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八 

 

 

上士道    菩提心次第

 

          054(寫字.gif

 

                         【七】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2219行〜第2246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22****************************************************

【課文】(22109~22203)

 其悲生量者。修次初篇云:「若時猶如可意愛子,身不安樂,如是亦於一切有情,欲淨其苦,此悲行相任運而轉,性相應轉。爾時即是悲心圓滿,得大悲名。」此說心中最愛幼兒,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幾許悲痛,即以此許而為心量,若於一切有情悲任運轉,說為圓滿大悲體相,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當了知。又彼論緒云:「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濟一切有情,願求無上正等菩提,以為自性菩提之心,不須策勵而得生起。」此說能生願心之因,須前所說如是大慈。由此當知大菩提心發生之量,此非已至高上聖道所有發心,初發業者所有發心說為如是。攝大乘論亦云:「清淨增上力,堅固心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三無數劫起首菩薩,亦須發起如是之心。

 

  其悲生量者。修次初篇云:「若時猶如可意愛子,身不安樂,如是亦於一切有情,欲淨其苦,此悲行相任運而轉,性相應轉。爾時即是悲心圓滿,得大悲名。」此說心中最愛幼兒,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幾許悲痛,即以此許而為心量,若於一切有情悲任運轉,說為圓滿大悲體相,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當了知。

【消文】: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才算悲心圓滿呢?有關悲心所生起的量,如何才算圓滿,在修次初篇中曾經提到過一段話:「不論任何時候,只要是自己最喜歡的愛子有苦,做母親的一定立刻生起不忍之心,想盡辦法為他拔苦。同樣的情形,對於一切的有情,也能立刻生起為他們拔苦的心。當這個悲心,能夠不假思索、任運生起,見到有情受苦,就像自己受苦一樣,這時就是大悲心圓滿的時候,就有資格獲得大悲的名稱。」所以,母親對心中最疼愛的幼兒,能生起多少的悲痛,就有多少的悲心。如果對於一切的有情,都能任運自然地生起悲心,就是大悲心圓滿的時候,至於大慈所生起的心量,也是同樣的道理。

 

 

  又彼論緒云:「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濟一切有情,願求無上正等菩提,以為自性菩提之心,不須策勵而得生起。」此說能生願心之因,須前所說如是大慈。

【消文】:彼論緒中說:「如果有了前面所說的大悲力,要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不需花很大的力氣就能生起。」這就說明大悲心是能生起菩提願心最主要的原因,而想生起大悲心,又需要前面所說的大慈做為基礎。

 

 

  由此當知大菩提心發生之量,此非已至高上聖道所有發心,初發業者所有發心說為如是。攝大乘論亦云:「清淨增上力,堅固心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三無數劫起首菩薩,亦須發起如是之心。

【消文】:但是,我們應當知道,這時所發菩提心的量並不圓滿,並沒有到達無上菩提應有的發心,因為初發心的菩薩,就應該具備這樣的條件了。正如攝大乘論中所說:「善根力、大願力、堅固心昇進(所發的大菩提心,雖然遭遇惡友的破壞,也從來不棄捨;所修的善法,也能展轉增長,始終沒有退減),是為菩薩三無數劫最初的修行。」所以,菩薩經三無數劫修行,最初也必須發起此心。

 

 

 

【課文】(22204~22213)

 故全未知此之方境,僅作是念,為欲利益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為此義故我行此善。發此意樂便大誤會,未得謂得,堅固所有增上之慢。不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善修習,追求餘事勵力欲想超邁多級,了知大乘扼要觀之,實可笑處。多經宣說諸勝佛子,於多劫中尚須執為修持中心,而正修學,況諸唯能了知名者。又此非說不修餘道,是說須將修菩提心,而為教授中心修習。總未能生前說領感,若善了知大乘學處,堅信大乘,亦可先為發心正受律儀,次乃修習菩提之心。如入行論,先受律儀及菩提心,次於彼學六度之中修靜慮時,乃廣宣說修菩提心。然為成就此法器故,於先亦須修眾多心,謂思惟勝利,七支歸依,修治身心,了知學處,發心欲護。故進道中,修空性解,須漸增進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須善修上上轉勝,令道昇進名亦弗存。此於一切佛子,唯一真道波羅蜜多教授論中,宣說二十二種發心,從諸論師解釋此等進道之理,應當了知。

 

  故全未知此之方境,僅作是念,為欲利益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為此義故我行此善。發此意樂便大誤會,未得謂得,堅固所有增上之慢。不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善修習,追求餘事勵力欲想超邁多級,了知大乘扼要觀之,實可笑處。多經宣說諸勝佛子,於多劫中尚須執為修持中心,而正修學,況諸唯能了知名者。又此非說不修餘道,是說須將修菩提心,而為教授中心修習。

【消文】:如果對這些內容不太明瞭,以為只是心念「為利眾生願成佛」,就是發菩提心了,這不但會造成很大的誤解,更會因未得言得而形成堅固的增上慢。從此,在修習大乘的法門當中,不以菩提心作為教授的中心,反而以其他的內容為主,花很多時間,費很多的力氣,想要頓超階位,快速成就。這樣的見解,在一位深知大乘精要的人看來,是非常可笑的事。因為在很多的經典裡都說到,已入菩薩位的佛子,在多劫當中,仍然是以菩提心為教授的中心而正修學,更何況是只知菩提心名字的學子,更應該把菩提心作為主要修學的內容。這樣說並不表示,沒有必要修習大乘其餘的部分,而是強調必須把修菩提心,當作教授的中心來修習。

 

 

  總未能生前說領感,若善了知大乘學處,堅信大乘,亦可先為發心正受律儀,次乃修習菩提之心。如入行論,先受律儀及菩提心,次於彼學六度之中修靜慮時,乃廣宣說修菩提心

【消文】:如果還未能生起前面所說的菩提心,還有另一種發心的次第也可修習,就是已經善於了知所有大乘學處的學子,可以先發心受菩薩戒,然後再修習菩提心。正如入行論中所說,先受菩薩戒及菩提心戒,在修習六度中第五禪定的時候,再詳細宣說修菩提心的內容。

 

 

  然為成就此法器故,於先亦須修眾多心,謂思惟勝利,七支歸依,修治身心,了知學處,發心欲護。故進道中,修空性解,須漸增進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須善修上上轉勝,令道昇進名亦弗存。此於一切佛子,唯一真道波羅蜜多教授論中,宣說二十二種發心,從諸論師解釋此等進道之理,應當了知。

【消文】:然而為了能夠成為大乘的法器,在這之前也必須先修習一些內容,譬如思惟發菩提心的殊勝利益、修七支供養、修歸依三寶、修對治身心、了知菩薩學處、發心護持戒律等等。除此之外,還必須進一步修習二種資糧:就是解悟空性的智慧(智慧資糧)、和大菩提心(福德資糧)。其他,如現觀莊嚴論大般若經華嚴經等大乘經論中,對一切佛子,所宣說的二十二種發心等內容,也應當要詳加了知。

 

 

【課文】(22301~22309)

 第三修增上意樂者。如是修習慈悲之後,應作是思,噫!此諸有情,可愛悅意如是乏樂,眾苦逼惱,云何能令得諸安樂,解脫眾苦。便能荷負度此重擔,下至語言亦當修心。前報恩時雖亦略生,然此說者,僅生慈悲與樂離苦,猶非滿足,是為顯示須有慈悲,能引是心,我為有情成辦利樂。又此非唯於正修時,即修完後,一切威儀皆能憶念,相續修習增長尤大。修次中篇云:「此即大悲,或住定中,或於一切威儀之中,於一切時一切有情,皆當修習。」悲是一例,隨修何等所緣行相,一切皆同。如大德月大論師云:「心樹自從無始時,煩惱苦汁所潤滋,不能改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謂如極苦「(口敵)噠」大樹,以一二滴糖汁澆灌不能令甜。如是無始煩惱苦味,薰心相續,少少修習慈悲等德,悉無所成,是故應須相續修習。

 

  第三修增上意樂者。如是修習慈悲之後,應作是思,噫!此諸有情,可愛悅意如是乏樂,眾苦逼惱,云何能令得諸安樂,解脫眾苦。便能荷負度此重擔,下至語言亦當修心。

【消文】:正式發起此心的第三部分,是修增上意樂。在修習慈心和悲心之後,心中不禁思念慨嘆,我最親愛的有情,不但正缺少快樂,而且還被眾苦所逼惱,我該如何使他們離苦得樂呢?我應該負起令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的重擔。這種利他的心,不僅僅是在座中生起,即使在平時的言談之間,也能夠隨時來憶念。

 

 

  前報恩時雖亦略生,然此說者,僅生慈悲與樂離苦,猶非滿足,是為顯示須有慈悲,能引是心,我為有情成辦利樂。

【消文】:在前面修報恩時,雖然也能生起,希望一切如母的有情,能夠離苦得樂的心,但只憑這個願心是不夠的,現在是要將如何令眾生離苦得樂的重擔,負荷在自己的身上,而且其心堅定、絕不推諉。

 

 

  又此非唯於正修時,即修完後,一切威儀皆能憶念,相續修習增長尤大。修次中篇云:「此即大悲,或住定中,或於一切威儀之中,於一切時一切有情,皆當修習。」

【消文】:這個利他的心,不只是在座中修,即使是下座後,一切行住坐臥威儀中,也都能相續憶念,這樣才能使它增長廣大。正如修次中篇中所說:「這大悲心,不但是在定中修,在一切的威儀當中,在一切時,面對一切的有情,都應該修習,這樣才不至於退墮。」

 

 

  悲是一例,隨修何等所緣行相,一切皆同。如大德月大論師云:「心樹自從無始時,煩惱苦汁所潤滋,不能改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謂如極苦「(口敵)噠」大樹,以一二滴糖汁澆灌不能令甜。如是無始煩惱苦味,薰心相續,少少修習慈悲等德,悉無所成,是故應須相續修習。

【消文】:修悲心只是一個例子,其實一切的修行都是如此。為什麼必須這樣修呢?正如大德月大論師所說:「我們的心樹,從無始以來,就被煩惱的苦汁所滋潤,想要改變成甘甜的味道,只用一滴功德水,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意思是說,好比一棵苦樹,它從樹根、樹幹、樹枝、樹葉都是苦的,如果只用一、二滴的糖水澆灌,是不可能使它變甜的。同樣的,我們的心,從無始以來,就被煩惱的苦味相續薰習,現在只是修習少量的慈、悲、增上意樂等功德,又怎能使它改變呢?所以必須相續地修習。

 

 

 

【課文】(22310~22313)

 第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者。由如前說次第所致,便見利他定須菩提,起欲得心,然僅有此猶非滿足。如歸依中說,由思惟身語意三事業功德,先應盡力增長淨信。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能為引生發心之因,雖有多種,然悲為勝,自力所發極為殊勝,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經所說。

 

  第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者。由如前說次第所致,便見利他定須菩提,起欲得心,然僅有此猶非滿足。

【消文】:依次第正修的第二個部分,是修習希求菩提之心。由前面所說的次第修習,就能很清楚地看見,想要利他必須證得菩提,可是光有這樣的心是不夠的。

 

 

  如歸依中說,由思惟身語意三事業功德,先應盡力增長淨信。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

【消文】:必須如「歸依」中所說,先思惟佛身語意三業功德,以增長清淨的信心,然後再依信心,發起真誠欲證菩提的心。不僅為了自利必須證得,同時也為了利他非證得菩提不可,因為只有成佛才能自利和利他都圓滿。

 

 

  能為引生發心之因,雖有多種,然悲為勝,自力所發極為殊勝,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經所說。

【消文】:能引發菩提心的原因雖然很多,但是都不如由大悲心所引生的菩提心來得殊勝,尤其是由自力所發的大悲心更為殊勝,這是修次初篇智印三摩地經中所說的內容

 

 

 

【課文】(22401~22406)

 第三顯所修果即為發心者。總相如前所引現觀莊嚴教義。其差別者,隨順華嚴經義,入行論云:「應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別,如是智應知,此二別如次。」此說分為願行二種。異說雖多,然作是念,為利有情,願當成佛或應成佛,作是願已於施等行隨學未學,乃至何時未受律儀,是名願心。受律儀已當知此心,是名行心。修次初篇云:「為利一切諸有情故願當成佛,初起希求是名願心。受律儀後修諸資糧,是名行心。」此中雖有多種徵難,茲不廣說。

 

  第三顯所修果即為發心者。總相如前所引現觀莊嚴教義。其差別者,隨順華嚴經義,入行論云:「應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別,如是智應知,此二別如次。」此說分為願行二種。

【消文】:依次第正修的第三個部分,是說明所修的果就是發心。所謂的發心,分總相和別相來說。菩提心的總相,就如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意思是說:為了發心利他,我要證得菩提,像這樣雙求利他和自證菩提,就是圓滿的發心。至於發心的別相,和華嚴經經義相同的入行論中說:「有智慧的行者應該知道,欲行和正行的差別。」這裡所說的欲行和正行,指的就是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異說雖多,然作是念,為利有情,願當成佛或應成佛,作是願已於施等行隨學未學,乃至何時未受律儀,是名願心。受律儀已當知此心,是名行心。

【消文】:有關願心和行心的說法雖然很多,但只要是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願心,就算還沒有行布施等六度,也沒有正受菩薩戒,都能稱為願菩提心;在正受菩薩戒之後,依然如此發願,這時的發心,就稱為行菩提心。

 

 

  修次初篇云:「為利一切諸有情故願當成佛,初起希求是名願心。受律儀後修諸資糧,是名行心。」此中雖有多種徵難,茲不廣說。

【消文】:修次初篇中說:「最初發起為利一切諸有情,故願當成佛的希求心,就稱為願菩提心;正受菩薩戒之後,修學一切菩提資糧,就稱為行菩提心。」其中雖有多種不同願、行二心的解釋,在這裡就不詳細解說了

 

 

056(吹冷氣.gif

  卷八“菩提心次第”篇完畢 

 

箭頭下.gif     

 

  卷九“菩提心次第”篇【八】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