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北08秋070班
廣論研討班 筆記
北 08 秋070班
陳長城 記錄
2009年11月27日(五) P71-10~P74-1
*****************************************
一》上課前行緣念儀軌: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讚頌三稱)
●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讚頌三遍)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宗大師祈請文(密集嘛) (讚頌三遍)
米咩杰位得遷尖瑞錫
集咩堪北汪波蔣悲揚
都繃麻呂炯杰桑威達
崗尖客北竹尖宗喀巴
洛桑札北霞喇受哇得
● 大乘發心偈
諸佛正法眾中尊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行施等善
為利有情願成佛
二》行政事項宣導:(略)
三》課程研討:(P 71-10~P74-1)
p.07110若入密咒者,則依知識法勝出前者… 故於此理,應當獲得堅固定解。p.07401
由副班長消文、班長做補充說明:
課程筆記重點:
若入密咒大乘次第引導之因相(p.07110~ p.07202)
次第 :
→1)依止:密乘善知識其依法勝出前者,依咒所說應當隨行。
→2)灌頂:以根源清淨續部所出灌頂成熟身心。
→3)護戒:應寧捨命如理護持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儀。
應勵力莫令根本罪犯染著。
應勵防諸支罪染,設受染著應即悔。
→4)修持:1.堅固前→隨其一種善導修學→下部有相瑜伽→(俗諦:世俗諦)
→上部生次瑜伽→(生起次第)
2.堅固已→隨於其一應善修學→下部無相瑜伽→(真諦:勝義諦)
→上部滿次瑜伽→(圓滿次第)
※密教分四部:
1).下三部:事部、行部、瑜伽部。
2)無上密
3)誓句身:密教所修的身。
4)業報身:凡夫所修的身。
※三昧耶→誓句身
1)道炬論:→如是建立道之正體,道次第亦如是導。
2)攝修大乘道方便論:
欲得不思議,勝無上菩提,賴修菩提故,樂修為心要。
已得極難得,圓滿暇滿身,後極難獲故,勤修令不空。
如犯從牢獄,若有能逃時,與餘事非等,速從彼處逃。
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時,與餘事非等,應當出有宅。
歸依增上戒,及住願根本,應受菩薩律,漸隨力如理,
修行六度等,菩薩一切行。方便慧心要,修止觀瑜伽。
3)定資糧品:
1-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報樂,背棄諸攝持。
2-圓滿信等財,敬師等於佛,具師教律儀,善勤於修習。
3-瓶密諸灌頂,由尊重恩得,行者身語心,清淨成就器。
4-由圓滿定支,所生資糧故,速當得成就,是住密咒規。
1)宗旨:
1-摧伏增上我慢。
2-廣益上中下心。
2)要因:
1-尚未起共同中下士夫之心,便自許是大士。
2-上二士夫亦須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脫。
3-令下品補特伽羅修上,既不能發上品又棄下品。
4-令上善根者修習共道,此諸功德若先已生則可攝持。
5-若先未生,速當生起。
6-若生下下,可導上上,故於自道非為迂緩。
3)喻:
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黠慧寶師漸磨摩尼寶。
4)引述
1-聖龍樹菩薩:→先增上生法,決定勝後起,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
2-諸菩薩地:→又諸菩薩為令漸……(中略)……諸有情次第利行。
3-攝行炬論:→諸初業有情,轉趣於勝義,正等覺說此,方便如梯級
4-四百論:→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後斷一切見,若知為善巧。
5-敬母善巧阿闍黎:→如淨衣染色,先以施等語,善法動其心,次令修諸法。
6-月稱菩薩:→亦引此教為所根據,成立道之次第決定。
5)結論:
1-現見於道引導次第,諸行者極應珍貴。
2-於此理應當獲得堅固定解。
※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化身)。
※靠暇滿身,修菩提心,得菩提果。
※七聖財:信,戒,聞,慚愧,精進,捨,定慧。
※自習自修→有學習瓶頸。
承事師長→學習成就大。
聽師父開示
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