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3.中士道4─十二緣起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七 

 

 

中士道    十二緣起

 

          054(寫字.gif

 

                         【三】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853行〜第1875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18****************************************************

【課文】:(18503~18606)

 第三幾世圓滿者。能引所引支之中間,容有無量劫所間隔,或於二世即能生起無餘世隔。其能生支與所生支二無間隔,速者二生即能圓滿。如於現法新造天中順生受業,即於現法滿二支半,謂無明行及因位識,臨終以前圓滿愛取及有三支,於當來世圓滿所引四支及半,並圓所生二支分故。遲久亦定不過三生,謂其能生及二所生幷三能引各須一生,諸所引支於所生支攝故,能引能生中間,縱為多世間隔,然是其餘緣起之世,非此緣起之世故。此未別算中有之壽。如是已生諸果支時,然而無實作業者,及受果者,補特伽羅之我。如前所說從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由不了知生死道理,於彼愚蒙妄執有我,求我安樂,故造三門善不善業仍復流轉。故從三惑起二支業及從彼業出生七苦,復從七苦而起煩惱,又從煩惱如前而轉,故三有輪流轉不息,龍猛菩薩云:「從三出生二,從二而生七,從七復生三,數轉三有輪。」若正思惟由如是理,漂流生死,即是最勝厭離方便。從無量劫造集能引善不善業,異熟未出,對治未壞,今以愛取而為滋養,由此增上,則當漂流善趣惡趣。諸阿羅漢昔異生時,雖造無數能引之業,然無煩惱解脫生死,若於是理獲決定解,則於煩惱執為怨敵,於滅煩惱能發精進。此中樸窮瓦大善知識,專於十二緣起有支,淨修其心,思惟緣起流轉還滅,著道次第。此復是說,思惟惡趣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下士類。次進思惟二善趣中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中士類。如是比度自心,推想曾經為母有情,亦皆由其十二支門漂流生死發生慈悲,為利彼故,願當成佛,學習佛道為大士類。

 

  第三幾世圓滿者。

【消文】: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中,第三是說明十二緣起包含了幾世的因果關係。

 

 

  能引所引支之中間,容有無量劫所間隔,或於二世即能生起無餘世隔。

【消文】:在能引支和所引支中間,可以容有無量劫長時間的間隔,也可以就在下一世生起,而不需要間隔多世。

 

 

  其能生支與所生支二無間隔,速者二生即能圓滿。

【消文】:在能生支和所生支中間,並不需間隔一世,所以十二緣起,最快二世就能圓滿。

 

 

  如於現法新造天中順生受業,即於現法滿二支半,謂無明行及因位識,臨終以前圓滿愛取及有三支,於當來世圓滿所引四支及半,並圓所生二支分故。

【消文】:譬如說這一生造的是下一生投生天道的善業,在這一世當中,就由「無明」起惑造善業,再將「行」支所造的善業種子,含藏在第八識的「因位識」中,臨終前又因「愛」、「取」的潤發,才取後「有」,而有了下一期的生命,於是生於天道,便有了「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這四支半,並且在同一生圓滿了「生」、「老死」這二支。如此,十二緣起在二世當中就能圓滿。

 

 

  遲久亦定不過三生,謂其能生及二所生幷三能引各須一生,諸所引支於所生支攝故,能引能生中間,縱為多世間隔,然是其餘緣起之世,非此緣起之世故。

【消文】:就是最慢也不會超過三世,這是因為能生支、所生支、以及能引支,各須一生的緣故,而所引支是涵攝在所生支裡面。能引與能生中間,縱使間隔多世,那是另一個十二緣起的開始,而不是同一個十二緣起的範圍。

 

 

  此未別算中有之壽。如是已生諸果支時,然而無實作業者,及受果者,補特伽羅之我。

【消文】:這當中所間隔中有的壽命,要另外計算,不能涵蓋在三世圓滿的十二因緣裡面。這種情況譬如證阿羅漢果,由於已經斷了「愛」、「取」,所以可以不受後「有」,這當中可以入涅槃達八萬四千劫那麼久的時間,在這期間,因為沒有造業的人,也沒有受報的人,所以不能生出「所引果」及「所生果」來。

 

 

  如前所說從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由不了知生死道理,於彼愚蒙妄執有我,求我安樂,故造三門善不善業仍復流轉。

【消文】:由前可知,十二緣起從因支的惑(煩惱)、業,到果支的苦,都是由於不能了知生死輪迴的道理,所以才會愚癡無明的妄執有一個我,又為了求我的安樂,而造下身、口、意三門的善、不善業,因此流轉生死。

 

 

  故從三惑起二支業及從彼業出生七苦,復從七苦而起煩惱,又從煩惱如前而轉,故三有輪流轉不息,龍猛菩薩云:「從三出生二,從二而生七,從七復生三,數轉三有輪。」若正思惟由如是理,漂流生死,即是最勝厭離方便。

【消文】:所以,「無明」、「愛」、「取」這三惑,是輪迴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修行希望斷除的內容。只有破除「無明」,才能真正了知一切「無我」,當修證到「人無我」、「法無我」,才能不起因「我執」而有的「愛」、「取」,不起「愛」、「取」,就能不受後「有」,而徹底的跳出輪迴了。若是沒有「無我」的智慧,就會起了以為「有我」的「無明」,而造了種種善、不善、和不動業;和因「愛」、「取」,造下後「有」業。再由「行」支所造的業,生出「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種苦果;以及由「有」支所造的業,生出「生」、「老死」的苦果。又從這七種苦果生出煩惱,再從「無明」、「愛」、「取」這三惑,造下「行」、「有」這兩種業,而出生「識」、「名色」、「六處」、「觸」、「受」、「生」、「老死」這七種苦果,如此三惑、二業、七苦不斷的輪轉,於是三界的輪迴便永遠流轉不息。龍樹菩薩說:「從三惑出生二業,再從二業生出七苦,再從七苦生出三惑,眾生就是如此在三界中輪轉的。」若是能由這十二緣起的惑、業、苦三者,來思惟輪迴三界的原因,就能了知,如果不想受輪迴三界的苦,就必須不造二業的苦因,若要斷二業的苦因,又必須先斷三惑,才能不造二業,而生出七苦。所以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是修出離心,使厭患三界、解脫輪迴,最殊勝的方法。

 

 

  從無量劫造集能引善不善業,異熟未出,對治未壞,今以愛取而為滋養,由此增上,則當漂流善趣惡趣。

【消文】:眾生從無量劫以來,因為「無明」,所以造集了能引輪迴的善,不善業,這些業報還沒有成熟,在未受報中間,又沒有修對治業果的方法,再加上「愛」、「取」的滋養,更增加造業的力量,因此才會漂流在善、惡趣當中。

 

 

  諸阿羅漢昔異生時,雖造無數能引之業,然無煩惱解脫生死,若於是理獲決定解,則於煩惱執為怨敵,於滅煩惱能發精進。

【消文】:而阿羅漢在過去生中,雖然也造集了許多能引輪迴的善、惡業,但是因為這一生已經證得「人無我」,了知並無「我」的存在,因此能不起「我執」,不因「我執」而生煩惱,由斷「愛」、「取」,不受後「有」,而解脫生死。由此可知,只要能斷煩惱,便不生「愛」、「取」,就能不取生死、解脫輪迴,所以,對於這個道理,數數思惟獲得決定的信解後,就應當知道煩惱是讓我們輪迴最大的怨敵,應該對如何斷除煩惱而發大精進。

 

 

  此中樸窮瓦大善知識,專於十二緣起有支,淨修其心,思惟緣起流轉還滅,著道次第。

【消文】:樸窮瓦這位大善知識,就是從專門思惟十二緣起的內容,以淨修其心。就是首先思惟十二緣起流轉三界的原因,再從因下手修對治,而達還滅脫離輪迴的目的,這便是修習解脫道的次第。

 

 

  此復是說,思惟惡趣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下士類。次進思惟二善趣中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中士類。如是比度自心,推想曾經為母有情,亦皆由其十二支門漂流生死發生慈悲,為利彼故,願當成佛,學習佛道為大士類。

【消文】:另外,從思惟因造惡業而流轉惡趣,若能斷惡便可從惡道中還滅,這十二緣起的道理,是屬於下士道所修習的內容。如果進一步思惟,只是斷惡修善,還是得流轉善趣,並不能解脫生死,因此,若要從輪迴中解脫,就必須具備了達「無我」的智慧,才能真正從三界的生死中還滅,如此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是屬於中士道所修習的內容。將自己想要解脫輪迴之苦的心,推及到一切曾經為我母親的有情身上,看他們同樣因為十二緣起的緣故,漂流在生死的苦海中,如今希望能為他們解脫輪迴之苦,因而生起慈悲之心,為了能利益一切的有情,發願成就佛道,如此學習大乘佛法,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以達自利利他誓願的,是屬於上士道所修習的內容。

 

 

 

【課文】:(18607~18705)

 第四此等攝義者。如前所說,由業惑集增上力故,生起苦蘊生死道理及特由其十二有支轉三有輪,於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習者,能壞一切衰損根本極重愚闇,除遣妄執內外諸行從無因生,及邪因生一切邪見,增盛佛語寶藏珍財,如實了知生死體相,便能發起猛利厭離,於解脫道策發其意,是能醒覺諸先修者,能得聖位微妙習氣最勝方便。如是亦如妙臂請問經云:「於愚癡者,以緣起道。」稻稈經說:「善見緣起,則能遮除緣前後際,及緣現在一切惡見。」龍猛菩薩云:「此緣起甚深,是佛語藏寶。」毘奈耶教中說第一雙,(即舍利弗與目犍連)所有現行,謂時時中遊觀五趣,遊觀之後還贍部洲,為諸四眾宣說彼等所有眾苦。諸有共住近住弟子,不樂梵行,即便引彼付第一雙,請為教誨,二人受已教誨彼等,得教授已,愛樂梵行便能證得殊勝上德。大師見此問阿難陀啟白其事,佛曰一切時處,不能徧有如第一雙,應於門房畫生死輪,分為五分,周圍當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其次乃興畫生死輪。又為仙道大王寄佛像時,於下繪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而為寄之。大王受已,至天曉時,結跏趺坐,端正其身,住對面念,善觀緣起二種道理而證聖果。

 

  第四此等攝義者。

【消文】:「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中,第四是解釋十二緣起所涵攝的義理。

 

 

  如前所說,由業惑集增上力故,生起苦蘊生死道理及特由其十二有支轉三有輪,於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習者,能壞一切衰損根本極重愚闇,除遣妄執內外諸行從無因生,及邪因生一切邪見,增盛佛語寶藏珍財,如實了知生死體相,便能發起猛利厭離,於解脫道策發其意,是能醒覺諸先修者,能得聖位微妙習氣最勝方便。

【消文】:如同前面所說的,輪迴是由於無明,起惑造業,再加上愛取的滋潤,更增長了造業的力量,才會生出流轉生死的苦果來。如果能夠了知十二緣起,是如何的轉動三界的輪迴,而且善於思惟、修習的話,就能破除愚癡無明——這個使一切衰損的根本。並且能夠除遣妄執身心內外一切業果,是無因生,或者是邪因生的一切邪見。如此不但能顯示佛法的珍貴,也能真正了解生死輪迴的本體和現象,便能發起猛利的厭離心,對於解脫之道,希望儘速到達。所以十二緣起,是讓修行人,從無明當中醒覺,進而熏習成佛微妙習氣,最殊勝的方法。

 

 

  如是亦如妙臂請問經云:「於愚癡者,以緣起道。」

【消文】:這個道理,在妙臂請問經中也同樣被提到:「對於愚癡的眾生,我們教導十二緣起的內容,以破除無明。」

 

 

  稻稈經說:「善見緣起,則能遮除緣前後際,及緣現在一切惡見。」

【消文】:稻稈經中說:「若能善見十二緣起的道理,就可遮止除遣緣過去、未來以及現在的一切惡見。」

 

 

  龍猛菩薩云:「此緣起甚深,是佛語藏寶。」

【消文】:龍樹菩薩說:「這個緣起的道理,非常的深細,是佛所說的法寶中最珍貴的寶藏。」

 

 

  毘奈耶教中說第一雙,(即舍利弗與目犍連)所有現行,謂時時中遊觀五趣,遊觀之後還贍部洲,為諸四眾宣說彼等所有眾苦。

【消文】:毘奈耶教中談到第一雙,就是指佛的兩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與目犍連(神通第一)兩位尊者,他們常常以神通力遊觀六道,返回南贍部洲後,再為佛的四眾(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弟子們,宣說輪迴六道種種的苦。

 

 

  諸有共住近住弟子,不樂梵行,即便引彼付第一雙,請為教誨,二人受已教誨彼等,得教授已,愛樂梵行便能證得殊勝上德。

【消文】:和佛共住或者近住的弟子當中,只要有不樂於修清淨梵行的,都會把他們帶給舍利弗目犍連,請兩位尊者代為教誨,這些弟子在經過教誨後,往往開始喜歡修清淨梵行,並且很快證得殊勝的果位。

 

 

  大師見此問阿難陀啟白其事,佛曰一切時處,不能徧有如第一雙,應於門房畫生死輪,分為五分,周圍當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其次乃興畫生死輪。

【消文】:有位大師見到這種情形,就請阿難陀去問佛其中的原因。佛說,不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沒有比這兩位所教導的「十二緣起」法門更殊勝了。因此,人人都應當在大門或房門上畫六道輪迴圖,中間分為五分,說明六道的內容,再於六道的周圍畫上十二緣起,以闡述為何流轉生死、以及如何從輪迴中還滅的道理。於是,在當時便興起了在房門上畫生死輪的風氣。

 

 

  又為仙道大王寄佛像時,於下繪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而為寄之。大王受已,至天曉時,結跏趺坐,端正其身,住對面念,善觀緣起二種道理而證聖果。

【消文】:另外,佛給印度邊境的仙道大王寄佛像時,在佛像的下方繪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的內容。大王接到了佛像以後,便對著十二緣起的圖像,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思惟其中流轉還滅的道理。由於善觀緣起的緣故,竟於天曉時證得聖果。由此可知,思惟十二緣起的利益很大。

 

 

 

 

 

056(吹冷氣.gif

 

 

 

 

  十二緣起”篇  完畢       

 

 

 

箭頭下.gif     

 

  生起之量”篇【一】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七 

 

 

中士道    十二緣起

 

          054(寫字.gif

 

                         【二】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837行〜第1852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月17****************************************************

【課文】:(18307~18404)

 第二支分略攝者。如集論云:「云何支分略攝,謂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能引支者謂無明行識,所引支者謂名色六處觸受,能生支者謂愛取有,所生支者謂生老死。」若爾引生兩重因果,為顯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耶抑顯兩重耶,若如初者,則已生起果位之識,乃至於受,後生愛等不應道理。若如第二,則後重因果中缺無明行及因位識,前因果中缺愛取有。答無過,謂能引因所引之法,即能生因之所生起,所引已生,即於此立生老死故。若爾何為說兩重因果耶。答為顯引果苦諦,與生果苦諦相各異故。前者於所引位唯有種子,自體未成是未來苦,後者已生苦位現法即苦。又為說明果之受生有二種因,謂能引因及此所引生起之因,故說二重因果。如本地分云:「問,識等至受及生老死,若是雜相,何故說為二種相耶。答,為顯苦相異故,及顯引生二差別故。」又云:「問,諸支中幾苦諦攝,現法為苦,答,二謂生及老死。問,幾苦諦攝當來為苦,答,識乃至受諸種子性。」是故能生之愛與發愛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緣起,發愛之受,乃是餘重緣起果位。

 

  第二支分略攝者。

【消文】:「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中,第二是介紹十二緣起支分大略涵攝的內容。

 

 

 如集論云:「云何支分略攝,謂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能引支者謂無明行識,所引支者謂名色六處觸受,能生支者謂愛取有,所生支者謂生老死。」\

【消文】:集論中所說:「十二支分大略涵攝的內容,有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以及所生支四個部分。能引支包括無明、行、識三支,所引支包括名色、六處、觸、受四支;能生支包括愛、取、有三支;所生支包括生、老死二支。」

 

 

  若爾引生兩重因果,為顯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耶抑顯兩重耶,

【消文】:這個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若是引生兩重因果的話,那是顯示眾生一重受生的因果,還是顯示眾生兩重受生的因果?

 

 

  若如初者,則已生起果位之識,乃至於受,後生愛等不應道理。

【消文】:若是顯示一重受生的因果,那麼從無明、行二支為因,生起果位的識、名色、六處、觸、受,已經是一重的因果,就不可能再生起愛、取、有、生、老死等支,所以說只顯示一重受生因果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以下所示為三世二重因果的表解。

三世表.jpg 

  

 

 

  若如第二,則後重因果中缺無明行及因位識,前因果中缺愛取有。

【消文】:若是顯示兩重受生因果的話,第二重因果當中,就缺少無明、行以及因位識;第一重因果當中,則缺少愛、取、有。這樣是否就能成立了呢?

 

 

  答無過,謂能引因所引之法,即能生因之所生起,所引已生,即於此立生老死故。

【消文】:回答是,可以,如此建立兩重因果,並沒有任何的過失。因為能引因的無明、行,以及因位識,就等於是能生因的愛、取、有。同樣是因為起惑而造業,而且中陰身的因位識要投生時,也是要靠愛、取的潤發,才能成為果位識的後有,所以實際上第一重的因果當中,已經包含了愛取、有在內,因此並不缺少這三支;而一旦引生了所引的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支,就等於有了下一期的生命,當然就應當包括生、老死在內,由此可知,兩重受生因果的說法,才是合於道理的。

 

 

  若爾何為說兩重因果耶。答為顯引果苦諦,與生果苦諦相各異故

【消文】:既然能引、所引支,已經包含能生、所生支,為何還要說兩重因果呢?那是為了要顯示所引果的苦諦,和所生果的苦諦各自不同的緣故。

 

 

  前者於所引位唯有種子,自體未成是未來苦,後者已生苦位現法即苦。

【消文】:在所引的果位時,只含藏業習所熏的種子,還未起惑造業,所以這時的苦,指的是未來的苦;而在所生的果位時,是由愛取的滋潤,因煩惱造業所生的苦,所以這時的苦是屬於現在的苦。

 

 

  又為說明果之受生有二種因,謂能引因及此所引生起之因,故說二重因果

【消文】:另外,為了進一步說明果的受生有兩種因,一個是由能引因而引起的果,一個是由所引果而生起的能生因,而引起的果。由於以上兩種原因,因此立兩重因果。

 

 

  如本地分云:「問,識等至受及生老死,若是雜相,何故說為二種相耶。答,為顯苦相異故,及顯引生二差別故。」

【消文】:本地分中說:「問:從識、名色到受的所引支,和生老死的所生支,既然互相夾雜包容,為何還要分為兩種不同的相呢?回答是:為了顯示兩種不同的苦諦,以及說明所引、所生果,分別來自能引、能生兩種不同的受生因,所以才要立兩重因果不同的相。」

 

 

  又云:「問,諸支中幾苦諦攝,現法為苦,答,二謂生及老死。問,幾苦諦攝當來為苦,答,識乃至受諸種子性。」

【消文】:又說:「問:有那幾支是屬於現法要受的苦諦?回答是:生,以及老死二支。問:又有那幾支是屬於將來要受的苦諦?回答是:識、名色、六處、觸、受五支。因為只含藏業習的種子,還沒有起惑造業的緣故。」

 

 

  是故能生之愛與發愛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緣起,發愛之受,乃是餘重緣起果位。

【消文】:由此可知,能生支的愛、取、有,與由愛、取的潤發,而取後有的識、名色、六處、觸、受的所引支,這兩者並不是屬於同一重的緣起。愛、取、有,是屬於第二重因果的能生因,從識到受,是屬於第一重因果的所引果,一個是因位,一個是果位。

 

 

 

【課文】:(18404~18502)

 四相當知能引所引,一、何為所引,謂果位識乃至其受,共四支半,二、以何而引,謂依無明之行,三、如何而引,謂於因位識中熏業習氣之理,四、所引之義,謂若遇愛等能生,堪能轉成如是諸果。三相當知能生所生,一、以何而生,謂以愛緣取,二、何為所生,謂生老死,三、如何而生,謂由行於識,所熏業習潤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緣起經釋中,以生一支為所生支,老死則為彼等過患。由是由愚業果無明起不善行,於識熏建惡業習氣,令其堪成三惡趣中果時之識乃至於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彼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惡趣之中感生老死。又由愚無我真實義無明,起欲界攝戒等福行,及上界攝奢摩他等諸不動行,於識熏習妙業習氣,令其堪成欲界善趣及上界天果位之識乃至其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其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諸善趣中,生起生等。如是十二有支,復於煩惱業苦三道,悉皆攝盡。如龍猛菩薩云:「初八九煩惱,二及十為業,餘七者是苦。」稻稈經說十二有支攝為四因,謂無明種者,於業田中下識種子,潤以愛水,遂於母胎生名色芽。

 

  四相當知能引所引,

【消文】:關於能引、所引當中,有四種相應當了知。

 

 

  一、何為所引,謂果位識乃至其受,共四支半,

【消文】:第一種相,是所引的內容,包括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這四支半。(半支是指果位識,另半支因位識,屬於能引的範圍。)

 

 

  二、以何而引,謂依無明之行,

【消文】:第二種相,是要了知所引支是以什麼為引的?是依無明、行、因位識這二支半而引的,所以這兩支半是能引因。

 

 

  三、如何而引,謂於因位識中熏業習氣之理

【消文】:第三種相,應當了知是如何從能引因,引至所引果的。是由於因位識中,含藏了由業力習氣和熏習的種子,這些種子遇緣則發,是主要引發的力量。

 

 

  四、所引之義,謂若遇愛等能生,堪能轉成如是諸果。

【消文】:第四種相,是要了知這些因位識中習氣的種子,要遇到何種緣,才能引生為果位識?若是遇到愛、取等能生因,由愛水的滋潤,而起了欲取,於是便生了後有,這就是如何從因位識,轉成果位識的原因了。

 

 

  三相當知能生所生,

【消文】:至於能生、所生當中,有三種相應當了知。

 

 

  一、以何而生,謂以愛緣取,

【消文】:第一種相,是以什麼為能生因?是以愛緣取為能生因。由於貪愛,所以對於樂受欲著、苦受欲離,因此便生取,後有由此而生。

 

 

  二、何為所生,謂生老死,

【消文】:第二種相,是以那些為所生的果?以生、老死為所生果。

 

 

  三、如何而生,謂由行於識,所熏業習潤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

【消文】:第三種相,是如何生的?究竟是如何從能生因,至所生果的?由於無明,才會起惑造業,這些業力的習氣,回熏到第八識成為未來的種子,暫時存放在因位識中,這些種子,一旦遇到外緣,便生起貪愛,再由取而有,才會有生及老死。所以,能生輪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位識中所含藏的業習種子,再加上愛取的潤發,使它造成一股強大勢力的緣故。

 

 

  緣起經釋中,以生一支為所生支,老死則為彼等過患。

【消文】:緣起經釋當中,單獨把「生」這一支,作為「所生支」;「老死」,則歸屬於「生」以後的過患。「老」是生以後,經過成熟而衰敗,這整個轉變的過程,稱為「老」;「死」,則是生成四大、五蘊後,最後四大、五蘊的分離、消散,稱為「死」。所以「老死」,是生以後才有的變化過程,因此屬於「生」的過患。

 

 

  由是由愚業果無明起不善行,於識熏建惡業習氣,令其堪成三惡趣中果時之識乃至於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彼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惡趣之中感生老死。

【消文】:由此可知,是因為對業果的道理不了解,才會由無明而起不善行,在第八識中熏習建立這些惡業習氣的種子,以便作為將來投生惡趣的因,從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些所引的苦果,都是從含藏惡業習氣種子的因位識來的。再加上愛、取不斷的潤發,使這些惡業的習氣逐漸加強,來生一定墮惡趣中,感得生、老死。

 

 

  又由愚無我真實義無明,起欲界攝戒等福行,及上界攝奢摩他等諸不動行,於識熏習妙業習氣,令其堪成欲界善趣及上界天果位之識乃至其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其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諸善趣中,生起生等。

【消文】:又由於對無我的真實義理不了解,所以才會因為無明而起了欲界的善行(如持戒等),以及色、無色界所涵攝的四禪、八定等不動行。這些善業、不動業的習氣,熏習到第八識,成為將來投生欲界、色界、無色界等善趣的種子,才能從因位識,轉成果位識,名色、六處、觸以及受。加上愛、取的數數潤發,使這些善業習氣的力量漸漸增強,因此來生一定在善趣中受生,感得生等。

 

 

  如是十二有支,復於煩惱業苦三道,悉皆攝盡。如龍猛菩薩云:「初八九煩惱,二及十為業,餘七者是苦。」

【消文】:另外,這十二緣起支,包含了煩惱、業、苦三道。如龍猛菩薩所說:「無明、愛、取三支,是屬於煩惱;行,有二支,是屬於業;其餘七支則屬於苦。」

 

 

  稻稈經說十二有支攝為四因,謂無明種者,於業田中下識種子,潤以愛水,遂於母胎生名色芽。

【消文】:稻稈經中說,十二緣起支,涵攝了四個因,「無明」好比種子,「行」就如播種,將種子種在業「識」田中,加上「愛」水的滋潤,就於母胎中生出「名色」的苗芽來。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十二緣起”篇【三】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卷七 

 

 

中士道    十二緣起

 

          054(寫字.gif

 

                         【一】

 

 

 

 

 

 

08 070

陳長城 消文

 18101行〜第187306行                      消文日期:日期:2010年1116*****************************************************

【課文】(18102~18102)

第二由十二緣起門中思惟分四:一、支分差別,二、支分略攝,三、幾世圓滿,四、此等攝義。 今初

 

【消文】:有助於發起希望解脫之心的第二類方法,是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內容分四:

                                        第一、說明十二緣起每一支分的差別;

                                        第二、介紹十二緣起支分大略包含的內容;

                                        第三、闡述十二緣起包括了幾世的因果關係;

                                        第四、解釋十二緣起所涵攝的義理。
  

               首先介紹「支分的差別」。

 

 

 

【課文】:(18103~18108)

 十二緣起支中初無明者,如俱舍云:「無明如非親實等。」此亦如說怨敵虛誑,非唯遮無親友諦實,及異親實,是說親友實語相違所對治品。如是無明,亦非僅遮能對之明及明所餘,是明相違所對治品。此中能治明者,謂正明了補特伽羅無我之義,此相違者,謂補特伽羅我執薩迦耶見。此乃法稱論師所許。無著論師兄弟,則許倒執實義蒙昧實義二中後者,總謂邪解未解二心之中,為未解心,然此相違能治上首,則同許為覺無我慧。又此愚蒙,集論中說略分二種,謂業果愚及真實義愚,初能招集墮惡趣行,後能招集往樂趣行。

  

  十二緣起支中初無明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一支,是「無明」支。

 

 

  如俱舍云:「無明如非親實等。」此亦如說怨敵虛誑,非唯遮無親友諦實,及異親實,是說親友實語相違所對治品。如是無明,亦非僅遮能對之明及明所餘,是明相違所對治品。

【消文】:俱舍論中說:「無明好比『非親愛』的、『非實有』的等等。」這個比喻是說,無明並不是我們最親愛、最真實的親友,而是會損害、欺誑我們最大的怨敵。因為無明正是使我們輪迴、和不能認清「無我」實相最大的障礙。眾生之所以會輪迴生死,就是由於無明愚癡的緣故。首先誤認有一個真實的「我」,再由執「我」,而引發種種煩惱,又因煩惱,而造下種種的業,再由不同的業,在六道中輪迴。所以說,輪迴的根本起於無明。無明是損害我們的怨敵,因為它使我們起惑造業,因此才輪迴生死;無明也是欺誑我們、使我們不能認清「無我」實相的罪魁禍首,才會被虛幻不實的「我相」所矇騙。但是,這樣來比喻無明,並不表示說無明阻礙我們去取親愛和真實,或是說無明不同於親愛和真實,而是說「無明」和我們最親愛的「明」和「實相」,是互相違背的,是我們修行所要對治最主要的課題。雖然「無明」沒辦法遮止能對治它的「明」,或者遮止「明」以外的內容,但是顯而易見的是,「無明」和「明」是相違背的,而且也只有「明」才能真正對治「無明」。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若是想要跳出輪迴,就必須有這個「明」——見「無我」的智慧,才能真正解脫,才能破除「以為有我」的無明愚癡。所以,只有「明」才能對治「無明」,這個「明」才是我們最親愛、最真實的。

 

 

  此中能治明者,謂正明了補特伽羅無我之義,此相違者,謂補特伽羅我執薩迦耶見。

【消文】:由此可知,前面所說能對治「無明」的「明」,是指正確的明了一切眾生本來「無我」的真實義理;而和「明」互相違背的「無明」,就是指眾生引起「我執」的「薩迦耶見」。

 

 

   此乃法稱論師所許。無著論師兄弟,則許倒執實義蒙昧實義二中後者,總謂邪解未解二心之中,為未解心,然此相違能治上首,則同許為覺無我慧。

【消文】:以上所說,認為「無明」的意義,是眾生引起「我執」的「薩迦耶見」,是法稱論師對無明的解釋。而無著世親論師兩兄弟,則用「不了解實相」來解釋無明。對於「實相」的認知,一般有顛倒執著、和矇昧無知兩種緣故,以致於不能認清實相,所謂的「無明」,就是屬於後者。而矇昧無知,又有邪見解、和不了解兩種情況,「無明」不是由於邪見,而是因為不了解,才會昧於「無我」的實相。然而,不論是持那一種見解,對治「無明」最重要的法門,都是覺悟這個「無我」的智慧。

 

 

  又此愚蒙,集論中說論略分二種,謂業果愚及真實義愚,初能招集墮惡趣行,後能招集往樂趣行。

【消文】:另外,這個愚癡無明,在集論中把它略分為二種,就是對於業果道理的愚癡無明,和對於「無我」真實義理的愚癡無明。前者能招集墮惡趣的業果,後者則能招集生善趣的果報。(不了解業果的道理,所以不能止一切的惡行,因此造集墮惡趣的業;由於不了解「無我」真實義,所以一切的善行、功德都有「我執」在內,因此只能積集人、天果報的善業,而無法解脫輪迴。)

 

 

 

 

【課文】:(18109~18110)

 行即是業,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後復有二,謂能引欲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動業。

  

  行即是業,

【消文】:二緣起的第二支,是「行」支。「行」,就是「造業」。

 

 

  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

【消文】:造那些業呢?有能引生惡趣的非福業,以及引生善趣的業。

 

 

  後復有二,謂能引欲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動業。

消文】:能引生善業的業,又分為引生欲界善趣的福業、和引生色界、無色界善趣的不動業兩種。
  第一支無明是造業的因。因為無明,所以起惑造業,由於造作不同的業(福業、非福業、不動業),而生於三界、六道當中,受不同的果報。

 

 

 

 

【課文】:(18111~18203)

 識者,經說六識身,然此中主要,如許阿賴耶者,則為阿賴耶,如不許者,則為意識。此復若愚,從不善業起苦苦果,造作增長諸不善業,此業習氣所熏,現法之識者,是因位識。由依此識,未來世中於惡趣處結生之識者,是果位識。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識是因位識。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 

 

 

  識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三支,是「識」支。

 

 

  經說六識身,然此中主要,如許阿賴耶者,則為阿賴耶,如不許者,則為意識。

【消文】:什麼是「識」呢?經中說是「六識身」。主要是指第八阿賴耶識,這是大乘唯識等派的主張,對於不承認有八識的小乘來說,指的就是第六意識。

 

 

  此復若愚,從不善業起苦苦果,造作增長諸不善業,此業習氣所熏,現法之識者,是因位識。由依此識,未來世中於惡趣處結生之識者,是果位識。

【消文】:眾生由於無明愚癡,造作惡業引生苦果,在受報的苦受當中,因為不堪忍受,又造下惡業,繼續增長串習惡業的習氣,這個習氣回熏到第八識,成為未來再起惡行的種子,這時是在「因位識」,專指第八識或是第六識的種子而言。這些惡業的種子,在死後中陰身時,成為未來世中引生惡趣的因,一旦於惡趣處結生後,就是「果位識」,這時是指已經受生下一世的第八阿賴耶識,或者是第六識而言。

 

 

  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識是因位識。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

【消文】:同樣的,對於造善業生善趣的眾生來說,「識」也同樣的分為「因位識」和「果位識」兩種差別。造善業的眾生,是由於無明的愚癡,不了解「無我」的真實義,才會妄執善趣的苦,以為安樂,所以便造集了許多福業以及不動業,這些業習的種子,含藏在第八識或第六識的時候,是「因位識」,由於這些善業,而於欲界、色界、無色界善趣中受生,這時的第八識或是第六識,就是「果位識」。
  因此我們知道,「識」是由無明為因,起惑造業而後熏習來的,在種子位的時候是「因位識」,一旦於下一世受生,就成了「果位識」。

 

 

 

【課文】:(18204~18205)

 名色中名者,謂受想行識非色四蘊。色者若生無色,唯有色種而無實色,除此餘位羯羅藍等色,如應當知。 

 

  名色中名者,謂受想行識非色四蘊。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四支,是「名色」支。指五蘊而言。「名」是指受、想、行、識這非色蘊的四蘊。

 

 

  色者若生無色,唯有色種而無實色,除此餘位羯羅藍等色,如應當知。

【消文】:「色」是指色蘊。若是生無色界,就只有色種而沒有實色。除了這種情況之外,其餘生欲界、色界的眾生都有色蘊,如羯羅藍等,都屬於色蘊。(羯羅藍,是於母胎中剛結生時,第一個七日的狀態,如粥汁或酪漿,譯為「凝滑」。)

 

 

 

【課文】:(18206~18209)

 六處者,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識入精血,為羯羅藍,與名俱增,成眼等四處,身與意處,於羯羅藍位而有。若是化生,結生之時,諸根頓起,無此漸次。卵生濕生唯除住胎,餘者悉同。是本地分所說。由是因緣,成就名色得身自體,成就六處成身差別,是為成就能受用者,五有色處者,於無色中無。

 

   六處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五支,是「六處」支。

 

 

  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識入精血,為羯羅藍,與名俱增,成眼等四處,身與意處,於羯羅藍位而有。

【消文】:「六處」,指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若是胎生的話,最初的神識進入父母精血之中,剛和合凝結時的初七是「羯羅藍」位,接著第二個七、第三個七……胎兒逐漸形成,到了第七個七時,成眼、耳、鼻、舌等四根,身根與意根,是依於羯羅藍位漸漸而有的。

 

 

  若是化生,結生之時,諸根頓起,無此漸次。

【消文】:若是化生的眾生,六根頓起,沒有漸漸成長的次序。

 

 

  卵生濕生唯除住胎,餘者悉同。是本地分所說。

【消文】:至於卵生和濕生的眾生,除了住胎的情況不同之處,其餘的都和胎生相同。以上是本地分中所說四生中出生六根的差別。

 

 

  由是因緣,成就名色得身自體,成就六處成身差別,是為成就能受用者,

【消文】:由此可知,「名色」這五蘊的形成,是指得到這個身體的總相而言,「六處」這六根的形成,則是指形成這個身體的別相而言。這個差別相,主要是為了身體各別的受用而有的,如眼根是受用色塵而有、耳根是受用聲塵而有……。

 

 

  五有色處者,於無色中無。

【消文】:在無色界中,沒有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只剩下意識的存在。

 

 

【課文】:(18210~18210)

 觸者,謂由根境識三種和合,取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說「六處緣」者,亦表境識。

 

  觸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六支,是「觸」支。

 

 

  謂由根境識三種和合,取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

【消文】:「觸」,是由六根對六境時,加上六識的作用,這三種因緣和合以後,就對外境產生喜歡、不喜歡,以及沒有喜不喜歡這三種境界。

 

 

  說「六處緣」者,亦表境識。

【消文】:說到「六處緣」的意思,就是表示六根緣六境而生六識。

 

 

 

 

【課文】:(18211~18211)

 受者,謂觸取三境順生三受,謂苦樂捨。

  

    受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七支,是「受」支。

 

 

  謂觸取三境順生三受,謂苦樂捨。

【消文】:「受」,就是「觸」後取喜歡、不喜歡,以及沒有喜不喜歡這三種境界,對於這三種境界,便產生樂、苦、不苦不樂(捨)這三種感受。

 

 

 

 

【課文】:(18212~18301)

 愛者,謂於樂受起不離愛,於諸苦惱起乖離愛。說「由受緣生愛」者,是從無明和合觸緣,所生之受而能生愛,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由是因緣,觸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異熟受用,若此二圓滿,即為受用圓滿。其中三界有三種愛。

 

  愛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八支,是「愛」支。

 

 

  謂於樂受起不離愛,於諸苦惱起乖離愛。

【消文】:「愛」,是對樂受產生貪著,不想遠離;對於苦受卻急欲想逃離所產生的執著。

 

 

  說「由受緣生愛」者,是從無明和合觸緣,所生之受而能生愛,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

【消文】:說到「由受緣生愛」的意思,是由於無明的緣故,所以在觸緣生苦、樂受之後,便產生欲離、不欲離的愛著,若是沒有無明,雖然有苦樂受,也能不生貪愛。

 

 

  由是因緣,觸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異熟受用,若此二圓滿,即為受用圓滿。

【消文】:由此可知,觸是指「境界受用」,就是根、境、識三緣和合,而產生可愛,不可愛等三種境界,所以稱為「境界受用」;受是指「生受用」或「異熟受用」,就是由觸而生苦、樂、不苦不樂三種感受,而苦受生瞋,樂受生貪,不苦不樂受生痴,所以三受與三毒相應,而感得生死流轉的果報,所以稱為「生受用」或「異熟受用」。若是觸受圓滿,也就是二種受用圓滿。

 

 

  其中三界有三種愛。

【消文】:這個「愛」支,包括了三界的三種愛,就是欲界的欲愛、色界的色愛,以及無色界能引發後有的有愛。

 

 

 

【課文】:(18302~18303)

 取者,於四種境起四欲貪,謂欲著於色聲等欲塵,及除薩迦耶見餘諸惡見,惡見係屬惡戒惡禁及薩迦耶見,是為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

 

  取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九支,是「取」支。

 

 

  於四種境起四欲貪,

【消文】:「取」,主要是對四種境界,起了猛利的欲貪。

 

 

  謂欲著於色聲等欲塵,

【消文】:那四種境界呢?第一種境界,是對色、聲、香、味、觸等五欲外塵心生貪著,是為「欲取」。

 

 

  及除薩迦耶見餘諸惡見,

【消文】:第二種境界,是除了薩迦耶見以外,其餘由邊見或邪見所生的見取見,是為「見取」。

 

 

  惡見係屬惡戒惡禁,

【消文】:第三種境界,是屬於惡見的惡戒或惡的禁忌等,是為「戒禁取」。

 

 

  及薩迦耶見,

【消文】:第四種境界,是薩迦耶見,是為「我語取」。

 

 

  是為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

【消文】:因此,所謂的「取」,就是由於五欲之塵、見取見、戒禁取見、薩迦耶見,而起的欲取、見取、戒禁取,以及我語取。(眾生先執持生命內在有個自我——「我語取」;再由「我語取」為根本,向外執取客觀的五欲,成為「欲取」;向內執取主觀的倒見成為「見取」;甚至把那些不是解脫的真因,執取以為真因,成為「戒禁取」。由於這四種取,引發身、語、意三業,就構成未來身心的苦因。)

 

 

 

【課文】:(18304~18305)

 有者,謂昔行於識,熏業氣習,次由愛取之所潤發,引生後有有大勢力,是於因上,假立果名。

 

  有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十支,是「有」支。

 

 

  謂昔行於識,熏業氣習,次由愛取之所潤發,引生後有有大勢力,是於因上,假立果名。

【消文】:為什麼會有下一期的生命呢?這個「有」支,是以「無明」為種子,「行」為播種,將種子種植「識」田當中,再以「愛」「取」的糞土潤發,才引生後有的這股「有」的勢力來,所以「有」支,實際上是在「因位識」上,不斷的熏習業力的習氣,再加上愛取的滋潤,才生後有的「果位識」,在這「果位識」上,再假立一個「有」的果名。

 

 

 

 

【課文】:(18306~18306)

 生者,謂識於四生最初結生。老死中老者,謂諸蘊成熟轉變餘相,死謂棄捨同分諸蘊。

 

 

  生者,

【消文】:十二緣起的第十一支,是「生」支。

 

 

  謂識於四生最初結生。

【消文】:「生」,是指神識在卵、胎、濕、化這四生當中,最初結生的狀態。

 

 

老死中老者,謂諸蘊成熟轉變餘相,死謂棄捨同分諸蘊。

【消文】:老死中老者,謂諸蘊成熟轉變餘相,十二緣起的第十二支,是「老死」支。其中「老」,是指諸蘊在成熟之後,逐漸衰變的現象。

 

 

  死謂棄捨同分諸蘊。

【消文】:「死」支,即是指諸蘊分離時的狀態,就稱為死亡。

 

056(吹冷氣.gif

箭頭下.gif      

 

  “十二緣起”篇【二】待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