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四 

 

 

下士道    深信業果

 

          054(寫字.gif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188行〜第1207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227************************************************** ** ******** *

 

【課文】:(11808)

   復次尸羅軌則淨命正見四中,後未虧損,前三未能圓滿清淨,少虧損者,說生龍中。

  

【消文】:

 此外,尸羅、軌則、淨命、正見四項當中,如果最後一項未虧損,但是前三項達不到圓滿清淨而稍有虧損者,(佛陀)說可受生龍中。

 

本段闡述若正見未失,而尸羅、軌則、淨命等雖不圓滿,死後可生龍中。

 

【師父口述2-1】: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11808)

   海龍王請問經云:「

世尊!我於劫初,住大海內,時有拘留孫如來出現世間,爾時大海之中,諸龍龍子龍女悉皆減少,我亦減少眷屬。

世尊!現大海中,諸龍龍子龍女, 悉皆如是無有限量,不能得知數量邊際,

世尊!有何因緣而乃如此?

世尊告曰:『龍王,若於善說法毘奈耶而出家已,未能清淨圓滿尸羅,虧損軌則,虧損淨命,虧損尸羅,未能圓滿,然見正直,此等不生有情地獄,死沒已後,當生龍中。』

  

【消文】:

 《海龍王請問經》說:「

世尊!我在刧初的時候,住在大海內,當時有拘留孫如來出世,那個時候的龍、龍子與龍女的數量都在減少,我的眷屬也因此而減少。

世尊!現在大海中的龍、龍子與龍女,都是沒有限量,不知道有多少。世尊!是不是有什麼原因會這樣?

世尊告訴龍王說:龍王!如果真實出家之後,不能持清淨圓滿的戒,雖然虧損軌則、淨命和戒,而不能圓滿,但是沒有虧損正見,這些眾生不會受生有情地獄,死後一定受生龍中。

 

本段引《海龍王請問經》證成正見未虧損者,雖尸羅、軌則、與淨命未能圓滿,不生有情地獄,當生龍中。

 

【師父口述2-2】: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11813)

   此復說於拘留孫大師教法之中,在家出家有九十八俱胝。金仙大師教法之中,有六十四俱胝。迦葉大師教法之中,有八十俱胝。吾等大師教法之中,有九十九俱胝。由其虧損軌則淨命,尸羅增上,於龍趣中已生當生。吾等大師,般湼槃後,諸行惡行,毀犯尸羅,四眾弟子,亦生龍中。

  

【消文】:

 《海龍王請問經》當中又說,在拘留孫佛的教法住世期間,總共有九十八俱胝在家眾與出家眾;……受生於龍趣當中。在金色仙佛的教法住世期間,總共有六十四俱胝。在迦葉佛的教法住世期間,總共有八十俱胝。在釋迦世尊的教法住世期間,將有九十九俱胝。這些眾生因為虧損軌則、淨命、尸羅增上等,所以已墮或當墮龍趣。釋迦世尊涅槃之後,那些行惡行、毀犯尸羅的四眾弟子,也受生龍趣當中。

 

本段引《海龍王請問經》所說,敘述賢劫前四佛的教法住世期間,各有多少眾生雖虧損軌則、淨命、尸羅增上,仍可受生龍中。。

 

【師父口述2-3】:請點擊箭頭下.gif(甲)                箭頭下.gif(乙)

                                            

 

 

 

 

 

 

 

【課文】:(11903)

   然亦宣說,彼等加行,雖不清淨,由於聖教尚未退失深忍意樂,增上力故,從龍死歿,當生人天。除諸趣入於大乘者,一切悉當於此賢劫諸佛教中,而般湼槃。是故微細黑白諸業,如影隨形,皆能發生廣大苦樂,當生堅固決定解已,雖微善業應勵力修,微少惡罪,應勵力斷。

如集法句云:「

     如鳥在虛空,其影隨俱行,作妙行惡行,隨彼眾生轉。

     如諸少路糧,入路苦惱行,如是無善業,有情往惡趣。

     如多有路糧,入路安樂行,如是作善業,有情往善趣。」

又云:「雖有極少惡,勿輕念無損,如集諸水滴,

             漸當滿大器。」

又云:「莫思作輕惡,不隨自後來,如落諸水滴,

             能充滿大器,如是集少惡,愚夫當極滿。

             莫思作少善,不隨自後來,如落諸水滴,

             能充滿大瓶,由略集諸善,堅勇極充滿。」

 

【消文】:

 然而(《海龍王請問經》)也宣說那些有情的行持雖有雜染,但是對於聖教的深忍信並未退失,所以具有增上力,從龍中死殁之後,一定受生於人趣或天趣。

除了一些趣入大乘道之外,其餘都會在賢劫諸佛的教法住世期間,獲得涅槃。

因此,任何微細的黑白諸業,都如影隨形,都能生起廣大的苦樂。一旦生起堅固的信解之後,即便是非常微細的善業,也要努力勤修。即便是極微少的不善業,也應該努力斷除。

像《集法句經》當中所說:「

就好像鳥在空中飛,牠的影子是一起隨著飛行一樣,不論是造作善業或是惡業,它們都是隨著造作的眾生轉的。

就好像路糧短少的話,上路之後,必定為苦惱所逼一樣,如果沒有造作善業的話,這些有情必定往生惡趣。

就好像路糧充足的話,上路之後,必定是平安快樂之旅一樣,如果造作善業的話,這些有情必定往生善趣。」

《集法句經》又說:「雖然只是極微少的惡作,也不要掉以輕心,以為不會有什麼損害。這就好比積集水滴,再大的容器也會漸漸儲滿一樣。」

《集法句經》又說:「不要以為造作輕微的惡業,後面不會帶來災厄;譬如落下來的小水滴,(終究)能夠充滿大容器;愚痴的人一定會集滿這種小惡。

不要以為造作微小的善業,後面不會帶來福報;譬如落下來的小水滴,(終究)能夠充滿大水瓶;菩薩摩訶薩就是種種小善積累充滿而成的。」

 

本段根據《海龍王請問經》,教誡行者,雖微善業亦應勵力修,雖微不善業亦應勵力斷。。

 

【師父口述2-4】: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11910)

   本生論亦云:「

由修善不善諸業,諸人即成慣習性,

如是雖不特策勵,他世現行猶如夢。

若未修施尸羅等,隨具種色少壯德,

極大勢力多富財,後世悉不獲安樂。

 

種等雖卑不著惡,具足施戒等功德,

如夏江河能滿海,後世安樂定增廣。

 

應善定解善非善,諸業他世生苦樂,

斷惡勵力修善業,無信豈能如欲行。」

 

【消文】:

 《本生論》也說

「每個人由於造善業或造不善業會變成習慣性,所以雖然沒有特別去激勵,來世就會像做夢一般的實現。

如果沒有修集布施、持戒等(福德資糧),不論現世具有優良種姓、相好色身與健壯體格,或者有極大的權勢力和財富,後世都得不到安樂。

相反的,種姓等雖然卑下,但是不染著惡業,具足布施、持戒等功德,就好像夏天(雨季)的江河,能夠注滿大海,後世的安樂定會增長廣大。

所以,應該對於善業和不善業將感得他世苦樂的道理生起定解,努力斷除惡業而修作善業,沒有信解的話,怎能得到想要的(安樂)呢?

 

本段再引《本生論》證成善不善諸業他世定生苦樂之理,並勸誡行者勵力斷惡修善。。

 

【師父口述2-5】: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12002)

   所未造業不會遇者。謂若未集能感苦樂正因之業,則定不受業苦樂果。諸能受用大師所集,無數資糧所有妙果,雖不必集彼一切因,然亦定須集其一分。

 

【消文】:

 這是科文正明思總之理的第三項,作為本段之標題。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造作能感苦樂果的善不善業,那麼一定不會感得苦樂的果報。要能夠受用佛陀所積集的無數資糧的所有妙果,雖然不必造作感得這些妙果的所有業因,然而積集其中的一分業因是決定必要的。

 

本段扼要地闡述業未造不會遇。。

 

【師父口述2-6】: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12004)

   已造之業不失壞者。謂諸已作善不善業,定能出生愛非愛果。

如超勝讚云:「梵志說善惡,能換如取捨,尊說作不失,未作無所遇。」

三摩地王經亦云:「此復作已非不觸,餘所作者亦無受。」

毘奈耶阿笈摩亦云:「假使經百劫,諸業無失亡,若得緣會時,有情自受果。」

 

【消文】:

 科文正明思總之理的第四項,作為本段之標題。也就是說,所有已經造作的善業和不善業,一定會產生出喜歡和不喜歡的果報。

像《超勝讚》當中所說的:「婆羅門外道主張造作的善不善業是可以交換的,就像物品一樣的獲取或給予。世尊則說已經造作的善不善業不會失壞,沒有造作的善不善業不會遇到。」

《三摩地王經》當中也說:「此外,已經造作的業沒有不會遇到的受觸,他人所造作的業,也不會由吾等領受其苦樂果。」

《毘奈耶阿笈摩》也說:「即便是經過百劫,一切的業都不會失壞,如果具足因緣的時候,(造業的)有情自己會感受果報。

 

本段再以《毘奈耶阿笈摩》所說,證成業已造不失壞,並且一旦因緣聚會時,就會感受果報。。

 

【師父口述2-7】:請點擊箭頭下.gif(甲)                箭頭下.gif(乙)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深信業果【三】“〜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