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長河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1】
↑今天要來參觀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退休後的生活真的遐意至極,過地多彩多姿,
今天(8/5)帶老伴先到中壢接大孫女穎臻後再到桃園接小兒子康康一家三口去台北看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展。
這次的展場在之前花博爭豔館的位置,處處有幾個月前花博大放異彩後留下的擺設,
像是花博園區導覽圖、花博售票口...等,都還能探訪這些"古蹟"。
↑一早排隊購票的人不會很多
↑幼稚園的小朋友們也來這裡戶外教學
進場之前,一定要在入口處借語音導覽器,不然,光是看畫作,根本不曉得到底畫些什麼東西,與其走馬看花隨便晃過,花個100元借語音導覽器,真的有值回票價的價值喔。
↑園內人數管制量為4,000人
平日上午排隊的人潮不多,看了看入園人數,將近八百人,
因為中山足球場的場地足以裝下上萬人,走起來還挺順暢的,除了每幅清明上河圖前外。
清明上河圖為北宋張擇端所畫,是著名的寫實風格長卷畫,
畫出了北宋京城開封及汴河兩岸風光及繁華景象,
後代模仿此畫,最著名的為明代仇英版及清院版本。
↑一進門就能看到三個朝代所畫之清明上河圖的差異
入場後首先看到的,就是這三個版本的縮小版,
三幅畫擺在一起,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彼此的差異,
清院版的最長,人物活動及建築物最豐富,而北宋的最短。
(目前張擇端版的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仇英版的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想不到台北故宮博物院竟收藏到最長最豐富的清院版!)
↑由此可見展場空間很大,人潮都集中在畫作前
接著往內走去,可分別看到清院版、仇英版的仿製畫作,因為每個人都在玻璃櫥櫃前駐足不前,要想從頭到尾研究仔細,還真得有些耐性,裡面的工讀生也不斷宣導著,往裡面走才是本展覽的重頭戲啊!
端詳了一會兒,看到清院版裡有個有趣的現象:船隻不知道為什麼要逆流而上,被岸邊的船員拖過虹橋。
↑橋下有工作人員協助把船隻逆流上拖
↑踩繩索的特技人員
↑-在野外看野台戲的人們
由於這兩個版本的篇幅太長,只好走馬看花。
↑清明上河圖所畫為北宋開封之景色
↑清明上河圖始作庸者-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之"清明"之解
↑從右邊的鄉村畫到左邊的城市
↑接下來看到的是北宋版的立體解說
接下來展示的,是把北宋張擇端的畫作12個必看之處,重點摘錄出來:
1.汴河柳:固定提防用。
2.轎子隊伍:剛掃完墓回程的轎子隊伍。
↑以前是兩人抬轎,後來演變為三輪車載客
3.王家紙馬:販售香燭的店,門口用紙錢堆出城樓。
4.漕船:貨運船隻,可調整船桅的角度,以穿過橋底。
↑過橋場景是此畫作的重點之一
5.過橋情景:因為水流太急,船桅來不及放,大家都很匆忙地在指
揮動作。
6.虹 橋:以木頭堆疊出來的橋,漆上紅色,故得此名。
7.城門樓:酒店旁有說書攤,為民眾的娛樂區。
↑-規模很大的酒樓,而另一家規模更大的叫孫羊正店
8.孫羊正店:取得釀酒許可的酒店,規模最大。
9.說 書:城樓上有一面大鼓,旁有打鼓人的舖席與枕頭。
↑這大樓內有著枕頭、草席之類的寢具,打鼓人應該住裡面
10.駱駝商隊:將中國的商品運出賽外,反應當時的貿易繁榮。
↑駱駝商隊正從孫羊正店前經過
11.香料舖:店外寫著劉家上色沈檀香,專售香料。
12.趙太丞家:太丞就是太醫,宋代的太醫可以兼職為一般民眾看病。
↑久住王員外家,就是可長住的旅社,王員外開的吧.
↑以前也有公井制,和澎湖不一樣的是,這裡的公井規劃成四四方方的,澎湖則為圓形
牆上的LCD不時重播著這些重點展示的動畫,加強對畫作的印象。
↑可知這些會動的人物,都是從骨架開始畫起
↑完成了這些動畫角色
最後當然就是重頭戲-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啦!
這個版本採用的是最短的北宋張擇端版,
話雖如此,布幕投射出來仍長達110公尺,是原作的30倍,
如此更能清楚看到畫中人物的一舉一動,不用再拿放大鏡出來了
↑白天版
剛剛重點提示12個必看之處,可以對照著去觀看那些動畫呈現出來的效果,像是過橋時大家都很緊急地要把船桅放下來,
如果只是靜態的圖片,只能透過腦補的方式去想像,以動畫的方式呈現,更有臨場感,仔細聆聽,還能聽到岸邊民眾手忙腳亂在指揮的呼喊呢。
↑夜晚版
隨著畫作時間轉換為夜晚,許多酒家也張燈結綵了起來,整個城鎮有著精彩的夜生活,就如同歷史課本上所言,夜市是從北宋開始流行的,親眼目睹這動畫模擬的效果,還真想讓人投身畫中,體驗這開封大城市的夜之美。
↑-貼心劃上紅線,提供身障者在紅線內觀看
↑就差沒有椅子,逛累了就只好坐地上了
出口處放有仿製虹橋,可以在此拍照留念,
↑仿製紅橋提供拍照留念
晚上的汴京城,酒鋪傳出「大爺來坐唷!」的殷勤勸客聲,也有著我們在連續劇裡熟悉的「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北宋是夜市的起源,因商業需求並不實施宵禁,而早市則是約凌晨三點開賣,在『會動的清明上河圖』裡,據我的觀察二十四小時營業的有化緣的和尚跟算命攤,也是,人生二十四都需要心理輔導的開示啊!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1-虹橋、過橋情景
2-追豬的小孩
3-趙太承家
又記:場內並不禁止攝影,但是氛圍仍須自己領會。另有仇英本清明上河圖複製品,仇英本是記錄明代的江南風情。清院本清明上河圖複製品,則是清代的宮廷御製,引進了西洋的單點透視畫法,其中甚至有西洋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