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一 

 

 

道前基礎    歸敬頌          054(寫字.gif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0014行〜第0022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1年121****************************************************

【課文】(00105~00202)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梵語)

敬禮尊重妙音(漢譯)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  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  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是無等師最勝子 荷佛一切事業擔  現化遊戲無量土 禮阿逸多及妙音 

如極難量勝者教  造釋密意贍部嚴 名稱徧揚於三地 我禮龍猛無著足 

攝二大車善傳流  深見廣行無錯謬 圓滿道心教授藏 敬禮持彼然燈智 

徧視無央佛語目  賢種趣脫最勝階 悲動方便善開顯 敬禮此諸善知識 

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故離智者歡喜道  圓滿教要勝教授 見已釋此大車道 故我心意徧勇喜 

諸有偏執暗未覆  具辨善惡妙慧力 欲令暇身不唐捐 諸具善者專勵聽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梵語)

敬禮尊重妙音(漢譯)

【消文】:歸依禮敬上師文殊菩薩。

  南無,即歸依禮敬。姑如,即尊重、上師。妙音,即文殊菩薩。一般來說,「經」、「律」、「論」的論部,都歸依文殊菩薩,因為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故造大乘論都歸依禮敬文殊菩薩。

  接下來歸依禮敬釋迦牟尼佛,因為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導師,也是三界的導師。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  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  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消文】:這是讚歎佛身語意三業功德的殊勝。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無量善業、功德的積聚,這圓滿色身的顯現,使眾生見了,都能生起無比的敬信心,無意間為之攝受而自然獲益,這便是佛身業的功德。

  佛說法時,隨其音聲所至,各類眾生都能應機而得解,所以能成就圓滿無邊眾生的希願,這是佛語業的功德。

  佛的智慧通達無礙,能如實觀見眾生業力、根器等一切的差別而無所遺漏,令入聖教達成熟解脫,這就是佛意業的功德。

  於是如此歸依禮敬釋迦牟尼佛。

  整個佛法的傳承,從釋迦牟尼佛傳下來,有兩大系統:一個是彌勒菩薩,一個是文殊菩薩。彌勒菩薩是慈悲、方便的代表;文殊菩薩是智慧的代表。象徵了佛法的兩大精神─悲智雙運。所以在歸依禮敬釋迦牟尼佛以後,歸依禮敬彌勒文殊兩位菩薩。

 

 

是無等師最勝子  荷佛一切事業擔

現化遊戲無量土  禮阿逸多及妙音

【消文】:阿逸多是指彌勒菩薩。妙音是指文殊菩薩。這兩位菩薩是無與倫比最殊勝的法王子,負荷了佛一切事業的重擔,在無量無邊的世界中化現,故歸依禮敬彌勒菩薩及文殊菩薩。

  接下來歸依禮敬龍樹菩薩與無著菩薩。他們是初地菩薩,龍樹菩薩是「智」─深見,無著菩薩是「悲」─廣行。

 

 

 

如極難量勝者教  造釋密意贍部嚴
名稱徧揚於三地  我禮龍猛無著足

【消文】:如極難量勝者教,是說連小乘都很難思量如此殊勝的大乘教法。

  造釋密意贍部嚴,是指此深見廣行的密意,足以莊嚴整個南贍部洲

  名稱徧揚於三地,即是說兩位菩薩的名稱,可以徧揚於天、人、地。

  我禮龍猛無著足,所以我歸依禮敬龍猛菩薩(即龍樹菩薩),及無著菩薩。

  深見的智傳承,由龍樹菩薩,經智鵑傳給了阿底峽尊者。廣行的悲傳承,由無著菩薩,經金州大師也傳給了阿底峽尊者,所以阿底峽尊者,秉承了悲智二種傳承。下面即是歸依禮敬阿底峽尊者。

 

 

 

攝二大車善傳流  深見廣行無錯謬
圓滿道心教授藏  敬禮持彼然燈智

【消文】:含攝二大傳承的阿底峽尊者,使深見廣行二派無錯謬的廣為流傳開來,圓滿具足一切教授的寶藏,故歸依禮敬然燈智(即阿底峽尊者)。

  最後歸依禮敬的對象,是一切善知識。

 

 

徧視無央佛語目  賢種趣脫最勝階
悲動方便善開顯  敬禮此諸善知識

【消文】:普徧含攝了佛的一切經教在裡面,是具有善根的大乘行者,趣入解脫最殊勝的階梯,善知識們以悲心攝持的種種善巧方便,來開顯佛的一切經教,故歸依禮敬諸善知識。

  阿底峽尊者之後,將傳承經由種敦巴博朵瓦霞惹瓦,傳至宗喀巴大師,所以宗喀巴大師也圓滿具足了悲智二種傳承。

  接下來,就談到宗喀巴大師為什麼造這本論的原因。大師見當時西藏的佛法,教義混亂,修行次第不明,為了破邪顯正,宣揚如來聖教,給予修行者一條次第嚴明,正確無誤的道路,所以造了此論。

 

 

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消文】:今,是指當時西藏的情況。瑜伽,原來是「相應」的意思。在此我們稱精勤於身、語、意,與佛法相應的修行人,為「瑜伽行者」。

  如今,精勤於修行的瑜伽行者,大多不明教理,就急於覓山洞修行,或從事閉關。至於那些教理多聞的的學者,又不擅長於實修的精要,對於佛法的了解,也多支離破碎,及缺乏如理思辯教義的能力。

 

 

故離智者歡喜道  圓滿教要勝教授
見已釋此大車道  故我心意徧勇喜

【消文】:所以離智者所歡喜的佛道愈來愈遠,原來圓滿的殊勝教法也無法達到,見了以上種種的情形後,我決心造論來詮釋這殊勝的教法,此刻我的心意是充滿大勇大喜的。

 

 

諸有偏執暗未覆  具辨善惡妙慧力
欲令暇身不唐捐  諸具善者專勵聽

【消文】:希望本論能幫助行者不為愚痴所覆,不墮斷常二邊,去掉人法二執,具有辨別善惡的妙慧力,令此暇滿的人身不白白空過,各位希求無上菩提的行者,應專心勵力聽聞。

 

 

 

056(吹冷氣.gif

   歸敬頌(完畢)     

箭頭下.gif     

 

  “造者殊勝”篇【一】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