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一 

 

 

道前基礎    親近善士          054(寫字.gif

 

                         【三】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02911行〜第0318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1年22**************************************************** 

【課文】(02911~02912)

 如是應知,曾受法恩,特於圓滿教授,導心知識,如何依止。其裡分二:一、意樂親近軌理,二、加行親近軌理。 初中分三:一、總示親近意樂,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三、隨念深恩應起尊重。 今初

 【消文】: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親近依止,以圓滿教授引導我們,使我們蒙受法恩的善知識呢?其中的內容,分親近時的意樂心,和親近時的加行兩方面介紹。

一、意樂親近軌理:親近時的意樂,也就是對於親近知識應有的認識。

二、加行親近軌理:親近時的加行,也就是對於親近知識應該怎麼行持。

第一部分(指意樂親近軌理)又分三部分。

一、總示親近意樂:總說親近意樂。

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特別強調修信是親近知識的根本。

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憶持知識深恩而生起敬重心。

   首先是總示親近意樂。就是以何種心來親近善知識。

 

【課文】(02913~03004)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即彼九心攝之為四。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謂如孝子自於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亦云﹕「彼於一切應捨自意,隨善知識意樂而轉。」此亦是說,於具德前乃可施行,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即彼九心攝之為四

【消文】:華嚴經中說,以九種心來親近承事善知識,是能含攝一切親近的扼要。這九種心又可歸納為四類,分述於下:

 

 

  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謂如孝子自於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

【消文】:第一是孝子心。就是捨棄自己的好惡心,不能隨自己的意願,高興做什麼就做什麼,或隨自己的興之所至,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為眾生的心,總是隨著煩惱習氣在轉,身心是完全不能作主的,所以隨自自在的結果,只是造下更多的惡業。而善知識是教導我們,如何正確地斷惡修善,對治煩惱,所以應該順從善知識的要求而行,就像孝子侍奉父母時的態度一樣,隨時觀察父母親的喜怒容顏,一定順從父母親的心意而行,不敢有所違逆。我們親近善知識時的態度也是如此,隨時觀察善知識的容顏,依照他的教導而行,絕對不隨自己的自在好惡而轉。

 

 

  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亦云:「彼於一切應捨自意,隨善知識意樂而轉。」此亦是說,於具德前乃可施行,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

【消文】: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也說:「在任何情況之下,都應該捨棄自己的自在,隨順善知識的心意而行。」這也是說,在具足德相的善知識面前,應當這樣來做,在其他人的跟前,就不能隨便以孝子心來親近承事了。

 

【課文】(03005~03006)

 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如金剛心。謂諸魔羅及惡友等,不能破離。即前經云﹕「應當遠離,親睦無常,情面無常。」

 

  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如金剛心。

【消文】:第二是金剛心。就是我們親近善知識的心,要如金剛一般的堅固,任誰都不能動搖。

 

 

  謂諸魔羅及惡友等,不能破離。即前經云:「應當遠離,親睦無常,情面無常。」

【消文】:即使是魔羅(魔王波旬)或者是惡友等外緣,也都不能摧破分離我們對善知識的心,遇到有人毀謗上師時,也絕不動搖對上師的信心。就像前經中所說的:「我們親近善知識時,應當修堅固不動搖的金剛心,而遠離如世間冷暖般的變化無常。」

 

【課文】(03007~03008)

 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如大地心。謂負一切擔,悉無懈怠。如博朶瓦教示慬哦瓦諸徒眾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薩,我之知識,如教奉行,實屬大福,今後莫覺如擔,當為莊嚴。」

 

  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如大地心。謂負一切擔,悉無懈怠。

【消文】:第三是大地心。就是要如大地般的能負載萬物。我們親近善知識時的心,也要像大地一樣,能負荷上師給予的一切事擔,從不懈怠。

 

 

  如博朶瓦教示慬哦瓦諸徒眾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薩,我之知識,如教奉行,實屬大福,今後莫覺如擔,當為莊嚴。」

【消文】:應該如博朶瓦教導開示慬哦瓦這些徒眾時所說的:「你們今天能夠遇到這樣好的善知識、大菩薩,實在是很大的福氣,所以應該依止善知識所教導的來修行,不要覺得是個很沈重的負擔,應當把它看作是能莊嚴自身,一件很榮耀的事情。」

 

【課文】(03009~03108)

 荷負擔已應如何行,其中分六。如輪圍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惱,悉不能動。慬哦住於汝巴時,公巴德熾因太寒故,身體衰退,向依怙童稱議其行住。如彼告云﹕「臥具安樂,雖曾多次住尊勝宮,然能親近大乘知識,聽聞正法者,唯今始獲,應堅穩住。」如世間僕使心者,謂雖受行一切穢業,意無慚疑,而正行辦。昔後藏中,一切譯師智者集會之處,有一泥灘,敦巴盡脫衣服掃除泥穢,不知從何取來乾潔白土覆之,於依怙前作一供壇。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類似汝者。」如除穢人心者,盡斷一切慢及過慢,較於尊重應自低劣。如善知識敦巴云﹕「我慢高坵,不出德水。」慬哦亦云﹕「應當觀視春初之時,為山峯頂諸高起處,青色徧生,抑於溝坑諸低下處,而先發起。」如乘心者,謂於尊重事,雖諸重擔極難行者,亦勇受持。如犬心者,謂尊重毀駡,於師無忿。如朵壠巴對於善知識畫師,每來謁見便降呵責,畫師弟子(口娘)摩瓦云﹕「此阿闍黎於我師徒,特為瞋恚。」畫師告云﹕「汝尚聽為是呵責耶,我每受師如此賜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八千頌云:「若說法師於求法者現似毀咨,而不思念。然汝於師不應退捨,復應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厭,隨逐師行。」如船心者,謂於尊重事任載幾許,若往若來,悉無厭患。

 

  荷負擔已應如何行,其中分六。

【消文】:第四是,一旦負荷了善知識所給予的一切事擔後,應該如何來行,其中分六:

 

 

  如輪圍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惱,悉不能動。

【消文】:第一,要如輪圍山拱衛著須彌山一般,不論遇到任何的強風吹襲,依然環拱著須彌山,沒有絲毫的動搖。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如輪圍山心一樣的,不管碰到冷、熱、飢、寒、病、苦一切苦惱,都能不為所動。

 

 

  慬哦住於汝巴時,公巴德熾因太寒故,身體衰退,向依怙童稱議其行住。如彼告云:「臥具安樂,雖曾多次住尊勝宮,然能親近大乘知識,聽聞正法者,唯今始獲,應堅穩住。」

【消文】:慬哦住在汝巴的時候,公巴德熾因為天氣太寒冷,身體一天天的衰弱,於是就和依怙童共同商量去留的問題。依怙童告訴他說:「若是要說講究臥具等安樂,則曾經有過多次住華麗宮殿的經驗,可是說到能親近大乘的善知識,聽聞正法的話,則是到現在才有這個機會,所以無論如何,都應該堅持下去。」

 

 

  如世間僕使心者,謂雖受行一切穢業,意無慚疑,而正行辦。

【消文】:第二,要如世間的僕人、侍從一般,雖然做的是一些低下的工作,但內心卻不會覺得羞慚,認為見不得人,或者是產生種種疑慮,老是懷疑別人看自己的眼光。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世間的僕使心一樣,雖然為善知識做的是一些低下的事情,心中沒有任何的羞慚或疑慮,總是認真的去辦。

 

 

  昔後藏中,一切譯師智者集會之處,有一泥灘,敦巴盡脫衣服掃除泥穢,不知從何取來乾潔白土覆之,於依怙前做一供壇。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類似汝者。」

【消文】:阿底峽尊者在後藏時,有一次在許多譯師和智者集會的地方,地上正好有一灘泥,敦巴尊者怕這個泥污,會把上師的身體弄髒,於是就把衣服脫下,去掃除那灘泥穢,又不知從那裡取來乾淨的白土覆蓋上去,接著在阿底峽面前做了一個供養上師的壇城。阿底峽見了就笑著說:「好呀!印度也有像你這樣具有世間僕使心的弟子。」

 

 

  如除穢人心者,盡斷一切慢及過慢,較於尊重應自低劣。

【消文】:第三,要如除糞人一般的處於低位。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除穢人心一樣的,盡斷一切的貢高我慢、增上慢,在上師的面前,應該自處低劣。

 

 

  如善知識敦巴云:「我慢高坵,不出德水。」

【消文】:如同善知識敦巴所說的:「我慢心就好比高的山丘,是生不出任何功德水的。」

 

 

  慬哦亦云:「應當觀視春初之時,為山峯頂諸高起處,青色徧生,抑於溝坑諸低下處,而先發起。」

【消文】:也如慬哦所說:「我們應當觀察初春之時,青草是從山頂的最高處,還是從溝坑的低窪處先冒出來的。」

 

 

  如乘心者,謂於尊重事,雖諸重擔極難行者,亦勇受持。

第四,要如車乘一般,能負載沈重的重量。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乘心一樣,善知識所給予的重擔,就是再難行,也要勇於受持。

 

 

  如犬心者,謂尊重毀罵,於師無忿。

【消文】:第五,要如家犬一般,主人不論如何的打罵,也不會跑開。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犬心一樣,對於善知識的訶責怒罵,不心生忿恚,自始至終都不捨離善知識。

 

 

  如朵壠巴對於善知識畫師,每來謁見便降訶責,畫師弟子(口娘)摩瓦云:「此阿闍黎於我師徒,特為瞋恚。」畫師告云:「汝尚聽為是呵責耶,我每受師如此賜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

【消文】:朵壠巴對於這位善知識畫師的態度,每次畫師來拜見他時,都加以呵責。畫師的弟子(口娘)摩瓦說:「這位上師好像對我們師徒兩人,特別的瞋恚、討厭。」畫師告訴他說:「你聽起來好像是在呵責,而對我來說,我每受一次上師的教導,就如同得到一次本尊的加持。」

 

 

  八千頌云:「若說法師於求法者現似毀咨,而不思念。然汝於師不應退捨,復應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厭,隨逐師行。」

【消文】:八千頌中說:「若是法師對於來求法的人,現出瞋恚、忿怒或責罵時,不要放在心上。對於上師不應生起退捨的心,應該更加的為希求正法而怒力,依然敬重善知識,永遠不生厭離的心,隨逐上師的步履而行。」

 

 

  如船心者,謂於尊重事任載幾許,若往若來,悉無厭患。

【消文】:第六,要如擺渡的船一樣,不論來來回回多少趟,也不會厭煩。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船心一樣,不管上師負載多少重擔,就是經過無數次的往返,也永不厭患。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親近善士”篇【四】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一 

 

 

道前基礎    親近善士          054(寫字.gif

 

                         【二】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0247行〜第02910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1年21****************************************************

【課文】(02407~02408)

 由是親近知識之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識之相,二、能依學者之相,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四、依止勝利,五、未依過患,六、攝彼等義。今初

【消文】:「親近善知識是修道的根本」中,分「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兩部分。「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的內容,共分為六項,首先是所依善知識之相,就是先辨別善知識應該具備的德相。

一、所依善知識之相:第一、所要依止的善知識必須具備的條件。

二、能依學者之相:第二、想要依止善知識的修行者,必須具備的條件。

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第三、他(指想要依止善知識的修行者)應該怎麼樣依止善知識。

四、依止勝利:第四、若能依止善知識,會有什麼樣的殊勝利益。

五、未依過患:第五、未能依止善知識,會有什麼樣的錯誤與災患。

六、攝彼等義:第六、把以上各項做個總結。

現在開始宣講第一項,也接是接下來宣講所依善知識之相。

 

【課文】(02409~02501)

 總諸至言及解釋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雖說多種,然於此中所說知識,是於三士所有道中,能漸引導,次能導入大乘佛道。如經莊嚴論云﹕「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是說學人,須依成就十法知識。此復說為自未調伏,而調伏他,無有是處。故其尊重能調他者,須先調伏自類相續。若爾須一何等調伏,謂若隨宜略事修行,於相續中有假證德名,全無所益。故須一種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寶學,是故論說調伏等三。

 

  總諸至言及解釋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雖說多種,然於此中所說知識,是於三士所有道中,能漸引導,次能導入大乘佛道

【消文】:所有經論當中,談到善知識的德相,雖然由於各乘的不同,而有多種類別。但是本論所說的善知識,是指在三士所有的菩提道中,能漸次地引導,從下士、中士、進入上士,直至大乘佛地的善知識。

 

 

  如經莊嚴論云:「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是說學人,須依成就十法知識。

【消文】:經莊嚴論中說:「善知識必須具備調伏(戒)、寂靜(定)、近寂靜(慧)、德增上(功德等勝過自己)、具精勤(精進利他)、教富饒(教理通達)、善達實性(有修證)、具巧說(善說法)、悲憫(為慈悲而說法)、遠離厭患(能數數宣說而無疲倦)這十種德相。」若是具足這十種德相,就是我們學人應該依止的善知識。

 

 

  此復說為自未調伏,而調伏他,無有是處。故其尊重能調他者,須先調伏自類相續。

【消文】:為什麼一位善知識,必須具備這些德相呢?因為若是連自己的煩惱都未能調伏的話,是不可能調伏眾生的。所以,善知識要調伏眾生之前,必須先調伏自己身心的煩惱。

 

 

  若爾須一何等調伏,謂若隨宜略事修行,於相續中有假證德名,全無所益

【消文】:要如何調伏自己身心的煩惱呢?如果只是略略的修行,於身心上只證得部分的功德,並不能真正的饒益眾生。

 

 

  故須一種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寶學,是故論說調伏等三。

【消文】:所以必須合於佛法所說自我調伏內容,才是圓滿成就的德相。那就是依戒、定、慧三學,來調伏自身的煩惱。因此本論中所說的自調伏相,就是指戒、定、慧三種寶學。

 

【課文】(02502~02509)

 其中調伏者,謂尸羅學。別解脫云﹕「心馬常馳奔,恆勵終難制,百利針順銜,即此別解脫。」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調所化銜。」如調馬師,以上利銜調(忄龍)悷馬,根如悷馬隨邪境轉,若其逐趣非應行時,應制伏之。學習尸羅,調伏心馬,以多勵力制令趣向,所應作品。寂靜者,如是於其妙行惡行,所有進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發起內寂靜住,所有定學。近寂靜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觀擇真義發起慧學。如是唯具調伏相續,三學證德,猶非完足,尚須成就聖教功德。言教富者,謂於三藏等,成就多聞。善知識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謂是須一,若講說時,能令發生無量知解,若行持時,於後聖教,能成何益,當時能有何種義利。」

 

  其中調伏者,謂尸羅學

【消文】:在依三學的次第,來調伏身心的煩惱當中,首先介紹的是戒學。就是勵力的遮止惡行,使身、口、意三門,儘量不與戒律相違背。

 

 

  別解脫云:「心馬常馳奔,恆勵終難制,百利針順銜,即此別解脫。」

【消文】:別解脫中說:「我們的心,如野馬般的經常在奔馳當中,就是長時間之內,用盡了各種的方法,也難將它制服。最後只有用非常銳利、具有百針的銜將它套住,才調伏了馬。這個馬嘴巴銜的,就是比喻別解脫戒,只有戒律,才能調伏心馬。」

 

 

  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調所化銜。」如調馬師,以上利銜調(忄龍)悷馬,根如悷馬隨邪境轉,若其逐趣非應行時,應制伏之

【消文】:又如分辨教中所說:「我們的心,如野馬般的奔馳,是因為沒有被戒律的銜所調伏的緣故。」要調伏我們的心馬,必須要像善於調伏馬的調馬師,用最堅利的銜,來調伏剛強難調的馬。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就如同剛強難調的馬,總是隨著色、聲、香、味、觸五境來轉,因此才會使心散亂,生起貪、瞋、痴等煩惱,而造了種種的惡業。若是想要不造下惡業,只能在心隨著不該趣向的邪境轉時,趕緊制伏它。

 

 

  學習尸羅,調伏心馬,以多勵力制令趨向,所應作品

【消文】:但是,用什麼方法來制伏它呢?就是學習戒律。用戒律調伏心馬,多多努力使它能漸漸趨向戒律的內容。

 

 

  寂靜者,如是於其妙行惡行,所有進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發起內寂靜住,所有定學

【消文】:調伏煩惱,第二是依止定學。在心漸漸能被制伏後,就能停止一切的惡行,行一切的妙行,這都是由於依止正念、正知的緣故,才使心不起散亂,而安住在善所緣當中,如此以定調心,便能成就定學。

 

 

  近寂靜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觀擇真義發起慧學

【消文】:調伏煩惱,第三是依止慧學。由於心能得定,便逐漸變得清明,在觀察思擇無我的真諦時,容易明了通達,於是生出智慧,而成就慧學。

 

 

  如是唯具調伏相續,三學證德,猶非完足,尚須成就聖教功德

【消文】:如此成就了調伏身心煩惱的三學證德,對於一位具相的善知識來說,還是不夠的,必須再通達無量佛法的經義

 

 

  言教富者,謂於三藏等,成就多聞

【消文】:就是還須教富饒這個條件。對於整個佛法的經、律、論三藏,由於融會貫通後,而成就多聞。

 

 

  善知識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謂是須一,若講說時,能令發生無量知解,若行持時,於後聖教,能成何益,當時能有何種義利。」

【消文】:善知識敦巴說:「所謂大乘的善知識,在講說佛法時,一定是能有開有合,不論涉及到那一個部分,都能貫通佛法的經義,使聽聞的人產生無量的知解。等到修的時候,也能了知一切法的差別相。譬如每一個法,對於後世的佛法會產生什麼樣的利益?當下對於所度化的眾生,又能得到什麼樣的義利?」

 

 

【課文】(02510~02511)

 達實性者,是殊勝慧學,是謂通達法無我性,或以現證真實為正。此若無者,說由教理通達亦成。

 

  達實性者

【消文】:除了教授富饒之外,還須通達實性,前者指的是教理方面,後者則是指修證方面。

 

 

  是殊勝慧學,是謂通達法無我性,或以現證真實為正

【消文】:通達實性,屬於殊勝的慧學。此慧是經由修習而證得的修所成慧,不同於由聞、思而得的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它是由於通達法無我性,或是現證實相所產生的智慧。

 

 

  此若無者,說由教理通達亦成

【消文】:若是不能由現量證得諸法的實相,而是透過多聞、思惟後,通達法無我的道理,也可以算是符合達實性這個條件。

 

【課文】(02512~02606)

 如是雖能具足教證,若較學者或劣或等,猶非圓足,故須一種德增上者。親友集中作如是說:「諸人依劣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勝者獲尊勝,故應親近勝自者。所有具最勝,戒近靜慧尊,若親近是師,較尊勝尤勝。」如樸窮瓦云﹕「聞諸善士史傳之時,我是向上仰望於彼。」又如塔乙云﹕「我於惹珍諸耆宿所,而作目標。」是須一種目向上望增上德者。如是六法,是自所應獲得之德,諸所餘者是攝他德。此亦如云﹕「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若除為他說無謬道攝受而外,無有以水洗罪等事。其中四法,善巧說者,謂於如何引導次第而得善巧,能將法義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如是雖能具足教證,若較學者或劣或等,猶非圓足,故須一種德增上者

【消文】:如此具有多聞和實證的善知識,如果比學習的人程度還差,或者只是相等,也不足為善知識,所以還須加上另一個條件,就是德增上。

 

 

  親友集中作如是說:「諸人依劣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勝者獲尊勝,故應親近勝自者。所有具最勝,戒近靜慧尊,若親近是師,較尊勝尤勝。」

【消文】:親友集中這樣說:「學人如果依止比自己差的老師,修行反而會退步,就是和自己相等的也不能進步,只有比自己更超勝的才能真正獲益,所以應該親近勝過自己的善知識。若是能親近具有以上所說戒、定、慧、教、證這五個條件的善知識,就是比勝過自己的善知識,還要更殊勝了。」

 

 

  如樸窮瓦云:「聞諸善士史傳之時,我是向上仰望於彼。」

【消文】:樸窮瓦說:「聽聞大師們的傳記時,我很自然的便生起仰望崇敬的心。」

 

 

  又如塔乙云:「我於惹珍諸耆宿所,而作目標」是須一種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消文】:又如塔乙說:「每當我遙望惹珍寺時,我都把惹珍寺的善知識們,作為我修行學習的目標。」這就是以一種目光向上的神情,來比喻仰望德增上的善知識。

 

 

  如是六法,是自所應獲得之德,諸所餘者是攝他德

以上六種,是善知識本身應該具足的德相,另外還有四種,是在攝受眾生時,所需要具備的條件。

 

 

  此亦如云:「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

【消文】:這亦如中所說:「諸佛在度化眾生的時候,不是以水來洗淨他的罪業,也不是用手摩頂來除去眾生的痛苦,更不是把自己所證得的證量,直接轉移到他的身上,而是為眾生說法令其解脫。」

 

 

  若除為他說無謬道攝受而外,無有以水洗罪等事

【消文】:所以,佛除了為眾生開示正法以外,沒有用水洗罪、手除苦等方式來攝受眾生。

 

 

  其中四法,善巧說者,謂於如何引導次第而得善巧,能將法義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消文】:那佛菩薩是用何種方式來攝受眾生呢?第一是說法善巧。就是能隨眾生的根器,為他開示法義,使這些引導修行的次第內容,很善巧的進入他的心中。

 

【課文】(02607~02608)

 悲愍者,謂宣說法等起清淨,不顧利養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說,是須猶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說幾許法,我未曾受讚一善哉,以無眾生非苦惱故。」

 

  悲愍者,為宣說法等起清淨,不顧利養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說

【消文】:第二是具有悲憫的心。就是說法時,意念是清淨的,完全不顧著名聞、利養、恭敬等事,純粹是由於慈悲眾生而說法。

 

 

  是須猶如博朶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說幾許法,我未曾受讚一善哉,以無眾生非苦惱故。」

【消文】:這種情況,就像博朶瓦告訴慬哦瓦說的:「黎摩子,不管我說了多少法,都不是為了求恭敬、讚歎,因為我從來沒有一次覺得自己說得好,只是看到眾生都在苦惱中,希望能夠幫助他們離苦得樂而已。」

 

【課文】(02609~02707)

 具精勤者,謂於利他勇悍剛決。遠離厭患者,數數宣說而無疲倦,謂能堪忍宣說苦勞。博朶瓦云﹕「三學,及通達實性,並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闍黎嚮尊滾,既無多聞復不耐勞,雖酬謝語亦不善說,具前五德故,誰居其前悉能獲益。嚀敦,全無善說,雖說施願,唯作是念今此大眾皆未解此,餘無所知,然有前五,故誰近能益。」如是若於諸所學處,不樂修行,唯讚學處所有美譽,或其功德以謀自活者,則不堪任為善知識。宛如有人讚美栴檀,謀自活命。有諸欲求妙栴檀者,而問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實無,此全無義唯虛言故。三摩地王經云﹕「末世諸苾芻,多是無律儀,希欲求多聞,唯讚美尸羅,然不求尸羅。」於定慧解脫三種,亦如是說。次云﹕「如一類士夫,稱揚栴檀德,謂栴檀如此,香相極可愛。次有諸餘人,問如所稱讚栴檀少有耶,諸士夫此問,答彼士夫云,我是稱讚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諸不勤瑜伽,以讚戒活命,彼等無尸羅。」所餘三種亦如是說故。如是修行解脫之尊重,乃是究竟欲樂之根本,故諸欲求依尊重者,應當了知,彼諸德相,勵力尋求。具其相者,諸欲為作學人依者,亦應知此,勵力具足如是德相。

 

  具精勤者,謂於利他勇悍剛決

【消文】:第三是具精勤。就是對於利他,具有勇猛精進的心。

 

 

  遠離厭患者,數數宣說而無疲倦,謂能堪忍宣說苦勞

【消文】:第四是遠離厭患。就是說法時,不論是詳說、中說、略說,都能數數宣說而不疲倦,不起厭患的心,能忍宣說時的勞苦。

 

 

  博朶瓦云:「三學,及通達實性,並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闍黎嚮尊滾,既無多聞復不耐勞,雖酬謝語亦不善說,具前五德故,誰居其前悉能獲益。嚀敦,全無善說,雖說施願,唯做是念今此大眾皆未解此,餘無所知,然有前五,故誰近能益。」

【消文】:博朶瓦說:「在善知識所具備的十種德相當中,以戒、定、慧三學;通達實性和悲愍心這五種為最重要。我的上師嚮尊滾,既不多聞,也不耐宣說的勞苦,就是連應酬話也不會說,但是因為他具有這五種德相,所以只要在上師面前受教的弟子,都能真正的獲益。嚀敦上師,說法並不善巧,就是解說布施、迴向、發願等內容,大眾也無法了解,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然而也是因為他具有這五種德相,因此誰要是親近他,誰就能獲益。」

 

 

  如是若於諸所學處,不樂修行,唯讚學處所有美譽,或其功德以謀自活者,則不堪任為善知識。

【消文】:由此可見,這五種德相,是善知識必備的條件。戒、定、慧三學,說明已能調伏自身的煩惱,說法時,必定能深入人心,幫助眾生調伏煩惱。通達實性,表示修行已有證量,雖不善說法,或無多聞,也能使弟子轉變身心,得到真實的受用。悲愍心,是說為悲憫眾生而說法,沒有求名利恭敬等雜染心。因此,若是對於戒定慧三學,不愛樂修行,只是讚歎三學的殊勝功德,並不能調伏自身的煩惱;說法時,僅能宣說文詞義理,並沒有實證的功夫;說法動機,又以博取名利恭敬為目的,這樣不具備五種德相的說法者,就不能算是善知識了。

 

 

  宛如有人讚美栴檀,謀自活命。有諸欲求妙栴檀者,而問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實無,此全無義唯虛言故

【消文】:只能讚歎三學的功德以求名聞利養,就好比有人以讚歎牛頭栴檀來謀求活命(牛頭栴檀,是檀香中的極品,可摧毀一切毒),等到真正想要檀香的人來問他:你有栴檀嗎?他卻回答說:沒有。如此讚歎三學的殊勝功德,自身卻不具備這些功德,是毫無意義,只是說說空話,騙取財物而已。

 

 

  三摩地王經云:「末世諸苾芻,多是無律儀,希求欲多聞,唯讚美尸羅,然不求尸羅。」於定慧解脫三種,亦如是說

【消文】:三摩地王經中說:「末法時代的比丘,大多不守戒律,只一心想求多聞,完全不實際修行,所以只能讚美戒律,而不能清淨持戒。」對於修禪定、得智慧、求解脫這三種內容,也是相同的情況。

 

 

  次云:「如一類士夫,稱揚栴檀德,謂栴檀如此,香相極可愛。次有諸餘人,問如所稱讚栴檀少有耶,諸士夫此問,答彼士夫云,我是稱讚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諸不勤瑜伽,以讚戒活命,彼等無尸羅。」所餘三種亦如是說故。

【消文】:又說:「就像有一種人,專門稱揚栴檀的上妙殊勝,說這栴檀是多麼的難得可貴,多麼的具有奇效,香味又是如何的絕妙。等到有人問說,你所稱讚的栴檀,能不能拿一點點讓我瞧瞧?他就只能回答說,我是稱讚栴檀以哄騙財物,並不是真的有香。現在末法時代的修行人就是如此,大多不精勤修行戒律,只是以讚歎戒的功德來求取名聞利養,這些人是毫無戒律可言的。」其他的定、慧、解脫三種內容,也是相同的情況。

 

 

  如是修行解脫之尊重,乃是究竟欲樂之根本,故諸欲求依尊重者,應當了知,彼諸德相,勵力尋求。具其相者,諸欲為作學人依者,亦應知此,勵力具足如是德相

【消文】:對於想求解脫的修行人,善知識是幫助我們達到究竟安樂(成佛)的根本。所以要依止善知識的學人,應當了知善知識應該具備的德相,再依這些德相,盡力的去尋求。對於那些準備作為學人依止的善知識而言,也應該了解這些內容,才能勵力的讓自己具足這些德相,成為真正具德的善知識。

 

【課文】(02708~02801)

 由時運故,具全德者實屬難得。若未獲得如是師時,將如何耶。妙臂請問經云:「如其僅有一輪車,具馬於道亦不行,如是若無修行伴,有情不能獲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潔淨姓尊趣注法,大辯勇悍根調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餓渴及苦惱,不供婆羅門餘天,精悍工巧知報恩,敬信三寶是良伴。諸能完其如是德,於諍世中極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應依如是咒師伴。」此說所說圓滿伴相,八分之一為下邊際。鐸巴所集博朶瓦語錄中,述大依怙說尊重相,亦復同此。故於所說完具圓滿諸德相中,隨其所應配其難易,具八分者,為下邊際。

 

  由時運故,具全德者實屬難得。若未獲得如是師時,將如何耶。

【消文】:由於接近末法時代的緣故,具備所有德相的善知識愈來愈難遇到,若是不能獲得具相的善知識時,應該怎麼辦?

 

 

  妙臂請問經云:「如其僅有一輪車,具馬於道亦不行,如是若無修行伴,有情不能獲成就

【消文】:妙臂請問經中說:「如果一輛車只有一個輪子,就是有馬,也無法行走。同樣的道理,修行若是沒有引導我們的善知識,也是不可能獲得成就的。

 

 

  若有具慧形貌正,潔淨性尊趣注法,大辯勇悍根調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餓渴及苦惱,不供波羅門餘天,精悍工巧知報恩,敬信三寶是良伴

【消文】:如果是具足智慧、形貌端正;屬決定性的大乘種性;辯才無礙、利他勇悍、諸根調伏;說愛語、能布施、有悲愍心;能耐餓渴等身心的苦惱;不供奉波羅門等外道諸神;精進工巧等明、知恩圖報;敬信三寶這八種德相,就能算是好的老師了。

 

 

  諸能完其如是德,於諍世中極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應依如是咒師伴。」此說所說圓滿伴相,八分之一為下邊際

【消文】:能完全具備這些德相的老師,在這個紛擾的時代中,也是非常的稀少,所以若是只具足一半,或者能全部具足的,都是我們能夠依止的老師。」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以圓滿具相的善知識來說,這八種德相已經是最低的標準了。

 

 

  鐸巴所集博朶瓦語錄中,述大依怙說尊重相,亦復同此。故於所說完具圓滿諸德相中,隨其所應配其難易,具八分者,為下邊際

【消文】:鐸巴所收集博朶瓦的語錄中,敘述了阿底峽尊者所說的善知識德相,內容也和這裡所說的相同。所以說到一位善知識,應該圓滿具足的德相當中,依它的難易程度來區分,能具備這八種德相的,已經屬於最下等的標準了。

 

【課文】(02802~02806)

 第二能依學者。四百論曰﹕「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釋論解云﹕「說具三法堪為聞器。若具其三,則於法師所有眾德,見為功德不見過失。猶非止此,即於德眾所有功德,亦即於彼補特伽羅,見為功德非見過失。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說法知識雖極徧淨,然由聞者過增上故,執為有過。於說者過,反執為德。」是故縱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識,然於其師亦難了知。若知彼已能親近者,必須自具是諸德相。

 

 

  第二能依學者

【消文】:「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其第二項是說明能依學者之相。在了解善知識所應具備的德相之後,能依的學人,是否也應具足一些德相?

 

 

  四百論曰:「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

【消文】:四百論中說:「心能正直,不分宗派;有分辨正邪法的智慧力;又對佛法具有廣大的希求心,這樣就是聞法的根器。如此具足根器的聞法者,他不會把說法者的功德執為過失,也不會受他人錯誤見解的影響而轉變。」

 

 

  釋論解云:「說具三法堪為聞器。若具其三,則於法師所有眾德,見為功德不見過失。猶非止此,即於德眾所有功德,亦即於彼補特伽羅,見為功德非見過失

【消文】:釋論中也作這樣的解說:「如果具備這三個條件,就是聞法的根器。因為具有正住、具慧、希求這三種德相,對於法師所有的功德,就能只見功德不見過失。而且還不止如此,對於聞法者所有的功德,也能只見功德不見過失。

 

 

  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說法知識雖極徧淨,然由聞者過增上故,執為有過。於說者過,反執為德。」

【消文】:若是不具備聞法的德相,縱使說法師非常清淨圓滿,也會因為聞法者有黨派的分別心,或者沒有分辨的智慧,而把說法者的功德執為過失。對於那些有過失的說法者反而執為有功德。」

 

 

  是故縱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識,然於其師亦難了知。若知彼已能親近者,必須自具是諸德相

【消文】:因此,具足聞法的德相非常重要。否則縱使獲得一位圓滿具足德相的善知識,也會因為沒有觀察的能力,而難以辨認了知。所以,一旦能確知他是能親近依止的善知識,就必須使自己具足這些能依學者的德相。

 

【課文】(02807~02809)

 其中正住者,謂不墮黨類,若墮黨執,由彼蔽覆不見功德,故不能得善說妙義。如中觀心論云﹕「由墮黨惱心,終不證寂靜。」墮黨類者,謂貪著自宗,瞋他法派。應觀自心,捨如是執。菩薩別解脫經云﹕「應捨自欲,敬重安住,親教軌範,所有論宗。」

 

  其中正住者,為不墮黨類,若墮黨執,由彼蔽覆不見功德,故不能得善說妙義

【消文】:能依學者的德相,第一是正住。就是不墮黨類,不會陷入宗派的執著。如果心不能住在正直當中,老是執著自己的宗派最好,而排斥批評其他的話,心因為被貪執所覆蔽,很難看見其他宗派的功德,因此就不能獲得其他宗派的善說妙義,而障礙自己的多聞。

 

 

  如中觀心論云:「由墮黨惱心,終不證寂靜。」墮黨類者,謂貪著自宗,瞋他法派

【消文】:中觀心論中所說:「由於墮黨類會惱亂自心,因此使終不能證入禪定。」墮黨類的人,因為貪著自己的宗派,瞋恚其他的宗派,所以心常被分別執著擾亂,而難證禪定。

 

 

  應觀自心,捨如是執

【消文】:所以,修行人應該先觀察自己的內心,看是不是有這方面的貪執,若是有的話,應該把它棄捨,才不至於障礙自己學習佛法。

 

 

 

  菩薩別解脫經云:「應捨自欲,敬重安住,親教軌範,所有論宗。」

【消文】:應該如菩薩別解脫經中所說的:「先捨棄自己心中的貪執,對於所有的親教師、軌範師,還有所有的宗派,都生起同樣敬重的心。」

 

【課文】(02810~02901)

 若念唯此即完足耶,雖能正住,若無簡擇善說正道,惡說似道,二事慧力,猶非其器。故須具慧解彼二說,則能棄捨無堅實品取諸堅實。若念僅具二德足耶,縱有此二,若如畫中聽聞法者,全無發趣,仍非其器。故須具有廣大希求。釋中更加敬法法師,屬意二相,開說為五。若如是者可攝為四,謂於其法具大希求,聽聞之時善住其意,於法法師起大敬重,棄捨惡說受取善說。此四順緣謂具慧解,棄捨違緣謂正直住。

 

  若念唯此即完足耶,雖能正住,若無簡擇善說正道,惡說似道,二事慧力,猶非其器

【消文】:若有上述第一個條件,是不是就足夠了呢?雖然能夠不墮黨類,沒有宗派的分別心,倘若沒有辦法選擇是說善說的正道,還是惡說的相似道這兩件事情的智慧力,仍然不是個具器的聞者。

 

 

  故須具慧解彼二說,則能棄捨無堅實品取諸堅實

【消文】:所以,能依學者之相的第二個條件是具慧。必須有分辨善說,或者是惡說的智慧力,才能夠棄捨不實在、沒有辦法讓我們真正達到解脫的無堅實品,而獲得真正堅實究竟的正法。

 

 

  若念僅具二德足耶,縱有此二,若如畫中聽聞法者,全無發趣,仍非其器故須具有廣大希求

【消文】:那是不是具備正住、具慧這兩個條件就足夠了呢?縱使有這兩項條件,就好像畫中的人像一樣,就算畫得栩栩如生,但畢竟不是有血有肉的人,只是徒具形象而已,是發生不了任何作用的。所以,如果沒有求法的意樂,以畫中人的心態來聽聞佛法,是不會對佛法產生興趣的,因此也不能算是個具器的聞者。所以,能依學者之相的第三個條件,就是對於聽聞佛法有廣大的希求心。

 

 

  釋中更加敬法法師,屬意二項,開說為五

【消文】:釋中也有再加上恭敬法及法師,聽聞佛法時要一心專注這兩項,而成為五種德相。

 

 

  若如是者可攝為四,謂於其法具大希求,聽聞之時善住其意,於法法師起大敬重,棄捨惡說受取善說。此四順緣謂具慧解,棄捨違緣謂正直住

【消文】:這五種德相,也可以把它歸為四類:第一是對於佛法要有廣大的希求心;第二是聽聞佛法時要一心專注;第三是對說法的法師以及他所說的法起敬重的心;第四是棄捨惡說受取善說。其中第四項所說的「受取善說」,當作「具慧」來解釋。因為具有分辨善說、還是惡說的智慧力,所以是修行的順緣。第四項所說的「棄捨惡說」,當作「正直住」來解釋。由於能棄捨惡說、惡法,所以就能棄捨障礙我們修行的違緣,這就是正直住。

 

【課文】(02902~02904)

 是諸堪為尊重引導所有之法,應當觀察為具不具。若完具者應修歡慰,若不具者須於將來能完因緣勵力修作。故應了知能依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則不覺察,由此退失廣大義利。

 

  是諸堪為尊重引導所有之法,應當觀察為具不具。若完具者應修歡慰,若不具者須於將來能完因緣勵力修作

【消文】:以上所說能依學者之相,是成為一個可受善知識引導的法器,所應該具備的條件,應當觀察自己是不是已經具足了。若是已經具足,是值得歡慰慶幸的,若是還不具足,就必須為將來能具足,努力地修作這些條件。

 

 

  故應了知能依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則不覺察,由此退失廣大義利

【消文】:但是在這之前,也應該先了知能依學者之相的內容,若是不能了知這些德相,就無法覺察自己並不是個具相的聞器,而因此退失了所有聞法的利益。

 

【課文】(02905~02910)

 第三彼應如何依師軌理者。如是若自具足器相,應善觀察尊重具否如前說相。應於具相,受取法益。是復有二傳記不同,謂善知識敦巴與桑樸瓦。桑樸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講說,即從聽聞。自康來時,途中有一鄔波索迦說法而住,亦從聽聞,徒眾聽聞,徒眾白曰﹕「從彼聽聞,退自威儀。」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善知識敦巴者,尊重尠少,數未過五。博朶瓦與公巴仁勒喇嘛共相議論,彼二誰善。謂於未修心,易見師過,起不信時,善知識敦巴軌理善美,應如是行。現見此說,極為諦實,應如是學。

 

  第三彼應如何依師軌理者。

【消文】:「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的第三項是介紹應該如何來親近依止善知識。

 

 

  如是若自具足器相,應善觀察尊重具否如前說相。應於具相,受取法益

【消文】:依照前面所說,若是自身已經具足了能依學者之相,就應該善於觀察善知識,是不是具備前面所說的種種德相,若是具足德相,就應該前去親近依止他,才能受取法益。

 

 

  是復有二傳記不同,謂善知識敦巴與桑樸瓦。桑樸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講說,即從聽聞

【消文】:但是親近依止善知識,是不是有一定的規矩,或是可供遵循的標準呢?譬如說,選擇老師要多還是少?關於這一點,這裡談到兩種不同的傳承,就是以敦巴桑樸瓦兩位善知識作為例子,談論應該擇師多寡的問題。關於桑樸瓦,他所親近的善知識就非常的多,凡是有人講說佛法,他一定前去聽聞。

 

 

  自康來時,途中有一隖波索迦說法而住,亦從聽聞,徒眾白曰:「從彼聽聞,退自威儀」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

【消文】:有一次,從西康來的時候,半途中正好遇上一位在家人在說法,他還是停下來聽,身邊的徒眾當中就有人說:「依你目前的成就,還聽一位普通的在家人在說法,這樣有損自己的威儀吧!」他趕緊回答說:「你千萬別這麼講,我這樣聞法,能同時獲得聞法和隨喜功德這兩種利益。」如果能依前面所說的正住、具慧、希求心、敬法法師、一心專注這五個條件來正聽聞,就能真正得到聞法的利益。

 

 

  善知識敦巴者,尊重尠少,數未過五

【消文】:至於敦巴尊者,他所依止的善知識就很少,數目沒有超過五位。

 

 

  博朶瓦與公巴仁勒喇嘛共相議論,彼二誰善。

【消文】:博朶瓦公巴仁勒喇嘛,兩人互相討論說我們學人,應該遵循那一位善知識的傳承比較好?

 

 

  謂於未修心,易見師過,起不信時,善知識敦巴軌理善美,應如是行。現見此說,極為諦實,應如是學

【消文】:結果答案是,對於那些還沒有生起清淨的信心,容易尋找上師的過失的學人來說,遵照善知識敦巴的傳承比較合適。若是已經能視上師如佛,也具有清淨信心的學人來說,就以桑樸瓦的傳承為合適。這個說法,相當的實在,學人應該按照這樣的內容來修學。在我們還不能具足學人的五種德相之前,先尋找能讓我們生起信心的老師學習,等到能完全具足所有的德相時,再親近更多的善知識,這樣就能減少不當依止善知識的過失。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親近善士”篇【三】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一 

 

 

道前基礎    親近善士          054(寫字.gif

 

                         【一】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02311行〜第0246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1年131****************************************************

【課文】(02311~02312)

 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次第分二: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初中分二: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今初

【消文】:本論第四部分,是如何正以教授,也就是科判表一所示之次開為四門,有造者殊勝、教授殊勝、講聞軌理以及引導次第。

引導學徒的次第內容分二:

第一趣入佛道的根本在於親近善知識,因此引導學徒的次第,第一個要闡述的就是親近善知識的軌理。

第二遵照前面所闡述的軌理親近善知識之後,應該怎麼樣依照善知識所教而修心之次第。

第一部分又分成兩個部分。也就是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為了使(學徒)生起深刻而堅定不移的理解,所以先稍微略作宣講。

第二整個簡單扼要的宣講修行的重要原則。

 

這四部分,是本論最主要的部分,談論所有修行的次第和內容。首先說明親近善知識,是修道的根本。就像我們要學習一門學問、知識或技能,必須先尋找一位能教導我們的老師。學佛修行也是一樣,先要找尋一位善知識作為我們的上師,然後親近他、依止他,所以說,親近善知識,是修習佛道的根本。
  接下來,是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既然親近了善知識,如何依照應有的次第,一步步的學習和修證,這就是第二項的內容,也是本論所有修行的次第和內容。

 

【課文】(02313~02406)

 攝決定心藏云﹕「住性數取趣,應親善知識。」又如鐸巴所集博朶瓦語錄中云:「總攝一切教授首,是不捨離善知識。」能令學者相續之中,下至發起一德,損減一過,一切善樂之本源者,厥為善知識。故於最初,依師軌理,極為緊要。菩薩藏經作如是說:「總之獲得菩薩一切諸行,如是獲得圓滿一切波羅密多,地忍等持,神通總持,辯才回向,願及佛法,皆賴尊重為本。從尊重出,尊重為生及為其處,以尊重生,以尊重長,依於尊重,尊重為因。」博朶瓦亦云﹕「修解脫者,更無緊要過於尊重,即觀現世可看他而作者,若無教者亦且無成,況是無間從惡趣來,欲往從所未經之地,豈能無師。」

  我們知道親近善知識,是修行的第一步。但是,怎麼知道他是不是善知識?我們學習的人,是不是也需要具備一些條件?找到了善知識以後,應該如何來親近依止他?如果能正確的依止,會有什麼殊勝的利益?不能依止善知識,又有什麼樣的過患?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先弄清楚的,所以,下面「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這一段,就是逐步說明所有的內容。

 

  攝決定心藏云:「住性數取趣,應親善知識。」

【消文】:攝決定心藏中說:「只要是想學習佛法的人,都應該親近善知識。」住性,是指決定性種性的眾生,就是一定會想要學佛修行的人。這是由於過去生已經和佛法結過緣,已經種下善根的種子,所以這一世,很自然的就會想學佛修行。有一類,我們稱為不定性,就是不一定會學佛的種性。如果有學佛的因緣,或者是能遇到善知識的引導,就可以趨入佛法,若是沒有,就不會學佛。另外有一類,是邪定性,就是根本不會想學佛的人。這是因為過去沒有和佛法結過緣,也沒有種過善根,所以,這一生想要學習佛法比較困難。

 

 

  又如鐸巴所集博朶瓦語錄中云:「總攝一切教授首,是不捨離善知識。」

【消文】:又如鐸巴所集的博朶瓦語錄中說:「總攝一切教授的根本,就是不捨棄、不遠離善知識。」為什麼呢?

 

 

  能令學者相續之中,下至發起一德,損減一過,一切善樂之本源者,厥為善知識。故於最初,依師軌理,極為緊要

【消文】:因為善知識,是指導修行的人。他可以使學者在身心方面,因正確修善,而生起一分功德,因正確斷惡,而減少一分過失。如此,才能漸漸斷盡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而成佛。所以,從現世的長壽、財物、眷屬等安樂起,一直到成佛的究竟安樂為止,這一切善樂根本的來源,都是依止善知識來的。由此可見,最初學佛時,修習依止上師的軌理,非常重要。

 

 

  菩薩藏經作如是說:「總之獲得菩薩一切諸行,如是獲得圓滿一切波羅密多,地忍等持,神通總持,辯才回向,願及佛法,皆賴尊重為本。從尊重出,尊重為生及為其處,以尊重生,以尊重長,依於尊重,尊重為因。」

【消文】:菩薩藏經中,對於依止善知識的重要,作這樣的說明:「總而言之,想行一切的菩薩道,想圓滿初地菩薩至十地菩薩的十種波羅蜜多,都必須依賴善知識為根本。一切的菩薩行,分為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位。

  菩薩從初發心開始入十信位,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賢位,主要是積聚見道的福智資糧,資糧不足,是很難開悟的,這時屬資糧位;再繼續為見道修一切的加行,是加行位;一旦見道,就登初地,是見道位;初地以後,開始行利他的種種事業,漸漸圓滿十種波羅蜜多,這個階段屬於修道位;最後成就佛果,是究竟位,也稱無學道,就是不用再學再修了。這些就是整個菩薩道的內容,和修行的階位。

  至於十地菩薩,如何行十種波羅蜜多,而圓滿成佛的福智資糧?

初地菩薩,主要是行布施,而漸漸圓滿布施波羅蜜多。也就是說,初地菩薩的布施最圓滿,幾乎到了沒有什麼不能施的地步了。我們凡夫眾生,身外之物也許還能布施,至於最愛惜的身體、生命,恐怕就要考慮考慮了。初地菩薩則不然,不論內身、外財,甚至性命,都能布施出去,沒有絲毫的吝惜。而且布施的時候,不會執著功德,也不會要求回報,一布施完就放下,沒有布施的人、接受布施的對象和布施的東西。最後再把布施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希望眾生都能成佛。就是連布施的功德都不執著,再把它布施出去。也就是因為如此,初地菩薩才能圓滿布施波羅蜜多。

二地菩薩,因為持戒已經完全清淨,所以能圓滿持戒波羅蜜多。我們凡夫眾生,即使在醒的時候,也不免犯下嚴重的戒。二地菩薩,則是在夢中,也不會誤犯最微細的戒,因此才能圓滿持戒波羅蜜多。

三地菩薩,成就的是忍辱波羅蜜多。我們凡夫眾生的忍,是表面上的忍讓,內心則怨恨不已。三地菩薩的忍辱,因為有大悲心的攝持,所以不管是無理的打、罵,還是種種的惱害,甚至將他的身肉筋骨,分分割截,都能不生一念的瞋心,絕對不會懷恨在心,也不會生起報復的念頭,因此才能圓滿忍辱波羅蜜多。另外,三地菩薩,還能使所聽聞、所思惟、所修習的法,完全的明記而不忘失,所以能得總持。

四地菩薩,能畢竟斷除一切懈怠,精進修習一切功德,故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多。

五地菩薩,圓滿禪定波羅蜜多。此地菩薩,定力已經到了動靜一如的境界,任何魔都無法動搖,而且從靜定中,能引發六種神通,以成辦種種利生的事業。等持,是指禪定的功夫,能使心平等維持在一個境界上。

六地菩薩,由於通達人空和法空的智慧,所以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

七地菩薩,圓滿方便善巧波羅蜜多。此地菩薩,將前面六種波羅蜜多的種種功德,迴向給一切有情,希望眾生能因我所修的功德而得到一切的義利,因此具有迴向方便善巧;另外菩薩在生死中的種種活動,完全是為了拔濟各類的有情,所有具有拔濟方便善巧。這兩種方便善巧,就是此波羅蜜多的內容。

八地菩薩,圓滿願波羅蜜多。這個願,包括佛道無上誓願成的菩提願,和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利樂他願。

九地菩薩,圓滿力波羅蜜多。這個力,包括理解力和實踐力。就是透過對一切法的思惟觀察之後,再起而修行的種種能力。另外,九地菩薩已得四無礙解。就是能辯才無礙:隨不同的根機,說不同的法;能於法無礙解:對一切法的名相等,都通達無礙;能於義無礙解:就是對於一切法的義理、無量差別等,都能了知無礙;辭無礙解:是指語言的運用,也能通達無礙。由於九地菩薩,成就微妙不可思議的四無礙解,能遍於十方世界為一切有情善說妙法,所以九地菩薩為說法第一。

十地菩薩,圓滿智波羅蜜多。就是同時具足見諸法空相的勝義智,和見無量差別相的世俗智。從親近善知識開始,由依止善知識修學佛法到究竟成佛,這一切的修學過程都是由於依止善知識,奉行善知識的教導。因此菩薩行者,一切必須依止善知識,依止善知識是學佛的最根本之道。」

             

 

  博朶瓦亦云:「修解脫者,更無緊要過於尊重,及觀現世可看他而作者,若無教者亦且無成,況是無間從惡趣來,欲往從所未經之地,豈能無師。」

【消文】:博朶瓦也說:「凡是想求解脫道的修行人,最要緊的莫過於善知識了。就是世間的土木工匠等,如果沒有老師的教授,也是無法成就,更何況我們才剛剛從三惡道的輪迴中逃脫出來,正想朝從來沒有去過的成佛路上走,怎麼能夠沒有老師?」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親近善士”篇【二】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一 

 

 

道前基礎    完結軌理          054(寫字.gif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0232行〜第02310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1年130****************************************************

【課文】(02302~02306)

於完結時共作軌理者。由講聞法所獲眾善,應以猛利欲心回向現時究竟,諸希願處。若以是軌講聞正法者,雖僅一座亦定能生如經所說所有勝利。若講聞法至扼要故,依是因緣,則昔所集於法法師,不恭敬等一切業障,悉能清淨,諸新集積亦截其流。又講聞軌至於要故,所講教授於相續上,亦成饒益。總之先賢由見此故,遂皆於此而起慎重,特則今此教授,昔諸尊重殷重尤極。

 

  於完結時共作軌理者

【消文】: 如何講聽二種殊勝相應法中,第一聽聞軌理,第二講說軌理,都已經介紹過了。第三是說法完結時,應該做些什麼。

 

 

  由講聞法所獲眾善,應以猛利欲心回向現時究竟,諸希願處

【消文】: 一般在說完法之後,都會唸迴向偈:「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就是要把說法和聞法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從現時的利益,到究竟成佛的利益,都是眾生所希望得到的,因此以猛利的願心,將功德迴向眾生,早日成就所願。

 

 

  若以是軌講聞正法者,雖僅一座亦定能生如經所說所有勝利

【消文】:如果能夠依本論前面所說的,聽聞軌理和講說軌理來講聞正法,雖然僅是一座的時間,也一定能夠產生經中所說的所有殊勝的利益。

 

 

  若講聞法至扼要故,依是因緣,則昔所集於法法師,不恭敬等一切業障,悉能清淨,諸新集積亦截其流

【消文】:由於如何講聞正法的內容非常重要,所以只要依法行持,過去對法及法師不恭敬等,所積集的一切業障,都能清淨,也能遮止將來新造同樣的業障。

 

 

  又講聞軌至於要故,所講教授於相續上,亦成饒益

【消文】:也是因為講聞軌理非常重要的緣故,所以教授的內容,對於我們的身心相續上,有很大的助益。

 

 

  總之先賢由見此故,遂皆於此而起慎重,特則今此教授,昔諸尊重殷重尤極

【消文】:總而言之,過去的祖師大德們,見到講聞正法的勝利,因此非常的慎重,本論現在特別教授的內容,是往昔善知識們尤其重視的部分。

 

【課文】(02307~02310) --2009年2月27日(五)上課

 現見此即極大教授,謂見極多由於此事未獲定解,心未轉故,任說幾許深廣正法,如天成魔,即彼正法而反成其煩惱助伴。是故如云初一若錯乃至十五。故此講聞入道之理,諸具慧者應當勵力,凡講聞時,下至應令具足一分講教授前第一加行,即是此故。恐其此等文詞浩繁,總略攝其諸珍要者,廣於餘處應當了知。教授先導已宣說訖。

 

  現見此即極大教授,謂見極多由於此事未獲定解,心未轉故,任說幾許深廣正法,如天成魔,即彼正法而反成其煩惱助伴。

【消文】:我們現在知道學佛修行,最重要的是從正確的講聞開始。如果我們對於這些教授內容,沒有獲得決定的勝解,就會像很多修行人一樣,學佛多年,心卻沒有因為修行而轉變,依然煩惱不斷,造業不斷。如此修學,就是為他說再深廣的正法,也無法得到法益,就像天反而成了魔。天本來是要來幫助我們的,結果卻成了擾害我們的魔。修行本來是要修善、斷煩惱、得解脫的,卻因沒有正知見,正法反而成了造惡、增長煩惱的助伴。

 

 

  是故如云初一若錯乃至十五。故此講聞入道之理,諸具慧者應當勵力,凡講聞時,下至應令具足一分講教授前第一加行,即是此故。

【消文】:所以,印度當地有一句諺語,就是如果初一錯了,就一直錯到十五。我們學佛,若是一開始就錯的話,後面一步步就跟著錯。因此對於由講聞而入佛道的義理,凡是具有分辨智慧的行人,都應當盡力地去做到,它是準備學佛之前,最重要的加行。

 

 

  恐其此等文辭浩繁,總略攝其諸珍要者,廣於餘處應當了知。教授先導已宣說訖。

【消文】:關於如何講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就介紹到這邊為止。因為恐怕內容牽涉太廣,文詞太繁,故總略地攝取其中的精要,說明到此。若要詳細了知,可參閱其他的經論。以教授引導修行前的預備前導,已經宣說完畢。

056(吹冷氣.gif

 “完結軌理”篇(完畢)     

箭頭下.gif     

 

  “親近善士”篇【一】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一 

 

 

道前基礎    說法軌理          054(寫字.gif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02011行〜第0231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1年129**************************************************** 

【課文】(02011~02012) --2009年2月13日(五)上課 

第二說法軌理分四:一、思惟說法所有勝利,二、發起承事大師及法,三、以何意樂加行而說,四、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 今初 

【消文】: 聽聞軌理已經介紹過了,接下來是講說軌理。說法者如果能以清淨的菩提心說法,完全不為名聞、利養、恭敬等雜染而說,就有極大殊勝的利益,有那些殊勝的利益呢?

這是如何講聽二種殊勝相應法。

一、思惟說法所有勝利第一節開示說法(者)有哪些殊勝利益。

二、發起承事大師及法第二節開示要對法起大尊敬,對師隨念功德起大敬重。

三、以何意樂加行而說第三節開示說法者所安立的意樂是什麼,以及說法前的準備工作。

四、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第四節開示要注意說法的對象,什麼情況下才應該講,什麼情況下不應該講。 

宗大師在本論中,將說法軌理分成四節來闡述。

 

 

【課文】(02013~02106) 

 若不顧慮利養恭敬名等染事,而說法者勝利極大。勸發增上意樂中云﹕「慈氏,無染法施,謂不希欲,利養恭敬,而施法施。此二十種是其勝利。何等二十,謂成就念,成就勝慧,成就覺慧,成就堅固,成就智慧,隨順證達出世間慧,貪欲微劣,瞋恚微劣,愚痴微劣,魔羅於彼不能得便,諸佛世尊而為護念,諸非人等於彼守護,諸天於彼助發威德,諸怨敵等不能得便,其諸親愛終不破離,言教威重,其人當得無所怖畏,得多喜悅,智者稱讚,其行法施是所堪念。」於眾經中所說勝利,皆應至心發起勝解。其中成就堅固者,新譯集學論中,譯為成就勝解,諸故譯中,譯為成就勇進。

  若不顧慮利養恭敬名等染事,而說法者勝利極大。

【消文】:如果能完全不顧著利養、恭敬、名聞等染事,則說法者有極大殊勝的利益。

 

 

  勸發增上意樂中云:「慈氏,無染法施,謂不希欲,利養恭敬,而施法施。此二十種是其勝利。

【消文】:勸發增上意樂中說:「彌勒菩薩!所謂無雜染的法布施,就是不求利養、恭敬,所行的法施。如此行法施有二十種殊勝的利益。

 

 

  何等二十,謂成就念,成就勝慧,成就覺慧,成就堅固,成就智慧,隨順證達出世間慧,貪欲微劣,瞋慧微劣,愚痴微劣,魔羅於彼不能得便,諸佛世尊而為護念,諸非人等於彼守護,諸天於彼助發威德,諸怨敵等不能得便,其諸親愛終不破離,言教威重,其人當得無所怖畏,得多喜悅,智者稱讚,其行法施是所堪念。」

 

 

何等二十,

【消文】:有那二十種殊勝的利益呢?

 

  一是: 謂成就念

【消文】:就是正念成就,對於所聽聞的文句義理,能不忘失。平常我們記憶力差,容易忘記事情,或是心不在焉,都是失念的緣故。正念,就是心能住在不放逸、不失念、不散亂、不昏沉、不與煩惱相應,而與佛法相應的狀態當中。

 

  二是: 成就勝慧

【消文】:勝慧是由聽聞佛法來的。在聽聞佛法的內容後,了知如何斷惡修善,如何伏斷煩惱,如何修戒定慧……,便產生岀善於分別簡擇的智慧,這個聞所成慧,不同於世俗的聰明才智,由於超勝於世間的智慧,所以稱為勝慧。

 

  三是: 成就覺慧

【消文】:聽聞佛法的義理後,經過不斷的思惟觀察,而有所體悟,這個由於思惟所產生的思所成慧,就是覺慧。

 

  四是: 成就堅固

【消文】:堅固,就是勝解。經過思所成慧所體悟出來的法義,是殊勝的理解,不會再為任何邪知邪見所動搖,因為已經到了屹立不搖的地步,所以稱為堅固。

 

  五是: 成就智慧

【消文】:勝解產生了以後,就能逐漸具足資糧道和加行道的智慧。

 

  六是: 隨順證達出世間慧

【消文】:加行道的資糧圓滿後,就能見道,得根本智,再依這個根本智,圓滿修道位上的後得智。由於這個修所成慧,能達出世間的解脫,所以稱為岀世間慧。

 

  七是: 貪欲微劣。八是: 瞋恚微劣。九是: 愚痴微劣。

【消文】:貪瞋癡三毒的煩惱,能漸漸減輕。

 

  十是: 魔羅於彼不能得便

【消文】:魔羅,是欲界天天頂的魔王波旬,專門喜歡從眼、耳、鼻、舌、身五根中,幻化種種色、聲、香、味、觸的五塵境界,來破壞修行人的道法。說法者因為正念堅固,所以能不為所幻化的五欲境界所迷惑,而生貪著。

 

  十一是: 諸佛世尊而為謢念

【消文】:說法是宣揚佛教,謢持正法,自然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謢念。

 

  十二是: 諸非人等於彼守護

【消文】:非人等,是指天龍八部,為佛教裡的護法,由於他們曾經立誓要護持佛法,所以只要你是弘揚佛法,他們就一定會來謢持你。

 

  十三是: 諸天於彼助發威德

【消文】:一般來說,會讓人產生畏懼心的是「威」,讓人產生恭敬心的是「德」。因為清淨心說法,諸天喜悅,便助長其威德,使眾生見了自然生起敬畏的心。

 

  十四是: 諸怨敵等不能得便

【消文】:曾經有過的怨親債主、敵人,都不能加害於你。如果能以大悲心說法,怨敵為悲心所攝受,種種怨結自然消融殆盡。

 

  十五是: 其諸親愛終不破離

【消文】:由於說法正見堅固,自然感得眷屬不壞。不論是所親近的善知識、同參道友,還是自己的親族、朋翼,都不會因遭到他人的破壞,而致遠離。

 

  十六是: 言教威重

【消文】:所說的教授,具有威信和攝受力,使人信受敬重。

 

  十七是: 其人當得無所怖畏

【消文】:慈悲心說法,能遠離四種怖畏。第一種是於原野中棲息的獅虎豹害、水族摩羯陀魚等鱗介害。第二種是國王威勢諸黜罰害、強盜劫賊所侵奪害、財寶中斷及怨敵害、家主宰官權勢之害。第三種是資生缺乏的怖畏、惡名遠播的怖畏、處眾不安的怖畏等。第四種是魑魅魍魎等非人的怖害。

 

  十八是: 得多喜悅

【消文】:時常法喜充滿,身心愉悅。

 

  十九是: 智者稱讚

【消文】:無染清淨的法施,自然為智者所稱讚。

 

  二十是: 其行法施是所堪念

【消文】:所說法的內容,堪為眾生所憶念。」

 

 

  於眾經中所說勝利,皆應至心發起勝解。其中成就堅固者,新譯集學論中,譯為成就勝解,諸故譯中,譯為成就勇進

【消文】:以上二十種,是眾經中所說清淨無染說法的殊勝利益,應當至誠的發起信解心。其中第四成就堅固,在新譯的集學論中,翻譯為成就勝解,在舊的翻譯中,譯為成就勇進。

 

【課文】(02107~02108)

 發起承事大師及法者。如薄伽梵說佛母時,自設座等,法者尚是諸佛所應恭敬之因,故應於法,起大尊敬及應隨念大師功德,及其深恩起大敬重。

  了解說法殊勝的利益後,應對說法的法師,和所說的法,發起恭敬承事。

 

  發起承事大師及法者

【消文】:「說法軌理」的第二項是發起承事大師及法。主要是強調,對說法師和法,應起敬重的心。

 

 

  如薄伽梵說佛母時,自設座等,法者尚是諸佛所應恭敬之因

【消文】:譬如佛在說般若經的時候,自己先敷好座,然後再坐。就是先把法座舖好,準備說法,表示對說法這件事,態度非常的認真、嚴謹。諸佛的智慧已經圓滿,恭敬法的態度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我們愚痴的凡夫眾生呢!薄伽梵,是佛的名號之一。佛母,指般若。諸佛都是由於般若智慧而成就,就是由般若而出生佛,所以稱般若為佛母。

 

 

  故應於法,起大尊敬及應隨念大師功德及其深恩起大敬重

【消文】:因此,我們對於法,應該起尊敬的心,並且隨念大師的功德,和感念他的恩惠。我們現在學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法教,所以在學法的過程當中,應該隨念釋迦牟尼佛的功德,也是因為他的法留傳下來,我們今天才有學習的機會,所以對這個所聽聞的法,不但要隨念大師的功德,還要起感恩敬重的心。

 

【課文】(02109~02206) --2009年2月20日(五)上課

 以何意樂加行而說中,其意樂者,謂應安住,海慧問經所說五想。謂於自所應起醫想,於法起藥想,於聞法者起病人想,於如來所起善士想,於正法理起久住想,及於徒眾修習慈心。應斷恐他高勝嫉姤,推延懈怠,數數宣說所生疲厭,讚自功德舉他過失,於法慳悋,顧著財物謂衣食等。應作是念,為令自他得成佛故,說法功德,即是我之安樂資具。其加行者,謂先沐浴具足潔淨,著鮮淨服,於其清潔悅意處所,坐於座已,若能誦持伏魔真言,海慧經說則其周匝百踰繕那,魔羅及其魔眾諸天所不能至,縱使其來亦不能障,故應誦咒。次以舒顏,具足審定義理所有喻因至教,而為宣說。妙法白蓮經云﹕「智者常應無嫉姤,說具眾義和美言,復應遠離諸懈怠,不應起發厭患想,智者應離一切慼,應於徒眾修慈力,晝夜善修最勝法,智以俱胝阿庾喻,令眾愛樂生歡喜,於彼終無少希欲,亦不思欲諸飲食,噉嚼衣服及臥具,法衣病緣醫藥等,於諸徒眾悉無求,餘則智者恆願自,及諸有情當成佛,為利世故而說法,思彼即我安樂具。」

 

  以何意樂加行而說中,其意樂者,謂應安住,海慧問經所說五想

【消文】:「說法軌理」的第三項是以何意樂加行而說。就是說法的時候,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來說?說法前有那些需要預先準備的事?說法時的心態,應該如海慧問經中所說,把心安住在五想當中而說。是那五想呢?

 

 

  謂於自所應起醫想,於法起藥想,於聞法者起病人想,於如來所起善士想,於正法理起久住想,及於徒眾修習慈心

【消文】:第一想,是說法者把自己當作醫生來想。佛是大醫王,能治療眾生一切身心的病痛。第二想,是把佛法當作藥品來想。佛所說的法,就是能治癒眾生身心病痛的良藥。第三想,是把聞法者當作是病人來想。第四想,是把佛當作是修行的榜樣來想。第五想,是將佛的正法,作久住世間來想。另外,很重要的是,對聞法的徒眾,修習慈愍心。這些眾生,長久以來被惡業和煩惱所纏繞,如今希望能以佛法的藥,拔除這些久病的重疴。

 

 

  應斷恐他高勝嫉妒,推延懈怠,數數宣說所生疲厭,讚自功德舉他過失,於法慳吝,顧著財物謂衣食等。

【消文】:說法時,應該斷除的心態,是唯恐別人勝過自己,因此生起嫉妒的心。或是對於說法,經常推延懈怠,不能精勤地來說。也不應該因為數數宣說,而產生疲厭的心。更不應該讚歎自己的功德,舉發他人的過失。對於法布施,應竭其所能的弘揚,不能有所慳吝。以清淨的心說法,完全不顧著衣食等資財。

 

 

  應作是念,為令自他得成佛故,說法功德,即是我之安樂資具。

【消文】:所以,說法的動機,是希望自他一切的眾生都能成佛,以這個純粹的發心而說,不是為了貪著世間的財物而說。因此,說法的功德,才是真正能使我安樂的資具,而不是世俗的財物衣食等。

 

 

  其加行者,謂先沐浴具足潔淨,著鮮淨服,於其清潔悅意處所,坐於座已,若能誦持伏魔真言,海慧經說則其周匝百踰繕那,魔羅及其魔眾諸天所不能至,縱使其來亦不能障,故應誦咒。

【消文】:說法前所應準備的事,是先沐浴使身心潔淨,身體沐浴乾淨,內心洗滌煩惱等雜染,安住在正念當中,然後穿著潔淨的衣服。所謂潔淨,就是來源清淨,不是經由造業所得來的衣服。說法的地方,也是清淨悅意的處所。上座後,最好是能先誦伏魔咒,或是心經也可以。因為海慧經中曾經說到,誦咒是為了清除說法及聞法的障礙。誦咒時,周圍一百由旬(踰繕那,是由旬。一由旬是龍王巡迴的里程,或古時帝王一日行軍的里程,有大中小的不同,分別是四十、六十、八十里)內的魔羅(欲界天的魔王波旬)和他的眷屬們都無法到達,就是前來法會現場,也不能障礙聞法,所以應該先誦咒語。

 

 

  次以舒顏,具足審定義理所有喻因至教,而為宣說。

【消文】:接著以和顏悅色、思路清晰、條理分明的態度來說,所說的內容審細決定,合於佛法的義理,再用種種善巧方便,如比喻等方法而說。

 

 

  妙法白蓮經云:「智者常應無嫉妒,說具眾義和美言,復應遠離諸懈怠,不應起發厭患想,智者應離一切慼,應於徒眾修慈力,晝夜善修最勝法,智以俱胝阿庾喻,令眾愛樂生歡喜,於彼終無少希欲,亦不思欲諸飲食,噉嚼衣服及臥具,法衣病緣醫藥等,於諸徒眾悉無求,餘則智者恆願自,及諸有情當成佛,為利世故而說法,思彼即我安樂具。」

【消文】:妙法蓮花經中說:「具有智慧的說法者,應該遠離嫉妒心,以合於佛法義理、善妙的言辭說法。也應遠離懈怠,不起厭患疲勞的心。具有智慧的說法者,應該遠離一切的憂愁,對前來聞法的徒眾修習慈力。由於晝夜精進善修最殊勝的佛法,因此智慧如海,可以俱胝(數目名,等於億)、阿庾(阿僧祇,比喻數目字很大,幾乎等於無數)來作比喻。雖然大眾都很愛樂親近,也喜歡從他聽聞佛法,但他對徒眾卻沒有任何的需求。不為求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說法,而是為願自他一切有情早日成就佛道,這個利世利人的菩提願而說法,所以說法不是為了世俗的安樂,說法的功德才是我真正的安樂具。」

 

【課文】(02207~02301)

 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者。如毘奈耶經云﹕「未請不應說。」謂未啟請不應為說,雖其請白亦應觀器,若知是器,縱未勸請,亦可為說。如三摩地王經云:「若為法施故,請白於汝者,應先說是語,我學未廣博,汝是知善巧,我於大士前,如何能宣說。汝應說彼語,不應忽爾說。觀器而後行,若已知是器,未請亦應說。」復次毘奈耶經云﹕「立為坐者不應說法,坐為臥者不應說法,坐於底座為坐高座不應說法,妙惡亦爾。在後行者為前行者不應說法,在道側者為道行者不應說法,為諸覆頭抄衣雙抄抱肩及抱項者不應說法,為頭結髻著帽著冠著鬘纏首不應說法,為乘象馬坐輦餘乘,及著鞋履不應說法,為手執杖傘器劍鉞,及被甲者,不應說法。」返是應說,依無病也。

 

  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者。

【消文】:說法軌理」的第四項是介紹,那些情況之下應該說法,那些情況不應該說,這其中所有的差別。

 

 

  如毘奈耶經云:「未請不應說。」謂未啟請不應為說,雖其請白亦應觀器,若知是器,縱未勸請,亦可為說。

【消文】:毘奈耶經中所說:「眾生沒有請法,不應該為他說法。」法不孤起,要有因緣才說,所以一般沒有啟請的話,就不主動說。若是有人請法的時候,也要觀察他的根器,適不適合聽聞學習所請法的內容,如果知道對方是聞法的根器,時間因緣也已經成熟,縱使沒有勸請,也可以主動為他說法。

 

 

  如三摩地王經云:「若為法施故,請白於汝者,應先說是語,我學未廣博,汝是知善巧,我於大士前,如何能宣說。汝應說彼語,不應忽爾說。觀器而後行,若已知是器,未請亦應說。」

【消文】:三摩地王經中所說:「若是有人來請法,應該自謙地說,我孤陋寡聞,才疏學淺,所知的不多,你已經善巧通達了,在你面前,怎麼能說法呢?應該如此先調伏我慢,說些自謙之詞,不該馬上就說。先觀察他的根性,是不是聞器,再看態度是否誠懇,對法是不是恭敬,時機恰不恰當,因緣是否成熟,如此觀察以後,如果知道對方是聽聞的法器,就應該為他說法,若是時機成熟,雖未請法也應該說。」

 

 

  復次毘奈耶經云:「立為坐者不應說法,坐為臥者不應說法,坐於底座為坐於高座不應說法,妙惡亦爾。在後行者為前行者不應說法,在道側者為道行者不應說法,為諸覆頭抄衣雙抄抱肩及抱項者不應說法,為頭結髻著帽著冠著鬘纏首不應說法,為乘象馬坐輦餘乘,及著鞋履不應說法,為手執杖傘器劍鉞,及披甲者,不應說法。」返是應說,依無病也。

【消文】:另外,毘奈耶經當中提到,那些情況不應說法:「為了恭敬法的緣故,站著的人,不為坐著的人說法;坐著的人,不為躺著的人說法(生病除外);坐在低位的人,不為坐於高位的人說法,聽者的態度也是相同。走在後面的人,不為走在前面的人說法;走在路邊的人,不為走在中間的人說法;不為蒙著頭、插著腰、抱著頭、叉著手的人說法;不為頭上綁著髻、戴著帽、纏著巾、結著鬘的人說法;不為騎著馬、乘著象、或穿著鞋履的人說法;不為手持棍杖、雨傘、刀劍、武器、或披著戰甲、全付武裝的人說法。」除了以上這些情況以外,就是適合說法的時機。如果是說法者特別方便開許,或是依各地的風土習俗有所不同,便不在這個範圍內。

 

 

 

056(吹冷氣.gif

 “說法軌理”篇(完畢)     

箭頭下.gif     

 

  “完結軌理”篇  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