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習武十載之~

 

 

              ~站馬步~心得

 

參加「長洪武術中壢訓練所」已有十餘年;每回上課前的基本動作練習時,對『馬步』心得感觸很深;「站馬步」是人類用兩條腿站立最穩當的基本步型,所以;雖然傳統武術中,幾乎都是以「站馬步」作為入門第一課,甚至很多傳統練法要求站馬步三年再進入下一個進度,意思是說,把腳步先站穩了才有資格打拳。

                                                        習武1.jpg  

那麼「站馬步」要怎麼站才能穩當?要怎麼站才能作為行動的根基?要怎麼站才能產生招式的力量?要怎麼站才不會成為身體的累贅? 總教練在【洪拳之鑰】特別介紹:『洪拳十二步馬』:四平大馬、子午馬、伏虎馬、麒麟馬、吊馬、獨鶴馬、中字馬、三角馬、二字鉗羊馬、敗馬式、跳馬、丁字馬等等的站法,表面乍看不同,要領其實類似,但是他們的站馬步卻顯示出共通的原則,或者可以說呈現出站馬步的真理。十二步馬是洪拳樁法的固定式,也是洪家拳武術的基礎。

 

 

依個人學習站馬步之心得分析如下:

  • 一、小腿是「」的主體,應儘量與地面垂直,以膝蓋不過腳踝為標準,四平馬時,膝蓋不能超過腳尖,並應與腳尖同方向,此時若由兩膝之間拉一條線,小腿區域應該是規矩的方形如圖一),樁的力量經由小腿後內側與地面連接,膝蓋本身不能承受太多重量,而且受力要儘量平均,不能內側多外側少,前面多後面少,更不能用來產生力量,膝蓋應該保持穩定,用來傳遞力量。

                                         馬步1.jpg

  • 二、如果把小腿看作是建築物的支柱大腿就是橫樑,站馬步的高低大小就在這裡控制,但無論如何,大腿內側要形成上拱形狀如圖一),大家知道拱形是支撐力最強的結構(圖二,拱橋圖片),事實上拱橋形態就是最好的支撐,若要達到這個目的,髖關節周圍的肌肉必須放鬆,使與骨盆緊密結合,並且向兩側撐開,此時大腿內側兩條大筋才能經由「會陰」相連,這兩條筋的力量連接起來,兩條腿才能合一,這也就是「襠勁」。

                                  馬步2.jpg

下盤穩定的拱形是建立在穩定的方形上的,此時拱形的襠勁必然產生一個上托的力量,這個力量除了不使小腹的「底氣」外洩,更會經由穩定的骨盆(穩定在安穩有力的拱橋上)透過脊椎通達全身,所以「站馬步」不是把身體「坐」在腿上,讓兩腿承受身體的重量,反而是把兩腿形成的支撐結構經由骨盆收回身體,如此上半身與下半身才能合一,行動的時候才不會成為彼此的負擔。

 

  • 三、當我們試做上述的動作時,會感覺身體重心向後仰跌,但事實上如果能塌得下腰,胸腔自然會往前移(胸椎自然往上推頂而趨向於直線)而座落在腰眼上,臀部鬆落使腹腔座落在胯上,如此身體自然取得平衡,而且每個區段都有各自的支撐,才能既穩定又靈活,現在我們且參照前輩們的架式,自然可以明白。在長拳之馬步的站法,是以身正、氣沉、膝扣、腰活為重點。

                                          習武2.jpg

最後;要感謝  總教練所著【長拳之路】書中"學武的第一步"之結論中提示:「所以,我們學拳的第一步,就要把這些認識清楚。不管自己學過多久,曾經學過什麼?就把以前當作過去,現在當作開始,不管以前學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發現問題,檢討問題,就從現在開始。、、、、、其實,不管我們曾學過什麼,學過多久,回頭檢討一下,現在所掌握的這一步,就竟是站立在那裡?站在那個位階?在這個位階上,在努力往前走,這樣就好了。」藉由此    總教練之"學武的第一步"告誡,與中壢訓練所同仁共勉。

 

 

註:

本文作者:許秋燕。

為參加本(98)年度長洪武術段級檢定;提出論文乙篇。

該員與長城為夫妻檔,一同於民國87年參加中壢訓練所至今已十餘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