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消文

         054(寫字.gif

 

 

08 0705

組長:陳長城 消文

 

 

第59頁 01行~ 第59頁 13行                                       消文日期:2009年8月28日

*****************************************

 

【課文】:(06101) 總之修行如是正法,特若修行大乘道者,任隨一身,不為完具,須得如前所說之身。如弟子書云:「善逝道依將成導眾生,廣大心力人所獲得者,此道非天龍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

【消文】:總而言之,修行這部正法,特別是修行大乘道的行者,(如果是)隨便任一種人身,那是不完全具足修行條件的,必須像前面所說擁有離八無暇具十圓滿的人身,才算具足修行條件。就像《弟子書》中所說:「成就佛道是要依賴將成為引導眾生的,廣大心力,有這種廣大心力的人,才能獲得佛道,佛道不是天龍可得,也不是非天能得,也不是,妙翅、持明、似人、或腹行等類的有情能得。」本段引《弟子書》中所說,闡釋天龍八部眾之有情,不能獲得佛道,只有具廣大心力,具足暇滿的人身才能成就佛道。

 

 

 

【課文】:入胎經亦云:「雖生人中,亦具如是無邊眾苦,然是勝處,經俱胝劫,亦難獲得,諸天臨沒時諸餘天云,願汝生於安樂趣中,其樂趣者即是人趣。」諸天亦於此身為願處故。

【消文】:入胎經》也說:「雖然受生在人道當中,也會遭受無量無邊的種種苦,然而它殊勝的地方就在於,經過俱胝劫的時間,也難以獲得,在諸天界的天人臨死的時候,其他的天人都會說,祝願受生在安樂趣當中,所謂的(安)樂趣就是指人趣,也就是在人道當中。」(因為)所有的天人也把暇滿人身當作希願處的緣故。本段引《入胎經》為行者闡釋即便是天人,在臨終時也都以暇滿人身為希願處。

 

 

 

 

【課文】:又有欲天,昔人世時,由其修道習氣深厚,堪為新證見諦之身,然上界身,則定無新得聖道者,如前所說,欲天亦多成無暇處,故於最初修道之身,人為第一。

【消文】:也有少部分欲界天的天人,由於過去於人身中,修道習氣深厚,後生欲天,也可能新證見諦,除了欲天這種情況以外,其他的上界,就是指色界、無色界,是絕對沒有新得聖道者,也就是絕對沒有初證聖果,或者是初見道者。前面也曾說過,欲界天是屬於八無暇當中,長壽天裡面無暇修行的其中一個。所以欲界、色界、無色界天身來說,都不及暇滿的人身,欲界天身不合於見四聖諦,色界、無色界天身,難生猛利出離心,所以難見道、證空性。因此,對於最初修道的這個「身」來說,人身是第一的。我們要初學佛法,或者是初見道,初證道的話,都是在人身中,所以是最殊勝的。

 

 

 

 

【課文】:此復俱盧洲人,不堪為諸律儀所依,故讚三洲之身,其中尤以贍部洲身,為所稱歎。是故應當作是思惟,我今獲得如是妙身,何故令其空無果利,我若令此空無利者,更有何事較此自欺,較此愚蒙,而為重大。曾數馳奔諸惡趣等無暇險處,一次得脫,此若空耗仍還彼處者,我似無心,如被明咒之所蒙蔽。

【消文】:再說,俱盧洲人,雖然在四大洲中是最勝處,但是,不能持戒學佛,所以讚歎其餘三洲的人身(當中,其中特別是贍部洲的人身最受稱歎。所以應當這樣思惟,我現在獲得這樣殊勝的人身,為什麼讓這殊勝人身空過而沒有任何果利,如果我讓這殊勝人身沒獲得任何果利的話,那麼根本沒有比這件事更為自欺,更為愚蒙的了。曾經數數奔馳於三惡道那些沒有閒暇(修行)的危險地方,這一次好不容易脫離惡趣而獲得暇滿人身,如果就這樣白白浪費,又墮到諸惡趣的話,我就好像迷失本性,好像被明咒蒙蔽了一樣。以上是闡釋在四大部洲當中的人身,以南贍部洲身最值得稱歎。所以應當思惟:「如今既然獲得此一暇滿人身,如果讓它空無果利,那是最為自欺、最為愚蒙的事了。況且無始劫以來,曾經數數墮於三惡道而無暇修行,這一世好不容易脫離了,卻又白白浪費又墮入惡趣的話,那就好像被明咒蒙蔽而迷失本性一樣。」

 

 

 

 

【課文】:由此等門應數數修,如聖勇云:「得何能下種,度生死彼岸,妙菩提勝種,勝於如意珠,功德流諸人,誰令此無果。」

【消文】:以上所說的道理應該常時不斷地反覆思惟修習,就如聖勇論師所說:「獲得什麼?可以種下成佛的殊勝種子,這暇滿人身遠勝於如意寶珠,所有的功德都出自於人身,誰會令這(暇滿人身)沒有獲得最勝增上究竟果。」在這段本文當中,先為前面所講說的內容做一小結,教誡行者要不斷思惟這些道理。然後大師再引聖勇論師所說的話,勉勵行者既然獲得可以種度生死彼岸妙菩提種子的暇滿人身,就不應該白白浪費。

 

 

 

【課文】:入行論亦云:「得如是暇已,我若不修善,無餘欺過此,亦無過此愚。若我解是義,愚故仍退屈,至臨命終時,當起大憂惱。若難忍獄火,常燒我身者,粗猛惡作火,定當燒我心。難得利益地,由何偶獲得,若我如有知,仍被引入獄,如受咒所蒙,我於此無心,何蒙我未知,我心有何物。」

【消文】:行論》也說:「獲得這種殊勝的暇滿人身之後,如果我不用來好好地修習善法,那麼就沒有比這樣更自欺的了,也沒有比這樣更愚痴的了。如果我了解暇滿義大的道理,卻因為愚痴而退縮不前,那麼到即將死亡的時候,一定會生起極大的憂愁和煩惱。如果難以忍受的地獄熾熱火焰,不停地燃燒著我的身體的時候,粗猛的惡業所形成的心火,也一定焚燒著我的心。這樣難得的暇滿人身,豈是隨隨便便就獲得的,倘若我有智慧知道這暇身難得,未來生卻又墮入地獄,就好像被咒術蒙蔽了,我在這方面迷失了本性,究竟是)被什麼給蒙蔽了?我渾然不知,我的心性到底有什麼東西(障礙著)。本段再引《入行論》,強調暇滿人身難得,一定要努力修善,否則死後又墮地獄,那就白白浪費了這樣難得的暇滿人身。

 

 

 

 

056(吹冷氣.gif

 

  待   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