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一 

 

 

道前基礎    修習軌理                054(寫字.gif

 

                         【三】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0455行〜第0496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1年44****************************************************

【課文】(04505~04505)

正行分二:一、總共修法,二、此處修法。 今初

【消文】:「正修時應如何」的第二部分是「正行」。

「正行」就是正式起修,

再分為,「總共修法」和「此處修法」。

 

 

【課文】(04506~04511)

 所言修者。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蓋從無始,自為心所自在,心則不為自所自在,心復隨向煩惱等障,而為發起一切罪惡。此修即是,為令其心,隨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緣。此復若隨,任遇所緣,即使修者,則於所欲,如是次第,修習爾許,善所緣境,定不隨轉。返於如欲善所緣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碍。若從最初令成惡習,則終生善行,悉成過失。故於所修諸所緣境,數量次第,先須決定。次應發起猛利誓願,謂如所定,不令修餘。即應具足憶念正知,而正修習,如所決定,令無增減。

 

  所言修者。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

【消文】:首先說明「總共修法」。什麼叫修呢?修就是把我們的心,安住在善所緣境上,這樣不斷的練習,就叫做修。善所緣境,就是我們所修習的內容。譬如說,修七支供養中的禮敬諸佛,就很專心把諸佛,和自身清楚的觀想出來,這時的觀想境,就是善所緣,然後把心安住在這個觀想境上,如果有昏沈或是散亂的現象,把心收攝回來,再度將它安住在所緣境上,這樣不斷的將護我們的心,修習所緣行相(內容),就叫做修。

 

 

  蓋從無始,自為心所自在,心則不為自所自在,心復隨向煩惱等障,而為發起一切罪惡。此修即是,為令其心,隨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緣

【消文】:為什麼要修呢?因為從無始以來,我們的心,是隨著第八意識的種子,遇外緣就生現行,現行再回薰到第八意識,成為未來的種子,如此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而主宰了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所以我們的心,是完全不能作主,不能自在的,只能隨煩惱的種子,不斷地發起身語意三業的惡行。修的意思,就是不斷地訓練我們心,讓它能隨自己的心意,安住在善所緣境上,不再隨煩惱或外境轉,如此才能修一切善行,成就一切功德。

 

 

  此復若隨,任遇所緣,即使修者,則於所欲,如是次第,修習爾許,善所緣境,定不隨轉。返於如欲善所緣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碍

【消文】:但是,如果你在修的時候,對於所緣境隨意的更換修習,或者是依自己所希望的數量、和次第來修的話,是沒有辦法修好的。而且不但修不成就,當我們想把心安住在善所緣境上時,反而無法任意安住,而成了修行的大障礙。

 

 

  若從最初令成惡習,則終生善行,悉成過失。故於所修諸所緣境,數量次第,先須決定

【消文】:若是一開始修行,就養成這個任意修的壞習慣的話,即使精進修行一輩子,所有的善行,也將成為過失。所以,對於修習所緣境的內容,它的數量和次第,首先要作好決定。

 

 

  次應發起猛利誓願,謂如所定,不令修餘

【消文】:一旦決定了之後,就當發起猛利的誓願。任何情況之下,都按照所定的內容、數量和次第來修,絕不修習其他。

 

 

  即應具足憶念正知,而正修習,如所決定,令無增減\

【消文】:修的時候,應該具足正念和正知力來修。對於所決定修習的內容,也絕對不任意的增減或改變(心能安住於善所緣時,是正念力;檢查自己的心,有沒有落入昏沈或散亂中,是正知力)。

 

 

【課文】(04512~04602)

 此處修法者。先應思惟依止勝利速成佛等,及不親近所有過患,謂能引發現法後世諸大苦等。次應多起防護之心,謂不容蓄,分別尊長過失之心。隨自所知,應當思惟,戒定智慧聞等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淨行相信時,應恆修習。次應思惟如前經說,於自,已作當作諸恩,乃至未發誠敬而修。

 

  此處修法者。先應思惟依止勝利速成佛等,及不親近所有過患,謂能引發現法後世諸大苦等

【消文】:其次介紹「此處修法」。修道的內容,實際上包括了從依止善知識開始,到本論最後的止觀為止,都是應當修習的部分。這裡說明修法的內容,首先是應該思惟依止善知識的殊勝利益,譬如能快速成佛等;以及不善依止善知識所有的過患,譬如能引發現世和後世的種種大苦等。

 

 

  次應多起防護之心,謂不容蓄,分別尊長過失之心。隨自所知,應當思惟,戒定智慧聞等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淨行相信時,應恆修習

【消文】:其次,應多起防護尋求上師過失的心,就是偶而現起,也應當立即停止,盡自己能力所及的,去思惟上師的戒、定、慧、多聞等功德,一定要將這個尋求過失的心念改轉過來。如此恆常的修習,一直到清淨的信心生起來為止

 

 

  次應思惟如前經說,於自,已作當作諸恩,乃至未發誠敬而修

【消文】:接下來,再思惟前面所說,應當如何發起恭敬、承事、供養善知識。對於自己已經做到的,和還沒有做到的部分,詳細的思惟檢查,多修隨念上師的深恩,而起敬重的心。如此恆常的修習,一直到真實的生起恭敬、供養、承事為止。

 

 

【課文】(04603~04607)

 後時如何行者。應將所集眾多福善,以猛利欲由普賢行願,及七十願等,迴向現時畢竟諸可願處。如是應於晨起、午前、午後、初夜,四次修習。此復初修,若時長久,易隨掉沉自在而轉。此若串習,極難醫改,故應時短,次數增多。如云:「有欲修心,即便截止,則於後次心欲趣入。若不爾者,見座位時,即覺發嘔。」若待稍固時漸延長,於一切中,應離太急太緩加行過失。由此能令障碍減少,疲倦惛沉等亦當消滅。

 

  後時如何行者。應將所集眾多福善,以猛利欲由普賢行願,及七十願等,迴向現時畢竟諸可願處

【消文】:「正修時應如何」的第三部分是「完結」。修完正行以後,應該將修行所集的所有福德、善根、依普賢行願,或七十願等內容,以猛利的欲樂心,迴向給一切眾生,希望能夠成就圓滿眾生現時和畢竟的一切願望。

 

 

  如是應於晨起、午前、午後、初夜,四次修習。

【消文】:一般修行,是一天四座,分晨起、午前、午後、初夜四次來修習。在印度,將一天的時間,分為晝夜六時。白天三時,是晨起、午前、午後;夜間三時,是初夜、中夜、後夜(中夜是睡眠的時間)。每一時是四個鐘頭。

 

 

  此復初修,若時長久,易隨掉沉自在而轉。此若串習,極難醫改,故應時短,次數增多。

【消文】:對於初修的行人,剛開始起修,時間不適合太長,如果時間過長,容易有掉舉(細的散亂),或是昏沉的現象產生。若是如此串習久了,養成了壞習慣,每次修行不是掉舉,就是昏沉,心永遠無法安住在所緣境上,久修以後,就很難改正過來。所以,在初修的時候,時間應該短,次數應該多。

 

 

  如云:「有欲修心,即便截止,則於後次心欲趣入。若不爾者,見座位時,即覺發嘔。」

【消文】:就像經論中所說的:「修到情況最好的時候,就趕快停止,這樣保有一個歡喜修行的心,等到下次再修的時候,便能很快的進入情況。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以後見到座位,就會覺得厭惡,乃至發嘔。」

 

 

  若待稍固時漸延長,於一切中,應離太急太緩加行過失。由此能令障碍減少,疲倦惛沉等亦當消滅。

【消文】:如此修習,一直到穩固了以後(所謂穩固,就是心能安住所緣),再把時間逐漸的延長。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應該遠離太急(容易散亂、掉舉),或者是太緩的過失(太緩,又容易心生懈怠)。這樣來修的話,就能減少修行上的障礙,而且疲倦、昏沉等現象,也能消除。

 

 

【課文】(04608~04612)

 未修中間如何行者。總之雖有禮拜旋繞及讀誦等,多可行事,然今此中正主要者,謂於正修時勵力修已,未修之間,若於所修行相所緣,不依念知,任其逸散,則所生德,極其微尠。故於中間應閱顯說此法經論。數數憶持,應由多門,修集資糧生德順緣。亦由多門,淨治所有違緣罪障。一切之根本應如所知,勵力守護所受律儀。故亦有於所緣行相淨修其心,及律儀戒積集資糧三法之上,名為三合而引導者。

 

  未修中間如何行者。

【消文】:「正明修法」的第二項,是「未修中間應如何」。一切的惡業,多半是由於在未修時,身心放逸而起的,所以在未修中間,應如何來行,便顯得格外重要了。

 

 

  總之雖有禮拜旋繞及讀誦等,多可行事,然今此中正主要者,謂於正修時勵力修已,未修之間,若於所修行相所緣,不依念知,任其逸散,則所生德,極其微尠。

【消文】:未修中間,雖然有禮拜、經行,以及讀誦等多種方法可修,但是最重要的是繫念正修。因為即使在正修時,非常的精進修習,如果在未修中間,對於所修的善所緣境,沒有依正念、正知力來攝持,而任其放逸、散亂的話,這樣修行所生的功德,也是微乎其微。

 

 

  故於中間應閱顯說此法經論。數數憶持,應由多門,修集資糧生德順緣。亦由多門,淨治所有違緣罪障。一切之根本應如所知,勵力守護所受律儀。

【消文】:這就是為什麼在未修中間,仍然應該修行的原因。在未修中間,究竟有那些是應該行的呢?你應該閱讀有關的經論;或者經常憶持,修集資糧、功德的方法,以增加修道的順緣;也應該修習多種淨治業障的法門,以除去障道的違緣;更應該勵力守護,所受的戒律。因為戒律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根本不立,無以成道。

 

 

  故亦有於所緣行相淨修其心,及律儀戒積集資糧三法之上,名為三合而引導者

【消文】:也有說是修習淨治業障、善護律儀戒,以及修積集資糧這三種方法,稱為「三合」,來引導行人。

 

 

【課文】(04613~04701)

 復應學習四種資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毘缽舍那之正因,所謂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應如何行。

 

  復應學習四種資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毘缽舍那之正因,

【消文】:除此之外,還應該學習四種資糧,因為它是最易引發禪定和智慧的正因。(奢摩他,是修止;毘缽舍那,是修觀)。

 

 

  所謂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應如何行。

【消文】:那四種資糧呢?

一、密護根門;

二、正知而行;

三、飲食知量;

四、精勤地修習悎寤瑜伽,就是在睡眠時,應該如何來行。

 

 

【課文】(04702~04710)

 初中有五。以何防護者,謂徧護正念及於正念起常委行。其中初者,謂於防護根門諸法,數數修習令不忘失。二者謂於正念,常恆委重而修習之。何所防護者,謂六種根。從何防護者,謂從可愛及非可愛,六種境界。如何防護,其中有二,守護根者,謂根境合,起六識後,意識便於六可愛境六非愛境,發生貪瞋,應當勵力,從彼諸境護令不生。即以六根而防護者,若於何境,由瞻視等,能起煩惱,即於此境,不縱諸根而正止息。其守護根者,是於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隨好。若由忘念煩惱熾盛,起罪惡心,亦由防護而能止息。取行相者,謂於非應觀視色等,正為境界,或現在前,即便作意彼等行相,現前往觀。取隨好者,謂於六識起後,能引貪瞋癡三之境,意識執持,或其境界,雖未現前,由從他聞,分別彼等。防護為何者,謂從雜染守護其意,令住善性,或無記性。此中所住無覆無記者,謂威儀等時,非是持心住善緣時。

 

  初中有五。以何防護者,謂徧護正念及於正念起常委行。其中初者,謂於防護根門諸法,數數修習令不忘失。二者謂於正念,常恆委重而修習之。

【消文】:第一密護根門,有五:一是以何防護。意思是說,用什麼來防護?以正念普防護;以及對於正念,起恆常殷重的修行。以正念普徧防護,是經常練習防護六根門頭的方法(六根,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如不取形相、不取隨好等。對於正念,起恆常殷重的修行,是說經常殷重地修習,讓心能住在正念當中。

 

 

  何所防護者,謂六種根。

【消文】:二是防護什麼?就是防護六根門頭。

 

 

  從何防護者,謂從可愛及非可愛,六種境界。

【消文】:三是從那裡防護?從六根面對六塵後,所產生可愛,以及不可愛的六種境界上去防護。(眼根對的是色塵;耳根對的是聲塵;鼻根對的是香塵;舌根對的是味塵;身根對的是觸塵;意根對的是法塵。)

 

 

  如何防護,其中有二,守護根者,謂根境合,起六識後,意識便於六可愛境六非愛境,發生貪瞋,應當勵力,從彼諸境護令不生。

【消文】:四是如何來防護?其中分為守護根,和以六根而防護。守護根,是說當六根面對六塵,加上了六識的分別後,意識就會對六種可愛境界生貪,於六種非可愛境界生瞋。所以守護根,就是從種種的可愛、非可愛境界當下,守護讓它不產生貪、瞋等煩惱。

 

 

  即以六根而防護者,若於何境,由瞻視等,能起煩惱,即於此境,不縱諸根而正止息。

【消文】:以六根而防護的意思,就是對於色塵、聲塵等六境來說,如果用我們的眼根、耳根去看、去聽,會引發煩惱的話,就不要對色塵、聲塵等境,放縱我們的眼根、耳根去看、去聽,如此防護,就能停止煩惱。

 

 

  其守護根者,是於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隨好。

【消文】:因此,守護根就是對於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隨好。

 

 

  若由忘念煩惱熾盛,起罪惡心,亦由防護而能止息。

【消文】:若是能以六根防護,即使因為妄念、煩惱,而起了想要造業的罪惡心,也能由於防護六根而得到平息。

 

 

  取行相者,謂於非應觀視色等,正為境界,或現在前,即便作意彼等行相,現前往觀。

【消文】:再進一步解釋,什麼是取行相呢?取行相,就是對於不應該去看、去聽的色、聲等境界現前時,心仍然向前去看、去聽。就是心取六種境界的行相。

 

 

  取隨好者,謂於六識起後,能引貪瞋癡三之境,意識執持,或其境界,雖未現前,由從他聞,分別彼等。

【消文】:什麼是取隨好呢?一旦取了六境的行相以後,意識就會引發貪(可愛境)、瞋(非可愛境)、痴(中庸境,不是可愛境,也不是非可愛境)這三種煩惱,而起了種種執著。或者是這些境界並沒有現前,而是聽別人說起,所引發的種種煩惱,也屬於取隨好。

 

 

  防護為何者,謂從雜染守護其意,令住善性,或無記性。此中所住無覆無記者,謂威儀等時,非是持心住善緣時。

【消文】:五是防護什麼呢?防護雜染。使我們的心,能安住在善性、或是無記性當中(無記性,是無所記別它的屬性,既不屬於善性,又不屬於不善性,所以另外歸屬一類,稱為無記性。無記性,又分有覆無記,和無覆無記。覆,是有煩惱的蓋覆。有覆無記,是和煩惱相應的無記性;無覆無記,是不和煩惱相應的無記性)。這裡所說,使心安住在無記性當中,指的是無覆無記性。如行、住、坐、臥四威儀動作的本身,是不與煩惱相應的,所以是無覆無記性。而不是指心住善所緣時,是無覆無記性的。

 

 

【課文】(04711~04807)

 正知而行者有二,何為所行事,於彼行正知。初中有二,謂五行動業及五受用業。其中初五之身事業者,謂若往赴所餘聚落餘寺院等。若從彼還。眼事業者,一若略覩,謂無意為先,見種種境。二若詳瞻,謂動意為先,而有所見。一切支節業者,謂諸支節,若屈若伸。衣缽業者,謂若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缽。乞食業者,謂飲食等。寺內五種受用業中,身事業者,若行謂往經行處,或往同法者所,或為法故行經於道。若住謂住行處,同法親教,軌範尊重,似尊等前。若坐謂於床等上結跏趺坐。語事業者,謂若請受,曾所未受,十二分教,分別了解。諸已受者,或自誦讀,或為他說,或為引發正精進故,與他議論所有言說。意事業者,謂諸默然,若於中夜而正眠臥,若赴靜處,思所聞義。若以九心修三摩地,若正勤修毘缽舍那,或於熱季極疲倦時,於非時中起睡眠欲,略為消遣。晝夜二業者,謂於永日及初後夜,不應睡眠。此亦顯示身語二業,言睡眠者,顯示唯是夜間之業及是意業。

 

  正知而行者有二,何為所行事,於彼行正知。

【消文】:「四種資糧」的第二是「正知而行」。分「何為所行事」,以及「於彼行正知」兩部分。

 

 

  初中有二,為五行動業及五受用業。

【消文】:「何為所行事」,是說對於做那些事情的時候,要正知而行。就是五種行動業,和五種受用業。

 

 

  其中初五之身事業者,謂若往赴所餘聚落餘寺院等。若從彼還。眼事業者,一若略覩,謂無意為先,見種種境。二若詳瞻,謂動意為先,而有所見。一切支節業者,謂諸支節,若屈若伸。衣缽業者,謂若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缽。乞食業者,謂飲食等。

【消文】:五種行動業,

一是身事業:就是身體前往其他的村莊或寺院,和從這些地方回來,這其中所做的一切行動。

二是眼事業:就是有關眼睛方面所做的事,一種是略略地看,無意間所見的種種境界;另一種是詳細的看,這是心先動念想要看,所見的種種境界。

三是一切支節業:就是身體的種種動作,如彎屈、伸直等這些事情。

四是衣缽業:就是有關接受以及使用,出家人的三衣和缽的種種事情。

五是乞食業:是指托缽求飲食等這些事情。

 

 

  寺內五種受用業中,身事業者,若行謂往經行處,或往同法者所,或為法故行經於道。若住謂住行處,同法親教,軌範尊重,似尊等前。若坐謂於床等上結跏趺坐。

【消文】:寺內的五種受用業中,一是身事業:分行、住、坐三方面來說。行,是前往經行的地方,或是同法善知識的處所,以及往返的道路等。住,是在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或是在同法的親教師、軌範師、上師、相等於善知識等人的面前。坐,是在床上或者蒲團上盤腿打坐。

 

 

  語事業者,謂若請受,曾所未受,十二分教,分別了解。諸已受者,或自誦讀,或為他說,或為引發正精進故,與他議論所有言說。

【消文】:二是語事業:對於已經請求教授,或是還沒有接受教導的十二分教內容,分別的去了解。已經接受教導的部分,不論是自己讀誦,或者是為他人解說,還是為了能更精進的求了解而和他人共同議論,這所有的言說,都屬於語事業(十二分教,是將一切佛經,分為十二種種類各各的名稱:

  一、修多羅:是契經,經典當中直接宣說法義的長行文。由於是契於理、契於機的經典,所以稱為契經。

  二、祇夜:譯作重頌。就是為了重宣長行中的義理,所作的偈頌。

  三、伽陀:譯作孤起頌。就是不依長行,直接作的偈頌。

  四、尼陀那:譯作因緣。就是經中所說,見佛聞法因緣,以及佛說法教化因緣的地方。

  五、伊帝目多:譯作本事。就是佛說弟子過去世因緣的經文。

  六、闍多伽:譯作本生。是佛說自身過去世因緣的經文。

  七、阿毘達磨:譯作未曾有。是記載佛現種種神力,不可思議等事的經文。

  八、阿波陀那:譯作譬喻。就是經中所說,有譬喻的地方。

  九、優婆提舍:譯作論義。就是以佛法的道理來論義問答的經文。

  十、優陀那:譯作自說。就是無人問,而佛自說的經文。

  十一、毗佛略:譯作方廣。是宣說方正廣大之真理的經文。

  十二、和伽羅:譯作授記。是佛於菩薩授成佛之記的經文。)。

 

 

  意事業者,謂諸默然,若於中夜而正眠臥,若赴靜處,思所聞義。若以九心修三摩地,若正勤修毘缽舍那,或於熱季極疲倦時,於非時中起睡眠欲,略為消遣。

【消文】:三是意事業:沒有從事身、語二業的時候,就是在靜止沉默時,心中所作的種種事。比如在中夜睡眠的時候;或是往靜僻處,思惟佛法義理的時候;或者是以九心修禪定的時候;或正在勤修觀行的時候;以及熱季時,因為極度疲倦,在不該睡眠的時間起了睡眠欲,想辦法消除睡意的時候。(九心,是從引發禪定,到得定的九個次第。

  一、內住:是將心定於一個所緣的目標上。

  二、續註:是繼續延長定於目標的時間。

  三、安住:是當心由妄念向外馳散時,重新再回到所緣的目標上。

  四、近住:是斷除了散亂以後,心更能專注在所緣的目標上。

  五、調伏:能得正定,心生喜悅,由此可知正定的功德。

  六、寂靜:由於能調伏煩惱,所以知道散亂以及貪欲等五蓋的過失。

  七、最極寂靜:連最微細的昏沉和掉舉,也能極力的排除。

  八、專注一境:心能完全的專注在一個境界上。

  九、平等住:心自然的定於禪境上,不用特別留意或感覺,而是任運自然的保持定境。)

 

 

  晝夜二業者,謂於永日及初後夜,不應睡眠。此亦顯示身語二業,言睡眠者,顯示唯是夜間之業及是意業

【消文】:四、五是晝夜二業:晝業,指白天和初夜後夜,這些不應該睡眠的時間,這也是指身語二業,在做些什麼事情。夜業,是指中夜睡眠的時間,也是指意業,在從事什麼活動。

 

 

【課文】(04808~04906)

 於此十事正知行者,謂隨發起若行動業,或受用業,即於此業先應住念,不放逸行。由彼二種所攝持故,應以何相而正觀察,如何方便而正觀察,即以是相,如是方便觀察正知。此中復有四種行相,初謂於其身事業等十種依處,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處以是行相,如是觀察,譬如於其往返事業,如律所說,往返行儀,正了知已,即於其時正知現前,行如是事。二謂於其何種方所,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觀察,譬如行時,應先了知沽酒等處,五非應行,除此所餘是可行處,於彼彼時,安住正知。三謂於其何等時分,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時,以如是相如是觀察,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後不可,既了知已,即如是行,爾時亦應安住正知。四於所有此諸事業,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應於其爾所事業,以如是相,如是觀察,譬如宣說行時應當極善防護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學處,悉當憶念。總之所有若晝若夜一切現行,悉應憶念,了知其中,應不應行,於進止時,一切皆應安住正知,謂我現前正行如是,若進若止,若如是行,則現法中不為罪染,沒後亦不墮諸惡趣,諸道證德未獲得者,即住能得正因資糧。

 

  於此十事正知行者,謂隨發起若行動業,或受用業,即於此業先應住念,不放逸行。

【消文】:「正知而行」的第二部分,是「於彼行正知」。就是在從事前面所說,五種行動業,以及五種受用業的時候,心要住在正念當中,正知而不放逸行。

 

 

  由彼二種所攝持故,應以何相而正觀察,如何方便而正觀察,即以是相,如是方便觀察正知。

【消文】:用正念和正知,來攝持一切身等十業。看看應該是用什麼行相來作觀察,以什麼方法來作觀察,就以這個行相和方法來觀察,清楚的了知所作的一切。

 

 

  此中復有四種行相,初謂於其身事業等十種依處,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處以是行相,如是觀察,譬如於其往返事業,如律所說,往返行儀,正了知已,即於其時正知現前,行如是事。

【消文】:這裡是以四種行相來作觀察,就是對於身事業等十種內容,應該以什麼行相、方法來作觀察,就以什麼行相、方法來觀察。譬如,第一種行相,是對於往、返的事情作觀察,就應該如戒律中所說,往、返的種種行儀,先了知以後,就在往、返的時候,心住正念,正知地行這些事。

 

 

  二謂於其何種方所,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觀察,譬如行時,應先了知沽酒等處,五非應行,除此所餘是可行處,於彼彼時,安住正知。

【消文】:第二種行相,是對於所去的地方處所,應該以什麼行相、方法來作觀察,就以什麼行相、方法來作觀察。譬如,在行之前,就應該先知道賣酒、歌舞場、戲院、達官顯貴之家等五個場所,是出家眾不應該去的地方,除了這五個處所,其餘就是可以去的地方,所以在前去這些地方時,心中都是安住在正念正知當中。

 

 

  三謂於其何等時分,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時,以如是相如是觀察,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後不可,既了知已,即如是行,爾時亦應安住正知

【消文】:第三種行相,是對於做這些事情的時間,應該以什麼行相、方法來作觀察,就以什麼行相、方法來觀察。譬如,行頭陀行的出家眾,中午之前可以到村莊內托缽,中午以後就不能再到村莊上去,既然知道這個規定以後,在行托缽的時候,就應該安住在正念正知當中,絕不踰越而行。

 

 

  四於所有此諸事業,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應於其爾所事業,以如是相,如是觀察,譬如宣說行時應當極善防護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學處,悉當憶念

【消文】:第四種行相,是對於所有做的事情,應該以什麼行相、方法來作觀察,就以什麼行相、方法來觀察。譬如,出家眾在進入達官顯貴的家中時,應當善於防護自己的心念,所以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應該極力地憶念正知。

 

 

  總之所有若晝若夜一切現行,悉應憶念,了知其中,應不應行,於進止時,一切皆應安住正知,謂我現前正行如是,若進若止,若如是行,則現法中不為罪染,沒後亦不墮諸惡趣,諸道證德未獲得者,即住能得正因資糧

【消文】:總而言之,不論白天、還是晚上,對於一切所做的事情,都應該清楚地了知,那些是該做、那些是不該做,在言行舉止、進退當中,心也都應該安住在正念正知當中,知道我現在正在做什麼,該繼續、還是該停止等等。如果每天都能這樣正知而行,這一世當中,就不會被罪業所染污,死後也不會墮三惡道,對於還沒有證道、功德還沒有圓滿的修行人來說,如此正知而行,也正是在積聚證道、功德的資糧。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修習軌理”篇【四】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