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八 

 

 

上士道    菩提心次第

 

          054(寫字.gif

 

                         【五】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2154行〜第2173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30****************************************************

【課文】:(21504~21506)

 第二如次正修分三:一、修習希求利他之心,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三、明所修果即為發心。 初中分二:一、引發生起此心所依,二、正發此心。 初中分二:一、於諸有情令心平等,二、修此一切成悅意相。 今初

【消文】:對生起的次第,發起決定的勝解之後,就要依次第正修了。
  正修的次第分三:

第一、修習希求利他的心,

第二、修習希求菩提的心,

第三、說明所修的果就是發心。

第一、修習希求利他的心,又分為二:

一是發心的所依;

二是正式發起此心。

其中發心的所依,再分為二:

(一)、對於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二)、修對一切有情生起悅意之相。

首先介紹對於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課文】(21507~21513)

 如前下中士中,所說諸前行等所有次第,於此亦應取來修習。又若此中不從最初遮止分黨,令心平等,於諸有情一類起貪,一類起瞋,所生慈悲皆有黨類,緣無黨類則不能生,故當修捨。又捨有三,行捨受捨及無量捨,此是最後。此復有二,謂修有情無貪瞋等煩惱之相,及於有情自離貪瞋令心平等,此是後者。修此漸次為易生故,先以中庸無利無害為所緣事,次除貪瞋令心平等。若能於此心平等已,次緣親友修平等心。若於親友心未平等,或由貪瞋分別黨類,或貪輕重令不平等。此亦平已,次於怨敵修平等心,此若未平,專見違逆而起瞋恚。若此亦平,次當徧緣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如前下中士中,所說諸前行等所有次第,於此亦應取來修習。又若此中不從最初遮止分黨,令心平等,於諸有情一類起貪,一類起瞋,所生慈悲皆有黨類,緣無黨類則不能生,故當修捨。

【消文】:該如何對一切有情修平等心呢?首先要對下士、中士道所說的前行所有次第,再修習一遍。(想要對一切有情修平等心,首先要知道一切有情想離苦得樂的心都是相同的。但是要如何才能離苦得樂呢?除非解脫輪迴的苦。要如何解脫輪迴?就是整個中士道所要修習的內容。但是,又如何生起想要解脫三界的出離心呢?除非認知到即使生在善趣也不究竟,福報享完還會墮落,才會真正想要出離三界。而三界是怎麼形成的?這又要進一步了解業果的道理,明白是由過去所造的善惡業力,才有了三界的輪迴現象。如果還在輪迴當中,又不想墮惡道的話,就要歸依三寶、斷十惡業。但若是不知道惡道的苦,也不會生起怖畏墮惡道的心,所以,又必須先思惟三惡趣苦。即使已經害怕墮惡趣,但如果沒有念死無常,自然就不會想到下一世的去處了,因此,念死無常,更是每天必修的功課。以上念死無常、思惟三惡趣苦、歸依三寶、深信業果,就是下士道所修習的內容。想到暇滿人身難得,如何讓此生不白白空過,就必須要修學佛法。而修學佛法又必須要依止善知識,聽聞法教。而整個法教,又要有清淨的法脈傳承,才能有所成就,因此認識造論者的殊勝,所造論的法殊勝,就顯得格外重要了。以上就是道前基礎所修習的內容。由此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整個修行次第是環環相扣的,如果今天發菩提心發不起來,就是對一切有情沒有平等心,為什麼沒有平等心,就是不知道一切有情想求離苦得樂的心都是相同的……,這樣一路追下去,就是整個中士道、下士道、道前基礎的內容,這就是為什麼在修平等心之前,先要對前面所說的前行所有次第,再修習一遍的理由。)修平等心,如果不能從一開始,就避免自己落入對象分別的話,就會對自己喜歡的這一類有情生貪,不喜歡的另一類有情生瞋,這樣所生的慈悲,也就不平等了,所以應當先修捨。

 

 

  又捨有三,行捨受捨及無量捨,此是最後。

【消文】:捨有三種:

行捨(所造不善不惡的無記業)、

受捨(不苦不樂的受)、

以及無量捨。

現在所說的修捨,是指最後一種。

 

 

  此復有二,謂修有情無貪瞋等煩惱之相,及於有情自離貪瞋令心平等,此是後者。

【消文】:無量捨又分二種:面對本來就不會引發我貪瞋等煩惱的有情,修無量捨;面對會引發我貪瞋等煩惱的有情,修無量捨,使自己離貪瞋等煩惱,心住平等。現在說的修無量捨,指的是後者。

 

 

  修此漸次為易生故,先以中庸無利無害為所緣事,次除貪瞋令心平等。

【消文】:要如何做到無量捨呢?為了容易生起捨心,採取漸次修習的方式。首先,我們以「沒有任何利害關係的中庸」做為所緣,修平等心。但是緣境過久了以後,也會生起貪瞋,這時再去除貪瞋,使心平等。

 

 

  若能於此心平等已,次緣親友修平等心。若於親友心未平等,或由貪瞋分別黨類,或貪輕重令不平等。

【消文】:如果已經能夠對中庸境生平等心,其次就以「親友」做為所緣,修平等心。我們對親友因為有對象的差別,所以喜歡的生貪、不喜歡的就生瞋;不然就是隨貪愛的程度而有所差別,這些都使我們的心不平等。我們應當觀想,從無始以來,每一世怨親的關係都不一定,有時由親轉怨,有時由怨轉親,既然怨親不定,那由怨親所產生的貪瞋也不定,由此就能息滅對親友的貪瞋,而使心平等。

 

 

  此亦平已,次於怨敵修平等心,此若未平,專見違逆而起瞋恚。

【消文】:如果對親友也能做到平等了,就進一步對「怨敵」修平等心。若是對怨敵心不平等,就會把他當作障礙我們的逆境而生起瞋恚。所以,我們也應該做同樣的觀想,從無始以來,怨親不定,以滅除對怨敵的瞋恚,使心住平等。

 

 

  若此亦平,次當徧緣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消文】:如果對怨敵也能做到平等,最後就?緣「一切的有情」修平等心。

 

 

 

【課文】(21601~21607)

 若爾於彼由修何事能斷貪瞋,謂修二事。就有情者,謂念一切欣樂厭苦,皆悉同故,緣於一類執為親近而興饒益,於他一類計為疏遠,或作損惱或不饒益,不應道理。就自己者,當作是思,從無始來於生死中,未經百返為我親屬,雖一有情亦不可得,於誰應貪,於誰當瞋,此是修次中篇所說。又於親屬起貪愛時,如月上童女請問經云:「我昔曾殺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殺害,一切互相為怨殺,汝等如何起貪心。」及如前說無定過時,一切親怨速疾變改所有道理,當善思惟,由此俱遣貪瞋二心。此取怨親差別事修,故不須遣親怨之心,是滅由執怨親為因,所起貪瞋分黨之心。

 

  若爾於彼由修何事能斷貪瞋,謂修二事

【消文】:如何對一切有情修平等心呢?如果能依照下面所說來思惟的話,就能漸漸斷除貪瞋的心。

 

 

  就有情者,謂念一切欣樂厭苦,皆悉同故,緣於一類執為親近而興饒益,於他一類計為疏遠,或作損惱或不饒益,不應道理。

【消文】:就有情方面,應該這樣來思惟:一切有情喜歡快樂、厭離痛苦的心都是一樣的。可是我們只對一部份的有情,喜歡、親近、去利益他們;而對另一部份的有情,討厭、疏遠、甚至損害、惱怒他們,這樣實在是不合道理。

 

 

  就自己者,當作是思,從無始來於生死中,未經百返為我親屬,雖一有情亦不可得,於誰應貪,於誰當瞋,此是修次中篇所說。

【消文】:就自己方面,應該這樣來思惟:從無始以來輪迴的生死當中,那一位有情,不曾百次作過我的家親眷屬,我該對誰貪?又該對誰瞋呢?這個說法是修次中篇所說的內容。

 

 

  又於親屬起貪愛時,如月上童女請問經云:「我昔曾殺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殺害,一切互相為怨殺,汝等如何起貪心。」

【消文】:如果我們對家親眷屬們禁不住產生貪愛的時候,就該如月上童女請問經中所說的來思惟:「我過去曾經殺害過你們,你們也曾經殺害過我,像這樣的互相怨恨、仇殺,又怎麼會生起貪愛之心呢?」

 

 

  及如前說無定過時,一切親怨速疾變改所有道理,當善思惟,由此俱遣貪瞋二心。

【消文】:再加上前面所說親怨不定的過患(一切親怨關係,轉變得非常快速,也許先前是親屬後轉為怨敵,也有先前是怨敵後轉為親屬),這樣一同來思惟的話,就能同時遣除貪愛之心和瞋恚心。

 

 

  此取怨親差別事修,故不須遣親怨之心,是滅由執怨親為因,所起貪瞋分黨之心。

【消文】:或許有人會問:「怨敵是應該要捨的,如果連親屬也捨,不是也生不起慈心了嗎?」現在取怨親這兩種對象來修捨,並不是要捨去親屬怨敵的心,而是要滅除由執著怨親所生起的貪瞋之心,只有將這分別心去除,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

 

 

 

【課文】(21608~21703)

 引發一切成悅意相者。修次中篇云:「慈水潤澤內心相續,如濕潤田,次下悲種易於增廣,故心相續以慈薰習,次應修悲。」所說慈者,謂於諸有情,見如愛子悅意之相。又此所說由修等捨,息滅貪瞋不平惡澀,如調善田。次以見為悅意慈水而潤澤已,下以悲種,則大悲心速疾當生,應當了知極為切要。此中有三,初修母者。生死無始,故自受生亦無始際,若生若死輾轉傳來,於生死中未受此身,未生此處決定非有,亦無未作母等親者。如本地分引經說云:「我觀大地,難得汝等,長夜於此未曾經受無量生死。我觀有情,不易可得,長夜流轉未為汝等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軌範親教,若餘尊重,若等尊重。」此復非僅昔曾為母,於未來世亦當為母,無有邊際。如是思惟,於為自母,應求堅固決定了解。此解若生,次念恩等亦易發生,此若未生,則念恩等無所依故。

 

  引發一切成悅意相者。

【消文】:發心的所依,第二部分,是修對一切有情生起悅意之相。

 

 

  修次中篇云:「慈水潤澤內心相續,如濕潤田,次下悲種易於增廣,故心相續以慈薰習,次應修悲。」

【消文】:修次中篇說:「內心相續以慈水潤澤,就好像先用水濕潤良田,再播下大悲的種子,這樣大悲的種子就容易增長廣大。所以,我們的內心應當相續以慈心來薰習,接下來再修大悲。」

 

 

  所說慈者,謂於諸有情,見如愛子悅意之相。又此所說由修等捨,息滅貪瞋不平惡澀,如調善田。次以見為悅意慈水而潤澤已,下以悲種,則大悲心速疾當生,應當了知極為切要。

【消文】:其中所說的慈心,是指對於一切有情,都能視為愛子般地生起悅意之相。前面對一切有情修平等心,已先息滅由貪瞋所引發的不平等,有如將粗澀的惡田調整為良田;接下來再以視一切有情猶如愛子的悅意慈水潤澤良田;這時再播下大悲的種子,大悲心就能很快速的生長。所以,應當了知如何引發悅意慈心的重要性。

 

 

  此中有三,初修母者。生死無始,故自受生亦無始際,若生若死輾轉傳來,於生死中未受此身,未生此處決定非有,亦無未作母等親者。

【消文】:至於如何引發對一切有情的悅意慈心呢?方法分為知母、念恩、報恩三個部分。最初修習知母,是思惟從無始以來,輪迴生死不斷,因此我的受生也沒有窮盡;既然受生沒有窮盡,當然生我的母親也沒有窮盡;由此推知,一切有情都可能做過我往世的母親。

 

 

  如本地分引經說云:「我觀大地,難得汝等,長夜於此未曾經受無量生死。我觀有情,不易可得,長夜流轉未為汝等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軌範親教,若餘尊重,若等尊重。」

【消文】:正如本地分引經中說:「我觀大地,難得看見任何一位眾生,沒有經過無量的生死;我觀有情,也很難發現在漫漫長夜的流轉中,沒有做過你們父親、母親、兄弟姊妹、軌範師、親教師、或其他尊長、善知識的眾生。」

 

 

  此復非僅昔曾為母,於未來世亦當為母,無有邊際。如是思惟,於為自母,應求堅固決定了解。

【消文】:再說,一切有情不僅僅是我們往世的母親;在未來世當中,也同樣是我們的母親,而且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如果能夠這樣來思惟,對於知母這個部分,就會生起堅固決定的了解。

 

 

  此解若生,次念恩等亦易發生,此若未生,則念恩等無所依故。

【消文】:這個勝解如果生起,接下來的念恩部分,就很容易發起;若是對於知母的勝解無法產生,下面的念恩、報恩當然也就無所依據了。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菩提心次第”篇【六】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八 

 

 

上士道    菩提心次第

 

          054(寫字.gif

 

                         【四】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2135行〜第2153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29****************************************************

【課文】:(21305~21402)

第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理。初從知母乃至於慈,為因之理者。總欲離苦,數數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堅固者,則彼有情先須悅意愛惜之相。如親有苦不能安忍,怨敵有苦心生歡喜,親怨中庸若有痛苦多生捨置。其中初者,因有可愛,此復隨其幾許親愛,便生爾許不忍其苦,中下品愛下品不忍,若極親愛,雖於微苦亦能生起廣大不忍。見敵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願更大願不離苦,是不悅意相之所致。此亦由其不悅大小,於苦歡喜而成大小。親怨中庸所有痛苦,既無不忍亦無歡喜,是由俱無悅非悅意相之所致。如是應知,修諸有情為親屬者,是為令起悅意之相。親之究竟是為慈母,故修知母,憶念母恩,及報恩三,是為引發悅意可愛。愛執有情猶如一子,此悅意慈是前三果。由此即能引發悲心。欲與樂慈及拔苦悲,因果無定。故知母等三種所緣,即是與樂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於此中當勤修學。又發心因,修諸有情皆為親者,是月稱論師及大德月、蓮花戒論師等之所宣說。

 

  第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理。

【消文】:對生起菩提心的次第,發起決定的勝解,第二部分是解釋其餘的因果,也是以大悲為因果的道理。

 

 

  初從知母乃至於慈,為因之理者。

【消文】:首先說明,從知母、念恩、報恩到慈心,是生起大悲的因。

 

 

  總欲離苦數數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堅固者則彼有情先須悅意愛惜之相。

【消文】:希望一切有情都能離苦的心,雖然藉由經常思惟有情的苦就能生起,然而要讓這個心猛利而且堅固,就沒有這麼容易了,因此必須對有情先有悅意、愛惜之情。

 

 

  如親有苦不能安忍,怨敵有苦心生歡喜,親怨中庸若有痛苦多生捨置。

【消文】:什麼是悅意、愛惜之情呢?就好比當自己親人有苦的時候,心中便覺得不忍;怨敵有苦的時候,心中就覺得歡喜;不屬於親怨的中庸有苦的時候,就置之不理。

 

 

  其中初者,因有可愛,此復隨其幾許親愛,便生爾許不忍其苦,中下品愛下品不忍,若極親愛,雖於微苦亦能生起廣大不忍。

【消文】: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就是因為我們對親人有悅意、愛惜之情,而且還會隨著它的多寡,生起不同程度的不忍之心。如果是中、下等的親愛之情,就生起小不忍,若是最親愛的人受苦,即使是很微小的苦,也會生起大不忍。

 

 

  見敵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願更大願不離苦,是不悅意相之所致。此亦由其不悅大小,於苦歡喜而成大小。

【消文】:可是見到自己的怨敵有苦,心情就不同了。不但不會生起想要幫他拔苦的心,反而希望他不要離苦,這都是沒有悅意、愛惜之情的緣故。也是隨著不悅的程度,而有歡喜大小的差別,看到中、下等怨仇的人受苦,就生起小歡喜,見到最怨恨的人受苦,就生起大歡喜。

 

 

  親怨中庸所有痛苦,既無不忍亦無歡喜,是由俱無悅非悅意相之所致。

【消文】:對於不是親怨的中庸對象,既沒有不忍、也沒有歡喜之心,就是因為都沒有悅意、不悅意之情的差別。

 

 

  如是應知,修諸有情為親屬者,是為令起悅意之相。親之究竟是為慈母,故修知母,憶念母恩,及報恩三,是為引發悅意可愛。

【消文】:由此可知,我們為什麼要修「視一切有情為自己的親屬」,就是要讓自己生起悅意、愛惜之情,而親屬中最親愛的就是慈母。由修知母、憶念母恩、及報答母恩這三項,引發悅意、愛惜之情。

 

 

  愛執有情由如一子,此悅意慈是前三果。由此即能引發悲心。

【消文】:有了這個悅意、愛惜之情,就能發起希望給予一切有情快樂的慈心。所以這個慈心,可說是前面知母、念恩、報恩這三者的果。有了慈心之後,也能引發希望能拔苦的大悲心。

 

 

  欲與樂慈及拔苦悲因果無定。故知母等三種所緣即是與樂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於此中當勤修學。

【消文】:由於與樂的慈心和拔苦的悲心互為因果,因此知母、念恩、報恩這三者,就成了慈與悲的根本,對於這些內容,應當精勤地修學,才能順利地生起慈悲心。

 

 

  又發心因,修諸有情皆為親者,是月稱論師及大德月、蓮花戒論師等之所宣說。

【消文】:關於「想發起慈悲心,就要視一切有情為自己最親愛的母親」的教授,是月稱論師的四百頌釋大德月論師的弟子書、以及蓮花戒論師的修次中篇中所宣說的。

 

 

 

【課文】:(21403~21503)

 增上意樂即以發心為果之理者。由其如是漸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發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於此添增上心。欲令有情得樂離苦,慈悲無量聲聞獨覺亦皆有之,若自荷負一切有情與樂拔苦,則除大乘決定非有,故須發此心力強勝增上意樂。是故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樂云何離苦,非為滿足,須自至誠,荷此重擔,故當分辨此等差別。海慧問經云:「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長者,唯有一子,可悅可愛可惜可意,見無違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娛,墮不淨坑。次其童子若母若親,見彼童子墮不淨坑,見已雖發號哭憂嘆,然終不能入不淨坑拔出其子。次童子父來至其所,彼見一子墮不淨坑,見已急急舉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愛顧,全無嘔吐,跳不淨坑取出其子。」此說三界為不淨坑,獨愛一子謂諸有情,若母若親者謂聲聞獨覺,見諸有情墮生死中,憂慼嘆嗟然不能出,商主長者謂諸菩薩,法譬合說。又說獨一愛子落不淨坑,如母之悲,聲聞獨覺亦皆共有,故依悲愍,當發荷負度眾生擔增上意樂。如是若發度有情心,然我現時不能圓滿利一有情。又非止此,即使證得二羅漢位亦僅利益少數有情,利亦唯能引發解脫,不能立於一切種智。故當思惟無邊有情,誰能圓滿此諸有情現前究竟一切利義,則知唯佛方有此能,故能引發為利有情,欲得成佛。

 

  增上意樂即以發心為果之理者。

【消文】:其次要說明的是,增上意樂和發菩提心,是大悲心的果。

 

 

  由其如是漸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發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於此添增上心。

【消文】:如果依前面所說,知母、念恩、報恩、慈心來修的話,就能生起大悲心,只要大悲心生起,便能引發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這樣應該就足夠了,為什麼中間還要再加一個增上意樂呢?

 

 

  欲令有情得樂離苦,慈悲無量聲聞獨覺亦皆有之,若自荷負一切有情與樂拔苦,則除大乘決定非有,故須發此心力強勝增上意樂。

【消文】:如果只是希望一切有情,能夠得樂(慈無量心)、離苦(悲無量心),聲聞、獨覺也有;但若是說到願意荷負一切有情與樂、拔苦的重擔,就只有大乘才有,因此必須先發起強勝的增上意樂,才可能生起菩提心。

 

 

  是故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樂云何離苦,非為滿足,須自至誠,荷此重擔,故當分辨此等差別。

【消文】:所以,只是心中想念,如何讓一切有情離苦得樂是不夠的,必須至誠地發願荷負這個重擔才可以,這兩者的差別,我們應當詳細地分辨清楚。

 

 

  海慧問經云:「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長者,唯有一子,可悅可愛可惜可意,見無違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娛,墮不淨坑。次其童子若母若親,見彼童子墮不淨坑,見已雖發號哭憂嘆,然終不能入不淨坑拔出其子。次童子父來至其所,彼見一子墮不淨坑,見已急急舉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愛顧,全無嘔吐,跳不淨坑取出其子。」

【消文】:正如海慧問經中所說:「海慧!譬如有一位商主或長者,只有一個獨子,對他的悅意、愛惜之情,可說是無以復加,從來不曾違逆過他的意思。然而這位獨子,因為年幼貪玩,竟然不小心跌到糞坑裡去,他的母親、親戚們只能在一旁,驚慌地發出號哭、憂愁、悲嘆,就是沒有一個人跳進糞坑裡去救出這位獨子。等到父親回來,見到唯一的愛子掉進糞坑,焦急地手足無措,一心愛憐地只想趕快將他救出,最後商主完全不顧臭穢、令人作嘔的糞坑,跳進去救出愛子。」

 

 

  此說三界為不淨坑,獨愛一子謂諸有情,若母若親者謂聲聞獨覺,見諸有情墮生死中,憂慼嘆嗟然不能出,商主長者謂諸菩薩,法譬合說。

【消文】:經中的故事是比喻:三界如糞坑,獨子是一切有情,母親和親戚好比聲聞、獨覺,雖然見到一切有情墮在生死的苦海中,卻只能在一旁憂愁感嘆,並不能將他們救出;商主或長者有如菩薩,願荷負起拔苦的重擔,因此不顧一切地跳入三界,救出有情。

 

 

  又說獨一愛子落不淨坑,如母之悲,聲聞獨覺亦皆共有,故依悲愍,當發荷負度眾生擔增上意樂。如是若發度有情心,然我現時不能圓滿利一有情。又非止此,即使證得二羅漢位亦僅利益少數有情,利亦唯能引發解脫,不能立於一切種智。故當思惟無邊有情,誰能圓滿此諸有情現前究竟一切利義,則知唯佛方有此能,故能引發為利有情,欲得成佛。

【消文】:若是說看到獨子落入糞坑,母親所生起的悲心,聲聞、獨覺也都有,但這是不夠的;應該依這個悲愍心,再發起誓願荷負眾生重擔的增上意樂,這才足夠。如果已經願意發起度有情的心,但是看看自己目前的能力,是連一位有情都度不了,這又該如何呢?就算已經證得聲聞、獨覺的果位,也只能幫助少數有情達到解脫,卻不能成佛,這也不能算是真實的利益眾生。那麼,在一切的法界當中,有誰能圓滿無邊有情,眼前和究竟的一切利益呢?詳細思惟的結果,只有佛才有這個能力,既然如此,我便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
  以上就是對於發起菩提心的次第,發起決定勝解的內容。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菩提心次第”篇【五】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八 

 

 

上士道    菩提心次第

 

          054(寫字.gif

 

                         【三】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21011行〜第2134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28****************************************************

【七種因果的教授】

【課文】(21011~21012)

 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從大覺(口窩)所傳來者現分二種:一、修七種因果教授,二、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 今初

【消文】:在如何發菩提心的方法中,第二部分是修菩提心的次第。

阿底峽尊者傳來有兩種傳承:

第一、是修阿底峽尊者所傳,七種因果的教授,

第二、是依寂天菩薩著作中所說,自他交換的教授而說。

  首先介紹修七種因果的教授。

 

 

 

【課文】(21013~21101)

 七因果者,謂正等覺菩提心生,此心又從增上意樂,意樂從悲,大悲從慈,慈從報恩,報從念恩,憶念恩者從知母生,是為七種。

 

  七因果者,謂正等覺菩提心生,此心又從增上意樂,意樂從悲,大悲從慈,慈從報恩,報從念恩,憶念恩者從知母生,是為七種。

【消文】:所謂的七種因果,是包含六因一果。想要證得大菩提心這個果,必須從增上意樂生,而增上意樂又必須從大悲生,大悲再從慈心生,慈心則由報恩生,報恩必從念恩來,念恩又從知母生。所以,從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增上意樂這六因,就能生出菩提心這個果來。

 

 

【課文】(21102~21103)

 此中分二:一、於其漸次令發定解,二、如次正修。  初中分二:一、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消文】:修七種因果的教授中,分兩個部分說明:

一、對生起的次第,發起絕對的勝解,

二、正修的次第。

  第一個部分,又分為兩個重點:

(一)、開示大乘道的根本,就是大悲,

(二)、其餘的因果,也是以大悲為因果。

 

 

【課文】(21104~21110)

 初中有三。初重要者,若由大悲發動心意,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決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盡度眾生重擔,賴此悲故,不荷此擔便不能入大乘數故。悲初重要,如無盡慧經云:「大德舍利弗,又諸菩薩大悲無盡,所以者何,是前導故。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導,如是諸菩薩所有大悲,亦是成辦大乘前導。」伽耶經云:「曼殊室利,諸菩薩行,云何發起,何為依處。曼殊室利告曰:天子,諸菩薩行,大悲發起,有情為依。」若不修學至極廣大二種資糧,終不能滿如是誓願,觀見是已轉趣難行廣大資糧,故為轉入諸行所依。

 

  初中有三

【消文】:為什麼大悲就是大乘道的根本呢?因為它在初、中、後都很重要。

 

 

  初重要者,若由大悲發動心意,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決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盡度眾生重擔,賴此悲故,不荷此擔便不能入大乘數故。

【消文】:最初,由於不忍見眾生苦,才生起大悲心,誓願度盡一切有情出生死的牢獄,若悲心不足,是做不到的。所以,要能負荷度盡眾生的重擔,只有仰賴大悲心,如果不能負荷這個重擔,就沒有辦法入大乘。

 

 

  悲初重要,如無盡慧經云:「大德舍利弗,又諸菩薩大悲無盡,所以者何,是前導故。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導,如是諸菩薩所有大悲,亦是成辦大乘前導。」

【消文】:因此,大悲心在最初是重要的,正如無盡慧經中所說:「大德舍利弗啊!諸菩薩必須有無盡的大悲心,為什麼呢?因為是前導的緣故。大德舍利弗啊!就像息的出入,是人命根的前導,諸菩薩的所有大悲,也是承辦大乘的前導。」

 

 

  伽耶經云:「曼殊室利,諸菩薩行,云何發起,何為依處。曼殊室利告曰:天子,諸菩薩行,大悲發起,有情為依。」

【消文】:伽耶經中天子問文殊菩薩:「菩薩們的行持,是如何發起的?又以什麼為所依處呢?」文殊菩薩回答說:「天子!菩薩們的行持,是依大悲心發起,而以有情為所依處。」

 

 

  若不修學至極廣大二種資糧,終不能滿如是誓願,觀見是已轉趣難行廣大資糧,故為轉入諸行所依。

【消文】:但若不修學最廣大的福德、智慧兩種資糧,是不能圓滿菩薩誓願的。所以,在發起大悲誓願之後,就應趣入難行的菩薩行,以積集廣大的資糧。

 

 

【課文】(21111~21203)

 中重要者。如是一次發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數量眾多行為惡暴,學處難行,多無邊際經劫無量,見已怯畏退墮小乘,非唯一次發起大悲,應恆修習漸令增長。於自苦樂全不顧慮,於利他事毫無厭捨,故易圓滿一切資糧。如修次初篇云:「如是菩薩大悲所動,全不自顧,極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極難行,長夜疲勞集聚資糧,如聖發生信力經說:『其大悲者,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無苦生是所不受,全無樂生是所不捨。』若趣如是極大難行,不久即能圓滿資糧,決定當得一切智位,是故一切佛法根本唯是大悲。」

 

  中重要者。如是一次發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數量眾多行為惡暴,學處難行,多無邊際經劫無量,見已怯畏退墮小乘,非唯一次發起大悲,應恆修習漸令增長。於自苦樂全不顧慮,於利他事毫無厭捨,故易圓滿一切資糧。

【消文】:如果只是發一次要趣入菩薩行的心是不夠的,因為看到有情的數量這麼多、行為這麼暴惡、菩薩學處這麼難行、又多無邊際、要經無量劫,因此心生怯弱、畏懼而退墮小乘。所以,大悲心在修菩薩行的中間過程也是重要的,應當恆常修習,使它漸漸增長。一定要做到完全不顧慮自己的苦樂,毫不厭倦、棄捨利他的事業,才容易圓滿一切的菩提資糧。

 

 

  如修次初篇云:「如是菩薩大悲所動,全不自顧,極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極難行,長夜疲勞集聚資糧,如聖發生信力經說:『其大悲者,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無苦生是所不受,全無樂生是所不捨。』若趣如是極大難行,不久即能圓滿資糧,決定當得一切智位,是故一切佛法根本唯是大悲。」

【消文】:正如修次初篇中所說:「菩薩為大悲心所驅使,完全不顧慮自己的苦樂,只希望利益他人,因此才能趣入最難行的菩薩行,長夜疲勞地聚集資糧。」也如聖發生信力經中所說:『所謂大悲心,就是誓願要成熟一切的有情。因此,沒有什麼苦是菩薩不能受的,也沒有什麼樂是菩薩不能捨的。』若是能夠趣入這廣大難行的菩薩行,不久就能圓滿資糧,獲得佛位。由此可知,一切大乘佛法的根本,就是大悲。」

 

 

【課文】(21204~21304)

 後重要者。諸佛獲得果位之時,不如小乘而住寂滅,盡虛空住義利眾生,亦是由於大悲威力,此若無者同聲聞故。如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攝持故,諸佛世尊雖得圓滿一切自利,盡有情界究竟邊際而善安住。」又云:「佛薄伽梵無住大涅槃,因即大悲。」譬如稼禾初以種子,中以雨澤,後以成熟而為最要。佛之稼禾,初中後三,悲為最要。吉祥月稱云:「以許悲為佛勝苗,初如種子增如水,長時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讚大悲。」由見此義,正攝法經云:「世尊,菩薩不須學習多法。世尊,菩薩若能善受善達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云何,所謂大悲。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來菩薩手中。世尊,譬如轉輪聖王輪寶所至,一切軍眾皆至其處。世尊,如是菩薩大悲所至,一切佛法咸至其所。世尊,譬如命根若在,餘根亦在。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餘法亦當生起。」若於如是勝道扼要,無邊教理之所成立,獲得定解,於菩薩心根本大悲所有法類,何故不執為勝教授。故如響那窮敦巴說:「於覺(口窩)所雖請教授,終唯教云,捨世間心,修菩提心。」善知識敦巴譏笑告曰:「此是掘出覺(口窩)所有教授中心。」知法扼要,獲決定解,唯此最難。故應數數集聚淨治,閱華嚴等諸大經論,求堅定解。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寶即是,正等菩提種,唯尊知堅實,餘凡莫能曉。」

 

  後重要者。諸佛獲得果位之時,不如小乘而住寂滅,盡虛空住義利眾生,亦是由於大悲威力,此若無者同聲聞故。

【消文】:大悲心不止是在最初、中間重要,最後也同樣重要。因為諸佛在獲得果位的時候,不會和小乘一樣住於寂滅,而是發願盡虛空界利益眾生(虛空界無盡,菩薩度眾也無盡),這就是大悲的威力,如果沒有大悲,就和聲聞小乘沒什麼差別了。

 

 

  如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攝持故,諸佛世尊雖得圓滿一切自利,盡有情界究竟邊際而善安住。」又云:「佛薄伽梵無住大涅槃,因即大悲。」

【消文】:正如修次第中篇中所說:「由於大悲心的攝持,諸佛才會在圓滿一切自利之後,盡未來際利樂有情。」又說:「佛不住大涅槃,就是因為大悲的緣故。」

 

 

  譬如稼禾初以種子,中以雨澤,後以成熟而為最要。佛之稼禾,初中後三,悲為最要。

【消文】:譬如種植五穀,以最初的種子、中間雨水的潤澤、和最後的成熟為最重要。佛果的栽種,最初、中間、最後,都是以大悲為最重要。

 

 

  吉祥月稱云:「以許悲為佛勝苗,初如種子增如水,長時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讚大悲。」

【消文】:正如月稱論師所說:「悲心是栽種佛果最殊勝的禾苗,最初的悲心如五穀的種子,中間的悲心像雨水的潤澤,最後的悲心——長時自受用(自利)、他受用(利他),似五穀的成熟。因此,我先讚歎大悲心。」

 

 

  由見此義,正攝法經云:「世尊,菩薩不須學習多法。世尊,菩薩若能善受善達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云何,所謂大悲。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來菩薩手中。世尊,譬如轉輪聖王輪寶所至,一切軍眾皆至其處。世尊,如是菩薩大悲所至,一切佛法咸至其所。世尊,譬如命根若在,餘根亦在。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餘法亦當生起。」

【消文】:若要進一步明白它的道理,正攝法經中有更詳細的說明:「世尊!菩薩不需要學習太多的法。世尊!菩薩如果能善於受持一法、善於通達一法,一切的佛法就都在手中了。這一法是什麼呢?就是大悲。世尊!由於大悲的緣故,一切的佛法,都能自然地來到菩薩的手中。世尊,就像轉輪勝王的輪寶到那裡,一切的軍隊就到那裡。世尊!同樣的,菩薩的大悲到那裡,一切的佛法也都到那裡了。世尊!又好比命根如果還在,其他的六根也都跟著在。世尊!同樣的,如果大悲還在,其他的菩提法也都會跟著生起。」

 

 

  若於如是勝道扼要,無邊教理之所成立,獲得定解,於菩薩心根本大悲所有法類,何故不執為勝教授。

【消文】:如果對於這個道理,能夠獲得決定的勝解,那麼,有關菩薩根本大悲的所有法教,又怎麼會不視為最殊勝的教授呢?

 

 

  故如響那窮敦巴說:「於覺(口窩)所雖請教授,終唯教云,捨世間心,修菩提心。」善知識敦巴譏笑告曰:「此是掘出覺(口窩)所有教授中心。」知法扼要,獲決定解,唯此最難。

【消文】:博學多聞、精通五明的響那窮敦巴就說:「我請教阿底峽尊者,什麼是佛法的精要?他總是告訴我:捨離世間心(修出離心),修習菩提心。」善知識敦巴笑著說:「你已經挖掘出阿底峽所有教授中心的寶藏了。」要知道,想了解佛法的精要、並獲得決定的勝解,是多麼困難的事。(因為我們都會以為修氣、脈、明點、見自性的光明、或求高深的見解等,才是修行的重點,而忽略了菩提心和悲心的重要性。)

 

 

  故應數數集聚淨治,閱華嚴等諸大經論,求堅定解。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寶即是,正等菩提種,唯尊知堅實,餘凡莫能曉。」

【消文】:如果暫時還無法生起菩提心,就應當經常積聚資糧、淨除業障,並且多多讀誦華嚴等諸大經論,以求堅定的勝解。正如馬鳴菩薩所說:「世尊的中心教授,就是菩提心,但只有佛明白它的精要,其餘的凡夫是無法知曉的。」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菩提心次第”篇【四】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八 

 

 

上士道    菩提心次第

 

          054(寫字.gif

 

                         【二】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2085行〜第21010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28****************************************************

【課文】(20805~20805)

 第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分四: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二、修菩提心次第,三、發起之量,四、儀軌受法。

  【消文】:修行上士道第二個部分,是如何發菩提心的方法。

  內容分四:

                  第一、是依什麼原因而發心,

                  第二、是修菩提心的次第,

                  第三、所發起的量要如何才算圓滿,

                  第四、正受菩提心的儀軌。

 

 

【課文】(20806~21001)

 初中有三:初從四緣發心道理者。若見諸佛及諸菩薩難思神力,或從可信聞如是事,依此發心,謂念所住所修菩提有大威力。雖無如是若見若聞,而由聽聞依於無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發其心。雖未聞法,由見菩薩正法將滅,便作是念而發其心,謂念如是正法久住,能滅無量有情大苦,我為令此菩薩正法久安住故,定當發心。雖未觀見正法欲滅,然見惡世上品愚癡,無慚無愧嫉姤慳等,便作是念,於此世中,雖於聲聞獨覺菩提能發心者,尚屬難得,況於無上菩提發心。我且發心餘當隨學,見難發心而發其心,共為四種。發心之理,論說於大菩提發心,故是發心欲證菩提。由何緣者,初由見聞希有神變生希有想,念我當得如是菩提。第二謂從說法師所,聞佛功德先生淨信,次於此德發欲證心。第三謂由不忍大乘聖教遷滅,於佛妙智發欲得心。此中由見聖教不滅則能滅除有情大苦,亦緣除苦而發其心,然其發心主要因緣,是由不忍聖教寢滅,若不爾者,則與下說依悲發心有重複過。第四由見此心大利極為希貴,正由此緣之所激動,便於佛所發欲得心。又此發心,由於菩提發欲得心而為建立,非就所為而為安立。若不於佛功德修信,則於佛位不希證得,不能滅除,於辦自利執唯寂滅為足之心。若由修習慈悲門中,見於利他須大菩提,欲得佛者,此能遮遣於利他中執唯寂滅為足之心,不能遮前滿足執故,又無餘法能遮彼故。又於自利執唯寂滅為足之心,非不須遮,以於小乘唯脫生死,唯有一分斷證功德,其自利義不圓滿故。又此雖脫三有衰損,然未解脫寂滅衰故,又經宣說圓滿自利是佛法身故。故於佛德淨修信已則能觀見,況云利他即辦自利,若不得佛亦必不可,是為不退小乘最大因緣。又前所說初二發心,曾未見說慈悲所引,諸餘經論亦多僅說見佛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得成佛之心名曰發心。又說誓願安立一切有情成佛亦名發心。故此二中,雖一一分亦應預入發心之數。圓滿一切德相發心者,僅見利他必須成佛,引起欲得成佛之心猶非滿足,即於自利亦見成佛必不可少而引欲得。又此亦非棄捨利他,亦須為求利益他故,現觀莊嚴論云:「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此說雙求菩提與利他故。

 

  初中有三:初從四緣發心道理者。

【消文】:首先介紹,是依什麼原因而發心的。其中有三個原因:一、是由四種緣而發心。那四種緣呢?

 

 

  若見諸佛及諸菩薩難思神力,或從可信聞如是事,依此發心,謂念所住所修菩提有大威力。

【消文】:第一種發心的緣,是因為親眼看見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的神通力,或者親耳聽聞佛菩薩的威德力,因此發心自己也能獲得這樣的神通、威德力。

 

 

  雖無如是若見若聞,而由聽聞依於無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發其心。

【消文】:第二種發心的緣,是雖然沒有親見、親聞佛菩薩神通、威德等事,卻因為聽聞大乘法教,對佛圓滿的智慧,生起信解而發心。

 

 

  雖未聞法,由見菩薩正法將滅,便作是念而發其心,謂念如是正法久住,能滅無量有情大苦,我為令此菩薩正法久安住故,定當發心。

【消文】:第三種發心的緣,是雖然沒有聽聞大乘法教,但由於看見佛法將滅,心中便思惟:只有正法久住世間,才能滅除無量有情的大苦,所以為了讓菩薩正法能久住世間,我一定要發心。

 

 

  雖未觀見正法欲滅,然見惡世上品愚癡,無慚無愧嫉姤慳等,便作是念,於此世中,雖於聲聞獨覺菩提能發心者,尚屬難得,況於無上菩提發心。我且發心餘當隨學,見難發心而發其心,共為四種。

【消文】:第四種發心的緣,是雖然沒有看見正法將滅,卻見到五濁惡世的眾生,愚癡過重,心中充滿無慚、無愧、嫉妒、慳貪等惡念,心中便思惟:在這個惡世當中,能發小乘出離心的已屬難得,更何況是大乘菩提心。雖然很難發心,我還是誓願發菩提心,然後再隨學菩薩行。以上就是四種發心的緣。

 

 

  發心之理,論說於大菩提發心,故是發心欲證菩提。

【消文】:所謂的發心,中是說:對於大菩提發心,也就是發心要證得無上菩提(成佛)的意思。

 

 

  由何緣者,初由見聞希有神變生希有想,念我當得如是菩提。

【消文】:所以前面所說發心的四種緣:第一個緣,指的是看見或聽見佛菩薩們希有的神通變化,因此生起希有的想法,想我也要證得這樣的神通變化。

 

 

  第二謂從說法師所,聞佛功德先生淨信,次於此德發欲證心

【消文】:第二個緣,是指從說法的法師那裡,聽聞到佛的功德,因此生起清淨的信心,發心也要證得如此的功德。

 

 

  三謂由不忍大乘聖教遷滅,於佛妙智發欲得心。此中由見聖教不滅則能滅除有情大苦,亦緣除苦而發其心,然其發心主要因緣,是由不忍聖教寢滅,若不爾者,則與下說依悲發心有重複過。

【消文】:第三個緣,是指不忍見大乘聖教將滅,所以發心要證得佛微妙的智慧。因為只有聖教不滅,才能滅除有情的大苦,這樣的發心看起來好像是為了除有情苦,但實際上是不忍見到聖教將滅才發心的,否則就和下面所說的發大悲心(除有情苦),有重複的過失。

 

 

  第四由見此心大利極為希貴,正由此緣之所激動,便於佛所發欲得心。

【消文】:第四個緣,是指見到發利益眾生的大菩提心,非常的希有珍貴,因此內心感動,而發「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

 

 

  又此發心,由於菩提發欲得心而為建立,非就所為而為安立。

【消文】:這四種的發心,都是對於無上菩提,發起要證得的心,但並不表示已經這樣做了。

 

 

  若不於佛功德修信,則於佛位不希證得,不能滅除,於辦自利執唯寂滅為足之心。

【消文】:如果不先對佛的功德修信心的話,就不會想要證得佛果,也不能滅除「唯求自利,一心想證得寂滅」以為滿足的心。

 

 

  若由修習慈悲門中,見於利他須大菩提,欲得佛者,此能遮遣於利他中執唯寂滅為足之心,不能遮前滿足執故,又無餘法能遮彼故。

【消文】:若是藉由修習慈悲,見到利他必須證得菩提,因此發心成佛。這樣雖然能夠避免在利他時,一心為求自利而證涅槃的過失,但卻不能遮止以為一心利他,就不必自求菩提的過失,這其中也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又於自利執唯寂滅為足之心,非不須遮,以於小乘唯脫生死,唯有一分斷證功德,其自利義不圓滿故

【消文】:以利他來說,一心為求自利、急於想證得寂滅的心,是必須遮止的。為什麼呢?因為小乘的解脫,只有一分斷證的功德,連自利都不圓滿,更何況是圓滿利他。

 

 

  又此雖脫三有衰損,然未解脫寂滅衰故,又經宣說圓滿自利是佛法身故。故於佛德淨修信已則能觀見,況云利他即辦自利,若不得佛亦必不可,是為不退小乘最大因緣。

【消文】:雖說小乘已經脫離了三界的過患(不再輪迴),但卻沒有脫離寂滅的過患(不能利他)。中也曾宣說:所謂圓滿的自利,就是成就佛的法身。這個見解在對佛的功德生起清淨的信心之後,自然能看得見(自利圓滿成就法身,利他圓滿成就報身、化身)。所以,若是想要自利、同時又兼利他,就非得要成佛不可,這就是為什麼有大乘見地的修行人,不會退墮小乘最大的原因。

 

 

  又前所說初二發心,曾未見說慈悲所引,諸餘經論亦多僅說見佛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得成佛之心名曰發心。又說誓願安立一切有情成佛亦名發心。故此二中,雖一一分亦應預入發心之數。

【消文】:前面所說第一和第二種發心,並沒有提到由慈悲所引發的菩提心,和其他的經論一樣,都只說到「見佛的色身和法身的功德之後,引發要成佛的心」,這個雖然能夠稱為發心;另外又說「誓願令一切有情成佛」,這個也可以稱為發心。但這兩類的發心,並不是圓滿的發心。

 

 

  圓滿一切德相發心者,僅見利他必須成佛,引起欲得成佛之心猶非滿足,即於自利亦見成佛必不可少而引欲得。又此亦非棄捨利他,亦須為求利益他故,現觀莊嚴論云:「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此說雙求菩提與利他故。

【消文】:所謂圓滿的發心,必須同時圓滿自他二利。所以,只見「利他必須成佛」,這個發心是不夠的;還須發心「為求自利願成佛道」才算滿足,這樣做並不是棄捨利他,而是在自利的同時,又能夠求利他。正如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為了發心利他,所以我要證得菩提。」這就是利他同時兼求自利的最好說明。

 

 

 

【課文】(21002~21003)

 二從四因發心者。謂種姓圓滿,善友攝受,悲愍有情,而不厭患生死難行,依此四因而發其心。

 

  二從四因發心者。謂種姓圓滿,善友攝受,悲愍有情,而不厭患生死難行,依此四因而發其心。

【消文】:二、是由四種因而發心。那四種因呢?

(一)、種姓圓滿(具大乘種姓),

(二)、為善友所攝受,

(三)、具悲愍有情的心,

(四)、不厭患生死難行。

 

 

【課文】(21004~21010)

 三從四力發心者。謂由自功力欲大菩提,是名自力,由他功力希大菩提,是名他力,昔習大乘,今暫得聞諸佛菩薩稱揚讚美而能發心,是名因力,於現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長修善法,名加行力,依此四力而發其心。菩薩地說依上總別八種因緣,若由自力或由因力,而發心者是名堅固,又由依止此諸因緣,或由他力或加行力,而發心者名不堅固。如是善知總諸聖教及大乘教,將近隱滅,較諸濁世最為惡濁,現於此世應當了知至誠發心極為希少。當依善士聽大乘藏,諦思惟等,勤修加行,非唯他勸,非隨他轉,非為仿效其規式等,當由自力至誠發心樹立根本,以其菩薩一切諸行皆依此故。

 

  三從四力發心者。

【消文】:三、是由四種力而發心。那四種力呢?

 

 

  謂由自功力欲大菩提,是名自力,由他功力希大菩提,是名他力,昔習大乘,今暫得聞諸佛菩薩稱揚讚美而能發心,是名因力,於現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長修善法,名加行力,依此四力而發其心。

【消文】:(一)、由自己發心要證大菩提的,稱為自力;

(二)、由他人勸發菩提心,而希求大菩提的,稱為他力;

(三)、過去曾經修習過大乘,現在偶然聽到諸佛菩薩稱揚讚美大乘的殊勝,因此發心,稱為因力;

(四)、在這一世,由於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詳細思惟、觀察、長時間修習善法之後而發心,稱為加行力。這就是依四力而發心的內容。

 

 

  菩薩地說依上總別八種因緣,若由自力或由因力,而發心者是名堅固,又由依止此諸因緣,或由他力或加行力,而發心者名不堅固。

【消文】:菩薩地中說,以前面八種(四緣、四力)發心的因緣來說,依自力或因力發心的,名為堅固;依其他因緣或依他力、加行力而發心的,名為不堅固。

 

 

  如是善知總諸聖教及大乘教,將近隱滅,較諸濁世最為惡濁,現於此世應當了知至誠發心極為希少。當依善士聽大乘藏,諦思惟等,勤修加行,非唯他勸,非隨他轉,非為仿效其規式等,當由自力至誠發心樹立根本,以其菩薩一切諸行皆依此故。

【消文】:在這個大乘聖教將要隱滅、五濁惡世當中最惡濁的時代,能至誠發菩提心的佛子已經不多了。所以,我們應當依止善知識,聽聞大乘法教,之後真實地思惟、觀察、勤修加行。不由他人勸發,也不隨他人轉變,更不僅僅是仿效儀軌、空口讀誦法本,而是由自力,至誠地發心來樹立根本,因為菩薩的一切廣行,都是以菩提心為依止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菩提心次第”篇【三】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八 

 

 

上士道    菩提心次第

 

          054(寫字.gif

 

                         【一】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20513行〜第2084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27****************************************************

【課文】:(20513~20703) 

 又大乘人依菩提心,假若此心僅有解了,大乘亦爾。若有此心德相圓滿,則其大乘亦成真淨,故當勤學。如華嚴經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猶如一切佛法種子。」當獲定解,故更釋之。此如水糞及暖土等,與稻種合為稻芽因,與麥豆等種子相合為彼芽因,故是共因。如麥種子任會何緣,終不堪為稻等芽因,故是麥芽不共之因。由此所攝水糞等事,亦皆變成麥芽之因。如是無上菩提之心,佛芽因中猶如種子,是不共因。解空之慧,如水糞等是三菩提共同之因。故上續論云:「信解大乘為種子,慧是能生佛法母。」謂菩提心如父之種,證無我慧如同慈母。如父是藏人,決定不生漢胡等子,父是子姓決定之因,母是藏人生種種子,故是共因。龍猛菩薩云:「諸佛辟支佛,諸聲聞定依,解脫道唯汝,決定更無餘。」此讚般若波羅蜜多,聲聞獨覺亦須依此,故說般若波羅蜜多為母,是大小乘二子之母,故證空慧,不能判別大乘小乘,以菩提心及廣大行而分判之。寶鬘論云:「諸聲聞乘中,未說菩薩願,大行及回向,何能成菩薩。」此說不由見分,當以行分。如是證空性慧,尚非大乘不共之道,況諸餘道,故若不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正修習,僅於起首,略憶文句,而於餘道微細一分,多殷重修,顯然於法知見太淺。總如生子俱須父母,道支圓滿亦須方便智慧二品。特須方便上首發菩提心,智慧上首通達空性。設修一分而未全修,若唯希求解脫生死,於奢摩他須莫誤為毘缽舍那,善修無我空性之義。然若自許是大乘者,是則必須修菩提心,如慈尊云:「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滅。」以慧遮止墮生死邊,以悲遮止墮寂滅邊,慧不能遮墮寂滅故。不墮有邊小乘有故,菩薩道者,正所斷除,墮寂邊故。

 

  又大乘人依菩提心,假若此心僅有解了,大乘亦爾。若有此心德相圓滿,則其大乘亦成真淨,故當勤學。

【消文】:如果對菩提心只有了解是不夠的,總是要願菩提心、行菩提心都圓滿,才是真實清淨的大乘,所以應當努力地修學。

 

 

  如華嚴經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猶如一切佛法種子。」當獲定解,故更釋之。此如水糞及暖土等,與稻種合為稻芽因,與麥豆等種子相合為彼芽因,故是共因。如麥種子任會何緣,終不堪為稻等芽因,故是麥芽不共之因。由此所攝水糞等事,亦皆變成麥芽之因。

【消文】:華嚴經中說:「善男子!菩提心,就像一切佛法的種子。」若是要進一步作解釋的話:稻的種子,加上水分、肥料、陽光、泥土等,就會生出稻芽來;若是換做麥的種子、豆的種子,就會生出麥芽或豆芽來。因此,水分、肥料等因素,是生起麥芽的「共因」。但是,麥的種子,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可能生出稻芽來,所以,稻的種子,是生起麥芽的「不共因」。

 

 

  如是無上菩提之心,佛芽因中猶如種子,是不共因。解空之慧,如水糞等是三菩提共同之因。

【消文】:就以這個作比喻:無上菩提之心,能生出佛芽來,好比稻的種子,是麥芽的「不共因」;見空性的智慧,能證聲聞、獨覺、佛,好比水分、肥料等,是生起麥芽的「共因」。

 

 

  故上續論云:「信解大乘為種子,慧是能生佛法母。」謂菩提心如父之種,證無我慧如同慈母。如父是藏人,決定不生漢胡等子,父是子姓決定之因,母是藏人生種種子,故是共因。

【消文】:所以,上續論中說:「信解大乘為種子,慧是能生佛法母。」意思是說:菩提心如父的種子,無我空性的智慧如母。如果父親是藏人,絕不可能生出漢人或胡人的兒子來。因此,父親是決定兒子姓什麼的不共因,母親是生出藏人兒子的共因。

 

 

  龍猛菩薩云:「諸佛辟支佛,諸聲聞定依,解脫道唯汝,決定更無餘。」此讚般若波羅蜜多,聲聞獨覺亦須依此,故說般若波羅蜜多為母,是大小乘二子之母,故證空慧,不能判別大乘小乘,以菩提心及廣大行而分判之。

【消文】:龍猛菩薩說:「一切佛、辟支佛、聲聞想要解脫,一定要依解空的智慧。」這句話是讚歎般若空慧的殊勝。無論小乘或是大乘,想要證果,就一定要證得空性的智慧,所以它是大小乘二子的母親。既然是共因,就不能用來判斷大乘小乘的差別。若是想分辨二者的差別,就要依菩提心和廣大行這不共因來判別。

 

 

  寶鬘論云:「諸聲聞乘中,未說菩薩願,大行及回向,何能成菩薩。」此說不由見分,當以行分。

【消文】:寶鬘論中也說:「在聲聞乘的教法當中,並沒有說到該如何發菩薩願、修廣大行、以及迴向無上菩提等內容,又如何能成為菩薩呢?」所以,大小乘的差別不在見分(見空性的智慧),而在行分(發菩提心,行六度)。

 

 

  如是證空性慧,尚非大乘不共之道,況諸餘道,故若不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正修習,僅於起首,略憶文句,而於餘道微細一分,多殷重修,顯然於法知見太淺。

【消文】:由此可知,即使證得空性的智慧,都不能說是大乘不共之道,更何況是其他各道。所以,想修學大乘菩薩道的學人,如果不以菩提心為最重要的教授,正確地修習,而只是知道一些表面的文句,口頭上唸唸,反而花大部分的時間、精力,去修其他的部分,這就是對大乘的知見太淺的緣故。

 

 

  總如生子俱須父母,道支圓滿亦須方便智慧二品。特須方便上首發菩提心,智慧上首通達空性。設修一分而未全修,若唯希求解脫生死,於奢摩他須莫誤為毘缽舍那,善修無我空性之義

【消文】:所謂的大乘,就好像你想生兒子,必須同時有父母這兩個條件。你想要圓滿菩提道,也必須同時具備方便、智慧這二品。其中的方便,指的是發菩提心;其中的智慧,就是通達空性。如果只是想要解脫生死,就只要善修無我空性的智慧就可以了。

 

 

  然若自許是大乘者,是則必須修菩提心,如慈尊云:「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滅。」以慧遮止墮生死邊,以悲遮止墮寂滅邊,慧不能遮墮寂滅故。不墮有邊小乘有故,菩薩道者,正所斷除,墮寂邊故

【消文】:若是要說自己是大乘行者,就必須修菩提心。正如彌勒菩薩所說:「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滅。」大乘菩薩就是以空性的智慧,使自己不墮在生死邊;同時再以大悲方便,使自己不墮在寂滅邊。因為只有空性的智慧,就容易墮在寂滅邊,這是小乘走的解脫之道,然而大乘的菩薩道,是要以大悲方便來斷除墮寂滅的過失。

 

 

【課文】(20704~20804)

 解佛密意堪為定量諸佛子等,若有如此寶貴之心,於內生起執為希有,歎生如此希有妙道,若內心生愚夫所愛微分功德,則不執為如是希奇。入行論云:「餘自利不起,利益有情心,此希勝心寶,先無今得生。」又云:「豈有等此善,何有此知識,豈有如此福。」又云:「誰發勝心寶,即禮彼士身。」又云:「從搖正法乳,出此妙醍醐。」此說是出佛語心藏勝教授故。是故吉祥阿底峽尊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中實相之見,然菩提心依金洲得,故為師中恩最重者。若有了解聖教扼要,觀此傳記,於道扼要有大了解。若勤修此生真實心,雖施烏鴉少許飲食,由此攝持亦能墮入菩薩行數,若無此心,縱將珍寶充三千界而為布施,亦不能入菩薩之行。如是淨戒乃至智慧,修諸本尊脈息明點等,皆不能入菩薩之行。猶如世說刈草磨鐮,若此寶心未至扼要,任經幾久勵修善行,無甚進趣,如以鈍鐮刈諸草木。若令此心至於扼要,亦如磨鐮雖暫不割使其鋒利,其後刈草雖少時間,能刈甚多。一一剎那亦能速疾淨治罪障,積集資糧,雖微少善能令增廣,諸將盡者能無盡故。入行論云:「大力極重惡,非大菩提心,餘善何能映。」又云:「比如劫火一剎那,定能燒毀諸罪惡。」又云:「若思為除療,諸有情頭痛,具此利益心,其福且無量。況欲除一一,有情無量苦,欲為一一所,成無量功德。」又云:「餘善如芭蕉,生果即當盡,菩提心樹果,恆無盡增長。」

 

  解佛密意堪為定量諸佛子等,若有如此寶貴之心,於內生起執為希有,歎生如此希有妙道,若內心生愚夫所愛微分功德,則不執為如是希奇

【消文】:如果能夠真正了解佛的密意,就有資格成為真實的佛子,若是內心生起寶貴的菩提心,就應讚歎這希有難得的妙道;假如內心生起的是愚癡凡夫所貪愛的少分功德,就一點不希有、也不值得讚歎了。

 

 

  入行論云:「餘自利不起,利益有情心,此希勝心寶,先無今得生。」

【消文】:入行論中說:「那些每天為自利忙碌的眾生,從不會生起想要利益有情的心;我現在內心生起,過去不曾有過的,最希有、殊勝、珍貴的菩提心。」

 

 

  又云:「豈有等此善,何有此知識,豈有如此福。」

【消文】:又說:「有誰有和菩薩相等的妙善?那裡又有像這樣行利他的善知識?誰又能擁有像菩薩這樣的福德?」

 

 

  又云:「誰發勝心寶,即禮彼士身。」

【消文】:又說:「有誰發起最殊勝的菩提心,我(寂天)就向他頂禮。」

 

 

  又云:「從搖正法乳,出此妙醍醐。」此說是出佛語心藏勝教授故。

【消文】:又說:「攪拌正法的牛乳,生出菩提心的醍醐。」寂天所說,都是出自佛心中最殊勝的教授。

 

 

  是故吉祥阿底峽尊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中實相之見,然菩提心依金洲得,故為師中恩最重者。若有了解聖教扼要,觀此傳記,於道扼要有大了解。

【消文】:阿底峽尊者持的是中觀見,他的老師金洲大師持的則是唯識見,學生的見地雖然比老師高,但阿底峽尊者,還是把金洲大師視為眾多老師之中恩德最大的,原因就在於「菩提心」的殊勝教授,是由金洲大師傳的。現在我們知道佛陀聖教的精要,再看阿底峽尊者的傳記,就能夠完全了解其中的奧秘。

 

 

  若勤修此生真實心,雖施烏鴉少許飲食,由此攝持亦能墮入菩薩行數,若無此心,縱將珍寶充三千界而為布施,亦不能入菩薩之行。如是淨戒乃至智慧,修諸本尊脈息明點等,皆不能入菩薩之行。

【消文】:如果能夠精勤修習,生起真正的菩提心,雖然只是做了餵烏鴉一點食物,這麼小的善行,也能稱為菩薩行。若是沒有真實的菩提心,縱使你拿充滿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來行布施,也不能進入菩薩行。同樣的,你修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本尊、脈、氣、明點……等,都不能入菩薩行。

 

 

  猶如世說刈草磨鐮,若此寶心未至扼要,任經幾久勵修善行,無甚進趣,如以鈍鐮刈諸草木。若令此心至於扼要,亦如磨鐮雖暫不割使其鋒利,其後刈草雖少時間,能刈甚多。一一剎那亦能速疾淨治罪障,積集資糧,雖微少善能令增廣,諸將盡者能無盡故。

【消文】:就像世間人所說的,割草之前,要先磨刀。如果我們不能把握發菩提心的精要,就算不斷精進地修善行,不管經過多久的時間,也不會有什麼進展,就像用鈍的鐮刀割草木一樣。若是能把握發菩提心的精要,正如同平時勤磨鐮刀一樣,雖然暫不使用,也能在以後割草的時候,割得又快又多。真實的菩提心,就像一把鋒利無比的鐮刀,能在每一剎那,快速地淨除業障、積聚資糧,雖然只是微小的善行,卻能使它增長廣大,那些將要報盡的善業,也能繼續增廣無盡。

 

 

  入行論云:「大力極重惡,非大菩提心,餘善何能映。」

【消文】:入行論中說:「像殺生等力量這麼強大的罪惡,除了發大菩提心之外,其餘的小善,是無法摧伏的。」

 

 

  又云:「比如劫火一剎那,定能燒毀諸罪惡。」

【消文】:又說:「菩提心像劫末的大火,能在一剎那之間,燒毀所有的罪惡。」

 

 

  又云:「若思為除療,諸有情頭痛,具此利益心,其福且無量。況欲除一一,有情無量苦,欲為一一所,成無量功德。」

【消文】:又說:「雖然只有生起想去除眾生頭痛的利益心,就有無量的福德,更何況是想去除每一位眾生無量的苦,還要讓每一位眾生成就無量的功德,這種菩提心所獲得的無量福德,就更不用說了。」

  在本生經中說道,佛有一世曾為商主的兒子,由於父親在一次出海尋寶的途中遇難,之後每當兒子問起父親是做什麼行業的?母親就回答:你父親是賣香的。因此兒子就去賣香,還把賣香的錢全部孝敬母親。可是,後來其他賣香的商人跟他說:你的父親不是賣香的,是在城中做生意的。他聽了之後,也到城市裡去做生意,仍然把所賺的錢,全數交給母親、奉養母親。

  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訴他:你的父親是航海到對岸取寶的。在確定父親的事業之後,他準備出海去取寶。母親堅決地反對,但是他怎麼也不聽,最後,還用腳踹了他母親的頭,然後就出海了。在海上航行的時候,果然發生了船難,因為他過去孝敬母親的善業,使他享受妙欲之樂,福報享完,就墮入孤獨地獄當中,由於踢母親頭的惡業,感得頭上有熾熱的鐵輪轉動。有一天他想:既然我要受報,那麼,在受報同時,願地獄道其他眾生,因轉動熱鐵輪而頭痛的痛苦全部去除,由我一人代受。當他這一念善心生起的同時,熱鐵輪在他的頭上轉動一下,馬上命終生到忉利天上。這段故事,就是說明只要一念善心起,就能獲無量福報的明證。

 

 

  又云:「餘善如芭蕉,生果即當盡,菩提心樹果,恆無盡增長。」

【消文】:又說:「其餘的善(禮拜、課誦、繞塔、布施、持戒……等),如芭蕉樹一樣,結完果就死了(暫得人天果報後就沒有了);而菩提心樹的果實,卻能永遠無盡地增長。」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菩提心次第”篇【二】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