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八 

 

 

上士道    菩提心次第

 

          054(寫字.gif

 

                         【六】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2174行〜第2218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21****************************************************

【課文】:(21704~21801)

 二修念恩者。修習一切有情是母之後,若先緣於現世母修速疾易生。如博朵瓦所許而修,先想前面母相明顯,次多思惟非唯現在,即從無始生死以來,此為我母過諸數量。如是此母為母之時,一切損害悉皆救護,一切利樂悉皆成辦。特於今世先於胎藏恆久保持,次產生已黃毛疏竪,附以暖體十指捧玩,哺以乳酪授以口食,口拭涕穢手擦屎尿,種種方便,心無厭煩而善資養。又饑渴時與以飲食,寒時給衣,乏時給財,皆是自己未肯用者。又此資具皆非易得,是負罪苦及諸惡名,受盡艱辛求來授與。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較其子死寧肯自死,較其子病寧肯自病,較其子苦寧肯自苦,出於自心實願易代,用盡加行除苦方便,總盡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樂無不興辦,凡有損苦無不遣除,於此道理應專思惟。如是修已,若念恩心非唯虛言真實生者,次於父等諸餘親友,亦當知母如上修習。次於中人知母而修,若能於此生如親心,則於怨敵意亦應知母而正修習。若於怨敵起同母心,次於十方一切有情,知母為先漸廣修習。

 

  二修念恩者。

【消文】:第二,是修習念恩的部分

 

  修習一切有情是母之後,若先緣於現世母修速疾易生。如博朵瓦所許而修,先想前面母相明顯,次多思惟非唯現在,即從無始生死以來,此為我母過諸數量。

【消文】:在修習一切有情是我母之後,如果先緣這一世的母親來練習,念恩的心很快就能生起,正如博?瓦所用的方法:先觀想母親在自己的前面,接著多多思惟,不止現在,應從無始生死以來,曾作為我母親的數量不計其數。

 

 

  如是此母為母之時,一切損害悉皆救護,一切利樂悉皆成辦。特於今世先於胎藏恆久保持,次產生已黃毛疏竪,附以暖體十指捧玩,哺以乳酪授以口食,口拭涕穢手擦屎尿,種種方便,心無厭煩而善資養。又饑渴時與以飲食,寒時給衣,乏時給財,皆是自己未肯用者。又此資具皆非易得,是負罪苦及諸惡名,受盡艱辛求來授與。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較其子死寧肯自死,較其子病寧肯自病,較其子苦寧肯自苦,出於自心實願易代,用盡加行除苦方便,總盡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樂無不興辦,凡有損苦無不遣除,於此道理應專思惟。

【消文】:當她作為我母親的時候,想盡辦法保護我不受到傷害,想盡辦法使我得到利益、快樂。從十月懷胎開始,就受盡艱辛,出生後更是時時抱在懷裡逗玩,親自餵養奶水、把屎把尿、擦唾擦涕,從來不覺得厭煩。從小到大,小心呵護,餓的時候給食物吃,渴的時候給飲水喝,冷的時候給衣服穿,窮的時候給金錢花,這些往往都是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喝、捨不得穿、捨不得花的。提供給我的資具,更是費盡辛苦,不知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造了多少業,也許還犧牲信譽、招來罵名才得來的。愛子生病時巴不得幫他病,受苦時巴不得幫他受,命危時巴不得幫他死,這一切都是出於自己真實、心甘情願的替代。任何時候,總是用盡一切的方法,就自己的所知所能,來為我除去一切的苦,幫我得到種種利益安樂。對於這些道理,我們應當專心來思惟。

 

 

  如是修已,若念恩心非唯虛言真實生者,次於父等諸餘親友,亦當知母如上修習。次於中人知母而修,若能於此生如親心,則於怨敵意亦應知母而正修習。若於怨敵起同母心,次於十方一切有情,知母為先漸廣修習。

【消文】:如此修習之後,如果念恩的心真實生起,就以父親和其餘親友為所緣,修習知母和念恩;若是念恩的心也能生起,接下來就以中庸為所緣,修習知母和念恩;如果能視非親怨的中庸為自己的母親而念恩的話,就以怨敵為所緣,修習知母和念恩;等到念恩的心也能生起,最後就對十方一切有情,修習知母和念恩。總之,以知母為先,然後漸次擴大所緣境來修習念恩的心。

 

 

 

【課文】(21802~21907)

 三修報恩者。如是唯除轉生死故,不能相識而實是我有恩之母,彼等受苦無所依怙,捨而不慮自脫生死,薄無慚愧何甚於此。如弟子書云:「諸親趣入生死海,現如沉沒大水中,易生不識而棄捨,自脫無愧何過此故。」故若棄捨如是有恩,於下等人且不應理,況與我法豈能隨順。如是思已,取報恩擔,即前書云:「嬰兒始產全無能,飲誰慈力授乳酪,依慈多勞此諸母,雖最下等誰樂捨。」又云:「由得誰腹而安住,由誰悲慎而取此,此母煩惱苦無依,最下眾生孰樂捨。」無邊功德讚云:「有情無明盲,意樂衰損慧,為父子承事,慈悲饒益我。棄此獨解脫,非是我之法,故汝發願度,無怙諸眾生。」若爾如何報其恩耶,生死富樂母自能得,然彼一切無不欺誑,故我往昔於由煩惱魔力所傷,如於重傷注硝鹽等,於性苦上更令發生種種大苦。慈心饒益,應將彼等,安立解脫涅槃之樂而報其恩。中觀心論云:「又由煩惱魔,傷害已成瘡,我如注灰水,反令苦病苦。若有於餘生,慈敬及恩益,欲報其恩惠,除涅槃何有。」不報恩擔,重於大海及須彌擔,若能報恩,即是智者稱讚之處。如龍王鼓音頌云:「大海及須彌,地等非我擔,若不知報恩,即是我重擔。若人心不掉,報恩及知恩,令恩不失壞,智者極讚此。」總之自母未住正念,心狂目盲復無引導,步步蹎蹶趣向可怖險崖而行,其母若不祈望其子,復望於誰。若子不應從其險怖救度其母,又應誰救,故應從此而救度之。如是若見為母眾生,由煩惱魔擾亂其心,自心無主而成狂亂。又離慧眼觀增上生,決定勝道。又無真實善友引導,一一剎那造作惡行,如步蹎蹶。總於生死,別於惡趣奔馳懸險,母當望子,子應濟母。如是思已,拔出生死而報其恩。集學論云:「煩惱狂癡盲,於多懸險路,步步而蹎蹶,自他恆憂事,眾生苦皆同。」此說如是觀已,不應於他尋求過失,見一切功德應覺希有,然此亦合苦惱之理。

 

  三修報恩者。

【消文】:第三,是修習報恩的部分。

 

 

  如是唯除轉生死故,不能相識而實是我有恩之母,彼等受苦無所依怙,捨而不慮自脫生死,薄無慚愧何甚於此。

【消文】:雖然不斷地輪轉生死,使我們不能相識,但一切的有情眾生,無一不曾是有恩於我的母親,而他們現在正在輪迴當中受苦,孤苦伶仃地無所依靠,如果我捨下他們而自求解脫的話,就是一個薄情寡義、毫無慚愧心的人。

 

 

  如弟子書云:「諸親趣入生死海,現如沉沒大水中,易生不識而棄捨,自脫無愧何過此故。」故若棄捨如是有恩,於下等人且不應理,況與我法豈能隨順。

【消文】:正如弟子書中所說:「母親的輪轉生死,就如同沉沒在大海水中,雖然生死變異而不相識,但如果將她棄捨,只顧自己解脫,是沒有比這個更令人羞愧的事了。」像這樣棄捨對我們有恩的人,連下等人都不會做了,更何況是修大乘的上等人,這和佛法的慈悲又怎麼能相合呢?

 

 

  如是思已,取報恩擔,即前書云:「嬰兒始產全無能,飲誰慈力授乳酪,依慈多勞此諸母,雖最下等誰樂捨。」又云:「由得誰腹而安住,由誰悲慎而取此,此母煩惱苦無依,最下眾生孰樂捨。」

【消文】:如此思惟之後,應當背負起報恩的重擔,就如前面弟子書中所說:「嬰兒一生下,完全沒有生存的能力,是誰用慈心哺乳這個孩子,是誰費盡艱辛將他撫養長大,面對於我有大恩德的母親,即使是最下等的人,也不會想到要拋棄。」又說:「嬰兒是借誰的腹部懷胎,是誰用悲心,小心謹慎地將他生養,面對為我生煩惱、受苦、無依無靠的母親,就算是最下等的眾生,也不忍心把她棄捨。」

 

 

  無邊功德讚云:「有情無明盲,意樂衰損慧,為父子承事,慈悲饒益我。棄此獨解脫,非是我之法,故汝發願度,無怙諸眾生。」

【消文】:無邊功德讚中也說:「一切有情被無明所蒙蔽,就像瞎子完全見不到智慧的光明,但他們曾經是我最親愛的父親、母親,曾用慈悲饒益過我。現在要我拋下他們獨自解脫,這實在不是大乘人應有的行徑,因此,我發願要救度這一切無依無靠的眾生。」

 

 

  若爾如何報其恩耶,生死富樂母自能得,然彼一切無不欺誑,故我往昔於由煩惱魔力所傷,如於重傷注硝鹽等,於性苦上更令發生種種大苦。慈心饒益,應將彼等,安立解脫涅槃之樂而報其恩。

【消文】:然而,該如何救度呢?我又該如何報恩呢?在生死當中,一切的富貴安樂,母親她自己就可以得到了。但我們應該知道,這世間的一切富貴安樂,都是在欺騙我們的,它並不是真正的安樂,它就像在已經嚴重潰爛的傷口上(比喻在無量生死當中,已被無明煩惱所傷),再灑上硝鹽(比喻再給她世間的富樂),只會使人苦上加苦、痛上加痛。所以,若是想真正饒益如母的眾生,就該幫他們都從輪迴中解脫,並且安立在涅槃之樂當中,這才是真正的報恩。

 

 

  中觀心論云:「又由煩惱魔,傷害已成瘡,我如注灰水,反令苦病苦。若有於餘生,慈敬及恩益,欲報其恩惠,除涅槃何有。」

【消文】:中觀心論中也說:「如果我報恩的方式,是再給母親世間的安樂,就好比在已被煩惱魔所傷,嚴重成瘡的傷口上,再加上石灰水,反而會使傷口更痛、更苦。所以,我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報答我最慈心、最敬愛、對我有大利益、大恩惠的母親,除了涅槃之外,那裡還有其他的呢?」

 

 

  不報恩擔,重於大海及須彌擔,若能報恩,即是智者稱讚之處。如龍王鼓音頌云:「大海及須彌,地等非我擔,若不知報恩,即是我重擔。若人心不掉,報恩及知恩,令恩不失壞,智者極讚此。」

【消文】:可是,如果不能負起報恩的重擔,就會覺得比大海水和須彌山的負擔還要沉重;但若是能夠負起報恩的重擔,就是值得智者歡喜讚歎的地方。正如龍王鼓音頌中所說:「大海、須彌、大地等,本來不是我們可以承擔得起的,如果我們不知報恩的話,它就會成為沉重的負擔;但若是能不失壞知恩、念恩、報恩的心,就能荷負起報恩的重擔,這是智者極力讚歎的地方。」

 

 

  總之自母未住正念,心狂目盲復無引導,步步蹎蹶趣向可怖險崖而行,其母若不祈望其子,復望於誰。若子不應從其險怖救度其母,又應誰救,故應從此而救度之。

【消文】:總而言之,自己的母親因為不能住於正念當中,所以心狂亂、加上眼睛瞎、又沒有人引導,正一步步地走向危險的懸崖上,這時母親不指望愛子來救她,又能指望誰?做孩子的,這時不去救度母親脫離險境,又該去救誰?所以,應該把母親從懸崖上救下來。

 

 

  如是若見為母眾生,由煩惱魔擾亂其心,自心無主而成狂亂。又離慧眼觀增上生,決定勝道。又無真實善友引導,一一剎那造作惡行,如步蹎蹶。總於生死,別於惡趣奔馳懸險,母當望子,子應濟母。如是思已,拔出生死而報其恩。

【消文】:因此,若是見到如母的眾生,正被煩惱魔擾亂其心,六神無主而成狂亂,既沒有慧眼知道怎麼去獲得這一生的安樂、以及究竟的涅槃樂,也沒有真正的善友來引導他,以致於每一剎那都在造作惡行,這樣不但不能了脫生死,反而正快速地奔向惡趣的險坑,這時母親應當祈望愛子,愛子也應當救度慈母,幫她拔出生死的險坑以報答其深恩。

 

 

  集學論云:「煩惱狂癡盲,於多懸險路,步步而蹎蹶,自他恆憂事,眾生苦皆同。」

【消文】:正如集學論中所說:「無明的眾生,心狂亂、性愚癡、再加上眼盲,正步履蹣跚地走在充滿危險的懸崖上,這是多麼讓人憂心的事。」

 

 

  此說如是觀已,不應於他尋求過失,見一切功德應覺希有,然此亦合苦惱之理。

【消文】:平時儘量做這樣的思惟和觀察,在思惟觀察的時候,不應該去尋求眾生的過失,就算只有看到一分的功德也要覺得希有,畢竟眾生所有的煩惱和痛苦都是相同的。

 

 

 

【課文】(21908~22008)

 第二正發此心分三。初修慈中慈所緣者,謂不具足安樂有情。行相者,謂念云何令遇安樂,惟願令其獲得安樂,我應令其遇諸安樂。勝利者,三摩地王經云:「徧於無邊俱胝剎,盡其無量眾供養,以此常供諸勝士,不及慈心一數分。」此說較以廣大財物,於究竟田常時供養,其福尤大。曼殊室利莊嚴佛土經云:「於東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曰千莊嚴,其中有情皆具安樂,如諸苾芻入滅定樂。設於彼土修淨梵行,經過百千俱胝年歲,若於此土最下乃至於彈指頃,緣一切有情發生慈心,其所生福較前尤多,況晝夜住。」寶鬘論云:「每日三時施,三百罐飲食,然不及須臾,修慈福一分。天人皆慈愛,彼等恆守護,喜樂多安樂,毒刀不能害。無勞事得成,當生梵世間,設未能解脫,得慈法八德。」若有慈心,天人慈愛自然集會,佛以慈力戰敗魔軍,故守護中為最勝等,故雖難生然須勵力。集學論說,當一切心思惟金光明中,開示修習慈悲偈文,下至語中讀誦而修。其文為「以此金光勝鼓音,於三千世界中,惡趣諸苦閻羅苦,匱乏苦苦願息滅」等。修慈次第先於親修,次於中庸,次於怨修,其次徧於一切有情如次修習。修習道理,如於有情數數思惟苦苦道理,便生悲愍,如是亦當於諸有情,數數思惟缺乏有漏無漏諸樂,樂缺乏理,若修習此,欲與樂心任運而起,又當作意種種妙樂,施諸有情。

 

  第二正發此心分三。

前面了解知母、念恩、報恩,是發心的所依之後,接下來第二部分是正式發起此心,

內容分三:

(一)修慈,

(二)修悲,

(三)修增上意樂。

 

 

  初修慈中慈所緣者,謂不具足安樂有情。行相者,謂念云何令遇安樂,惟願令其獲得安樂,我應令其遇諸安樂。

【消文】:在最初的修慈當中,首先要知道修慈的對象是誰?只要是還沒有得到安樂的有情,都是我們修慈的所緣。因此,在六道輪迴中的一切眾生,我們都應該對他修慈。那麼,修慈的時候,心裡應該怎麼想呢?應該不斷地憶念如何讓他得安樂;一心祈願他能得安樂;我應當負起給予他安樂的重擔。

 

 

  勝利者,三摩地王經云:「徧於無邊俱胝剎,盡其無量眾供養,以此常供諸勝士,不及慈心一數分。」此說較以廣大財物,於究竟田常時供養,其福尤大。

【消文】:這樣修慈有什麼好處呢?三摩地王經中說:「以無量劫的時間,以無量的供物經常供養佛,還不如修慈心的一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修慈的殊勝利益,比以廣大的財物,經常供養佛的福報還大。

 

 

  曼殊室利莊嚴佛土經云:「於東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曰千莊嚴,其中有情皆具安樂,如諸苾芻入滅定樂。設於彼土修淨梵行,經過百千俱胝年歲,若於此土最下乃至於彈指頃,緣一切有情發生慈心,其所生福較前尤多,況晝夜住。」

【消文】:曼殊室利莊嚴佛土經中說:「在東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叫做千莊嚴,在這個世界中的有情,各各都具足安樂,如同比丘入滅盡定。假設在這個殊勝的佛土中修清淨的梵行,時間經過百千俱胝年,所累積的福德,比不上緣一切有情發起慈心,僅僅一彈指的時間。如果能日夜都安住在慈心當中,所得的福就更不必說了。」

 

 

  寶鬘論云:「每日三時施,三百罐飲食,然不及須臾,修慈福一分。天人皆慈愛,彼等恆守護,喜樂多安樂,毒刀不能害。無勞事得成,當生梵世間,設未能解脫,得慈法八德。」若有慈心,天人慈愛自然集會,佛以慈力戰敗魔軍,故守護中為最勝等,故雖難生然須勵力。

【消文】:寶鬘論中說:「每天早、午、晚三時,布施三百罐飲食,所獲得的福,不及須臾間修慈,所獲得福的一分。有慈心的人,天人都敬愛、經常地守護、內心多喜樂、身體多安樂、百毒不能傷、刀仗不能害、事不多勞就能成就、將來當生梵世,就算這一世不能解脫,也能得到以上所說慈心的八種功德。」因為有慈心的人,天人自然會慈愛他、聚集來守護他,像佛也是以慈力來戰勝魔軍的,所以,一切的守護當中,就算慈心是最殊勝的了。雖然一開始很難生起,但是仍然必需勵力地修。

 

 

  集學論說,當一切心思惟金光明中,開示修習慈悲偈文,下至語中讀誦而修。其文為「以此金光勝鼓音,於三千世界中,惡趣諸苦閻羅苦,匱乏苦苦願息滅」等。

【消文】:集學論中說,應當一心專念思惟金光明經中,開示有關修習慈悲的偈文,乃至言語當中,也應多多讀誦來修。偈文是說:「以此金光勝鼓音,於三千世界中,惡趣諸苦閻羅苦,匱乏苦苦願息滅」等。意思是說,願以此金光明鼓出殊勝的妙音,?至三千大千世界,凡聞此鼓音的眾生,無論是惡趣苦、閻羅苦、或是人道求不得等苦,都能息滅。

 

 

  修慈次第先於親修,次於中庸,次於怨修,其次徧於一切有情如次修習。

【消文】:修習慈心的次第,是先緣我們最親愛的人來修,接著是中庸,再其次是怨敵,最後是徧緣一切有情修慈心。

 

 

  修習道理,如於有情數數思惟苦苦道理,便生悲愍,如是亦當於諸有情,數數思惟缺乏有漏無漏諸樂,樂缺乏理,若修習此,欲與樂心任運而起,又當作意種種妙樂,施諸有情。

【消文】:如何修習慈心的道理,就像我們如果經常思惟一切有情的苦、以及苦因(造作惡業),就能生起希望拔一切有情苦的悲愍心。我們現在若是經常思惟一切有情,缺少樂(既沒有現前這一世的有漏樂,也沒有究竟證果的無漏樂)、以及樂因(造作善業),就能任運生起,希望給一切有情快樂的慈心,並且會作意觀想,將種種的妙樂,布施給一切有情。

 

 

 

【課文】(22009~22108)

 二修悲中悲所緣者,由其三苦如其所應,苦惱有情。行相者,謂念云何令離此苦,願其捨離,我當令離。修習漸次先於親友,次於中者,次於怨修。若於怨處如同親友,心平等轉,漸於十方一切有情而修習之。如是於其等捨慈悲別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蓮華戒論師隨順阿毘達磨經說,此極扼要。若不別分,初緣總修似生起時,各各思惟,皆悉未生。若於各各皆生前說變意感覺,漸次增多,後緣總修,隨緣總別,清淨生故。修習道理當思為母,此諸有情墮生死中,如何領受總別諸苦,具如前說。此復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比自心修易於生起。若於自上思惟此等,則成引發出離心因,若於他上而思惟者,則成引發悲心之因。然未先於自上思惟,則不能生令至扼要。此乃略說,廣則應如菩薩地說,悲心所緣百一十苦,有彊心力應當修學。此說較諸聲聞現證究竟苦諦,以厭患心所見諸苦,菩薩修悲思苦眾多,若無量門思惟無樂苦惱道理,慈悲亦多。若恆思惟則能發生猛利堅固,故少教授便覺飽足,棄修諸大教典所說,力極微弱。此如前說趣大乘門,是發心理及以大悲為根本理,善別此等以觀察智,思擇修習後生證悟。若其知解未善分別,唯專策勤略生感觸,全無所至,修餘事時皆如是知。

 

  二修悲中悲所緣者,由其三苦如其所應,苦惱有情。行相者,謂念云何令離此苦,願其捨離,我當令離。

【消文】:在第二的修悲當中,首先也是要知道修悲的對象是誰?只要是還在遭受三苦的一切苦惱眾生,就是我們修悲的所緣。心裡也應該不斷地憶念如何讓他遠離痛苦;一心祈願他能遠離痛苦;我應當負起拔除他痛苦的重擔。

 

 

  修習漸次先於親友,次於中者,次於怨修。若於怨處如同親友,心平等轉,漸於十方一切有情而修習之。

【消文】:修悲的次第,也和修慈一樣,先緣親友、次緣中庸、再緣怨敵,如果對於怨敵,也能視同親友一般,生起拔苦的心,最後再緣十方一切有情修悲心。

 

 

  如是於其等捨慈悲別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蓮花戒論師隨順阿毘達磨經說,此極扼要。

【消文】:以上所說,修平等捨、修慈、修悲的內容,一定要依照不同的所緣,一一分別修習。這是蓮花戒論師,隨順阿毘達磨經中所說,非常重要的修習次第。

 

 

  若不別分,初緣總修似生起時,各各思惟,皆悉未生。若於各各皆生前說變意感覺,漸次增多,後緣總修,隨緣總別,清淨生故。

【消文】:為什麼一定要按照這樣的次第來修呢?因為如果不特別分開所緣,一開始就緣一切有情來修習的話,會以為自己的捨心、慈心、悲心已經具足,等到緣親、中、怨三者,分別思惟的時候,才發覺捨心、慈心、悲心根本都沒有生起。所以一定要按照次第一個一個的修,等到前面一個已經修到轉變心意,確定生起了以後,才漸漸地依次增加,最後再緣一切有情,這時應有的量就能生起。只有這樣,無論是緣一切有情,或者分別緣親、中、怨的時候,都能夠生起清淨的捨心、慈心、和悲心。

 

 

  修習道理當思為母,此諸有情墮生死中,如何領受總別諸苦,具如前說。

【消文】:修習悲心的道理,應當思惟一切如母的有情,正墮在生死輪迴的苦海當中,各自領受著總苦(八苦、六苦、三苦)、以及別苦(六道各別的苦),其中的內容就如下士道(思惟三惡趣苦)和中士道(思惟苦諦)當中所說的相同。

 

 

  此復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比自心修易於生起。若於自上思惟此等,則成引發出離心因,若於他上而思惟者,則成引發悲心之因。然未先於自上思惟,則不能生令至扼要

【消文】:如果在修中士道時,就已經生起想要離苦的心,現在要發為一切有情拔苦的悲心,就很容易生起。對於自己來說,想離苦是引發出離心最主要的原因;對眾生來說,想為眾生拔苦,則是引發悲心最主要的原因。可是如果連自己都不想離苦的話,又怎能生起為眾生拔苦的悲心呢?

 

 

  此乃略說,廣則應如菩薩地說,悲心所緣百一十苦,有彊心力應當修學。

【消文】:這只是簡單地說,若是要詳細說的話,就應該如菩薩地中所說,悲心所緣的苦,有一百一十種苦,有強大悲願力的菩薩,應當依這樣的內容來修學。

 

 

  此說較諸聲聞現證究竟苦諦,以厭患心所見諸苦,菩薩修悲思苦眾多,若無量門思惟無樂苦惱道理,慈悲亦多。若恆思惟則能發生猛利堅固,故少教授便覺飽足,棄修諸大教典所說,力極微弱。

【消文】:同樣是思惟苦諦,但卻有出離心和悲心的差別。聲聞小乘以厭患心見種種苦,所以一心求證涅槃,以解脫其苦;菩薩大乘卻以悲心見種種苦,因此發心拔除一切有情的苦。前者為自己一人除苦,後者為一切有情除苦,由此可見,思惟的苦愈多,悲心也愈多。若是能經常思惟其中的道理,便能發起猛利堅固的悲心;但如果只聽聞小乘教授就覺滿足,而棄捨修習大乘教典所說的內容,所發的悲心力量,就會非常微弱。

 

 

  此如前說趣大乘門,是發心理及以大悲為根本理,善別此等以觀察智,思擇修習後生證悟。若其知解未善分別,唯專策勤略生感觸,全無所至,修餘事時皆如是知。

【消文】:所以,應當對前面所說:「入大乘門,唯一的條件就是發菩提心。」和「大乘道的根本就是大悲」的道理,以觀察的智慧,思惟修習之後,產生證悟。若是對於這些內容,不能善加分別,而只是表面上生起一些感觸,內心完全沒有到達應有的證量的話,在修其他法門的時候,也會同樣只求表面上的知解而已。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菩提心次第”篇【七】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