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七 

 

 

中士道    十二緣起

 

          054(寫字.gif

 

                         【一】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8101行〜第187306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16*****************************************************

【課文】(18102~18102)

第二由十二緣起門中思惟分四:一、支分差別,二、支分略攝,三、幾世圓滿,四、此等攝義。 今初

 

【消文】:有助於發起希望解脫之心的第二類方法,是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內容分四:

                                        第一、說明十二緣起每一支分的差別;

                                        第二、介紹十二緣起支分大略包含的內容;

                                        第三、闡述十二緣起包括了幾世的因果關係;

                                        第四、解釋十二緣起所涵攝的義理。
  

               首先介紹「支分的差別」。

 

 

 

【課文】:(18103~18108)

 十二緣起支中初無明者,如俱舍云:「無明如非親實等。」此亦如說怨敵虛誑,非唯遮無親友諦實,及異親實,是說親友實語相違所對治品。如是無明,亦非僅遮能對之明及明所餘,是明相違所對治品。此中能治明者,謂正明了補特伽羅無我之義,此相違者,謂補特伽羅我執薩迦耶見。此乃法稱論師所許。無著論師兄弟,則許倒執實義蒙昧實義二中後者,總謂邪解未解二心之中,為未解心,然此相違能治上首,則同許為覺無我慧。又此愚蒙,集論中說略分二種,謂業果愚及真實義愚,初能招集墮惡趣行,後能招集往樂趣行。

  

  十二緣起支中初無明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一支,是「無明」支。

 

 

  如俱舍云:「無明如非親實等。」此亦如說怨敵虛誑,非唯遮無親友諦實,及異親實,是說親友實語相違所對治品。如是無明,亦非僅遮能對之明及明所餘,是明相違所對治品。

【消文】:俱舍論中說:「無明好比『非親愛』的、『非實有』的等等。」這個比喻是說,無明並不是我們最親愛、最真實的親友,而是會損害、欺誑我們最大的怨敵。因為無明正是使我們輪迴、和不能認清「無我」實相最大的障礙。眾生之所以會輪迴生死,就是由於無明愚癡的緣故。首先誤認有一個真實的「我」,再由執「我」,而引發種種煩惱,又因煩惱,而造下種種的業,再由不同的業,在六道中輪迴。所以說,輪迴的根本起於無明。無明是損害我們的怨敵,因為它使我們起惑造業,因此才輪迴生死;無明也是欺誑我們、使我們不能認清「無我」實相的罪魁禍首,才會被虛幻不實的「我相」所矇騙。但是,這樣來比喻無明,並不表示說無明阻礙我們去取親愛和真實,或是說無明不同於親愛和真實,而是說「無明」和我們最親愛的「明」和「實相」,是互相違背的,是我們修行所要對治最主要的課題。雖然「無明」沒辦法遮止能對治它的「明」,或者遮止「明」以外的內容,但是顯而易見的是,「無明」和「明」是相違背的,而且也只有「明」才能真正對治「無明」。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若是想要跳出輪迴,就必須有這個「明」——見「無我」的智慧,才能真正解脫,才能破除「以為有我」的無明愚癡。所以,只有「明」才能對治「無明」,這個「明」才是我們最親愛、最真實的。

 

 

  此中能治明者,謂正明了補特伽羅無我之義,此相違者,謂補特伽羅我執薩迦耶見。

【消文】:由此可知,前面所說能對治「無明」的「明」,是指正確的明了一切眾生本來「無我」的真實義理;而和「明」互相違背的「無明」,就是指眾生引起「我執」的「薩迦耶見」。

 

 

   此乃法稱論師所許。無著論師兄弟,則許倒執實義蒙昧實義二中後者,總謂邪解未解二心之中,為未解心,然此相違能治上首,則同許為覺無我慧。

【消文】:以上所說,認為「無明」的意義,是眾生引起「我執」的「薩迦耶見」,是法稱論師對無明的解釋。而無著世親論師兩兄弟,則用「不了解實相」來解釋無明。對於「實相」的認知,一般有顛倒執著、和矇昧無知兩種緣故,以致於不能認清實相,所謂的「無明」,就是屬於後者。而矇昧無知,又有邪見解、和不了解兩種情況,「無明」不是由於邪見,而是因為不了解,才會昧於「無我」的實相。然而,不論是持那一種見解,對治「無明」最重要的法門,都是覺悟這個「無我」的智慧。

 

 

  又此愚蒙,集論中說論略分二種,謂業果愚及真實義愚,初能招集墮惡趣行,後能招集往樂趣行。

【消文】:另外,這個愚癡無明,在集論中把它略分為二種,就是對於業果道理的愚癡無明,和對於「無我」真實義理的愚癡無明。前者能招集墮惡趣的業果,後者則能招集生善趣的果報。(不了解業果的道理,所以不能止一切的惡行,因此造集墮惡趣的業;由於不了解「無我」真實義,所以一切的善行、功德都有「我執」在內,因此只能積集人、天果報的善業,而無法解脫輪迴。)

 

 

 

 

【課文】:(18109~18110)

 行即是業,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後復有二,謂能引欲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動業。

  

  行即是業,

【消文】:二緣起的第二支,是「行」支。「行」,就是「造業」。

 

 

  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

【消文】:造那些業呢?有能引生惡趣的非福業,以及引生善趣的業。

 

 

  後復有二,謂能引欲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動業。

消文】:能引生善業的業,又分為引生欲界善趣的福業、和引生色界、無色界善趣的不動業兩種。
  第一支無明是造業的因。因為無明,所以起惑造業,由於造作不同的業(福業、非福業、不動業),而生於三界、六道當中,受不同的果報。

 

 

 

 

【課文】:(18111~18203)

 識者,經說六識身,然此中主要,如許阿賴耶者,則為阿賴耶,如不許者,則為意識。此復若愚,從不善業起苦苦果,造作增長諸不善業,此業習氣所熏,現法之識者,是因位識。由依此識,未來世中於惡趣處結生之識者,是果位識。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識是因位識。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 

 

 

  識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三支,是「識」支。

 

 

  經說六識身,然此中主要,如許阿賴耶者,則為阿賴耶,如不許者,則為意識。

【消文】:什麼是「識」呢?經中說是「六識身」。主要是指第八阿賴耶識,這是大乘唯識等派的主張,對於不承認有八識的小乘來說,指的就是第六意識。

 

 

  此復若愚,從不善業起苦苦果,造作增長諸不善業,此業習氣所熏,現法之識者,是因位識。由依此識,未來世中於惡趣處結生之識者,是果位識。

【消文】:眾生由於無明愚癡,造作惡業引生苦果,在受報的苦受當中,因為不堪忍受,又造下惡業,繼續增長串習惡業的習氣,這個習氣回熏到第八識,成為未來再起惡行的種子,這時是在「因位識」,專指第八識或是第六識的種子而言。這些惡業的種子,在死後中陰身時,成為未來世中引生惡趣的因,一旦於惡趣處結生後,就是「果位識」,這時是指已經受生下一世的第八阿賴耶識,或者是第六識而言。

 

 

  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識是因位識。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

【消文】:同樣的,對於造善業生善趣的眾生來說,「識」也同樣的分為「因位識」和「果位識」兩種差別。造善業的眾生,是由於無明的愚癡,不了解「無我」的真實義,才會妄執善趣的苦,以為安樂,所以便造集了許多福業以及不動業,這些業習的種子,含藏在第八識或第六識的時候,是「因位識」,由於這些善業,而於欲界、色界、無色界善趣中受生,這時的第八識或是第六識,就是「果位識」。
  因此我們知道,「識」是由無明為因,起惑造業而後熏習來的,在種子位的時候是「因位識」,一旦於下一世受生,就成了「果位識」。

 

 

 

【課文】:(18204~18205)

 名色中名者,謂受想行識非色四蘊。色者若生無色,唯有色種而無實色,除此餘位羯羅藍等色,如應當知。 

 

  名色中名者,謂受想行識非色四蘊。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四支,是「名色」支。指五蘊而言。「名」是指受、想、行、識這非色蘊的四蘊。

 

 

  色者若生無色,唯有色種而無實色,除此餘位羯羅藍等色,如應當知。

【消文】:「色」是指色蘊。若是生無色界,就只有色種而沒有實色。除了這種情況之外,其餘生欲界、色界的眾生都有色蘊,如羯羅藍等,都屬於色蘊。(羯羅藍,是於母胎中剛結生時,第一個七日的狀態,如粥汁或酪漿,譯為「凝滑」。)

 

 

 

【課文】:(18206~18209)

 六處者,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識入精血,為羯羅藍,與名俱增,成眼等四處,身與意處,於羯羅藍位而有。若是化生,結生之時,諸根頓起,無此漸次。卵生濕生唯除住胎,餘者悉同。是本地分所說。由是因緣,成就名色得身自體,成就六處成身差別,是為成就能受用者,五有色處者,於無色中無。

 

   六處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五支,是「六處」支。

 

 

  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識入精血,為羯羅藍,與名俱增,成眼等四處,身與意處,於羯羅藍位而有。

【消文】:「六處」,指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若是胎生的話,最初的神識進入父母精血之中,剛和合凝結時的初七是「羯羅藍」位,接著第二個七、第三個七……胎兒逐漸形成,到了第七個七時,成眼、耳、鼻、舌等四根,身根與意根,是依於羯羅藍位漸漸而有的。

 

 

  若是化生,結生之時,諸根頓起,無此漸次。

【消文】:若是化生的眾生,六根頓起,沒有漸漸成長的次序。

 

 

  卵生濕生唯除住胎,餘者悉同。是本地分所說。

【消文】:至於卵生和濕生的眾生,除了住胎的情況不同之處,其餘的都和胎生相同。以上是本地分中所說四生中出生六根的差別。

 

 

  由是因緣,成就名色得身自體,成就六處成身差別,是為成就能受用者,

【消文】:由此可知,「名色」這五蘊的形成,是指得到這個身體的總相而言,「六處」這六根的形成,則是指形成這個身體的別相而言。這個差別相,主要是為了身體各別的受用而有的,如眼根是受用色塵而有、耳根是受用聲塵而有……。

 

 

  五有色處者,於無色中無。

【消文】:在無色界中,沒有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只剩下意識的存在。

 

 

【課文】:(18210~18210)

 觸者,謂由根境識三種和合,取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說「六處緣」者,亦表境識。

 

  觸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六支,是「觸」支。

 

 

  謂由根境識三種和合,取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

【消文】:「觸」,是由六根對六境時,加上六識的作用,這三種因緣和合以後,就對外境產生喜歡、不喜歡,以及沒有喜不喜歡這三種境界。

 

 

  說「六處緣」者,亦表境識。

【消文】:說到「六處緣」的意思,就是表示六根緣六境而生六識。

 

 

 

 

【課文】:(18211~18211)

 受者,謂觸取三境順生三受,謂苦樂捨。

  

    受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七支,是「受」支。

 

 

  謂觸取三境順生三受,謂苦樂捨。

【消文】:「受」,就是「觸」後取喜歡、不喜歡,以及沒有喜不喜歡這三種境界,對於這三種境界,便產生樂、苦、不苦不樂(捨)這三種感受。

 

 

 

 

【課文】:(18212~18301)

 愛者,謂於樂受起不離愛,於諸苦惱起乖離愛。說「由受緣生愛」者,是從無明和合觸緣,所生之受而能生愛,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由是因緣,觸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異熟受用,若此二圓滿,即為受用圓滿。其中三界有三種愛。

 

  愛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八支,是「愛」支。

 

 

  謂於樂受起不離愛,於諸苦惱起乖離愛。

【消文】:「愛」,是對樂受產生貪著,不想遠離;對於苦受卻急欲想逃離所產生的執著。

 

 

  說「由受緣生愛」者,是從無明和合觸緣,所生之受而能生愛,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

【消文】:說到「由受緣生愛」的意思,是由於無明的緣故,所以在觸緣生苦、樂受之後,便產生欲離、不欲離的愛著,若是沒有無明,雖然有苦樂受,也能不生貪愛。

 

 

  由是因緣,觸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異熟受用,若此二圓滿,即為受用圓滿。

【消文】:由此可知,觸是指「境界受用」,就是根、境、識三緣和合,而產生可愛,不可愛等三種境界,所以稱為「境界受用」;受是指「生受用」或「異熟受用」,就是由觸而生苦、樂、不苦不樂三種感受,而苦受生瞋,樂受生貪,不苦不樂受生痴,所以三受與三毒相應,而感得生死流轉的果報,所以稱為「生受用」或「異熟受用」。若是觸受圓滿,也就是二種受用圓滿。

 

 

  其中三界有三種愛。

【消文】:這個「愛」支,包括了三界的三種愛,就是欲界的欲愛、色界的色愛,以及無色界能引發後有的有愛。

 

 

 

【課文】:(18302~18303)

 取者,於四種境起四欲貪,謂欲著於色聲等欲塵,及除薩迦耶見餘諸惡見,惡見係屬惡戒惡禁及薩迦耶見,是為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

 

  取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九支,是「取」支。

 

 

  於四種境起四欲貪,

【消文】:「取」,主要是對四種境界,起了猛利的欲貪。

 

 

  謂欲著於色聲等欲塵,

【消文】:那四種境界呢?第一種境界,是對色、聲、香、味、觸等五欲外塵心生貪著,是為「欲取」。

 

 

  及除薩迦耶見餘諸惡見,

【消文】:第二種境界,是除了薩迦耶見以外,其餘由邊見或邪見所生的見取見,是為「見取」。

 

 

  惡見係屬惡戒惡禁,

【消文】:第三種境界,是屬於惡見的惡戒或惡的禁忌等,是為「戒禁取」。

 

 

  及薩迦耶見,

【消文】:第四種境界,是薩迦耶見,是為「我語取」。

 

 

  是為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

【消文】:因此,所謂的「取」,就是由於五欲之塵、見取見、戒禁取見、薩迦耶見,而起的欲取、見取、戒禁取,以及我語取。(眾生先執持生命內在有個自我——「我語取」;再由「我語取」為根本,向外執取客觀的五欲,成為「欲取」;向內執取主觀的倒見成為「見取」;甚至把那些不是解脫的真因,執取以為真因,成為「戒禁取」。由於這四種取,引發身、語、意三業,就構成未來身心的苦因。)

 

 

 

【課文】:(18304~18305)

 有者,謂昔行於識,熏業氣習,次由愛取之所潤發,引生後有有大勢力,是於因上,假立果名。

 

  有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十支,是「有」支。

 

 

  謂昔行於識,熏業氣習,次由愛取之所潤發,引生後有有大勢力,是於因上,假立果名。

【消文】:為什麼會有下一期的生命呢?這個「有」支,是以「無明」為種子,「行」為播種,將種子種植「識」田當中,再以「愛」「取」的糞土潤發,才引生後有的這股「有」的勢力來,所以「有」支,實際上是在「因位識」上,不斷的熏習業力的習氣,再加上愛取的滋潤,才生後有的「果位識」,在這「果位識」上,再假立一個「有」的果名。

 

 

 

 

【課文】:(18306~18306)

 生者,謂識於四生最初結生。老死中老者,謂諸蘊成熟轉變餘相,死謂棄捨同分諸蘊。

 

 

  生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十一支,是「生」支。

 

 

  謂識於四生最初結生。

【消文】:「生」,是指神識在卵、胎、濕、化這四生當中,最初結生的狀態。

 

 

老死中老者,謂諸蘊成熟轉變餘相,死謂棄捨同分諸蘊。

【消文】:老死中老者,謂諸蘊成熟轉變餘相,十二緣起的第十二支,是「老死」支。其中「老」,是指諸蘊在成熟之後,逐漸衰變的現象。

 

 

  死謂棄捨同分諸蘊。

【消文】:「死」支,即是指諸蘊分離時的狀態,就稱為死亡。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十二緣起”篇【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