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4.上士道3─儀軌受法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九 

 

 

上士道    儀軌受法 

          054(寫字.gif

 

                         【六】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2432行〜第2456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212****************************************************

【課文】(24302~24404)

第三犯已還出道理者。多作是說,犯四黑法及心捨有情之五,或加念云我不能成佛,棄捨發心共為六種。若越一時則捨願心,若一時內而起追悔,僅是失因。若犯六次發心及學二資糧,亦唯退失之因。若已失者應以儀軌重受願心,若唯退失因者則不須重受,悔除即可。其中若念,我不能成佛,故捨發心者,即彼無間棄捨,無待一時,故一切種畢竟非理。四黑法者,非是現法失發心因,是於他生令所發心不現起因,故於現法而正遮止。道炬論云:「此為餘生憶念故,如說學處應盡護。」言如說者,謂如迦葉問品所說也,即此經意亦是如此。四白法時顯然說云:「迦葉,若諸菩薩成就四法,一切生中生已無間,菩提之心即能現起,乃至菩提中無忘失。」四黑法時,雖無現後明文,故亦當知是約後世。然於現法若行黑法,則所發心勢力微弱。若非爾者,則具菩提心律儀者,為戲笑故,略說妄語,於有情所略起諂誑,瞋恚菩薩略說惡名,於他善根略令生悔,自無追悔,過一時竟,皆當棄捨菩薩律儀。以由此等棄捨願心,若捨願心即捨律儀,菩薩地中及集學論俱宣說故。若許爾者,亦應立彼為根本罪,然任何中悉無立者,不應理故。又算時者,當是依於鄔波離請問經,然彼全非經義,我於戒品釋中,已廣決擇,故此不說。心捨有情者,若緣總有情,謂我不能作此許有情之事,心棄捨者即捨願心,極為明顯。若緣別有情,謂我終不作此義利,若起是心,如壞一分即壞整聚,便壞為利一切有情所發之心。若不爾者,則棄二三四等多有情已,為餘有情而發心者,亦當能發圓滿菩提之心。

 

第三犯已還出道理者。

【消文】:正受菩提心儀軌的第三部分,是失壞(退失發心)時如何還出的方法。

 

 

多作是說,犯四黑法及心捨有情之五,或加念云我不能成佛,棄捨發心共為六種。

【消文】:大多數的經論都是這麼說:如果犯了「四種黑法」、以及「心棄捨有情」、或念「我不能成佛」,而棄捨發心這六種,就是退失發心。

 

 

若越一時則捨願心,若一時內而起追悔,僅是失因。

【消文】:時間若是超過一時(四小時),就是棄捨願菩提心;如果一時之內起追悔心,僅僅只是退失發心之因。

 

 

若犯六次發心及學二資糧,亦唯退失之因。

【消文】:如果犯了六次發心(沒有白天三次、夜晚三次,念誦儀軌),以及修學二種資糧(沒有每天供養三寶等,未勤積資糧),也僅僅是退失發心之因。

 

 

若已失者應以儀軌重受願心,若唯退失因者則不須重受,悔除即可。

【消文】:如果已經退失發心,就應以儀軌重受願心;若僅是退失發心之因,則不須重受,只要悔除就可以了。

 

 

其中若念,我不能成佛,故捨發心者,即彼無間棄捨,無待一時,故一切種畢究非理。

【消文】:這六種當中,如果是念我不能成佛,因而棄捨發心的話,則在棄捨的第二剎那,就已經退失發心,不用等到一時,所以說沒有超過一時不算退失發心,不須重受願心儀軌,是不合道理的。

 

 

四黑法者,非是現法失發心因,是於他生令所發心不現起因,故於現法而正遮止。

【消文】:至於四種黑法,並不是使這一世退失發心的原因,而是使將來他生之中,發心不現起的原因,所以應當在這一世就將它斷除。

 

 

道炬論云:「此為餘生憶念故,如說學處應盡護。」言如說者,謂如迦葉問品所說也,即此經意亦是如此。

【消文】:道炬論中說:「為了使生生世世都能憶念它,所以才要把所說的學處,盡力地防護。」這裡所說的學處,是指迦葉問品中所說的內容,說明其中的經意也是如此。

 

 

四白法時顯然說云:「迦葉,若諸菩薩成就四法,一切生中生已無間,菩提之心即能現起,乃至菩提中無忘失。」

【消文】:在四種白法時,經中顯然是這麼說的:「迦葉!如果菩薩能成就四種白法,一切生中,在出生的第二剎那,就能生起菩提心,乃至證得無上菩提這中間,也不會忘失。」

 

 

四黑法時,雖無現後明文,故亦當知是約後世。然於現法若行黑法,則所發心勢力微弱。

【消文】:在四種黑法時,雖然沒有說明是現世還是後世,也能知道應當指的是後世,在這一世,若是行黑法的話,也會使所發的菩提心,勢力變得微弱。

 

 

若非爾者,則具菩提心律儀者,為戲笑故,略說妄語,於有情所略起諂誑,瞋恚菩薩略說惡名,於他善根略令生悔,自無追悔,過一時竟,皆當棄捨菩薩律儀。以由此等棄捨願心,若捨願心即捨律儀,菩薩地中及集學論俱宣說故。

【消文】: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具有菩提心律儀的行者,為了戲笑,說了一些妄語;對於有情,起了一些諂誑;因為瞋恚菩薩,講了一些惡名;令他人種善根時,生了一些悔意。做了這些以後,自己沒有追悔,時間只要超過一時,都應當棄捨菩薩律儀。因為這樣做,等於棄捨了願心,而棄捨了願心,就是棄捨了律儀,菩薩地和集學論當中,都是這麼說的。

 

 

若許爾者,亦應立彼為根本罪,然任何中悉無立者,不應理故。又算時者,當是依於鄔波離請問經,然彼全非經義,我於戒品釋中,已廣決擇,故此不說。

【消文】:如果這樣成立的話,應當立四種黑法為根本罪,但是在任何菩薩律儀當中,都沒有把它立為根本罪,所以是不合道理的。至於時間的算法,應當依鄔波離請問經中所說,然而經中也沒有談到這些內容,我(作者)在戒品釋中,已經詳細說明如何取捨,這裡就不再多說。

 

 

心捨有情者,若緣總有情,謂我不能作此許有情之事,心棄捨者即捨願心,極為明顯。

【消文】:另外,心棄捨有情,如果是緣一切的有情,念「我不能做饒益有情的事」,這就是心棄捨有情。一旦心棄捨有情,就是棄捨願心,這是很明顯的事。

 

 

若緣別有情,謂我終不作此義利,若起是心,如壞一分即壞整聚,便壞為利一切有情所發之心。

【消文】:若緣的是各別的有情,念「我不再做任何利益你的事了」,一旦起了這個念來,就是毀壞「為利一切有情」所發的願心,因為毀壞一分的發心,就等於毀壞整個的發心。

 

 

若不爾者,則棄二三四等多有情已,為餘有情而發心者,亦當能發圓滿菩提之心。

【消文】: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等於棄捨二三四等多數有情,而對其餘的有情發心,也能發圓滿的菩提心。

 

 

 

【課文】(24405~24506)

如是於此發心學處,道炬釋論別說,因陀羅補底、龍猛、無著、勇識、寂天、大德月、靜命等派各有差別。有者許為盡初發心及行諸行所有學處,又有許為經說一切皆應守護,復有許為盡資糧道所有學處。餘者有謂不許如此如此定相。有餘更許於其歸依學處之上,應護八法謂不忘心法及忘失心法。說此諸軌,皆是經說,應隨自師所傳受持。說云:「我師所說」,許彼一切皆是經義。總此釋論,從善知識敦巴所傳,諸大知識皆不說是覺自造。拏錯所傳,則說是覺造是拏錯之秘法。然諸先覺傳說覺,於補讓時作一略釋,次在桑耶譯師請其更為增釋,覺教令廣之即可。是以覺所作略解,更引眾談說之事而為增補,故亦略有數處謬誤,然於正義亦多善說。諸無謬者,我於餘處及道次中亦多引述。此說學處多不可信。若以發心是為行心,其學處者則於歸依學處之上,僅加取捨白黑八法,定非完足故不應理。若單取願心者,則其學處不須俱學經說一切,及入行以後所有學處。若非爾者,則與律儀學處,無差別故。除前所說二學處外諸餘學處,是如道炬論及發心儀軌所說。須學七法經者,說是欲求速發通者所應修學,故非發心特別學處,此中不錄。如是自宗除捨願心,心捨有情犯餘學處,乃至未具菩薩律儀,無依菩薩之罪犯,僅違所受中類善性學處,故是惡行應以四力而悔除之。從得菩薩律儀之後,即犯違越律儀學處,如論所說還出罪法,依行即可,故即攝入行心學處,非為別有。然六次發心,是為願心不共學處。

 

如是於此發心學處,道炬釋論別說,因陀羅補底、龍猛、無著、勇識、寂天、大德月、靜命等派各有差別。

【消文】:對於發心的學處,除了道炬釋論中所說,其餘如因陀羅補底、龍猛、無著、勇識、寂天、大德月、靜命等派,也各有差別。

 

 

有者許為盡初發心及行諸行所有學處,又有許為經說一切皆應守護,復有許為盡資糧道所有學處。

【消文】:有的是說,初發心就應行所有的學處;又有的說,經中所說一切學處都應守護;更有的說,應行資糧道所有的學處。

 

 

餘者有謂不許如此如此定相,有餘更許於其歸依學處之上,應護八法謂不忘心法及忘失心法,說此諸軌,皆是經說,應隨自師所傳受持。說云:「我師所說」,許彼一切皆是經義。

【消文】:至於其他的,有的說不應該這樣來規範發心學處;有的則說,在歸依學處之上,更應守護八法;就是不忘失發心的四白法、以及斷除忘失發心的四黑法,還說這些儀軌,都是經中所說,應該隨自己老師所傳的來受持,只要說是:「我老師所說的」,就代表是一切的經義。

 

 

總此釋論,從善知識敦巴所傳,諸大知識皆不說是覺自造,拏錯所傳,則說是覺造是拏錯之秘法。

【消文】:總的來說,道炬釋論是從善知識敦巴傳下來的,可是諸大知識都不說是阿底峽尊者自造,由拏錯傳下來,而說是阿底峽尊者所造,傳給拏錯的秘法。

 

 

然諸先覺傳說覺,於補讓時作一略釋,次在桑耶譯師請其更為增釋,覺教令廣之即可。

【消文】:由先覺們所傳的說法是,阿底峽尊者在補讓時曾作了一次略釋,後來在桑耶時,由譯師請求,又再增加解釋,使阿底峽的言教能更廣泛,這樣認知就可以了。

 

 

是以覺所作略解,更引眾談說之事而為增補,故亦略有數處謬誤,然於正義亦多善說。諸無謬者,我於餘處及道次中亦多引述。

【消文】:但是因為阿底峽尊者在略釋中,有由他的弟子來作增補,所以有幾個地方是有謬誤的,並不能代表尊者的言論,除了這些地方,其他對正義的闡述,也多有善說,所以我在道次和其他的地方,也多有引述有關沒有錯謬的部分。

 

 

此說學處多不可信,若以發心是為行心,其學處者則於歸依學處之上,僅加取捨白黑八法,定非完足故不應理。

【消文】:這裡所說的學處多不可信,如果說發心指的是行心,那麼在歸依學處之上,只是再加上應取捨的白黑八法,這樣還是不夠的,所以不合道理。

 

 

若單取願心者,則其學處不須俱學經說一切,及入行以後所有學處。若非爾者,則與律儀學處,無差別故。

【消文】:若是只取願心來說,它的學處就不須具備經中所說的一切,以及入行心以後的所有學處,否則就和律儀學處沒有差別了。

 

 

除前所說二學處外諸餘學處,是如道炬論及發心儀軌所說。

【消文】:除了前面所說的二種學處外,其餘的學處,就如道炬論和發心儀軌中所說的就可以了。

 

 

須學七法經者,說是欲求速發通者所應修學,故非發心特別學處,此中不錄。

【消文】:至於說必須學七法經中的部分,那是指為了要求速發神通的人所應修學的,並不是發心所要學的特別學處,所以這裡就不說了。

 

 

如是自宗除捨願心,心捨有情犯餘學處,乃至未具菩薩律儀,無依菩薩之罪犯。僅違所受中類善性學處,故是惡行應以四力而悔除之。

【消文】:以自宗來說,除了捨願菩提心、心棄捨有情之外(必須重受),犯了其他的學處,在未受菩薩律儀之間,都不算犯菩薩墮罪,而只是違犯學處,算是惡行,只要以四力懺悔懺除就可以了。

 

 

從得菩薩律儀之後,即犯違越律儀學處,如論所說還出罪法,依行即可,故即攝入行心學處,非為別有。

【消文】:但是自從得了菩薩律儀之後,就算犯違越律儀學處,應當以論中所說的還出罪法,行懺除才可以,因為這時已經攝入行心學處的範圍,而不是指另外還有願心學處的內容。(受菩薩戒之後,就不能用四力懺悔,而必須用菩薩戒還淨法懺。)

 

 

然六次發心。是為願心不共學處

【消文】:犯六次發心,則屬於願心的不共學處(行心學處的部分沒有)。

 

 

 

056(吹冷氣.gif

 

【儀軌受法】篇─完畢

箭頭下.gif     

 

  “學菩薩行”篇【一】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九 

 

 

上士道    儀軌受法 

          054(寫字.gif

 

                         【五】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2408行〜第2431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211****************************************************

【課文】:(24008~24108)

說正趣大乘諸有情之惡名等。境者,有說已由儀軌正受發心而具足者,有說先曾發心現雖不具為境亦同,此與經違不應道理。其釋論中僅說菩薩餘未明說,然餘處多說具菩薩律學所學處者,謂正趣大乘似當具足發心。於此作何事者,謂說惡名等。由瞋恚心發起而說,與釋論同。對於何境而宣說者,釋論說云:「如彼菩薩欲求法者,信解大乘或欲修學,為遮彼故對彼而說。」然了義者即可。其惡稱者如云本性暴惡,未明過類。惡名者如云行非梵行,分別而說。惡譽者如云以如是如是行相,行非梵行廣分別說。惡讚者通於前三之後,是釋論解。此於我等最易現行,過失深重前已略說。又如菩薩起毀訾心,則此菩薩須經爾劫恆住地獄。寂靜決定神變經說,唯除毀謗諸菩薩外,餘業不能令諸菩薩墮於惡趣。攝頌亦云:「若未得記諸菩薩,忿心諍毀得記者,盡其惡心剎那數,盡爾許劫更擐甲。」謂隨生如是忿心之數,即須經爾許劫。更修其道,則與菩提極為遙遠,故於一切種當滅忿心,設有現起,無間勵力悔除防護。即前經云:「應念此心非善妙,悔前防後莫愛樂,彼當學習諸佛法。」若有瞋恚則其慈悲先有薄弱,若先無者雖久修習亦難新生,是斷菩提心之根本。若能滅除違緣瞋恚,如前正修則漸漸增長以至無量。釋量論云:「若無違品害心成彼本性。」又云:「由前等流種,漸次增長故,此諸悲心等,若修何能住。」

 

說正趣大乘諸有情之惡名等。

【消文】:第三種黑法,是對正趣向大乘的諸有情,說他的惡名等。(就是誹謗大乘有情。)

 

 

境者,有說已由儀軌正受發心而具足者,有說先曾發心現雖不具為境亦同,此與經違不應道理。其釋論中僅說菩薩餘未明說,然餘處多說具菩薩律學所學處者,謂正趣大乘似當具足發心。

【消文】:第一是誹謗的對象。有的是說:已經由儀軌正受發心、也具足發心的菩薩;有的是說:先前曾經發心、但現在已不具足發心的有情。這個似乎和經中所說互相違背,所以不採納。在釋論中只說到菩薩,但沒有明說是什麼樣的菩薩,而在其他的地方,大多是說,具足菩薩律儀學處的菩薩,所以,正趣向大乘的有情,似乎應當具足發心的條件,才是現在所說的對象。

 

 

 

於此作何事者,謂說惡名等。由瞋恚心發起而說,與釋論同。

 

【消文】:第二是對於這個對象,做了什麼事而成了黑法呢?說了惡名等。主要是因為瞋恚心,才說了惡名等,這個說法,和釋論所說的相同。

 

 

 

對於何境而宣說者,釋論說云:「如彼菩薩欲求法者,信解大乘或欲修學,為遮彼故對彼而說。」

【消文】:對那些對象說了惡名等呢?在釋論中說:「如果有菩薩為了求大乘法,不論是信解大乘、還是想修學大乘,你為了阻止他,而說了一些誹謗的話(如惡稱、惡名、惡譽、惡讚等)。」

 

 

然了義者即可。

【消文】:然而,對象必須是能了解你所說的內容,才算有犯。

 

 

其惡稱者如云本性暴惡,未明過類。

【消文】:惡稱的意思,譬如說:「你就是本性暴惡……。」但沒有明說有那些過失的種類。

 

 

惡名者如云行非梵行,分別而說。

【消文】:惡名的意思,譬如說:「你行了那些非梵行……。」並且分別說明內容。

 

 

惡譽者如云以如是如是行相,行非梵行廣分別說。

【消文】:惡譽的意思,譬如說:「你就是以這樣、這樣的方式行非梵行。」並且詳細分別說明內容。

 

 

惡讚者通於前三之後,是釋論解。

【消文】:惡讚,是釋論中才有的解釋,前面三者則相同。

 

 

此於我等最易現行,過失深重前已略說。

【消文】:以上所說的這些內容,對我們來說是最容易犯的,因為我們還不能真正辨識,誰才是發心的菩薩,但這個過失卻是最重的,前面深信業果時,已經約略地說過(由於福田門力大,毀壞如恆河沙的佛塔,不及誹謗菩薩罪的一分……)。

 

 

又如菩薩起毀訾心,則此菩薩須經爾劫恆住地獄。

【消文】:又如,對菩薩起輕視、毀謗的心,則造謗的菩薩,就必須經爾許劫,恆住地獄當中。(起瞋心一剎那,住地獄一劫。)

 

 

寂靜決定神變經說,唯除毀謗諸菩薩外,餘業不能令諸菩薩墮於惡趣。

【消文】:寂靜決定神變經中說,除了毀謗諸菩薩的業以外,其他的業,不能使諸菩薩墮在惡趣當中。(已發心的菩薩,雖然不免因為過去的業力造惡,但由於發心力強的緣故,能使不墮惡趣。只有誹謗菩薩的罪,不是發心的力量所能掩護。)

 

 

攝頌亦云:「若未得記諸菩薩,忿心諍毀得記者,盡其惡心剎那數,盡爾許劫更擐甲。」謂隨生如是忿心之數,即須經爾許劫。更修其道,則與菩提極為遙遠,故於一切種當滅忿心,設有現起,無間勵力悔除防護。

【消文】:攝頌中也說:「如果未授記的菩薩,以瞋恚心毀謗已授記的菩薩,隨他所生惡心的剎那數,必須經爾許劫再從頭修行。」意思是說,隨他所生忿心的剎那數,就必須經多少劫,再從頭開始修行,這樣離證得菩提的道路,就會變得非常遙遠。所以,應當於一切時中滅除忿心,對一切有情不起瞋心;假設生起,就在第二剎那趕快悔除;平時也要盡力地防護,不讓它生起。

 

 

即前經云:「應念此心非善妙,悔前防後莫愛樂,彼當學習諸佛法。」

【消文】:也是前經所說的:「應當憶念忿恚心並非善妙之法,所以生起時儘快懺除,平時也要多加防護,並且多學習對治瞋恚心、以及發菩提心等佛法的內容。」

 

 

若有瞋恚則其慈悲先有薄弱,若先無者雖久修習亦難新生,是斷菩提心之根本。若能滅除違緣瞋恚,如前正修則漸漸增長以至無量。

【消文】:如果還有瞋恚,表示慈悲已先薄弱,若是本來就沒有慈悲,再怎麼久修,也很難生起,這都是瞋恚心重的緣故,所以,瞋恚是斷菩提心的根本,應當盡力將它滅除。若是能滅除瞋恚,再依照前面所說的方法正修,菩提心就會漸漸增長,以至於無量。

 

 

釋量論云:「若無違品害心成彼本性。」又云:「由前等流種,漸次增長故,此諸悲心等,若修何能住。」

【消文】:釋量論中說:「如果沒有害心的障礙,菩提心就能成就。」又說:「由於先前瞋恚的等流種子,逐漸薰習、增長的緣故,這些慈心、悲心、菩提心,再怎麼修習,又如何能安住?」

 

 

 

【課文】(24109~24112)

於他人所,現行諂誑,非增上心。境者,謂他隨一有情。於此作何事者,謂行諂誑。增上心者釋論說為自性意樂,諂誑者謂於秤斗行矯詐等。又如勝智生,實欲遣人往惹瑪,而云遣往垛壠,後彼自願往惹瑪。集論中說,此二俱因貪著利養增上而起,貪癡一分,誑謂詐現不實功德,諂謂矯隱真實過惡,言矯隱者謂於自過矯設方便令不顯露。

 

於他人所,現行諂誑,非增上心。

【消文】:第四種黑法,是對他人行諂誑,無正直心。

 

 

境者,謂他隨一有情。

【消文】:第一是對象。對其他任何一位有情。

 

 

於此作何事者,謂行諂誑。

【消文】:第二是做了什麼事而成了黑法呢?做了諂誑的事。

 

 

增上心者釋論說為自性意樂,

【消文】:增上心的意思,釋論中說,是正直心。

 

 

諂誑者謂於秤斗行矯詐等。

【消文】:諂誑的意思,是譬如說對於秤、斗,行矯詐等事。

 

 

又如勝智生,實欲遣人往惹瑪,而云遣往垛壠,後彼自願往惹瑪。

【消文】:又譬如勝智生,本來是想派人到惹瑪,卻故意說要到比較遠的垛壠,等到那個人面有難色,他才說到惹瑪就好了,那個人才自願前往,這也算是諂誑的一種。

 

 

集論中說,此二俱因貪著利養增上而起,貪癡一分,誑謂詐現不實功德,諂謂矯隱真實過惡,言矯隱者謂於自過矯設方便令不顯露

【消文】:集論中說,諂和誑,都是因為貪著利養而起的,屬於貪、癡各一分。誑,是沒有功德,詐現為有真實的功德;諂,是矯隱真實的過失和罪惡。什麼是矯隱呢?對於自己的過錯,想辦法隱瞞使它不顯露出來,就是矯隱。

 

 

 

 

【課文】:(24113~24301)

四白法中初白法中,境者,謂凡諸有情。事者,謂於彼所以命因緣下至戲笑,斷除故知而說妄語。若能如是,則於親教及軌範等殊勝境前,不以虛妄而行欺惑。第二白法,境者,謂一切有情。事者,謂於彼所不行諂誑住增上心,謂心正直住。此能對治第四黑法。第三白法,境者,謂一切菩薩。事者,謂起大師想,於四方所,宣揚菩薩真實功德。我等雖作相似微善,然無增相。盡相極多,謂由瞋恚毀訾破壞菩薩、伴友,而致窮盡。故能斷此及破壞菩薩者,則集學論說,依補特伽羅所生諸過悉不得生。然於何處有菩薩住,非所能知,當如迦葉問經所說,於一切有情起大師想,修清淨相讚揚功德,謂有聽者時至,非說不往四方宣說便成過咎,此能對治第三黑法。第四白法,境者,謂自所成熟之有情。事者,謂不樂小乘令其受取正等菩提,此就自己須令所化受行大乘。若彼所化不能發生大乘意樂,則無過咎非所能故,由此能斷第二黑法。若由至心欲安立他於究竟樂,定不為令他憂惱故,而行令他憂惱加行。師子請問經云:「由何一切生,不失菩提心,夢中尚不捨,何況於醒時。」答曰:「於村或城市,或隨住境中,令正趣菩提,此心則不捨。」又曼殊室利莊嚴國土經說:「若具四法不捨大願,謂摧伏我慢、斷嫉、除慳,見他富樂心生歡喜。」寶雲經說:「若於一切威儀路中修菩提心,隨作何善以菩提心而為前導,於餘生中亦不捨離如此心寶,如如若人多觀察。」等明顯宣說。

 

四白法中初白法中,境者,謂凡諸有情。

【消文】:修學於他世也不離發菩提心之因的第二部分,是受持不失壞的四種白法。第一種白法,是不妄語。它的對象,是一切的有情。

 

 

事者,謂於彼所以命因緣下至戲笑,斷除故知而說妄語。若能如是,則於親教及軌範等殊勝境前,不以虛妄而行欺惑。

【消文】:做了什麼事呢?對一切有情,從平常的戲笑,乃至遇到喪命的因緣,也絕對不做明知而故意說妄語的事。如果能夠做到的話,那麼,在親教師和軌範師等殊勝對象的面前,就不會用虛妄語行欺誑的事。這個白法,能對治第一種黑法。

 

 

第二白法,境者,謂一切有情。

【消文】:第二種白法,是正直心。它的對象,是一切的有情。

 

 

事者,謂於彼所不行諂誑住增上心,謂心正直住。此能對治第四黑法。

【消文】:做了什麼事呢?對一切有情,不做諂誑的事,心正直住。這個白法,能對治第四種黑法。

 

 

第三白法,境者,謂一切菩薩。

【消文】:第三種白法,是對菩薩作佛想。它的對象,是一切的菩薩。

 

 

事者,謂起大師想,於四方所,宣揚菩薩真實功德。

【消文】:做了什麼事呢?對一切菩薩,作大師(佛)想,隨於四方所到之處,宣揚他真實的功德。

 

 

我等雖作相似微善,然無增相。盡相極多,謂由瞋恚毀訾破壞菩薩、伴友,而致窮盡。故能斷此及破壞菩薩者,則集學論說,依補特伽羅所生諸過悉不得生

【消文】:我們雖然也會做一些微小的善行,如禮拜、供養、布施等,也有身心輕安、信心生起等現象發生,但卻不能持久,未生的功德很難生起,已生的功德很容易退失,這都是由於在無意之中瞋恚、毀謗、破壞菩薩和受持清淨梵行的人,才使得功德逐漸窮盡。如果能夠把這些情況斷除,就如集學論中所說,一切依有情所生的過失,都不再生起。

 

 

然於何處有菩薩住,非所能知,當如迦葉問經所說,於一切有情起大師想,修清淨相讚揚功德,謂有聽者時至,非說不往四方宣說便成過咎,此能對治第三黑法。

【消文】:由於那裡有菩薩,我們不知道,而毀謗菩薩的罪業很重,所以為了防範這種過失,我們應當如迦葉問經中所說的:「對一切有情起大師(佛)想,觀清淨相(不尋求過失),並且讚揚他的功德。」如何讚揚他的功德呢?就是有聽法眾來的時候,隨機稱揚、讚歎,並不是說,不前往四方宣說就成了過失,這樣做就能對治第三種黑法。

 

 

第四白法,境者,謂自所成熟之有情

【消文】:第四種白法,是安住眾生於大乘。它的對象,是善根成熟的有情。

 

 

事者,謂不樂小乘令其受取正等菩提,此就自己須令所化受行大乘。

【消文】:做了什麼事呢?令善根成熟的有情,不樂小乘,而安住大乘。也就是說,必須令自己所教化的眾生受行大乘。

 

 

若彼所化不能發生大乘意樂,則無過咎非所能故,由此能斷第二黑法。

【消文】:如果自己所教化的眾生,不能發大乘心,並沒有過失,因為不能勉強而令他心生憂惱。這樣做,能斷除第二種黑法。

 

 

若由至心欲安立他於究竟樂,定不為令他憂惱故,而行令他憂惱加行。

【消文】:倘若我們是真心想要安立眾生於究竟的安樂,就絕對不會做讓他心生憂惱的事。

 

 

師子請問經云:「由何一切生,不失菩提心,夢中尚不捨,何況於醒時。」

【消文】:師子請問經中說:「如何於一切生中不失菩提心?在夢中尚且不捨,更何況在醒時。」

 

 

答曰:「於村或城市,或隨住境中,令正趣菩提,此心則不捨。」

【消文】:佛回答說:「不論是村莊或城市,隨有情所住的地方,都能使他們安住大乘,這樣就能不失菩提心。」

 

 

又曼殊室利莊嚴國土經說:「若具四法不捨大願,謂摧伏我慢、斷嫉、除慳,見他富樂心生歡喜。」

【消文】:另外,曼殊室利莊嚴國土經中說:「如果具足摧伏我慢、斷嫉妒、除慳吝、見他富樂心生歡喜這四法,就能不捨菩提大願。」

 

 

寶雲經說:「若於一切威儀路中修菩提心,隨作何善以菩提心而為前導,於餘生中亦不捨離如此心寶,如如若人多觀察。」等明顯宣說。

【消文】:寶雲經中說:「若能於一切威儀當中修菩提心,在做任何善行之前,都以菩提心為前導,這樣生生世世就能不捨離菩提心寶,所以應多多觀察有沒有這樣做。」以上的這些經,都明顯地宣說如何於他世也能不捨離菩提心。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儀軌受法”篇【六】完畢

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九 

 

 

上士道    儀軌受法 

          054(寫字.gif

 

                         【四】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2381行〜第2407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210****************************************************

【課文】(23801~23801)

正令增長所發心故,修學六次發心分二:一、不捨所發心願;二、學令增長。 今初

 

【消文】:修學於此世發心不退之因,第二部分是為了增長所發的菩提心,應當修學六次發心。

內容分二:

一、修學不捨棄所發的願心;

二、修學使它增長。

首先介紹修學不捨棄所發的願心。

 

 

 

【課文】(23802~23811)

如是以佛菩薩知識為證,立彼等前立大誓願,未度有情令度脫等。次見有情數類繁多行為暴惡,或見長久須經多劫勵力修行,或見二種資糧無邊難行皆須修學,為怯弱緣,若更捨置發心重擔,較別解脫他勝之罪,尤為重大。如攝頌云:「雖經億劫修十善,欲得獨勝及羅漢,爾時戒過戒失壞,發心重過他勝罪。」此說菩薩毀犯尸羅,以能防護二乘作意,即是菩薩最勝尸羅,故若失此即是破戒。若未捨此,縱於五欲無忌受用,猶非破壞菩薩不共防護心故。即前經云:「菩薩受用五欲塵,歸依佛法及聖僧,作意徧智願成佛,智者應知住戒度。」若棄如是所受之心,則須長夜馳騁惡趣。入行論云:「於少惡劣物,由意思布施,若人後不施,說為餓鬼因。若於無上樂,至心請喚已,欺一切眾生,豈能生善趣。」是故此論又云:「如盲於糞聚,獲得妙珍寶,如是今偶爾,我發菩提心。」謂當思念我得此者極為希有,於一切種不應棄捨,更當特緣此心,多立誓願剎那不捨。

 

如是以佛菩薩知識為證,立彼等前立大誓願,未度有情令度脫等。次見有情數類繁多行為暴惡,或見長久須經多劫勵力修行,或見二種資糧無邊難行皆須修學,為怯弱緣,若更捨置發心重擔,較別解脫他勝之罪,尤為重大。

【消文】:雖然按照前面所說儀軌,諸佛、菩薩、善知識作證,並且站在他們的面前,立下「未度有情、令得度等」的大誓願。但是,日後卻因為見到有情的數量、種類這麼多,行為這麼暴惡(造惡不斷);或見到必須經過長久歷劫精進修行(需時遙遠);或見到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無邊難行,皆須一一修學。以此為緣心生怯弱,因此捨下發心的重擔,這樣棄捨發心的罪過,比別解脫戒的他勝罪還要嚴重。

 

 

如攝頌云:「雖經億劫修十善,欲得獨勝及羅漢,爾時戒過戒失壞,發心重過他勝罪。」

【消文】:正如攝抉擇分中所說:「經過億劫修習十善,想證得獨覺及羅漢的果位,如果這時戒律有過失或失壞時,罪業極重。但棄捨發心的罪業,比這個他勝罪還重。」

 

 

此說菩薩毀犯尸羅,以能防護二乘作意,即是菩薩最勝尸羅,故若失此即是破戒。若未捨此縱於五欲無忌受用,猶非破壞菩薩不共防護心故。

【消文】:為什麼捨棄發心的罪業這麼重呢?那是因為菩薩戒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能防止二乘人只為自己解脫的發心,只要能達到防護的功能,就是最殊勝的菩薩戒,但是現在卻棄捨了發心,這樣就等於破了菩薩的根本戒,所以罪業很重。如果能夠不棄捨發心,縱使你仍然毫無節制地受用五欲之樂,也並沒有破壞防護二乘作意的心。

 

 

即前經云:「菩薩受用五欲塵,歸依佛法及聖僧,作意徧智願成佛,智者應知住戒度。」若棄如是所受之心,則須長夜馳騁惡趣。

【消文】:也就是前經所說的:「菩薩雖然受用五欲,只要他能歸依佛、法、僧三寶,並且發心為利眾生願成佛,有分辨智慧的人就應當知道,他仍然安住在持戒波羅蜜當中。」若是棄捨曾經所受(菩薩誓願)的發心,就必須長夜流轉在惡趣當中。

 

 

入行論云:「於少惡劣物,由意思布施,若人後不施,說為餓鬼因。若於無上樂,至心請喚已,欺一切眾生,豈能生善趣。」

【消文】:入行論中也說:「如果本來想要布施很少的下劣物,但後來因為慳貪沒有布施,要知道這樣就已經種下將來墮餓鬼的業因。現在,對於證得佛果已經誠懇地發下誓願,卻又怯弱地退失發心,像這樣欺騙一切眾生的行徑,又怎能生善趣呢?」

 

 

是故此論又云:「如盲於糞聚,獲得妙珍寶,如是今偶爾,我發菩提心。」謂當思念我得此者極為希有,於一切種不應棄捨,更當特緣此心,多立誓願剎那不捨

【消文】:因此,入行論中又說:「有如盲人在糞堆中,獲得微妙的珍寶,這是多麼幸運、難得的事;如今我能於偶然間發下菩提心,也是同樣幸運、難得的事。」所以應當思惟:我今能得如此殊勝菩提心的教授,實在非常希有難得,應當於一切時中不棄捨,更當緣此發心多立誓願剎那不捨。

 

 

 

【課文】(23812~23901)

第二者如是不捨尚非滿足,須晝三次及夜三次勵令增長。此復如前所說儀軌,若能廣作即如是行,若不能者,則應明想福田,供諸供養修慈悲等六返攝受。其儀軌者,謂「諸佛正法眾中尊,乃至菩提我歸依,以我所修布施等,為利眾生願成佛」每次三返。

 

第二者如是不捨尚非滿足,須晝三次及夜三次勵令增長。

【消文】:為了增長所發的菩提心,應當修學六次發心,第二部分是修學使它增長。像這樣不捨棄所發的願心,對於修學發心來說,還是不夠的,必須白天三次、夜晚三次,勵力使它增長。

 

 

此復如前所說儀軌,若能廣作即如是行,若不能者,則應明想福田,供諸供養修慈悲等六返攝受。

【消文】:該如何使它增長呢?可以依照前面所說發心的儀軌來廣修,如果不能廣修,就應該先將福田觀想清楚,供上種種供養之後,修慈悲等儀軌,白天三次、夜晚三次,共分六次來受持。

 

 

其儀軌者,謂「諸佛正法眾中尊,乃至菩提我歸依,以我所修布施等,為利眾生願成佛」每次三返。

【消文】:至於發心的儀軌,是念誦:「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我歸依,以我所修諸善根,為利眾生願成佛」,每次三遍。

 

 

 

【課文】(23902~23905)

學心不捨有情者。道炬論及發心儀軌中說學處時,雖未說及,道炬釋云:「如是攝受不捨有情,於菩提心所緣及其勝利,發心軌則,共同增長及不忘故,應當守護。」爾時數之與根本文,意無乖違,故於此事,亦應修學。心棄捨之量者,依彼造作非理等事而為因緣,便生是念,從今終不作此義利。

 

 

學心不捨有情者。

【消文】:修學於此世發心不退之因,第三部分是應當修學心不棄捨有情。

 

 

道炬論及發心儀軌中說學處時,雖未說及,道炬釋云:「如是攝受不捨有情,於菩提心所緣及其勝利,發心軌則,共同增長及不忘故,應當守護。」爾時數之與根本文,意無乖違,故於此事,亦應修學。

【消文】:應當如何修學心不棄捨有情?在道炬論和發心儀軌中說學處的時候,並沒有特別說明。道炬釋中說:「應當如此攝受不捨有情,對於菩提心的所緣、殊勝的利益、發心軌則,應當守護不忘失並使它增長。」以這段話看來,其中的文意,和現在所說的內容是相合的。所以,應當修學心不棄捨有情。

 

 

心棄捨之量者,依彼造作非理等事而為因緣,便生是念,從今終不作此義利。

【消文】:什麼樣的情況之下,才算是心棄捨有情呢?簡單地說,當他對你做出不合理等事情的時候,你的心中便生起這樣的念頭:「從今以後,我絕對不再做任何對你有利益的事了。」這時,就是心棄捨有情。

 

 

 

【課文】(23906~23907)

修學積集二種資糧者。從以儀軌受願心已,當日日中供三寶等勤積資糧,是能增上菩提心因此除先覺傳說而外,雖未見有清淨根據,然有大利。

 

修學積集二種資糧者。

【消文】:修學於此世發心不退之因,第四部分是修學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

 

 

從以儀軌受願心已,當日日中供三寶等勤積資糧,是能增上菩提心因

【消文】:從受願心儀軌之後,就應當每天供奉三寶等來精勤積集資糧,以做為增長菩提心之因。

 

 

此除先覺傳說而外,雖未見有清淨根據,然有大利。

【消文】:這樣的做法,除了西藏先覺們的傳說之外,在大經論中,並沒有見到有任何的根據,然而卻有大利益

 

 

 

【課文】:(23908~23908)

第二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分二:一、斷除能失四種黑法;二、受行不失四種白法。 今初

【消文】:已受者,守護不令失壞,第二部分是修學於他世也不離發菩提心之因。

 

內容分二:

一、斷除能失壞的四種黑法;

二、受持不失壞的四種白法。

首先介紹斷除能失壞的四種黑法。

 

 

 

【課文】:(23909~24003)

大寶積經迦葉問品說成就四法,於餘生中忘失發心,或不現行。又成就四法乃至未證菩提中間不忘菩提之心,或能現行,此即願心學處。四黑法中,欺誑親教及阿闍黎尊重福田者。當以二事了知,一境,二師易知,言尊重者謂欲為饒益,言福田者謂非師數,然具功德,此是迦葉問品釋論所說。二即於此境由作何事而成黑法,謂於此等隨一之境,故知欺誑則成黑法。欺誑道理者,釋論解云:「謂彼諸境以悲愍心舉發所犯,以虛妄語而蒙迷之。」總之凡以欺誑之心,作蒙蔽師長等方便,一切皆是。然諂誑非妄者,如下當說,此須虛妄。以集學論說斷除黑法即是白法。能治此者,即四白法中第一法故。若於尊重啟白餘事,而於屏處另議餘事,說善知識已正聽許,亦是弟子欺蒙師長。

 

大寶積經迦葉問品說成就四法,於餘生中忘失發心,或不現行。又成就四法乃至未證菩提中間不忘菩提之心,或能現行,此即願心學處。

【消文】:在大寶積經迦葉問品中說:如果做了四種法(黑法),他生之中就會忘失發心、或不發心;若是做了四種法(白法),在未證菩提之前,都能不忘失菩提心、或能發菩提心,這四種法就是願心的學處。

 

 

四黑法中,欺誑親教及阿闍黎尊重福田者。

【消文】:什麼是四種黑法呢?第一,是欺誑親教師、阿闍黎、尊長、福田(包括父母在內)。

 

 

當以二事了知,一境,二師易知,言尊重者謂欲為饒益,言福田者謂非師數,然具功德,此是迦葉問品釋論所說。

【消文】:這分兩方面來說明:第一是欺誑的對象。就是親教師、阿闍黎、尊長、福田這四個對象。前面兩個我們比較容易了解;尊長,是為饒益眾生的人;福田,是指親教師、阿闍黎之外,具有功德的人,這是迦葉問品釋論中所說的。

 

 

二即於此境由作何事而成黑法,謂於此等隨一之境,故知欺誑則成黑法。

【消文】:第二是對這四個對象,做了什麼事而成了黑法呢?就是只要對任何一個對象,心裡明明知道,卻故意欺誑,就構成了黑法。

 

 

欺誑道理者,釋論解云:「謂彼諸境以悲愍心舉發所犯,以虛妄語而蒙迷之。」總之凡以欺誑之心,作蒙蔽師長等方便,一切皆是

【消文】:什麼是欺誑呢?釋論中解釋:「親教師等對象,以悲愍心舉發你所犯的過錯,你卻用虛妄不實的話蒙蔽過去。」總之,凡是以欺誑心,做了蒙蔽師長的事情,都是屬於第一種黑法。

 

 

然諂誑非妄者,如下當說,此須虛妄。

【消文】:誑,分虛妄與不虛妄。欺誑阿闍黎等,屬於虛妄(有妄欺誑);第四種黑法所說的諂誑,則屬於不虛妄(不妄欺誑),下面會說明。

 

 

以集學論說斷除黑法即是白法。能治此者,即四白法中第一法故。

【消文】:以集學論來說,如何斷除這四種黑法呢?就是以四種白法來對治。所以,現在能對治第一種黑法的,正是四種白法中的第一法。(不以欺誑心蒙蔽師長)。

 

 

若於尊重啟白餘事,而於屏處另議餘事,說善知識已正聽許,亦是弟子欺蒙師長。

【消文】:如果對尊長報告這件事,卻在私下說成了另一件事,還說善知識已經答應了,這也算是弟子欺蒙師長。

 

 

 

【課文】:(24004~24007)

於他無悔令生追悔。其中亦二,境者,謂他補特伽羅修諸善事,不具追悔。於境作何事者,謂以令起憂悔意樂,於非悔處令生憂悔。釋論中說,同梵行者正住學處,以諂誑心令於學處而生蒙昧。此上二法能不能欺,生不生悔皆同犯罪,釋論亦同,然釋論中於第二罪作已蒙昧。

 

於他無悔令生追悔。

【消文】:第二種黑法,是於他無悔處,令生追悔。(就是對於他人原本沒有追悔的地方,令他心生追悔)。

 

 

其中亦二,境者,謂他補特伽羅修諸善事,不具追悔。

【消文】:也分兩方面來說明:第一是令生追悔的對象。就是有人做了種種善事,心中沒有追悔。

 

 

於境作何事者,謂以令起憂悔意樂,於非悔處令生憂悔。

【消文】:第二是對他做了什麼事而成了黑法呢?使他心生憂悔的心。對於本來沒有憂悔的事,生起了憂悔。

 

 

釋論中說,同梵行者正住學處,以諂誑心令於學處而生蒙昧。

【消文】:釋論中說:同修梵行的人,如果以諂誑心,使他人對正在安住的學處心生蒙昧,就犯了第二種黑法。

 

 

此上二法能不能欺,生不生悔皆同犯罪,釋論亦同,然釋論中於第二罪作已蒙昧。

【消文】:前面所說這兩種黑法,不論對方有沒有受到欺誑、有沒有生追悔的心,都等同犯罪。釋論中也是這麼說的,只是它把第二種罪叫做作已蒙昧(做了以後,令他心生蒙昧)。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儀軌受法”篇【五】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九 

 

 

上士道    儀軌受法 

          054(寫字.gif

 

                         【三】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23511行〜第23713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29****************************************************

【課文】(23511~23511)

完結儀軌者。阿闍黎耶應為弟子,宣說願心諸應學處。

 

完結儀軌者。

【消文】:如何受的儀軌,第三部分是完結儀軌。

 

 

阿闍黎耶應為弟子,宣說願心諸應學處。

【消文】:這時,阿闍黎應該為弟子,宣說所有願心的學處,就是下面所說,得已,守護不令失壞等內容。

 

 

 

【課文】(23512~23602)

第二得已守護不令失壞者,謂當知學處故應宣說。此中分二:一、修學現法不退發心之因;二、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初中分四:一、為於發心增歡喜故,應當修學憶念勝利;二、正令增長所發心故,應當修學六次發心;三、為利有情而發其心,應學其心不捨有情;四、修學積集福智資糧。 今初

【消文】:正受菩提心的儀軌,第二部分是已受者,守護不令失壞。 既然已經正受菩提心儀軌,就應當知道學處的內容,所以接下來阿闍黎就會為其宣說,如何守護不令失壞。

內容分二:

第一、修學於此世發心不退之因;

第二、修學於他生也不離發菩提心之因。

第一、修學於此世發心不退之因,又分為四:

(一)為了對發心增長歡喜,應當修學憶念菩提心所有殊勝的利益;

(二)為了增長所發的菩提心,應當修學六次發心;

(三)既然為了利益有情已發了菩提心,就應當修學心不棄捨有情;

(四)修學積集福德智慧資糧。

首先介紹思惟菩提心所有殊勝的利益。

 

 

 

【課文】:(23603~23701)

若閱經藏或從師聞,思菩提心所有勝利,華嚴經中廣宣說故應當多閱。如前所引說如一切佛法種子,又說總攝菩薩一切行願故,猶如總示。謂若廣說支分無邊,於總示中能攝一切,故謂總示。又如嗢柁南,攝集一切菩薩道法所有扼要,說為嗢柁南。菩薩地中所說勝利,是願心勝利,彼最初發堅固心有二勝利,一謂成就尊重福田,二能攝受無惱害福。第一者如云:「天人世間皆應敬禮。」謂發心無間,即成一切有情所供養處。又如說云:「發心無間,由種性門,亦能映蔽諸阿羅漢。」謂成尊上。又說:「雖作小福,亦能出生無邊大果,故為福田,一切世間悉應依止,猶如大地。」謂如一切眾生父母。第二者如說得倍輪王護所守護,若寢若狂或放逸時,諸惡藥叉宅神非人不能嬈害。若餘眾生為欲息滅疾疫災橫所用無驗咒句明句,若至此手尚令有驗,何況驗者。由此顯示息災等業,發心堅固則易成辦。諸共成就,若有此心亦得速成,隨所居處,於中所有恐怖鬥諍,飢饉過失非人損惱,未起不起設起尋滅,轉受餘生少病無病,不為長時重病所觸,常為眾生宣說正法,身無極倦念無忘失心無勞損。

 

若閱經藏或從師聞,思菩提心所有勝利,華嚴經中廣宣說故應當多閱。

【消文】:不論是翻閱經藏,或者從善知識處聽聞,有關菩提心所有殊勝的利益(如華嚴經發心品中所廣為宣說的內容),都應當多多參閱、思惟。

 

 

如前所引說如一切佛法種子,又說總攝菩薩一切行願故,猶如總示。

【消文】:正如前面所說,菩提心有如一切佛法的種子;又說:菩提心總攝一切菩薩的行願,這些都好比是總示。

 

 

謂若廣說支分無邊,於總示中能攝一切,故謂總示。又如嗢(ㄨㄣ)柁(ㄊㄨㄛˊ)南,攝集一切菩薩道法所有扼要,說為嗢(ㄨㄣ)柁(ㄊㄨㄛˊ)南。

【消文】:若是要廣說支分,應有無邊,但一切的支分,都能含攝在總示之中,所以才稱為總示。就好比嗢柁南,能攝集一切菩薩道法的所有扼要,所以稱為嗢柁南(總聚的意思)。

 

 

菩薩地中所說勝利,是願心勝利,彼最初發堅固心有二勝利,一謂成就尊重福田,二能攝受無惱害福。

【消文】:在菩薩地中所說的殊勝利益,指的是發菩提願心的殊勝利益。只要最初發起堅固的願心,就有兩種殊勝的利益:

                                 一種是成就無上的福田;

                                另一種是能攝受無惱害福。

 

 

第一者如云:「 天人世間皆應敬禮。」謂發心無間,即成一切有情所供養處。

【消文】:第一種,能成就無上福田的意思,是說:「一旦發心,一切天人世間,都應當禮敬他。」也就是在發願心的第二剎那,立即成為一切有情所應供養的對象。

 

 

又如說云:「發心無間,由種性門,亦能映蔽諸阿羅漢。」謂成尊上。

【消文】:又如論中所說:「在發心的第二剎那,以種性來說,就已經能超過阿羅漢了。」因為在發心的第一剎那,就已入大乘種性,所以在第二剎那,能超過阿羅漢等的小乘種性,這就是為什麼稱為「成就無上」的意思。

 

 

又說:「雖作小福,亦能出生無邊大果,故為福田,一切世間悉應依止,猶如大地。」謂如一切眾生父母。

【消文】:又說:「雖然所做的只是小小的福業,卻能生出無邊的大果,所以稱為福田,是一切世間都應依止的,有如大地一樣。」也有如一切眾生的父母。(一切眾生,以父母為主,而一切成佛的因緣,以菩提心為主。)

 

 

第二者如說得倍輪王護所守護,若寢若狂或放逸時,諸惡藥叉宅神非人不能嬈害。

【消文】:第二種,能攝受無惱害福的意思,是說能得加倍於轉輪聖王守護神的守護(轉輪聖王常有一千位大藥叉神圍繞守護),無論是在睡眠、癡狂(迷悶)、或放逸時,諸惡藥叉、宅神、或非人,都不能擾害(這三個時間最容易受到非人等的擾害)。

 

 

若餘眾生為欲息滅疾疫災橫所用無驗咒句明句,若至此手尚令有驗,何況驗者。

【消文】:像其他眾生,為了息滅疾病、瘟疫、災難、橫禍等,所用的密咒(諸佛菩薩所傳的)、明咒(藥叉非人所加持的),在沒有效驗的時候,到了發心菩薩的手裡,都變得很靈驗,至於那些本來就很靈驗的咒語,當然就更不必說了。

 

 

由此顯示息災等業,發心堅固則易成辦。

【消文】:由這個可以顯示,修息、增、懷、誅等密法的時候,發心堅固的菩薩,比較容易獲得成就。

 

 

諸共成就,若有此心亦得速成,隨所居處,於中所有恐怖鬥諍,飢饉過失非人損惱,未起不起設起尋滅,轉受餘生少病無病,不為長時重病所觸,常為眾生宣說正法,身無極倦念無忘失心無勞損

【消文】:還有其他的共同成就(成佛),如果有願菩提心的話,也能快速成就。不論居住在什麼地方,所有恐怖鬥爭、飢饉災禍、非人損惱等事,不會發生,如果發生,很快就會消滅。他生來世也能得少病、無病、不會被長時重病所惱的果報。為眾生宣說正法時,身不疲倦、念不忘失、心不勞損。

 

 

 

【課文】:(23702~23713)

菩薩安住種性之時,由其自性粗重微薄,既發心已,身心粗重轉復薄弱,由其成就堪忍柔和,能忍他惱不惱於他,見他相惱深生悲惱,忿嫉諂覆等多不現行,設暫現起亦無彊力,不能久住速能遠離,難生惡趣,設有生時速得解脫,即於惡趣受小苦故,即由此緣深厭生死,於彼有情起大悲心。菩提心福若有色形,雖太虛空亦難容受,以諸財寶供養諸佛,尚不能及此福一分。勇授問經云:「菩提心福德,假設若有色,徧滿虛空界,福尤過於彼。若人以諸寶,徧滿恆沙數,諸佛剎土中,供養世間依。若有敬合掌,心敬禮菩提,此供最殊勝,此福無邊際。」傳說覺繞金剛座時,心作是念:「當修何事而能速證正等菩提。」時諸小像起立請問諸大像曰:「欲速成佛當修何法。」答曰:「當學菩提心。」又見寺上虛空之中,有一少女問一老婦,亦如前答。由聞是已,於菩提心,心極決定。由是能攝大乘教授一切扼要,一切成就大寶庫藏,超出二乘大乘特法,策發菩薩行廣大行,最勝依止,應知即是菩提之心。於修此心當漸增長勇悍歡喜,如渴聞水,乃至多劫以希有智,最極深細觀察諸道,諸佛菩薩唯見此是速能成佛勝方便故。如入行論云:「能仁多劫善觀察,唯見此能利世間。」

 

菩薩安住種性之時,由其自性粗重微薄,既發心已,身心粗重轉復薄弱,由其成就堪忍柔和,能忍他惱不惱於他,見他相惱深生悲惱,忿嫉諂覆等多不現行,設暫現起亦無彊力,不能久住速能遠離,難生惡趣,設有生時速得解脫,即於惡趣受小苦故,即由此緣深厭生死,於彼有情起大悲心。

【消文】:一旦進入菩薩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煩惱習氣就會變得很微薄,這是因為發菩提心,能使身心煩惱漸漸轉為薄弱的緣故;能成就忍辱柔和,能夠安忍他人的惱害,而不惱害他人,見到他人互相惱害,心中生起深切的悲憫;同時忿恨、嫉妒、諂曲、覆藏等煩惱,也多不現行,就算暫時現起,也不會形成強大的力量,很快就會消失、遠離;所以很難生在惡趣當中,假設有投生惡趣的話,也很快就得解脫,而且在惡趣時所受的苦也很微小,反而能因為這個因緣深深厭離生死,對受苦的有情生起想為其拔苦的大悲心。

 

 

菩提心福若有色形,雖太虛空亦難容受,以諸財寶供養諸佛,尚不能及此福一分。

【消文】:發菩提心所獲得的福,如果有形色可以衡量的話,就算窮盡整個太虛空,也難以容受,若是要作比較的話,就是以種種財寶來供養諸佛,所得的福也不及發菩提心的一分。

 

 

勇授問經云:「菩提心福德,假設若有色,徧滿虛空界,福尤過於彼。若人以諸寶,徧滿恆沙數,諸佛剎土中,供養世間依。若有敬合掌,心敬禮菩提,此供最殊勝,此福無邊際。」

【消文】:正如勇授問經中所說:「菩提心所生的福德,假設有形體的話,就算徧滿整個虛空界,也無法容受(喻無量)。如果有人拿徧滿恆河沙數的諸寶,到諸佛剎土中去供養諸佛,其所獲得的福,比不上有人恭敬、合掌、一心禮敬菩提來得殊勝,因為以菩提心作為供養所獲得的福無有邊際(喻無邊)。」

 

 

傳說覺繞金剛座時,心作是念:「當修何事而能速證正等菩提。」時諸小像起立請問諸大像曰:「欲速成佛當修何法。」答曰:「當學菩提心。」又見寺上虛空之中,有一少女問一老婦,亦如前答。由聞是已,於菩提心,心極決定。

【消文】:傳說阿底峽尊者在繞金剛座(人有繞塔修行的習慣)時,心裡面想:「應當修什麼法,才能快速證得菩提呢?」這時小佛像紛紛站起來,請問大佛像說:「想快速成佛,應當修什麼法?」大佛像回答說:「應當學菩提心。」又看見寺上的虛空之中,有一少女問一老婦同樣的問題,也是回答:「應當學菩提心。」聽到這樣的答案之後,更堅定了阿底峽尊者,要修學菩提心的決心。(才有日後依止金洲大師十四年,學習菩提心的因緣。)

 

 

由是能攝大乘教授一切扼要,一切成就大寶庫藏,超出二乘大乘特法,策發菩薩行廣大行,最勝依止,應知即是菩提之心。

【消文】:這個菩提心,能攝大乘教授的一切扼要;是一切成就的大寶庫藏;也是超出二乘的大乘特別法;能策勵菩薩行廣大行最殊勝的依止,當知就是菩提心。(菩薩就是因為依止菩提心,才能行一切難行、難忍的廣大行。)

 

 

於修此心當漸增長勇悍歡喜,如渴聞水,乃至多劫以希有智,最極深細觀察諸道,諸佛菩薩唯見此是速能成佛勝方便故。如入行論云:「能仁多劫善觀察,唯見此能利世間。」

【消文】:既然已經知道發菩提心的殊勝利益,就應當多多修習,使它能逐漸增長,必須做到勇悍歡喜,就像患渴已久的人,忽然聽到飲水的名字,是那樣歡喜踴躍的心情。這個菩提心,是諸佛菩薩,經過多劫以來,以最希有的智慧,最深細的觀察,才在一切的法門當中,見到了唯一能快速成佛的方法。正如入行論中所說:「佛在多劫以來,經過了智慧的觀察,只見到這個唯一能利益世間的法門。」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儀軌受法”篇【四】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九 

 

 

上士道    儀軌受法 

          054(寫字.gif

 

                         【二】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23312行〜第23510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28****************************************************

【課文】:(23312~23312)

歸依學處者,前下士時所說學處,今於此中阿闍黎耶亦應為說。

 

歸依學處者,

【消文】:正受殊勝的歸依,第三部份是說歸依學處。

 

 

前下士時所說學處,今於此中阿闍黎耶亦應為說

【消文】:歸依之後,阿闍黎就應該為其解說歸依學處,內容和前面下士道時所說的學處相同。

 

 

 

【課文】(23313~23402)

積集資糧者。發心儀軌中,於此亦說修禮供等,釋論中說修七支供,憶念諸佛及諸菩薩,若昔若現諸善知識,應如是行。供諸尊長者,前供養時亦應了知。七支者普賢行願,入行論文,隨一即可。

 

積集資糧者

【消文】:加行儀軌的第二部分,是積集資糧。

 

 

發心儀軌中,於此亦說修禮供等,釋論中說修七支供,憶念諸佛及諸菩薩,若昔若現諸善知識,應如是行。供諸尊長者,前供養時亦應了知。七支者普賢行願,入行論文,隨一即可

【消文】:在發心儀軌中,說修禮敬、供養等;釋論中則說,修七支供養來積集資糧,就是觀想諸佛、菩薩、或善知識、尊長,在自己的面前,然後誦七支供養文。關於七支供養的內容,不論採取普賢行願或入行論中所說的都可以。

 

【課文】(23403~23404)

修淨心者。道炬論說慈心為先,觀苦有情而發其心,謂令慈悲所緣行相,皆悉明顯俱如前說。

 

修淨心者。

【消文】:加行儀軌的第三部分,是淨修意樂。

 

 

道炬論說慈心為先,觀苦有情而發其心,謂令慈悲所緣行相,皆悉明顯俱如前說。

【消文】:道炬論中說:「以慈心為先,觀有情苦而發其心」,這是指要讓慈悲的所緣行相明顯,就像前面所說的內容一般。(阿闍黎這時,會特別開示前面所說七因果教授的內容。)

 

 

 

【課文】(23405~23502)

正行儀軌者。謂於阿闍黎前,右膝著地或是蹲踞,恭敬合掌而發其心。如道炬論云:「無退轉誓願,應發菩提心。」儀軌中說:「乃至菩提藏。」故非僅念為利他故,願當成佛而為發心,是緣所發心乃至未證菩提誓不棄捨,當依儀軌發此意樂。若於願心學處不能學者,則不應發如是之心。若用儀軌僅發是念,為利一切有情我當成佛者,則於發心學處,能不能學皆可授之,願心容有如是二類。若用儀軌受其行心,若於學處全不能學,則一切種決定不可。故有說云龍猛與無著所傳律儀儀軌,於眾多人有可授不可授之差別者,是大蒙昧。復有一類造初發業行法論,說受行心儀軌令數數受,然全不知諸總學處及根本罪,未嘗宣說所學差別是令受行最大無義。教授勝光王經說:「若不能學施等學處,亦應唯令發菩提心,能生多福。」依據此意修次初篇云:「若一切種,不能修學諸波羅蜜多,彼亦能得廣大果故,方便攝受亦當令發大菩提心。」此說若於施等學處不能修學,容可發心,不可受戒,最為明顯。

 

 

正行儀軌者。

【消文】:如何受的儀軌,第二部分是正行儀軌。

 

 

謂於阿闍黎前,右膝著地或是蹲踞,恭敬合掌而發其心。

【消文】:正行儀軌,是在阿闍黎面前,右膝著地(在印度)或是兩腳蹲地(在西藏),恭敬合掌,然後發心。

 

 

如道炬論云:「無退轉誓願,應發菩提心。」

【消文】:發心,應該如道炬論中所說:「發不退轉誓願的菩提心。」

 

 

儀軌中說:「乃至菩提藏。」故非僅念為利他故,願當成佛而為發心,是緣所發心乃至未證菩提誓不棄捨,當依儀軌發此意樂。

【消文】:什麼是不退轉的誓願呢?儀軌中說:「一直到證得菩提為止。」意思是說,不僅僅是為了「利益眾生,願當成佛」而發心,而且這個發心,一直到未證菩提之前,也誓願不棄捨,這才是不退轉的誓願。所以,應當依儀軌發這樣的心。

 

 

若於願心學處不能學者,則不應發如是之心。

【消文】:如果對於願心學處不能學習的人,就不要發這樣的心。因此,必須先自我衡量,看自己是不是能發不退轉的願菩提心。

 

 

若用儀軌僅發是念,為利一切有情我當成佛者,則於發心學處,能不能學皆可授之,願心容有如是二類。

【消文】:若是僅依儀軌念誦,心念「為利一切有情我當成佛」的話,那無論發心學處能不能學,都可以傳授發心儀軌,因為發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已經發了不退轉的願菩提心,這時對願心學處則一定能學;一種是僅依儀軌念誦,心念「為利一切有情我當成佛」,並沒有發不退轉的誓願,這時對願心學處則不一定能學。

 

 

若用儀軌受其行心,若於學處全不能學,則一切種決定不可。

【消文】:但是,如果已經依儀軌受了菩薩戒,卻對學處完全不能學的話,那是絕對不可以的。

 

 

故有說云龍猛與無著所傳律儀儀軌,於眾多人有可授不可授之差別者,是大蒙昧。

【消文】:所以,有人說:龍樹無著菩薩,在所傳菩薩律儀的儀軌當中,有可授、不可授的差別,這完全是蒙昧無知的說法,因為不能學習學處的人,是絕對不能受菩薩戒的。

 

 

復有一類造初發業行法論,說受行心儀軌令數數受,然全不知諸總學處及根本罪,未嘗宣說所學差別是令受行最大無義。

【消文】:但卻有一類人,對初發心的學人,鼓勵他們多多去受行心儀軌(受菩薩戒),像這樣完全不知道所有學處和根本罪的內容,也不曾宣說所學的差別,只是一味地受行心儀軌,實在是沒有太大的意義。

 

 

教授勝光王經說:「若不能學施等學處,亦應唯令發菩提心,能生多福。」

【消文】:教授勝光王經中說:「若是還不能學習布施、持戒……等學處的人,可以先教他發菩提心,因為這樣也能生出多福。」

 

 

依據此意修次初篇云:「若一切種,不能修學諸波羅蜜多,彼亦能得廣大果故,方便攝受亦當令發大菩提心。」此說若於施等學處不能修學,容可發心,不可受戒,最為明顯。

【消文】:依據這個道理,在修次初篇中也說:「如果不能修學布施等波羅蜜多,也能得廣大的果報,所以應當方便攝受,使他能發大菩提心。」因此,對於還不能修學布施等學處的人,可以依儀軌方便令發願心,但不可受戒,這是很明顯可受、不可受戒的差別了

 

 

【課文】(23503~23510)

受心儀軌者。「惟願現住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於我存念,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若於今生,若於餘生,所有施性戒性修性善根,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以此善根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住大地諸大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如是我名某甲,從今為始乃至菩提,亦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有情未度而當度之,未解脫者而令解脫,諸未安者而安慰之,未涅槃者令般涅槃。」如是三說。歸依儀軌,及此二種,雖未明說須隨師念,然實須之。此是有師之軌,若未獲得阿闍黎者應如何受,覺所造發心軌云:「若無如是阿闍黎耶,自發菩提心之儀軌者,自當心想釋迦牟尼如來及其十方一切如來,修習禮供諸儀軌等,捨其請白及阿闍黎語,歸依等次第悉如上說。」如此而受。

 

受心儀軌者。「惟願現住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於我存念,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若於今生,若於餘生,所有施性戒性修性善根,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以此善根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住大地諸大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如是我名某甲,從今為始乃至菩提,亦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有情未度而當度之,未解脫者而令解脫,諸未安者而安慰之,未涅槃者令般涅槃。」如是三說

【消文】:受發心儀軌文:「惟願現住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於我存念,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若於今生,若於餘生,所有施性戒性修性善根,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以此善根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住大地諸大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如是我名某甲,從今為始乃至菩提,亦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有情未度而當度之,未解脫者而令解脫,諸未安者而安慰之,未涅槃者令般涅槃。」這樣重複說三遍。文中的「存念」,是依這個對境受發心儀軌;「若於餘生」,是指過去生而言;「所有施性戒性修性善根」,是能受發心的資糧;「有情未度而當度之」,指八地以上菩薩,雖然煩惱障已斷,但微細的所知障還未斷,所以發心使他能得二障淨盡菩提而得度之;「未解脫者而令解脫」,是指已斷惡趣,還未斷生死的有情,令斷生死;「諸未安者而安慰之」,指還未出惡趣的有情,令出惡趣;「未涅槃者令般涅槃」,這裡的涅槃,指的是無住涅槃。凡夫住生死、小乘住涅槃,只有佛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稱為無住涅槃。所以,還未得無住涅槃的有情,令得無住涅槃。

 

 

歸依儀軌,及此二種,雖未明說須隨師念,然實須之。

【消文】:前面的歸依儀軌,和現在的發心儀軌,雖然沒有明說必須隨師念誦,而實際上是必須如此。

 

 

此是有師之軌,若未獲得阿闍黎者應如何受,

【消文】:以上所說,是有師的時候,可按照這個儀軌受,可是,如果找不到阿闍黎(以具足願、行二心的阿闍黎最佳,若無,只具足願心有大乘法相的也可。)的話,又應當如何受呢?

 

 

所造發心軌云:「若無如是阿闍黎耶,自發菩提心之儀軌者,自當心想釋迦牟尼如來及其十方一切如來,修習禮供諸儀軌等,捨其請白及阿闍黎語,歸依等次第悉如上說。」如此而受。

【消文】:阿底峽尊者所造發心儀軌當中曾說:「如果沒有以上所說的阿闍黎,可以自己發心受,受菩提心的儀軌時,觀想釋迦牟尼如來、及十方一切如來,在自己的面前,然後修禮敬、供養等儀軌,去掉請白和阿闍黎存念我的語句,而改為十方一切諸佛菩薩存念我,這樣就可以了。其他歸依等次第,和上面所說的相同。」應該這樣來受。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儀軌受法”篇【三】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ˋˋ

 

 

                           卷九 

 

 

上士道    儀軌受法 

          054(寫字.gif

 

                         【一】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2311行〜第23311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27****************************************************

【課文】(23101~23102)

第四儀軌正受者。如大覺云:「欲修令此生,應勵恆修習,慈等四梵住,應除貪及嫉,以儀軌正發。」若修心已,於其發心獲得定解,當行受此之儀軌。

 

第四儀軌正受者

【消文】:如何發起菩提心的方法,第四部分是正受菩提心的儀軌。

 

 

如大覺云:「欲修令此生,應勵恆修習,慈等四梵住,應除貪及嫉,以儀軌正發。」

【消文】:正如阿底峽尊者所說的:「想要讓菩提心生起,就應當精進、恆常地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也應除去貪愛和嫉妒心,依照儀軌正式發起菩提心。」

 

 

若修心已,於其發心獲得定解,當行受此之儀軌。

【消文】:若是對於發心已經獲得決定的勝解,就應當正受菩提心的儀軌。

 

 

【課文】:(23103~23104)

此中分三:一、未得令得;二、已得守護不壞;三、設壞還出之方便。 初中分三:一、所受之境;二、能受之依;三、如何受之軌則。 今初

【消文】:正受菩提心的儀軌,內容分三:

第一、是過去未受儀軌者令受;

第二、是已受者,令守護不壞;

第三、若失壞時,如何還出的方法。

第一、未受者令受當中,又分為三個部分:

(一)所受的處所(從何處受);

(二)能受的所依(以何身受);

(三)如何受的儀軌。

 首先介紹所受的處所。

 

 

【課文】:(23105~23108)

於尊長事次第中僅云:「具相阿闍黎」更未明說,諸先覺說:「具足願心住其學處,猶非完足,須具行心律儀。」此與勝敵論師說:「當往具菩薩律儀善知識所,」極相符順。十法經中由他令受,而發心者說有聲聞,是說由彼勸令厭離而受發心,非說聲聞為作儀軌

 

於尊長事次第中僅云:「具相阿闍黎」更未明說,

【消文】:這菩提心的儀軌,究竟要到那裡去受呢?阿底峽尊者,在尊長事次第中,只說到要去「具相的阿闍黎」那裡受,可是並沒有進一步的說明,什麼是具相的阿闍黎?

 

 

諸先覺說:「具足願心住其學處,猶非完足,須具行心律儀。」此與勝敵論師說:「當往具菩薩律儀善知識所,」極相符順。

【消文】:諸先覺說:「只是具足願心學處的善知識,是不夠完備的,還必須具足行心律儀,才是具相的阿闍黎。」這個說法,和勝敵論師所說:「應當前往具足菩薩律儀的善知識處所。」非常的符合。

 

 

十法經中由他令受,而發心者說有聲聞,是說由彼勸令厭離而受發心,非說聲聞為作儀軌。

【消文】:在十法經中,也有提到由聲聞正受發心,但這種情況,是說由他勸勉厭離而正受發心,並不是說聲聞為他正受菩提心的儀軌。

 

 

 

【課文】(23109~23111)

能受之依者。總如勝敵論師說:「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具足圓滿身及意樂。」謂天龍等其身意樂堪發願心者,一切皆可為此之依。然此中者如道炬釋論說:「厭離生死,憶念死沒,具慧大悲。」謂於前說諸道次第已修心者,是於菩提心略為生起轉變意者。

 

能受之依者。

【消文】:未受者令受的第二部分,是說明能受的所依。就是說,這菩提心的儀軌,有那些身能受呢?

 

 

總如勝敵論師說:「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具足圓滿身及意樂。」謂天龍等其身意樂堪發願心者,一切皆可為此之依。

【消文】:總的來說,如勝敵論師所說:「善男子或善女人,只要具足圓滿的身和意樂,都能正受發心。」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即使是天龍等,只要身和意樂能夠發願心的,都可以作為發心的所依。

 

 

然此中者如道炬釋論說:「厭離生死,憶念死沒,具慧大悲。」謂於前說諸道次第已修心者,是於菩提心略為生起轉變意者。

【消文】:然而,什麼才是最殊勝的能受之身呢?應當如道炬釋論中所說:「厭離生死、念死無常、有智慧及大悲心。」也就是對於前面所說下、中、上士道的次第已經修習,菩提心也略能生起到轉變心意為止,這樣的身,就是最殊勝的能受之身。

 

 

 

【課文】(23112~23201)

如何受之儀軌分三:一、加行儀軌;二、正行儀軌;三、完結儀軌。 初加行軌分三:一、受勝歸依;二、積集資糧;三、淨修意樂。初中分三:一、莊嚴處所安布塔像陳設供物;二、勸請歸依;三、說歸依學處。 今初

【消文】:未受者令受的第三部分,是如何受的儀軌。

內容分三:

第一、加行儀軌;

第二、正行儀軌;

第三、完結儀軌。

第一、加行儀軌當中,又分為三:

(一)正受殊勝的歸依;

(二)積集資糧;

(三)淨修意樂。

正受殊勝的歸依,再分為三:

(1)莊嚴處所安布塔像陳設供物;

(2)勸請歸依;

(3)說歸依學處。

首先介紹莊嚴處所安布塔像陳設供物。

 

【課文】(23202~23301)

遠離罪惡眾生之處,善治地基令其平潔,以牛五物塗灑其地,以栴檀等上妙香水而善澆灑,散妙香花。設三寶像謂鑄塑等,諸典籍等,諸菩薩像,安置床座或妙棹臺。懸挂幡蓋及香花等,諸供養具盡其所有。又當預備伎樂飲食諸莊嚴具。用花嚴飾大善知識所居之座。諸先覺等,又於先時供養僧伽,施食鬼趣集聚資糧。若無供具應如賢劫經說,其碎布等皆成供養,有者應無諸諂曲殷重求覓廣興供養,令諸同伴心難容納。傳說西藏諸知識在莽宇境及桑耶等處,於覺前請發心時,覺教曰:「供養太惡不生。」所供像中,須善開光大師之像,必不可少,經典亦須攝頌以上諸般若經。次如尊長事次第說迎請聖眾,誦念三遍供養雲陀羅尼,應讚誦之。其次弟子沐浴著鮮淨衣,合掌而聽,尊長開示福田海會所有功德,令其至心發生淨信,教彼自想,住於一一佛菩薩前,徐徐念誦七支供養。先覺多云:「龍猛寂天所傳來者俱修七支,慈氏無著所傳來者唯修禮拜供養二支。若修悔罪必須追悔,令意不喜,菩提心者具足踴躍歡喜方生。」不應道理。大覺師於發心及律儀儀軌說:「禮敬供養等,」以等字攝略。尊長事次第中,於發心前明說七支,又其因相,若果如是,則龍猛及寂天派中,亦當許不生。

 

 

遠離罪惡眾生之處,善治地基令其平潔,以牛五物塗灑其地,以栴檀等上妙香水而善澆灑,散妙香花。

【消文】:先在遠離罪惡眾生之處(即寂靜處),整治地面,使它平整、潔淨,再用牛身中的五物塗灑在地面上(先選無病的黃母牛,用清淨的水餵七天之後,牽到高處清潔的草原,再餵七天,取牠的糞尿,用清淨的器具裝起來,並且取牠的乳汁,製成酥酪,就把這五物製成丸,稱為清淨藥物,有驅除穢物的作用),再用栴檀等上妙香水澆灑,增加它的香氣,最後散布各種上妙的香花。

 

 

設三寶像謂鑄塑等,諸典籍等,諸菩薩像,安置床座或妙棹臺。

【消文】:接下來,設置三寶像:佛寶,是鑄造或雕塑等的佛像;法寶,是經律論等三藏典籍;僧寶,是諸菩薩、大德、善知識等像。將這三寶像,安置在微妙的床座或案臺上。

 

 

懸挂幡蓋及香花等,諸供養具盡其所有。

【消文】:盡其所能的懸掛幡蓋、香花等供養具。

 

 

又當預備伎樂飲食諸莊嚴具。

【消文】:又當準備伎樂、飲食等莊嚴具。

 

 

用花嚴飾大善知識所居之座

【消文】:再用種種香花莊嚴陳設在大善知識所坐的床座上。

 

 

諸先覺等,又於先時供養僧伽,施食鬼趣集聚資糧。

【消文】:像歷代先覺們,會在這之前,先供養僧伽、施食鬼趣等,來集聚資糧。

 

 

若無供具應如賢劫經說,其碎布等皆成供養,有者應無諸諂曲殷重求覓廣興供養,令諸同伴心難容納。

【消文】:若是無力供養,也要像賢劫經所說的,供養上師一些碎布、一碗粥,其實一束花、一串念珠……,都能成為供養。如果有能力供養,就應該無諂曲、盡力地設法做廣大的供養,使同伴們看了,心生慚愧而不能自容。

 

 

傳說西藏諸知識在莽宇境及桑耶等處,於覺前請發心時,覺教曰:「供養太惡不生。」

【消文】:傳說西藏人在莽宇境內和桑耶等地,請求阿底峽尊者,為他們正受發心時,尊者就曾經告誡說:「供養如果太下劣的話,菩提心不生。」所以,應當盡心盡力地供養。

 

 

所供像中,須善開光大師之像,必不可少,經典亦須攝頌以上諸般若經。

【消文】:所供的佛像,必須是開光過的釋迦佛像,這個佛寶一定不可少;至於法寶,也必須是略波羅蜜(如心經)以上的各種般若經。

 

 

次如尊長事次第說迎請聖眾,誦念三遍供養雲陀羅尼,應讚誦之。

【消文】:接下來,就要如尊長事次第中所說的:「迎請聖眾」,念誦三遍供養雲陀羅尼來讚誦。

 

 

其次弟子沐浴著鮮淨衣,合掌而聽,尊長開示福田海會所有功德,令其至心發生淨信,教彼自想,住於一一佛菩薩前,徐徐念誦七支供養。

【消文】:其次,弟子沐浴,穿上潔淨的衣服,合掌而聽。尊長善知識先開示福田海會中所有功德,使弟子能至誠生起清淨的信心,然後教他觀想每一尊佛菩薩面前,都有自身恭敬而住,緩緩地念誦七支供養文。

 

 

先覺多云:「龍猛寂天所傳來者俱修七支,慈氏無著所傳來者唯修禮拜供養二支。若修悔罪必須追悔,令意不喜,菩提心者具足踴躍歡喜方生。」不應道理。

【消文】:先覺們大多這樣說:「龍樹寂天菩薩所傳的儀軌,都是要修七支,而彌勒無著菩薩所傳的儀軌,只要修禮拜和供養二支就可以了。至於修悔罪支,一定要追悔到心惶惑不安為止;而菩提心的生起,則要具足歡喜踴躍才行。」這樣的說法,顯然不合道理。

 

 

大覺師於發心及律儀儀軌說:「禮敬供養等,」以等字攝略。尊長事次第中,於發心前明說七支,又其因相,若果如是,則龍猛及寂天派中,亦當許不生。

【消文】:因為阿底峽尊者在發心和律儀的儀軌上說道:「禮敬、供養等」,是以「等」字來含攝所省略掉的五支,而尊長事次第中,也明明在發心前說有七支。另外,如果說修悔罪和菩提心,必須達到所說的程度,那麼,龍樹寂天菩薩的傳承中,就沒有人能夠生起了。」

 

 

 

【課文】:(23302~23311)

第二者,次說於師須住佛想,故應作佛勝解,禮敬供養,右膝著地,恭敬合掌,為菩提心而正請白:「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入大地諸大菩薩,初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亦請阿闍黎耶,今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乃至三說。次應為授殊勝歸依,謂佛為世尊,法是大乘滅道二諦,僧為不退聖位菩薩,以為其境。時從今起乃至未證大菩提藏,為救一切諸有情故,歸佛為師,正歸於法,歸僧為伴,具此總意樂。特如道炬論說:「以不退轉心,」當發猛利欲樂,令如是心一切時中而不退轉。威儀如前而受歸依:「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諸佛薄伽梵兩足中尊。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寂靜離欲諸法眾法中尊。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不退菩薩聖僧諸眾中尊。」如是三說。歸依一一寶前,各一存念,及歸法文句與餘不同,皆如覺所造儀軌。

 

 

第二者,次說於師須住佛想,故應作佛勝解,禮敬供養,右膝著地,恭敬合掌,為菩提心而正請白:「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入大地諸大菩薩,初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亦請阿闍黎耶,今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乃至三說。

【消文】:正受殊勝的歸依,第二部分是勸請歸依。首先,對戒師必須住佛想,就是視師作佛;第二,對戒師禮敬、供養,即右膝著地,恭敬合掌,為發菩提心這件事而正請白:「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入大地諸大菩薩,初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亦請阿闍黎耶,今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這樣說三遍。如來、應供、正等覺,都是指佛。意思是說:「就像過去諸佛和入大地(八地以上)的大菩薩們一樣,最初對無上菩提是怎麼發心的,我某甲(說自己的名字),現在請阿闍黎(指親教師,凡是傳我們法或經教的老師,都能稱為阿闍黎),也令我對無上菩提如此發心。」這樣重複說三遍。

 

 

次應為授殊勝歸依,謂佛為世尊,法是大乘滅道二諦,僧為不退聖位菩薩,以為其境。

【消文】:接下來,就要傳授殊勝的歸依,把世尊(佛寶)、大乘滅道二諦(法寶)、不退聖位的菩薩(僧寶),作為我們歸依的對象。

 

 

時從今起乃至未證大菩提藏,

【消文】:歸依的時間,是從今日起,一直到未證大菩提藏(藏,心要的意思)之前。

 

 

為救一切諸有情故,

【消文】:為了救護一切的有情。(這是發心。具備對象、時間、發心這三個條件的,就屬於大乘不共歸依。)

 

 

歸佛為師,正歸於法,歸僧為伴,具此總意樂。

【消文】:我永遠視佛為歸依的大師、法為正所歸依,僧為歸依修行的助伴,心裡面這樣憶念、思惟。

 

 

特如道炬論說:「以不退轉心,」當發猛利欲樂,令如是心一切時中而不退轉。

【消文】:特別要如道炬論中所說的:「以不退轉的心,」也就是說,應當發起猛利的欲樂,讓這個發心,在一切時當中都不退轉。

 

 

威儀如前而受歸依:「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諸佛薄伽梵兩足中尊。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寂靜離欲諸法眾法中尊。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不退菩薩聖僧諸眾中尊。」如是三說。

【消文】:然後,和前面一樣的威儀(右膝著地,恭敬合掌)而正受歸依:「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諸佛薄伽梵兩足中尊。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寂靜離欲諸法眾法中尊。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不退菩薩聖僧諸眾中尊。」這樣重複說三遍。

 

 

歸依一一寶前,各一存念,及歸法文句與餘不同,皆如覺所造儀軌。

【消文】:在歸依每一寶前,都這樣地憶念。其中歸依法的文句,和其他的不同,這是依據阿底峽尊者所造儀軌中所說的。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儀軌受法”篇【二】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