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消文

 

 

                           卷三 

 

 

下士道 念死無常

 

          054(寫字.gif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7809行~第8003行                                     消文日期:2009年12月09日

*****************************************

【課文】:(07809)  思惟壽無可添,無間有減者。如入胎經云:「若於現在善能守護,長至百年或暫存活。」極久邊際僅有爾許,縱能至彼,然其中間壽盡極速。謂月盡其年,日盡其月,其日亦為晝夜盡銷,此等復為上午等時而漸銷盡,故其壽命總量短少。此復現見多已先盡,所餘壽量,雖剎那許亦無可添,然其損減,則遍晝夜無間有故。入行論云:「晝夜無暫停,此壽恆損減,亦無餘可添,我何能不死。」

 

【消文】:思決定死的第二種因相是思惟壽命不但無法增添,反而沒有間斷的減少。就像《入胎經》所說的:「如果現在能夠妥善地保養身體,或許可以活到一百歲左右。」最久的壽量也不過如此,縱使能活那麼久,然而過程中的壽命卻是極速減少。也就是說,每一年就在一個月一個月消失的過程中結束,而每一個月也是在一天一天消失的過程中結束,每一天也是隨著晝夜的交替而結束,而晝夜也隨著上午下午等時辰的移轉而漸漸逝去,所以壽命的總量是一直在短少當中。而且,現世可得的壽量多半已經耗盡,所剩餘的壽量,即便是一剎那的壽量,也不會增長,相反地,所餘壽量之減損,卻是遍及於晝夜六時不曾間斷。《入行論》說:「白天晚上不曾暫停,這壽量常時地損減,卻不會增長剎那壽量,我如何能夠不死呢?」

本段開始闡釋思決定死的第二種因相:壽命不會增長,不斷減少。並且根據《入胎經》所說,教誡行者身體再怎麼妥善保養,頂多也只能活到一百歲左右。以《入胎經》所說壽量百年為基礎,不厭其詳的闡釋壽命總量是分秒不停的短少。並且引《入行論》證成所釋。  

師父口述5-1】: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7813) 此復應從眾多喻門,而正思惟。謂如織布,雖織一次僅去一縷,然能速疾完畢所織。為宰殺故,如牽所殺羊等步步移時,漸近於死。又如江河猛急奔流,或如險岩垂注瀑布,如是壽量,亦當速盡。又如牧童持杖驅逐,令諸畜類,無自主力而赴其所,其老病等,亦令無自在引至死前。

 

【消文】:此外,應該從許多比喻中,如理思惟(壽無可添無間有減的道理)。就好像織布一樣,雖然每一次只織一縷紗線,但是很快就可織完一疋布。又好像牽著待宰的羊隻前往屠宰場一樣,隨著一步一步地移動,死亡也漸漸地趨近。又好像牽著待宰的羊隻前往屠宰場一樣,隨著一步一步地移動,死亡也漸漸地趨近。又好像湍急的江河水,或者懸崖邊垂直傾注的瀑布一樣,我們的壽量也會迅速耗盡。又好像被牧童持杖驅趕的牲畜,完全沒有自主能力地返回畜欄一樣,我們也是被老病等苦驅逼,沒有自在地走到死主面前。

本段是根據《集法句經》當中的比喻,闡釋壽量損減迅速,有情無自主地無間趨近死亡 

師父口述5-2】: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7903) 此諸道理,應由多門而勤修習,如集法句云:

「譬如舒經織,隨所入緯線,速窮緯邊際,諸人命亦爾。

    如諸定被殺,隨其步步行,速至殺者前,諸人命亦爾。

    猶如瀑流水,流去無能返,如是人壽去,亦定不回還。

    艱勞及短促,此復有諸苦,唯速疾壞滅,如以杖畫水。

    如牧執杖驅,諸畜還其處,如是以老病,催人到死前。」

 

【消文】:這些道理,應該從多方面去努力修習。如《集法句經》當中所說的:「

       就好像織布先伸展經線,然後隨即織入緯線,很快地緯線就用完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壽命也是如此。

       就好像那些要被殺的,隨著他們的腳步一步一步地走,很快就來到了劊子手面前,我們每一個人的壽命也如此。

       就好像湍急的水流,流過去就不能再回頭,人的壽命也是如此,亦決定不會回來。

       人生艱難辛勞和短促,而且還有種種苦,壞滅的速度也有如以杖畫水水痕即逝般。

       就好像放牧者持杖驅趕牲畜回畜欄一樣,以老病等苦催人到死主面前。」

 

本段再引《集法句經》證成前面的闡釋內容。

 

【師父口述5-3】: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7906) 如傳說大覺窩行至水岸,謂「水淅淅流,此於修無常極為便利。」說已而修。大遊戲經亦以多喻宣說:「三有無常如秋雲,眾生生死等觀戲,眾生壽行如空電,猶崖瀑布速疾行。」又如說云:「若有略能向內思者,一切外物,無一不為顯示無常。」故於眾事皆應例思,若數數思能引定解,若略思惟,便言不生,實無利益。

【消文】:譬如傳說阿底峽尊者走到河邊(看到水流,有感而發地說):「河水不斷地流,這樣最有利於修習無常想。」話一說完就在河邊觀修。

《大遊戲經》當中也以各種比喻宣說:「三界的無常,就好像秋天的雲一樣眾生的生死,就好像觀看戲劇一樣。眾生的壽量,消逝得像虛空的閃電一樣。也好像懸崖上的瀑布,迅速流逝不復返。

又譬如(善知識)常說:「如果能夠稍微向內觀察思惟的話,不難發現周遭的所有事物都顯示了無常。」因此,對於種種事物都應該照這些例子思惟,如果能夠不斷地思惟,就能夠生起堅定信解,如果只是稍微約略地思惟,就說生不起定解,實在沒有利益可言。

    本段再引許多善知識常說的話,教誡行者應該經常不斷地照著前面種種比喻思惟無常。

【師父口述5-4】: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7910) 如迦摩巴云:「說思已未生,汝何時思,晝日散逸,夜則昏睡,莫說妄語。」

【消文】:就像迦摩巴所說的:「你說思惟之後未能生起定解,你什麼時候(認真地)思惟?白天的時候散慢放逸,夜晚的時候則昏沉好睡,不要說妄語啊!」

    本段引善知識迦摩巴喝斥弟子的話,教誡行者對於數數思惟能引定解應深具信心。 

【師父口述5-5】:請點擊箭頭下.gif  (A)                     箭頭下.gif(B)

 

 

 

【課文】:(07911) 非但壽邊為死所壞,而趣他世,即於中間行住臥三,隨作何事,全無不減壽量之時。首從入胎,即無剎那而能安住,唯是趣向他世而行,故於中間生存之際,悉被老病使者所牽,唯為死故導令前行。故不應計於存活際,不趣後世安住歡喜,譬如從諸高峰墮時,未至地前空墜之際,不應歡樂。

 

【消文】:我們不只是在壽命盡頭的時候,才被死主摧壞而投生後世,即使是在活著的中間,不管是行住臥這三件事當中的任何一件事,完全沒有不減壽量的時候。打從入胎開始,就沒有任一剎那可以安住的時刻,唯有一直朝著他世前行,所以在活著的中間,好像完全被老病派來的使者所牽引著,引導前行的唯一目標就是死亡。因此,不應該以為在活著的時候不會往後世前行,而安住於現世的歡樂當中,這就好像從高山頂上墜崖時,在還沒有落到地面以前,不應該以為自己還活著而感到高興。

    本段闡釋壽量從入胎起即無剎那不減,並以墜崖落地以前不應歡樂之比喻教誡行者莫貪著現世安樂。 

師父口述5-6】: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8001) 此亦如四百頌釋引經說云:「人中勇識如初夜,安住世間胎胞中,彼從此後日日中,全無暫息趣死前。」

 

【消文】:這也像《四百頌釋》引經所說:「人中的勇者啊!從心識入胎安住世間的那一剎那起,它從此以後每一天當中,完全沒有暫時停息地趨向死主面前。

 

    本段根據《四百頌釋》所引的經文證成壽量無間有減。

師父口述5-7】:請點擊箭頭右.gif

 

 

 

 

【課文】:(08002) 破四倒論亦云:「如從險峰墮地壞,豈於此空受安樂,從生為死常奔馳,有情於中豈得樂。」此等是顯決定速死。

 

【消文】:《破四倒論》也說:「譬如遇到從險峻的山頂墮落地面這種不好的事,豈有在墮地前的半空中還覺得安樂?同樣的道理,打從出生開始就為著死亡不停地奔馳,在這期間的有情,豈能真正得到安樂?」以上都是說明絕對很快會死的道理。

 

    本段再引《破四倒論》所說,結勸行者要了知此身速死的道理,莫貪著現世安樂。

【師父口述5-8】:請點擊箭頭右.gif

 

 

 

 

056(吹冷氣.gif

 

 

箭頭右.gif 

謝謝您.gif 

箭頭下.gif  

《念死無常-6》~~待   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