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四 

 

 

下士道             皈依三寶

 

          054(寫字.gif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0411行〜第1063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29************************************************** ** ******** *

【課文】:(10411) 由知差別而歸依者。如“攝分”說,由知三寶內互差別而正歸依。此中分六,相差別者,現正等菩提是佛寶相。即彼證果,是法寶相。由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寶相。

業差別者,如其次第,善轉教業,斷煩惱苦所緣為業,勇猛增長業。

 

【消文】:這是本段落之標題,為科文由何道理而歸依者之第二項。根據“攝決擇分”所說,從了解佛法僧三寶之間的相互差別而正確皈依。當中的差別分為六部分,

第一,相差別部分。現前證得正等菩提為佛寶相;所證得的果相為法寶相;根據他的教授而正確修行為僧寶相。

(關於所依境)造作方面的差別。依照(佛法僧)順序分別為:

(佛寶造作)善宣說無量正法。

(法寶造作)盡斷一切煩惱苦之所緣境。

(僧寶造作)勇猛精進增長善根。

 

本段根據“攝決擇分”闡釋三寶的業差別。

 

【師父口述4-1】: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10413) 信解差別者,如其次第,應樹親近承事信解,應樹希求證得信解,應樹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

修行差別者,如其次第,應修供養承事正行,應修瑜伽方便正行,應修共受財法正行。

隨念差別者,謂應別念三寶功德,如雲:“謂是世尊等。”

 

【消文】:

 (對歸依境)信解方面的差別,依照(佛法僧)順序(分別為):

(對佛寶)應該建立以親近承事為基礎的信解。

(對法寶)應該建立以希求證得為基礎的信解。

(對僧寶)應該建立以和合同一法性共住為基礎的信解。

 

(對於歸依境)修行時的差別,依照(佛法僧)順序(分別為):

(對佛寶)修行的時候應該以供養承事為正行。

(對法寶)修行的時候應該以瑜伽方便為正行。

(對僧寶)修行的時候應該以共受財與共受法之意樂為正行。

(對於歸依境)隨時憶念(三寶功德)的差別,也就是應該分別憶念佛法僧的功德。

譬如(“聖隨念佛經”)當中所說:“這些世尊的意思是... ...“

 

本段根據“攝決擇分”,闡釋修行時對三寶應該各以何者為正行。及應分別憶念三寶功德,並引“隨念三寶經”證成。

 

【師父口述4 -2】: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10503) 生福差別者,謂依補特伽羅及法增上,生最勝福,佛及僧二是依初義。此复依一補特伽羅,及依眾多補特伽羅生長福德,以於僧伽定有四故。

由自誓受而歸依者。謂由誓受依佛為師,依般涅槃為正修法,歸依僧伽為修助伴,由如是門而正歸依,如毗奈耶廣釋中說。

 

【消文】:(歸依境)生長福德的差別。也就是依於有情和法而增上,能生長最殊勝的福德,(其中)佛寶與僧寶都是依於有情而增上,法寶則是依於法而增上。同時,又分依於一個有情,以及依於眾多有情而生長福德,因為僧伽一定要有四位(比丘)以上的緣故。

,這是本段標題,為由何道理而歸依者的第三科,原科文為自誓受。也就是說,由自己誓願歸依佛為修習導師,歸依能入般涅槃的法為真正修習的法,歸依僧伽為修行的助伴,由以上三種途徑正確歸依,這是“毗奈耶廣釋”當中所述說的。

 

本段闡釋由何道理而歸依的第三項,也就是由自己誓願而歸依三寶。

 

師父口述4 -3】: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10507) 由不言餘而歸依者。謂由了知內外大師及其教法,諸學法者,所有勝劣,唯於三寶執為歸處,不執與此相違師等,是所應歸。

 

消文】:這是科文由何道理而歸依者之第四科,原科文作不言有餘而正歸依。也就是說,藉由徹底認識內外道的大師,內外道的教法(以及... ...)。以及內外道的僧眾等所有的優劣比較,只有以三寶為歸依處,而不以與三寶相違的大師,教法和學法者為應歸依處。

 

本段闡釋由何道理而歸依的第四項。這段本文可算作是總說,或者為略說,從下一段此二所有差別之中起的本文則是別說,或者為廣說。

 

師父口述4 -4】: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10509) 此二所有差別之中,師差別者,謂佛圓滿無邊功德,所餘大師與此相違。

殊勝贊雲:“我舍諸餘師,我歸依世尊,此何故為尊,無過具功德。”

又云:“於餘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於依怙。

如是非遍智,宗過壞其心,心壞者不見,無過大師尊。“

 

【消文】:這兩者之間的所有差別當中,關於(內外道)大師差別,就是內道大師(即佛)成就圓滿功德而且毫無過失,其他(外道)大師成就的功德則既不圓滿又有過失。

“殊勝贊”說:“我捨棄其他外道的大師而歸依佛世尊,為什麼以佛世尊為歸依處?因為佛世尊無有過失,而且具足功德。”

“殊勝贊”當中又說:

“(我)對其他外道的教法,不起顛倒分別而細細思惟,我越細思惟越對所歸依境堅定信解。

(外道)這種非遍智的教法,由於有過失而壞其心,因為心壞以致於看不見無過失的佛世尊。“

 

本段闡釋內外道大師,教法及諸學者之差別,本段先述說大師差別方面。引“殊勝贊”證成內外大師及內外道大師差別。

 

【師父口述4 -5】: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10511) 教差別者,謂佛聖教,由安穩道得安樂果,息生死流,淨諸煩惱,終不欺罔樂解脫者,唯一善妙,清淨罪惡,外道教法與此相違。

如“殊勝贊”雲:“何故由尊教,安樂得安樂,故於說法獅,尊教此眾生。”

 

【消文】:(內外道)教法差別方面,就是佛世尊的聖教。(是)經由能令身安心穩的途徑獲得無危險無憂惱的佛果,佛聖教能止息輪迴生死苦海之中,淨除一切煩惱,絕對不欺罔希求解脫的行者。佛聖教是)唯一能攝受可愛果的妙法,淨除一切罪障,外道教法無這些功德。

像“殊勝贊”當中所說:“為什麼由世尊的教法可以從安穩道得安樂果?為什麼遵循世尊的教法?安穩道得安樂果。說法獅,比喻佛陀說法,毫無怖畏,聲震十方,攝伏群魔,猶如獅吼降伏百獸。“

 

本段引“殊勝贊”證成前段所闡釋的教差別內涵。

 

【師父口述4 -6】:請點擊箭頭下.gif(甲)      箭頭下.gif(乙)

                                             

 

 

 

【課文】:(10601) 贊應贊亦云:

“謂應趣應遮,清淨及雜染,此是雄尊語,與餘言差別。

  此純顯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語與餘言,除此須何殊。

  此專一妙善,彼唯障礙法,尊語與餘言,除此有何別。

  由彼染極染,由此能清淨,此即依怙語,與餘言差別。“僧伽差別由此能知。

 

【消文】:贊應贊“當中也說:

“也就是應趣內道教法,而應遮外道教法,內道教法清淨,而外道教法雜染,這就是大雄世尊的教法與外道教法的差別。

內道教法充分顯示真如,而外道教法只是欺罔之法,佛世尊的教法與外道教法,單憑這點就足以分出差別矣。

內道教法是唯一能攝受可愛果的妙法,而外道教法只是障礙得可愛果的教法,這也是佛法與外道法分別之處。

 

依隨外道教法會受到極大染污,而遵循內道教法能清淨雜染,這就是佛世尊的教法與外道教法的差別。“

由前述種種差別自然也能夠了知僧伽差別。

 

本段繼續引“贊應贊”證成內外道教法差別。大師最後簡單提示由前述之大師差別與教法差別,自然也能了知僧伽差別。

 

【師父口述4 -7】:請點擊箭頭右.gif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皈依三寶【五】“〜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