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1.道前基礎9-暇滿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菩提道次第廣論  消文

         054(寫字.gif

 

 

08 0705

組長:陳長城 消文

 

 

第62頁 01行~ 第65頁 07行                                       消文日期:2009年8月29日

*****************************************

 

 

【課文】:(06201) 敦巴亦謂慬哦瓦云:「憶念已得暇滿人身乎。」慬哦亦於每次修時,必誦一遍入中論頌中:「若時自在轉順住,設不於此自任持,墮險成他自在轉,後以何事從彼出。」而為心要,應如是學。

【消文】:敦巴尊者也常問慬哦瓦說:「你今天思惟獲得暇滿人身了嗎?」慬哦瓦在每次修法的時候,一定要朗誦一遍《入中論》當中的這一偈頌:「如果當自己可以隨心所欲而轉,又能隨順緣而住的時候,卻不知道善加把握這暇滿人身,結果墮入惡趣隨他自在而轉,以後要透過什麼事情才能脫離?」以此作為最精要的法義,應該像這樣來修學。本段引用尊者每回見著慬哦瓦時,都要問起的話,以及慬哦瓦每次修法時都要朗誦的《入中論》頌詞,教誡行者應該像這樣好好把握暇滿人身來修學善法。

 

 

 

【課文】:如其觀待畢竟義大,如是觀待現時亦然,謂增上生中,自身受用眷屬圓滿之因,布施持戒及忍辱等,若以此身易能成辦,此諸道理亦應思惟。

【消文】:照著以上所說的道理去思惟暇滿人身對於成就最勝增上究竟果的意義非常重大,同樣的道理,思惟暇滿人身對於成就現時最勝增上樂勝利的意義也非常重大,因為增上生當中,要感得自己的身體、受用、眷屬等方面都圓滿的因,就是依賴布施、持戒及忍辱等方面的功德,如果有這個暇滿人身就非常容易成辦這些圓滿之因,對於這些方面的道理也應該思惟。本段闡釋完暇滿人身對於引發畢竟樂的義大(利大)之後,教誡行者,應該以同樣的道理思惟暇滿人身對於成辦身體、受用、眷屬等方面圓滿之因──布施、持戒、忍辱等功德──也是義大利大的道理。

 

 

 

【課文】:如是觀待若增上生,若決定勝,義大之身,若不晝夜殷勤勵力此二之因,而令失壞,如至寶洲空手而返,後世亦當匱乏安樂,莫得暇身。若不得此,眾苦續生,更有何事較此欺誑。

【消文】:照以上道理思惟,(這暇滿人身)不論對於現時最勝增上樂勝利,或是對於最勝究竟決定勝利,都是具有極大意義的人身,如果不能常時不捨晝夜地努力修習成就增上生與決定勝的圓滿之因,而讓這暇滿人身白白地消失損壞,那就好比是去了寶洲卻空手而回,那麼來生一定缺乏安樂,得不到暇滿人身。如果得不到暇滿人身,種種的苦自然繼續生起,還有什麼比這更欺誑的事呢?欺誑,自欺欺人。本段教誡行者,思惟了暇滿義大之後,還放逸懈怠而致使暇滿人身空無果,來生必定缺乏安樂,也得不到暇滿人身,再也沒有比這更欺誑的事了。

 

 

 

【課文】:應勤思惟,如聖勇云:「若眾善富人,由無量劫得,愚故於此身,未略集福藏,彼等趣他世,難忍憂惱室,如商至寶洲,空手返自家,無十善業道,後亦不能得,不得人唯苦,如何能受樂,他欺無過此,無過此大愚。」如是思後,當發極大取心要欲。

【消文】:應該照著聖勇論師所說的道理努力地思惟:「像這樣經過無量劫才獲得的暇滿人身,因為愚痴的緣故而沒有在這暇滿人身積集任何福智資糧,他們未來世將墮入難以忍受的憂惱境地,那情形就好像商人到寶洲卻沒有獲得任何寶藏,兩手空空地回家一樣,(現世)沒有修十善業道,後世也得不到暇滿人身,得不到人身那就只有受苦,怎麼能夠享受樂利,別的欺誑都比不過這個,別的愚痴也比不過這個。」照這樣思惟之後,一定能夠生起攝取心要的極大欲念,亦即生起極大善法欲。本段教誡行者應該照著聖勇論師(在某部著作)所說的道理思惟,定能生起極大的取心要欲。

 

 

 

【課文】:如入行論云:「與此工價已,令今作我利,於此無恩利,不應與一切。」又云:「由依人身筏,當度大苦流,此筏後難得,愚莫時中眠。」又如博朵瓦喻法中云:「蟲禮騎野馬,藏魚梅烏食。」應如是思,發起攝取心要欲樂。

【消文】:如《入行論》中所說:「已經給這個工人工錢了,就應該命令他為我的利益努力。如果無法成辦任何恩惠利益,什麼東西都不應該給。」《入行論》中又說:「藉由有如皮筏的暇滿人身,才能安渡生死大苦流。這艘人身筏以後非常難再得到,愚痴的人啊!不要竟日睡眠。」又如博朵瓦在《喻法》中所說:「前兩個比喻(指蟲禮與騎野馬)代表暇滿人身難得。一隻昆蟲頂禮和一個瘸子騎野驢都是極為罕見的事。堪蘇耶喜圖登講說一隻蟲由地底鑽出來向佛陀頂禮的故事。這故事比喻要從惡趣解脫並且獲得暇滿人身是非常困難的。至於野驢的故事,是說有一個瘸子偶然跌坐在一隻野驢背上唱起歌來。當人們問他為什麼唱歌的時候,他回答說:「對我來說能夠騎在野驢背上是很神奇的事,如果我這個時候不唱歌,那要什麼時候唱呢?」

後兩個比喻藏魚與梅烏)代表暇滿人身意義重大。故事是說有一位藏地建築工人到一個家庭作客,那家人招待他吃魚,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吃到魚。由於太好吃了,所以他貪婪地吃得很多。結果當他吃太多而想吐的時候,就用腰帶把脖子勒住。當人們問他為什麼這樣做的時候,他回答說:「魚太好吃了,如果把它吐了出來,那會是一大損失!」最後一個比喻是有一個貧窮的小男孩參加宴會,不但吃了很多食物,還拚命塞超過他的食量。當朋友們問他為什麼這樣做的時候,小男孩回答說:「這很可能是我能獲得那麼美好的食物的唯一機會。我必須立刻就吃掉!」應該這樣思惟,生起攝取心要的欲樂。本段教誡行者要照著《入行論》和博朵瓦所說的去思惟,使得攝取心要的欲樂能夠生起來。

 

 

 

【課文】:(06213)第三思惟極難得者。如是暇身如事教中說:「從惡趣死復生彼者,如大地土,從彼死沒生善趣者,如爪上塵。從二善趣死生惡趣者,如大地土,從彼沒已生善趣者,如爪上塵。」故從善趣惡趣二俱難得,若作是念,彼由何故如是難得。

【消文】:第三、思惟(暇滿人身)極為難得的意義。像這樣難得的暇滿人身,就如《事教》中所說的一樣:「在三惡道當中死後再受生三惡道的有情,其數量有如大地的泥土一樣多,在三惡道當中死後受生人天善趣的有情,其數量有如指爪上的灰塵那樣少。在人天善趣死後受生三惡道的有情,其數有如大地的泥土一樣多,在人天善趣死後再受生善趣的有情,其數量有如指爪上的灰塵那樣少。」所以不論是從善趣或者是惡趣,死後要再受生善趣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心中思惟什麼原因要再獲得暇滿人身會如此不容易?接下來宗大師開始要闡釋暇滿人身難再得的道理。大師先引《事教》中所說的比喻,要行者思惟為何暇身難得。

 

 

 

【課文】:(06302) 如四百頌云:「諸人多受行,非殊勝善品,是故諸異生,多定往惡趣。」謂善趣人等,亦多受行十不善等非勝妙品,由是亦多往惡趣故。

【消文】:如《四百頌》所說:「由於人多行十不善業,所以一定是投生往惡趣的比較多。」頌詞的意思是說,善趣當中的多數人,所作所為大部分都牽涉到十不善業,因此大多數人死後都受生惡趣。本段引《中觀四百論》之偈頌,闡釋從二善趣死生惡趣者如大地土的原因。

十不善業→十惡也

〔一、殺生〕,殺生者,謂自殺,亦教人殺,斷害一切眾生之物命也。

〔二、偷盜〕,偷盜者,謂竊取他人一切財物也。

〔三、邪婬〕,邪婬者,謂非己妻妾,而行欲事也。

〔四、妄語〕,妄語者,謂好造虛言誑惑他人也。

〔五、兩舌〕,兩舌者,謂向此說是,向彼說非;或向彼說此,

               向此說彼,而使彼此乖諍也。

〔六、惡口〕,惡口者,謂言語麤獷,毀辱他人,令其受惱也。

〔七、綺語〕,綺語者,謂乖背真實,巧飾言辭,令人好樂也。

〔八、貪欲〕,貪欲者,謂於順情之境,貪著樂欲,心無猒足也。

〔九、瞋恚〕,瞋恚者,謂於違情之境,不順己意,心生忿怒也。

〔十、邪見〕,邪見者,謂撥無因果,行邪見道心,無正信也。

              (撥者,絕也。)」

 

 

 

【課文】:又 如於菩薩所起瞋恚心,一一剎那,尚須經劫住阿鼻獄。況內相續現有往昔多生所造眾多惡業,果未出生,對治未壞,豈能不經多劫住惡趣耶,如是若能決定淨治往昔所造惡趣之因,防護新造,則諸善趣雖非希貴,然能爾者,實極稀少。若未如是修則定往惡趣,既入惡趣則不能修善,相續為惡,故經多劫,雖善趣名亦不得聞,故極難得。

【消文】:又譬如對菩薩生起瞋恚心,即使只是生起一剎那的時間而已,都還要墮入阿鼻地獄一劫的時間。何況內心已有過去多生所造的眾多惡業,還沒有感得果報,對治力也還沒有將它破壞,哪有不住惡趣多劫的道理,因此,如果能夠完全淨治往昔所造惡趣之因,又能夠遮止新造惡業之因,那麼,人天善趣就不難獲得,然而能夠做到這樣的,實在非常稀少。如果沒有如此修習,就一定墮往惡趣,一旦墮入惡趣就不能修習善品,這樣繼續不斷地造作惡業,以致於多生多劫的時間當中,就連善趣的名相都聽不到,所以(暇滿人身)非常難再獲得。本段闡釋只要對菩薩生起一剎那的瞋恚心,就要墮入阿鼻地獄一劫,再加上往昔所造眾多惡業尚未感果,對治力又未能發生作用,當然多劫皆住惡趣。又由於墮入惡趣之後不能修善,惡性循環的結果,多生多劫連善趣名都聽聞不到,所以非常難再獲得暇滿人身。

 

 

 

【課文】:入行論云:「我以如是行,且不得人身,人身若不得,唯惡全無善。若時能善行,然我不作善,惡趣苦蒙蔽,爾時我何為。未能作諸善,然已作眾惡,經百俱胝劫,不聞善趣名。是故薄伽梵,說人極難得,如龜項趣入,海漂軛木孔。雖剎那作罪,尚住無間劫,況無始生死,作惡豈善趣。」

【消文】:入行論》當中說:「以我這種行為,(將來)尚且連人身都得不著(,更何況是暇滿的人身),如果得不到人身,那就只有造作惡業,完全沒有造作善業的可能。如果現時能夠修習善法,而我卻不造作善業,到墮入惡趣被眾苦蒙蔽的時候,那時候該怎麼辦呢?不能夠造作種種善業,反而已經造作眾多的惡業,經歷百俱胝劫的時間,連善趣的名相都聽聞不到,更不用說能夠受生善趣了。所以世尊說,人身非常難得,就好比海龜浮出海面時,脖子穿過漂流在海面上的軛木孔那樣不容易一樣。只不過是一剎那間造作罪業,就要在無間地獄一劫的時間,何況是無始劫以來在生死輪迴當中造作惡業,豈有能夠受生善趣的道理?」本段先引《中觀四百論》闡釋諸異生多定往惡趣之理,然後再引《入行論》闡釋雖得人身而不作善,失已難再得之理。

 

 

 

【課文】:若作是念,由受惡趣苦盡昔惡業已,仍可生樂趣,故非難脫也。即受彼苦之時,時時為惡,從惡趣沒後,仍須轉惡趣,故難脫離。如云:「非唯受彼已,即便能脫離,謂正受彼時,復起諸餘惡。」

【消文】:也許你會想,等到在惡趣所受的苦,把過去的惡業都報完了以後,仍然有生人道的機會,所以並不是永遠難脫惡趣。(問題在於)在惡趣受苦的時候,由於痛苦難耐而不停地造作新的惡業,因此,在惡趣死後還是必須墮入惡趣,所以根本很難脫離惡趣。就像說:「並不是只要惡趣的苦結束之後,就能夠脫離(惡趣),因為正當受惡趣苦時,又生起許多其他的惡業。」這段本文前半段為設想有人認為只要惡趣的苦結束,就可以淨除往昔所造惡業,到時候自然可以受生善趣,所以要脫離惡趣並不難。宗大師闡釋在受苦趣惡的時候,會不斷地造作新的惡業,以致於在惡趣死後仍舊必須墮入惡趣,所以根本難以脫離。末了再以《入行論》之偈頌證成難脫離之理。

 

 

 

【課文】:如是思惟難得之後,應作是念,謂若使此身為惡行者,是徒耗費,應修正法而度時期,而發欲樂攝取心要。

【消文】:照著這個方式思惟暇滿人身極為難得之後,就應該這樣思惟,也就是應該思惟如果讓這難得的暇身造作惡業,那是白白浪費了暇滿人身,應該把時間用在修習正法上面,(這樣才能)生起攝取心要的善法欲。這段闡釋暇身難得之理後,繼續教誡修行者,只是思惟難得是不夠的,要更進一步發起善法欲,把時間都用在修習正法上面。

 

 

 

【課文】:(06401) 如《親友書》云:「從旁生出得人身,較龜處海,遇軛木孔隙尤難,故大王應行正法令有果。若以眾寶飾金器,而用除棄吐穢等,若生人中作惡業,此極愚蒙遇於彼。」

【消文】:如《親友書》中所說:「要在畜生道死後獲得人身,比起在大海中的海龜,遇到漂浮的軛木而且脖子要穿過軛木上面的孔更難,所以大王應該修習正法,使得現世的暇身獲得殊勝果利。如果把裝飾有種種寶石的金製容器,用來清除廢棄物或者當作痰盂、便器等,那就有如獲得人身卻用來造作惡業,這種愚痴更甚於以金器盛穢物。」這段引《親友書》中所說,除強調再得人身極困難之外,也強調獲得人身而不修習正法,是極愚蒙的事。

 

 

 

【課文】:弟子書中亦云:「得極難得人身已,應勤修證所思義。」此又如大瑜伽師謂慬哦云:「應略休息。」答云:「實當如是,然此暇滿,實為難得。」

【消文】:弟子書》中也說:「獲得極為難得的(暇滿)人身之後,應該努力修習證悟所追求的清淨究竟義。」又譬如大瑜伽師 告訴慬哦瓦大師 說:「應該稍微休息一會兒。」慬哦瓦大師回答說:「的確是應該稍微休息一下,可是(因為)這暇滿人身實在極難再得,所以我一刻也不能休息。」這段分別再引《弟子書》與大瑜伽師和慬哦瓦大師的對話,希望藉由大師們極為重視暇身難得的態度,教誡行者應該努力修證所思義。

 

 

 

 

【課文】:又如博朵瓦云:「如昔坌(ㄅㄣˋ)宇有一雕房,名瑪卡喀,甚為壯麗,次為敵人所劫,經久失壞。有一老人因此房故,心極痛惜,後有一次聞說其房為主所得,自不能走,憑持一矛逶迤而至,如彼喜曰:『今得瑪卡喀,寧非夢歟。』今得暇滿,亦應獲得如是歡喜,而修正法。」乃至未得如是心時,應勤修學。

【消文】:又如博朶瓦所講的一個故事:「過去在坌(ㄅㄣˋ)宇的地方,有一座莊房,叫瑪卡喀,蓋得非常壯麗,後來被敵人所佔據,時間一久,就慢慢頹壞了。有一位老人,因對這房子有很深的眷戀,所以聽到了這個消息以後,非常的心痛惋惜。後來,有一次他聽說房子已經收復了,他高興得要親眼目睹,但是他年紀太大沒辦法自己走,就憑著一根手杖,不惜步履艱難的撐到那邊,口中還喜不自禁的說:『這真的是瑪卡喀嗎?我不是在作夢吧!』我們今生能得暇滿人身,也應該像這位老人一樣,滿心歡喜才是,而利用這難得的人身,勤修正法。」在沒有真實生起歡喜修行的心意之前,都應該好好來思惟修學人身難得的內容。這段引博朵瓦所說的話,勸誡行者應該珍惜難得的暇滿人身,勤習正法。

經查坌(ㄅㄣˋ)宇為藏文';今多譯作彭域,位於拉薩北部山谷。

 

 

 

【課文】:如是若於暇身能發一具相取心要之欲樂,須思四法。其中須修行者,謂一切有情皆唯愛樂而不愛苦,然引樂除苦亦唯依賴於正法故。能修行者,謂外緣知識,內緣暇滿,悉具足故。此復必須現世修者,現世不修,次多生中,暇滿之身極難得故。須於現在而修行者,謂何日死無決定故。

【消文】:照著以上所說的道理,若要使暇滿人身能夠生起具足一切諸相的取心要欲樂,必須考慮四種因素。

第一,必須修行,也就是說,一切有情都是喜愛安樂而不愛痛苦,

      然而要能夠離苦得樂只有依賴正法,所以必須修行。

第二,堪能修行,也就是說,外緣方面得親近善知識,內緣方面得

      暇滿人身,這兩方面都必須具備才能修行。

第三,必須這一世就要修行,如果這一世沒有修行,往後的多生當

      中,非常難再獲得暇滿的人身,所以必須這一世就努力修行。

第四,必須現在就立即修行,也就是說,哪一天會死並不一定,所

       應該當下立即修行。

這段已經一一闡釋了正明暇滿、思其義大、思惟難得,從這段本文開始進行結勸。大師教誡行者必須考慮須修行、能修行、須現世修、與及修現在修等四種因素,才能夠生起具足諸相的取心要欲樂。

 

 

 

 

【課文】:其中第三,能破推延於後生中修法懈怠。第四能破雖於現法定須修行,然於前前諸年月日不起修行,而念後後修行亦可,不趣懈怠。總攝此二為應速修,作三亦可,是則念死亦與此係屬,然恐文繁至下當說。

【消文】:前述四種因素當中的第三種能夠破除想要推延到下一生才修行的懈怠心。前述四種因素當中的第四種能夠破除心想「雖然今生必須修行,但是可以不必從那麼早的歲月就開始修行,在往後的歲月才修行也可以」這種現在不趣入修行的懈怠心。總的來說,這兩種因素可以合併為「應速修」,也就可以改作須思三法,照這樣的理路思惟,那麼思惟何日死無決定也與「應速修」有關聯,然而為免文字過於繁複,念死的部分以後再來闡釋。

這段為前述四種因素再作結示,告訴行者第三第四這兩因素之目的就是要破除推延的懈怠心,所以可思惟作「應速修」,而「應速修」之主要理由即在於「何日死無決定」,這等於為以後的「念死無常」作了預告。

 

 

 

 

【課文】:(06501)如是若由種種門中正思惟者,變心力大,故應思惟如前所說。若不能者則應攝為,如何是為暇滿體性,現竟門中利大道理,因果門中難得道理,隨所相宜從前說中取而修習。

【消文】:如果能夠照著種種法門正確思惟的話,可以生起強大的變心力,所以應該像前面所說的內容思惟。如果無法如前所說思惟的話,就應該把思惟的內容總攝為三方面

第一、什麼是暇滿體性的內涵。

第二、現世與究竟利大之道理。

第三、因果門中難得之道理。

根據個人相應的法門,照著前面所說的內容修習。

這段為勉勵行者隨所相宜從前說中取而修行。

 

 

 

 

【課文】:其中因門難獲得者,謂僅總得生於善趣,亦須戒等修一淨善,特若獲得暇滿具足,則須淨戒而為根本,施等助伴,無垢淨願為結合等眾多善根。現見修積如是因者極為希少,比此而思善趣身果,若總若別,皆屬難得。

【消文】:從因方面來看為什麼暇滿人身難再獲得,總的來說,就算只要能夠受生於善趣,也必須修習持戒等的清淨善法,特別來說,若要獲得暇滿具足的人身,那麼,最根本的是必須清淨持戒,同時還必須修習布施等六度作為助伴,更必須結合無垢淨願等等的種種善根。現在很少見到修習這種善因的,根據這個因而思惟獲得善趣身的果,總也好,別也好,都是非常難獲得的。這段闡釋為什麼從因來說,暇滿人身難再獲得的道理。

 

 

 

【課文】:(06505)由果門中難獲得者,觀非同類諸惡趣眾,僅得善趣,亦屬邊際,觀待同類諸善趣眾,殊勝暇身極屬希少。如格喜鐸巴云:「殷重修此,餘一切法由此引生。」故應勵力。

【消文】:從果方面來看為什麼暇滿人身難再獲得,觀察和我們不同類的三惡道眾生,單單只是(死後)獲得善趣之身的數量,也是屬於極少數而已,觀察和我們同類的人天眾生,(死後)能再獲得殊勝的暇滿人身,其數量也是極為稀少。就像鐸巴格西所說的:『如果能夠殷勤慎重地修習這門暇滿,獲得暇身之後其他一切法才得以修行。』所以應該積極努力。

這段再闡釋為什麼從果來說,暇滿人身難再獲得的道理。並且引述鐸巴格西所說,教誡行者應勵力修習暇滿。

 

 

 

 

 

 

056(吹冷氣.gif

 

 

 

暇   滿 》篇 ─  結   束   

 

 

 

《道 次 引 導》~~待   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  消文

         054(寫字.gif

 

 

08 0705

組長:陳長城 消文

 

 

第59頁 01行~ 第59頁 13行                                       消文日期:2009年8月28日

*****************************************

 

【課文】:(06101) 總之修行如是正法,特若修行大乘道者,任隨一身,不為完具,須得如前所說之身。如弟子書云:「善逝道依將成導眾生,廣大心力人所獲得者,此道非天龍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

【消文】:總而言之,修行這部正法,特別是修行大乘道的行者,(如果是)隨便任一種人身,那是不完全具足修行條件的,必須像前面所說擁有離八無暇具十圓滿的人身,才算具足修行條件。就像《弟子書》中所說:「成就佛道是要依賴將成為引導眾生的,廣大心力,有這種廣大心力的人,才能獲得佛道,佛道不是天龍可得,也不是非天能得,也不是,妙翅、持明、似人、或腹行等類的有情能得。」本段引《弟子書》中所說,闡釋天龍八部眾之有情,不能獲得佛道,只有具廣大心力,具足暇滿的人身才能成就佛道。

 

 

 

【課文】:入胎經亦云:「雖生人中,亦具如是無邊眾苦,然是勝處,經俱胝劫,亦難獲得,諸天臨沒時諸餘天云,願汝生於安樂趣中,其樂趣者即是人趣。」諸天亦於此身為願處故。

【消文】:入胎經》也說:「雖然受生在人道當中,也會遭受無量無邊的種種苦,然而它殊勝的地方就在於,經過俱胝劫的時間,也難以獲得,在諸天界的天人臨死的時候,其他的天人都會說,祝願受生在安樂趣當中,所謂的(安)樂趣就是指人趣,也就是在人道當中。」(因為)所有的天人也把暇滿人身當作希願處的緣故。本段引《入胎經》為行者闡釋即便是天人,在臨終時也都以暇滿人身為希願處。

 

 

 

 

【課文】:又有欲天,昔人世時,由其修道習氣深厚,堪為新證見諦之身,然上界身,則定無新得聖道者,如前所說,欲天亦多成無暇處,故於最初修道之身,人為第一。

【消文】:也有少部分欲界天的天人,由於過去於人身中,修道習氣深厚,後生欲天,也可能新證見諦,除了欲天這種情況以外,其他的上界,就是指色界、無色界,是絕對沒有新得聖道者,也就是絕對沒有初證聖果,或者是初見道者。前面也曾說過,欲界天是屬於八無暇當中,長壽天裡面無暇修行的其中一個。所以欲界、色界、無色界天身來說,都不及暇滿的人身,欲界天身不合於見四聖諦,色界、無色界天身,難生猛利出離心,所以難見道、證空性。因此,對於最初修道的這個「身」來說,人身是第一的。我們要初學佛法,或者是初見道,初證道的話,都是在人身中,所以是最殊勝的。

 

 

 

 

【課文】:此復俱盧洲人,不堪為諸律儀所依,故讚三洲之身,其中尤以贍部洲身,為所稱歎。是故應當作是思惟,我今獲得如是妙身,何故令其空無果利,我若令此空無利者,更有何事較此自欺,較此愚蒙,而為重大。曾數馳奔諸惡趣等無暇險處,一次得脫,此若空耗仍還彼處者,我似無心,如被明咒之所蒙蔽。

【消文】:再說,俱盧洲人,雖然在四大洲中是最勝處,但是,不能持戒學佛,所以讚歎其餘三洲的人身(當中,其中特別是贍部洲的人身最受稱歎。所以應當這樣思惟,我現在獲得這樣殊勝的人身,為什麼讓這殊勝人身空過而沒有任何果利,如果我讓這殊勝人身沒獲得任何果利的話,那麼根本沒有比這件事更為自欺,更為愚蒙的了。曾經數數奔馳於三惡道那些沒有閒暇(修行)的危險地方,這一次好不容易脫離惡趣而獲得暇滿人身,如果就這樣白白浪費,又墮到諸惡趣的話,我就好像迷失本性,好像被明咒蒙蔽了一樣。以上是闡釋在四大部洲當中的人身,以南贍部洲身最值得稱歎。所以應當思惟:「如今既然獲得此一暇滿人身,如果讓它空無果利,那是最為自欺、最為愚蒙的事了。況且無始劫以來,曾經數數墮於三惡道而無暇修行,這一世好不容易脫離了,卻又白白浪費又墮入惡趣的話,那就好像被明咒蒙蔽而迷失本性一樣。」

 

 

 

 

【課文】:由此等門應數數修,如聖勇云:「得何能下種,度生死彼岸,妙菩提勝種,勝於如意珠,功德流諸人,誰令此無果。」

【消文】:以上所說的道理應該常時不斷地反覆思惟修習,就如聖勇論師所說:「獲得什麼?可以種下成佛的殊勝種子,這暇滿人身遠勝於如意寶珠,所有的功德都出自於人身,誰會令這(暇滿人身)沒有獲得最勝增上究竟果。」在這段本文當中,先為前面所講說的內容做一小結,教誡行者要不斷思惟這些道理。然後大師再引聖勇論師所說的話,勉勵行者既然獲得可以種度生死彼岸妙菩提種子的暇滿人身,就不應該白白浪費。

 

 

 

【課文】:入行論亦云:「得如是暇已,我若不修善,無餘欺過此,亦無過此愚。若我解是義,愚故仍退屈,至臨命終時,當起大憂惱。若難忍獄火,常燒我身者,粗猛惡作火,定當燒我心。難得利益地,由何偶獲得,若我如有知,仍被引入獄,如受咒所蒙,我於此無心,何蒙我未知,我心有何物。」

【消文】:行論》也說:「獲得這種殊勝的暇滿人身之後,如果我不用來好好地修習善法,那麼就沒有比這樣更自欺的了,也沒有比這樣更愚痴的了。如果我了解暇滿義大的道理,卻因為愚痴而退縮不前,那麼到即將死亡的時候,一定會生起極大的憂愁和煩惱。如果難以忍受的地獄熾熱火焰,不停地燃燒著我的身體的時候,粗猛的惡業所形成的心火,也一定焚燒著我的心。這樣難得的暇滿人身,豈是隨隨便便就獲得的,倘若我有智慧知道這暇身難得,未來生卻又墮入地獄,就好像被咒術蒙蔽了,我在這方面迷失了本性,究竟是)被什麼給蒙蔽了?我渾然不知,我的心性到底有什麼東西(障礙著)。本段再引《入行論》,強調暇滿人身難得,一定要努力修善,否則死後又墮地獄,那就白白浪費了這樣難得的暇滿人身。

 

 

 

 

056(吹冷氣.gif

 

  待   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  消文

         054(寫字.gif

 

 

08 0705

組長:陳長城 消文

 

 

第59頁 01行~ 第59頁 13行                                       消文日期:2009年8月28日

*****************************************

 

【課文】:(06001)第二圓滿。分二,五自圓滿者,如云:「人,生中,根具,業未倒,信處。」言生中者,謂能生於四眾弟子所遊之地。諸根具者,謂非騃啞,支節眼耳皆悉圓具。業未倒者,謂未自作或教他作無間之罪。信依處者,謂信毘奈耶,是世出世一切白法所生之處,毘奈耶者此通三藏。此五屬於自身所攝,是修法緣,故名自滿。

 

【消文】:正明暇滿的第二部分是圓滿。(又)分成二方面,第一方面是五種自圓滿,譬如〈聲聞地〉中所說:「人,生中,根具,業未倒,信處。」所謂生中的意思,就是能夠受生於有四眾弟子遊行度化的地區。所謂諸根具的意思,就是非愚笨、非啞巴,四肢、眼睛、耳朵都不殘缺。所謂業未倒的意思,就是自己沒有犯或者沒有教唆他人犯下五無間罪。所謂信依處的意思,就是深信毘奈耶是世間與出世間所有善法的根本。在這裡,毘(ㄆㄧˊ)奈(ㄋㄞˋ)耶(ㄧㄝ)不是單指律藏,而是等同於經律論三藏。以上五種圓滿因為屬於行者自己所擁有的條件,是修習正法的助緣,所以稱作自圓滿。這裏根據《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中所說,為行者闡釋五自圓滿。

 

 

 

【課文】:五他圓滿者,如云:「佛降、說正法、教住、隨教轉、有他具悲愍。」言佛降世或出世者,謂經三大阿僧祇劫積集資糧,坐菩提座現正等覺。說正法者,謂若佛陀或 彼聲聞宣說正法。教法住世者,謂從成佛乃至未示入般涅槃,勝義正法,可現修證未壞滅故。法住隨轉者,謂即如是證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證,如是正法眾生,即如 所證,隨轉隨順教授教誡。他悲愍者,謂有施者,及諸施主與衣服等。此五屬於他身所有,是修法緣,故名他滿。

 

【消文】:第二方面是五種他圓滿。譬如〈聲聞地〉中所說:「第一個是有佛出世;第二個是說正法;第三個是教法住世;第四個是隨佛教法而轉;第五個是有他人具悲愍心。」有佛降生或出世,是說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圓滿的積集了智慧、福德二資糧,坐在菩提樹下成正等覺,即成佛。一般從修行到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就是從資糧道、加行道、到見道登初地,需要一大阿僧祇劫,從二地到七地,需要一大阿僧祇劫,最後八地到成佛,也需要一大阿僧祇劫。說正法,是佛或佛的聲聞弟子來宣說正法,就是為眾生轉法輪。所謂教法住世的意思,就是從佛陀降世起,一直到佛陀示現入涅槃以前的期間當中,殊勝義理的正法,能夠於現法修證,並沒有壞滅。所謂法住隨轉的意思,就是能夠依教奉行現證正法而成佛者,當觀察到有能力證得正法的眾生時,立即依照自己所證得的途徑,隨順眾生的根機,隨轉教授教誡,好讓眾生也現證正法。所謂他悲愍的意思,就是有施者及許多施主布施衣服等資具,護持修行者。這五種不屬於行者本身所擁有的,但是都是修法的順緣,所以稱作他圓滿。這裏闡釋完五自圓滿之後,緊接著還是引《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中所說,為行者闡釋五他圓滿。

 

 

 

【課文】:聲聞地中所說前四他圓滿者,現在不具。然說正法,法教安住,隨住法轉,尚有隨順堪為具足。

 

【消文】:聲聞地中說,他圓滿的前面四項,是屬於佛親住世時所有的圓滿,現在雖然沒有佛親身住世,但有代表佛的善知識住世,雖然沒有佛親自說法,還有善知識能說法,而且也有三藏十二部等,佛的經教流傳於世,更不乏有修有證的善知識,可依止隨轉,所以我們現在還能具足五他圓滿。這段闡釋著,如果依照《瑜伽師地論》〈聲聞地〉的標準來衡量的話,那麼當時並不具足五他圓滿當中的前四種。然而除了佛降之外的其他四種他圓滿,勉強來說還稱得上是具足的。

 

 

 

【課文】:(06011) 第二思惟暇滿利大者。為欲引發畢竟樂故,若未清淨修習正法,僅為命存以來引樂除苦而劬勞者,旁生亦有,故雖生善趣,等同旁生。弟子書云:「猶如象兒為貪著,深阱邊生數口草,欲得無成墮險阬,願現世樂亦如是。」

 

【消文】:這是本階段所要闡釋的內容之標題,第二是思惟暇滿人身的意義非常重大。如此思惟是為了要引發希求心,希求佛果位的究竟樂心,只有成佛,才有究竟的安樂可言。眾生都想離苦得樂,每天也都忙著尋求快樂,但是,三界輪迴中,有真正的快樂嗎?沒有。眼前這些稍縱即逝的快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因為它是欲求來的,只是六根面對六塵時,由貪愛而發起的樂受境界而已,而這貪欲,是一切煩惱痛苦的根源,一旦貪欲無法滿足,苦受便產生了,所以想要真正離苦得樂,除非真正去除貪欲,只有當貪欲止息時,煩惱、痛苦才有熄滅的機會,就是證佛果時,一切的煩惱都清淨了,才有究竟的安樂可得,如果沒有清淨修習正法,只為了活命而努力地除遺痛苦追求快樂(的話),(那麼,這種欲念)畜生也有,因此,雖然受生於善趣,(空有暇滿難得的人身)卻與畜生沒有兩樣。《弟子書》中說::「就如同小象,為了貪著井邊的數口小草,而冒險前往,結果不但沒有得到,反而墮入險坑當中。世人貪圖眼前的享受,追求現世的快樂,為此造了很多惡業,而墮於三惡道之中,也是同樣的道理。」捕象的人,在象出沒的地區,挖了很多險坑,再放些美草覆蓋上面,小象為了貪吃小草,便墮入險坑,獵人把小象飼養長大,終身為他服役,負重勞動,不得自由。世人也是如此,為了現世的快樂,不惜造業受苦,終致墮三惡道,不得解脫。」本段闡釋思惟暇滿利大的目的,是為了促使行者生起希求獲得畢竟樂。大師引《弟子書》中的比喻教誡行者,如果只希求現世安樂,不但與畜生沒有兩樣,而且是極危險的。

 

056(吹冷氣.gif

 

  待   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  消文

 

 

 

         054(寫字.gif

 

 

 

08070班 第5

組長:陳長城 消文

 

 

 

第59頁 01行~ 第59頁 13行                                       消文日期:2009年8月16日

*****************************************

 

【課文】:(05901)今應顯示,如前所說,如理依止善知識之弟子,尊重應當如何引導之次第。

【消文】:現在起應該來闡釋,正如前面提到過的,(對於)如理依止善知識的弟子,上師應當根據什麼次第引導他們。

 

 

【課文】:第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 初中分三:一、正明暇滿;二、思其義大;三、思惟難得。 初中分二:一、閒暇;二、圓滿。 今初

【消文】: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次第的第二科,依止(善知識)之後,如何修持精要法義的次第,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善勸學徒要好好利用擁有暇滿人身的因緣,攝取最精要的法義;第二部分是認識了暇滿人身的重要意義之後,引導學徒如何修持最精要的法義。前述第一部分又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詳細了解暇滿的正確內涵;第二部分思惟暇滿的殊勝利益;第三部分思惟暇滿人身極為難得。關於正明暇滿的部分又分成二方面:第一方面闡釋「暇」的意涵;第二方面闡釋「滿」的意涵。接下來開始闡釋閒暇的意義。在開始新的課題之前,先簡單介紹這整個階段的科文。

 

 

 

 

 

【課文】:如攝功德寶云:「由戒斷諸畜趣體,及八無暇常得暇。」

【消文】:譬如《攝功德寶》說:「藉由持戒可以斷除墮入畜生道,也不會生在八無暇的地方

,(藉由持戒可以)常時獲得閒暇(才能修學佛法)。」

 

 

 

 

 

【課文】:謂離八無暇即是其暇,八無暇者如親友書云:「執邪倒見、生傍生、餓鬼、地獄、無佛教、及生邊地懱戾車、性為騃啞、長壽天。於隨一中受生已,名為八無暇過患,離此諸過得閒暇,故當策勵斷生死。」

【消文】:偈頌中所說的常得暇,也就是離八無暇的意思,(至於)所謂的八無暇,就像《親友書》當中所說的:「這八項即是八處無暇(修行)之地。在上述八處無暇修行之地當中的任何一處入胎之後,就稱為八無暇過患,脫離以上八處過患,就是得到閒暇之身,所以應當積極努力地斷除生死輪迴。」在《親友書》所說,準備為行者闡釋八無暇。此八無暇又稱八難(ㄋㄢˊ)。王、火、毒蛇、水、羅叉、盜賊、非人及礙神等,此稱八難

 

 

 

 

 

【課文】:此復若無四眾遊行,是謂邊地。愚啞缺耳,斷支節等名根不具。妄執無有前世後世,業果,三寶,是邪見者。無佛出世名無佛教。四中初二及最後者,不能了解應取應捨,第三不能信解正法。

【消文】:這當中,如果是受生在沒有四眾活動的地方,就叫做生邊地。愚笨、啞吧、沒有耳朵、四肢殘缺等,就叫做根不具。執著迷妄於不相信有前後世、不信業果與三寶,就叫做邪見。沒有佛出世就叫做無佛教。這四種無暇當中的前二項和最後一項,也就是生邊地、根不具及無佛教等,不能夠了解應取應捨的事情,第三項,也就是邪見者,雖聞佛法卻難生信解。這段為行者闡釋親友書當中的八無暇,這段本文先解釋四種無暇,依序為邊地、根不具、邪見、無佛教等,並演說其過患。

 

 

 

 

 

【課文】:三惡趣者,極難發生修法之心,設少生起,亦因苦逼不能修行。長壽天者,親友書釋中說是無想及無色天,八無暇論中,亦說常為欲事散亂諸欲界天。無想天者,對法中說,於第四靜慮廣果天中,處於一分,如聚落外阿蘭若處。除初生時及臨沒時,餘心心所,現行皆滅,住多大劫。無色聖人非是無暇,故是生彼諸異生類,以無善根修解脫道,故是無暇。恆散欲天,亦復如是,故說彼等亦名無暇。如親友書釋云:「此八處中,以無閒暇,修作善品,故名無暇。」

【消文】:(受生於)三惡趣的有情(三惡趣,即《親友書》中所說的生傍生、餓鬼、地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畜生、餓鬼和地獄等三惡道),非常不容易生起修習正法的心,即便是稍微生起修法之心,也由於眾苦逼惱而不能修行。長壽天的意思,在《親友書釋》中說是指無想天和無色天,《八無暇論》當中,也說指經常受到種種欲樂而使心散亂的欲界諸天。無想天的有情,《對法論》當中說,是指位在第四禪天的廣果天之中的一個區域,就好比是聚落村莊以外的寺院一樣。(阿蘭若:義為寂靜處,是指比丘所居住的寺院之總稱),除了在剛出生和臨死前的時候以外,其餘時候的心、心所都是寂滅不動的。即完全沒有念頭的意思,安住許多大劫。無色界的聖者不屬於無暇,所以是指受生為無色界中的凡夫,由於未具足善根修習解脫道,所以叫做無暇。常時處於散亂的欲界諸天,也是如此,所以說欲界諸天也叫做無暇。所以像《親友書釋》所說:「(受生在)這八種地方,因為沒有閒暇修習正法,所以叫作無暇。」這段闡釋三惡趣為無暇的原因,另外引《八無暇論》與《對法論》對於長壽天的解釋,為行者闡釋長壽天的範圍和其所以為無暇之過患。

 

  

056(吹冷氣.gif

 

  待   續        

hj6995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