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一 

 

 

道前基礎    親近善士          054(寫字.gif

 

                         【二】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0247行〜第02910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1年21****************************************************

【課文】(02407~02408)

 由是親近知識之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識之相,二、能依學者之相,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四、依止勝利,五、未依過患,六、攝彼等義。今初

【消文】:「親近善知識是修道的根本」中,分「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兩部分。「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的內容,共分為六項,首先是所依善知識之相,就是先辨別善知識應該具備的德相。

一、所依善知識之相:第一、所要依止的善知識必須具備的條件。

二、能依學者之相:第二、想要依止善知識的修行者,必須具備的條件。

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第三、他(指想要依止善知識的修行者)應該怎麼樣依止善知識。

四、依止勝利:第四、若能依止善知識,會有什麼樣的殊勝利益。

五、未依過患:第五、未能依止善知識,會有什麼樣的錯誤與災患。

六、攝彼等義:第六、把以上各項做個總結。

現在開始宣講第一項,也接是接下來宣講所依善知識之相。

 

【課文】(02409~02501)

 總諸至言及解釋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雖說多種,然於此中所說知識,是於三士所有道中,能漸引導,次能導入大乘佛道。如經莊嚴論云﹕「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是說學人,須依成就十法知識。此復說為自未調伏,而調伏他,無有是處。故其尊重能調他者,須先調伏自類相續。若爾須一何等調伏,謂若隨宜略事修行,於相續中有假證德名,全無所益。故須一種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寶學,是故論說調伏等三。

 

  總諸至言及解釋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雖說多種,然於此中所說知識,是於三士所有道中,能漸引導,次能導入大乘佛道

【消文】:所有經論當中,談到善知識的德相,雖然由於各乘的不同,而有多種類別。但是本論所說的善知識,是指在三士所有的菩提道中,能漸次地引導,從下士、中士、進入上士,直至大乘佛地的善知識。

 

 

  如經莊嚴論云:「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是說學人,須依成就十法知識。

【消文】:經莊嚴論中說:「善知識必須具備調伏(戒)、寂靜(定)、近寂靜(慧)、德增上(功德等勝過自己)、具精勤(精進利他)、教富饒(教理通達)、善達實性(有修證)、具巧說(善說法)、悲憫(為慈悲而說法)、遠離厭患(能數數宣說而無疲倦)這十種德相。」若是具足這十種德相,就是我們學人應該依止的善知識。

 

 

  此復說為自未調伏,而調伏他,無有是處。故其尊重能調他者,須先調伏自類相續。

【消文】:為什麼一位善知識,必須具備這些德相呢?因為若是連自己的煩惱都未能調伏的話,是不可能調伏眾生的。所以,善知識要調伏眾生之前,必須先調伏自己身心的煩惱。

 

 

  若爾須一何等調伏,謂若隨宜略事修行,於相續中有假證德名,全無所益

【消文】:要如何調伏自己身心的煩惱呢?如果只是略略的修行,於身心上只證得部分的功德,並不能真正的饒益眾生。

 

 

  故須一種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寶學,是故論說調伏等三。

【消文】:所以必須合於佛法所說自我調伏內容,才是圓滿成就的德相。那就是依戒、定、慧三學,來調伏自身的煩惱。因此本論中所說的自調伏相,就是指戒、定、慧三種寶學。

 

【課文】(02502~02509)

 其中調伏者,謂尸羅學。別解脫云﹕「心馬常馳奔,恆勵終難制,百利針順銜,即此別解脫。」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調所化銜。」如調馬師,以上利銜調(忄龍)悷馬,根如悷馬隨邪境轉,若其逐趣非應行時,應制伏之。學習尸羅,調伏心馬,以多勵力制令趣向,所應作品。寂靜者,如是於其妙行惡行,所有進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發起內寂靜住,所有定學。近寂靜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觀擇真義發起慧學。如是唯具調伏相續,三學證德,猶非完足,尚須成就聖教功德。言教富者,謂於三藏等,成就多聞。善知識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謂是須一,若講說時,能令發生無量知解,若行持時,於後聖教,能成何益,當時能有何種義利。」

 

  其中調伏者,謂尸羅學

【消文】:在依三學的次第,來調伏身心的煩惱當中,首先介紹的是戒學。就是勵力的遮止惡行,使身、口、意三門,儘量不與戒律相違背。

 

 

  別解脫云:「心馬常馳奔,恆勵終難制,百利針順銜,即此別解脫。」

【消文】:別解脫中說:「我們的心,如野馬般的經常在奔馳當中,就是長時間之內,用盡了各種的方法,也難將它制服。最後只有用非常銳利、具有百針的銜將它套住,才調伏了馬。這個馬嘴巴銜的,就是比喻別解脫戒,只有戒律,才能調伏心馬。」

 

 

  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調所化銜。」如調馬師,以上利銜調(忄龍)悷馬,根如悷馬隨邪境轉,若其逐趣非應行時,應制伏之

【消文】:又如分辨教中所說:「我們的心,如野馬般的奔馳,是因為沒有被戒律的銜所調伏的緣故。」要調伏我們的心馬,必須要像善於調伏馬的調馬師,用最堅利的銜,來調伏剛強難調的馬。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就如同剛強難調的馬,總是隨著色、聲、香、味、觸五境來轉,因此才會使心散亂,生起貪、瞋、痴等煩惱,而造了種種的惡業。若是想要不造下惡業,只能在心隨著不該趣向的邪境轉時,趕緊制伏它。

 

 

  學習尸羅,調伏心馬,以多勵力制令趨向,所應作品

【消文】:但是,用什麼方法來制伏它呢?就是學習戒律。用戒律調伏心馬,多多努力使它能漸漸趨向戒律的內容。

 

 

  寂靜者,如是於其妙行惡行,所有進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發起內寂靜住,所有定學

【消文】:調伏煩惱,第二是依止定學。在心漸漸能被制伏後,就能停止一切的惡行,行一切的妙行,這都是由於依止正念、正知的緣故,才使心不起散亂,而安住在善所緣當中,如此以定調心,便能成就定學。

 

 

  近寂靜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觀擇真義發起慧學

【消文】:調伏煩惱,第三是依止慧學。由於心能得定,便逐漸變得清明,在觀察思擇無我的真諦時,容易明了通達,於是生出智慧,而成就慧學。

 

 

  如是唯具調伏相續,三學證德,猶非完足,尚須成就聖教功德

【消文】:如此成就了調伏身心煩惱的三學證德,對於一位具相的善知識來說,還是不夠的,必須再通達無量佛法的經義

 

 

  言教富者,謂於三藏等,成就多聞

【消文】:就是還須教富饒這個條件。對於整個佛法的經、律、論三藏,由於融會貫通後,而成就多聞。

 

 

  善知識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謂是須一,若講說時,能令發生無量知解,若行持時,於後聖教,能成何益,當時能有何種義利。」

【消文】:善知識敦巴說:「所謂大乘的善知識,在講說佛法時,一定是能有開有合,不論涉及到那一個部分,都能貫通佛法的經義,使聽聞的人產生無量的知解。等到修的時候,也能了知一切法的差別相。譬如每一個法,對於後世的佛法會產生什麼樣的利益?當下對於所度化的眾生,又能得到什麼樣的義利?」

 

 

【課文】(02510~02511)

 達實性者,是殊勝慧學,是謂通達法無我性,或以現證真實為正。此若無者,說由教理通達亦成。

 

  達實性者

【消文】:除了教授富饒之外,還須通達實性,前者指的是教理方面,後者則是指修證方面。

 

 

  是殊勝慧學,是謂通達法無我性,或以現證真實為正

【消文】:通達實性,屬於殊勝的慧學。此慧是經由修習而證得的修所成慧,不同於由聞、思而得的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它是由於通達法無我性,或是現證實相所產生的智慧。

 

 

  此若無者,說由教理通達亦成

【消文】:若是不能由現量證得諸法的實相,而是透過多聞、思惟後,通達法無我的道理,也可以算是符合達實性這個條件。

 

【課文】(02512~02606)

 如是雖能具足教證,若較學者或劣或等,猶非圓足,故須一種德增上者。親友集中作如是說:「諸人依劣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勝者獲尊勝,故應親近勝自者。所有具最勝,戒近靜慧尊,若親近是師,較尊勝尤勝。」如樸窮瓦云﹕「聞諸善士史傳之時,我是向上仰望於彼。」又如塔乙云﹕「我於惹珍諸耆宿所,而作目標。」是須一種目向上望增上德者。如是六法,是自所應獲得之德,諸所餘者是攝他德。此亦如云﹕「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若除為他說無謬道攝受而外,無有以水洗罪等事。其中四法,善巧說者,謂於如何引導次第而得善巧,能將法義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如是雖能具足教證,若較學者或劣或等,猶非圓足,故須一種德增上者

【消文】:如此具有多聞和實證的善知識,如果比學習的人程度還差,或者只是相等,也不足為善知識,所以還須加上另一個條件,就是德增上。

 

 

  親友集中作如是說:「諸人依劣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勝者獲尊勝,故應親近勝自者。所有具最勝,戒近靜慧尊,若親近是師,較尊勝尤勝。」

【消文】:親友集中這樣說:「學人如果依止比自己差的老師,修行反而會退步,就是和自己相等的也不能進步,只有比自己更超勝的才能真正獲益,所以應該親近勝過自己的善知識。若是能親近具有以上所說戒、定、慧、教、證這五個條件的善知識,就是比勝過自己的善知識,還要更殊勝了。」

 

 

  如樸窮瓦云:「聞諸善士史傳之時,我是向上仰望於彼。」

【消文】:樸窮瓦說:「聽聞大師們的傳記時,我很自然的便生起仰望崇敬的心。」

 

 

  又如塔乙云:「我於惹珍諸耆宿所,而作目標」是須一種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消文】:又如塔乙說:「每當我遙望惹珍寺時,我都把惹珍寺的善知識們,作為我修行學習的目標。」這就是以一種目光向上的神情,來比喻仰望德增上的善知識。

 

 

  如是六法,是自所應獲得之德,諸所餘者是攝他德

以上六種,是善知識本身應該具足的德相,另外還有四種,是在攝受眾生時,所需要具備的條件。

 

 

  此亦如云:「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

【消文】:這亦如中所說:「諸佛在度化眾生的時候,不是以水來洗淨他的罪業,也不是用手摩頂來除去眾生的痛苦,更不是把自己所證得的證量,直接轉移到他的身上,而是為眾生說法令其解脫。」

 

 

  若除為他說無謬道攝受而外,無有以水洗罪等事

【消文】:所以,佛除了為眾生開示正法以外,沒有用水洗罪、手除苦等方式來攝受眾生。

 

 

  其中四法,善巧說者,謂於如何引導次第而得善巧,能將法義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消文】:那佛菩薩是用何種方式來攝受眾生呢?第一是說法善巧。就是能隨眾生的根器,為他開示法義,使這些引導修行的次第內容,很善巧的進入他的心中。

 

【課文】(02607~02608)

 悲愍者,謂宣說法等起清淨,不顧利養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說,是須猶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說幾許法,我未曾受讚一善哉,以無眾生非苦惱故。」

 

  悲愍者,為宣說法等起清淨,不顧利養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說

【消文】:第二是具有悲憫的心。就是說法時,意念是清淨的,完全不顧著名聞、利養、恭敬等事,純粹是由於慈悲眾生而說法。

 

 

  是須猶如博朶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說幾許法,我未曾受讚一善哉,以無眾生非苦惱故。」

【消文】:這種情況,就像博朶瓦告訴慬哦瓦說的:「黎摩子,不管我說了多少法,都不是為了求恭敬、讚歎,因為我從來沒有一次覺得自己說得好,只是看到眾生都在苦惱中,希望能夠幫助他們離苦得樂而已。」

 

【課文】(02609~02707)

 具精勤者,謂於利他勇悍剛決。遠離厭患者,數數宣說而無疲倦,謂能堪忍宣說苦勞。博朶瓦云﹕「三學,及通達實性,並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闍黎嚮尊滾,既無多聞復不耐勞,雖酬謝語亦不善說,具前五德故,誰居其前悉能獲益。嚀敦,全無善說,雖說施願,唯作是念今此大眾皆未解此,餘無所知,然有前五,故誰近能益。」如是若於諸所學處,不樂修行,唯讚學處所有美譽,或其功德以謀自活者,則不堪任為善知識。宛如有人讚美栴檀,謀自活命。有諸欲求妙栴檀者,而問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實無,此全無義唯虛言故。三摩地王經云﹕「末世諸苾芻,多是無律儀,希欲求多聞,唯讚美尸羅,然不求尸羅。」於定慧解脫三種,亦如是說。次云﹕「如一類士夫,稱揚栴檀德,謂栴檀如此,香相極可愛。次有諸餘人,問如所稱讚栴檀少有耶,諸士夫此問,答彼士夫云,我是稱讚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諸不勤瑜伽,以讚戒活命,彼等無尸羅。」所餘三種亦如是說故。如是修行解脫之尊重,乃是究竟欲樂之根本,故諸欲求依尊重者,應當了知,彼諸德相,勵力尋求。具其相者,諸欲為作學人依者,亦應知此,勵力具足如是德相。

 

  具精勤者,謂於利他勇悍剛決

【消文】:第三是具精勤。就是對於利他,具有勇猛精進的心。

 

 

  遠離厭患者,數數宣說而無疲倦,謂能堪忍宣說苦勞

【消文】:第四是遠離厭患。就是說法時,不論是詳說、中說、略說,都能數數宣說而不疲倦,不起厭患的心,能忍宣說時的勞苦。

 

 

  博朶瓦云:「三學,及通達實性,並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闍黎嚮尊滾,既無多聞復不耐勞,雖酬謝語亦不善說,具前五德故,誰居其前悉能獲益。嚀敦,全無善說,雖說施願,唯做是念今此大眾皆未解此,餘無所知,然有前五,故誰近能益。」

【消文】:博朶瓦說:「在善知識所具備的十種德相當中,以戒、定、慧三學;通達實性和悲愍心這五種為最重要。我的上師嚮尊滾,既不多聞,也不耐宣說的勞苦,就是連應酬話也不會說,但是因為他具有這五種德相,所以只要在上師面前受教的弟子,都能真正的獲益。嚀敦上師,說法並不善巧,就是解說布施、迴向、發願等內容,大眾也無法了解,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然而也是因為他具有這五種德相,因此誰要是親近他,誰就能獲益。」

 

 

  如是若於諸所學處,不樂修行,唯讚學處所有美譽,或其功德以謀自活者,則不堪任為善知識。

【消文】:由此可見,這五種德相,是善知識必備的條件。戒、定、慧三學,說明已能調伏自身的煩惱,說法時,必定能深入人心,幫助眾生調伏煩惱。通達實性,表示修行已有證量,雖不善說法,或無多聞,也能使弟子轉變身心,得到真實的受用。悲愍心,是說為悲憫眾生而說法,沒有求名利恭敬等雜染心。因此,若是對於戒定慧三學,不愛樂修行,只是讚歎三學的殊勝功德,並不能調伏自身的煩惱;說法時,僅能宣說文詞義理,並沒有實證的功夫;說法動機,又以博取名利恭敬為目的,這樣不具備五種德相的說法者,就不能算是善知識了。

 

 

  宛如有人讚美栴檀,謀自活命。有諸欲求妙栴檀者,而問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實無,此全無義唯虛言故

【消文】:只能讚歎三學的功德以求名聞利養,就好比有人以讚歎牛頭栴檀來謀求活命(牛頭栴檀,是檀香中的極品,可摧毀一切毒),等到真正想要檀香的人來問他:你有栴檀嗎?他卻回答說:沒有。如此讚歎三學的殊勝功德,自身卻不具備這些功德,是毫無意義,只是說說空話,騙取財物而已。

 

 

  三摩地王經云:「末世諸苾芻,多是無律儀,希求欲多聞,唯讚美尸羅,然不求尸羅。」於定慧解脫三種,亦如是說

【消文】:三摩地王經中說:「末法時代的比丘,大多不守戒律,只一心想求多聞,完全不實際修行,所以只能讚美戒律,而不能清淨持戒。」對於修禪定、得智慧、求解脫這三種內容,也是相同的情況。

 

 

  次云:「如一類士夫,稱揚栴檀德,謂栴檀如此,香相極可愛。次有諸餘人,問如所稱讚栴檀少有耶,諸士夫此問,答彼士夫云,我是稱讚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諸不勤瑜伽,以讚戒活命,彼等無尸羅。」所餘三種亦如是說故。

【消文】:又說:「就像有一種人,專門稱揚栴檀的上妙殊勝,說這栴檀是多麼的難得可貴,多麼的具有奇效,香味又是如何的絕妙。等到有人問說,你所稱讚的栴檀,能不能拿一點點讓我瞧瞧?他就只能回答說,我是稱讚栴檀以哄騙財物,並不是真的有香。現在末法時代的修行人就是如此,大多不精勤修行戒律,只是以讚歎戒的功德來求取名聞利養,這些人是毫無戒律可言的。」其他的定、慧、解脫三種內容,也是相同的情況。

 

 

  如是修行解脫之尊重,乃是究竟欲樂之根本,故諸欲求依尊重者,應當了知,彼諸德相,勵力尋求。具其相者,諸欲為作學人依者,亦應知此,勵力具足如是德相

【消文】:對於想求解脫的修行人,善知識是幫助我們達到究竟安樂(成佛)的根本。所以要依止善知識的學人,應當了知善知識應該具備的德相,再依這些德相,盡力的去尋求。對於那些準備作為學人依止的善知識而言,也應該了解這些內容,才能勵力的讓自己具足這些德相,成為真正具德的善知識。

 

【課文】(02708~02801)

 由時運故,具全德者實屬難得。若未獲得如是師時,將如何耶。妙臂請問經云:「如其僅有一輪車,具馬於道亦不行,如是若無修行伴,有情不能獲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潔淨姓尊趣注法,大辯勇悍根調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餓渴及苦惱,不供婆羅門餘天,精悍工巧知報恩,敬信三寶是良伴。諸能完其如是德,於諍世中極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應依如是咒師伴。」此說所說圓滿伴相,八分之一為下邊際。鐸巴所集博朶瓦語錄中,述大依怙說尊重相,亦復同此。故於所說完具圓滿諸德相中,隨其所應配其難易,具八分者,為下邊際。

 

  由時運故,具全德者實屬難得。若未獲得如是師時,將如何耶。

【消文】:由於接近末法時代的緣故,具備所有德相的善知識愈來愈難遇到,若是不能獲得具相的善知識時,應該怎麼辦?

 

 

  妙臂請問經云:「如其僅有一輪車,具馬於道亦不行,如是若無修行伴,有情不能獲成就

【消文】:妙臂請問經中說:「如果一輛車只有一個輪子,就是有馬,也無法行走。同樣的道理,修行若是沒有引導我們的善知識,也是不可能獲得成就的。

 

 

  若有具慧形貌正,潔淨性尊趣注法,大辯勇悍根調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餓渴及苦惱,不供波羅門餘天,精悍工巧知報恩,敬信三寶是良伴

【消文】:如果是具足智慧、形貌端正;屬決定性的大乘種性;辯才無礙、利他勇悍、諸根調伏;說愛語、能布施、有悲愍心;能耐餓渴等身心的苦惱;不供奉波羅門等外道諸神;精進工巧等明、知恩圖報;敬信三寶這八種德相,就能算是好的老師了。

 

 

  諸能完其如是德,於諍世中極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應依如是咒師伴。」此說所說圓滿伴相,八分之一為下邊際

【消文】:能完全具備這些德相的老師,在這個紛擾的時代中,也是非常的稀少,所以若是只具足一半,或者能全部具足的,都是我們能夠依止的老師。」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以圓滿具相的善知識來說,這八種德相已經是最低的標準了。

 

 

  鐸巴所集博朶瓦語錄中,述大依怙說尊重相,亦復同此。故於所說完具圓滿諸德相中,隨其所應配其難易,具八分者,為下邊際

【消文】:鐸巴所收集博朶瓦的語錄中,敘述了阿底峽尊者所說的善知識德相,內容也和這裡所說的相同。所以說到一位善知識,應該圓滿具足的德相當中,依它的難易程度來區分,能具備這八種德相的,已經屬於最下等的標準了。

 

【課文】(02802~02806)

 第二能依學者。四百論曰﹕「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釋論解云﹕「說具三法堪為聞器。若具其三,則於法師所有眾德,見為功德不見過失。猶非止此,即於德眾所有功德,亦即於彼補特伽羅,見為功德非見過失。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說法知識雖極徧淨,然由聞者過增上故,執為有過。於說者過,反執為德。」是故縱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識,然於其師亦難了知。若知彼已能親近者,必須自具是諸德相。

 

 

  第二能依學者

【消文】:「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其第二項是說明能依學者之相。在了解善知識所應具備的德相之後,能依的學人,是否也應具足一些德相?

 

 

  四百論曰:「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

【消文】:四百論中說:「心能正直,不分宗派;有分辨正邪法的智慧力;又對佛法具有廣大的希求心,這樣就是聞法的根器。如此具足根器的聞法者,他不會把說法者的功德執為過失,也不會受他人錯誤見解的影響而轉變。」

 

 

  釋論解云:「說具三法堪為聞器。若具其三,則於法師所有眾德,見為功德不見過失。猶非止此,即於德眾所有功德,亦即於彼補特伽羅,見為功德非見過失

【消文】:釋論中也作這樣的解說:「如果具備這三個條件,就是聞法的根器。因為具有正住、具慧、希求這三種德相,對於法師所有的功德,就能只見功德不見過失。而且還不止如此,對於聞法者所有的功德,也能只見功德不見過失。

 

 

  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說法知識雖極徧淨,然由聞者過增上故,執為有過。於說者過,反執為德。」

【消文】:若是不具備聞法的德相,縱使說法師非常清淨圓滿,也會因為聞法者有黨派的分別心,或者沒有分辨的智慧,而把說法者的功德執為過失。對於那些有過失的說法者反而執為有功德。」

 

 

  是故縱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識,然於其師亦難了知。若知彼已能親近者,必須自具是諸德相

【消文】:因此,具足聞法的德相非常重要。否則縱使獲得一位圓滿具足德相的善知識,也會因為沒有觀察的能力,而難以辨認了知。所以,一旦能確知他是能親近依止的善知識,就必須使自己具足這些能依學者的德相。

 

【課文】(02807~02809)

 其中正住者,謂不墮黨類,若墮黨執,由彼蔽覆不見功德,故不能得善說妙義。如中觀心論云﹕「由墮黨惱心,終不證寂靜。」墮黨類者,謂貪著自宗,瞋他法派。應觀自心,捨如是執。菩薩別解脫經云﹕「應捨自欲,敬重安住,親教軌範,所有論宗。」

 

  其中正住者,為不墮黨類,若墮黨執,由彼蔽覆不見功德,故不能得善說妙義

【消文】:能依學者的德相,第一是正住。就是不墮黨類,不會陷入宗派的執著。如果心不能住在正直當中,老是執著自己的宗派最好,而排斥批評其他的話,心因為被貪執所覆蔽,很難看見其他宗派的功德,因此就不能獲得其他宗派的善說妙義,而障礙自己的多聞。

 

 

  如中觀心論云:「由墮黨惱心,終不證寂靜。」墮黨類者,謂貪著自宗,瞋他法派

【消文】:中觀心論中所說:「由於墮黨類會惱亂自心,因此使終不能證入禪定。」墮黨類的人,因為貪著自己的宗派,瞋恚其他的宗派,所以心常被分別執著擾亂,而難證禪定。

 

 

  應觀自心,捨如是執

【消文】:所以,修行人應該先觀察自己的內心,看是不是有這方面的貪執,若是有的話,應該把它棄捨,才不至於障礙自己學習佛法。

 

 

 

  菩薩別解脫經云:「應捨自欲,敬重安住,親教軌範,所有論宗。」

【消文】:應該如菩薩別解脫經中所說的:「先捨棄自己心中的貪執,對於所有的親教師、軌範師,還有所有的宗派,都生起同樣敬重的心。」

 

【課文】(02810~02901)

 若念唯此即完足耶,雖能正住,若無簡擇善說正道,惡說似道,二事慧力,猶非其器。故須具慧解彼二說,則能棄捨無堅實品取諸堅實。若念僅具二德足耶,縱有此二,若如畫中聽聞法者,全無發趣,仍非其器。故須具有廣大希求。釋中更加敬法法師,屬意二相,開說為五。若如是者可攝為四,謂於其法具大希求,聽聞之時善住其意,於法法師起大敬重,棄捨惡說受取善說。此四順緣謂具慧解,棄捨違緣謂正直住。

 

  若念唯此即完足耶,雖能正住,若無簡擇善說正道,惡說似道,二事慧力,猶非其器

【消文】:若有上述第一個條件,是不是就足夠了呢?雖然能夠不墮黨類,沒有宗派的分別心,倘若沒有辦法選擇是說善說的正道,還是惡說的相似道這兩件事情的智慧力,仍然不是個具器的聞者。

 

 

  故須具慧解彼二說,則能棄捨無堅實品取諸堅實

【消文】:所以,能依學者之相的第二個條件是具慧。必須有分辨善說,或者是惡說的智慧力,才能夠棄捨不實在、沒有辦法讓我們真正達到解脫的無堅實品,而獲得真正堅實究竟的正法。

 

 

  若念僅具二德足耶,縱有此二,若如畫中聽聞法者,全無發趣,仍非其器故須具有廣大希求

【消文】:那是不是具備正住、具慧這兩個條件就足夠了呢?縱使有這兩項條件,就好像畫中的人像一樣,就算畫得栩栩如生,但畢竟不是有血有肉的人,只是徒具形象而已,是發生不了任何作用的。所以,如果沒有求法的意樂,以畫中人的心態來聽聞佛法,是不會對佛法產生興趣的,因此也不能算是個具器的聞者。所以,能依學者之相的第三個條件,就是對於聽聞佛法有廣大的希求心。

 

 

  釋中更加敬法法師,屬意二項,開說為五

【消文】:釋中也有再加上恭敬法及法師,聽聞佛法時要一心專注這兩項,而成為五種德相。

 

 

  若如是者可攝為四,謂於其法具大希求,聽聞之時善住其意,於法法師起大敬重,棄捨惡說受取善說。此四順緣謂具慧解,棄捨違緣謂正直住

【消文】:這五種德相,也可以把它歸為四類:第一是對於佛法要有廣大的希求心;第二是聽聞佛法時要一心專注;第三是對說法的法師以及他所說的法起敬重的心;第四是棄捨惡說受取善說。其中第四項所說的「受取善說」,當作「具慧」來解釋。因為具有分辨善說、還是惡說的智慧力,所以是修行的順緣。第四項所說的「棄捨惡說」,當作「正直住」來解釋。由於能棄捨惡說、惡法,所以就能棄捨障礙我們修行的違緣,這就是正直住。

 

【課文】(02902~02904)

 是諸堪為尊重引導所有之法,應當觀察為具不具。若完具者應修歡慰,若不具者須於將來能完因緣勵力修作。故應了知能依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則不覺察,由此退失廣大義利。

 

  是諸堪為尊重引導所有之法,應當觀察為具不具。若完具者應修歡慰,若不具者須於將來能完因緣勵力修作

【消文】:以上所說能依學者之相,是成為一個可受善知識引導的法器,所應該具備的條件,應當觀察自己是不是已經具足了。若是已經具足,是值得歡慰慶幸的,若是還不具足,就必須為將來能具足,努力地修作這些條件。

 

 

  故應了知能依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則不覺察,由此退失廣大義利

【消文】:但是在這之前,也應該先了知能依學者之相的內容,若是不能了知這些德相,就無法覺察自己並不是個具相的聞器,而因此退失了所有聞法的利益。

 

【課文】(02905~02910)

 第三彼應如何依師軌理者。如是若自具足器相,應善觀察尊重具否如前說相。應於具相,受取法益。是復有二傳記不同,謂善知識敦巴與桑樸瓦。桑樸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講說,即從聽聞。自康來時,途中有一鄔波索迦說法而住,亦從聽聞,徒眾聽聞,徒眾白曰﹕「從彼聽聞,退自威儀。」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善知識敦巴者,尊重尠少,數未過五。博朶瓦與公巴仁勒喇嘛共相議論,彼二誰善。謂於未修心,易見師過,起不信時,善知識敦巴軌理善美,應如是行。現見此說,極為諦實,應如是學。

 

  第三彼應如何依師軌理者。

【消文】:「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的第三項是介紹應該如何來親近依止善知識。

 

 

  如是若自具足器相,應善觀察尊重具否如前說相。應於具相,受取法益

【消文】:依照前面所說,若是自身已經具足了能依學者之相,就應該善於觀察善知識,是不是具備前面所說的種種德相,若是具足德相,就應該前去親近依止他,才能受取法益。

 

 

  是復有二傳記不同,謂善知識敦巴與桑樸瓦。桑樸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講說,即從聽聞

【消文】:但是親近依止善知識,是不是有一定的規矩,或是可供遵循的標準呢?譬如說,選擇老師要多還是少?關於這一點,這裡談到兩種不同的傳承,就是以敦巴桑樸瓦兩位善知識作為例子,談論應該擇師多寡的問題。關於桑樸瓦,他所親近的善知識就非常的多,凡是有人講說佛法,他一定前去聽聞。

 

 

  自康來時,途中有一隖波索迦說法而住,亦從聽聞,徒眾白曰:「從彼聽聞,退自威儀」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

【消文】:有一次,從西康來的時候,半途中正好遇上一位在家人在說法,他還是停下來聽,身邊的徒眾當中就有人說:「依你目前的成就,還聽一位普通的在家人在說法,這樣有損自己的威儀吧!」他趕緊回答說:「你千萬別這麼講,我這樣聞法,能同時獲得聞法和隨喜功德這兩種利益。」如果能依前面所說的正住、具慧、希求心、敬法法師、一心專注這五個條件來正聽聞,就能真正得到聞法的利益。

 

 

  善知識敦巴者,尊重尠少,數未過五

【消文】:至於敦巴尊者,他所依止的善知識就很少,數目沒有超過五位。

 

 

  博朶瓦與公巴仁勒喇嘛共相議論,彼二誰善。

【消文】:博朶瓦公巴仁勒喇嘛,兩人互相討論說我們學人,應該遵循那一位善知識的傳承比較好?

 

 

  謂於未修心,易見師過,起不信時,善知識敦巴軌理善美,應如是行。現見此說,極為諦實,應如是學

【消文】:結果答案是,對於那些還沒有生起清淨的信心,容易尋找上師的過失的學人來說,遵照善知識敦巴的傳承比較合適。若是已經能視上師如佛,也具有清淨信心的學人來說,就以桑樸瓦的傳承為合適。這個說法,相當的實在,學人應該按照這樣的內容來修學。在我們還不能具足學人的五種德相之前,先尋找能讓我們生起信心的老師學習,等到能完全具足所有的德相時,再親近更多的善知識,這樣就能減少不當依止善知識的過失。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親近善士”篇【三】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