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八 

 

 

上士道    入大乘門

 

          054(寫字.gif

 

                         【一】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2031行〜第20512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26****************************************************

【課文】:(20301~20301) 

敬禮至尊成就大悲諸善士足。

【消文】:至誠地頂禮(歸依禮敬)在最尊貴、已成就大悲心的諸善士(指菩薩)腳下。因為將進入上士道,所以首先求菩薩們的加被。

 

 

【課文】:(20302~20407) 

 如是恆長修習生死種種過患,見一切有如同火坑,欲證解脫息滅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學三學道,能得解脫脫離生死。又此解脫無所退失,非如善趣,然所斷過及所證德僅是一分,故於自利且非圓滿,由此利他亦唯少分,後佛勸發當趣大乘。又云:「知樂非樂等如夢,見癡過逼諸眾生,捨棄利他殊勝業,此於自利何精勤。」如是見諸眾生墮三有海與我相同,盲閉慧眼不辨取捨,履步蹎蹶不能離險,諸有成就佛種性者,不悲愍他,不勤利他不應正理。即前論云:「盲閉慧目步蹎蹶,欲利世間有佛種,何人不起悲愍心,誰不精勤除其愚。」當知此中,士夫安樂,士夫威德,士夫勝力,謂能擔荷利他重擔,唯緣自利共旁生故。故諸大士本性,謂專一趣注行他利樂,弟子書云:「易得少草畜亦食,渴逼獲水亦歡飲,士夫此為勤利他,此聖威樂士夫力。日勢乘馬照世遊,地不擇擔負世間,大士無私性亦然,一味利樂諸世間。」如是見諸眾生眾苦逼惱,為利他故而發怱忙,是名士夫亦名聰叡,即前書云:「見世無明煙雲覆,眾生迷墮苦火中,如救頭然意勤忙,是名士夫亦聰叡。」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樂本源,能除一切衰惱妙藥,一切智士所行大路,見聞念觸,悉能長益一切眾生,由行利他兼成自利,無所缺少具足廣大善權方便。有此大乘可趣入者,當思希哉,我今所得誠為善得,當盡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此如攝波羅蜜多論云:「淨慧引發最勝乘,能仁遍智從此出,此是一切世間眼,具足照了如日光。」由種種門觀大乘德,牽引其意起大恭敬,而當趣入。

 

  如是恆長修習生死種種過患,見一切有如同火坑,欲證解脫息滅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學三學道,能得解脫脫離生死。

【消文】:中士道所修習的內容,是思惟生死輪迴的種種過患。如此恆常修習,一直到視三界如火宅,急著想要解脫三界、息滅輪迴的苦為止,這時再來學習戒定慧三學,以期脫離生死。

 

 

 

  又此解脫無所退失,非如善趣,然所斷過及所證德僅是一分,故於自利且非圓滿,由此利他亦唯少分,後佛勸發當趣大乘。

【消文】:修習中士道的結果,雖然能夠解脫三界,不像人天善趣還會退墮(福報享完,仍墮惡趣),但是還沒有斷除一切的過失(只斷見思,塵沙、無明仍在),圓滿一切功德(法身、般若、解脫三德未圓滿),這樣連自利都不圓滿,更何況要圓滿利他。所以佛在我們證得解脫之後,勸發菩提心趣入大乘。

 

 

  故具慧者,理從最初即入大乘。如攝波羅蜜多論云:「無力引發世間利,畢竟棄捨此二乘,一味利他為性者,應趣佛乘由悲說。」

【消文】:但是,有智慧的修行人,必定是一開始就發大悲心,不會想要自我解脫。雖然修大乘也需要出離心,但是和最初就發小乘心、一心希求解脫的情況不同。由於他知道大乘的殊勝,就像攝波羅蜜多論中所說:「因為聲聞、緣覺沒有能力引發世間的利益,所以最後終究還是棄捨二乘的自求解脫,而以悲愍心來勸導眾生,趣入以利他為主的大乘。」

 

 

  又云:「知樂非樂等如夢,見癡過逼諸眾生,捨棄利他殊勝業,此於自利何精勤。」

【消文】:又說:「由於已經知道世間的快樂、不快樂,都和夢境一樣的虛妄不實,也見到了眾生被無明愚癡所逼惱的過失,如果還捨棄利他的殊勝菩薩事業(菩薩以利生為事業),而一味地追求自利,實在沒什麼道理。」

 

 

  如是見諸眾生墮三有海與我相同,盲閉慧眼不辨取捨,履步蹎蹶不能離險,諸有成就佛種性者,不悲愍他,不勤利他不應正理。

【消文】:就是因為見到眾生還墮在輪迴的苦海當中,被無明蒙蔽了智慧的耳目,不知道如何取捨善惡,一直跌跌撞撞地不能避開險坑,所以具有大乘種性的菩薩,才會悲愍眾生,積極精勤地利他。

 

 

  即前論云:「盲閉慧目步蹎蹶,欲利世間有佛種,何人不起悲愍心,誰不精勤除其愚。」

【消文】:正如前中所說:「見到被無明蒙蔽慧眼,在生死中流浪不斷跌跤的眾生,有那一個大乘種性的菩薩,不會生起悲憫心,希望能快速地幫他去除愚癡?」

 

 

  當知此中,士夫安樂,士夫威德,士夫勝力,謂能擔荷利他重擔,唯緣自利共旁生故。

【消文】:所以,上士的安樂、威德、勝力,就是能擔荷起利他的重擔,那個只知道自利的中、下士,和畜生有什麼差別?

 

 

  故諸大士本性,謂專一趣注行他利樂,弟子書云:「易得少草畜亦食,渴逼獲水亦歡飲,士夫此為勤利他,此聖威樂士夫力。日勢乘馬照世遊,地不擇擔負世間,大士無私性亦然,一味利樂諸世間。」

【消文】:上士的大乘菩薩,就是專心一意地以利樂他人為主。弟子書中說:「中、下士,好比畜生一心一意只為自己求活,餓了見草就吃,渴了遇水就喝,這樣也就心滿意足了。大乘菩薩卻不同,所有的威德、安樂、勝力,都建築在利益他人身上,就像太陽永遠不知疲累地照耀世界,大地永遠不知揀擇地負載萬物,菩薩無私忘我的精神也是如此,只知一味地利樂有情。」

 

 

  如是見諸眾生眾苦逼惱,為利他故而發怱忙,是名士夫亦名聰叡,即前書云:「見世無明煙雲覆,眾生迷墮苦火中,如救頭然意勤忙,是名士夫亦聰叡。

【消文】:像這樣見到眾生被種種苦所逼惱,因而急切地想要利他的菩薩,就稱為上士或者聰慧的人。正如弟子書中所形容的:「見到世間被無明所覆蓋,迷亂墮入苦火中的眾生,就像自己的頭髮著火一樣,奮不顧身地急忙救火,像這樣一心只為利他的菩薩,就稱為士夫、或者聰慧的人。」

 

 

  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樂本源,能除一切衰惱妙藥,一切智士所行大路,見聞念觸,悉能長益一切眾生,由行利他兼成自利,無所缺少具足廣大善權方便。

【消文】:為什麼稱為聰慧的人呢?因為他知道精勤利他有那些廣大的意義——它是出生自他一切利樂的根源、是去除一切衰惱的妙藥、是一切智者所行的大道。他能藉由六根的見聞覺知,隨時長養、利益一切的眾生,在行利他的同時,兼又成就自利,像這樣圓滿具足廣大、方便、善巧的菩薩,就稱為聰慧的人。

 

 

  有此大乘可趣入者,當思希哉,我今所得誠為善得,當盡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此如攝波羅蜜多論云:「淨慧引發最勝乘,能仁遍智從此出,此是一切世間眼,具足照了如日光。」由種種門觀大乘德,牽引其意起大恭敬,而當趣入。

【消文】:既然知道有這麼殊勝的大乘門可入,在思惟它的希有難得、又慶幸自己已經善得的同時,應發願盡自己的一切能力趣入大乘。正如攝波羅蜜多論中所說:「清淨的智慧(空悲不二的智慧),能引發最殊勝的大乘,佛陀圓滿的智慧也是從這裡產生的,這個智慧是一切世間的耳目,就像日光圓滿普照大地一樣。」總之,我們應藉由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觀察大乘的功德,以便恭敬地發心趣入。

 

 

 

【課文】:(20408~20409) 

由是因緣於大士道次第修心分三: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今初

【消文】:整個上士道修行的次第,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是顯示能入大乘之門的唯一條件,就是發菩提心,

第二、是如何發菩提心的方法,

第三、發菩提心之後,應當修學的內容。

  首先介紹第一個部分。

 

 

【課文】:(20410~20512) 

 如是若須趣入大乘,能入之門,又復云何。此中佛說二種大乘,謂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餘大乘。於此二乘隨趣何門,然能入門唯菩提心。若於相續,何時生此未生餘德,亦得安立為大乘人。何時離此,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在聲聞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即以正理亦善成立,故於最初入大乘數,亦以唯發此心安立,後出大乘亦以唯離此心安立。故大乘者,隨逐有無此心而為進退,如入行論云:「發菩提心剎那後,諸囚繫縛生死獄,然應稱為善逝子。」又云:「今日生佛族,今為諸佛子。」此說發心無間,即為佛子。聖彌勒解脫經云:「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剛寶石,然能映蔽一切勝妙金莊嚴具,亦不棄捨金剛寶名,亦能遣除一切貧窮。善男子,如是發起一切智心,金剛寶石,縱離修習,然能映蔽聲聞獨覺。一切功德金莊嚴具,亦不棄捨菩薩之名,能除一切生死貧窮。」此說雖未學習勝行,然有此心便名菩薩。龍猛菩薩云:「自與此世間,欲證無上覺,其本菩提心,堅固如山王。」金剛手灌頂續云:「諸大菩薩,此極廣大,此最甚深,難可測量,秘密之中最為秘密,陀羅尼咒大曼陀羅,不應開示諸惡有情。金剛手,汝說此為最極希有,昔未聞此,此當對何有情宣說。金剛手答曰:曼殊室利,若有正行修菩提心,若時此等成就菩提心。曼殊室利,爾時此諸菩薩行菩薩行,行密咒行,當令入此大智灌頂陀羅尼咒大曼陀羅。若菩提心未圓滿者,此不當入,亦不使彼見曼陀羅,亦不於彼顯示印咒。」故法雖是大乘之法,不為滿足,最要是彼補特伽羅入大乘數。

 

  如是若須趣入大乘,能入之門,又復云何。

【消文】: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大乘的殊勝,也知道必須要趣入,但是該如何入大乘門呢?

 

 

  此中佛說二種大乘,謂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餘大乘。於此二乘隨趣何門,然能入門唯菩提心。

【消文】:佛說只有兩種大乘,就是顯教和密教,除了這兩種之外,並沒有其他的大乘。但無論你是修學那種大乘,能入大乘之門的唯一條件,就是發菩提心。

 

 

  若於相續,何時生此未生餘德,亦得安立為大乘人。何時離此,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在聲聞等地,退失大乘。

【消文】:因此,看你什麼時候能夠相續生起菩提心,就算還沒有生起其他的功德,也稱你為大乘人;相對的,看你什麼時候離開菩提心,縱使你已經有見空性等功德,也仍然墮小乘、退失大乘。

 

 

  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即以正理亦善成立,故於最初入大乘數,亦以唯發此心安立,後出大乘亦以唯離此心安立。

【消文】:在大乘的經典裡面,也都是這樣宣說:什麼時候發菩提心,就什麼時候入大乘;什麼時候離菩提心,就什麼時候退失大乘。

 

 

  故大乘者,隨逐有無此心而為進退,如入行論云:「發菩提心剎那後,諸囚繫縛生死獄,然應稱為善逝子。」又云:「今日生佛族,今為諸佛子。」此說發心無間,即為佛子。

【消文】:因此,所謂的大乘,就是以菩提心的有無作為進退的標準。正如入行論中所說:「發菩提心的剎那,儘管你還繫縛在生死的牢獄之中,也稱為佛子。」又說:「今日生在佛族當中,就稱為諸佛之子。」這些都是說明,只要沒有間斷的發菩提心,就是佛子。

 

 

  聖彌勒解脫經云:「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剛寶石,然能映蔽一切勝妙金莊嚴具,亦不棄捨金剛寶名,亦能遣除一切貧窮。善男子,如是發起一切智心,金剛寶石,縱離修習,然能映蔽聲聞獨覺。一切功德金莊嚴具,亦不棄捨菩薩之名,能除一切生死貧窮。」此說雖未學習勝行,然有此心便名菩薩。

【消文】:聖彌勒解脫經中說:「善男子!就像破碎的金剛寶石,雖然破碎,它的光芒仍然能遮蔽一切黃金的飾品,不但不失去金剛寶石的名稱,也能除去一切的貧窮。善男子!能發起誓願成佛的菩提心(喻金剛寶石),縱使還未修習六度萬行(喻破碎的金剛寶石),也能遮蔽聲聞緣覺的一切功德(喻黃金飾品),既不失去菩薩的名稱,也能出離一切的生死(喻一切的貧窮)。」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雖然還沒有學習殊勝的菩薩行,只要有菩提心就能稱為菩薩。

 

 

  龍猛菩薩云:「自與此世間,欲證無上覺,其本菩提心,堅固如山王。

【消文】:龍猛菩薩也說:「我和這世間的任何人一樣,要想證得無上菩提的根本,就是有一顆堅固如山王的菩提心。」

 

 

  金剛手灌頂續云:「諸大菩薩,此極廣大,此最甚深,難可測量,秘密之中最為秘密,陀羅尼咒大曼陀羅,不應開示諸惡有情。金剛手,汝說此為最極希有,昔未聞此,此當對何有情宣說。金剛手答曰:曼殊室利,若有正行修菩提心,若時此等成就菩提心。曼殊室利,爾時此諸菩薩行菩薩行,行密咒行,當令入此大智灌頂陀羅尼咒大曼陀羅。若菩提心未圓滿者,此不當入,亦不使彼見曼陀羅,亦不於彼顯示印咒。」故法雖是大乘之法,不為滿足,最要是彼補特伽羅入大乘數。

【消文】:金剛手灌頂續中說:「大菩薩們!最廣大、甚深、秘密的秘咒壇城,不應該輕易地為諸惡有情來開顯。文殊菩薩問金剛手菩薩說:那麼,你所說最希有的密咒壇城,應當為那種人來宣說呢?金剛手菩薩回答說:文殊呀!如果有人以修菩提心為正行,也希望能成就菩提心,正在修行菩薩行、修行密咒,就應當為他灌頂,使他能進入密咒的壇城之中。如果菩提心還沒有圓滿,就不該令他見壇城,也不該為他顯示手印和咒語。」所以,並不是修習大乘之法的人就是大乘,而是修法的人能發菩提心進入大乘,才是最重要的。

 

 

 

 

056(吹冷氣.gif

 

“入大乘門”篇 完畢 

箭頭下.gifˇ     

 

  菩提心次第”篇【一】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七 

 

 

中士道    解脫正道

 

          054(寫字.gif

 

                         【五】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9911行〜第2022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25****************************************************

【課文】:(19911~20007) 

 此諸煩惱如何斷者。謂癡罪重極難遠離,為餘一切煩惱所依。彼之對治,多修緣起,善巧生死流轉還滅。若能修此,則五見等一切惡見悉不得生。瞋與現後二世大苦,斷諸善根是大怨敵。如入行論云:「無罪能如瞋。」故一切種莫令生起,勵修忍辱,若不生瞋,則於現法,亦極安樂。如入行云:「若能勵摧瞋,此現後安樂。」貪愛能令先造一切善不善業,漸增勢力能生生死,又欲界者,從受用境,觸緣生受,味著生愛,應多修習內外不淨及貪欲塵所有過患,而正遮除。世親大阿闍黎云:「鹿象蛾魚蠅,五類被五害,一害況恒常,近五何不害。」又易生難離,謂愛四事,利譽稱樂及於此等四相違品,意不歡喜當修對治。此復總修生死過患,特修念死,即能退除。慢於現法最能障礙當生之道,及是當來奴賤等因,故應斷除。斷除道理,如親友書云:「當數思惟老病死,親愛別離及諸業,終不能越自受果,由對治門莫憍慢。」若於四諦三寶業果獲得定解,則不復生疑惑隨眠。

 

  此諸煩惱如何斷者。

【消文】: 若是觀察自心以後,知道煩惱的內容,又該如何來對治呢?

 

 

  謂癡罪重極難遠離,為餘一切煩惱所依。彼之對治,多修緣起,善巧生死流轉還滅。若能修此,則五見等一切惡見悉不得生。

【消文】:如果是「癡」煩惱,就非常的難斷,因為無明愚癡是輪迴的根本,也是一切煩惱的所依。因為愚癡,所以具有五不正見(薩迦耶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邊見、邪見),和根本煩惱、隨煩惱。若想對治癡煩惱,應當多修習「緣起觀」,藉以了解流轉生死的原因,和解脫輪迴的方法(參閱十二緣起的部分)。倘若能修「緣起觀」,不但錯誤顛倒的五種惡見不再生起,一切隨無明而起的煩惱,也同時得到了對治。

  「緣起觀」的修法如下:

  首先觀察十二緣起的內容: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五蘊)、名色緣六處(六根)、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我們發現這整個流轉的過程,只是一種生起緊接著另一種生起的依賴關係而已,並沒有一個「自我」的存在,在主宰著前後的相續,以及所有的結果。這是我們修「緣起觀」,首先要認清的事實。所謂的「緣起」,就是說明一切事物,乃因緣所生,只要因緣具足,便很自然的推衍下去,因此器世間有成、住、壞、空,情世間有生、老、病、死,這些都是必然的現象。我們只要提醒自己,在這整個因緣所生的過程中,並沒有「我」在生、老、病、死,它只是一連串因緣和合所呈現的生命現象,就像花開、花落一樣的自然,我們無須去擔心或害怕所發生的現象和結果,就像我們不會去擔心或害怕花開、花落一樣。如果能夠認清這點事實,我們就有可能切斷輪迴,讓它無法再繼續流轉。既然是因緣所生法,只要切斷緣起,它便不會再延續下去了。但是,十二個緣起,該從那一個開始下手呢?

  雖然我們知道「無明」是輪迴的根本,但是卻無法立刻斬斷它,在還沒有證得「無我」的智慧之前,我們念念仍然因為「無明」(以為有「我」)而起貪、瞋、癡(無明緣行),繼續在造輪迴的業因(行緣識),因此無法切斷輪迴。

  而「生」、「老死」,是已經有了生命,已經有了輪迴,所以也無法切斷輪迴。

  唯一切斷輪迴的方法,就是防止它「生」。如何不「生」?先要不「有」。如何不「有」?先要不「取」。如何不「取」?先要不「愛」。如何不「愛」?先要不「受」。如何不「受」?先要不「觸」。如果我們能在六根面對六塵的時候,不生「觸」,就不會生「受」,不生「受」,就不會生「愛」,不生「愛」,就不會生「取」,不生「取」,就不會生「有」,不生「有」,就不會「生」下一期的生命,因此也就能切斷輪迴。

  所以,修習「緣起觀」的第一步,就是試圖不讓它生起「觸」。那「觸」是如何生起的呢?它是「根」、「境」、「識」三緣和合而生起的。也就是在六根面對六境的時候,加上意識的作用,便生起了「觸」。由於我們活著不能不用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每天也不能不面對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境」,因此,唯一能做的就是,當「六根」面對「六境」的時候,不加入「意識」的分別,這樣就不會生起「苦」、「樂」、「捨」」三受了。就是在「觸」的當下不攀緣,看到色塵的時候,只看就好了,聞到氣味的時候,只聞就好了,只是純粹的看、聽、聞、嚐、觸,不要加入喜歡、討厭等感覺,因為一旦生起這些感覺,就已經產生「受」了。喜歡是「樂受」,討厭是「苦受」,沒有特別喜不喜歡是「捨受」。

  一般來說,只有受過禪定訓練的人,才能夠以定力來控制意識,不讓它生起感受。由於這其中的過程,速度太快,大部份的情況是,六根對六境的當下,就已經生起種種情緒感受了。所以,在感受已經產生了以後,我們還有第二步補救的辦法。

  這個補救的辦法,就是不要把「我」加進去。當「受」已經產生,我們應該告訴自己,這感受只是因緣所生,並沒有一個實質的「我」在感受。如果能夠馬上阻止「我」進入感覺中,就能使「受」,不至於發展成「愛」。

  通常,在感受生起時,「我」就出現了,因為執著有一個「我」,所以就有了一個受苦、受樂的「主體」存在,這時如果提醒自己,苦受、樂受,只是因緣所生,是虛妄的,並沒有實體,只因「觸」後取了喜歡(可意)、討厭(非可意),沒有喜歡不喜歡(中庸)這「三境」,才順生苦、樂、捨這「三受」。既然沒有一個「我」在受苦、受樂,自然就沒有一個「我」要逃避痛苦、或追求快樂,因此就不會繼續發展成「愛」了。所謂的「愛」,就是對於樂受生起「不離愛」,(引發貪,於樂受捨命追求,並且著難捨。)對於苦受生起「乖離愛」,(引發瞋,於苦受急欲遠離,不能忍受。)對於捨受的生起,因為不能了知是因緣所生,所以又和愚癡相應。

  如果不能及時阻止「愛」的產生,就很難使它不發展成「取」了,因為已經生起「我執」,又由「我執」而引發貪、瞋、癡等煩惱,就一定由「愛」發展成「取」(「我」和「我所有」的感覺,稱為「取」),再發展成「有」(「有」是有「我」和「我所有」)和「生」了(「我」和「我所有」的感覺出現一次,就稱為一次「生」)。這些因為無明而引發的貪、瞋、癡等煩惱,繼續串習煩惱習氣的種子,造下三界的業因,因此輪迴的苦便無法止息。

  若是能夠在三受生起的時候,不把「我」加進去,不強調有一個「我」正在受苦、受樂,因此就沒有「苦受」要遠離(不生瞋),也沒有「樂受」要著(不生貪),在不苦不樂的「捨受」生起的當下,也清楚的知道,「捨受」是因緣所生,而不與愚癡相應,這樣練習久了,漸漸地就能不因「愛」而生「取」、「有」,自然能證到「無我」,而沒有「生」了。一切由貪、瞋、癡等煩惱所引生的痛苦,就可以得到止息,由於不再造下輪迴的業因,輪迴也因此被切斷了。

 

 

  瞋與現後二世大苦,斷諸善根是大怨敵。如入行論云:「無罪能如瞋。」故一切種莫令生起,勵修忍辱,若不生瞋,則於現法,亦極安樂。如入行云:「若能勵摧瞋,此現後安樂。」

【消文】:如果是「瞋」煩惱,應該了解它將引發現世和後世的大苦,它斷盡一切的善根,是我們最大的怨敵。如入行論中所說:「沒有比瞋心再罪惡的了。」是它使我們一切的善根、功德退失的。所以不論任何情況之下,絕不要讓瞋心生起,應該盡其所能的修忍辱。若是能夠做到不生瞋心,在現世生中,身心都將處於安樂當中。正如入行論中所說:「只有盡力地摧伏瞋心,才能得到這一世和後世的安樂。」

  對於瞋心,一般多修習「慈心觀」來對治,修法如下:

(一)先對自己修慈:思惟我希望離苦得樂,其他的眾生也和我一樣,希望離苦得樂。然後將自己的心念,住在喜樂的狀態。(離開忿、恨、惱、嫉、害等,與瞋心相應的念頭,才能生起喜樂的慈心來。)

(二)對可愛者修慈:在自己心中充滿了慈心以後,再對容易引發自身喜樂的對象修慈。這些對象包括,能使自己生起可愛、可喜、可敬的上師、長輩、或者親友等。

(三)對一切人修慈:為了破除對自己所愛的人、沒關係的人、以及怨敵等對象的差別對待,所以要對一切人修慈。在自己的慈心,能夠遍及可愛者之後,再將慈心擴展到和自己沒有關係的人身上,最後再把慈心推展到自己的怨敵身上。

(四)修平等慈:如果能夠這樣不斷修習,直到對一切的怨、親、中庸這三種對象,都能毫不猶豫的引發慈心,就能做到平等慈。

當生起平等慈的時候,就能漸次伏五蓋而證入初禪。證得初禪以後,如果經常地修習,還能進而證得二禪、三禪。

這三種對象,以對怨敵修慈最為困難,若是很難生起慈心,可參閱下面的說明,做為調心的方便:

(1)如果在對怨敵修慈的當下,回憶起曾受怨敵傷害,因而生起瞋恨時,應該馬上停止,再回頭從對可愛者修慈、無關係的人修慈開始入慈定,等出定以後,再對怨敵修慈,除去瞋恨。

(2)若是如此修習,仍然無法除去瞋恨,就勸誡自己,會希望怨敵貌醜、受苦、貧窮、惡名、死後墮惡趣等,是因為自己被忿怒所戰勝、征服,才使得身、口、意造下惡業,這樣瞋恨的結果,是自己貌醜、受苦、貧窮、惡名、死後墮惡趣。所以會以忿怒還以忿怒的人,實際上比忿怒的人還要可惡,只有以慈心還以忿怒的人,才能真正戰勝瞋心。

(3)如果這樣思惟,還是無法滅除瞋心的話,就思念這個人的好處、優點。如身業方面所行的大小善等;語業方面的親切語、歡樂語、感人語等;或者意業方面的恭敬心等,如果這個人的身、口、意三業,都找不到一點善行,就對這樣的對象,生起懇切的悲心,「像這樣的人,雖然現在人間,但是很快就要墮到八大地獄和十六小地獄去了。」如此生起悲心,也能停止對他的瞋怒。

(4)若是仍然沒有辦法滅除瞋心,就進一步思惟,這些怨敵實際上是過去所結的怨結,如今所受的怨報,也是過去的惡業所感,如果能夠安然忍受的話,宿世的惡業就可以清淨,同時也增長了忍辱的功德。若是不能忍受,以瞋還瞋的話,不但不能消除舊業,更增加了新的惡業,用這樣思惟來滅除瞋恨。

(5)如果這樣教誡自己,依然不能息滅瞋恨,就應當憶念佛宿世所行的功德(參看本生故事)。

(6)倘若這樣憶念佛宿世所行的功德,仍然不能息滅瞋恨,則應觀察無始以來的輪迴,很少有眾生不是我往昔的母親、往昔的父親、往昔的兄弟、往昔的姊妹及子女的。於是便對怨敵生起這樣的心,這個人曾是我過去的母親,我在她胎內住過十個月,出生後毫不厭惡的幫我除去屎尿涕唾等不淨,抱我在胸懷呵護我、養育我;這個人也曾經是我的父親,以種種方法賺錢來養育我;也曾經是我過去世的兄弟姊妹子女,對我做了各種的助益,所以我對他生起這般強烈的恨意,是非常不應該的。

(7)如果這樣依然不能息滅瞋心,就應當思惟慈心的功德。慈心令人安眠、睡無惡夢;慈心的人,受人敬愛、得諸天守護;慈心能使人迅速得定、身色光鮮;慈心不會遭到火燒、中毒或刀傷等傷害;慈心的人,臨終不昏迷,即使不能證得果位,死後也能生於梵天。如果不息滅瞋心,就不能獲得這些功德。

(8)若是這樣還是不能息滅瞋心,就嘗試作界的分析。以身的三十二相作分析(參看不淨觀的部分)。你是忿怒他的頭髮嗎?或是對毛、爪……乃至尿忿怒呢?對髮等地界忿怒嗎?對水界、火界、及風界忿怒嗎?或者因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和合,而稱為某某名字的人而忿怒呢?對色蘊忿怒嗎?或對受、想、行、識蘊而忿怒?或者對眼處而忿怒……及至意處而忿怒?……如果這樣分析下去,就像在虛空中作畫,你的忿怒將無可置之處。

(9)如果不能這樣對界分析而息滅瞋心的人,應當行施。把自己的東西,布施給那個人,這樣做不但自己對那個人的瞋恨會息滅,而且那個人從往世以來對自己所懷的忿怒,也會在那一剎那消滅,這種布施實在有很大的威力。

 

 

 

  貪愛能令先造一切善不善業,漸增勢力能生生死,又欲界者,從受用境,觸緣生受,味著生愛,應多修習內外不淨及貪欲塵所有過患,而正遮除。

【消文】:如果是「貪」煩惱,應該知道它是使先前所造善、不善業增長勢力,進而引發生死輪迴最主要的原因。就像種子受到雨水的滋潤,更促進它的成長一樣。另外,欲界的眾生,在六根面對六塵時,總由觸受而生愛著,因此應當多多修習內、外的不淨,以及思惟貪欲所生的一切過患,予以遮除。

 

 

  世親大阿闍黎云:「鹿象蛾魚蠅,五類被五害,一害況恒常,近五何不害。」

【消文】:世親大阿闍黎說:「若是愚癡性重,就會墮畜生道。如無智好打縛者,報生鹿象中;癡性重者,生蛆蟻飛蛾等;瞋恨重者,生蛇蠍毒蟲類;憍慢重者,生虎獅子等;多疑不信者,生狐狼中;貪欲重者,生鵝鴿孔雀鴛鴦鳥等。眾生常受貪、瞋、癡、慢、疑五毒的惱害,只是一類的煩惱都難以忍受了,何況是五類同時的逼惱。」

 

 

  又易生難離,謂愛四事,利譽稱樂及於此等四相違品,意不歡喜當修對治。此彼總修生死過患,特修念死,即能退除。

【消文】:另外,令我們貪著難捨的,是世間的八風——引發我們貪的「利、譽、稱、樂」;以及引發我們瞋的「衰、毀、譏、苦。」應當多修「無常想」和「念死」來去除。

  「不淨觀」的修法如下:

一、以語讀誦—順讀、逆誦身的三十二部份,如此心不至於散亂,身的三十二部 份也能明白。
『髮、毛、爪、齒、皮』
『肉、腱、骨、骨髓、腎臟』
『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
『腸、腸間膜、胃中物、糞、腦』
『膽汁、痰、膿、血、汗、脂肪』
『淚、膏、唾、涕、關節滑液、尿』

二、以意讀誦(即默讀)。

三、以色—應當確定髮等之色。

四、以形—應當確定髮等的形。

五、以方位—自臍以上為上方,臍以下為下方。

六、以處所—當各各確定其處所。

七、以界限—每一部份的上、下、橫的界限為自分界限,髮不是毛,毛不是髮,如是分別他分界限。

注意事項:

一、按次第—自讀誦以後,當次第的作意,不要跳一個的作意,否則只有心疲勞而失敗,不能完成修習。

二、不過急—過急則對內容不明瞭,無法達其效果。

三、不過緩—過緩則無法達其終點。

四、除散亂—散亂不除,終不能得止。

五、超越相—超越三十二部份的名相、概念,而置心於厭惡中。

六、次第撤—應撤去那些不於心中現起的部份,為次第撤去作意。在數數作意中,有些部份於心中現起,有些則不現起。在那些現起的部份中先作意。如果二分同時現起時,必有一分是比較好的,當於那現起的部份數數作意,而生起禪定。

舉例:髮

1、色—黑、褐、白等色。

2、形—長圓如杆之形。

3、方位—生在身的上方。

4、處所—兩側以耳朵邊,前以額際,後面以項為限。

5、界限—下以髮根自己的面積,以上虛空。橫以諸髮相互之間為限,這是髮的自分的界限。髮非毛、毛非髮,如是不與其他髮以外的三十一部份混同,而髮為單獨的一部份,這是髮的他分的界限。

其次確定此髮的色等五種的厭惡:

1、依髮之色是厭惡的—如在一缽心愛的粥或飯中,雖只見少許像頭髮的色的東西,也會厭惡的說:「這裡混雜著頭髮,快拿開。」

2、依髮之形是厭惡的—如在夜間吃飯,若觸著像頭髮之形狀時,也同樣的厭惡。

3、依髮之香是厭惡的—若把頭髮投入火中,氣味就更討厭了。

4、髮的所依是厭惡的—頭髮是依於膿、血、尿、屎、膽汁、痰等所流之處而生,故也厭惡。

5、髮的處所是厭惡的—此髮生於三十一部份的積聚中,猶如生在糞堆上的菌,也如生於塚墓與糞穢等處的野菜,故甚厭惡。

如何由念身依次降伏五蓋而證初禪:

1、於髮等部份,確定了他們的色、形、方位、處所、界限。

2、以色、形、香、所依、處所的五種而作「厭惡、厭惡」的憶念。

3、由憶念「厭惡」自然捨於愛欲而得鎮伏「貪蓋」。

4、因捨於隨貪,而他的瞋恚亦捨,故得鎮伏「瞋蓋」。

5、由於勤於精進故,捨斷「昏沉睡眠蓋」。

6、因無追悔而作寂靜法的精勤,故捨斷「掉舉惡作蓋」。

7、對指導的師及修行的法和果而得除礙,如是捨除了「疑蓋」。

8、同時以心的攀緣為相的尋生起(尋支),成為相續思惟作用的伺(伺支),獲得殊勝的證悟之緣故喜(喜支),由喜意而生輕安,因輕安而生樂(樂支),由樂而生心定,故因樂而成心一境性(一心支)。

 

 

  慢於現法最能障礙當生之道,及是當來奴賤等因,故應斷除。

【消文】:如果是「慢」煩惱,應該知道它是將來想要成就最大的障礙。它不但妨礙見道、修道,而且還是未來投生為奴隸、下賤種性最主要的業因。所以應當勤修對治予以斷除。

 

 

  如親友書云:「當數思惟老病死,親愛別離及諸業,終不能越自受果,由對治門莫憍慢。」

【消文】:親友書中說:「應當經常思惟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八苦,以及種種業果的道理,來對治憍慢心。」

 

 

  若於四諦三寶業果獲得定解,則不復生疑惑隨眠。

【消文】:如果能對苦、集、滅、道、四聖諦,以及三寶、業果等內容,生起決定的信解,不但能對治慢心,同時也調伏了「疑」煩惱。

 

 

 

【課文】:(20008~20202)

 又睡眠昏沉掉舉懈怠放逸無慚無愧忘念不正知等,諸隨煩惱最易生起,障修善品,當知過患修習對治,率爾率爾令漸微劣。其過患者,如親友書云:「掉悔、瞋恚,及昏沉睡眠,貪欲,並疑惑,應知如是五種蓋,劫善法財諸盜賊。」勸發增上意樂經云:「若樂睡眠與昏沉,痰廕風病及膽疾,其人身中多增長,令彼諸界極擾亂。若樂睡眠與昏沉,集飲食垢腹不清,身重容顏不和美,所發言語不清晰。」又云:「若樂睡眠與昏沉,其人愚癡失法欲,凡稚退失一切德,退失白法趣黑闇。」念住經云:「諸煩惱所依,獨一謂懈怠,誰有一懈怠,彼便無諸法。」集法句云:「若行於放逸,即壞凡夫心,如商護財貨,智當不放逸。」本生論云:「捨慚為天王,意違於正法,寧瓦缽蔽衣,觀敵家盛事。」親友書云:「大王應知念身住,善逝說為唯一過,故當厭力勤守念,失念則壞一切法。」入行論云:「雖諸具多聞,正信樂精進,由無正知過,而令有犯染。」不能如是斷諸煩惱及隨煩惱,然當不順煩惱,不執彼品,視如怨敵,是為現在必不容少,故應勵力攝對治品,破除煩惱,清淨自內所受尸羅。大覺弟子吉祥阿蘭若師謂內鄔蘇巴云:「智然後有人問汝弟子眾,以何而為教授中心,則定答為已發神通或見本尊,然實應說於業因果漸漸決定,於所受戒清淨護持。」故修之成就,當知亦是無明等惑,漸趣輕微。能感現後二世純大罪苦,謂與他鬥爭,然於爾時一切眾苦,捨命強忍,其傷疤等返自顯示,謂此即彼時所傷,若斷煩惱發精進時,忍耐苦行,極為應理。入行論云:「無義被敵所毀傷,若尚愛為身莊嚴,為大義故正精進,小苦於我豈為損。」若能如是戰勝煩惱,乃名勇士。戰餘怨敵如割死屍,雖不殺害自亦當死。入行論云「輕蔑一切苦,摧伏瞋等敵,勝此名勇士,餘者如斬尸。」故又如論云:「住煩惱聚中,千般能安住,如野干圍獅,煩惱不能侵。」道所治品,莫令侵害而當勝彼。已說共中士道次第。

 

  又睡眠昏沉掉舉懈怠放逸無慚無愧忘念不正知等,諸隨煩惱最易生起,障修善品,當知過患修習對治,率爾率爾令漸微劣。

【消文】:另外,如睡眠、昏沉、掉舉、懈怠、放逸、無懈、無愧、忘念、不正知等,是最容易生起的隨煩惱,也是修習一切善品最大的障礙。應當先認識清楚它的過患,同時勤修對治,使它的力量能日漸減少。

 

 

  其過患者,如親友書云:「掉悔、瞋恚,及昏沉睡眠,貪欲,並疑惑,應知如是五種蓋,劫善法財諸盜賊。」

【消文】:關於煩惱所生的過患,在親友書中曾經提到:「掉悔、瞋恚、昏沉睡眠、貪欲、以及疑惑,是障礙修善的五種蓋覆。就如劫財的盜賊,這五蓋劫去了一切善法財,使功德、善品很難生起。」

 

 

  勸發增上意樂經云:「若樂睡眠與昏沉,痰廕風病及膽疾,其人身中多增長,令彼諸界極擾亂。若樂睡眠與昏沉,集飲食垢腹不清,身重容顏不和美,所發言語不清晰。

【消文】:勸發增上意樂經中說:「喜歡睡眠和昏沉的人,不但身中多痰,而且容易羅患風病和膽疾,導致四大不調。樂於睡眠和昏沉的人,容易累積食物的垢穢,導致腸胃不乾淨,而且身體粗重,容貌無光澤,說話時言語也不清晰。」

 

 

  又云:「若樂睡眠與昏沉,其人愚癡失法欲,凡稚退失一切德,退失白法趣黑闇。」

【消文】:又說:「喜歡睡眠和昏沉的人,愚癡性重,失去了希求聞法、修法的心,致使一切功德很難生起,一切善法也容易退失,日漸趨向無明黑暗。」

 

 

  念住經云:「諸煩惱所依,獨一謂懈怠,誰有一懈怠,彼便無諸法。」

【消文】:念住經中說:「一切的煩惱,都由懈怠而來,只要一有了懈怠,所有的善法都難生起。」

 

 

  集法句云:「若行於放逸,即壞凡夫心,如商護財貨,智當不放逸。

【消文】:集法句中說:「由於放逸、懈怠,才使我們的心生煩惱。想要心不生煩惱,就該好好的守護,讓它住於正念當中,就像商人善於守護財貨一樣。」

 

 

  本生論云:「捨慚為天王,意違於正法,寧瓦缽蔽衣,觀敵家盛事。」

【消文】:本生論中說:「寧願貧窮到上無片瓦、衣不蔽體,也不願意捨棄慚心,違背佛法當上天王,若是讓無慚等煩惱不斷增長,就好比使敵人日漸坐大一樣。」

 

 

  親友書云:「大王應知念身住,善逝說為唯一過,故當厭力勤守念,失念則壞一切法。」

【消文】:親友書中說:「大王!應該知道正念的重要。佛說我們唯一的過失,就是無法心住正念。一旦失念,就使一切善法壞失,所以應當精勤守護正念。」

 

 

  入行論云:「雖諸具多聞,正信樂精進,由無正知過,而令有犯染。」

【消文】:入行論中說:「即使已經具備多聞、正信而且精進不懈怠,如果沒有正知力來防護不失念,仍會因為心生煩惱,而使戒行有所違犯。」

 

 

  不能如是斷諸煩惱及隨煩惱,然當不順煩惱,不執彼品,視如怨敵,是為現在必不容少,故應勵力攝對治品,破除煩惱,清淨自內所受尸羅。

【消文】:縱使還不能斷除根本煩惱和隨煩惱,也不應當隨著煩惱轉,任由它增長、串習。應該不執著貪等煩惱,而將它視為怨敵。就算眼前還不能減少它,至少也應盡力修習對治法,進而將來做到破除煩惱。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清淨守護所受的戒律。

 

 

  大覺弟子吉祥阿蘭若師謂內鄔蘇巴云:「智然後有人問汝弟子眾,以何而為教授中心,則定答為已發神通或見本尊,然實應說於業因果漸漸決定,於所受戒清淨護持。」故修之成就,當知亦是無明等惑,漸趣輕微

【消文】:阿底峽尊者的弟子吉祥阿蘭若師對內鄔蘇巴說:「一旦見道得根本智後,就會有人問你的弟子們說:你們最重要的教授是什麼?他們一定會回答說:如何開發神通或親見本尊。但是實際上應該說:最重要的教授是,對於業果的道理,漸漸清楚明白;對於所受的戒律,也能漸漸護持。」所以,所謂的修行成就,應當是指無明等煩惱,逐漸在減輕才對。

 

 

  能感現後二世純大罪苦,謂與他鬥爭,然於爾時一切眾苦,捨命強忍,其傷疤等返自顯示,謂此即彼時所傷,若斷煩惱發精進時,忍耐苦行,極為應理。

【消文】:由於無明等煩惱,是引生現在世和將來世大苦的主要原因,所以應該修一切的對治法和他鬥爭。如果對煩惱所引發的痛苦,強行忍耐的話,不但不能斷除煩惱,反而還會被它所傷,而一再顯示受傷的疤痕而已,這種痛苦是不應該忍耐的。但如果是在勤發精進斷除煩惱時,所生的痛苦,就應該儘量地忍耐,這才是合理的苦行。

 

 

  入行論云:「無義被敵所毀傷,若尚愛為身莊嚴,為大義故正精進,小苦於我豈為損。」

【消文】:入行論中說:「若是無緣無故的被敵人毀傷,還把傷痕當成是自身的莊嚴,這是毫無意義的舉動。可是,如果為了大利益,而勤發精進所受的小苦,又怎能損傷我呢?」

 

 

  若能如是戰勝煩惱,乃名勇士。戰餘怨敵如割死屍,雖不殺害自亦當死。入行論云:「輕蔑一切苦,摧伏瞋等敵,勝此名勇士,餘者如斬尸。

【消文】:如果能夠忍受一切的苦,進而戰勝煩惱的話,就是真正的勇士。其他的煩惱怨敵,當然就能輕易地摧破,輕鬆的程度,就像是割下死屍身上的肉一般,不用加以殺害就已經死亡了。正如入行論中所說:「若能輕忽斷煩惱時所生的一切苦,就能摧伏瞋等怨敵,能戰勝煩惱怨敵的,就稱為勇士。如果能斷除根本煩惱,其餘的隨煩惱,當然也如斬尸般的容易了。」

 

 

  故又如論云:「住煩惱聚中,千般能安住,如野干圍獅,煩惱不能侵。」道所治品,莫令侵害而當勝彼。

【消文】:又如中所說:「苦是讓自己安住在煩惱當中,煩惱是不會受到侵害的,就像狐狸想圍困獅子,獅子一點也不會受到傷害。」因此,所有對治煩惱的方法,都是防止不受煩惱的侵害,進而能戰勝煩惱。

 

 

  已說共中士道次第。

【消文】:以上所說,是共中士道的部分,已經全部介紹完畢。

 

 

056(吹冷氣.gif

 

『解脫正道』篇完畢 

箭頭下.gif     

 

 上士道 

入大乘門”篇【一】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七 

 

 

中士道    解脫正道

 

          054(寫字.gif

 

                         【四】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973行〜第19910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24****************************************************

【課文】:(19703~19807) 

又若念云,毀犯可悔,無後不犯防護之心,放逸轉者,說可還出,如食毒藥。如彌勒獅子吼經云:「慈氏,末世末劫後五百歲,有諸在家出家菩薩,出現於世。彼作是云,悔除惡業能無餘盡,造作眾罪造已當悔,增上毀犯而不防護,我說彼等是作死業。云何為死,謂如人食毒,此亦同彼,命終之後,顛倒墮落。」又云:「慈氏,於此聖法毘奈耶說為毒者,謂諸違越所制學處,故說汝等莫自食毒。」若具別解脫律儀,應以如是道理守護,密咒亦然。如妙臂請問經云:「佛我所說別解脫,淨戒調伏盡無餘,在家咒師除形相,軌則諸餘盡當學。」此說雖諸在家咒師,除出家相,羯摩軌則少分遮罪,尚如調伏所出而行,況出家咒師,又能成就密咒根本亦是尸羅。妙臂請問經云:「咒本初為戒,次精進忍辱,信佛菩提心,密咒無懈怠。如王具七寶,無厭調眾生,如是咒成就,七支能調罪。」曼殊室利根本續云:「念誦若毀戒,此無勝成就,中悉地亦無,又無下成就。能仁未曾說,毀戒咒能成,非趣涅槃城,境域及方所。於此愚惡人,何有咒能成,此毀戒有情,何能生善趣,且不得天趣,又無勝安樂,何況佛所說,諸咒豈能成。」康壠巴亦云:「若年饑荒,一切事情皆至糧麥,如是一切皆繞於戒,當勤學此。又戒清淨,不思業果必不得成,故思業果是真教授。」霞惹瓦亦云:「總有禍福皆依於法,其中若依毘奈耶說,無須改易內心清淨,堪忍觀察,心意安泰,邊際善妙。」善知識敦巴云:「有一類人依律毀咒,依咒輕律,除我尊長教授無餘能使調伏為咒助伴,及令密咒為調伏伴。」覺亦云:「我印度中,凡有大事或忽然事,集諸受持三藏法師,問三藏中不曾遮耶,既決擇已,於此安住。我毘迦瑪拉希拉諸師,則於其上,更須問云,菩薩行中不曾遮耶,不違彼耶,安欲根本隨持律轉。」

  又若念云,毀犯可悔,無後不犯防護之心,放逸轉者,說可還出,如食毒藥。

【消文】:另外,如果認為毀犯戒律可以藉由懺悔恢復清淨,因此就不另起防護的心,讓身心整日隨著放逸轉,這樣的說法,無異是自食毒藥。

 

 

  如彌勒獅子吼經云:「慈氏,末世末劫後五百歲,有諸在家出家菩薩,出現於世。彼作是云,悔除惡業能無餘盡,造作眾罪造已當悔,增上毀犯而不防護,我說彼等是作死業。云何為死,謂如人食毒,此亦同彼,命終之後,顛倒墮落。」

【消文】:正如彌勒獅子吼經中所說:「彌勒!在末法時代的末劫後五百年當中,會有在家、或者出家菩薩出現於世,說出這樣的言論:只要懺悔所造的惡業,就能將惡業完全淨除,所以在造了罪業以後,要趕緊懺悔。倘若認為只要懺悔,就能清淨惡業,不起絲毫防護的心,就等於是造作死業。為什麼會是死業呢?這好比人吃了毒藥以後,一定會喪命,所以稱為死業。不起護戒的心的情況,就和食毒一樣,命終之後,必定會顛倒、墮落。」

 

 

  又云:「慈氏,於此聖法毘奈耶說為毒者,謂諸違越所制學處,故說汝等莫自食毒。」

【消文】:中又說:「彌勒!佛法戒經當中所提到的毒食者,就是指違犯種種戒律,絲毫不生防護之心的行人,無疑是自食毒藥,將來一定會墮落、顛倒。」

 

 

  若具別解脫律儀,應以如是道理守護,密咒亦然。

【消文】:不只是對小乘的別解脫戒應當起護戒的心,就是大乘中的密教,對一切戒律的內容,也同樣應做到絕不輕易違犯。

 

 

  如妙臂請問經云:「佛我所說別解脫,淨戒調伏盡無餘,在家咒師除形相,軌則諸餘盡當學。」

【消文】:如同妙臂請問經中所說:「佛為小乘所說的別解脫戒,應當儘量清淨持守,才能調伏煩惱。至於大乘中的密教,也同樣應當清淨持戒。所以修學密教的在家眾,除了出家眾所穿的衣等外在形相、和單獨為出家眾所制定的軌則之外,其餘戒律的內容,都應該完全持守。」

 

 

  此說雖諸在家咒師,除出家相,羯摩軌則少分遮罪,尚如調伏所出而行,況出家咒師,又能成就密咒根本亦是尸羅。

【消文】:上面這段話的意思,說明修學密教的在家眾,除了出家眾的外在形相、以及少部分為出家眾所制定的軌則,有不同的開遮以外,其餘有關如何調伏煩惱的戒律內容,則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修密教的大乘應當好好來行持,不但在家眾是如此,密教當中的出家眾則更應該如此,為什麼呢?因為想要修密教有所成就,它的根本就是戒律。所以,一切修行的根本—戒律,無論顯教、密教,都應當同樣的重視。

 

 

  妙臂請問經云:「咒本初為戒,次精進忍辱,信佛菩提心,密咒無懈怠。如王具七寶,無厭調眾生,如是咒成就,七支能調罪。」

【消文】:妙臂請問經中說:「修習密乘的根本是持戒,其次是精進、忍辱、信心和菩提心,若是做到在調伏眾生時永不厭患,就能密教成就。這七個條件,好比轉輪聖王必須具備七寶,才能統治天下。修習密乘也必須具足這七支,才能調伏一切的罪業而有所成就。」

(輪王七寶:一、金輪寶,二、白象寶,三、紺馬寶,

               四、神珠寶,五、玉女寶,六、居士寶,

                七、主兵寶。)

 

 

  曼殊室利根本續云:「念誦若毀戒,此無勝成就,中悉地亦無,又無下成就。能仁未曾說,毀戒咒能成,非趣涅槃城,境域及方所。於此愚惡人,何有咒能成,此毀戒有情,何能生善趣,且不得天趣,又無勝安樂,何況佛所說,諸咒豈能成。」

【消文】:曼殊室利根本續中說:「持咒念誦如果同時毀壞戒律的話,不但不可能得無上成就(指成佛),也不可能得中等的成就(指證悟空性),就連世間法的下等成就也無法達到。所以,佛從來沒有說過,毀壞戒律的人能夠有任何的成就,即使是精勤持咒念誦,也不可能達到涅槃解脫的境地。只有愚癡的惡行人,才以為憑藉念誦持咒就可以成就,那裡知道毀壞戒律的人,連人、天善趣都無法達到,更何況是究竟成佛呢!」

 

 

  康壠巴亦云:「若年饑荒,一切事情皆至糧麥,如是一切皆繞於戒,當勤學此。又戒清淨,不思業果必不得成,故思業果是真教授。」

【消文】:也說:「若是碰到饑荒的時候,沒有比糧麥更重要的了。同樣的,如果想成就一切佛法,就沒有比持戒更重要的了,所以應當勤學戒律的內容。另外,倘若想清淨持戒,就應該經常思惟業果的道理,了解守戒、毀戒的功德和過失,認清楚如是因感如是果的道理,才能真正生起護戒的心。因此,思惟業果的道理,是真實的教授,不思惟業果的內容,必定無法清淨的持戒。」

 

 

  霞惹瓦亦云:「總有禍福皆依於法,其中若依毘奈耶說,無須改易內心清淨,堪忍觀察,心意安泰,邊際善妙。」

【消文】:霞惹瓦也說:「一切的禍福都有它的業因,如果能夠依照戒律的內容,信受奉行,無庸置疑的,一定能得到一切的善果。因為戒律能調伏煩惱,所以使得內心清淨;內心清淨則易入禪定;得禪定就能生出解脫的智慧。不但生前身心時常處於喜樂的狀態,死後也能因為持戒的功德,而生於人、天善趣,甚至達到最後成佛的果位。」

 

 

  善知識敦巴云:「有一類人依律毀咒,依咒輕律,除我尊長教授無餘能使調伏為咒助伴,及令密咒為調伏伴。」

【消文】:善知識敦巴說:「有一類的人,依止戒律,但是毀謗持咒念誦;又有一類的人,重視持咒念誦,卻輕視戒律。這兩者都有所偏頗,只有我的上師阿底峽尊者,能毫不衝突的使戒律成為持咒念誦的助伴,也同時讓持咒念誦成為戒律的助伴。」

 

 

  覺亦云:「我印度中,凡有大事或忽然事,集諸受持三藏法師,問三藏中不曾遮耶,既決擇已,於此安住。我毘迦瑪拉希拉諸師,則於其上,更須問云,菩薩行中不曾遮耶,不違彼耶,安欲根本隨持律轉。」

【消文】:阿底峽尊者也說:「我在印度那爛陀寺時,凡遇到大事、或者突發狀況必須作決定時,都會先召集三藏法師(精通經、律、論三藏的稱為三藏法師),反覆討論是否違背三藏的內容。一旦確定沒有違背,就按照決定的事項去執行。另外,我在蓮花戒寺時,見到那裡的上師們,除了要問是否違背小乘的戒律以外,還要加問是否也違背了大乘的菩薩戒行,所以一切事情的處理,都是以戒律的條文為依據。」

 

 

 

【課文】:(19808~19910) 

 如是戒淨,又如內鄔蘇巴云:「現在於內與煩惱鬥,唯此為要,不鬥煩惱戒不能淨,若爾不生伏斷煩惱,定學慧學,當須畢竟漂流生死。」又如前說認識煩惱,思彼過患離彼勝利,以念正知而為防慎。煩惱稍出,即應用矛數數擊刺,此復自心隨何煩惱生已無間,視如怨敵與之鬥戰。若不爾者,初起忍受非理作意,令其資養成無可敵,唯隨彼行。如是勵力縱未能遮,亦當速斷莫令相續。應如畫水莫如畫石,如親友書云:「當了知自心,如畫水土石,煩惱初為上,樂法應如後。」若於法品,與上相違。入行論亦云:「我應記恨此,與此共戰爭,如是相煩惱,除能壞煩惱。我寧被燒殺,或被斷我頭,然於煩惱敵,終不應屈敬。」善知識樸窮瓦亦云:「我雖忽被煩惱壓伏,後我從下而為切齒。」博朶瓦聞之曰:「若能如是,當下即退。」世庸怨敵,一次擯逐遂居他方,待得力時仍來報怨,煩惱不同。煩惱於身,若能一次拔出根本,無往他方亦無報復,然由我等,不能精勤破壞煩惱之所致耳。入行論云:「擯庸敵出國,攝受住他方,養力仍返報,煩惱敵不爾。煩惱為惑慧眼斷,遣離我意能何往,豈能住餘返報我,唯我志弱無精進。」女絨巴云:「煩惱起時不應懈怠,當下應以對治遮除,若不能遮,應即起立設曼陀羅及諸供具,供養祈禱尊長本尊,次緣煩惱,忿怒念誦,即能折伏。」朗日塘巴亦云:「彼又云移動住處,勁舉項頸,亦能折伏,可見彼與煩惱鬥爭。」此復應如阿蘭若師云:「晝夜唯應觀察自心,豈有餘事。」依此而行乃能生起。又傳說大覺一日隨見幾次,爾時定問「生善心否。」

 

  如是戒淨,又如內鄔蘇巴云:「現在於內與煩惱鬥,唯此為要,不鬥煩惱戒不能淨,若爾不生伏斷煩惱,定學慧學,當須畢竟漂流生死。」

【消文】:想要清淨持戒,除了上面所說,時常思惟業果的道理,生起歡喜的心來持戒以外,還要進一步對治煩惱,才能使戒律真正清淨。就如內鄔蘇巴所說:「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與內在的煩惱爭鬥。因為煩惱不被調伏,戒律就不可能清淨,戒律不能清淨,也不可能生出降伏煩惱的定力、和斷除煩惱的慧力來,如此又如何圓滿戒、定、慧三學呢?不能圓滿戒、定、慧三學,便註定要永遠漂流生死。」

 

 

  又如前說認識煩惱,思彼過患離彼勝利,以念正知而為防慎。煩惱稍出,即應用矛數數擊刺,此復自心隨何煩惱生已無間,視如怨敵與之鬥戰

【消文】:但是,如何與煩惱鬥呢?先要認識煩惱的內容(如前集諦中所說根本煩惱與隨煩惱),再進一步思惟煩惱的過患和離煩惱的殊勝利益,最後以正念正知來防範煩惱的發生。只要煩惱一生起,就馬上用對治法遮除。看清楚心中和那些煩惱相應,都要把它視為怨敵,不斷地用矛擊刺(比喻用對治法),不讓它有絲毫喘息的機會。

 

 

  若不爾者,初起忍受非理作意,令其資養成無可敵,唯隨彼行。如是勵力縱未能遮,亦當速斷莫令相續。

【消文】:如果不這樣用正念正知力來防護,隨時與煩惱鬥爭,而是任由煩惱生起,不起對治,安然忍受隨順它轉,就好比資養敵人,讓他日益坐大,總有一天終致無法抵擋,而成為他的俘虜,聽命於他。所以,應當盡力地遮止煩惱的生起,一旦生起,也要立刻斷除,不讓他有相續的機會。

 

 

  應如畫水莫如畫石,如親友書云:「當了知自心,如畫水土石,煩惱初為上,樂法應如後。」若於法品,與上相違。

【消文】:應該像在水上作畫,讓煩惱立刻消失,而不要像在石頭上刻字,歷久不滅。就如親友書中所說:「應當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心念是什麼樣的狀態。若是惡心起時,就要像在水上作畫,讓它馬上消失;如果是善心生起,就必須使它如在石上刻字,歷久不滅;倘若是無記心生起,就要像在灰土上寫字,風吹塵揚,隨時可滅。雖然最初對治煩惱時,總覺得煩惱的力量比較強盛,但是只要持之以恒精勤對治,漸漸終能戰勝煩惱。先是使它不再相續,最後一定能完全斷除。」如果是用在佛法的修學上,情況則恰好相反。

 

 

  入行論亦云:「我應記恨此,與此共戰爭,如是相煩惱,除能壞煩惱。我寧被燒殺,或被斷我頭,然於煩惱敵,終不應屈敬。」

【消文】:入行論中也說:「我應當視煩惱為我的大怨敵,而和它作戰,先認清這個敵人的形相,再設法除去它。無論如何,寧願被燒殺,甚至捨掉性命,也絕對不能對它屈服。」

 

 

  善知識樸窮瓦亦云:「我雖忽被煩惱壓伏,後我從下而為切齒。」

【消文】:善知識樸窮瓦也說:「雖然我偶而會被煩惱壓伏,但是我絕不屈服於它,只要煩惱一生起我就與它鬥爭,並且立誓一定要勝過它。」

 

 

  博朶瓦聞之曰:「若能如是,當下即退。」

【消文】:博朶瓦聽了這番話以後說:「如果能夠這樣的話,煩惱一定是當下就退卻了。」

 

 

  世庸怨敵,一次擯逐遂居他方,待得力時仍來報怨,煩惱不同。煩惱於身,若能一次拔出根本,無往他方亦無報復,然由我等,不能精勤破壞煩惱之所致耳。

【消文】:世間的怨敵在打敗時,可以退居他方,等強盛時再來報復。煩惱這怨敵卻不同,如果能夠一次根本拔除,它就不會退藏他處,而再來報復了。如今,煩惱之所以能一再生起,實在是因為我們不能精勤破壞煩惱的緣故。

 

 

  入行論云:「擯庸敵出國,攝受住他方,養力仍返報,煩惱敵不爾。煩惱為惑慧眼斷,遣離我意能何往,豈能住餘返報我,唯我志弱無精進。」

【消文】:入行論中說:「世間的敵人,將他驅擯出自己的國家後,便會退居他方,等到兵力養足了再來侵犯。煩惱這個敵人卻不同,只要能夠以慧力斷除,它又有何處可以藏慝,將來再伺機報復呢?儘管如此,煩惱的怨敵還是無法降伏,這都是因為我的意志薄弱、不能夠精進的緣故。」

 

 

  女絨巴云:「煩惱起時不應懈怠,當下應以對治遮除,若不能遮,應即起立設曼陀羅及諸供具,供養祈禱尊長本尊,次緣煩惱,忿怒念誦,即能折伏。」

【消文】:女絨巴說:「煩惱生起時,不應該放逸、懈怠而不予理會,應當趕緊對治,遮除它的相續。若是無法遣除,就立即修獻曼達,供養諸佛菩薩,祈請三寶、上師或者本尊等的加持,接著持咒念誦,這樣就能折伏煩惱。」

 

 

  朗日塘巴亦云:「彼又云移動住處,勁舉項頸,亦能折伏,可見彼與煩惱鬥爭。

【消文】:朗日塘巴也說:「不論煩惱移往何處,我都是牢牢釘緊,沒有絲毫的放鬆,這樣一次就能折伏煩惱了。這是我隨時與煩惱鬥爭的情況。」

 

 

  此復應如阿蘭若師云:「晝夜唯應觀察自心,豈有餘事。」依此而行乃能生起。

【消文】:更應該如阿蘭若師所說:「我晝夜除了觀察自心以外,沒有做別的事情。」如果能夠這樣,一定能對治煩惱。

 

 

  又傳說大覺一日隨見幾次,爾時定問「生善心否。

【消文】:又聽說阿底峽尊者,不論一天碰幾次面,他都會問:「善心生起來了嗎?」可見對治煩惱有多麼的重要,若是無法對治,就是想生起善念也非常的困難。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解脫正道”篇【五】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七 

 

 

中士道    解脫正道

 

          054(寫字.gif

 

                         【三】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951行〜第1972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23****************************************************

【課文】:(19501~19508) 

 當略宣說學戒之理。此中最初當數思惟尸羅勝利,令其至心增長歡喜,如大涅槃經云:「戒是一切善法之梯,戒是根本,猶如地是樹等根本,戒是一切善法前導,如大商主是為一切商人前導,戒是一切法幢如帝釋幢,戒畢竟斷一切罪惡及惡趣道,戒如藥樹治療一切罪惡病故,戒是險惡三有道糧,戒是甲劍能摧煩惱諸怨敵故,戒是明咒能除煩惱諸毒蛇故,戒是橋梁度罪河故。」龍猛菩薩亦云:「戒是一切德依處,如動不動依於地。」妙臂請問經云:「一切稼穡依於地,無諸災患而生長,如是依戒勝白法,悲水灌澆而生長。」應如思惟。若受不護過患極重,如苾芻珍愛經云:「或有戒為樂,或有戒為苦,具戒則安樂,毀戒則成苦。」此說受學通於勝利過患二品,是故亦應善思過患,敬重學處。

 

  當略宣說學戒之理。

【消文】:首先略說為什麼要學戒的理由。

 

 

  此中最初當數思惟尸羅勝利,令其至心增長歡喜。

【消文】:如果在學戒之初,就經常不斷地思惟守戒的好處,便能生起至誠歡喜持戒的心。

 

 

  如大涅槃經云:「戒是一切善法之梯,戒是根本,猶如地是樹等根本,戒是一切善法前導,如大商主是為一切商人前導,戒是一切法幢如帝釋幢,戒畢竟斷一切罪惡及惡趣道,戒如藥樹治療一切罪惡病故,戒是險惡三有道糧,戒是甲劍能摧煩惱諸怨敵故,戒是明咒能除煩惱諸毒蛇故,戒是橋梁度罪河故。」

【消文】:守戒有什麼好處呢?正如大涅槃經中所說:「戒律是一切善法的階梯、一切善法的根本,就像大地是一切樹木的根本;戒律是一切善法的前導,有如大商主是一切商人的前導;戒律是一切法幢,就像帝釋天的法幢;(帝釋天每每一張開幢,諸天就歡喜。這裡表示善持戒的人將使天眾增加,便能幫助戰勝修羅,因此歡喜。)戒律能畢竟斷除一切罪惡、惡趣;戒律有如藥樹,有效地治療一切罪惡病,戒律是置身險惡三界中最殊勝的道糧;戒律是盔甲利劍,能摧破煩惱怨敵;戒律是大明咒、滅除貪瞋癡等三毒煩惱;戒律是能度一切罪惡河的橋樑。」

 

 

  龍猛菩薩亦云:「戒是一切德依處,如動不動依於地。」

【消文】:龍樹菩薩也說:「戒律是一切功德的所依處,就像有情世間、器世間,都必須依止大地一樣。」

 

 

  妙臂請問經云:「一切稼穡依於地,無諸災患而生長,如是依戒勝白法,悲水灌澆而生長。」

【消文】:妙臂請問經中也說:「一切莊稼必須依於大地,再加上沒有天災、病蟲害等侵襲,才能逐漸生長;同樣的,一切的善法必須依於戒律,再加上大悲水的灌溉,所有功德才能增長。」

 

 

  應如思惟。若受不護過患極重,如苾芻珍愛經云:「或有戒為樂,或有戒為苦,具戒則安樂,毀戒則成苦。」此說受學通於勝利過患二品,是故亦應善思過患,敬重學處。

【消文】:以上所說,是戒律的重要、和持戒殊勝的利益,應當多多思惟。若是受戒而不護戒,過患就會非常嚴重,如比丘珍愛經中所說:「有的修行人因為戒律得安樂,有的卻因為戒律得苦惱,這其中的差別,在於能勤於護戒的得安樂,毀壞戒律的就只得苦惱了。」所以,受持戒律通利益和過患兩者,完全看你如何守護它了。為了能得身心安樂,為了能進一步由戒而生定慧,就應該善加思惟毀戒的過患,敬重所有戒律的內容,小心護戒。

 

 

【課文】:(19509~19602) 

 如何修學之理者。四犯因中,無知對治者,謂當聽聞,了知學處。放逸對治者,謂於取捨所緣行相,不忘憶念及以正知,率爾率爾觀察三門了知轉趣,若善若惡,依自或法增上力故,羞恥作惡是為知慚,恐他譏毀羞恥為愧,及由怖畏惡行異熟,懷恐懼等,當如是學。不敬對治者,謂於大師師所制立,同梵行所,應修恭敬。煩惱熾盛對治者,應觀自心,何煩惱盛,勵修對治。若不如是策勵修學,思違越此,許其罪輕微,於諸佛制放縱而轉,當獲純苦。如分別阿笈摩云:「若於大師大悲教,起輕微心少違犯,由是而獲苦增上,折籬失壞菴沒林。現或有於王重禁,違越而未受治罰,非理若違能仁教,如醫缽龍墮旁生。」故應勵力,莫為罪染。

 

  如何修學之理者。

【消文】:但是,該如何小心護戒呢?要做到小心護戒之前,必須先知道為什麼會犯戒的原因,以及對治這些原因的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清淨持戒。

 

 

  四犯因中,無知對治者,謂當聽聞,了知學處。

【消文】:犯戒的第一個原因是無知。因為對於戒律的內容,完全不知道,所以犯了戒也無從檢查。如何來對治因為無知而犯戒的過失?就是聽聞所有戒律的內容,知道如何檢查以及防範。

 

 

  放逸對治者,謂於取捨所緣行相,不忘憶念及以正知,率爾率爾觀察三門了知轉趣,若善若惡,依自或法增上力故,羞恥作惡是為知慚,恐他譏毀羞恥為愧,及由怖畏惡行異熟,懷恐懼等,當如是學。

【消文】:犯戒的第二個原因是放逸。由於失念、不正知,所以放逸身、口、意三門,因而犯戒。若要對治因為放逸而犯戒的過失,就必須依照所有戒律的內容,知所取捨、憶念不失,再加上隨時用正知力觀察身、口、意三門,是隨善法轉,還是隨惡法轉。如果知道心隨惡法轉,就要及時遏止。以自覺羞恥的慚心(依自力)、或者怕遭他人譏毀的愧心(依他力)、以及怖畏惡行將會招致惡果,而心懷恐懼等佛法的內容(依法力),使自己不作惡業,若是這樣來修學,就能不因放逸而犯戒。

 

 

  不敬對治者,謂於大師師所制立,同梵行所,應修恭敬。

【消文】:犯戒的第三個原因是不恭敬。因為輕視戒律,所以心不恭敬而破戒。想要對治因為不敬而犯戒的過失,首先應當思惟佛陀難遇,佛法難聞,如今還能聽聞佛法,就該懂得珍惜。佛在涅槃之前,曾經教導我們要「以戒為師」。因此,恭敬戒律,就等於是恭敬佛身,輕視戒律,就如同是輕視佛身。所以,應該如何對治不敬,就是對於佛以及佛所制定的戒律,還有能清淨持戒的僧眾,都生起敬重的心。

 

 

  煩惱熾盛對治者,應觀自心,何煩惱盛,勵修對治。

【消文】:犯戒的第四個原因是煩惱熾盛。因為心總是隨著煩惱轉,無法調伏,所以破戒。若要對治由於煩惱熾盛而犯戒的過失,應該先觀察自心,屬那一種煩惱最強,接著勤修對治的法門來減輕它。如貪心強,便修不淨觀來對治等等。

 

 

  若不如是策勵修學,思違越此,許其罪輕微,於諸佛制放縱而轉,當獲純苦。

【消文】:如果不依照前面所說,先找出犯戒的原因,再進一步策勵自己勤修對治的話,是無法圓滿戒律的。若是自認為偶而違反一些小過錯,罪業非常輕微,心中不必太在意,因而輕視戒律,放縱自己的身心,隨著煩惱造業的話,將來就只有純苦的果報了。

 

 

  如分別阿笈摩云:「若於大師大悲教,起輕微心少違犯,由是而獲苦增上,折籬失壞菴沒林。現或有於王重禁,違越而未受治罰,非理若違能仁教,如醫缽龍墮旁生。」故應勵力,莫為罪染。

【消文】:分別阿笈摩中說:「如果對於佛陀依大悲心流露所宣說的法教,起輕微的不敬,或稍有違犯,將來都會引生大苦,就如同比丘墮生龍中的因緣故事一樣。在過去迦葉佛的時候,有一位比丘,因為門前有一棵菴摩羅樹妨礙出入,就將樹枝折斷。雖然這個舉動,在比丘戒律中,只是輕微的遮戒,但是死後卻墮在畜生道中為醫缽龍王,頭上生出夜拉樹,每每遇到刮風的時候,樹枝就會隨風搖擺,非常痛苦。在世間違反法律的時候,也許還有機會得到赦免不必受到刑罰。但是,一旦違犯佛所制定的戒律造下惡業時,就無法不遭受果報,就像比丘墮龍身的例子一樣。」所以,應該盡力地防止犯戒,即使再微小的惡業,也因心生大怖畏而不造;萬一有所違犯時,也能依照佛所說的懺罪方法,如法的懺除清淨。

 

 

【課文】:(19603~19702) 

 

 假設已染,莫不思慮而便棄捨,當如佛說還出罪犯,勵力悔除。梵問經云:「於彼學尋求,及勤修彼行,終不應棄捨,命難亦無虧,常住正行中,隨毘奈耶轉。」成就真實尸羅經云:「諸苾芻寧可離命而死,非可毀壞尸羅。何以故,離命而死,唯令此生壽量窮盡。毀壞尸羅,乃至百俱胝生,常離種姓,永失安樂,當受墮落。」此具因說,故當捨命而善守護。若不能爾,則應審思,我剃鬚髮披壞色衣,空無所義。如三摩地王經云:「於佛聖教出家已,仍極現行諸惡業,於財穀起堅實想,貪諸乘具及象車。諸不殷重持學處,此等何故而薙頭。」若欲逃出有為生死,趣解脫城,壞戒足者,非僅不能實行,反當流轉生死,眾苦逼惱,幷及譬喻如三摩地王經云:「若人為諸盜賊逼,欲活命故而逃避,如其人足不能行,仍為賊執而摧壞。如是愚人毀淨戒,而欲脫離諸有為,由戒壞故不能逃,為老病死所摧壞。」故此經又云:「為著居家服,我所說學處,爾時諸苾芻,亦無此學處。」為近事說五種學處圓滿守護,苾芻亦無。若於此時精修學處,其果猶大故應勵策。即此經云:「若經俱胝恒沙劫,淨心以諸妙飲食,傘蓋幢幡及燈鬘,承事百億俱胝佛。若於正法極失壞,善逝聖教將滅時,晝夜能行一學處,其福勝前俱胝倍。」

 

  假設已染,莫不思慮而便棄捨,當如佛說還出罪犯,勵力悔除。

【消文】:假使有所違犯,不要把它棄置一旁不去想它,應當趕緊按照佛所說的還淨方法,盡力地悔除。

 

 

  梵問經云:「於彼學尋求,及勤修彼行,終不應棄捨,命難亦無虧,常住正行中,隨毘奈耶轉。」

【消文】:梵問經中說:「對於戒律的內容,應該勤加聽聞、思惟、修習,做到任何時間都不棄捨,即使是遇到命難的時候,也寧願犧牲性命,而不使戒律有任何的虧損,身心時常安住在正行當中,隨著戒律而轉。」

 

 

  成就真實尸羅經云:「諸苾芻寧可離命而死,非可毀壞尸羅。何以故,離命而死,唯令此生壽量窮盡。毀壞尸羅,乃至百俱胝生,常離種姓,永失安樂,當受墮落。」此具因說,故當捨命而善守護。

【消文】:成就真實尸羅經中說:「諸比丘寧可犧牲性命,也不毀壞戒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捨棄生命,只是這一生的壽命結束;但是毀壞戒律,卻使百俱胝生,都常遠離佛法,永遠失去安樂,恒常墮在惡道當中。」這段話是說明為什麼必須精勤護戒的原因。在知道了護戒的重要性之後,理當做到寧可捨棄生命,也要護戒不失。

 

 

  若不能爾,則應審思,我剃鬚髮披壞色衣,空無所義。如三摩地王經云:「於佛聖教出家已,仍極現行諸惡業,於財穀起堅實想,貪諸乘具及象車。諸不殷重持學處,此等何故而薙頭。」

【消文】:如果還不能做到捨命護戒、就當好好思惟、反省自己。既然已經剃髮出家,穿上這身壞色衣,就當嚴持戒律,若是不能護持戒律,那出家又有什麼意義呢?正如三摩地王經中所說:「在佛的聖教中出家以後,還依然行種種的惡業,把有如空穀般不實的財物,當作實有的來執著,又貪著衣、食、住、行等資生的用具,像這樣不注重戒律、又經常違犯,當初又何必出家呢?」

 

 

  若欲逃出有為生死,趣解脫城,壞戒足者,非僅不能實行,反當流轉生死,眾苦逼惱,幷及譬喻如三摩地王經云:「若人為諸盜賊逼,欲活命故而逃避,如其人足不能行,仍為賊執而摧壞,如是愚人毀淨戒,而欲脫離諸有為,由戒壞故不能逃,為老病死所摧壞。」

【消文】:如果當初出家,是為了要出三界生死、趣向解脫的話,如今破戒、犯戒,不但不能了脫生死,反而又造下流轉生死的惡業,這些惡業將再度引發無量的苦惱。這種情況,正如三摩地王經中所說:「有人為了不受盜賊的逼害,而逃命求活,可是如果雙腳不能移動,想逃命也不可能,還是會被盜賊擒住。這個譬喻,就好比破戒的人(雙腳不能行),還想脫離三界(想逃避盜賊的殺害),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要還會犯戒,就不能解脫生死,終究被老、病、死所摧壞。」

 

 

  故此經又云:「為著居家服,我所說學處,爾時諸苾芻,亦無此學處。」為近事說五種學處圓滿守護,苾芻亦無。若於此時精修學處,其果猶大故應勵策。

【消文】:中又說:「佛為在家居士,說了五戒的內容,若是一位比丘破了戒,是連能持五戒的在家眾都不如的。」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佛為在家眾所說的五戒,如果在家眾能圓滿守護的話,就勝過一位破戒的比丘,而所感得的果報,尤其殊勝廣大。所以應當精勤地守護一切戒律。

 

 

  即此經云:「若經俱胝恒沙劫,淨心以諸妙飲食,傘蓋幢幡及燈鬘,承事百億俱胝佛。若於正法極失壞,善逝聖教將滅時,晝夜能行一學處,其福勝前俱胝倍。」

【消文】:就像中所說的:「若是以俱胝恒沙劫這麼長的時間,用種種微妙的飲食、傘蓋、幢幡、以及燈鬘等,清淨供養承事百億俱胝這麼多的佛,這個福德固然很大。但是,比起在正法將失、佛教將滅的時候,還能以一日一夜的時間,來行持一個戒律,這個福德要比前者勝過俱胝倍。」由於佛法將滅的時候,眾生的煩惱更盛,對治煩惱的力量薄弱,使持戒更不容易。所以即使時間只有一日一夜,也屬殊勝難得,因此,功德更為殊勝廣大。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解脫正道”篇【四】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21屆

 

長洪盃武術博覽會

 

 

 

 

  

 

國際武術觀摩會

 

 

 

敬邀

 

 

 歡迎-2.gif

 2010長洪盃海報.jpg

   

 

 

參與競賽單位

  台北總館、新店分會、板橋分會、桃園分會、新竹分會、中壢訓練所、大直訓練所、三峽訓練所、東湖訓練所、長庚訓練所、天母訓練所、高雄後驛訓練所、雲林訓練所、建中國術社、華岡國術社、實踐武術社、中央國術社、綠屋國術社、等單位

 

南非分會、4個武館等等

 

 

詳細位址圖: 

(衛星圖)

國父記念館-1.JPG 

 

地段.jpg  

 

 2010長洪盃dm.jpg

 

扇.gif 

 

一定要來哦

 

武術表演、少林氣功長拳洪拳!

 

 

武術比賽、競技讓您不虛此行!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長洪武術讓您成為臥虎藏龍

 

 英雄』,

 

 

 

給您『功夫』,使您不會有十面埋伏

 

 

的困境。

 

 

 

 

新聞稿來源:中壢訓練所

總幹事:廖秋陽教練

 

 

 第21屆長洪武術博覽會

 

 --- 新 聞 稿---

 

 

『 長洪武術承傳統,樂活展現今社會


     國際英豪來相會,臥虎藏龍展絕學 』

 

 

 

 

近年來功夫電影持續發燒,許多武術代表性人物的傳記都陸續被拍成電影或是電視連續劇,而這些都是我們華人特有的文化,也是許多人內心中常存的武俠夢;為了將神秘虛幻的武俠世界,融入於日常生活裏,展現於現實社會中,中華民國長拳洪拳推廣學會(簡稱長洪武術學會)將於20101212上午10點於國父紀念館戶外廣場舉辦一場盛大的「第二十一屆長洪武術博覽會」。

 

長洪武術為北少林長拳南少林洪拳太極拳……等傳統武術的簡稱;預計當天計有長洪武術分布於全省各地的三十多個隊伍和來自南非分館的多位高手參加盛會,成員包括:醫生、科技新貴、公司老闆、體育博士、服裝設計師……等各業精英,更有十數位來自美國澳洲加拿大……的友人,共同在此展現苦練多年的南北拳術精華。

 

   

 

 

    本屆武術博覽會的特色如下:

       一. 國際武術交流:

本會南非分會會長馬克(Marco)先生跟隨本會總教練  陳清河先生習拳多年,於十年前回到南非設立分會,目前在南非設有4個武館,學員上千人,今年馬克先生特地從南非帶著20多位徒弟趕回台灣參加武術表演與競賽,勢必造成轟動。

 

       二. 傳統武術表演:

由本會幹部表演傳統武術高級套路兵器,展示強大內外功力

 

       三. 拳術兵器比賽:

比賽內容為傳統拳術,場次高達一百多場,分三個場地進行比賽。項目包括:(段以上)南拳、北拳、長兵及短兵等四項;(段以下)拳術兵器兒童組[青]少年組社會組和長青組等九項。

 

       四. 現代武術秘笈展:

在廣度上,有一系列的年度專刊,內容包括歷史源流、拳道、拳理、拳功……要論;在深度上,則有各主要拳派如長拳、洪拳、氣功、太極拳……等的專論書籍。

 

       五. 兵器名劍展:

除了各式傳統兵器寶刀名劍展覽外,本會特別整理這些兵器的起源、特性等資料更以照片示範其招式用法,配合多媒體播放的解說,令觀眾更加清楚。

 

 

 

 

        依以上內容與特色,本屆博覽會可說內容十分豐富和精彩,根據歷屆活動的經驗往往帶動許多媒體與人潮,相信今年也必定是武術界的一大盛事;長洪武術洽詢電話 [02] 2712-9836 陳清河總教練或 0936–121819 公關組廖秋陽教練

 

 

 

 

洪門槍.gif  

 

 

 

團體.gif 

 

歡迎.gif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