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一 

 

 

道前基礎    造者殊勝          054(寫字.gif

 

                         【下】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0045行〜第0086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1年124****************************************************

【課文】(00405~00407)

 獲得證德事理者。總佛一切教法聖教,三藏寶攝,故證聖教亦須攝入三學寶中。其中戒學,至言及釋數數讚為定慧學等,一切功德之所依處。故須先具戒學增上諸證功德。其中分三。

 

  獲得證德事理者。總佛一切教法聖教,三藏寶攝,故證聖教亦須攝入三學寶中。

【消文】:佛的一切教法,由經、律、論三藏所含攝,要想證入一切佛法,又必須以戒、定、慧三學為依歸。

 

 

  其中戒學,至言及釋數數讚為定慧學等,一切功德之所依處。

【消文】:其中戒學,是定學與慧學的根本。佛的言教和菩薩所造的論釋當中,都曾數數讚歎戒學為定慧二學,以及一切功德的根本依處。

 

 

  故須先具戒學增上諸證功德。其中分三。

【消文】:所以三學當中,首先必須具證戒學的功德。

戒學的內容分三:小乘戒、菩薩戒、金剛乘戒。

以下分三段,說明阿底峽尊者在戒學方面的圓滿。

第一段介紹尊者在小乘戒律的圓具,

第二段介紹菩薩戒的內容皆已證得,

第三段介紹金剛乘戒也同樣的圓證。

 

 

【課文】(00408~00411)

 成就最勝別解脫律儀事理者。如讚中云:「尊入聲聞乘門已,護戒如氂牛愛尾,具妙梵行勝苾芻,持律上座我敬禮。」謂其正受圓滿苾芻諸律儀已,如愛尾牛,若尾一縷掛著於樹,雖見獵士將離其命,寧捨其命護尾不斷。如是雖於一輕學處,尚寧捨命防護不犯,況其所受重大學處,是故成大持律上座。

 

  成就最勝別解脫律儀事理者

【消文】:阿底峽尊者,首先成就了最殊勝的別解脫戒(小乘戒)。

 

 

  如讚中云:「尊入聲聞乘門已,護戒如氂牛愛尾,具妙梵行勝苾芻,持律上座我敬禮。」

【消文】:這裡以氂牛愛尾之心,來比喻阿底峽尊者護戒之心。如中所說:「尊者自從入聲聞乘(小乘)受戒以來,護持戒律的心,就像氂牛護尾一般,因此是位圓具清淨行(梵行)的殊勝比丘。對這位持律清淨的大比丘,我等應致上最崇高的禮敬。」

 

 

  謂其正受圓滿苾芻諸律儀已,如愛尾牛,若尾一縷掛著於樹,雖見獵士將離其命,寧捨其命護尾不斷。

【消文】:這段話的意思是,尊者在受了比丘戒以後,護戒的心就像氂牛愛尾一樣。氂牛愛護牠的尾巴,平時常把尾巴放在背上,如果尾巴有一縷還掛在樹上,一定等解開之後才離開,即使後面有獵人追捕將奪其命,也寧願捨棄生命,保護尾巴不被扯斷。

 

 

  如是雖於一輕學處,尚寧捨命防護不犯,況其所受重大學處,是故成大持律上座。

【消文】:尊者護戒的心也是如此,即使是最小、最輕的戒,也寧願捨棄生命而防護不犯,更何況是那些重罪呢,因此才能成為一位大持律上座。大持律,是於戒能了達,且清淨行持的人。上座,是於戒能善巧,且穩固持戒的人。

 

 

【課文】(00412~00503)

 成就菩薩律儀者。如讚中云:「尊入度彼岸門已,增上意樂善清淨,覺心不捨諸眾生,具慧大悲我敬禮。」總具修習慈悲為本,菩提之心眾多教授,特依金洲大師,多時學習,至尊慈氏及妙音尊,傳授無著及寂靜天,最勝教授。如讚中云:「能捨自利以利他,為勝是即我師尊。」謂心發起,愛他勝自菩提之心,以此願心所引行心,受學菩薩廣大妙行,學受隨行所有學處,行賢妙故,能不違越諸勝者子所有制限。

 

  成就菩薩律儀者。

【消文】:這段說明阿底峽尊者成就了大乘的菩薩戒。小乘別解脫戒,是大乘菩薩戒與金剛乘戒的基礎,有了小乘戒,其他二戒才得圓滿,阿底峽尊者的戒學,也是依這樣的次第受持及圓具。

 

 

  如讚中云:「尊入度彼岸門已,增上意樂善清淨,覺心不捨諸眾生,具慧大悲我敬禮。」

【消文】:中所說:「尊者入大乘後(度彼岸,指大乘),以清淨善妙的發心,不捨棄任何一位眾生,而且以智慧攝持大悲心,我等應至誠禮敬尊者。」

 

 

  總具修習慈悲為本,菩提之心眾多教授,特依金洲大師,多時學習,至尊慈氏及妙音尊,傳授無著及寂靜天,最勝教授。

【消文】:這段是說尊者在學習大乘之後,便能護持菩薩戒,以清淨的意樂發菩提心,而心不棄捨眾生。「發菩提心,心不捨眾生」,這是菩薩戒的根本。心不捨眾生,是說所發的菩提心,沒有對象的差別,不論怨、親,皆平等視之,好人要度,壞人更應該度,所以,只要一退失菩提心,就犯了菩薩根本戒。除了這個平等無二的大悲心以外,更重要的是,在行大悲時需要智慧來攝持,才不會原本「慈悲為本,方便為門」的佛法精神,變成了「慈悲生禍害,方便岀下流」的後果。所以,真正的菩薩行,一定要智慧和大悲兩者互相攝持,才能圓滿。這裡形容阿底峽尊者具有智慧所攝持的大悲心,故菩薩戒能圓滿清淨。

  大乘菩薩戒,以學習慈悲為根本。如何發菩提心的教授,有許多不同的傳承。阿底峽尊者,特別依止金州大師,經過長時間的修習,學得了如何發心和增長慈悲的方法,這個傳承是經由彌勒文殊兩位菩薩,傳授給無著寂天菩薩,再傳給金洲大師,是發菩提心最殊勝的教法。

 

 

  如讚中云:「能捨自利以利他,為勝是即我師尊。」謂心發起,愛他勝自菩提之心,以此願心所引行心,受學菩薩廣大妙行,學受隨行所有學處,行賢妙故,能不違越諸勝者子所有制限

【消文】:中所說:「能捨棄自利,完全利他的菩薩行者當中,首推我的師尊,阿底峽尊者。」也就是說,阿底峽尊者能夠圓滿地捨自利來行利他。他愛他人的心,勝過愛自己的心,並以這菩提心,來圓滿他的願心和行心。一般是先發願,有了願菩提心後,學習菩薩道的內容,了解菩薩應該修學和行持的內容,然後受菩薩戒,於是有了行菩提心,便正式開始行菩薩的種種廣大妙行。所以,首先發起愛他人,勝過愛自己的菩提願心,再引生行菩提心,如此受學菩薩應學應行的內容後,才能起六度萬行等菩薩行,及不違犯所有的菩薩戒律。

 

【課文】(00504~00509)

 成就金剛乘律儀者。如讚中云:「尊入金剛乘門已,自見天具金剛心,瑜伽自在獲中者,修密護禁我敬禮。」成就觀見自身即天生起次第,及金剛心圓滿次第三摩地故。總讚為其瑜伽中尊,特讚如理獲三昧耶,不越制限。亦如讚云:「由具念正知,不作意非戒,慎念無諂誑,犯罪不染尊。」如是於諸三種律儀淨戒學處,非僅勇受,如其所受隨行防護,不越制限,設少違犯,亦以各各還出儀軌,疾疾令淨。如是淨傳,應知是諸通達聖語扼要智者,所喜愛傳,隨諸正士應當修學。

 

  成就金剛乘律儀者

【消文】:基於大乘菩薩戒的基礎之上,阿底峽尊者,最後成就了金剛乘戒。

 

 

  如讚中云:「尊入金剛乘門已,自見天具金剛心,瑜伽自在獲中者,修密護禁我敬禮。」

【消文】:中所說:「尊者自從入了金剛乘,修習密教法門以來,自見本尊,而且具足光明、清淨、智慧、慈悲的金剛心,身心已獲自在,更能清淨護持禁戒,我等禮敬阿底峽尊者。」

 

 

  成就觀見自身即天生起次第,及金剛心圓滿次第三摩地故。總讚為其瑜伽中尊,特讚如理獲三昧耶,不越制限

【消文】:尊者修生起次第,觀自身即本尊身(天),觀想成就,自身的身、口、意就和本尊的身、口、意三門相應,這時自身就是本尊身,無二無別。圓滿次第,是觀想本尊已化空,心與空性相應。什麼是空性呢?就是了悟一切事物都不是真實存在的。所呈現的相貌,只是因緣所生暫時假合的無常相,沒有一樣東西能永恆存在,因為它會隨著時間的因素、空間的因素,還有種種其他的因素改變,所以是無常的、變異的,因此自性是空的。修圓滿次第時,心就住在與空相應的禪定(三摩地)狀態中,這時的心和本尊的金剛心相應,同時具足了與空性相應的智慧、慈悲、清淨、光明。本尊,在密教是指任何一位佛或菩薩。阿底峽尊者,因為同時成就了生起與圓滿二次第,所以稱讚他是修密教的行者當中最尊貴的。瑜伽,是相應的意思。指尊者的身、口、意三門,都和本尊相應了。尤其要特別讚歎的,是尊者能如理的守護三昧耶(誓言),一切的禁戒也不違越(身、語、意一刻都不忘失的守護,稱為如理的守護)。

 

 

  亦如讚云:「由具念正知,不作意非戒,慎念無諂誑,犯罪不染尊。」

【消文】:也如八十讚中所說:「尊者由於具有正念正知力,絕不起心動念去做犯戒的事,同時小心謹慎的防護心念諂曲和欺誑,所以才能不犯密乘戒律,成為瑜伽行者當中最尊貴的。」心住正念當中,才能不因失念、放逸、散亂等因素而破戒,檢查自己的心念,有沒有在正念當中的力量,叫正知力。

 

 

  如是於諸三種律儀淨戒學處,非僅勇受,如其所受隨行防護,不越制限,設少違犯,亦以各各還出儀軌,疾疾令淨。

【消文】:阿底峽尊者,對於小乘戒、大乘菩薩戒、密乘戒三種戒律的內容,不但勇於接受,而且在受戒後,能隨時謹慎地防護不犯,假使偶而有犯,也以各別的懺悔儀軌,很快地懺除清淨。

 

 

  如是淨傳,應知是諸通達聖語扼要智者,所喜愛傳,隨諸正士應當修學。

【消文】:阿底峽尊者,戒律這樣清淨的傳承,應該是已經通達了一切佛法精要的智者,最喜愛來傳揚的,凡是想好好修行的學人,都應當如此來修學。

  以上是介紹阿底峽尊者,一切的戒學都已圓滿成就,接下來是介紹定學的成就。

 

【課文】(00510~00511)

 成就定學分二。共者謂由奢摩他門,得堪能心。不共定學者,謂具極穩生起次第。此復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爾時遙聞,飛行國中,諸空行母,謳歌之聲,心中亦有所憶持者。

 

  成就定學分二。共者謂由奢摩他門,得堪能心。不共定學者,謂具極穩生起次第

【消文】:定學,分共和不共兩方面。

共,是共小乘、大乘的禪定,就是修止、修定,稱為奢摩他。

不共定學,是不共小乘、大乘,只有密乘才有的禪定,即生起次第。

這裡形容阿底峽尊者禪定的成就,在共的奢摩他方面,已經修到心有堪能性。堪能性,就是堪為所能,心能作主,能安住於定的狀態中,不為煩惱、習氣所轉,不落入昏沉、掉舉、散亂中。在不共的定學方面,也穩固地成就了生起次第,就是觀想本尊,已修到與本尊身口意三密相應。

 

 

此復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爾時遙聞,飛行國中,諸空行母,謳歌之聲,心中亦有所憶持者。  

【消文】:接下來的三年到六年當中,專修明禁行(密乘中的不定行)。那時在禪定中,能聽到遙遠的飛行國中,空行母們的歌聲,心中也時常憶念保持這樣的禪定狀態。

 

 

【課文】(00512~00513)

 成就慧學中,共者謂得止觀雙運毗缽舍那三摩地。不共者,謂得圓滿次第殊勝三摩地。如讚中云:「如密咒乘教,顯是加行道。」

 

  成就慧學中,共者謂得止觀雙運毗缽舍那三摩地。

【消文】:在成就慧學當中,也分共和不共兩方面來介紹。共的慧學,阿底峽尊者,已得止觀雙運毗缽舍那三摩地。止觀雙運,是說定慧等持,就是禪定中有智慧的觀照,智慧中又有禪定的攝持,如此定慧互相攝持,稱為止觀雙運。

 

 

  不共者,謂得圓滿次第殊勝三摩地。如讚中云:「如密咒乘教,顯是加行道。」

【消文】:在不共的慧學方面,阿底峽尊者,證得了圓滿次第殊勝三摩地。如八十讚中所說:「對於密教來說,顯教是修密教的加行道。」就是說顯教的共道方面,是修密教的基礎,在這基礎之上,才能修不共顯教的密乘。

 

 

【課文】(00601~00601)

 於聖教所作事中分二:一、於印度所作事理,二、藏中所作事理。今初

  接下來介紹阿底峽尊者在教理圓滿通達,和現證戒定慧三學後,如何行利他的事業。

其中分二:

一是在印度如何宏揚佛法,

二是在西藏又如何行種種佛法事業。

首先介紹在印度的種種事蹟。

 

 

【課文】(00602~00606)

 於勝金剛座大菩提寺,曾經三次以法戰敗外道惡論住持佛教。即於自部,上下聖教,所有未達,邪解疑惑,諸惡垢穢,亦善除遣,而弘聖教。故一切部,不分黨類奉為頂嚴。如讚中云:「於大菩提寺,一切集會中,自部及他部,諸惡宗敵者,以獅吼聲語,一切腦漿崩。」又云:「能飛聚落中,岀家二百半,能映覆戒中,岀家不滿百。四本部全住,尊部無慠舉,摩羯陀境內,一切寺無餘成大師四眾,一切頂上珠,尊居十八部,一切頂中時,一切皆受教。」

 

  於勝金剛座大菩提寺,曾經三次以法戰敗外道惡論住持佛教。

【消文】:阿底峽尊者在印度勝金剛座的大菩提寺,曾經三次以佛法的辯論打敗了外道的惡論,而讓佛法能繼續在印度宏揚下去。因為如果是辯論失敗的話,許多佛弟子就可能會轉信其他外道,而使佛法不興,所以尊者擊敗對方也等於是讓佛法能繼續住持。

 

 

  即於自部,上下聖教,所有未達,邪解疑惑,諸惡垢穢,亦善除遣,而弘聖教。故一切部,不分黨類奉為頂嚴。

【消文】:尊者不但擅於降伏外道,即使是佛教內部,也同樣的能開釋疑惑,破邪顯正。不論是上至中觀、唯識的大乘教法,還是下至經部,有部的小乘教法,所有不能通達的、邪知邪見的、疑惑難解的種種惡垢穢,都能善巧方便的加以除遣,而將正確無誤的佛法宏揚開來。所以,無論是自部還是他部,大乘還是小乘,不分宗派的都奉阿底峽尊者為至高無上的大師,等同第二佛。

 

 

  如讚中云:「於大菩提寺,一切集會中,自部及他部,諸惡宗敵者,以獅吼聲語,一切腦漿崩。」

【消文】:八十讚中所說:「尊者在大菩提寺時,一切的集會論辯當中,不論是自部及他部,或是其他外道邪論者,都能以獅子吼般的智慧語,折服外道及自宗。」獅子為百獸之王,只要一吼,百獸聽到音聲,無不覺得腦漿崩裂。

 

 

  又云:「能飛聚落中,岀家二百半,能映覆戒中,岀家不滿百。四本部全住,尊部無慠舉,摩羯陀境內,一切寺無餘成大師四眾,一切頂上珠,尊居十八部,一切頂中時,一切皆受教。」

【消文】:八十讚中又說:「在能飛聚落這個地方上,岀家眾有兩百多位,能持戒清淨的不到一百位,而小乘、大乘的四部,全部能通達的,只有阿底峽一人。所以,整個摩羯陀國境內,一切大小寺廟的出家眾,都成為阿底峽尊者的四眾弟子,都推崇尊者如頂上的明珠般的尊貴,在十八部當中,也奉為首尊,一切都能善巧教導。」

 

 

課文】(00607~00703)

 藏中所作事理者。天尊師長叔姪,如其次第起大殷勤,數數遣使洛拶嚩賈精進獅子,及拏錯戒勝,往印迎請。菩提光時,請至哦日鐸,啟請治理佛陀聖教。依是因緣,總集一切經咒要義,束為修行次第,遂造菩提炬論等,而興教法。此復住於哦日三載,聶塘九歲,衛藏餘處,五年之中,為諸善士,開示經咒教典教授,罄盡無餘。聖教規模,諸已沒者,從新建樹。諸略存軌倍令增廣,諸被邪解垢穢染者皆善治除,令聖教寶悉離垢染。總之雪山聚中前弘聖教,謂聖靜命及蓮華生,建聖教軌。然由支那和尚堪布,解了空性未達扼要。以是因緣,謗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損減教法,為蓮華戒大阿闍黎善破滅已,抉擇勝者所有密意,為恩極重。於後宏聖教,則有一類妄自矜為善巧智者及瑜伽師,由其倒執相續部義,於教根本清淨梵行,作大損害,為此善士,善為破除。復能殄滅諸邪執著,弘盛增廣無倒聖教,故其深恩普徧雪山一切眾生。

  以下介紹阿底峽尊者在西藏,如何弘揚佛法及利益眾生。

 

  藏中所作事理者。天尊師長叔姪,如其次第起大殷勤,數數遣使洛拶嚩賈精進獅子,及拏錯戒勝,往印迎請。菩提光時,請至哦日鐸,啟請治理佛陀聖教。

【消文】:這裡講到兩位西藏國王(西藏人講叔姪,實際上是祖孫關係),曾經先後派人前往印度迎請阿底峽尊者。智光法王時,第一次派遣洛拶嚩賈精進獅子(大譯師),帶了一百多位眷屬到印度迎請尊者,沒有成功。後來又派了拏錯(姓)戒勝比丘(也是譯師)帶了五、六人前往印度,可惜又是無功而返。到了他的孫子菩提光王的時候,才終於把阿底峽尊者請到西藏哦日這個地方,啟請尊者為西藏整治佛教,弘揚佛法。

 

 

  依是因緣,總集一切經咒要義,束為修行次第,遂造菩提炬論等,而興教法。

【消文】:由於這個因緣,阿底峽尊者,總集了一切顯教(經)和密教(咒)最重要的意理,編成為很完整的修行次第,於是就造了菩提炬論等,開始弘揚教法。

 

 

  此復住於哦日三載,聶塘九歲,衛藏餘處,五年之中,為諸善士,開示經咒教典教授,罄盡無餘

【消文】:從此,尊者在哦日住了三年,之後又在聶塘住了九年,在衛藏其他的地方,前後住了五年,在這期間,為想學佛法的行人,開示了所有顯教和密教的經教,絲毫沒有保留的傾囊教授。

 

 

  聖教規模,諸已沒者,從新建樹。諸略存軌倍令增廣,諸被邪解垢穢染者皆善治除,令聖教寶悉離垢染

【消文】:所有佛法的規模,到這時候都逐漸完成。原來已經沒落的部分,重新再建立起來;一些僅存少許儀軌的,把它加倍增廣使更圓滿;有些被錯誤見解所染著的部分,都加以清除導正,使法寶能離一切的垢穢染污。

 

 

  總之雪山聚中前弘聖教,謂聖靜命及蓮華生,建聖教軌。然由支那和尚堪布,解了空性未達扼要。以是因緣,謗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損減教法,為蓮華戒大阿闍黎善破滅已,抉擇勝者所有密意,為恩極重。

【消文】:西藏的佛法,分為前弘期和後弘期,前弘期的佛法,是由靜命大師和蓮花生大士,建立整個教典和儀軌。這時有一位中國的和尚(當時中國禪宗盛行),由於對空性的了解不夠透徹,以為只要求開悟,見空性就夠了,其他的教授,只是增長我們的分別心而已,而這個分別心,會障礙我們見空性,不能開悟。於是就毀謗佛法的方便分,就是行持的部分,如布施、持戒、忍辱……等。也不用作意思惟,就是不用思惟修,一切的思惟修,只是增長分別執著,有礙見空性。這樣的見解,使圓滿完整的佛法因此損減,也誤使許多西藏的行人,墮入邪見的疑網當中,後來終於為蓮華戒大師所破,正確的開顯了佛法的密意,所以在整個前弘期來說,靜命大師對佛法和眾生的恩德是非常重的。

  整個佛法是依「性空緣起,緣起性空」而建立的。講一切法是因緣所生的是「緣起」。因為是因緣所生,所以必然是無常生滅的,不能永恆存在不變的,因此講一切法的自性是空的是「性空」。這兩者,一個是站在因緣而有的立場上來說萬法諸相的存在,一個是站在自性是空的立場來說明諸法無自性,同樣是在述說一切法,只是分現象有和自性空的角度來說明,所以我們不能將它分割為兩個不相干的東西,或只承認其中的一部分,不然就是落入了邊見。只執著諸法的空相,不解諸法的無常相,便是落在「空邊」;只執著因緣所生的種種法,不解萬法是無自性空,便是落在「有邊」。中國的和尚只強調空的部分,而忽略有的部分,因此說他於佛法有所損減。

 

 

  於後宏聖教,則有一類妄自矜為善巧智者及瑜伽師,由其倒執相續部義,於教根本清淨梵行,作大損害,為此善士,善為破除。復能殄滅諸邪執著,弘盛增廣無倒聖教,故其深恩普徧雪山一切眾生。

【消文】:在後宏聖教時期,有一類自高自大、妄自以為善巧有智慧的修行人和瑜伽師,由於顛倒執著佛法義理的錯誤知見,比如說戒律有些部分已不合時宜,可以不必遵守,或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名聞利養,說那些獲利的手段是善巧方便,因此對於佛法的根本─嚴持戒律和修清淨梵行,起了很大的損害。對於這些現象,阿底峽尊者都善為破除,又能滅絕種種邪執倒見,而弘揚增廣正確無誤的佛法,所以阿底峽尊者對於佛法的深恩,能夠徧及西藏的一切眾生。

 

【課文】(00704~00706)

 如是造論,光顯能仁所有密意。復有三種圓滿勝因,謂善所知五種明處及具教授,謂從正徧知展轉傳來,於其中間善士未斷修持彼義扼要教授,並得謁見本尊天顏,獲言開許。此等隨一雖能造論,然三寶具極為圓滿,此大阿闍黎三皆備具。

 

  如是造論,光顯能仁所有密意

【消文】:以上介紹阿底峽尊者的受生、教證、和利生事業的內容,用來說明造論者的殊勝,因此便能知曉,為什麼阿底峽尊者能造論圓滿,並且能開顯能仁(指佛)所有的密意。

 

 

  復有三種圓滿勝因,謂善所知五種明處及具教授,謂從正徧知展轉傳來,於其中間善士未斷修持彼義扼要教授,並得謁見本尊天顏,獲言開許

【消文】:再說,有三種造論圓滿的殊勝原因,

是首先要徧學內明、聲明、因明、工巧明、醫方明這五種明處。

第二是要具備修持的要義,就是從正徧知(佛的名號之一)輾轉傳下來,這中間傳承沒有中斷過,而且精通所有修持的義理教授。

第三是修證到親見本尊,並得到本尊的開許,才能造論。

 

 

  此等隨一雖能造論,然三寶具極為圓滿,此大阿闍黎三皆備具

【消文】:雖然具備這三者之一就能造論,但是如果能三者都具備,就是最圓滿的造論之因,阿底峽尊者即是三者都具備的最殊勝的造論者。

 

 

【課文】(00707~00806)

 其為本尊所攝受者。如讚云:「勝歡喜金剛,立三昧耶王,雄猛世自在,主尊度母等,謁顏得許故,或夢或現前,常聞最甚深,及廣大正法。」師傳承中,有所共乘及其大乘二種傳承。後中分二,謂度彼岸及秘密咒。度彼岸中復有三種傳承,謂見傳承及行傳承。其行傳承復有從慈尊傳及妙音傳。於密咒中,亦復具足傳承非一,謂五派傳承,復具宗派傳承,加持傳承,及其種種教授傳承等。親從聞學諸尊長者,如讚云:「恆親近尊重,謂寂靜金洲,覺賢吉祥智。多得成就者,尊又特具足,從猛龍展轉傳來最甚深,及廣大教授。」說有十二得成就師,然餘尚多善巧五種明處者,前已說訖。是故此阿闍黎能善決擇勝者密意。此阿闍黎於五印度,迦溼彌羅,鄔僅,尼泊爾,藏中諸地,所有弟子不可思數。然主要者印度有四,謂與依怙智慧平等大善巧師,號毗柁跋,及法生慧,中獅,地藏,或復加入友密為五。哦日則有寶賢譯師,拏錯譯師天尊重菩提光。後藏則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羅札則有卡巴勝位,及善護。康地則有大瑜伽師。阿蘭若師,智慧金剛卡達敦巴。中藏則有枯(口鵝)種三。是等之中,能廣師尊所有法業,大持乘者,厥為度母親受記莂,種敦巴勝生是也。造者殊勝略說如是,廣則應知,出廣傳文。

 

  其為本尊所攝受者。如讚云:「勝歡喜金剛,立三昧耶王,雄猛世自在,主尊度母等,謁顏得許故,或夢或現前,常聞最甚深,及廣大正法。」

【消文】:其中為本尊所攝受的部分,如八十讚中所說:「阿底峽尊者主要的本尊,如歡喜金剛、三昧耶王、雄猛世自在(千手千眼觀音)、度母等,都能請見本尊而獲得開許,有時是在夢中,有時是現前,因此能時常聽聞本尊開示深見和廣行兩大傳承的正法。」

 

 

  師傳承中,有所共乘及其大乘二種傳承。後中分二,謂度彼岸及秘密咒。度彼岸中復有三種傳承,謂見傳承及行傳承。其行傳承復有從慈尊傳及妙音傳。

【消文】:至於阿底峽尊者的傳承方面,有共乘(小乘)和大乘兩種傳承。大乘的傳承當中,再分為顯教和密教兩部分。顯教部分有三種傳承,深見傳承(龍樹菩薩、月稱菩薩、明杜梋論師、阿縛都帝等)和廣行傳承。廣行傳承又有彌勒菩薩和文殊菩薩兩種傳承。彌勒菩薩的傳承是無著世親聖解脫軍大德解脫軍勝軍調伏軍毘盧遮那跋陀羅靜命)、師子賢寶寶軍金洲大師。文殊菩薩的傳承是無盡慧藹羅達底勇猛金剛摩訶寶利囉那菩薩金洲大師。

 

 

  於密咒中,亦復具足傳承非一,謂五派傳承,復具宗派傳承,加持傳承,及其種種教授傳承等。

【消文】:在密教部分,尊者也不只一個傳承,有五派傳承,又具有宗派傳承,加持傳承,以及其他種種教授傳承等。

 

 

  親從聞學諸尊長者,如讚云:「恆親近尊重,謂寂靜金洲,覺賢吉祥智。多得成就者,尊又特具足,從猛龍展轉傳來最甚深,及廣大教授。」說有十二得成就師,然餘尚多善巧五種明處者,前已說訖。是故此阿闍黎能善決擇勝者密意。

【消文】:阿底峽尊者從這些尊長處,聽聞學習傳承教授的內容,如八十讚中所說:「阿底峽尊者恆常親近的善知識,有寂靜金洲覺賢吉祥智等大師,其中大多是已成就的上師,尊者又特別具足了由龍樹菩薩輾轉傳來深見及廣行的教授。」尊者所親近的上師當中,有十二位是已得成就的,其他還有許多善巧五明學處的善知識,這點在前面已經說過。由於阿底峽尊者獲本尊開許,具種種傳承教授,又善巧五種明處,所以能善於決擇佛法的密意。

 

 

  此阿闍黎於五印度,迦溼彌羅,鄔僅,尼泊爾,藏中諸地,所有弟子不可思數。

【消文】:阿底峽尊者,在五印度喀什米爾鄔僅尼泊爾西藏等地,所有的弟子不可勝數。

 

 

  然主要者印度有四,謂與依怙智慧平等大善巧師,號毗柁跋,及法生慧,中獅,地藏,或復加入友密為五。

【消文】:尊者主要的弟子,在印度有四位,就是和尊者智慧相等的大善巧師號毗柁跋,以及法生慧中獅地藏,或者再加入友密為五位。

 

 

  哦日則有寶賢譯師,拏錯譯師天尊重菩提光。

【消文】:哦日地區的弟子友寶賢譯師、拏錯譯師、和天尊重菩提光

 

 

  後藏則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

【消文】:後藏則有迦格瓦,以及廓枯巴天生

 

 

  羅札則有卡巴勝位,及善護。康地則有大瑜伽師。阿蘭若師,智慧金剛卡達敦巴。中藏則有枯(口鵝)種三。是等之中,能廣師尊所有法業,大持乘者,厥為度母親受記莂,種敦巴勝生是也。造者殊勝略說如是,廣則應知,出廣傳文。

【消文】:羅札卡巴勝位善護。在康地則有一位大瑜伽師。阿蘭若師、智慧金剛卡達敦巴尊者。中藏枯(口鵝)種等三位。所有弟子當中,能夠把阿底峽尊者佛法的事業好好推廣的,又能秉持尊者傳承的,就是為度母親自授記的敦巴尊者。

  有關造者殊勝的部分,已經簡略地介紹完畢,若是要詳細的了解,就要看阿底峽尊者的傳記。

 

 

056(吹冷氣.gif

   造者殊勝”篇(完畢)     

箭頭下.gif     

 

  “教授殊勝”篇【上】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