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七
中士道 十二緣起
【二】
北 08 秋070班
陳長城 消文
第183頁7行〜第185頁2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月17日****************************************************
【課文】:(18307~18404)
第二支分略攝者。如集論云:「云何支分略攝,謂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能引支者謂無明行識,所引支者謂名色六處觸受,能生支者謂愛取有,所生支者謂生老死。」若爾引生兩重因果,為顯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耶抑顯兩重耶,若如初者,則已生起果位之識,乃至於受,後生愛等不應道理。若如第二,則後重因果中缺無明行及因位識,前因果中缺愛取有。答無過,謂能引因所引之法,即能生因之所生起,所引已生,即於此立生老死故。若爾何為說兩重因果耶。答為顯引果苦諦,與生果苦諦相各異故。前者於所引位唯有種子,自體未成是未來苦,後者已生苦位現法即苦。又為說明果之受生有二種因,謂能引因及此所引生起之因,故說二重因果。如本地分云:「問,識等至受及生老死,若是雜相,何故說為二種相耶。答,為顯苦相異故,及顯引生二差別故。」又云:「問,諸支中幾苦諦攝,現法為苦,答,二謂生及老死。問,幾苦諦攝當來為苦,答,識乃至受諸種子性。」是故能生之愛與發愛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緣起,發愛之受,乃是餘重緣起果位。
第二支分略攝者。
【消文】:「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中,第二是介紹十二緣起支分大略涵攝的內容。
如集論云:「云何支分略攝,謂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能引支者謂無明行識,所引支者謂名色六處觸受,能生支者謂愛取有,所生支者謂生老死。」\
【消文】:如集論中所說:「十二支分大略涵攝的內容,有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以及所生支四個部分。能引支包括無明、行、識三支,所引支包括名色、六處、觸、受四支;能生支包括愛、取、有三支;所生支包括生、老死二支。」
若爾引生兩重因果,為顯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耶抑顯兩重耶,
【消文】:這個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若是引生兩重因果的話,那是顯示眾生一重受生的因果,還是顯示眾生兩重受生的因果?
若如初者,則已生起果位之識,乃至於受,後生愛等不應道理。
【消文】:若是顯示一重受生的因果,那麼從無明、行二支為因,生起果位的識、名色、六處、觸、受,已經是一重的因果,就不可能再生起愛、取、有、生、老死等支,所以說只顯示一重受生因果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以下所示為三世二重因果的表解。
若如第二,則後重因果中缺無明行及因位識,前因果中缺愛取有。
【消文】:若是顯示兩重受生因果的話,第二重因果當中,就缺少無明、行以及因位識;第一重因果當中,則缺少愛、取、有。這樣是否就能成立了呢?
答無過,謂能引因所引之法,即能生因之所生起,所引已生,即於此立生老死故。
【消文】:回答是,可以,如此建立兩重因果,並沒有任何的過失。因為能引因的無明、行,以及因位識,就等於是能生因的愛、取、有。同樣是因為起惑而造業,而且中陰身的因位識要投生時,也是要靠愛、取的潤發,才能成為果位識的後有,所以實際上第一重的因果當中,已經包含了愛取、有在內,因此並不缺少這三支;而一旦引生了所引的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支,就等於有了下一期的生命,當然就應當包括生、老死在內,由此可知,兩重受生因果的說法,才是合於道理的。
若爾何為說兩重因果耶。答為顯引果苦諦,與生果苦諦相各異故。
【消文】:既然能引、所引支,已經包含能生、所生支,為何還要說兩重因果呢?那是為了要顯示所引果的苦諦,和所生果的苦諦各自不同的緣故。
前者於所引位唯有種子,自體未成是未來苦,後者已生苦位現法即苦。
【消文】:在所引的果位時,只含藏業習所熏的種子,還未起惑造業,所以這時的苦,指的是未來的苦;而在所生的果位時,是由愛取的滋潤,因煩惱造業所生的苦,所以這時的苦是屬於現在的苦。
又為說明果之受生有二種因,謂能引因及此所引生起之因,故說二重因果。
【消文】:另外,為了進一步說明果的受生有兩種因,一個是由能引因而引起的果,一個是由所引果而生起的能生因,而引起的果。由於以上兩種原因,因此立兩重因果。
如本地分云:「問,識等至受及生老死,若是雜相,何故說為二種相耶。答,為顯苦相異故,及顯引生二差別故。」
【消文】:如本地分中說:「問:從識、名色到受的所引支,和生老死的所生支,既然互相夾雜包容,為何還要分為兩種不同的相呢?回答是:為了顯示兩種不同的苦諦,以及說明所引、所生果,分別來自能引、能生兩種不同的受生因,所以才要立兩重因果不同的相。」
又云:「問,諸支中幾苦諦攝,現法為苦,答,二謂生及老死。問,幾苦諦攝當來為苦,答,識乃至受諸種子性。」
【消文】:又說:「問:有那幾支是屬於現法要受的苦諦?回答是:生,以及老死二支。問:又有那幾支是屬於將來要受的苦諦?回答是:識、名色、六處、觸、受五支。因為只含藏業習的種子,還沒有起惑造業的緣故。」
是故能生之愛與發愛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緣起,發愛之受,乃是餘重緣起果位。
【消文】:由此可知,能生支的愛、取、有,與由愛、取的潤發,而取後有的識、名色、六處、觸、受的所引支,這兩者並不是屬於同一重的緣起。愛、取、有,是屬於第二重因果的能生因,從識到受,是屬於第一重因果的所引果,一個是因位,一個是果位。
【課文】:(18404~18502)
四相當知能引所引,一、何為所引,謂果位識乃至其受,共四支半,二、以何而引,謂依無明之行,三、如何而引,謂於因位識中熏業習氣之理,四、所引之義,謂若遇愛等能生,堪能轉成如是諸果。三相當知能生所生,一、以何而生,謂以愛緣取,二、何為所生,謂生老死,三、如何而生,謂由行於識,所熏業習潤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緣起經釋中,以生一支為所生支,老死則為彼等過患。由是由愚業果無明起不善行,於識熏建惡業習氣,令其堪成三惡趣中果時之識乃至於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彼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惡趣之中感生老死。又由愚無我真實義無明,起欲界攝戒等福行,及上界攝奢摩他等諸不動行,於識熏習妙業習氣,令其堪成欲界善趣及上界天果位之識乃至其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其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諸善趣中,生起生等。如是十二有支,復於煩惱業苦三道,悉皆攝盡。如龍猛菩薩云:「初八九煩惱,二及十為業,餘七者是苦。」稻稈經說十二有支攝為四因,謂無明種者,於業田中下識種子,潤以愛水,遂於母胎生名色芽。
四相當知能引所引,
【消文】:關於能引、所引當中,有四種相應當了知。
一、何為所引,謂果位識乃至其受,共四支半,
【消文】:第一種相,是所引的內容,包括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這四支半。(半支是指果位識,另半支因位識,屬於能引的範圍。)
二、以何而引,謂依無明之行,
【消文】:第二種相,是要了知所引支是以什麼為引的?是依無明、行、因位識這二支半而引的,所以這兩支半是能引因。
三、如何而引,謂於因位識中熏業習氣之理,
【消文】:第三種相,應當了知是如何從能引因,引至所引果的。是由於因位識中,含藏了由業力習氣和熏習的種子,這些種子遇緣則發,是主要引發的力量。
四、所引之義,謂若遇愛等能生,堪能轉成如是諸果。
【消文】:第四種相,是要了知這些因位識中習氣的種子,要遇到何種緣,才能引生為果位識?若是遇到愛、取等能生因,由愛水的滋潤,而起了欲取,於是便生了後有,這就是如何從因位識,轉成果位識的原因了。
三相當知能生所生,
【消文】:至於能生、所生當中,有三種相應當了知。
一、以何而生,謂以愛緣取,
【消文】:第一種相,是以什麼為能生因?是以愛緣取為能生因。由於貪愛,所以對於樂受欲著、苦受欲離,因此便生取,後有由此而生。
二、何為所生,謂生老死,
【消文】:第二種相,是以那些為所生的果?以生、老死為所生果。
三、如何而生,謂由行於識,所熏業習潤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
【消文】:第三種相,是如何生的?究竟是如何從能生因,至所生果的?由於無明,才會起惑造業,這些業力的習氣,回熏到第八識成為未來的種子,暫時存放在因位識中,這些種子,一旦遇到外緣,便生起貪愛,再由取而有,才會有生及老死。所以,能生輪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位識中所含藏的業習種子,再加上愛取的潤發,使它造成一股強大勢力的緣故。
緣起經釋中,以生一支為所生支,老死則為彼等過患。
【消文】:緣起經釋當中,單獨把「生」這一支,作為「所生支」;「老死」,則歸屬於「生」以後的過患。「老」是生以後,經過成熟而衰敗,這整個轉變的過程,稱為「老」;「死」,則是生成四大、五蘊後,最後四大、五蘊的分離、消散,稱為「死」。所以「老死」,是生以後才有的變化過程,因此屬於「生」的過患。
由是由愚業果無明起不善行,於識熏建惡業習氣,令其堪成三惡趣中果時之識乃至於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彼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惡趣之中感生老死。
【消文】:由此可知,是因為對業果的道理不了解,才會由無明而起不善行,在第八識中熏習建立這些惡業習氣的種子,以便作為將來投生惡趣的因,從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些所引的苦果,都是從含藏惡業習氣種子的因位識來的。再加上愛、取不斷的潤發,使這些惡業的習氣逐漸加強,來生一定墮惡趣中,感得生、老死。
又由愚無我真實義無明,起欲界攝戒等福行,及上界攝奢摩他等諸不動行,於識熏習妙業習氣,令其堪成欲界善趣及上界天果位之識乃至其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其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諸善趣中,生起生等。
【消文】:又由於對無我的真實義理不了解,所以才會因為無明而起了欲界的善行(如持戒等),以及色、無色界所涵攝的四禪、八定等不動行。這些善業、不動業的習氣,熏習到第八識,成為將來投生欲界、色界、無色界等善趣的種子,才能從因位識,轉成果位識,名色、六處、觸以及受。加上愛、取的數數潤發,使這些善業習氣的力量漸漸增強,因此來生一定在善趣中受生,感得生等。
如是十二有支,復於煩惱業苦三道,悉皆攝盡。如龍猛菩薩云:「初八九煩惱,二及十為業,餘七者是苦。」
【消文】:另外,這十二緣起支,包含了煩惱、業、苦三道。如龍猛菩薩所說:「無明、愛、取三支,是屬於煩惱;行,有二支,是屬於業;其餘七支則屬於苦。」
稻稈經說十二有支攝為四因,謂無明種者,於業田中下識種子,潤以愛水,遂於母胎生名色芽。
【消文】:稻稈經中說,十二緣起支,涵攝了四個因,「無明」好比種子,「行」就如播種,將種子種在業「識」田中,加上「愛」水的滋潤,就於母胎中生出「名色」的苗芽來。
“十二緣起”篇【三】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