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一 

 

 

道前基礎    親近善士          054(寫字.gif

 

                         【三】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02911行〜第0318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1年22**************************************************** 

【課文】(02911~02912)

 如是應知,曾受法恩,特於圓滿教授,導心知識,如何依止。其裡分二:一、意樂親近軌理,二、加行親近軌理。 初中分三:一、總示親近意樂,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三、隨念深恩應起尊重。 今初

 【消文】: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親近依止,以圓滿教授引導我們,使我們蒙受法恩的善知識呢?其中的內容,分親近時的意樂心,和親近時的加行兩方面介紹。

一、意樂親近軌理:親近時的意樂,也就是對於親近知識應有的認識。

二、加行親近軌理:親近時的加行,也就是對於親近知識應該怎麼行持。

第一部分(指意樂親近軌理)又分三部分。

一、總示親近意樂:總說親近意樂。

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特別強調修信是親近知識的根本。

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憶持知識深恩而生起敬重心。

   首先是總示親近意樂。就是以何種心來親近善知識。

 

【課文】(02913~03004)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即彼九心攝之為四。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謂如孝子自於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亦云﹕「彼於一切應捨自意,隨善知識意樂而轉。」此亦是說,於具德前乃可施行,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即彼九心攝之為四

【消文】:華嚴經中說,以九種心來親近承事善知識,是能含攝一切親近的扼要。這九種心又可歸納為四類,分述於下:

 

 

  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謂如孝子自於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

【消文】:第一是孝子心。就是捨棄自己的好惡心,不能隨自己的意願,高興做什麼就做什麼,或隨自己的興之所至,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為眾生的心,總是隨著煩惱習氣在轉,身心是完全不能作主的,所以隨自自在的結果,只是造下更多的惡業。而善知識是教導我們,如何正確地斷惡修善,對治煩惱,所以應該順從善知識的要求而行,就像孝子侍奉父母時的態度一樣,隨時觀察父母親的喜怒容顏,一定順從父母親的心意而行,不敢有所違逆。我們親近善知識時的態度也是如此,隨時觀察善知識的容顏,依照他的教導而行,絕對不隨自己的自在好惡而轉。

 

 

  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亦云:「彼於一切應捨自意,隨善知識意樂而轉。」此亦是說,於具德前乃可施行,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

【消文】: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也說:「在任何情況之下,都應該捨棄自己的自在,隨順善知識的心意而行。」這也是說,在具足德相的善知識面前,應當這樣來做,在其他人的跟前,就不能隨便以孝子心來親近承事了。

 

【課文】(03005~03006)

 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如金剛心。謂諸魔羅及惡友等,不能破離。即前經云﹕「應當遠離,親睦無常,情面無常。」

 

  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如金剛心。

【消文】:第二是金剛心。就是我們親近善知識的心,要如金剛一般的堅固,任誰都不能動搖。

 

 

  謂諸魔羅及惡友等,不能破離。即前經云:「應當遠離,親睦無常,情面無常。」

【消文】:即使是魔羅(魔王波旬)或者是惡友等外緣,也都不能摧破分離我們對善知識的心,遇到有人毀謗上師時,也絕不動搖對上師的信心。就像前經中所說的:「我們親近善知識時,應當修堅固不動搖的金剛心,而遠離如世間冷暖般的變化無常。」

 

【課文】(03007~03008)

 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如大地心。謂負一切擔,悉無懈怠。如博朶瓦教示慬哦瓦諸徒眾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薩,我之知識,如教奉行,實屬大福,今後莫覺如擔,當為莊嚴。」

 

  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如大地心。謂負一切擔,悉無懈怠。

【消文】:第三是大地心。就是要如大地般的能負載萬物。我們親近善知識時的心,也要像大地一樣,能負荷上師給予的一切事擔,從不懈怠。

 

 

  如博朶瓦教示慬哦瓦諸徒眾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薩,我之知識,如教奉行,實屬大福,今後莫覺如擔,當為莊嚴。」

【消文】:應該如博朶瓦教導開示慬哦瓦這些徒眾時所說的:「你們今天能夠遇到這樣好的善知識、大菩薩,實在是很大的福氣,所以應該依止善知識所教導的來修行,不要覺得是個很沈重的負擔,應當把它看作是能莊嚴自身,一件很榮耀的事情。」

 

【課文】(03009~03108)

 荷負擔已應如何行,其中分六。如輪圍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惱,悉不能動。慬哦住於汝巴時,公巴德熾因太寒故,身體衰退,向依怙童稱議其行住。如彼告云﹕「臥具安樂,雖曾多次住尊勝宮,然能親近大乘知識,聽聞正法者,唯今始獲,應堅穩住。」如世間僕使心者,謂雖受行一切穢業,意無慚疑,而正行辦。昔後藏中,一切譯師智者集會之處,有一泥灘,敦巴盡脫衣服掃除泥穢,不知從何取來乾潔白土覆之,於依怙前作一供壇。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類似汝者。」如除穢人心者,盡斷一切慢及過慢,較於尊重應自低劣。如善知識敦巴云﹕「我慢高坵,不出德水。」慬哦亦云﹕「應當觀視春初之時,為山峯頂諸高起處,青色徧生,抑於溝坑諸低下處,而先發起。」如乘心者,謂於尊重事,雖諸重擔極難行者,亦勇受持。如犬心者,謂尊重毀駡,於師無忿。如朵壠巴對於善知識畫師,每來謁見便降呵責,畫師弟子(口娘)摩瓦云﹕「此阿闍黎於我師徒,特為瞋恚。」畫師告云﹕「汝尚聽為是呵責耶,我每受師如此賜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八千頌云:「若說法師於求法者現似毀咨,而不思念。然汝於師不應退捨,復應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厭,隨逐師行。」如船心者,謂於尊重事任載幾許,若往若來,悉無厭患。

 

  荷負擔已應如何行,其中分六。

【消文】:第四是,一旦負荷了善知識所給予的一切事擔後,應該如何來行,其中分六:

 

 

  如輪圍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惱,悉不能動。

【消文】:第一,要如輪圍山拱衛著須彌山一般,不論遇到任何的強風吹襲,依然環拱著須彌山,沒有絲毫的動搖。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如輪圍山心一樣的,不管碰到冷、熱、飢、寒、病、苦一切苦惱,都能不為所動。

 

 

  慬哦住於汝巴時,公巴德熾因太寒故,身體衰退,向依怙童稱議其行住。如彼告云:「臥具安樂,雖曾多次住尊勝宮,然能親近大乘知識,聽聞正法者,唯今始獲,應堅穩住。」

【消文】:慬哦住在汝巴的時候,公巴德熾因為天氣太寒冷,身體一天天的衰弱,於是就和依怙童共同商量去留的問題。依怙童告訴他說:「若是要說講究臥具等安樂,則曾經有過多次住華麗宮殿的經驗,可是說到能親近大乘的善知識,聽聞正法的話,則是到現在才有這個機會,所以無論如何,都應該堅持下去。」

 

 

  如世間僕使心者,謂雖受行一切穢業,意無慚疑,而正行辦。

【消文】:第二,要如世間的僕人、侍從一般,雖然做的是一些低下的工作,但內心卻不會覺得羞慚,認為見不得人,或者是產生種種疑慮,老是懷疑別人看自己的眼光。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世間的僕使心一樣,雖然為善知識做的是一些低下的事情,心中沒有任何的羞慚或疑慮,總是認真的去辦。

 

 

  昔後藏中,一切譯師智者集會之處,有一泥灘,敦巴盡脫衣服掃除泥穢,不知從何取來乾潔白土覆之,於依怙前做一供壇。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類似汝者。」

【消文】:阿底峽尊者在後藏時,有一次在許多譯師和智者集會的地方,地上正好有一灘泥,敦巴尊者怕這個泥污,會把上師的身體弄髒,於是就把衣服脫下,去掃除那灘泥穢,又不知從那裡取來乾淨的白土覆蓋上去,接著在阿底峽面前做了一個供養上師的壇城。阿底峽見了就笑著說:「好呀!印度也有像你這樣具有世間僕使心的弟子。」

 

 

  如除穢人心者,盡斷一切慢及過慢,較於尊重應自低劣。

【消文】:第三,要如除糞人一般的處於低位。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除穢人心一樣的,盡斷一切的貢高我慢、增上慢,在上師的面前,應該自處低劣。

 

 

  如善知識敦巴云:「我慢高坵,不出德水。」

【消文】:如同善知識敦巴所說的:「我慢心就好比高的山丘,是生不出任何功德水的。」

 

 

  慬哦亦云:「應當觀視春初之時,為山峯頂諸高起處,青色徧生,抑於溝坑諸低下處,而先發起。」

【消文】:也如慬哦所說:「我們應當觀察初春之時,青草是從山頂的最高處,還是從溝坑的低窪處先冒出來的。」

 

 

  如乘心者,謂於尊重事,雖諸重擔極難行者,亦勇受持。

第四,要如車乘一般,能負載沈重的重量。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乘心一樣,善知識所給予的重擔,就是再難行,也要勇於受持。

 

 

  如犬心者,謂尊重毀罵,於師無忿。

【消文】:第五,要如家犬一般,主人不論如何的打罵,也不會跑開。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犬心一樣,對於善知識的訶責怒罵,不心生忿恚,自始至終都不捨離善知識。

 

 

  如朵壠巴對於善知識畫師,每來謁見便降訶責,畫師弟子(口娘)摩瓦云:「此阿闍黎於我師徒,特為瞋恚。」畫師告云:「汝尚聽為是呵責耶,我每受師如此賜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

【消文】:朵壠巴對於這位善知識畫師的態度,每次畫師來拜見他時,都加以呵責。畫師的弟子(口娘)摩瓦說:「這位上師好像對我們師徒兩人,特別的瞋恚、討厭。」畫師告訴他說:「你聽起來好像是在呵責,而對我來說,我每受一次上師的教導,就如同得到一次本尊的加持。」

 

 

  八千頌云:「若說法師於求法者現似毀咨,而不思念。然汝於師不應退捨,復應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厭,隨逐師行。」

【消文】:八千頌中說:「若是法師對於來求法的人,現出瞋恚、忿怒或責罵時,不要放在心上。對於上師不應生起退捨的心,應該更加的為希求正法而怒力,依然敬重善知識,永遠不生厭離的心,隨逐上師的步履而行。」

 

 

  如船心者,謂於尊重事任載幾許,若往若來,悉無厭患。

【消文】:第六,要如擺渡的船一樣,不論來來回回多少趟,也不會厭煩。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船心一樣,不管上師負載多少重擔,就是經過無數次的往返,也永不厭患。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親近善士”篇【四】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