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三 

 

 

下士道 三惡趣苦

 

          054(寫字.gif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8610行〜第9309行                                     消文日期:2010年23************************************************** 

【課文】:(08610) 以是因緣,思惡趣苦。其中分三:一,思惟地獄所有眾苦,二,旁生所有眾苦,三,餓鬼所有眾苦。初中分四:一,大有情地獄,二,近邊地獄,三,寒冷地獄;四,獨一地獄。    今初                

【消文】::基於這些原因,所以應當思惟惡趣眾苦。惡趣分成

一“地獄,

二“旁生,

三“餓鬼,

所以思惟惡趣眾苦也就分成三方面來闡釋。

本論中【地獄】粗分成四大類,即:

1)大有情,

2)近邊,

3)寒冷,

4)獨一等地獄。

接下來解釋大有情地獄所有眾苦。

本段前面已知,死後仍須受生,而生處只有善惡二趣,一切由業決定。宗大師引領行者先思惟若生惡趣,將受何等眾苦。所以,以下將一一闡釋三惡趣所有眾苦。

 

 

 

【課文】:(08612) 謂從此過三萬二千逾繕那,下有等活地獄。從此漸隔四千四千逾繕那下,而有餘七。如是八中,初等活者。謂彼有情,多共聚集,業增上故,種種苦具次第而起,互相殘害,悶絕躃地。次虛空中,發如是聲,汝諸有情可還等活。次复欻起,如前殘害,由是當受無量眾苦。

【消文】:也就是說,從這裡向下三萬二千逾繕那的地方,有所謂的等活地獄。然後再往下每隔四千逾繕那就又有一個大有情地獄,合計為八個。

這八大有情地獄當中,第一個地獄為等活地獄。在這個地獄中的有情,大多數都聚集在一處,由於業力相互增上的緣故,種種生起苦之因緣次第而起,於是諸有情之間相互殘害,悶絕而仆倒在地上。然後虛空中有聲音傳來說:“你們可以再活過來。”於是這些有情忽然站起來,又像前面那樣相互殘害,如此承受無量無邊的苦。

本段闡釋八個大有情地獄的相對位置及活地獄之相狀。

 

  

 

課文】:(08701) 二黑繩者。其中所生諸有情類,謂多當受如是眾苦,諸守獄卒,以黑繩拼,或為四方,或為八方,或為種種非一紋畫,如其所拼,如是以刀,或( ㄓ ㄨ ㄛ )或割。

【消文】:第二個大有情地獄叫作黑繩地獄。在黑繩地獄當中的有情,都會受到以下所說的種種苦,這個地獄裡的獄卒,先用熱鐵繩纏捆獄中有情,在身上烙出四方,八方,或者各種不同的紋路圖案。然後再根據所纏捆所形成的圖案,用刀在這些有情身上又砍又割。

本段根據“瑜伽師地論”繼續闡述名叫黑繩地獄的第二個大有情地獄。

 

 

 

【課文】:(08703) 三眾合者。謂彼有情,或時展轉而共集會,爾時獄卒驅逐令入,如二羺頭鐵山之間,從此無間兩山合迫,爾時從其一切門中,血流湧注。如是如諸羊馬象獅及如虎頭,合迫亦爾。又集會時,驅逐令入極大鐵槽,壓迫全身,如壓甘蔗。又集會時,有大鐵山從上而墮,於鐵地基若斫若剖。若搗若裂。如是等時,血流湧注。

【消文】:第三個大有情地獄叫作眾合地獄。〔在眾合地獄〕當中的有情,有時輾轉聚集在一起,那時候,獄卒會驅趕他們進入像二個胡羊頭的鐵山之間,然後這兩座鐵山不停地合攏壓迫,那時候那些受壓迫的有情,血如湧泉從身上所有出入口流出。像這樣,還有像羊頭,馬頭,象頭,獅頭以及虎頭等的鐵山,也是不間斷地合攏壓迫獄中有情,另外,獄中有情集會時,也有被驅逐到非常大的鐵槽當中,像壓榨甘蔗般地壓迫全身。另外,獄中有情集會時,也有大鐵山從上方墮下,那些有情就在鐵地基上,或者被砍削,或者被剖割,或者被搗碎,或者被砸爛。在這些情況下,有情各個血流如注。

本段描述眾合地獄中的有情所受的種種苦難。

 

 

【課文】:(08706) 四號叫者。謂彼有情,尋求宅舍,即便趣入大鐵室中,始才入已,火便熾起,由是燃燒。

【消文】:第四個大有情地獄叫作“號叫地獄”。〔在號叫地獄〕當中的有情,為了找尋房舍,於是進入一座大鐵屋裡面,剛一進去,屋內就起火熾燃,因此這些有情被火燒而痛苦號叫。

本段描述號叫地獄有情受苦的相狀。

 

 

【課文】:(08707) 五大號叫者。多與前同,其差別者,謂其鐵室層匝有二。

【消文】:第五個大有情地獄叫作大號叫地獄。(有情在此受苦的情形)大致與前面所說的號叫地獄相同。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大號叫地獄的鐵室有(裡外)兩層。

本段闡釋第五個大有情地獄除了鐵室是裡外兩層之外,其餘與號叫地獄大致相同。

 

 

【課文】:(08708) 六燒熱者。謂彼有情為諸獄卒,置於眾多逾繕那量,極熱燒然,大鐵鏊中,展轉燒煿,猶如炙魚。熾然鐵丳,從下貫入,徹頂而出,從口二眼,二鼻二耳,一切毛孔,猛焰熾生。又置熾然大鐵地上,或仰或覆,以極熾然炎熱鐵椎,或打或築。

【消文】:第六個大有情地獄叫作燒熱地獄。〔在燒熱地獄〕當中的有情,被獄卒放置在無數極熱燒燃的大鐵鍋當中。不斷反覆地燒烤,就好像烤魚一般。以極熱的鐵簽由下而上的貫穿,由頭頂出來。猛烈的火焰從頭部七孔以及全身毛孔冒出。然後又放置在極熱的大鐵地上,有的仰臥著,有的趴著。用極熱的鐵椎錘打或搗打。

本段描述第六個大有情地獄當中的有情所受苦之情形。

 

 

【課文】:(08711) 七極熱者。謂以三尖大熱鐵丳從下貫入,左右二鋒,徹左右髆,中從頂出。由是因緣從口等門,猛焰熾生。又以熾然炎熱鐵( ㄧ ㄝ )遍裹其身。又复倒擲,熾然湧沸彌滿灰水大鐵( ㄏ ㄨ ㄛ )中,其湯湧沸,上下漂轉。若時銷爛皮肉血脈,唯餘骨〔骨肖〕,爾時漉出,置鐵地上。待其皮肉血脈生已,還擲鑊中,餘如燒熱。

【消文】:第七個大有情地獄叫作極熱地獄。〔在極熱地獄當中的有情〕被獄卒三尖大熱鐵丳由底下貫入,左右兩邊的尖鋒貫穿左右肩胛骨,中間的尖鋒則是從頭頂穿出來。因為這個緣故,從口等出入口冒出猛烈的火焰。然後又以極熱的鐵葉片,包裹全身,然後又頭朝下擲入裝滿極熱灰水的大鐵鍋當中,隨著鍋內沸騰的灰水載浮載沉。有時候皮肉血脈銷爛,只剩脅骨,那時把脅骨濾乾放在鐵地上。等到皮肉血脈長出來之後,再擲入大鍋中,其餘的情形像燒熱地獄一樣。

本段描述第七大有情地獄當中的有情受苦之情形。

 

 

【課文】:(08803) 又於盛滿熾然鐵炭大鐵箕中,而為揃簸。又命登下熱鐵地,上諸大鐵山。又從口中拔出其舌,以百鐵釘,釘而張之,令無皺襵,如張牛皮。

【消文】:這些有情又被驅入盛滿熾熱鐵炭的大鐵箕中,剪斷後搖盪。然後又被迫步下熱鐵地面,再登上各個大鐵山,又從口中把舌頭拔出,用數百根鐵釘釘牢使其張開到沒有皺褶,就好像把牛皮張開一般。

本段繼續描述無間地獄有情之受苦相狀。

 

 

【課文】:(08805) 又置鐵地令其仰臥,以大鐵鉗,鉗口令開,熾然鐵丸,置其口中。又以烊銅而灌其口,燒口及喉,徹諸腑臟,從下流出。所餘諸苦,如極燒熱。此但略說粗顯苦具,非餘種種眾多苦具而不可得,如是所住住處之量及諸苦等,是如“本地分”中所說錄出。

【消文】:又將(獄中有情)置於鐵地,令他們仰臥,用大鐵鉗使他們閉著的口張開,然後將熾熱的鐵丸放入口中。又用融化的銅灌進口中,燒燙口喉,穿透五臟六腑,而從下面流出來。其他的種種痛苦,像極燒熱地獄那樣。以上只是大概地粗略顯示各種大有情地獄中的種種生起苦的因緣,並不是只有這些因緣而已,上述地獄的位置,數量,以及種種的苦難,都是根據“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所記載的而說。

本段提醒行者,地獄種種眾多苦具只能略說一二,並非只有論中提到的這些而已。以上是根據“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所記載的而說。

 

 

【課文】:(08808) 此諸大苦,要經幾時而領受者,如親友書雲:“如是諸苦極粗暴,雖受經百俱胝年,乃至不善未盡出,爾時與命終不離。”謂其乃至能受業力未盡以來,爾時定須受彼諸苦。

【消文】:至於這些大有情地獄的苦,要領受多久,像“親友書”當中所說:“大有情地獄中的這些苦都非常粗暴,即使領受經過百俱胝年之久,如果不善業沒有全部出盡,那時候這些苦與壽命是始終不會分開的。“也就是說,在業力沒有結束之前,這些苦決定是要領受的。

本段闡釋業力未盡,大有情地獄中的諸苦便不會結束。這段本文可以換個角度思惟,也就是闡釋各大有情地獄的有情壽量幾許。

 

 

【課文】:(08809) 此复人間五十歲,是四天王眾天一日一夜,以此三十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此五百歲是四天王眾天壽量。總此一切為一日夜,三十日夜為一月,此十二月為一歲,此五百歲,是為等活地獄壽量。

如是人間百歲,二百,四百,八百,千六百歲,如其次第是三十三,乃至他化自在諸天,一日一夜。其壽量者,謂各自天千歲,二千,四千,八千,萬六千歲。如此次第,是從黑繩,乃至燒熱一日一夜。以各自歲,從千乃至一萬六千。

【消文】:四天王眾天的壽量是(四天王眾天的)五百歲。四天王眾天的一天,換算成人間的時光是五十年。那麼,這五百歲相當於人間九百十二萬五千歲。等活地獄的壽量也是五百歲。但是等活地獄的計算單位換算成人間的歲月時,是以九百十二萬五千年為一天,那麼,這五百歲相當於人間1,665,312,500,000年,也就是一兆六千六百五十三億一千二百五十萬年。

比照前說,人間的百歲,二百歲,四百歲,八百歲,一千六百歲。依序為三十三天,時分天,知足天,樂化天,以及他化自在天等諸天的一日一夜。而諸天的壽量則依序為千歲,二千歲,四千歲,八千歲,以及一萬六千歲。再依這種次第,諸天滿壽量依序為黑繩,眾合,號叫,大號叫,以及燒熱等地獄的一天一夜。而此各地獄的壽量,又各自依序從千歲一直到一萬六千歲。

本段闡釋四天王眾天與等活地獄的壽量及欲界諸餘天以及大有情地獄諸餘地獄的壽量。

 

 

【課文】:(08901) 俱舍論雲:“人中五十歲,是欲界諸天,下者一日夜,上者俱倍增。”又云:“等活等六次,日夜與欲天,壽等故彼壽,數與欲天同,極熱半無間中劫。“本地分中亦同是義。

【消文】:“俱舍論”當中說:“人間的五十年,相當於欲界六天當中最下層(也就是四天王天)的一天一夜,越往上層的話,每一層都以倍數遞增。”,“俱舍論”又說:“等活地獄,黑繩地獄,眾合地獄,號叫地獄,大號叫地獄,以及燒熱地獄等六大有情地獄的一天一夜相對應於欲界諸天的滿壽量,而此等有情地獄的壽量也與欲界六天同樣為五百歲,千歲,二千,四千,八千,以及一萬六千歲。極燒熱地獄的壽量為半中劫,而無間地獄的壽量是一中劫。中劫,共計三億三千六百萬年。“”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當中也是這般意思。

本段引“俱舍論”和“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等論典所說,證成前面關於欲界諸天和八大有情地獄壽量之闡述。

 

 

【課文】:(08904) 近邊者。謂彼八種大那落迦,一一各有四牆四門,其外皆有鐵城圍繞,其城亦復各有四門,一一門外,有餘四。

【消文】:關於近邊地獄。前述八種大有情地獄,各有四道牆四扇門,牆外都有鐵城圍繞,這些鐵城又各有四扇門,每一扇門外各都有四種有情地獄。

本段闡釋第二類地獄──近邊地獄──與大有情地獄之相關位置。

 

 

【課文】:(08905) 四有情地獄。謂煨坑。屍糞臭泥,或穢糞泥,惡臭如屍。利刀道等。無極大河。

其中初者,謂有煻煨,沒齊膝許,彼諸有情,為求舍宅,遊行至此,下足之時,皮肉及血,並皆銷爛,舉足之時,皮等還生。

第二者,謂即與此無間相鄰有穢糞坑,臭如死屍,彼諸有情,為求舍宅,遊行至此,顛陷其中,首足俱沒。其糞泥內,多有諸蟲,名曰利觜,穿皮入肉,斷筋破骨,取髓而食。

第三者,謂與此泥無間相鄰,有多利刀,仰刃為路,彼諸有情,為求舍宅,遊行至此。下足之時,皮肉筋血,悉皆刺截,舉足之時,復生如故。與此無間,有劍葉林,彼諸有情,為求舍宅,遊行至此,遂趣其陰,才坐其下,眾多葉劍,從樹而落,斫截其身,一切支節。是諸有情,便即躃地,來諸厘狗,摣制脊呂,而啖食之。從此無間,有鐵設拉末梨林,彼諸有情,為求舍宅,遊行至此,遂登其上,當登之時,諸刺向下,欲下之時,复回向上,由是貫刺一切支節。次有大烏名曰鐵觜,上彼頭頂,或上其膊,探啄眼睛而啖食之。是等同是刀劍苦害,故合為一。

第四者,設拉末梨,無間相鄰,有廣大河,名曰無極,沸熱灰水,彌滿其中。彼諸有情,為求舍宅,墮中煎煮,上下漂沒,如以豆等置大鑊中,以水彌滿,猛火煎煮。其河兩岸,有諸獄卒,手執杖索,及以大網行列而住,遮不令出。或以索羂,或以網漉,仰置熾然大鐵地上,問何所欲,彼若答曰:“我等今者竟無覺知,然甚飢渴。”便以極熱燒然鐵丸置其口中,及以烊銅而灌其口。

【消文】:這四種有情地獄(名叫)。

第一種有情地獄:叫作─煨坑地獄。

第二種有情地獄:叫作─屍糞臭泥地獄,或稱穢糞泥地獄。其惡臭有如屍臭。

第三種有情地獄:叫作─利刀道等地獄。

第四種有情地獄:叫作─無極大河。

這四種有情地獄當中的【第一種】,有深及膝蓋的熱灰,從大有情地獄來的許多有情,為了尋求房舍,遊走到這裡,腳踩下去的時候,皮肉及血都被燒爛,腳抬起來的時候,皮肉及血又都恢復原狀。

第二種有情地獄。也就是與煨坑地獄緊緊相鄰的穢糞坑,其臭味有如死屍臭,那些有情為了尋求房舍,遊走到這裡,突然跌陷其中,完全沒頂。穢糞坑當中的糞泥裡,有許多名叫利嘴的蟲,其銳利的嘴不但可以刺穿皮肉,還可以斷筋破骨,食取骨髓。

第三種有情地獄。與這屍糞臭泥地獄緊緊相鄰,有許多銳利的刀,刀刃全數朝上鋪成道路,那些脫離屍糞臭泥地獄的有情,為了尋求房舍,遊走到此處。腳踩下去的時候,皮肉筋血都被利刃刺穿截斷;腳抬起來時,又恢復舊有的模樣。與利刀道地獄緊鄰的是劍葉林地獄,脫離利刀道地獄的有情,為了尋求房舍,遊走到此處。於是都來到林蔭下,才剛坐下,許多葉劍就樹樹上落下,砍斷這些有情的身體與四肢。於是這些有情便仆倒在地。此刻來了許多厘狗,抓扯脊背而啃食。與劍葉林地獄緊鄰的是鐵刺林。脫離劍葉林的這些有情,為了尋求房舍,遊走到此處。當有情攀登上去的時候,所有的鐵刺都向下,而要下來的時候,鐵刺又反轉向上,因此貫穿刺透四肢。接著有名叫鐵觜的大烏鴉,飛上有情的頭頂或肩胛,啄食有情的眼睛。以上這幾種地獄是同樣是刀劍苦害,所以合而為一通稱第三種有情地獄。

第四種有情地獄。與鐵刺林緊鄰的是名為無極的廣大河域,其中彌滿沸騰的灰水。脫離鐵刺林地獄的有情,為了尋求房舍,墮入河中受到沸騰的灰水煎煮,這些載沉載浮的有情,就好像豆子放入大鍋中,然後加滿水,用猛烈的柴火煎煮一般。河的兩岸有許多獄卒手持棍棒,繩索以及大網等列隊而站,阻擋有情逃離大河。或者以繩索懸掛,或者以網過濾,臉朝上放置於熾燃的大鐵地上。然後獄卒問有情需要什麼。如果有情回答:“我們現在雖然毫無知覺,但是非常飢渴“。於是獄卒就以非常熾熱的鐵丸放入有情口中,並且滾燙的銅液灌進口中。

本段根據“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所說,闡釋近邊地獄。

 

 

【課文】:(09005) 此等皆如本地分說,其中复說近邊,獨一,二中壽量,無有決定。然其能感如是苦業,乃至未盡,爾時即當於如是處,恆受諸苦。

【消文】:上述這些都是根據“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之論述而說。其中還提到近邊地獄和獨一地獄當中有情的壽量不定。然而這兩地獄中的有情在壽量結束以前,都會感得這些苦業,那時候就會在這些地獄當中不斷地承受以上種種苦果。

本段文中表示以上所闡述的種種地獄諸苦,然而這兩地獄中的有情直至壽盡都會感得以上所說種種地獄之苦。

 

 

【課文】:(09008) 八寒地獄者。謂從八大有情地獄,橫去一萬逾繕那外,是有彼處。即從此下三萬二千逾繕那處,有寒皰獄,次下各隔二千二千逾繕那處,有餘七焉。

【消文】:這是闡釋科文思惟地獄所有眾苦分四當中的第三項寒冷地獄之標題。也就是說,橫向相距一萬逾繕那的地方,是有所謂的八寒地獄。從這地方往下三萬二千逾繕那的位置,有地獄稱作“寒皰獄”。再往下每隔二千逾繕那的位置,就有一處寒地獄,如此還有七處。

本段根據“瑜伽師地論”所述,闡釋八寒地獄之相關位置。

 

 

【課文】:(09010) 其中皰者,謂遭廣大寒觸所觸,一切身分悉皆捲縮,猶如瘡皰。皰裂之中,所有差別,謂瘡卷皺,如泡潰爛。

( ㄏ ㄜ )( ㄓ ㄚ )( ㄓ ㄢ )郝郝凡,虎虎凡者,是以叫苦聲音差別,而立其名。裂如青蓮者,謂遭廣大寒觸所觸,其色青瘀裂五或六。裂如紅蓮所有差別,謂過青已,變為紅赤,皮膚分裂,或十或多。裂如大紅蓮所有差別,謂其皮膚,變極紅赤,分裂百數,或更繁多。

如是次第,處所量齊,及諸苦等,皆是依於“本地分”說。“本生論”雲:“斷無見者於後世,當住寒風黑暗中,由此能銷諸骨節,誰欲自利而趣彼。“此說住於黑暗之中。

【消文】:當中的寒皰地獄,意思是:也就是說,(此獄中的有情)遭受著極廣大的冰寒侵襲,身上的所有肢節都捲縮起來,好像瘡皰一般。皰裂地獄當中,與寒皰地獄的唯一差別,是瘡皰破裂而卷皺,有如泡沫破裂而潰爛。

( ㄏ ㄜ )( ㄓ ㄚ )( ㄓ ㄢ ),郝郝凡,虎虎凡等寒地獄是以獄中有情叫苦的聲音來命名的。青蓮地獄是由於獄中有情受到極嚴寒之苦,致使皮膚瘀裂成五或六瓣,膚色青如青蓮,故名青蓮地獄。紅蓮地獄與青蓮地獄唯一的差別是獄中有情的膚色青得發紅,裂成十幾瓣,故名紅蓮地獄。大紅蓮地獄與紅蓮地獄或青蓮地獄唯一的差別是獄中有情的膚色變得大紅,裂成一百多瓣,故名大紅蓮地獄。

以上八寒地獄的順序,位置,以及所受的種種苦,都是根據“本地分”而說的。“本生論”說:“持斷見與無見的人將來一定住在寒風黑暗的地方,因為那種寒風能夠銷爛骨節,希求自利的人,誰願意趣入那種地方。”“本生論”明白指出將住於黑暗中。

本段再次指出八寒地獄之闡釋是根據“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所說。另外再引“三十四本生論”證成斷無見者後世當住於寒風黑暗(即八寒地獄)中。

 

 

【課文】:(09102) 弟子書中亦云:“無比嚴寒侵骨力,遍身栗戰而縮屈,百皰起裂生諸蟲,嚼抓脂髓水淋滴。寒迫齒戰毛髮豎,眼耳喉等悉寒逼,身心中間極蒙蔽,住寒地獄苦最極。“

  受如是苦經幾時者,謂乃至未盡如是惡業。此又如本地分雲:“生寒地獄有情壽量,當知望於諸大有情地獄有情,次第相望各近其半。”

【消文】:“弟子書”中也說:“無比的嚴寒寒徹骨髓,全身冷得發抖而縮卷,身上無數的皰也因此而裂開長蟲,無數的蟲嚼食身上的脂肪骨髓,而且脂髓如水滴般不停地滴落。無比的嚴寒使得牙齒戰栗不已,毛髮也都豎立起來,眼睛,耳朵,喉嚨等也都受到嚴寒所逼。身心完全被蒙蔽,因此住在寒地獄將受到最極端的苦。“

至於受這些苦要經過多少時間,也就是說,要到這些惡業都完畢以後。又像“本地分”當中所說:“八寒地獄有情的壽量,應當知道依次相對地各接近於各大有情地獄當中的有情壽量的一半。”

本段闡釋八寒地獄的苦要到所有惡業完畢才會結束。再引“本地分”闡釋八寒地獄有情壽量近似於八大有情地獄,不過依次減半。

 

 

【課文】:(09106) 俱舍釋中引經說雲:“諸( ㄅ ㄧ )( ㄔ ㄨ ),譬如此間摩羯陀國,納八十斛胡麻大篅,以諸胡麻高盛充滿。次若有人經越百歲,取一胡麻。諸苾芻,由是漸次容八十斛胡麻大篅速當永盡。然我不說生寒皰中諸有情壽而能永盡。諸苾芻,如二十皰,如是乃為一皰裂量。廣說乃至,又諸苾芻,如其二十裂如紅蓮,如是裂如大紅蓮量,其一亦爾。“謂乃至爾許壽量受苦。

【消文】:“俱舍釋”中引經說:“諸位比丘,譬如這裡的摩羯陀國,可容納八十斛胡麻的大( ㄔ ㄨ ㄢ )裡面裝滿胡麻。然後,如果每經過一百年有人取一粒胡麻。諸比丘,這樣裝滿八十斛胡麻的大篅,很快就被取完。可是在這種比喻的情況之下,我不說寒皰地獄當中有情的壽命能盡。,諸位比丘,寒皰地獄有情壽量的二十倍,即是皰裂地獄有情的壽量。其餘以此類推,還有,諸比丘,裂如紅蓮地獄有情壽量的二十倍,即是裂如大紅蓮地獄有情的壽量。簡單地說,即使還有些許壽量也仍須受苦。

本段闡述八寒地獄有情的壽量一一相差二十倍。不論何許地獄,其所受苦與其壽量等長。

 

 

【課文】:(09111) 獨一地獄者。謂於寒熱地獄近邊,本地分說人間亦有。事阿笈摩亦說住於近大海岸,猶如僧護因緣中說。

  俱舍釋亦云:“如是十六有情地獄,是由一切有情共業增上而成。獨一地獄,或由眾多或二或一別業而成。此等形相差別非一。處所無定,若河若山,若曠野處,若所餘處,若於地下,悉皆有故。“

【消文】:接下來闡釋科文思惟地獄所有眾苦分四當中的第四項獨一地獄。這地獄是位在寒地獄與熱地獄的周邊,“本地分”說人問也有這地獄。“事阿笈摩“也說位在大海邊,就如”僧護因緣經“中所說的一樣。

“俱舍釋”中說:“這當中的十六有情地獄(指八熱地獄及八寒地獄)是由一切有情的共業增上而成的。獨一地獄則是由一,二或許多有情的別業所形成。這些地獄(特指獨一地獄)的形相有很多種。這些地獄的位置也沒有固定的地點,有的在河邊,有的在山中,有的在曠野裡,或者其他地方,也有在地下,到處都有可能。“

      本段闡釋八熱八寒地獄是由有情之共業所形成的,而獨一地獄則是由別業所形成,並且特別指出,獨一地獄的形相有很多種,所在的地點也不固定,到處都有可能。

 

 

【課文】:(09201) 如是能感於彼等中受生之因,如下當說。極近易為,於日日中亦集多種。先已集者現有無量,是故不應安穩而住,應思此等深生畏怖,與彼中間,唯除隔絕悠悠之息而無餘故。

  如是亦如“入行論”雲:“已作地獄業,何故安穩住。”

親友書亦云:“諸作惡者唯出息,未斷之時而間隔,聞諸地獄無量苦,如金剛性無所畏。見畫地獄及聽聞,憶念讀誦造形相,尚能引發諸恐怖,況諸正受猛異熟。“

生死苦中,諸惡趣苦,極難忍受,其中复以地獄諸苦極難堪忍。於一日中,以三百矛,無間猛刺,所有痛苦,於地獄中,微苦少分,亦莫能比。諸地獄中,又以無間苦為至極。

【消文】:能夠感得受生於這些地獄的因,稍後將會闡述。這些業因極接近(我們),而且極容易造作。我們在每天的生活當中,隨時都會積集很多種受生地獄的因。現在已經有無量多往昔所積集的業因,所以我們不應該安穩而住,應該思惟這些(業因),並且深深地生起怖畏。我們與這些地獄之間,只有一息之隔,沒有其他東西。

這就像“入行論”當中所說的:“已經造作了受生地獄的業因,為什麼還安穩而住呢?”

“親友書”當中也說:“義為所有造作惡業者,與地獄之間只隔著氣息未斷而已,聽聞各種地獄的無量痛苦,還像有顆金剛心一般,毫無畏懼。如果看到地獄的畫,聽聞地獄的種種苦難,想起地獄的形相,或者讀誦到經論中描述地獄形相,都還會生起怖畏,更不用說實際去承受這種果報。“

在生死輪迴的苦中,所有惡趣的苦都是極難以忍受的,而三惡趣當中,又以地獄的苦更是難以忍受。在一天當中,以三百枝矛不停地猛刺,這樣所形成的痛苦,連地獄當中最極輕微的苦都比不上。在所有地獄當中,又以無間地獄的苦為極點。

本段釋生死輪迴中,以三惡趣苦最難忍受,其中又以地獄苦為最。在一天當中,以三百枝矛不斷地猛刺,這種苦連地獄當中最輕微的苦都不如。又所有地獄當中,以無間地獄的苦為極點。

 

 

【課文】:(09207) 親友書雲:“如於一切安樂中,永盡諸愛為樂主,如是一切眾苦中,無間獄苦極粗猛。此間日以三百矛,極猛貫刺所生苦,比於地獄輕微苦,非喻非能及少分。“

能感如是眾苦之因,唯是自內三門惡行。如是知已,應盡士夫力用策勵,輕微惡行,莫令染著。即前書雲:“此諸不善果種子,即身語意諸惡行,汝應盡力而策勵,縱其塵許莫令侵。“

【消文】:“親友書”當中說:“就好像在所有的安樂當中,永遠盡除種種愛執才是最快樂的。那麼,在所有的痛苦當中,無間地獄的痛苦是最粗猛的。就算每天以三百枝矛不斷地猛烈貫刺,這樣所生起的痛苦,與地獄中的輕微苦相比,連一絲絲苦都比不上。“

會感得這些眾苦的業因,完全是由於自己身語意三門所造作的惡行。現在既然已經知道了,我們就應該盡最大努力策勵自己,即便是輕微的惡行,也不可染著。也就是“親友書”裡所說的:“這些惡果的因就是種種身語意的惡行,你應該盡最大力量策勵,即使是如微塵般輕微,也不讓它染著。”

本段再引“親友書”所說,闡釋諸惡趣苦的業因,都是自己身語意所造作的惡行。

 

 

【課文】:(09212) 思惟旁生苦者。謂旁生中諸羸劣者,為諸強力之所殺害。又為人天資生之具,自無自在,為他驅馳,遭其傷殺撻打損惱。本地分說,與諸人天共同依止,無別處所。

俱舍釋雲:“旁生謂諸水陸空行。其處根本是謂大海,餘者皆從大海散出。”

親友書亦云:“旁生趣中遭殺害,系縛打等種種苦,諸離寂滅淨善者,互相吞啖極暴惡。有因真珠及毛骨,由肉皮故而死亡,無自在故由他驅,足手鞭鉤及棒打。“

【消文】:思惟受生旁生時所遭受的眾苦。在畜生道當中,所有瘦弱的總會受到強壯的殺害。畜生道的那些有情,又是人道與天道用來資助生命的工具,自己不能自主,要受人天有情驅使,還會遭到傷害,殺害,棍鞭毆打等等的損惱。本地分“說,(畜生道的有情)與人道或天道居住同一空間,沒有其他住的地方。

“俱舍釋”說:“旁生的意思是指各種水中(遊),陸地(或走或爬)和空中(飛)的有情。它們的根本處所是大海,其餘的都是從大海分散出去的

“親友書”也說:“受生畜生道的有情,遭受殺害,系縛,棒打或鞭打等種種痛苦,這些遠離寂滅淨善的有情,互相吞食,性極暴惡。這些有情或由於真珠,毛骨,皮肉等原因而遭殺害,或由於受到(人天有情)驅使,而遭受拳打腳踢,鞭鉤及棍棒等毆打,毫無自在可言。“

本段闡釋於畜生道中所遭受的種種痛苦,因為無法修習清淨善法,所以無法獲得涅槃。

 

【課文】:(09303) 其中初頌顯示總苦,其第二頌顯示別苦。言打等中,等攝驅馳及穿鼻等,此是依於由人非人作殺害等。互吞啖者,是約傍生眾同分中,所為損害。寂滅淨善者,謂能證得涅槃善法。遠離此者,顯極愚蒙,不堪道器。從足踢使,至以棒打,而為驅使,五事如次,謂馬,水牛,驢,象,牛等。其中初頌顯示總苦,其第二頌顯示別苦。言打等中,等攝驅馳及穿鼻等,此是依於由人非人作殺害等。互吞啖者,是約傍生眾同分中,所為損害。寂滅淨善者,謂能證得涅槃善法。遠離此者,顯極愚蒙,不堪道器。從足踢使,至以棒打,而為驅使,五事如次,謂馬,水牛,驢,象,牛等。此等是如親友書釋所說。

【消文】:前段所引“親友書”偈頌當中的第一偈是顯示總苦,第二偈則是顯示別苦。偈頌中所說的打等,“等”的意思是指除撻打之外,還涵蓋驅馳及穿鼻等苦,這些是指受到人類及非人類所為的殺害,毆打等苦。偈頌中所說的互吞啖,是指受同屬畜生道有情所為的傷害。偈頌中所說的寂滅淨善,是指能夠證得涅槃善法。遠離寂滅淨善即顯示非常愚癡,不足以成為聞器。偈頌中所說從腳踢到棒打,甚至受到驅使等五件事,依序是指馬,水牛,驢,象,以及牛等所受到的苦。以上都是根據“親友書釋”所作的解說。

本段根據“親友書釋”為行者闡釋所引“親友書”偈頌中主要難解詞彙之涵義。

 

 

【課文】:(09306) 其餘尚有生於黑暗及以水中,老死於彼,負重疲勞,耕耘剪毛,強逼驅使。又以非一,殺害方便,苦惱而殺。又受飢渴,寒暑逼惱。又由獵士,多方惱害。應於此等,常懸畏懼,思惟眾多苦惱道理,厭患出離。

【消文】:其他還有受生於黑暗以及水中的有情,終其一生也都是在黑暗中或水中。還有承受負重疲勞,耕耘田地,剪毛,強迫驅使等痛苦。又有受到許多不同的殺害方法,歷盡種種苦惱而被殺。又有承受飢渴,寒暑等形式的逼惱。又有受到獵人各種方式獵殺的苦惱。應該對這些苦常常心懷懼,思惟這些苦惱的道理,而生起厭患出離之心。

本段闡釋旁生眾苦之後,再補充闡述旁生的其他苦惱。教誡行者於這方面應常懷畏懼,思惟這些苦惱的道理,因而生起厭離心。

 

 

【課文】:(09309) 其壽量者,“俱舍論”雲:“旁生長經劫。”謂壽長者,能達劫量,短則無定。

【消文】:至於)旁生有情的壽量,“俱舍論”說:“旁生(有情)的壽量長達一劫。”這句話的意思是壽量長的旁生有情,可以長達一劫的時間。壽量短的旁生有情生存時間就沒有固定。

本段引“俱舍論”所說,闡釋旁生有情的壽量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三惡趣苦- 【中】〜〜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年 我的祝福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GIF 16.JPG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佛之路.gif  

 

耶穌基督降生五百年前、

 

一位年輕的王子離開王宮往北印度展開旅程

 

 

他的經歷成為了讓全球四十億人信服的哲學

 

離家後第六年佛祖抵達菩提迦耶

 

他坐在一棵奇樹下、堅決不離開、直至得到解脫

 

他所創的哲學思想基於四項真理

 

時至今日

 

那棵樹的後代仍豎立在那地方、並有一座佛寺建在旁邊

 

菩提迦耶亦成為了佛教信眾朝聖路途上一個神聖而重要的景點

 

佛祖在這裡教授了四十年

 

佛祖並不想被人視作來崇拜

 

佛祖改變人類歷史、尋找永恆的和平喜樂

 

揭示了一個傳奇性的傳說

 

佛祖二千五百年前生於印度

 

他一生的事跡組成了一個世上最偉大的故事

 

片中採用CGI圖像技術、專家考證以及最新人類學家的研究

 

將他不平凡的一生戲劇化

 

從他在王宮裡奢華的生活

 

直到他離家出走、首次體驗真正的人生

 

一百年前、佛祖的秘密仍然隱藏在印度的森林中

 

但是、到了約1800年...

 

西方的人類學家和探險家深入尼泊爾藍毗尼的小村落

 

他們發現了佛祖的出生地

 

幫助他們探索他一生的秘密!!

 

 

 

一共分成五集 : 滑鼠點擊圖片中白色三角標示

   

 

 

 

 

 

 

 

 

 

 

 

 

謝謝您.gif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三 

 

 

下士道念死無常

 

          054(寫字.gif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8512行〜第8609行消文日期:20091214

*****************************************

【課文】:(08512) 第二思惟後世當生何趣,二趣苦樂者。

【消文】:這是科文發生希求後世之心的第二部分──思惟後世當生何趣二趣苦樂。

本段了解修念死理之後,宗大師將闡釋死後的去處不外乎善惡二趣,因此首當思惟此二趣之苦樂差別。

 

【師父錄音10-1】: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8512) 如是決定速死沒故,於現法中無暇久居,然死而後亦非斷無,仍須受生。此复唯除二趣之外無餘生處,謂生善趣或是惡趣。於彼中生,非自自在,以是諸業他自在故,如黑白業牽引而生。如是我若生惡趣者,當為何等,故應思惟諸惡趣苦。

【消文】:照前面所述,因為決定很快就會死亡,所以,在現世當中,根本沒有暇閒久住,可是死亡之後,也並不是全都沒了,仍然必須受生。然而,受生的去處除了二趣之外,沒有別的去處了,也就是善趣或惡趣。至於是受生善趣還是惡趣,並不是隨自己的意思而定,而是隨著善惡業來決定的,也就是受到黑業白業的影響而受生的。因此,如果我是受生惡趣的話,那將會是什麼情況?所以應該思惟各種惡趣的苦。

本段既然已經知道此世不能久住,於是宗大師開始引導行者思惟死後的去處。宗大師闡釋除善惡二趣之外無餘生處,而且這完全是由業決定一切,不過,黑白業都是自己造作的。有情眾生都是希望離苦得樂,所以宗大師先開示思惟諸惡趣苦,以收警惕之效。

【師父錄音10 -2】: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8602) 如龍猛依怙雲:“日日恆應念,極寒熱地獄,亦應念飢渴,憔悴諸餓鬼。應觀念極多,愚苦諸旁生,斷彼因行善。贍部洲人身,難得今得時,勵斷惡趣因。“

【消文】:像龍樹菩薩所說:“天天都應該不斷地憶念,極寒地獄,極熱地獄(的眾生),也應該不斷地憶念飢渴,... ... ... ...,憔悴的餓鬼。應該觀想憶念非常多的... ... ... ...愚癡痛苦的所有旁生有情,斷除這些(惡趣)因而行善業。贍部洲的暇滿人身,非常不容易獲得,而這生已經獲得,就要積極斷除惡趣之因。

本段教誡行者常時思惟三惡趣苦,在這一生獲得難得之暇滿人身,應積極斷除墮諸惡趣之因。

【師父錄音10 -3】:請點擊箭頭右.gif “恩美”“ 

 

 

 

 

【課文】:(08603) 此中所修生死總苦,惡趣別苦,至極切要。謂若自思墮苦海理,意生厭離,能息傲慢。由見苦是不善果故,於諸惡罪極生羞恥。不樂眾苦故,而樂安樂,由見安樂是善果故,於修善法深生歡喜。由量自心而悲愍他。由厭生死希求解脫,由畏眾苦,發起猛利真歸依等,故是能攝眾多修要大嗢柁南。

【消文】:在共下士道次修心當中,至極重要的修習,總的來說,是修生死輪迴之苦,特別的來說,是修諸惡趣之苦。也就是說,如果自己思惟墜墮苦海的道理,就會生起厭離心,自然能夠遣除傲慢心。因為明白惡業感得苦果,所以對於種種惡罪會產生極大的羞恥心。因為不喜歡種種痛苦而希求安樂的緣故,又明白善業感得安樂果,所以對於修習佛法生起很深的歡喜心。因為思量自己而懂得悲愍他人。因為對生死輪迴產生厭離心,就會希望獲得解脫,因為怖畏種種痛苦,就會大徹大悟地皈依三寶,所以,修習總苦別苦能夠攝取許多修要的大綱。

本段闡釋修習生死總苦與惡趣別苦至極切要,而且能攝眾多修要大綱。

【師父錄音10 -4】: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8607) 如是亦如入行論雲:“無苦無出離,故心汝堅忍。”又云:“复次苦功德,厭離除憍傲,悲愍生死者,羞惡樂善行。”又云:“我由畏怖故,將自奉普賢。“此諸苦德,入行論中雖依自身已有之苦增上而說,然其當受眾苦亦爾。

【消文】:這也就像“入行論”當中所說:“沒有痛苦就沒有出離心,所以,心啊!你要堅忍不拔。”,“入行論”又說:“其次,痛苦有其功德,它能使行者生起厭離心,並能遣除驕傲,以及悲愍生死輪迴當中的有情,羞於惡作而歡喜善行。“,”入行論“又說:”我因為恐懼,所以願把自身奉獻給普賢菩薩。“這種種痛苦的功德,入行論“當中雖然是根據自身現世已承受的痛苦增長加劇而說,然而,未來所要承受的種種痛苦也一樣。

本段引“入行論”,“安忍品”與“懺悔罪業品”證成應當思惟諸惡趣苦。

 

【師父錄音10 -5】:請點擊箭頭右.gif

 

 

 

 

056(吹冷氣.gif

 

 “念死無常”篇─結束 

箭頭右.gif 

謝謝您.gif 

箭頭下.gif  

“三惡趣苦-“〜〜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  消文

 

 

                           卷三 

 

 

下士道 念死無常

 

          054(寫字.gif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8405行~第8511行                                     消文日期:20091213

*****************************************

課文】:(08405) 第三思惟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之三者。如是若見須往他世,爾時親友極大憐愛而相圍繞,然無一人是可隨去。盡其所有悅意寶聚,然無塵許可得持往。俱生骨肉尚須棄捨,況諸餘法。是故現法一切圓滿,皆棄捨我。我亦決定棄捨彼等而赴他世。

【消文】:如何修念死之,第三種根本是思惟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所以,如果當我知道必須往生他世,那時候無論多麼親密憐愛的親戚朋友聚在四周圍,可是卻沒有任何人可以陪同前去。這輩子喜歡的一切財富,卻絲毫都不能帶著前往。與生俱來的身體骨肉都必須捨棄,更何況是其他的東西。因此,現世所有的圓滿受用都將捨棄我。而我也一定將棄捨一切而趣向他世。

本段闡釋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的三種因相。 

【師父錄音9-1】: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8407) 復應思惟,今日或死。又應思惟,爾時唯法是依是怙,是示究竟所有道理。

【消文】:還應該思惟,今天或許就會死。也應該思惟,那個時候只有正法是皈依處、是大依怙,只有正法才是指示究竟者的所有道理。

本段闡釋第三決斷:唯法是依、是怙、是示究竟。 

 

【師父錄音9-2】: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8408) 迦尼迦書云:「能生諸異熟,先業棄汝已,與新業相係,死主引去時,當知除善惡,餘眾生皆返,無一隨汝去,故應修妙行。」

【消文】:《迦尼迦書》說:「能夠感得現世種種異熟的先業已經離你而去了,與新業有關連的死主接引你前去下一生時,應當知道除了善惡業因之外,其餘的眾生都必須返回,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陪同你前往,所以應該從現在而修正法。

本段引《迦尼迦王書》證成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並且不忘教誡行者應修妙行。。

 

【師父錄音9-3】:請點擊箭頭下.gif(A)                   箭頭下.gif(B)

 

 

 

 

 

【課文】:(08409) 吉祥勝逝友亦云:「天王任何富,死赴他世時,如敵刦於野,獨無子無妃,無衣無知友,無國無王位,雖有無量軍,無見無所聞,下至無一人,顧戀而隨往,總爾時尚無,名諱況餘事。」

【消文】:吉祥勝逝友也說:「國王!任何財富……死後前往他世的時候,就好像在野地遭遇敵人掠劫一般,孤獨一人,沒有兒子,也沒有王妃,沒有衣物,也沒有知心友人,沒有國家,也沒有王位,雖然有無數的軍隊,卻看不見,也聽不到,根本沒有任何人,會因為眷戀不捨而跟隨前往,總之,那個時候連……都沒有了,連名字都沒有了,更何況其他事物。

本段引吉祥勝逝友《致月王書》證成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 

師父錄音9-4】: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8412) 如是思惟有暇義大而實難得。及雖難得,然極易壞,念其死亡。若不勤修後世以往畢竟安樂,僅於命存引樂除苦者,則諸旁生有大勢力,尤過於人,故須超勝彼等之行。若不爾者,雖得善趣,仍同未得。

【消文】:以這種方式思惟暇滿的重要而且的確非常不容易獲得。並且思惟暇滿不但不容獲得,而且非常容易被摧壞,應該修習念死心。如果不精勤修習從下一生開始的畢竟安樂,而只在活著的期間希求離苦得樂的話,那麼,許多旁生在希求現世離苦得樂的本事遠勝過人,所以,我們必須在修行方面超越旁生。如果做不到這點的話,雖然獲得善趣暇身,但是等於沒有獲得一樣。

本段開始為修念死總結,再提醒行者思惟暇滿利大與極難得,但是必須在修行方面超勝於旁生,希求後世畢竟樂。 

【師父錄音9-5】: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8501) 如入行論云:「畜亦不難辦,為是小利故,業逼者壞此,難得妙暇滿。」以是此心縱覺難生,然是道基,故應勵力。

【消文】:如《入行論》中所說:「如果只是僅於命存引樂除苦這種小利,畜生也很容易成辦,受到惡業所逼,以致於摧壞了這難得的暇滿妙善身。」因此,儘管覺得念死之心不容易生起,但是由於它是道次第之基礎,無論如何都應該努力地修念死之心。

本段引《入行論》證成前段所闡釋的若僅於命存引樂除苦,則諸旁生有大勢力尤過於人,並且教誡行者,雖然念死心不容易生起,但是由於它是菩提道次第之修習基礎,所以無論如何都應該努力修念死心。

【師父錄音9-6】: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8502) 博朵瓦云:「除我光榮者,即是修習無常。由已了知,定當除去親屬資具等,現世一切光榮,獨自無伴而往他世,除法而外皆無所為,不住現法始得生起,乃至心中未能生此,是乃遮阻一切法道。」

【消文】:博朵瓦說:「能夠除去我光榮的就是修習無常。因為已經澈底明白,一定要除去親屬、資具等現世的一切光榮,獨自一人沒有同伴前往他世,除了正法以外,其餘的都派不上用場,這樣子才能夠生起不欲久住此世的心,在心中能夠生起這種念死心以前,就是阻止了一切成佛之道。

本段引博朵瓦的話證成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 

師父錄音9-7】: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8504) 鐸巴亦云:「若能兼修積集資糧、淨治罪障,啟禱本尊及諸尊長,並發刻勤殷重思惟,雖覺百年亦不能生,然諸無常不安住故,略覺艱難即得生起。」於迦瑪巴請求另易所緣境時,重述前法。請其後者,則云後者全未能至。

【消文】:善知識鐸巴也說:「如果積集資糧與淨治罪障能夠同時修習,啟白並祈禱本尊及所有上師求加持,並且發起深刻的精進而殷重思惟,雖然覺得百年也生不起念死心,但是一切有為法都是不安住性,儘管覺得艱難,也能生起。」弟子向迦瑪巴要求變換所緣境的時候,迦瑪巴的答覆仍舊是相同的修法。弟子請求後續的修法,迦瑪巴則說後續的法根本還不能修

本段引鐸巴善知識的話,結勸行者集資淨罪祈禱求加持,並刻勤殷重思惟,雖略覺艱難,也能生起念死心。在第七十八頁時,善知識迦瑪巴教誡弟子云:「現須畏死,臨終則須無所恐懼。」後來,在第七十九頁,對於弟子略作思惟決定死,便言不生定解而呵斥云:「說思己未生,汝何時思?晝日散逸,夜則昏睡,莫說妄語。」這下弟子又要求改修他法,善知識仍舊重述修念死。何故?死心固難生,然是道之基,殷重善思惟,佛子當勵力。

 

【師父錄音9-8】: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8508) 如是自心若能堪任,應如前說而正修習。若不堪者,則隨其所稱,取三根本九種因相,觀現法中所有諸事,猶如臨殺飾以莊嚴,應當乃至意未厭離,數數修習。

【消文】:如果自己認為心力足以勝任的話,就應該照著前面所說的如理修習。如果覺得心力不足以勝任的話,那麼就根據自己相應的……攝取三種根本九種因相而修習之,觀察現世當中的所有事物,就好像在被押解赴刑場之前,還要美容一番,在生起厭離心以前,應當不斷地思惟修習。

本段為不同根器的行者開示相應的修念死方便。 

【師父錄音9-9】: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8509) 若經論中何處有說,親近知識暇滿無常諸法品類,皆應了知,是彼彼時所有行持,取而修習,乃能速得諸佛密意。餘處亦當如是了知。

【消文】:舉凡有闡述親近善士、暇滿、念死無常等方面的經論,都應該徹底地了解。這些都是現在將來常時要做的行持,攝取這些心要而如理修習,就能夠迅速得到佛法真正的內涵。,其他的教授教誡也應該照這方式徹底了解。

本段為念死無常總結之後,再次提醒行者,對於經論中關於親近善士、暇滿、以及念死無常等法類,要常時取而修習,才能迅速獲得諸佛密意。 

【師父錄音9-10】:請點擊箭頭右.gif

 

 

 

 

 

 

056(吹冷氣.gif

 

 

箭頭右.gif 

謝謝您.gif 

箭頭下.gif  

《念死無常-10完結》~~待   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