阿蘭若,何時能如是。目視軛木許,手執瓦缽器,何時無譏毀,於家家行乞。何時能不貪,利養及恭敬,淨煩惱刺泥,為村供施處。」

【消文】:七童女因緣論中所說:「我什麼時候才能剃髮出家,遵守頭陀的十二行?穿著糞掃衣,安樂地住在阿蘭若處,一心一意地修定持戒,無論行、住、坐、臥,目光只看分寸之間的範圍。為了去除四種邪命的譏毀,到了吃飯的時間,便手拿著缽,到村莊裡挨家挨戶的行乞。我什麼時候才能做到不貪圖利養和恭敬,不再為衣、食、住的需要而忙碌,過著少欲知足的生活,整日只忙著清淨自己煩惱的染污,精進修行,真正成為村民供養、布施、種福田的地方。」

十二頭陀行,是當時印度出家人,在食、住、衣三方面,所過的生活方式。(頭陀,是抖擻的意思,抖擻塵勞煩惱。)

食頭陀分為五種:

一、乞食——乞,是外乞飲食以資養生命,內乞法食以資養慧命。在行乞的時候,必須依照次第,挨家挨戶的乞食,不能分貧富貴賤而有所差別。這樣乞求他人飲食的乞食方式,不但能折伏我慢,也能遠離四種邪命的生活方式,更能給眾生有布施、種福田的機會。因為既然出家,就應該以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不再以四種邪命生活,為衣食而忙碌、奔波。什麼是四種邪命呢?一是下口食。如種田耕地,因為是口向下而謀生活,所以稱為下口邪命食。二是仰口食。如仰觀星宿,以天文曆算等來謀取生活,說何日何時,會刮大風,下大雨這一類的話,哄騙世人。三是維口食。是想盡辦法來維持生計,或者廣交富豪,或者遊走四方,到處謀食。四是方口食。如卜卦算命、醫藥看相等,都稱為方口食。

二、常乞食——因為南贍部洲的眾生,勇猛心易發,恒常心難持,若是今天乞食,明天又不乞食,這樣忙於生計,又如何與道相應,所以必須常行乞食。

三、一坐食——是每天只吃一餐。

四、節量食——由於飽食容易增長欲念,減食則容易啟發智慧,所以頭陀行節量食,就是原本一天四餐的,減為一天三餐或兩餐。

五、午後不飲漿——就是過了中午以後,不但不吃米麵等食物,連一切的豆漿類也都不能飲

住頭陀也分為五種:

一、常坐不臥——整日結跏趺坐,不著外塵,但觀自心。

二、樹下坐——大樹之下,蔭涼爽人,在此靜坐,甚為得益。

三、露地坐——夜深人靜時,於露天底下靜坐,可謂月明星稀,心曠神怡,正好用功。

四、塚間坐——於墳塚之間,死人處所,可以修習無常觀,思惟他人既死,我又怎能不死?

五、阿蘭若處——清靜之處。所謂水邊林下,山巖石窟,獨自用功,遠離一切塵勞煩惱。一般的阿蘭若處,離開村莊聚落,大約是三、四里,至十里二十里不定,這樣雞鳴狗吠之聲不能到達,托缽時行程又不會太遠,以致耗費時日。

衣頭陀分為二種:

一、糞掃衣——是撿一些別人丟棄污穢的布,用水清洗、曬乾,重複七次,然後縫製而成。

二、三衣——五衣、七衣、大衣三類。五衣,是平常所穿著的衣服,一長一短共有五條。七衣,是誦經禮拜作佛事時所穿著的衣服,二長一短,共有七條。大衣,就是僧伽黎,俗稱祖衣,是登坐說法時所穿著的衣服,四長一短,共有二十五條。

 

 

  又應希願,用草為座,臥無覆處霜露濕衣,以粗飲食而能知足,及於樹下柔軟草上,以法喜樂存活寢臥

【消文】:也希望自己能專心修禪定,鋪些吉祥草作座墊,晚上露天而臥,睡在沒有任何覆蓋的地方,讓霜露弄濕我的衣服。吃的雖是一些粗糙的食物,卻能少欲知足。這樣在大樹下靜坐,躺臥在柔軟的草地上,以法的喜樂滋養我的生命。

 

 

  何時從草起,著衣霜濕重,以粗惡飲食,於身無貪著。何時我能臥,樹下柔軟草,如諸鸚鵡綠,受現法喜樂。」

【消文】:就像七童女因緣論中所說的:「什麼時候我能露天睡在曠野中,早晨從草地上起來時,身上的衣服都被霜露打濕了。吃一些粗糙的飲食,對四大假合之身,沒有絲毫的貪著。什麼時候我能躺臥在柔軟、翠綠的草地上,享受現法的喜樂。」

 

 

  房上降雪,博朶瓦云:「昨晚似於七童女因緣所說,心很歡喜,除欲如是修學而無所餘。」

【消文】:昨晚房上降雪,第二天凌晨博朶瓦說:「昨天晚上房上降雪,想到七童女因緣論中所說的內容,心中充滿了法喜,除了希望依照論中所說的去修學外,沒有其他更重要的事了。」

 

 

  又應希願住藥草地流水邊岸,思惟水浪起滅無常,與自身命二者相同,以妙觀慧滅除我執,三有根本能生一切惡見之因,背棄三有所有歡樂,數數思惟依正世間如幻化等。

【消文】:也希望自己能坐在水邊的藥草地上,望著水波的起滅,思惟無常的道理,觀察自己的身體和整個生命的現象,就如同水浪一樣,是剎那生滅的,並沒有一個「我」的存在。如此修習妙觀察慧,以去除「我執」——這個輪迴三界的根本,能生一切惡見的主因。希望能夠藉由修習無常想,而拋棄所有三界中的歡樂,經常思惟不論是正報、還是依報所構成的世界,都是如夢如幻,虛妄不實的。

 

 

  「何時住水岸,藥草滿地中,數觀浪起滅,同諸命世間。破薩迦耶見,一切惡見母,何時我不樂,三有諸受用。何時我通達,動不動世間,等同夢陽燄,幻雲尋香城。」

【消文】:就如同七童女因緣論中所說的:「我什麼時候能夠坐在水岸邊、長滿了藥草的草地上,不斷地觀察水浪的起滅,體會生命和世間的一切,等同水浪一般的生滅無常。我什麼時候才能因此悟出『無我』的道理,破除『我執』——這個產生一切惡見的根本,而不再樂於追求三界中所有的享樂。我什麼時候才能通達一切的有情世間和器世間,都如同夢境、陽燄、幻雲、海市蜃樓一般的不實。」

 

 

  此等一切皆是希願,作出家身,作此諸事

【消文】:以上所說的內容,都是希望發願出家後,所能作的事情。

 

 

  伽喀巴云:「若能以大仙行,住苦行山間,始為文父真養子。」

【消文】:伽喀巴說:「如果能夠以釋迦牟尼佛的修行為榜樣,住在山間修種種的苦行,才是釋迦文佛真正的佛子。」

 

 

  霞惹瓦亦云:「於諸在家事忙匆時,應披妙衣往赴其所,令彼念云出家安樂,則種未來出家習氣。」

【消文】:霞惹瓦也說:「若是在家眾正為謀衣食辛勤忙碌時,就應該披上袈裟前往他的住所,使他能憶念起出家身的種種安樂,同時也為他種下未來能欣樂出家的善妙習氣。」

 

 

  勇猛長者請問經亦云:「我於何時能得出離苦處家庭,如是而行,何時能得,作僧羯摩,長淨羯摩,解制羯摩,住和敬業,彼當如是愛出家心。」此說在家菩薩應如是願。

【消文】:勇猛長者請問經中也說:「我什麼時候能夠真正出離充滿各種痛苦的在家生活,而過著出家清淨、安樂的日子。我什麼時候才能受出家戒,完成出家的種種事業。如長時間的清淨持戒,若有犯戒時,也能如法的懺悔淨除。除了嚴格地持守一切出家的制度之外,在僧團當中,也能盡力地做到六和敬(事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成為一個和合的僧團。應當以這樣的戒行來愛護出家的心。」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家菩薩,應當這樣來發願出家。(羯摩,譯作「作業」或「辦事」。如作受戒或懺悔等事業,稱為「作業」;由此作業諸法事便可以成辦,所以稱為「辦事」。)

 

 

  此之主要為慕近圓,莊嚴經論云:「當知出家品,具無量功德,由是勝勤戒,在家之菩薩。」

【消文】:這樣發願出家主要的目的,是因為出家之身,離解脫道更近,而且容易圓滿一切功德。如莊嚴經論中所說:「應當知道出家一切的修行都具有無量的功德,這是任何精勤持戒的在家菩薩所不及的。」

 

 

  如是非但修行解脫,脫離生死歎出家身,即由波羅蜜多及密咒乘修學種智,亦歎出家身最第一。出家律儀,即三律儀中別解脫律儀,故當敬重聖教根本別解脫戒。

【消文】:而且,不但是修習解脫道的小乘,以出家身最為殊勝;就是修習顯教和密教的大乘,也同樣讚歎出家身為第一。主要的原因是,出家戒屬於三種戒律中的別解脫戒,而別解脫戒是一切戒律的基礎,也是所有佛法的根本。(三種戒律,是律儀戒、攝善法戒、以及饒益有情戒。律儀戒又稱為七眾別解脫戒,是一切戒律的基礎。這是因為當小乘戒完全清淨時,大乘戒才可能圓滿持守。而整個佛法的內涵,又以戒、定、慧三學為主,勤守戒律才能得禪定,由禪定才能生出智慧,達到最後的解脫,所以戒律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課文】:(19310~19413)

 第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者。如親友書云:「或頭或衣忽然火,尚應棄捨滅火行,而當勵求無後有,因無餘事勝於此。應以戒慧靜慮證,寂調無垢涅槃位,不老不死無窮盡,離地水火風日月。」應學寶貴三學之道,其中三學,數定有三。初觀待調心次第數決定者,謂散亂心者令不散亂,是須戒學,心未定者為令得定,謂三摩地或名心學,心未解脫為令解脫,是謂慧學,由此三學,諸瑜伽師一切所作,皆得究竟。觀待得果數決定者,謂不毀戒果,是為欲界二種善趣,毀犯之果是諸惡趣,心學之果,謂得上界二種善趣,慧學之果即是解脫。總其所生,謂增上生及決定勝,初有上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種,此二即是本地分說。又諸先覺,待所斷惑亦許三種,謂破壞煩惱,伏其現行,盡斷種子,故有三學。次第決定者,本地分中引梵問經顯此義云:「初善住根本,次樂心寂靜,後聖見惡見,相應不相應。」此中尸羅是為根本,餘二學處從此生故,次依尸羅能得第二心樂靜定,心得定者見如實故,能得第三成就聖見,遠離惡見。三學自性者,如梵問經云:「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此中戒學,圓滿六支,具淨尸羅,守護別解脫律儀,此二顯示解脫出離尸羅清淨。軌則所行,俱圓滿者,此二顯示無所譏毀,尸羅清淨。於諸小罪見大怖畏者,顯無穿缺尸羅清淨。受學學處者,顯無顛倒尸羅清淨。四心住者,謂四靜慮,此於現法安樂住故,名樂成就,是為心學。四謂四諦,各四行者,謂苦中無常苦空無我,集中因集生緣,滅中滅靜妙離,道中道如行出,達此十六有十六相,是為慧學。若導尋常中士道者,此應廣釋於三學中引導之理,然非如是,故修止觀心慧二學,於上士時茲當廣釋,今不繁述。

 

  第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者

【消文】:上介紹的是,要趣入解脫道,必須依暇滿的人身,而暇滿的人身當中,又以出家身為最殊勝。接下來說明應該修習何道,才能解脫輪迴。

 

 

  如親友書云:「或頭或衣忽然火,尚應棄捨滅火行,而當勵求無後有,因無餘事勝於此。應以戒慧靜慮證,寂調無垢涅槃位,不老不死無窮盡,離地水火風日月。」應學寶貴三學之道

【消文】:親友書中所說:「就像頭髮、衣服忽然著火,最重要的事情,應當是趕緊拋下一切來滅火,而且盡力防止以後不再著火。同樣的,三界如火宅,我們若是想急於逃離,就應該修習戒、定、慧三學,以證得寂靜、調伏、清淨的涅槃位。這樣才能永離輪迴,沒有老死,不受地、水、火、風四大的束縛,不在須彌山、日、月光所照耀的範圍內。」因此,若想趣入解脫道,就應該修學寶貴的三學。

 

 

  其中三學,數定有三。

【消文】:為什麼三學的內容如此寶貴呢?因為無論是調心、證果、還是斷惑,都必須依止三學才能圓滿,以下就這三項的內容,做進一步的說明。

 

 

  初觀待調心次第數決定者,謂散亂心者令不散亂,是須戒學,心未定者為令得定,謂三摩地或名心學,心未解脫為令解脫,是謂慧學,由此三學,諸瑜伽師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消文】:第一項,是以調心的次第來說明必須學習三學的重要性。首先,散亂的心,要如何使它不散亂,就必須學習戒學;進一步,如何制服障礙我們得定的昏沉、掉舉的心,則必須學習定學;最後,只有慧學能夠除滅煩惱、習氣的纏縛,使我們達到究竟的解脫。所以,戒、定、慧三學,是一切瑜伽師獲得解脫道,所修行的全部內容。

 

 

  觀待得果數決定者,謂不毀戒果,是為欲界二種善趣,毀犯之果是諸惡趣,心學之果,謂得上界二種善趣,慧學之果即是解脫。總其所生,謂增上生及決定勝,初有上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種,此二即是本地分說。

【消文】:第二項,以證果的內容來說,也一定要修習三學。首先,戒學所得的果報,是生為欲界的人、天。若是毀犯戒律,就會墮三惡道。其次,定學所得的果報,是生在色界以及無色界天。最後,慧學所得的果報,就是究竟的解脫。總括來說,三學所生的果,有增上生果、以及決定勝果兩類。增上生果,是上界(色界、無色界)、以及下界(欲界)的善趣。因此能生兩界善趣的因有兩種:就是生欲界的人、天善趣所須要的戒學;而生色界、無色界天善趣所須要的定學。決定勝果也分為兩類:就是聲聞、緣覺所證的暫時涅槃;和佛所證的無上涅槃。這兩類的涅槃,都須要慧學。以上有關證果與三學的內容,是本地分中所說。

 

 

  又諸先覺,待所斷惑亦許三種,謂破壞煩惱,伏其現行,盡斷種子,故有三學。

【消文】:第三項,以斷惑的內容來說,也必須修習三學。歷代祖師、先覺都教導我們,若是要破壞煩惱,必須學習戒學;如果想伏住煩惱的現行,則須要學習定學;倘若想斷盡煩惱的種子,就須要學習慧學了。所以,以伏、斷煩惱的內容來說,都必須修習三學。

 

 

  次第決定者,本地分中引梵問經顯此義云:「初善住根本,次樂心寂靜,後聖見惡見,相應不相應。」此中尸羅是為根本,餘二學處從此生故,次依尸羅能得第二心樂靜定,心得定者見如實故,能得第三成就聖見,遠離惡見。

【消文】:至於三學的學習也有一定的次第。在本地分中,就曾引梵問經來顯示這個道理:「最初先依止戒學,使心能安住在一切善法中;當心能安住在一切善法之後,就能因安樂而得寂靜,成就定學;心得定之後,才能生出智慧而成就慧學。有了智慧就能分辨是正見、還是惡見;是佛法、還是非法。」以上是學習三學的次第。而三學當中,又以戒學為根本。這是因為其他的二學,都是依於戒學才產生的。譬如說,有了戒學以後,心才能得到安樂和寧靜,因而成就定學。心在得定之後,才能如實地了知一切,而成就慧學,從此具足正知見,遠離惡見。

 

 

  三學自性者,如梵問經云:「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

【消文】:關於三學的內容,梵問經中也有說明:「應該圓滿具足戒學的六支,成就定學的四禪定,以及了解慧學四諦十六行相的內容,如此才能獲得清淨的智慧。」

 

 

  此中戒學,圓滿六支,具淨尸羅,守護別解脫律儀,此二顯示解脫出離尸羅清淨。軌則所行,俱圓滿者,此二顯示無所譏毀,尸羅清淨。於諸小罪見大怖畏者,顯無穿缺尸羅清淨。受學學處者,顯無顛倒尸羅清淨。

【消文】:所謂圓滿具是戒學六支,是指

能安住在淨戒當中。

能守護戒。(這兩支是獲得出離、解脫的基本條件。)

戒律的軌則能圓滿。

所行戒能圓滿。(這兩支是說明一切戒律的內容和行持。只有在二者圓滿之後,才不會有被他人譏毀的地方。)

再小的罪惡也能生起大怖畏的心。(這一支能防止戒律的缺漏。)

受學所有戒律的學處。(做到這一支,才能真正依正知見,而不顛倒地持戒。)

 

 

  四心住者,謂四靜慮,此於現法安樂住故,名樂成就,是為心學。

【消文】:成就定學的四禪定,是指修習色界的初、二、三、四禪的內容。如果能夠證得四種禪定,在現世中就能得到身心的安樂,這種定學稱為「樂住成就」。(因為已經降伏煩惱,所以身心安樂自在。)

 

 

  四謂四諦,各四行者,謂苦中無常苦空無我,集中因集生緣,滅中滅靜妙離,道中道如行出,達此十六有十六相,是為慧學。

【消文】:若是進一步通達四諦十六行相,就可以成就慧學。什麼是四諦十六行相的內容呢?特附圖表說明於下:

1)苦諦四行相

無常─此法稱眾緣和合,待因緣而生,亦以因緣之散而滅,故曰無常。

苦──三苦和合,實有苦苦具,逼惱身心,故曰苦。

空──此法從吾人身心乃至國城妻子眷屬,無一可為真實我之所有,故曰空。

無我─此法既無常住之義,亦無獨一及主宰之義,故曰無我。

 

2)集諦四行相

因──實有苦因,如種子生,故曰因。

集──惑業所集,而生苦果,故曰集。

生──復使苦果,相續不絕,故曰生。

緣──又為助緣,成辦苦果,故曰緣。

 

3)滅諦四行相

滅──實有涅槃,是為滅諦,故曰滅。

靜──涅槃寂靜,止息煩惱,故曰靜。

妙──無一切之過患,故曰妙。

離──解脫一切災難,故曰離。

 

4)道諦四行相

道──實有悟因,順無漏法,故曰道。

如──契於正理,故曰如。

行──趣涅槃果,故曰行。

出──解脫生死,故曰出。

     

  若導尋常中士道者,此應廣釋於三學中引導之理,然非如是,故修止觀心慧二學,於上士時茲當廣釋,今不繁述。

【消文】:如果只是為了引導一般的中士道,就應該詳細來解釋三學的內容,才知道如何證得解脫果。但是,由於本論不僅僅為中士道而說,更希望進一步引導學人走向上士道,以成就最究竟的佛果,因此這裡只先強調戒學的重要性。至於定、慧二學,等到上士道介紹奢摩他(修止)、和毘缽舍那(修觀)時,再詳細的說明,這裡就不加闡述了。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解脫正道”篇【三】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七 

 

 

中士道    解脫正道

 

          054(寫字.gif

 

                         【一】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903行〜第1925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21****************************************************

【課文】:(19003~19104)  

第四決擇能趣解脫道性者。如室利勝逝友云:「沉溺三有流,苦海無邊底,喜掉無厭畏,何物在我心。貧難求護壞,離及病老衰,入恒熾然火,覺樂寧非狂。」又云:「噫,世具眼盲,雖現前常見,後仍不略思,汝心豈金剛。」當自策勵,修習生死所有過患。如七童女因緣論云:「見住世動搖,如水中月影,觀欲如瞋蛇,盤身舉頭影。見此諸眾生,苦火徧燒然,大王我等樂,出離往尸林。」依正世間,剎那不住滅壞無常,猶如水月為風所動。諸欲塵者利小害大,等同毒蛇身所現影。又見五趣,熾然三苦大火燒惱,由見是故厭捨三有,生如北方孩童之心,欣樂欲得出離解脫。北方孩童者,傳說北方炒麵稀貴,於日日中唯食蔓菁,孩童飢餓欲食炒麵,向母索之,母無炒麵給以生蔓菁,云我不要此,次給以乾蔓菁亦云不要,次給以新煮者又云不要,更給以熟冷者亦云此亦不要,心不喜曰,此都是蔓菁云。如是我等,見聞憶念世間安樂,一切皆應作是念云,此是世間,此亦世間,此皆是苦,非可治療,發嘔吐心。如是思惟,昔從無始漂流生死,厭患出離及思今後仍當漂流,令實發生畏懼之心非唯空言。如親友書云:「生死如是故當知,生於天人及地獄,鬼旁生處皆非妙,生是非一苦害器。」生生死中乃是一切損害根本,故當斷除。此復要待滅除二因,謂煩惱業。此二之中,若無煩惱,縱有多業亦不受生。若有煩惱,縱無宿業率爾能集。故應摧壞煩惱,壞煩惱者,賴修圓滿無謬之道。

 

  第四決擇能趣解脫道性者。

【消文】:「共中士道修心的次第」,第四部分是「決擇能趣解脫道性」,就是說明如何趨入解脫道的條件與方法。

  如室利勝逝友云:「沉溺三有流,苦海無邊底,喜掉無厭畏,何物在我心。貧難求護壞,離及病老衰,入恒熾然火,覺樂寧非狂。」

【消文】:室利勝逝所說:「眾生沉溺在三界的苦海當中,雖然眾苦無邊,卻耽著其中,不知要厭離,也不知要怖畏生死。世間的一切,充滿了眾苦,貧窮的人難獲財富,富貴的人,又苦於守護財富,不願見到的怨家要常常碰面,親愛難捨的人,卻偏偏要分離,還有病老、衰等苦,就像恒常置身在大火當中,但是眾生非但不覺得苦,反倒認為安樂,這不是很癡狂顛倒嗎?」

 

  又云:「噫,世具眼盲,雖現前常見,後仍不略思,汝心豈金剛。」當自策勵,修習生死所有過患。

【消文】:又說:「唉!世間愚癡的眾生,就好像瞎了眼的盲人一樣,眾苦雖然無時無刻地現在眼前,卻什麼也看不見,過後一點也不思惟,難道眾生的心,真的像金剛一樣的堅硬難調嗎?」應當多方策勵提醒自己,好好思惟修習生死所有的過患,以真實地生起出離心。

 

  如七童女因緣論云:「見住世動搖,如水中月影,觀欲如瞋蛇,盤身舉頭影。見此諸眾生,苦火徧燒然,大王我等樂,出離往尸林。」

【消文】:七童女因緣論中所說:「受生於三界當中,就好像水中的月影一般,是虛幻不實的。這個無常的生命,像是為風吹動,在水上搖晃不定的月影,每一剎那都在變幻、生滅。眾生對五欲的貪著,也如同毒蛇一般地纏繞自身,無法自拔。見到三界的眾生,如此被苦火燃燒,我們應當很歡喜的生起厭患、出離的心,到尸陀林(墳場)去修習解脫之道。」

 

  依正世間,剎那不住滅壞無常,猶如水月為風所動。諸欲塵者利小害大,等同毒蛇身所現影。又見五趣,熾然三苦大火燒惱,由見是故厭捨三有,生如北方孩童之心,欣樂欲得出離解脫。

【消文】:上面這段偈頌正是說明,眾生的生命,在輪迴的期間,就像水面的月影,為風所吹動時,沒有剎那的停留,我們的生命,也在剎那不住的無常中滅壞。眾生對五塵所生起的五欲之貪,看起來好像能滿足眼前的小利益,但實際上卻有很大的害處,就像毒蛇纏身般的如影隨行。反觀輪迴中的五趣,常為苦苦、壞苦、行苦這三種苦所煎熬,就像置身於大火中,身心不斷地引發熱惱。由於觀見以上種種輪迴中的過失,應當發起猛烈厭捨三界的心,如同北方孩童一樣,什麼都不要,只欣樂於出離、解脫。

 

  北方孩童者,傳說北方炒麵稀貴,於日日中唯食蔓菁,孩童飢餓欲食炒麵,向母索之,母無炒麵給以生蔓菁,云我不要此,次給以乾蔓菁亦云不要,次給以新煮者又云不要,更給以熟冷者亦云此亦不要,心不喜曰,此都是蔓菁云。

【消文】:北方孩童的比喻是說,在北方炒麵非常的稀少、珍貴,每天吃的只是蔓菁。有一天孩童肚子餓了,便向母親要炒麵吃,母親沒有炒麵,就給他生蔓菁,孩童說我不要,接著再給他乾的蔓菁,孩童也說不要,母親沒辦法就新煮了蔓菁給他,孩童還是說不要,母親再給他熟冷的蔓菁,孩童還是不要,然後很氣憤地說:無論變換成何種形式,這些都還是蔓菁。

 

  如是我等,見聞憶念世間安樂,一切皆應作是念云,此是世間,此亦世間,此皆是苦,非可治療,發嘔吐心。

【消文】:同樣的,我們面對這一切世間的安樂,無論是看到的、聽到的,還是心中所憶念的,都應當提醒自己,這是世間的安樂,那也是世間的安樂,只要是三界中的安樂,終究都是苦的,並沒有真正的安樂,而這種苦,除了解脫三界外,是沒有任何藥方可以治療的,所以應該對三界的苦發嘔吐心。

 

  如是思惟,昔從無始漂流生死,厭患出離及思今後仍當漂流,令實發生畏懼之心非唯空言。

【消文】:同時也應當進一步思惟,從無始以來,眾生就在三界中漂流生死,若是不能因厭患而出離,今後仍然繼續漂流在三界,受無量的大苦。因此,應當確實地發起畏懼的心,而不只是說說而已。

 

  如親友書云:「生死如是故當知,生於天人及地獄,鬼旁生處皆非妙,生是非一苦害器。」生生死中乃是一切損害根本,故當斷除。

【消文】:親友書中所說:「無論是生在天中、人中,或者是地獄、餓鬼、畜生道中,都沒有一處是好的,沒有一處不是苦的。」所以,只要還在生死中,就是一切損害的根本,應當極力地斷除。

 

  此復要待滅

除二因,謂煩惱業。此二之中,若無煩惱,縱有多業亦不受生。若有煩惱,縱無宿業率爾能集。故應摧壞煩惱,壞煩惱者,賴修圓滿無謬之道。

【消文】:但是,應該如何斷除生死呢?首先應當滅除使眾生輪迴生死的兩種因,那就是煩惱和業。而這兩者之中,如果沒有煩惱,就算是過去造了許多業,也不會受生。若是有煩惱,縱然沒有舊業,也很快的可以新造。所以,能不能斷除生死,主要的關鍵在於還有沒有煩惱。因此應當趕快摧壞煩惱,而摧壞煩惱的方法,則有賴於修習圓滿,沒有錯謬的解脫道。

 

 

 

【課文】:(19105~19105)  

 此中分二:一、以何等身滅除生死,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今初 

  【消文】:什麼是正確無誤的解脫道?又該如何趨入呢?在這之前,先要知道修習解脫道的條件,有了這個條件,再進一步談解脫道的內容。因此,這裡先介紹,應該具備什麼「身」,才能修習解脫道,來滅除生死。

 

 

 

【課文】:(19006~19205)  

 如親友書云:「執邪倒見,及旁生,餓鬼,地獄,無佛教,及生邊地蔑戾車,性為騃啞,長壽天。隨於一中受生已,名為八無暇過失,離此諸過得閒暇,故當勵力斷生死。」是須於現得暇滿時斷除生死,生無暇中無斷時故,如前已說。大瑜伽師云:「現是從畜分出之時。」博朶瓦云:「昔流爾久未能自還,今亦不能自然還滅,故須斷除。斷除時者,亦是現得暇滿之時。」此復居家於修正法,有多留難及有眾多罪惡過失,出家違此,斷生死身出家為勝,是故智者應欣出家。若數思惟,在家過患出家功德,先已出家令意堅固,未出家者安立醒覺妙善習氣。此中道理當略宣說,其居家者,富則守護劬勞為苦,貧則追求眾苦艱辛,於無安樂愚執為樂,應當了知是惡業果。本生論云:「於同牢獄家,永莫思為樂,或富或貧乏,居家為大病。一因守煩惱,二追求艱辛,或富或貧乏,悉皆無安樂,於此愚歡喜,即惡果成熟。」是故執持眾多資具,求無喜足非出家事,若不爾者居家無別。又居家者與法相違,故居家中難修正法。即前論云:「若作居家業,不能不妄語,於他作罪者,不能不治罰。行法失家業,顧家法豈成,法業極寂靜,家事猛暴成,故有違法過,自愛誰住家。」又云:「憍慢癡蛇窟,壞寂靜喜樂,家多猛苦依,如窟誰能住。」應數思惟,如是等類在家過患,發願出家。 

  如親友書云:「執邪倒見,及旁生,餓鬼,地獄,無佛教,及生邊地蔑戾車,性為騃啞,長壽天。隨於一中受生已,名為八無暇過失,離此諸過得閒暇,故當勵力斷生死。」是須於現得暇滿時斷除生死,生無暇中無斷時故,如前已說。

【消文】:親友書中說:「執邪倒見、旁生、餓鬼、地獄、無佛教、生邊地、性愚癡諸根不具、以及長壽天,只要在以上其中的一個地方受生,就有無閒暇修行的過失。離開了這八種過失,才得有閒暇修習解脫道,所以應當盡力地來斷除生死。」這段話的意思,是強調必須趁現在得暇滿人身時,精勤地修習解脫道,若是生在八無暇當中,是沒有斷除生死的機會。(有關暇滿人身的內容,在前面已經詳細地介紹過,請參閱「道前基礎」的部分。)

 

  大瑜伽師云:「現是從畜分出之時。」

【消文】:大瑜伽師說:「現在是應該從畜生中分開來的時候了。」我們和畜生最大的分別,就是可以修習解脫道,如果不想求出離生死,只是為了生活的享樂,而把這暇滿的人身空過,那和畜生又有什麼差別?所以應該是和畜生分別開來的時候了。

 

  博朶瓦云:「昔流爾久未能自還,今亦不能自然還滅,故須斷除。斷除時者,亦是現得暇滿之時。」

【消文】:博朶瓦說:「過去在輪迴中流轉這麼久,不能解脫生死,今後它也不會自然的解脫,所以必須自己來斷除,而斷除生死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得暇滿人身的時候。」

 

  此復居家於修正法,有多留難及有眾多罪惡過失,出家違此,斷生死身出家為勝,是故智者應欣出家。

【消文】:雖得暇滿的人身,若是在家修行,有許多的障難和造惡業的過失,出家修行,則能避免這些障難和過失,所以修習解脫道,又以出家身為最殊勝,有智慧的修行人,應當欣喜出家。

 

  若數思惟,在家過患出家功德,先已出家令意堅固,未出家者安立醒覺妙善習氣。

【消文】:如果能經常思惟在家修行的過患,以及出家修行的功德,就能使已經出家的學人,意志更加堅定,至於還沒有出家的學人,也可以先種下出家的善妙習氣。

 

  此中道理當略宣說,其居家者,富則守護劬勞為苦,貧則追求眾苦艱辛,於無安樂愚執為樂,應當了知是惡業果。

【消文】:為什麼說在家修行,有許多障礙和過失呢?這其中的道理,大概地介紹一下。因為在家必須為世間的一切忙碌,富有的人辛勤地守護財物,害怕失去,因此很苦;貧窮的人又艱辛地追求財物,處心積慮希望能獲得,所以也很苦,明明世間沒有安樂可言,卻愚癡顛倒的執有安樂,應當知道這些世間所呈現的種種安樂,都是過去惡業成熟的果報。如生為父子、夫婦等關係而心生歡喜,殊不知這是過去業力所成的果報。

 

  本生論云:「於同牢獄家,永莫思為樂,或富或貧乏,居家為大病。一因守煩惱,二追求艱辛,或富或貧乏,悉皆無安樂,於此愚歡喜,即惡果成熟。」

【消文】:本生論中說:「在家就如同處在牢獄中,不要認為有安樂可言,不論富有或貧窮,在家都是大過患。富貴者為了守護財物,因此煩惱熾盛;貧窮者為求衣食,忙碌艱辛。不管是富有或者貧乏,都沒有真實的安樂可言。可是愚癡的眾生,卻歡喜的置身於牢獄之中,絲毫不生厭離之心,不知這些暫時的安樂,都是過去惡業成熟所呈現的果報。」

 

  是故執持眾多資具,求無喜足非出家事,若不爾者居家無別。

【消文】:由此可見,執著、守護眾多的財富,永遠不知道滿足,是在家人的事。若是出家還精勸地守護著財富,那和在家中又有什麼差別?

 

  又居家者與法相違,故居家中難修正法。即前論云:「若作居家業,不能不妄語,於他作罪者,不能不治罰。行法失家業,顧家法豈成,法業極寂靜,家事猛暴成,故有違法過,自愛誰住家。

【消文】:另外,在家所做的事,大多和佛法相違,這也是很難修習正法的原因。就如前中所說:「譬如在家從事各種行業,有時不能不說妄語,每當別人犯罪時,也不能不去處罰。若是行佛法就違背了世間法,如果顧及世間法,又往往違背了佛法,在這種經常矛盾、衝突的情況下,又如何成就佛法?佛法講求的是寂靜,世間法則又往往猛烈暴惡,在家就是有這些違背佛法的地方,誰又喜歡在家呢?」

 

  又云:「憍慢癡蛇窟,壞寂靜喜樂,家多猛苦依,如窟誰能住。」應數思惟,如是等類在家過患,發願出家。

【消文】:又說:「憍慢、愚癡等煩惱,如同蛇窟裡的毒蛇,能破壞一切的寂靜喜樂。在家就像置身於蛇窟一樣,使我們經常發生猛烈的大苦。」所以應當經常思惟,這些在家的過患,而發願出家。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解脫正道”篇【二】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七 

 

 

中士道    除邪分別 

          054(寫字.gif

 

                         【一】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882行〜第1902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20****************************************************

【課文】:(18802~18812)  

第三除遣此中邪分別者。若作是云,若於生死修習厭患,令心出離,則如聲聞墮寂滅邊,於生死中不樂安住,故修厭患,於小乘中可名為妙,然諸菩薩不應修此。不可思議秘密經云:「諸菩薩者,為欲成熟攝受有情,於生死中見大勝利,非於涅槃見如是利。」又云:「若諸菩薩,於生死行境生怖畏者,墮非行境。」又云:「薄伽梵,聲聞怖畏生死行境,菩薩返應周徧攝受無量生死。」此是倒執經義成大錯謬。經說不應厭離生死,此義非顯由於惑業增上力故,漂流三有生老病死,是等諸苦不應厭離。是顯菩薩為利眾生,乃至生死最後邊際,擐披誓甲學菩薩行,雖總眾生一切大苦,一一剎那降自身心,然不由此厭離怖畏,於廣大行勤發精進,於生死中不應厭離。如是月稱論師亦云:「眾生眾苦無餘盡至,盡生死邊,剎那剎那種種異相損害身心,然不因此而起恐怖。眾生眾苦一時頓至,盡生死際發大勇進,剎那剎那悉能生起,一切眾生一切種智無量無邊珍寶資糧,知此因已,應當更受百千諸有。」為證此故,引彼諸經。

  

  第三除遣此中邪分別者。 

【消文】:「共中士道修心的次第」,第三部分是「除遣此中邪分別者」。就是排除對於修「出離心」,一些錯誤的邪分別。

 

 

  若作是云,若於生死修習厭患,令心出離,則如聲聞墮寂滅邊,於生死中不樂安住,故修厭患,於小乘中可名為妙,然諸菩薩不應修此。

【消文】:如果有人說,對於生死修習厭患,令心出離,這樣偏於寂靜,是聲聞小乘的修法。小乘由於自身急於想入涅槃,所以對於生死不樂安住,才會修習厭患,墮在寂滅邊。如此修習厭患,對於急於出離的小乘來說,可說是妙;但是對於發願在三界中,度盡一切眾生的大乘菩薩來說,就不應當修習這個專求厭離、偏於寂靜的出離心了。

 

 

  不可思議秘密經云:「諸菩薩者,為欲成熟攝受有情,於生死中見大勝利,非於涅槃見如是利。」

【消文】:或者,如不可思議秘密經中所說:「大乘菩薩,為了讓眾生有成熟善根的機會,為了能攝受一切眾生,所以對於生死輪迴,只見能行利他的大勝利,反而對於寂靜涅槃,不見有任何殊勝的利益,因此才會發願在三界中受生,而不住於廣大的涅槃中。」

 

 

  又云:「若諸菩薩,於生死行境生怖畏者,墮非行境。」

【消文】:又說:「菩薩如果怖畏生死、樂住涅槃,就失去了悲憫眾生的願力,這不是菩薩所應行的途徑。」

 

 

  又云:「薄伽梵,聲聞怖畏生死行境,菩薩返應周徧攝受無量生死。」

【消文】:又說:「佛呀!聲聞小乘由於怖畏生死,才要入寂靜涅槃;大乘菩薩以悲願力的緣故,因此應當重返三界,受無量的生死。」

 

 

  此是倒執經義成大錯謬。

【消文】:以上引經說明,菩薩不應怖畏生死,所以不該修習厭患三界的出離心。這是由於不了解三士道共與不共的關係。不了解修習中士道,是為了要引入上士道、以及中士道實為修習上士道的基礎,才會顛倒執著經中的義理,而成為嚴重錯誤的見解。

 

 

  經說不應厭離生死,此義非顯由於惑業增上力故,漂流三有生老病死,是等諸苦不應厭離。是顯菩薩為利眾生,乃至生死最後邊際,擐披誓甲學菩薩行,雖總眾生一切大苦,一一剎那降自身心,然不由此厭離怖畏,於廣大行勤發精進,於生死中不應厭離。

【消文】:因此,經中所說「菩薩不應厭離生死」這個義理,並不是說由於煩惱造業,因而漂流三界,對三界中的生老病死等苦不應厭離。而是指菩薩為了利益眾生,發願於三界受生,生生世世行菩薩道,雖然眾生的一切大苦,每一剎那都降臨到自己的身心上,仍然不生厭離、怖畏的心,而於廣大的菩薩行勤發精進,於生死輪迴中不生厭離。

 

 

  如是月稱論師亦云:「眾生眾苦無餘盡至,盡生死邊,剎那剎那種種異相損害身心,然不因此而起恐怖。眾生眾苦一時頓至,盡生死際發大勇進,剎那剎那悉能生起,一切眾生一切種智無量無邊珍寶資糧,知此因已,應當更受百千諸有。」為證此故,引彼諸經。

【消文】:也如月稱論師所說:「儘管眾生的種種苦,在每一剎那,從來沒有間斷地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損害自己的身心,菩薩仍然不因此而生起恐怖的心。即使眾生一切的苦,一時之間全部都降臨到自己的身上,也要盡未來際,發大勇猛,受生於三界中利益眾生,這是由於了知,每一剎那承受眾生的苦,就等於每一剎那在積聚福德、智慧二資糧,不但自利、又可利他,因此才能心生歡喜,堅忍而受。不再怖畏生死,反而願意再受百千次的生死,甚至發誓眾生不度盡,不出輪迴。」以上為了說明,菩薩不應厭離生死的真實道理,所以引證經中所說的內容。

 

 

 

【課文】:(18813~18902) 

 又於三有見為勝利之理者,即彼經說菩薩精勤義利有情,如於此事所發精進,如是其心而獲安樂。故不厭患三有之義,是於生死,義利有情不應厭患,當於此事而發歡喜。若由煩惱及業增上漂流生死,眾苦逼迫尚不能辦自己義利況云利他,此乃一切衰損之門,較小乘人極應厭患極應滅除。若由大悲願等增上,於三有中攝取生者,則應歡喜。此二不同。若未如是分別,如前宣說,則此說者,若有菩薩律儀,菩薩地說犯一惡作,是染違犯,恐繁不錄。故見三有一切過失,雖極厭離,然由大悲牽引意故,不斷三有者,是為希有。若見三有盛事,如妙天宮,愛未減少,借利他名而云我等不捨生死,智者豈能將以為喜。中觀心論亦云:「見過故非有,悲不住涅槃,利他具禁行,而安住三有。」又菩薩地說百一十苦,是於一切有情,發大悲之因。由見如是無邊眾苦,心生恆常猛利不忍,而云於生死不稍厭患,極為相違。若於生死心善出離,次見有情皆自親屬,為利他故入三有海,此道次第亦是菩薩觀行四百論之意趣。月稱論師於彼釋中亦詳明之,如云:「由其宣說生死過患,令意怖畏求解脫者,為令決定趣大乘故,世尊告曰,諸苾芻有情類中,不易可得少數有情,經於長夜流轉生死,不為汝等若父若母兒女親族,隨一處所。」了知世尊如斯言教,菩薩為以大乘道筏,度脫無始流轉生死,為父母等諸親眷屬,無依無怙諸眾生故,安忍躍入。無上密咒亦須此理,如聖天攝行炬論云:「以此次第,應當趣入極無戲論行。其次第者,謂修行者最初當念,無始生死所有大苦求涅槃樂,徧捨一切猥雜,下至王位自在,亦當修苦想。」

 

  又於三有見為勝利之理者,即彼經說菩薩精勤義利有情,如於此事所發精進,如是其心而獲安樂。

【消文】:菩薩為什麼能視三界生死為殊勝的利益?其中的道理,經中的解釋是說,菩薩之所以可以精勤地利益一切有情,是認為精進度化眾生,勝過自證菩提。因為自證菩提唯有自利,而勤發精進度眾可以利他,想到這點,菩薩的心中便充滿了安樂。

 

 

  故不厭患三有之義,是於生死,義利有情不應厭患,當於此事而發歡喜

【消文】:因此,菩薩能不厭患三有,而於生死輪迴中利益一切的有情,就是由於這個悲願力的緣故。不但不起厭離生死的心,反而還心生歡喜。

 

 

  若由煩惱及業增上漂流生死,眾苦逼迫尚不能辦自己義利況云利他,此乃一切衰損之門,較小乘人極應厭患極應滅除。

【消文】:如果是因為煩惱造業而漂流生死,這些為眾苦所逼迫的眾生,連自利都做不到,更別說是利他,這時漂流生死是一切衰損之門。為了早些解除輪迴的苦,小乘心便厭患三有,急於斷除煩惱入涅槃。

 

 

  若由大悲願等增上,於三有中攝取生者,則應歡喜。此二不同。

【消文】:若是由於大悲心,而發願在三界中攝受眾生的菩薩,就不應厭患三有,想到能在生死中利益眾生,心中便生起無限的歡喜,這是小乘人和大乘人最大的不同處。

 

 

  若未如是分別,如前宣說,則此說者,若有菩薩律儀,菩薩地說犯一惡作,是染違犯,恐繁不錄。

【消文】:如果對於這個道理不能善於分別的話,就會認為菩薩因為不應厭離生死,所以不必修習厭患三界的心,也不必急於斷除煩惱,這就是邪分別。瑜伽師地論中的菩薩地說,受過菩薩戒的人,如果還持這樣錯誤的見解,就是犯了菩薩戒中染違犯的輕罪。有關這個部分,菩薩地中有詳細的解說,恐怕內容太多,所以在這裡不詳加介紹。

 

 

  故見三有一切過失,雖極厭離,然由大悲牽引意故,不斷三有者,是為希有。若見三有盛事,如妙天宮,愛未減少,借利他名而云我等不捨生死,智者豈能將以為喜。

【消文】:菩薩見到三有中的一切過失,雖然非常的厭離,但是由於大悲心的緣故,才不斷三有,是非常稀有難得的。如果見到三有的一切盛事,還有如置身微妙天宮一般的歡喜,絲毫的貪愛煩惱都沒有減少,只是拿行利他的名義做藉口,說自己不棄捨生死、不斷煩惱,凡是具有分辨智慧的人,又如何生起歡喜、讚歎的心呢?

 

 

  中觀心論亦云:「見過故非有,悲不住涅槃,利他具禁行,而安住三有。」

【消文】:中觀心論中也說:「菩薩見到輪迴的過患,雖然厭患三有,但是由於大悲心的緣故,所以不急於證入涅槃,而圓滿具足菩薩戒,行利他行,安住在三界生死當中。」

 

 

  又菩薩地說百一十苦,是於一切有情,發大悲之因。由見如是無邊眾苦,心生恆常猛利不忍,而云於生死不稍厭患,極為相違。若於生死心善出離,次見有情皆自親屬,為利他故入三有海,此道次第亦是菩薩觀行四百論之意趣。

【消文】:另外,菩薩地中也說,菩薩因為見到眾生有一百一十種不同的苦,才對一切有情發大悲心。如果說菩薩見到這麼多苦,心中生起猛烈的厭離,同時又說菩薩對於生死,一點都不厭患,好像不合道理。若是說菩薩對於生死已經生起厭離心,但是見到一切有如自己往世父母、親屬的眾生,還在受種種苦,為了能夠利益他們,所以才發願入三界的苦海,這樣的說法,就合於菩薩觀行四百論中的旨題。

 

 

  月稱論師於彼釋中亦詳明之,如云:「由其宣說生死過患,令意怖畏求解脫者,為令決定趣大乘故,世尊告曰,諸苾芻有情類中,不易可得少數有情,經於長夜流轉生死,不為汝等若父若母兒女親族,隨一處所。」

【消文】:月稱論師在四百論釋當中,也曾詳細的說明,如說:「為了讓那些聽了生死過患之後,心生怖畏而急欲求解脫的人,能決心趣入大乘,佛告訴他們說:比丘們!在一切的有情當中,還有很多曾經為你們父母、兒女、或親族的眾生,在無明的黑夜流轉生死,因此你們不應當急著想要解脫生死,而是要發度脫這一切眾生的願心。」

 

 

  了知世尊如斯言教,菩薩為以大乘道筏,度脫無始流轉生死,為父母等諸親眷屬,無依無怙諸眾生故,安忍躍入

【消文】:我們聽了佛所說的這番話,就知道菩薩是以大乘道的木筏,度脫無量生死的苦海,為了這些等同自己的父母、親屬,無依無靠的眾生,才安然忍受輪迴,又跳入苦海的。

 

 

  無上密咒亦須此理,如聖天攝行炬論云:「以此次第,應當趣入極無戲論行。其次第者,謂修行者最初當念,無始生死所有大苦求涅槃樂,徧捨一切猥雜,下至王位自在,亦當修苦想。」

【消文】:至於修密教的行人,也必須具備這個厭患生死的條件,如聖天攝行炬論中說:「修習密乘的人,有了這個基礎以後,才能趣入究竟無我的真實義。這其中的次第,是修行人在最初應當憶念,無始輪迴以來,所有生死大苦,以求出離三界,證涅槃樂。如何生起希求解脫的心,捨一切世間的圓滿,如王位等貪著,就是修習『苦想』。」

 

 

 

056(吹冷氣.gif

  除邪分別 ”篇  完畢       

 

箭頭下.gif     

 

  解脫正道”篇【一】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七 

 

 

中士道    生起之量

 

          054(寫字.gif

 

                         【一】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876行〜第1881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19****************************************************

【課文】:(18706~18710) 

 第二生此意樂之量者。如是由於苦集二諦及其十二緣起支門,詳細了知生死體相,欲捨生死,欲彼寂滅及欲證得。雖纔生此,亦是出離意樂,然唯爾許猶非止足,如六十正理論釋云:「處於無常熾然大火三地之中,如入火宅決欲超出。」又云:「如囚欲脫獄」等,如前所引。謂如誤入熾然火宅及墮牢獄,不樂彼處,能生幾許欲脫之心,即當發生如彼心量,次後更須令漸增長。

 

  第二生此意樂之量者

【消文】:以上有關共中士道修心的次第,第一部分中,如何修習出離心,以及藉由思惟苦諦生死過患、思惟集諦流轉次第、和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作為生起出離心的方法等,都已經介紹完畢,接下來是第二部分,生起出離心的心量。

 

Sz

  如是由於苦集二諦及其十二緣起支門,詳細了知生死體相,欲捨生死,欲彼寂滅及欲證得。

【消文】:由以上所說可以知道,生起出離心的方法,有思惟苦諦、思惟集諦、以及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三種方法,在詳細了知生死流轉的次第,以及還滅的方法之後,便生起想要捨離生死、想要寂滅,以及證得涅槃的心。

 

 

  雖纔生此,亦是出離意樂,然唯爾許猶非止足,如六十正理論釋云:「處於無常熾然大火三地之中,如入火宅決欲超出。」又云:「如囚欲脫獄」等,如前所引。

【消文】:但是僅僅生起想要出離心,還是不夠的,就如六十正理論釋中所說:「我們出離三界的心,要像正處在無常熾燃的大火宅當中,一刻都不能停留,一心一意只想求出離。」又說:「也要像囚犯,急著想從牢獄中脫離。」這些例子,都是比喻出離時的心境,要達到這樣迫切的地步,才算是合於起出離的心量。

 

 

  謂如誤入熾然火宅及墮牢獄,不樂彼處,能生幾許欲脫之心,即當發生如彼心量,次後更須令漸增長。

【消文】:所以,對於誤入熾燃的火宅、以及墮入牢獄當中,能生起多少厭離、和想逃脫的心,就能發起多少出離的心量,然後還必須漸漸地令出離心增長。

 

 

 

【課文】:(18710~18801) 

 又此意樂如霞惹瓦說,若僅口面漂浮少許,如酸酒上所擲粉麵,則於集諦生死之因,見不可欲亦僅爾許。若如是者,則於滅除苦集之滅,求解脫心亦復同爾,故欲正修解脫道心,亦唯虛言。見他有情漂流生死,所受眾苦不忍之悲,亦無從起,亦不能生有大勢力策發心意無上真菩提心,故云大乘,亦唯隨言知名而已。故當取此中士法類,以為教授之中心而善修習。

 

  又此意樂如霞惹瓦說,若僅口面漂浮少許,如酸酒上所擲粉麵,則於集諦生死之因,見不可欲亦僅爾許。

【消文】:又如霞惹瓦說,這個出離心,若是只像在酸酒上灑些粉麵,僅僅表面上漂浮少許而已,那對於知道煩惱是生死的根本,希望能斷煩惱,出離生死的心也只是少許。

 

 

  若如是者,則於滅除苦集之滅,求解脫心亦復同爾,故欲正修解脫道心,亦唯虛言。

【消文】: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對於求能滅除「苦諦」、「集諦」的「滅諦」的心也是少許,求解脫三界的心,也同樣是少許。如此一來,說我要正修解脫道,發出離心,也只是空話。

 

 

  見他有情漂流生死,所受眾苦不忍之悲,亦無從起,亦不能生有大勢力策發心意無上真菩提心,故云大乘,亦唯隨言知名而已。

【消文】:若是自己都還沒有生起出離心,看見其他的眾生,還漂流在生死當中,受輪迴的眾苦,希望能夠為他們解脫輪迴之苦的悲心,也無法生起,當然也就不能發起精勤利他真正的菩提心。沒有菩提心,說自己是大乘行者,也只是隨口說說大乘的名稱的而已。

 

 

  故當取此中士法類,以為教授之中心而善修習。

【消文】:因此,真實的出離心,是真實菩提心的根本。所以對於中士道中所說,如何生起出離心的方法以及內容,應當作為教授的中心,而善加思惟修習。

 

 

 

056(吹冷氣.gif

  “生起之量”篇  完畢       

 

箭頭下.gif     

 

  除邪分別”篇【一】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七 

 

 

中士道    十二緣起

 

          054(寫字.gif

 

                         【三】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853行〜第1875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18****************************************************

【課文】:(18503~18606)

 第三幾世圓滿者。能引所引支之中間,容有無量劫所間隔,或於二世即能生起無餘世隔。其能生支與所生支二無間隔,速者二生即能圓滿。如於現法新造天中順生受業,即於現法滿二支半,謂無明行及因位識,臨終以前圓滿愛取及有三支,於當來世圓滿所引四支及半,並圓所生二支分故。遲久亦定不過三生,謂其能生及二所生幷三能引各須一生,諸所引支於所生支攝故,能引能生中間,縱為多世間隔,然是其餘緣起之世,非此緣起之世故。此未別算中有之壽。如是已生諸果支時,然而無實作業者,及受果者,補特伽羅之我。如前所說從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由不了知生死道理,於彼愚蒙妄執有我,求我安樂,故造三門善不善業仍復流轉。故從三惑起二支業及從彼業出生七苦,復從七苦而起煩惱,又從煩惱如前而轉,故三有輪流轉不息,龍猛菩薩云:「從三出生二,從二而生七,從七復生三,數轉三有輪。」若正思惟由如是理,漂流生死,即是最勝厭離方便。從無量劫造集能引善不善業,異熟未出,對治未壞,今以愛取而為滋養,由此增上,則當漂流善趣惡趣。諸阿羅漢昔異生時,雖造無數能引之業,然無煩惱解脫生死,若於是理獲決定解,則於煩惱執為怨敵,於滅煩惱能發精進。此中樸窮瓦大善知識,專於十二緣起有支,淨修其心,思惟緣起流轉還滅,著道次第。此復是說,思惟惡趣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下士類。次進思惟二善趣中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中士類。如是比度自心,推想曾經為母有情,亦皆由其十二支門漂流生死發生慈悲,為利彼故,願當成佛,學習佛道為大士類。

 

  第三幾世圓滿者。

【消文】: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中,第三是說明十二緣起包含了幾世的因果關係。

 

 

  能引所引支之中間,容有無量劫所間隔,或於二世即能生起無餘世隔。

【消文】:在能引支和所引支中間,可以容有無量劫長時間的間隔,也可以就在下一世生起,而不需要間隔多世。

 

 

  其能生支與所生支二無間隔,速者二生即能圓滿。

【消文】:在能生支和所生支中間,並不需間隔一世,所以十二緣起,最快二世就能圓滿。

 

 

  如於現法新造天中順生受業,即於現法滿二支半,謂無明行及因位識,臨終以前圓滿愛取及有三支,於當來世圓滿所引四支及半,並圓所生二支分故。

【消文】:譬如說這一生造的是下一生投生天道的善業,在這一世當中,就由「無明」起惑造善業,再將「行」支所造的善業種子,含藏在第八識的「因位識」中,臨終前又因「愛」、「取」的潤發,才取後「有」,而有了下一期的生命,於是生於天道,便有了「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這四支半,並且在同一生圓滿了「生」、「老死」這二支。如此,十二緣起在二世當中就能圓滿。

 

 

  遲久亦定不過三生,謂其能生及二所生幷三能引各須一生,諸所引支於所生支攝故,能引能生中間,縱為多世間隔,然是其餘緣起之世,非此緣起之世故。

【消文】:就是最慢也不會超過三世,這是因為能生支、所生支、以及能引支,各須一生的緣故,而所引支是涵攝在所生支裡面。能引與能生中間,縱使間隔多世,那是另一個十二緣起的開始,而不是同一個十二緣起的範圍。

 

 

  此未別算中有之壽。如是已生諸果支時,然而無實作業者,及受果者,補特伽羅之我。

【消文】:這當中所間隔中有的壽命,要另外計算,不能涵蓋在三世圓滿的十二因緣裡面。這種情況譬如證阿羅漢果,由於已經斷了「愛」、「取」,所以可以不受後「有」,這當中可以入涅槃達八萬四千劫那麼久的時間,在這期間,因為沒有造業的人,也沒有受報的人,所以不能生出「所引果」及「所生果」來。

 

 

  如前所說從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由不了知生死道理,於彼愚蒙妄執有我,求我安樂,故造三門善不善業仍復流轉。

【消文】:由前可知,十二緣起從因支的惑(煩惱)、業,到果支的苦,都是由於不能了知生死輪迴的道理,所以才會愚癡無明的妄執有一個我,又為了求我的安樂,而造下身、口、意三門的善、不善業,因此流轉生死。

 

 

  故從三惑起二支業及從彼業出生七苦,復從七苦而起煩惱,又從煩惱如前而轉,故三有輪流轉不息,龍猛菩薩云:「從三出生二,從二而生七,從七復生三,數轉三有輪。」若正思惟由如是理,漂流生死,即是最勝厭離方便。

【消文】:所以,「無明」、「愛」、「取」這三惑,是輪迴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修行希望斷除的內容。只有破除「無明」,才能真正了知一切「無我」,當修證到「人無我」、「法無我」,才能不起因「我執」而有的「愛」、「取」,不起「愛」、「取」,就能不受後「有」,而徹底的跳出輪迴了。若是沒有「無我」的智慧,就會起了以為「有我」的「無明」,而造了種種善、不善、和不動業;和因「愛」、「取」,造下後「有」業。再由「行」支所造的業,生出「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種苦果;以及由「有」支所造的業,生出「生」、「老死」的苦果。又從這七種苦果生出煩惱,再從「無明」、「愛」、「取」這三惑,造下「行」、「有」這兩種業,而出生「識」、「名色」、「六處」、「觸」、「受」、「生」、「老死」這七種苦果,如此三惑、二業、七苦不斷的輪轉,於是三界的輪迴便永遠流轉不息。龍樹菩薩說:「從三惑出生二業,再從二業生出七苦,再從七苦生出三惑,眾生就是如此在三界中輪轉的。」若是能由這十二緣起的惑、業、苦三者,來思惟輪迴三界的原因,就能了知,如果不想受輪迴三界的苦,就必須不造二業的苦因,若要斷二業的苦因,又必須先斷三惑,才能不造二業,而生出七苦。所以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是修出離心,使厭患三界、解脫輪迴,最殊勝的方法。

 

 

  從無量劫造集能引善不善業,異熟未出,對治未壞,今以愛取而為滋養,由此增上,則當漂流善趣惡趣。

【消文】:眾生從無量劫以來,因為「無明」,所以造集了能引輪迴的善,不善業,這些業報還沒有成熟,在未受報中間,又沒有修對治業果的方法,再加上「愛」、「取」的滋養,更增加造業的力量,因此才會漂流在善、惡趣當中。

 

 

  諸阿羅漢昔異生時,雖造無數能引之業,然無煩惱解脫生死,若於是理獲決定解,則於煩惱執為怨敵,於滅煩惱能發精進。

【消文】:而阿羅漢在過去生中,雖然也造集了許多能引輪迴的善、惡業,但是因為這一生已經證得「人無我」,了知並無「我」的存在,因此能不起「我執」,不因「我執」而生煩惱,由斷「愛」、「取」,不受後「有」,而解脫生死。由此可知,只要能斷煩惱,便不生「愛」、「取」,就能不取生死、解脫輪迴,所以,對於這個道理,數數思惟獲得決定的信解後,就應當知道煩惱是讓我們輪迴最大的怨敵,應該對如何斷除煩惱而發大精進。

 

 

  此中樸窮瓦大善知識,專於十二緣起有支,淨修其心,思惟緣起流轉還滅,著道次第。

【消文】:樸窮瓦這位大善知識,就是從專門思惟十二緣起的內容,以淨修其心。就是首先思惟十二緣起流轉三界的原因,再從因下手修對治,而達還滅脫離輪迴的目的,這便是修習解脫道的次第。

 

 

  此復是說,思惟惡趣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下士類。次進思惟二善趣中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中士類。如是比度自心,推想曾經為母有情,亦皆由其十二支門漂流生死發生慈悲,為利彼故,願當成佛,學習佛道為大士類。

【消文】:另外,從思惟因造惡業而流轉惡趣,若能斷惡便可從惡道中還滅,這十二緣起的道理,是屬於下士道所修習的內容。如果進一步思惟,只是斷惡修善,還是得流轉善趣,並不能解脫生死,因此,若要從輪迴中解脫,就必須具備了達「無我」的智慧,才能真正從三界的生死中還滅,如此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是屬於中士道所修習的內容。將自己想要解脫輪迴之苦的心,推及到一切曾經為我母親的有情身上,看他們同樣因為十二緣起的緣故,漂流在生死的苦海中,如今希望能為他們解脫輪迴之苦,因而生起慈悲之心,為了能利益一切的有情,發願成就佛道,如此學習大乘佛法,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以達自利利他誓願的,是屬於上士道所修習的內容。

 

 

 

【課文】:(18607~18705)

 第四此等攝義者。如前所說,由業惑集增上力故,生起苦蘊生死道理及特由其十二有支轉三有輪,於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習者,能壞一切衰損根本極重愚闇,除遣妄執內外諸行從無因生,及邪因生一切邪見,增盛佛語寶藏珍財,如實了知生死體相,便能發起猛利厭離,於解脫道策發其意,是能醒覺諸先修者,能得聖位微妙習氣最勝方便。如是亦如妙臂請問經云:「於愚癡者,以緣起道。」稻稈經說:「善見緣起,則能遮除緣前後際,及緣現在一切惡見。」龍猛菩薩云:「此緣起甚深,是佛語藏寶。」毘奈耶教中說第一雙,(即舍利弗與目犍連)所有現行,謂時時中遊觀五趣,遊觀之後還贍部洲,為諸四眾宣說彼等所有眾苦。諸有共住近住弟子,不樂梵行,即便引彼付第一雙,請為教誨,二人受已教誨彼等,得教授已,愛樂梵行便能證得殊勝上德。大師見此問阿難陀啟白其事,佛曰一切時處,不能徧有如第一雙,應於門房畫生死輪,分為五分,周圍當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其次乃興畫生死輪。又為仙道大王寄佛像時,於下繪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而為寄之。大王受已,至天曉時,結跏趺坐,端正其身,住對面念,善觀緣起二種道理而證聖果。

 

  第四此等攝義者。

【消文】:「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中,第四是解釋十二緣起所涵攝的義理。

 

 

  如前所說,由業惑集增上力故,生起苦蘊生死道理及特由其十二有支轉三有輪,於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習者,能壞一切衰損根本極重愚闇,除遣妄執內外諸行從無因生,及邪因生一切邪見,增盛佛語寶藏珍財,如實了知生死體相,便能發起猛利厭離,於解脫道策發其意,是能醒覺諸先修者,能得聖位微妙習氣最勝方便。

【消文】:如同前面所說的,輪迴是由於無明,起惑造業,再加上愛取的滋潤,更增長了造業的力量,才會生出流轉生死的苦果來。如果能夠了知十二緣起,是如何的轉動三界的輪迴,而且善於思惟、修習的話,就能破除愚癡無明——這個使一切衰損的根本。並且能夠除遣妄執身心內外一切業果,是無因生,或者是邪因生的一切邪見。如此不但能顯示佛法的珍貴,也能真正了解生死輪迴的本體和現象,便能發起猛利的厭離心,對於解脫之道,希望儘速到達。所以十二緣起,是讓修行人,從無明當中醒覺,進而熏習成佛微妙習氣,最殊勝的方法。

 

 

  如是亦如妙臂請問經云:「於愚癡者,以緣起道。」

【消文】:這個道理,在妙臂請問經中也同樣被提到:「對於愚癡的眾生,我們教導十二緣起的內容,以破除無明。」

 

 

  稻稈經說:「善見緣起,則能遮除緣前後際,及緣現在一切惡見。」

【消文】:稻稈經中說:「若能善見十二緣起的道理,就可遮止除遣緣過去、未來以及現在的一切惡見。」

 

 

  龍猛菩薩云:「此緣起甚深,是佛語藏寶。」

【消文】:龍樹菩薩說:「這個緣起的道理,非常的深細,是佛所說的法寶中最珍貴的寶藏。」

 

 

  毘奈耶教中說第一雙,(即舍利弗與目犍連)所有現行,謂時時中遊觀五趣,遊觀之後還贍部洲,為諸四眾宣說彼等所有眾苦。

【消文】:毘奈耶教中談到第一雙,就是指佛的兩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與目犍連(神通第一)兩位尊者,他們常常以神通力遊觀六道,返回南贍部洲後,再為佛的四眾(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弟子們,宣說輪迴六道種種的苦。

 

 

  諸有共住近住弟子,不樂梵行,即便引彼付第一雙,請為教誨,二人受已教誨彼等,得教授已,愛樂梵行便能證得殊勝上德。

【消文】:和佛共住或者近住的弟子當中,只要有不樂於修清淨梵行的,都會把他們帶給舍利弗目犍連,請兩位尊者代為教誨,這些弟子在經過教誨後,往往開始喜歡修清淨梵行,並且很快證得殊勝的果位。

 

 

  大師見此問阿難陀啟白其事,佛曰一切時處,不能徧有如第一雙,應於門房畫生死輪,分為五分,周圍當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其次乃興畫生死輪。

【消文】:有位大師見到這種情形,就請阿難陀去問佛其中的原因。佛說,不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沒有比這兩位所教導的「十二緣起」法門更殊勝了。因此,人人都應當在大門或房門上畫六道輪迴圖,中間分為五分,說明六道的內容,再於六道的周圍畫上十二緣起,以闡述為何流轉生死、以及如何從輪迴中還滅的道理。於是,在當時便興起了在房門上畫生死輪的風氣。

 

 

  又為仙道大王寄佛像時,於下繪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而為寄之。大王受已,至天曉時,結跏趺坐,端正其身,住對面念,善觀緣起二種道理而證聖果。

【消文】:另外,佛給印度邊境的仙道大王寄佛像時,在佛像的下方繪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的內容。大王接到了佛像以後,便對著十二緣起的圖像,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思惟其中流轉還滅的道理。由於善觀緣起的緣故,竟於天曉時證得聖果。由此可知,思惟十二緣起的利益很大。

 

 

 

 

 

056(吹冷氣.gif

 

 

 

 

  十二緣起”篇  完畢       

 

 

 

箭頭下.gif     

 

  生起之量”篇【一】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