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五 

 

 

下士道    深信業果

 

          054(寫字.gif

 

                         十七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422行〜第1451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322************************************************** ** ******** *

【課文】:(14202)

第三、思已進止道理中分二:

一、總示;

二、特以四力淨修道理。  

今初

 

【消文】:

第三、思惟(總業果與別業果)之後,實際如何取捨的道理分二方面來說。

第一、總說進止道理。

第二、特別以四力淨修的道理來說明。

先說第一點。

 

本段科文引發一切善樂根本深忍信之第三科科文,從這裡開始宣說思惟業果道理之後,如何正修行。、

 

【師父口述17-1】: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14203)

如入行論云:「苦從不善生,如何定脫此,我晝夜恆時,理應思惟此。」

 

又云:「能仁說勝解,一切善品本,又此之根本,恆修異熟果。」

 

謂既了知黑白業果,非唯了知即便止住,應數修習,以此是為極不現事,極難獲得決定解故。

 

【消文】:

如《入行論》說:「今生眾苦乃往昔種種惡業所感,要如何才能解脫呢?我應該不分晝夜努力思惟如何解脫。」

 

又說:「佛陀說勝解是一切善法的根本,而勝解之根本在於恆常勤修業果。」

 

既然了知了黑白業果,並不是就到此為止,而是)應當不斷地修習,因為業果是極細微不明顯的,所以非常不容易獲得定解。

 

 

本段引《入行論》,教誡行者應當恆常思惟解脫惡業所生之苦、闡釋深信業果之重要性、教誡行者了知黑白業果之後,應當數數修習。

 

【師父口述17-2】: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14205)

此復如三摩地王經云:「設月星處皆墮落,具山聚落地壞散,虛空界可變餘相,然尊不說非諦語。」

 

於如來語,應修深忍,若未於此獲得真實決定信解,任於何法,悉不能得,勝者所愛,決定信解。

 

如有一類,說於空性,已獲決定,然於業果無決定信,不慎重者,是乃顛倒了解空性。解空性者,謂即見為緣起之義,是於業果發生定解為助伴故。

 

【消文】:

此外,又如《三摩地王經》說:「就算月亮、星星等都隕落毀壞,以及群山、村落所依之大地也都壞散,甚至虛空可以變成其他相狀,然而,世尊絕不說不實、不真、虛妄的話。」

 

對世尊所說教法,應該修習甚深信解,如果對世尊所說教法不能獲得真實決定信解,不論對任何法門,完全得不到佛所喜愛的決定勝解。

 

像有一種人,自稱對於空性已經獲得決定信解,但是對於業果卻既沒有決定信解,又不慎重,這種人其實對空性的了解是顛倒、錯誤的。真正了解空性的意思是……知道空性就是緣起的意思,是對業果法則生起決定信解的助伴。

 

本段文引《三摩地王經》,強調世尊所言皆是諦語、教誡行者對佛說諦語應修深忍,並闡述若不得勝解,則於任何法皆亦不能得之、闡釋了解空性是於業果發生定解之助伴,並教誡於業果無決定信者乃顛倒解了空性。

 

【師父口述17-3】:請點擊箭頭下.gif(甲)              箭頭下.gif(乙)

                                              

 

 

 

 

 

 

 

【課文】:(14209)

即彼經云:「一切諸法如水月,等於幻泡陽燄電,雖諸死已往他世,有情意生不可得。然作諸業終不失,如其黑白成熟果,如此理趣門賢妙,微細難見佛行境。」

 

是故應於緣起二業,及諸因果發生定解,一切晝夜觀察三門,斷截惡趣。若不先善因果差別,縱少知法,然將三門放逸轉者,唯是開啟諸惡趣門。

 

海問經云:「龍王,諸菩薩由一種法,能斷生諸險惡惡趣,顛倒墮落。一法云何,謂於諸善法觀察思擇,作如是念,我今若何度諸晝夜。」

 

【消文】:

也就是前面那一部經當中所說的:「一切法就好像照在水中的月亮一樣,也如同幻像、泡影、日光、閃電,雖然眾生死後都會往他世,但是實體的有情卻不存在。而,所造作的種種善不善業永不失壞,一定根據其黑白業而感果報。像這樣的業果法則,其道理甚深難懂,是諸佛所行的境界。」

 

所以,應該對緣起與黑白業,以及種種因果法則生起定解,晝三夜三審慎觀察自己的身語意,以斷截墮落惡趣之因。如果不先通達因果差別,縱使稍微知道一點正法,然而卻任由身語意放逸而轉,這只不過是開啟種種墮惡趣的門罷了。

 

《海龍王請問經》說:「世尊答海龍王,諸菩薩透由一種法,可以斷除受生惡趣,免於顛倒墮落。這是什麼樣的法呢?也就是對種種善法觀察思擇,心念:「我應該怎麼樣度過每一個晝夜?」」

 

 

本段再引《三摩地王經》證成空性是於業果發生定解之助伴、結示應於緣起二業及因果差別發生定解,斷諸惡趣門、引《海龍王請問經》教誡行者於善法觀察思擇,能斷墮惡趣之因。

 

【師父口述17-4】:請點擊箭頭下.gif(甲)              箭頭下.gif(乙)

                                       

 

 

 

 

 

 

 

 

課文】:(14301)

若能如是觀相續者,諸先覺云,此因果時,校對正法,全不符順,於此乃是我等錯誤,全無解脫。校對業果,是觀順否,若以法校自相續時,全無符順,而能至心了知如是,是為智者。

 

集法句云:「若愚自知愚,是名為智者。」

 

若校法時,與法乖反,猶如負屍,自妄希為法者、智者、淨者、極頂,是為下愚。

 

集法句云:「若愚思為智,說彼為愚痴。」故其極下,亦莫思為於法已解。

 

又博朵瓦則引此本生論文觀察相續,如云:「虛空與地中隔遠,大海彼此岸亦遠,東西二山中尤遠,凡與正法遠於彼。」

 

此說我等凡庸與法,二者中間,如彼諸喻,極相隔遠。此頌是月菩薩從持善說婆羅門前,供千兩金,所受之法。

 

朵壠巴亦云:「若有觀慧而正觀察,如於險坡放擲線團,與法漸遠。」

【消文】:

如果能夠這樣觀察自相續的話,許多祖師大德說:「在修習業果時,與正法比對,發現(自相續)完全不符順正法。這就是我們的錯誤,是故根本無法解脫。………自相續與業果校對,目的在於觀察是否符順。如果以正法校對自相續時,能夠真實了知完全不符順,那麼,就是智者。」

 

《集法句經》說:「如果愚笨者知道自己愚笨,那麼他事實上是一位智者。」

 

如果以法校對自相續時,結果與法完全背離,那情況就有如揹負屍體一般,這種人還自妄希望成為修行者、有智慧者、清淨者,以及成就最究竟者,實在是最下劣的愚痴者。

 

《集法句經》說:「如果愚笨者認為自己有智慧,可以說這種人是真正的愚痴。」所以,在觀自相續校對正法時,最起碼的態度是不要自認為對法已經了解。

 

此外,博朵瓦則是引下面這則《本生論》偈頌所說,來觀察自相續,就如《本生論》說:「虛空與大地之間相隔遙遠,大海的兩岸之間也相隔遙遠,東邊的山與西邊的山之間更遙遠,凡夫與正法之間的距離,更遠於以上所舉之比喻。」

 

這偈頌的意思是說,像我們這種凡夫,與正法之間的距離,相較於前面所舉的種種比喻,更為遙遠。這一偈頌是月菩薩供養持善說婆羅門之後,所得到的法。

 

善知識朵壠巴也說:「如果有以法校自相續的智慧而如實觀察時,就好像在陡峭斜坡拋擲線團一般,(線團越滾越遠越向下,就能夠發現自相續)與正法越離越遠。」

 

本段文教誡行者以正法校對自相續,觀察自己的錯誤,若能至心了知者,是為智者、引《集法句經》證成前文之能至心了知自相續全無符順是為智者、闡釋以法校自相續時,結果與法全相違,還妄自希為法者、智者、淨者、極頂者,其實是下愚者、敘述博朵瓦引《本生論》所說,指出我們凡夫對於正法之理解極微少。

 

【師父口述17-5】: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14309)

如是思已,遮止惡行之理者。

 

如諦者品云:「大王汝莫為殺生,一切眾生極愛命,由是欲護長壽命,意中永莫思殺生。」

 

謂十不善及如前說,諸餘罪惡,發起意樂,亦莫現行。

 

應修應習,應多修習,靜息之心。若未如是遮止惡行,雖非所欲,然須受苦,任赴何處,不能脫故。

 

是故現前似少安樂,然果熟時,雖非所欲,淚流覆面,而須忍受,如是之業是非應作。若受果時能感受用無罪喜樂,如是之業是所應行。

 

【消文】:

經過這樣的思惟之後,如何遮止惡行呢?

 

如〈諦者品〉說:「大王!你不要殺生,所有的眾生都非常愛惜自己的性命。因此,如果想要活得長壽一點的話,心裡永遠不要有殺生的念頭。」

 

也就是說,對於十黑業以及前面說過的種種其他罪惡,即便只是生起意樂,也不要讓它生起。

 

應該不斷地多多修習停止造作諸惡業之心。如果沒有這樣去遮止惡行,種種苦雖然不是所希望的,然而一定要感受這些苦果,不論逃到哪裡,都不可能解脫。

 

然後當果報成熟的時候,雖然不是所希望得到的,但是卻必須淚流滿面的忍受,像這種的業就不應該造作。如果接受果報時,能夠得到受用無罪的喜樂,像這種的業是應該造作的。

 

本段科文屬於科文的性質,所以在總示門下似可另作分項,教誡行者要恆常修習遮止發起惡行之意樂,否則必定要感得種種苦果、闡釋造業之取捨標準。

 

【師父口述17-6】: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14313

集法句云:「若汝怖畏苦,汝不愛樂苦,於現或不現,莫作諸惡業。設已作惡業,或當作亦然,汝雖急起逃,然不能脫苦。任其居何處,無業不能至,非空非海內,亦非入山中。」

 

又云:「諸少慧愚稚,於自如怨敵,現行諸惡業,能感辛楚果。

作何能逼惱,淚覆面泣哭,別別受異熟,莫作此業善。

作何無逼惱,歡喜意欣悅,別別受異熟,作此業善哉。

自欲安樂故,掉舉作惡業,此惡業異熟,當哭泣領受。」

 

【消文】:

《集法句經》說:「如果你怖畏痛苦,不喜歡痛苦,不論在公開或不公開的場合之下,都不要造作各種惡業。假設已經造作惡業了,或者如果將來造作的話,也一樣,雖然你急忙起身想逃走,然而卻無法逃脫苦果。不論居住在什麼地方,業沒有到不了的地方,空中也好,海裡也好,深山裡也好,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躲過。

 

《集法句經》又說:「那些缺乏智慧的幼稚愚痴者,以怨敵般的態度對待自己,所以造作了種種一定能感得痛楚苦果的惡業。

造作什麼業會令自己逼惱而淚流滿面的一一領受果報的話,那麼,最好這一類的業絕對不要造作。

造作什麼業不會遭致逼惱而卻能令自己歡喜愉悅的一一領受果報的話,那麼,造作這一類的業是再好不過的了。

為了自己希求安樂,而心不寧靜地造作惡業,這一類惡業的果報,將來必定是要哭泣著領受的。

 

 

本段引《集法句經》,證成惡業必定感苦果、闡釋造作善不善業之抉擇。

 

【師父口述17-7】:請點擊箭頭下.gif(甲)              箭頭下.gif(乙)

                                           

 

 

 

 

 

 

 

【課文】:(14404)

又云:「惡業雖現前,非定如刀割,然眾生惡業,於他世現起。

由其諸惡業,各受辛異熟,是故諸眾生,於他世了知。

如從鐵起銹,銹起食其鐵,如是未觀作,自業感惡趣。」

 

康壠巴謂樸窮瓦云:「善知識說唯有業果,是極緊要,現今講說聽聞修習,皆非貴重,我念唯此極難修持。」樸窮瓦亦云:「實爾。」

 

又敦巴云:「覺窩瓦心莫寬大,此緣起微細。」

 

樸窮瓦云:「我至老時,依附賢愚。」

 

霞惹瓦云:「隨有何過,佛不報怨,是方所惡,宅舍所感,皆說是由作如此業,於此中生。」

 

【消文】:

《集法句經》又說:「

雖然現前造作的惡業,不一定像刀割般痛楚,然而眾生所造的惡業,絕對會在未來世感得果報。

因為種種惡業而各個感得痛楚的果報,所以諸眾生未來世會了知業果道理。

譬如鐵生鏽之後,鏽便開始侵蝕鐵一樣,因此,如果沒有觀察自己所造作的惡業,將會感得墮惡趣的果報。

 

康壠巴跟樸窮瓦說:「善知識告訴我們說,唯有業果道理是最重要的目前講說、聽聞、修習等都不是最難修持的,我認為只有業果道理才是極難修持的。樸窮瓦也說:「的確如此。

 

此外,敦巴尊者說:「阿底峽尊者的弟子啊!心不要粗枝大葉,緣起的道理是非常微細的。

 

樸窮瓦說:「直到年老的時候,我都是依循著《賢愚因緣經》行持。

 

霞惹瓦說:「不論有什麼過失,佛都不會抱怨說那是地方、處所等因素,也不會抱怨是宅舍風水所感得的。佛都說是一切都是業感而生的。

 

本段引《集法句經》,教誡行者現前造作惡業雖不覺痛楚,然而此諸惡業於他世必然現起諸辛異熟、再引諸善知識所言,強調業感緣起。

 

【師父口述17-8】:請點擊箭頭右.gif

 

 

 

 

'

 

 

 

 

課文】:(14410)

第二特以四力淨修道理者。

 

如是勵力,雖欲令其惡行不染,然由放逸,煩惱盛等增上力故,設有所犯,亦定不可不思放置,須勵力修,大悲大師所說,還出方便。

 

此復墮罪還出之理,應如三種律儀別說。諸惡還出者,應由四力。

 

【消文】:

第二、特別以四力淨修的道理闡釋進止道理。

 

像這麼努力,雖然希望自相續不染惡行,但是因為放逸、煩惱盛等的力量強大,如果有違犯,也絕對不可以不去注意,必須努力修持佛陀所說的出罪方便。

 

此外,違犯戒律的出罪道理,應依三種律儀的各別儀軌懺除。所有惡行應以四力懺除。

 

本段科文思已進止道理中分二之二,所以實際上這只是本段落的標題。闡釋必須勵力修持還出方便、闡釋墮罪之還出應如三種律儀之各別儀軌懺除,而所有的罪業應以四力懺除。

 

【師父口述17-9】: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14412)

開示四法經云:「慈氏若諸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則能映覆諸惡已作增長。何等為四,謂能破壞現行,對治現行,遮止罪惡及依止力。」

 

作已增長業者,是順定受,若能映此,況不定業。

 

【消文】:

《開示四法經》說:「佛告訴彌勒菩薩說,如果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就能夠遮止已經造作的惡業之增長。是哪四法呢?也就是能破壞現行力(能破力)、能對治現行力(對治力)、能遮止罪惡力(防護力)以及依止力。

 

已造作增長業是順定受業,連順定受業都可以透由四力映覆,順不定受業就更不用說了。

 

 

本段引《開示四法經》闡釋有四力能映覆諸惡已作增長。此四力如下當說、針對《開示四法經》所示,成就四法則能映覆諸已作增長業,宗大師告訴我們,連順定受業都能映覆,順不定受業就不在話下了。

 

【師父口述17-10】:請點擊箭頭右.gif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深信業果【十八】“〜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